§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10201415442000
DOI 10.6846/TKU.2014.00389
論文名稱(中文) 宋代老子學之心性論研究──以「儒道會通」視域為觀察核心
論文名稱(英文) A 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of Human Nature in the Laozi Studies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Scope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s the Essence of Examin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董立民
研究生(英文) Le-Ming Tung
學號 894000107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0
論文頁數 16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柏園
委員 - 王邦雄
委員 - 高柏園
委員 - 蕭振邦
委員 - 周德良
委員 - 江淑君
關鍵字(中) 宋代
老子學
儒道會通
宋明理學
關鍵字(英) Song Dynasty
the Laozi Studi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Neo-Confucianis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在性理思潮的影響下,宋代注疏家們競相為道家思想的詮解開闢新視域。以當時的《老子》注疏為例,其質與量均甚為可觀,且能深刻反映出宋代儒道之間對話與交融的學術風尚。若吾人能深入探究宋代老子學的義理內容,除了可協助補足老學研究的環節、以求建構更完善的老學史之外,亦可藉此側顯性理思潮對宋代整體學術氛圍的影響力。

本論文以宋代老子學為探討的對象,則所面對的原典自以宋代老子注疏為主。而如此一來,必須要關注兩方面的問題:其一,既為注疏,則難免涉及注釋的效力問題。其二,如果老學心性論為本文的核心所在,則必然會切入宋人在其性理之學背景下所觀察到的老學視域。在時代氛圍與個人特質交織之間,所詮釋的經典會呈顯出何等樣態?是否足以成為當時「儒道會通」風氣的明證?此一問題之重要性,實亦不亞於對典籍本義的正確理解。
 
本論文第一章為緒論,概述論文的問題意識,與前人的研究成果,並貞定研就的對象與範圍。第二章為宋代老學中形上之道的簡述與對義理性格的貞定,其中針對心性修養之所以可能的超越根據,做出理論程序上的說明。注疏家將儒道兩家的形上之道視為等同,並以此為基礎,試圖整合雙方的義理內容。依吾人對儒道兩家形上性格的體認,雙方雖同屬實踐進路,但各有其特質,似未能逕自混為一說,而宋人在注《老》時卻常對此有所滑轉,於是便可能產生兩種影響:一是減殺了所引儒典的道德形上義蘊,一是將道家的形上玄理強加了德性的內涵。當時學人既如此解《老》,其理論興趣顯然在於儒道的會通。第三章為宋代老中的心論,循著宋人援儒入《老》的詮解態度,依照理論程序,先從「心」的本體義開始觀察,再逐一檢視「心」的諸般現象義,得知其觀點,除了傳統的成心之義外,尚有認知與情欲可說,且有不少注疏者將儒家的天道、德性心灌注於《老子》中,從而使¬《老子》充滿了心性之學的風味。細觀之,有時他們是直接將《老子》中的「心」以《孟子》等儒典中的語句解釋,從而直接扭轉其理路,若成功,則老學的心知義將發生質變,其系統的獨立性被減殺,從而轉為儒家服務,以充實儒家的理論內容;若不成功,則往往反使儒典的涵義連帶地模糊起來。第四章為宋代老學的性論,概述了宋人解《老》時對「性」的觀察與運用,可知其言性時主要是與形上義理的性格相配合。如果注疏者在申述過程中的儒家性格較為顯著,則《老子》的理論便將被視為對儒家的輔助性解說,其系統的獨立性便有所動搖;反之,若論述過城中的道家形格顯為彰著,則他們所論的性理,將成為玄理意義下的進一步發展,如此一來,此「性」便非以宋代性理之學氛圍下之德性義為主,而是對自然主體的追溯與闡發。第五章談修養工夫,宋人解《老》時既然常將儒道雙方的形上性格與心性理論整合在一起,則工夫方面的結合實亦無可避免。除了治心與盡性之外,還喜好將「復命」與「至命」等同,進而透過為道與為學、致虛守靜、顯仁藏用諸說,鉅細靡遺地整合出甚能自圓其說的論述體系。第六章首先探索儒道會通的意義、定位、動力與方法,試圖從過去迄今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心得中,整理出相應的研究態度。繼而羅列《論語》、《孟子》被宋注援引的的內容。第七章進行援引儒典的效力檢視,以宋人援引《中庸》入《老》的實例為證,從天道、人性、修養工夫等角度說明其引用概況,分析其援引焦點與理論興趣之所在,最後總合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討論此一援引方式在經典詮釋上的得失與展望。
英文摘要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rounds on thought, Song commentaries are racing home Interpretations of Taoism is to open up new horizon. To then "I" commentaries for exampl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are very impressive, and can profoundly reflect dialogu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Song Dynasty and blend of academic fashion. If we can delve into the moral principles I learned the contents of the Song Dynasty, in addition to help make up part of the old studies,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more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old school outside the dominant side effects of treatment can take this trend to the overall academic atmosphere of the Song force.

