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7202114294200
DOI 10.6846/TKU.2021.00276
論文名稱(中文)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研究(2003-2019)
論文名稱(英文) Identity of Hong Konger (2003-2019)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林芷寧
研究生(英文) Chi-Ling Flora Lam
學號 60727601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6-30
論文頁數 11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五岳
委員 - 劉瀚宇
委員 - 李志強
關鍵字(中) 香港
中國
身份認同
反送中
民調
關鍵字(英) Hong Kong
China
identity
returns China
poll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將討論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其研究動機在於近年中國收緊對香港的控制權後,促使港人的上街抗議,在歷經多次的抗議之後,是否會影響香港人對自身的認同,故本研究將從由97年回歸後的三個大型運動,即2003年23條例草案所引發7月1日遊行、2014年雨傘運動與教改風波、以及2019反送中、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為討論範圍,藉三大運動後,民調所顯示之港人身份認同變化為討論對象,進行相關研究與討論。
    經香港大學身份認同調查與上述三大事件比對後發現,香港人對中國認同逐漸低落,每經過一次事件,其認同就略有降低,同時中國政治深深影響香港身份認同變化,尤其中國政治當局收緊對香港政府的管控,因此香港人面對壓迫時開始走上街頭抗議,反而更激起香港的本土意識。
英文摘要
The study aimed to discuss the identity of Hong Konger. The tightened control by Chinese government led to multiple protests in Hong Kong. The study intend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protests had impacts on the identity of Hong Konger. The study focused on three major movements after handover of Hong Kong in 1997. 1 July marches protesting against the legislation of Basic Law Article 23 in 2003; Umbrella Movement opposing the education reformation in 2014; and the Anti-Extradition Law Amendment Bill Movement in 2019. The changes of identity of Hong Konger showed in opinion poll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Hong Kong University made the opinion poll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se three major events and found Hong Konger were less identified themselves as Chinese after each event. The politics in China had deep influences on the changes of identity of Hong Konger. In particular, the localism of Hong Konger was even more aroused by the protests against the tightened regulations of Chinese govern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6
第二章 文獻與理論架構	17
第一節 相關文獻研究回顧	17
第二節 概念與分析之架構	23
第三節 身份與主體的追求	27
第四節 國族與民族的理論	34
第三章 同歸與同理:2003年七一遊行至2014年雨傘運動	43
第一節 從七一遊行到政治改革	43
第二節 二十三條到普選的爭議	51
第三節 主體性與話語權的革命	58
第四節 小結	64
第四章	內戰或光復:2019年修訂法案	66
第一節 香港人自治的民主假象	66
第二節  中國意識的認同與矛盾	74
第三節  族群意識的再現與革命	84
第四節  小結	91
第五章  結論	92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發現	9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	98

表目錄
表3-1 「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的主要爭議	46
表4-1 自己認為是香港人	77
表4-2 香港自 1991 年至 2019 年的區議會投票率	85

圖目錄
圖1-1 香港大學身份認同調查	6
圖4-1 對中國的身份認同	78
圖4-2 對香港的身份認同	78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香港人」的本土認同與中國模式〉,BBC中文網站,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3/160331_ana_hongkong_identity_localism
〈「香港人」的本土認同與中國模式〉,BBC中文網站,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3/160331_ana_hongkong_identity_localism
〈北京的會議提到可考慮對草案讓步〉,台灣,《聯合報》,2003 年 7 月 6 日;翁松燃(2003)。前揭書,頁 49~50。
〈民主派要求押後遭否決 23 條下月立會二讀〉,香港,《成報》,2003 年 6 月 21 日;〈激辯23 條 葉劉斥議員無禮拒回答 〉,香港,《都市日報》,2003 年 6 月 25 日,版 P01。
〈由愛國港人治港 中央授權「高度自治」 京政改立場 一國先於兩制〉香港,《香港經濟日報》,2004 年 2 月 11 日,版 A04。
〈美國高調批評 23 條法案〉,2003 年 6 月 20 日,《亞洲時報》,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288&Itemid=66,2007/11/12 查閱;〈美國會要求香港撤回 23 條〉,2003 年 6 月 27 日,《亞洲時報》,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286&Itemid=66,2007/11/12 查閱。