In this paper, I learned to explore the Song of objects, since the original Code faced with the Song I commentaries based. And this way, we must focus on two issues: first, both for the commentaries, there is inevitably involve the validity of the comment. Second, if the old school Mind On paper lies at the core, it is bound to cut into the Song in the context of their school grounds on the observed old Horizon. In the era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the personal qualities intertwined, class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ate will be presented to show what kind? Adequacy became "Taoism will pass" ethos of proof? The importance of this issue, in fact, also less than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ext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an overview of the paper,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Zhen given on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cope. The second chapter is on the road in the form outlined Song Lao Chen and character set of moral principles, which may be the reason for the Mind accomplishment beyond according to instructions to make a theoretical procedures. Commentaries home will be on the road in the form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s equivalent, and on this basis, trying to integrate the contents of both moral principles. According to realistic three o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body shape character recognition, although both belong to the same practical approach, but each has its qualities, it seems unable to mix for one that went, and Song in the note "old" Shique often this has the slip, so they may have two effects: First, cut the lead to kill the Confucian canon moral righteousness Yun-shaped, one on the Taoist Metaphysics shape imposed moral connotations. Scholars such a solution was both "old" and its theoretical interest clearly lies in Taoism will pass.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Song Dynasty in the heart of the old theory, follow the Song aid Confucianism into "old" Explanation of attitu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etical program, starting with the "heart" of the body began to observe righteousness, and then one by one to view all sorts of phenomena "heart" of the righteousness, that their views,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deliberately, there are cognitive and lust can be said, and there will be many commentaries Confucian Heaven, virtue heart perfusion in the "I", so that ¬ "I "Mind is full of flavor science. The meso-, and sometimes they are applied directly to "I" in the "heart" to "Mencius" and other statements that explain the Confucian canon, which directly reverse its principles, if successful, meaning the old school knew would qualitative change occurs,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system is reduced to kill, so turned Confucian services to enrich the content of the Confucian theory; if successful, are often anti-Confucian canon make meaning jointly and severally blurred. Mainly on the shape and character of moral principles cooperate fourth chapter of the Song Dynasty old school, an overview of the Song solution "old" when "sex" and the use of observation, we can see their words of time. If the commentaries are in the process of Confucian character representations are more significant, the "I" theory put is considered ancillary to the Confucian commentary, the independence of its system will be shaken; Conversely, if the city had discussed Taoist shape Georgia was as glaring, the theory of the grounds on which they will b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etaphysics sense, this way, this "sex" we would not have to moral righteousness Song of the school grounds on the atmosphere under the main, but the the retrospective nature of the main exposition. The fifth chapter about training effort, Song solution "old" since often when the two sides will shape the character and disposition of Taoism theory together, combining aspects of the real work will be inevitable. In addition to the heart and to the best of treatment, but also taste the "complex life" and "to life" equivalent, and thus for the Road and to learn through, causing false keep quiet, Xianren Tibet by Zhu said that a tremendous amount of very able to integrate justify discusses system. Chapter VI will pass first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positioning, dynamic and methods, trying to date in the research from the past experience in related fields, sorting out appropriate research approach. Then list the content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encius" has been cited in the Song note. Code of conduct invoking Chapter VII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fucian view to Song citing "moderate" into the "old" examples as evidence, from Heaven, humanity, cultivation work perspectives explain the reference profile, focu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quoted interest lies Finally, the aggregate results of this paper to discuss the pros and cons of this approach with the prospect of a quoted in the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1
第二節  問題的提出                                           5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的說明                                   7
第四節  方法與進路的說明                                         9
        一、失真:詮釋的偏見	9
    二、前理解:主觀與歷史性                                 10  
三、論文進路與章節說明                                   11

第二章  心性論的形上基礎與主要關懷                              14
第一節  心性論的形上基礎:道                                15
    一、道之性格的恆定                                      15
    二、大道失落的可能性                                    25
第二節  心性的理論根據問題                                  29
    一、心的障蔽                                            29
二、人的失性                                            29
三、人性開展的不充分                                    31
第三節  心性的實踐工夫問題                                  33
一、修養的可欲與可能                                    33
二、修養工夫的極成                                      34
    結語                                                        35

第三章  宋代老子學的心論                                        37
第一節  心的本體義                                          37
第二節  心的現象義                                          42
一、	情欲心                                              43
二、	認知心                                              45
三、	成心                                                58
第三節  道心與人心                                          50
結語                                                        50

第四章  宋代老子學的性論                                       51
    第一節  心與性的關係                                       51
    第二節  性的本體義                                         53
一、	以渾樸天真為性                                     54
二、	以內在道德為性                                     60
第三節  性的現象義                                         64
一、	氣性                                               64
二、	才性                                               65
    結語                                                       68

第五章  宋代老子學的修養論                                     70
第一節  修養的意義與基礎                                   70
一、	工夫的可欲                                         70
二、	工夫的可能                                         71
第二節  修養的本質工夫                                     73
一、動心與正心                                         74
二、失性與復性                                         75
    第三節  修養工夫的展開                                     78
        一、為道與為學                                         78
        二、動靜合宜                                           81
        三、行道勝於言道	82
第四節  修養的境界與極成                                   83
    一、聖賢的境界                                         83
    三、從境界到事功                                       85
結語                                                       88

第六章  心性修養論中的儒道會通                                 89
第一節  思想會通的盛況                                     89
第二節  儒道會通的意義與方法                               90
一、儒道的定位與分際                                   90
二、會通的意涵                                         93
三、會通的動力                                         94
四、會通的方法                                         95
第三節  宋代老子學引用《論語》《孟子》會通對照表           97                            
結語                                                      130

第七章  儒道會通示例:宋代《老子》注疏中對《中庸》的援引示例  131                             
第一節  援引的內容                                        131
第二節  詮解的特色與得失                                  140
第三節  儒道會通進路對思想的詮釋效力                      141                                
    結語                                                      142

第八章  結論                                                  144
    第一節  本論文回顧與後續研究空間                          144
    第二節  從宋代老子學試探詮釋的意義:理解的可能與實踐性    145               
        