〈梁愛詩釋「頭上一把刀」〉,香港,《文匯報》,2003 年 1 月 5 日,版 A13;BBC中文網:〈國安法:回看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曾經引發的重大爭議〉,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3080438。檢索日期2021-02-09
《香港身分認同的開端──讀《六七暴動》》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7681。檢索時間:2021-02-04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頁59-60。
「民主派:港版國安法等同香港已經完蛋」,網址: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00522-%E6%B0%91%E4%B8%BB%E6%B4%BE-%E6%B8%AF%E7%89%88%E5%9B%BD%E5%AE%89%E6%B3%95%E7%AD%89%E5%90%8C%E9%A6%99%E6%B8%AF%E5%B7%B2%E7%BB%8F%E5%AE%8C%E8%9B%8B
「林鄭:向市民真誠道歉 沒承諾撤回修例、不辭職 民陣批沒回應五大訴求」,網址:https://hk.news.yahoo.com/%E6%9E%97%E9%84%AD-%E5%90%91%E5%B8%82%E6%B0%91%E7%9C%9F%E8%AA%A0%E9%81%93%E6%AD%89-%E6%B2%92%E6%89%BF%E8%AB%BE%E6%92%A4%E5%9B%9E%E4%BF%AE%E4%BE%8B-%E4%B8%8D%E8%BE%AD%E8%81%B7-%E6%B0%91%E9%99%A3%E6%89%B9%E6%B2%92%E5%9B%9E%E6%87%89%E4%BA%94%E5%A4%A7%E8%A8%B4%E6%B1%82-145643299.html
「林鄭月娥晚上現身回應 500字強烈譴責佔領為有組織暴動」,網址: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375064/%E3%80%90%E9%80%83%E7%8A%AF%E6%A2%9D%E4%BE%8B%E3%80%91%E6%9E%97%E9%84%AD%E6%9C%88%E5%A8%A5%E6%99%9A%E4%B8%8A%E7%8F%BE%E8%BA%AB%E5%9B%9E%E6%87%89%20500%E5%AD%97%E5%BC%B7%E7%83%88%E8%AD%B4%E8%B2%AC%E4%BD%94%E9%A0%98%E7%82%BA%E6%9C%89%E7%B5%84%E7%B9%94%E6%9A%B4%E5%8B%95
1989 年 6 月 9 日,清政府指派總理衙門大臣李鴻章與英國駐華公使竇納爾在北京簽定了《中英拓展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期以 99 年為限,1997 年新界租約到期。詳見:王鐵崖編,中外舊約章彙編(第一冊)(北京:三聯書店,1957),頁 769。
2004 年 1 月,董建華的「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發表《第一號報告書》,認為《基本法》關於特首與立法會的選舉辦法未有具體說明,隨即「人大常委」借勢於 4 月就《基本法》四項問題「釋法」:1.「2007 年以後」是否含 2007 年;2.「如需」修改是否必須修改;3.由誰確定需要修改及由誰提出修改法案; 4.如不修改是否繼續適用現行規定。從而否決了 07、08 年「雙普選」可能性 。〈政制發展第一號報告 〉,香港,政制發展與內地事務局》網站,<http://www.cmab.gov.hk/tc/issues/electoral4.htm>,2007/10/14 查閱。
Ackbar. Abbas,《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7),頁 177。
Anderson, Benedict 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BBC中文網,「香港立法會選舉因疫情延後一年,反對派稱政府『怕輸』」,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3608720
BBC中文網,「逃犯條例:百萬香港人抗議後 下一步如何走」,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8581437
David Marsh, Gerry Stoker著,陳義彥、陳景堯等人譯,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臺北:韋伯,2009年),頁159-161。
Friedman, J. Lawrence.著,廣梅方譯:《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台北:張老師出版社,2001)。
Ming-Sung Kuo(郭銘松), “China’s Legal Blitzkrieg in Hong Kong,” The Diplomat, August 08, 2020, https://reurl.cc/GrezQp
Neuman, W. Lawrence  原著,王佳煌、潘中道合譯,《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 學富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民國 91 年),頁 753。
人口及生產總值數據引用勞炯基、蔡穗聲,《香港城市建設與管理》(廣東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頁16-17。
中央社,「逃犯條例攻防激烈 北京在港官媒:敵我鬥爭」,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905300161.aspx
中央社新聞,「林鄭月娥:香港立法會選舉延後一年 因疫情嚴峻」,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7315009.aspx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紅葉文化,1994),頁 247。
王國安,2012,〈巫永福國家認同的產生與轉變歷程〉,《明新學報》,39(1):41-57。
民建聯方面,共派出 206 人參選,但只得 62 人當選,比上屆區選少 21 席,當選率僅三成。共派出 226 人參選,成功取得三成七即約 151 席。民主黨派出 120 人參選,95 人當選,當選率為七成九。〈選舉結果〉,香港,《香港區議會選舉網站》,<http://www.elections.gov.hk/elections/dc2003/cindex.html>,2021/01/12 查閱。