參考書目                                                      148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典文獻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春秋左傳正義》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08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注疏	《毛詩正義》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08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	《尚書正義》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08
漢‧董仲舒著	《春秋繁露》	《四部備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8
漢‧揚雄著	《揚子雲集》	《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漢‧揚雄著	《太玄經》	《四部備要》,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
漢‧趙歧注、宋‧孫奭疏	《孟子注疏》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08
漢‧嚴遵著	《道德指歸論》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漢‧河上公注	《老子道德經》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禮記正義》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08
魏‧何晏集解	《論語正義》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08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	《王弼集校釋》	北京:中華書局,1980.08
魏‧王弼著、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易正義》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08
唐‧成玄英著	《道德真經開題序訣義疏》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唐‧李隆基(唐玄宗)著	《御注道德真經》	《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唐‧陸希聲著	《道德真經傳》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唐‧杜光庭著	《道德真經廣聖義》	《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宋‧司馬光著	《道德真經論》	《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宋‧王安石著	《老子注》	《老子崇寧五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 
宋‧王安石著	《周官新義》	《四庫全書珍本別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呂惠卿著	《道德真經傳》	《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宋‧蘇軾著	《蘇軾文集》	北京:中華書局,1992
宋‧蘇轍著	《老子解》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宋‧王雱著	《老子注》
	《老子崇寧五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
宋‧趙佶(宋徽宗)著	《御解道德真經》	《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宋‧程俱著	《老子論》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宋‧葉夢得著	《老子解》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宋‧員興宗著	《老子解略》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宋‧邵若愚著	《道德真經直解》	《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宋‧周麟之著	《海陵集》	《四庫全書珍本七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
宋‧程大昌著	《禹貢論》	《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宋‧程大昌著	《禹貢山川地理圖》	《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宋‧程大昌著	《考古編》	《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宋‧程大昌著	《演繁露》	《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宋‧程大昌著	《雍錄》	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程大昌著	《易老通言》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宋‧程大昌著	《易原》	《四庫全書珍本別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程大昌著	《北邊備對》	《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宋‧周必大著	《文忠集》	《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宋‧王十朋著	《梅溪後集》	《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宋‧朱熹著	《周易本義》	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07
宋‧朱熹著	《晦庵集》	《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宋‧朱熹集注	《四書集註》	《四部備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8
宋‧朱熹集注、蔣伯潛廣解	《四書讀本》	台北:啟明書局印行
宋‧陸象山著	《象山全集》	《四部備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9
宋‧袁說友著	《東塘集》	《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宋‧陳騤著	《南宋館閣錄》	《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宋‧黎靖德編	《朱子語類》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宋‧王應麟編	《玉海》	《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宋‧范應元著	《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宋‧林希逸著	《老子鬳齋口義》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宋‧彭耜著	《道德真經集註》	《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宋‧張淏著	《會稽續志》	《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宋‧劉辰翁評點	《老子道德經評點》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宋‧陳振孫著	《直齋書錄解題》
	《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宋‧周密著	《齊東野語》	《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宋‧陳象古著	《道德真經解》	《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宋‧江澂疏義	《道德真經疏義》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金‧趙秉文集解	《道德真經集解》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元‧脫脫等著	《宋史》	台北:鼎文書局印行,1978
元‧吳澄著	《道德真經注》	《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元‧劉惟永集義	《道德真經集義》	《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元‧陳櫟著	《勤有堂隨錄》	《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元‧不著撰人	《宋史全文》	《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明‧胡應麟著	《少室山房筆叢》	上海:上海書店,2001
明‧胡應麟著	《少室山房集》	《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明‧程敏政著	《新安文獻志》	《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明‧程瞳著	《新安學系錄》	《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	《日知錄集釋》	《四部備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
清‧黃宗羲著	《宋元學案》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4.10
清‧黃宗羲著	《明儒學案》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9
清‧王梓材著	《宋元學案補遺》	台北:世界書局,1962
清‧王毓賢著	《繪事備考》	《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清‧沈翼機著	《浙江通志》	《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清‧厲鶚著	《宋詩紀事》	《四部備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70
清‧胡渭著	《禹貢錐指》	《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清‧陸隴其著	《讀朱隨筆》	《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清‧朱彝尊著	《經義考》	《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1983
清‧永瑢等著	《四庫全書總目》	北京:中華書局,1965
清‧趙翼著	《二十二史劄記》	台北:世界書局,1996.03
清‧王先謙集解	《莊子集解》	台北:世界書局,2001.11

二、現代專著

于鵬彬等著	《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哲學卷》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10	
中央輿地出版社編輯委員會編	《全宋詞》	台北:中央輿地出版社,1970	
王邦雄著	《老子的哲學》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	
王邦雄著	《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	台北:遠流,2010.02	
王邦雄等著	《中國哲學史》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01	
王叔岷著	《先秦道法思想講稿》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05	
王強模譯注	《列子》	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	
王卡點校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	北京:中華書局,1993.08	
尹志華著	《北宋老子注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4.11	
孔令洪著	《宋明道教思想研究》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04	
白奚著	《稷下學研究》	北京:三聯書店,1998.09	
牟宗三著	《才性與玄理》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08	
牟宗三著	《心體與性體》	台北:正中書局,1995.12	
牟宗三著	《中國哲學十九講》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10	
江淑君著	《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0.03	
朱謙之注、任繼愈譯	《老子釋譯》	台北:里仁書局,1985.03	
任繼愈著	《道藏提要》	北京:中國社科,1991	
吳怡著	《老子解義》	台北:三民書局,1994	
余英時著	《歷史與思想》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09	
余英時著	《朱熹的歷史世界》	台北:允晨文化,2003.06	
李滌生著	《荀子集釋》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03	
李國玲編纂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補編》	成都:四川大學,1994	
李澤厚著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台北:三民書局,1996.09	
昌彼得編纂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	台北:鼎文書局,1974	
金生楊著	《蘇氏易傳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2.01	
韋政通著	《中國思想史》	台北:水牛出版社,1998.10	
姚贏艇著	《宋代文化史》	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徐復觀著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04	
徐志銳著	《周易新譯》	台北:里仁書局,1996.02	
馬宗霍著	《中國經學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11	
高亨著	《老子正詁》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6.07	
高晨陽著	《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	濟南:齊魯書社,2000.01	
唐君毅著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09	
唐君毅著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09	
唐君毅著	《哲學概論》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09	
袁保新著	《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12	
陳啟天著	《韓非子校釋》	台北:台灣商務圖書館,1994.11	
陳鼓應著	《老莊新論》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03	
陳鼓應著	《易傳與道家思想》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09	
陳鼓應註譯	《莊子今註今譯》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11	
陳鼓應註譯	《老子今註今譯及其評介》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03	
陳鼓應著	《道家易學建構》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07	
陳少峰著	《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01	
黃釗著	《道家思想史綱》	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黃慶萱著	《周易讀本》	台北:三民書局,1992.05	
黃漢光著	《黃老之學析論》	台北:鵝湖出版社,2000.05	
勞思光著	《新編中國哲學史》	台北:三民書局,2000.10	
湯用彤著	《魏晉玄學》	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04	
葉海煙著	《老莊哲學新論》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詹石窗著	《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03	
董恩林著	《唐代老學: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國之道》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05	
董恩林著	《唐代老子詮釋文獻研究》	濟南:齊魯書社,2003.06	
趙所生、薛正興著	《中國歷代書院志》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09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著	《中國老學史》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02	
熊鐵基、劉韶軍、劉筱紅、吳琦、劉固盛著	《二十世紀中國老學》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01	
劉固盛著	《宋元老學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1.09	
錢穆著	《莊子纂箋》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5.11	
錢穆著	《先秦諸子繫年》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08	
盧國龍著	《宋儒微言》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04	
戴璉璋著	《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06	
戴璉璋著	《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03	
魏元珪著	《老子思想體系探索》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06	
瀧川龜太郎著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10	《史記會注考證》
嚴靈峰著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	《老子宋注叢殘》
伽達瑪(H.G.Gadamer)著,洪漢鼎譯	《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	台北:時報文化,1993.10	
克魯伯(R.C.Holub)著,董之林譯	《接受美學理論》	板橋:駱駝出版社,1994.06	