向陽:〈雷震:民主的雷聲、自由的鬥士〉,收錄於施正鋒主編,《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臺北:群學,2010年),頁239。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胡宗澤、趙力濤譯,2002,《民族-國家與暴力》(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台北:左岸文化,2002),頁 15  。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胡宗澤、趙力濤譯,2002,《民族-國家與暴力》(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頁 55。
江宜樺、李強主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臺北:商周,2003年)。
江宜樺:〈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收錄於《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997,頁96。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1998 年),頁 137-188。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1998),頁12。
艾尼斯特‧葛爾納(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台北:聯經,2001),頁 1-7。
艾尼斯特‧葛爾納(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Nations  andNationalism),頁 8-9。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台北:麥田出版,1997),頁 8-15。
何佩然,《地換山移:香港海港及土地發展一百六○年,2004》,頁11-12。
何佩然,《地換山移:香港海港及土地發展一百六○年》(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頁17-32。
何曉琪:《我是誰?實習教師身份認同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縣,2005年),頁10-12。
克利福德‧格爾茲(Clifford  Geertz)著,納日碧力戈等譯  王銘銘校,《文化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頁 296-7。
刪除對某些組織的取締規定。2.容許以公共利益為抗辯理由。3.除去警方緊急搜查權。
吳介民,2017,〈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頁 21-85,收入吳介民、蔡宏政、鄭祖邦主編,《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台北:左岸。
吳介民,2017,〈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頁 21-85,收入吳介民、蔡宏政、鄭祖邦主編,《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台北:左岸。
吳介民,從統獨到中國因素:  政治認同變動對投票行為的影響,2015/06/01
呂大樂(2013年9月30日)。〈這麼近,那麼遠——機會結構之轉變與期望的落差〉,《明報》
呂大樂:《唔該,埋單:一個社會學家的香港筆記(增訂本)》(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香港:中華書局,2012 年)。
李志重,香港回歸與「一國兩制」,九七香港論文集(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 86 年) ,頁 245。
李春,「基本法 23 條  董建華撤回消除香港社會疑慮  國安條例草案立法延緩」,台灣,《聯合晚報》,2003 年 9 月 5 日,版 9;〈23 條修正版:「行政長官就《基本法》23 條立法發表講話」〉,《政府新聞公報》,<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307/05/0705152.htm>,2007/10/12查閱;劉雲龍,〈兩萬港人再度集會  要求普選  民主黨副主席何俊仁證實  北京派遣官員與他密晤  但中聯辦官員指係無稽之談〉,台灣,《聯合報》,2003 年 7 月 14 日,版 A13。
李瑞全,2019,〈香港「反送中」運動論壇〉,《鵝湖月刊》,531:4-32。
汪毓瑋:〈香港特區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爭議評析〉,《展望與探索》第 1 卷第 1 期 92 年 1月,頁99。
周甘逢,「歷教育研究」,第 4 期(民 84.1),頁 79-81。
明報,【反修例風暴透視】暫緩不撤回示 威衝衝衝 威信不復回 警民打打打,2019/07/23,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6%81%E8%81%9E/article/20190723/s00001/1563820651510/%E3%80%90%E5%8F%8D%E4%BF%AE%E4%BE%8B%E9%A2%A8%E6%9A%B4%E9%80%8F%E8%A6%96%E3%80%91%E6%9A%AB%E7%B7%A9%E4%B8%8D%E6%92%A4%E5%9B%9E-%E7%A4%BA%E5%A8%81%E8%A1%9D%E8%A1%9D%E8%A1%9D-%E5%A8%81%E4%BF%A1%E4%B8%8D%E5%BE%A9%E5%9B%9E-%E8%AD%A6%E6%B0%91%E6%89%93%E6%89%93%E6%89%93
明報,十萬紅衣夾道 百棒聖火樂傳 紅軍圍橙軍起推撞,2008/05/02
林文琪譯;K. Woodward 編:《認同與差異》(Identity and difference),(台北:韋伯文化,2006年),頁2。
林文琪譯;K. Woodward 編:《認同與差異》(Identity and difference),(台北:韋伯文化,2006年),頁87。
林泉忠,2016,〈透析「天然獨」現象——「中國崛起」下台港社會的離心力〉,《明報月刊》,51(1):61-65。
林啟驊:《一國兩制下香港政治的變遷》(東吳大學政治系博士論文,2013 年 7 月),頁163〜173。〈香港與內地隔斷後果嚴重〉,香港商報,網址:https://www.hkcd.com/content/2021-01/26/content_1245269.html;〈CEPA修訂協議6月1日起實施〉,香港01,網址: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4%B8%AD%E5%9C%8B/479568/cepa%E4%BF%AE%E8%A8%82%E5%8D%94%E8%AD%B06%E6%9C%881%E6%97%A5%E8%B5%B7%E5%AF%A6%E6%96%BD
姚源明:《解嚴後台灣國族認同論述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頁8-9。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臺北:前衛,1998年)。
施正鋒:《臺灣國家認同》,(臺北:翰蘆,2005年)。
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著、李尚遠譯:《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台北:商周出版,2008年),頁48-51。
段家鋒等編,論文寫作研究(臺北:三民書局,72 年 10 月初版),頁 19-20。
香港《蘋果日報》,〈溫家寶訓香港特首深層次矛盾未解決〉,網址:https://forum.cyberctm.com/thread-458799-1-1.html#.YCIrgXYzbIU。檢索時間2021-02-09
香港社會指標,(https://www.socialindicators.org.hk/chi),檢索日期 2020/11/20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文公報,網址: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910/23/P2019102300537.htm
原載於人民日報,1979 年 1 月 1 日,版一。轉引自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共對台工作研析與文件彚編(台北:上海印刷廠股份有限公司,民 83 年),頁 64-65。
班納迪克‧安德森(Anderson,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著, 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文化,1999)。
耿曙:〈分析層次與國際關係〉,收錄於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頁 41。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年),頁 377。
馬嶽,《香港 80 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3 年),頁 239。
參見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移交七週年情勢研析報告》(2004 年 7 月 1 日),收於「香港情勢資料庫」,網址:http://www.mac.gov.tw/lp.asp?CtNode=6081&CtUnit=4252&BaseDSD=7&mp=1。
張五岳:《中國大陸研究》,(臺北:新文京,2015年)。
張芳全,論文就是要這樣寫,(臺北:心理出版社,2007 年 10 月),頁 172。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2001),頁316。
張春續(2014年2月19日)。〈大陸人的「恩主心態」從何來〉,《騰訊評論》。2014年2月21日,取自 http://views.news.qq.com
張家偉:《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2 年)。
郭少棠:〈『去殖民地化』與港人身份〉,《明報月刊》,香港:1996 年8月號,頁22-24。
陳怡,2019,〈現實政治民族主義:中共解決港臺問題比較與兩岸關係前瞻〉,《全球政治評論》,65:103-132。
陳怡璇:《溢出常軌之後~中輟生的生涯與自我認同議題》,(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頁18。
陳美燕、楊聰榮,《從香港本土文化看香港人意識之形成》,1994 年發表於台灣港澳協會主辦之「香港問題研究會」。
陳智德:〈「回歸」的文化焦慮─1995 年的《今天•香港文化專輯》與 2007 年的《今天•香港十年》〉,收錄《於政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五期2016 年 6 月,頁 65-90。
彭捷:〈這不是顏色革命:香港反送中是公民抵抗式的自治運動〉,網址: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124/3997779
曾樹基(2012年2月5日)。〈光暗時空:從歷史看香港本土自主〉,《明報》
港大民意研究中心,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popexpress/ethnic/,檢索日期2021/02/12。
黃俊傑,2006,《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灣: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1989)頁904-906。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頁102
葉志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2009年),頁 44。
葉蔭聰:〈香港新本土論述的自我批判意識〉,《思想》第 19 期――香港:解殖與回歸(台北:聯經出版,2011 年),頁 103-116。
董玉整、董莉,鄧小平港澳戰略思想研究(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7),頁 52。
管倖生,設計研究方法(臺北: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頁 36-37。
劉兆佳:〈「香港人」或「中國人」: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 1985〜1995〉,收於《轉化中的香港:身分與秩序的再尋求》(劉青峰、關小春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年),頁 3-30。
劉兆佳:〈「香港人」或「中國人」: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 1985〜1995〉,頁3-4。
劉兆佳:〈「香港人」或「中國人」: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 1985-1995〉,《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7年6月號,頁43-58。
劉宜友:〈中共南海新前進基地—香港駐軍之戰略意涵〉。《中共研究》,38卷,10 期,2004,頁 83。
劉蜀永主編,《20世紀的香港經濟》(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4年),第一章,頁1-35。
潘少梅:《後殖民時期、香港和女性寫作》,張美君、朱耀偉主編,《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頁571-580。
蔡曉穎:〈「香港人」的本土認同與中國模式〉,該文為BBC中文網特稿,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3/160331_ana_hongkong_identity_localism檢索日期:2021-01-13
鄭夙芬,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選舉研究 第十六卷第二期(98/11),pp.23-49