三、期刊論文

王博著	〈帛書〈繫辭〉的年代與道論〉	《道家文化研究》第12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01,頁174-191
王德有著	〈嚴遵引易入道簡論〉	《道家文化研究》第12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01,頁223-235
王新華著	〈淺說《周易繫辭傳》與《老子》思想之異同〉	《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994.04,頁1-24
尹志華著	〈試析北宋《老子》注家對「無為」的詮釋〉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第6期,頁51-54
江淑君著	〈蘇轍《老子解》義理內蘊探析--兼論「儒道交涉」的老學視域〉	《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7期,2001.06,頁119-144
江淑君著	〈王雱《老子注》「性論」發微--兼論「援儒入《老》」之詮解向度〉	《東吳大學中文學報》第8期,2002.05,頁123-146。
江淑君著	〈宋代老子學的一個側面--以《易傳》詮解《老子》的觀點〉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4期,2003.03,頁1-30。
呂紹綱著	〈《老子》思想源自《周易》古經嗎?〉	《東海哲學研究集刊》,2001.06,頁1-6
林月惠著	〈易傳‧繫辭之道德的形上學〉	《嘉義師院學報》第8期,1994.11,頁231-250
林麗真、韋政通、楊祖漢主講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的檢討〉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1,頁103-131,
周曉光著	〈論新安理學家程大昌〉	《安徽師大學報》,1994第3期,頁300-306
范良光著	〈略評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	《鵝湖學誌》第14期,1995.06,頁158
陳鼓應著	〈道家《老》學與《周易》經傳思想脈絡詮釋〉	《台大文史哲學報》第54期,2001.05,頁220
陳鼓應著	〈先秦道家易學發微〉	《道家文化研究》第12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01,頁1-30
陸建華、孫以楷著	〈朱熹視界中的老子〉	《哲學與文化》,2003.10,頁43-56
崔世崙著	〈試探韓康伯〈繫辭傳〉注的易學思維〉	《哲學與文化》,2001.12,頁55-65、80-81
黃淑齡著	〈〈繫辭〉「退藏於密」析論〉	《台北科技大學學報》,1999.09,頁339-357
黃慶萱著	〈「一陰一陽之謂道」析議〉	《鵝湖雜誌》,2003.09,頁17-19
詹石窗著	〈論朱熹易學與道家之關係〉	《道家文化研究》第11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10,頁239-257
劉固盛著	〈杜道堅《老子注》略論〉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第1期,頁13-17
劉固盛著	〈論宋元老學中的儒道合流思想〉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第1期,頁101-107
劉固盛著	〈老子哲學思想解釋的三次突破〉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第1期,頁31-36
劉固盛著	〈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試論	《中國道教》第2期,2001.02,頁10-13
劉固盛著	〈北宋儒家學派的《老子》詮釋與儒家精神〉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1.08,頁75-80
劉固盛著	〈論王安石學派的老學思想〉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第1期,頁75-80
劉固盛著	〈道教南宗對老子學說的解釋與發揮〉	《宗教學研究》,2002第2期,頁14-21
劉固盛著	〈論宋代老學發展的特點〉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5期,2003.09
鄭萬耕著	〈《易傳》與西漢道家〉	《道家文化研究》第12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01,頁157-173
魏啟鵬著	〈《太玄經》道家《易》札記〉	《道家文化研究》第11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01,頁253-268
簡光明著	〈林希逸《老子口義》探義〉	《中國文化月刊》1994.04,頁42-60
簡光明著	〈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析論〉	《中國文化月刊》1994.04,頁25-50
羅熾著	〈《易傳》與道家思維方式合論〉	《道家文化研究》第12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01,頁52-66

四、學位論文

江淑君著	《魏晉論語學之玄學化研究》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01
江右瑜著	《朱熹對道家評論之研究》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吳慧貞著	《《老子》正言若反的語言模式研究》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林靜慧著	《蘇轍《老子解》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06
林裕學著	《北宋《老子》六家注義理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07
樊鳳玉著	《宋儒解老異同研究》	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賴昶亙著	《從「體道自然」到「聖人有情」──論王弼思想在《老子注》、《周易注》間的轉折》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戴美芝著	《老子學考》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0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