鄭宇碩:《香港政黨比較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0年),頁119。
鄭宏泰、黃紹倫:〈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九七前後的轉變〉,收錄於《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002年10月號 總第七十三期,頁71-80。
蕭衡鍾:〈香港身份認同的溯源與反思〉,收錄於《中國評論》月刊2020年7月號,總第271期,頁88-92。
薛群(2004)。《中央介入後的香港政改》。《廣角鏡月刊》, 3 月 16 日,頁 22~24。
藍天主編,“一國兩制"法律問題研究(總卷),頁12。
羅永生:〈香港本土運動的興起與轉折〉,收於《台灣文學研究》第 4 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2013 年),頁 85-103、〈香港本土意識的前世今生〉,《思想》第 26 期――香港:本土與左右(台北:聯經出版,2014 年),頁 113-151。
蘋果日報,【428 上街】民陣明遊行抗「送中」 陳日君:中國可假證據逼港交人,2019/04/17,網址: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190427/HU7WLHGAP66PHG56TWF34EL3RY/
蘋果日報,魯平曾明言:中央不干預港發展民主,2014/10/29
 

外文文獻
Billig, Michael.1995. Banal Nationalism,128-153, London, Sage.
Charles Taylor, Philosophy and the Human Sciences: Philosophical Papers 2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170.
Cheng, Joseph Y.S.(2005),“Introduction: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July 1 Protest Rally in Hong Kong, in Joseph Y. S. Cheng ed., The July 1 Protest Rally: Interpreting a Historic Event, pp.1~25,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2.
David J. Singer. “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print in Classical Rea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hil Williams, Donald M. Goldstein & Jay M. Shafritz eds.,Belmont, (CA: Wadsworth, 1994), pp.86-97.
Forsyth, Murray, 1987,“State,"David Miller etc., eds., The Blackwell Encyclopaedia of Political Thought. Oxford: Blackwell.PP.503-506
Hall Stuart (1992)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P222-239.
Hall, S. 1995, “The question of culture identity.” In Stuart Hall, David Held, Don Hubert, Kenneth  Thompson  (Eds.),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London, Cambridge: The Open University , pp.597-598.
Hastings, Adrian. 1997.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hood: Ethnicity, Religion and Nation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m, E. J.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 David Singer, “International conflict: The Three Level of Analysis”, World Politics, Vol. 12, No.3,Apr. 1960, pp.453-461.
J. David Singer,“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Klaus Knorr and Sidney Verba ed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oretical Essay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1), pp.77-92.
Kenneth N. Waltz, Man,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Lawrence, Paul. 2005. Nationalism: History and Theory. Harlow: Peasron Education.
Locke, J., 1975,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 P. H. Nidditch ed., Oxford:Clarendon Press.PP.10-13
Mead G. H., 1962, Mind, Self, &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135
Pamela J. Conover, “Citizen Identities and Conceptions of the Self,”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3:137, 1995.  pp.133-4.
Roy  E.H.  Mellor,  Nation, State and Territory: a Political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1989), pp.4-5.
Sai-wing  Leu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Hong Kong Identity: A Partial Account”, in Indicatorsof Social Development: Hong Kong 1997, ed. Siu-kai Lau, Ming-kwan Lee, Po-san Wan and Siu-lun Wong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9), 111-3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