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7201814372500
DOI 10.6846/TKU.2018.00348
論文名稱(中文) 應用數位教材輔助國小自然科實作課 以電子書與擴增實境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Using Digital Teaching Materials to Assist Pri-mary School Natural Science Practice Course: A Case Study of an E-book and Augmented Real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2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連冠瑜
研究生(英文) Guan-Yu Lien
學號 60473002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8-06-19
論文頁數 12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怡萱(annywang12345@hotmail.com)
委員 - 徐新逸(hyshyu@mail.tku.edu.tw)
委員 - 陳志洪(zhchen@ntnu.edu.tw)
關鍵字(中) 多媒體教材呈現模式
電子書
擴增實境
自然科實作
關鍵字(英) Multimedia teaching material presentation model
e-book
augmented reality
natural science practi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多媒體教材呈現模式對國小學生在自然科課程中的實作能力之學習成效影響,設計電子書及擴增實境作為國小高年級自然學科——電流急急棒實作課程之輔助學習教材,並於實驗後探討學生對教材之使用性及教師對教材之滿意度與教學應用回饋。
  本研究採實驗研究法,將教材融入國小高年級自然科科展社團實作課──製作電流急急棒實體教材之課程中,分為兩學期進行實驗,第一學期為實驗組一,採用電子書教材輔助實作課程進行學習;第二學期為實驗組二,讓學生利用擴增實境教材輔助實作課程進行學習。
  結果顯示,實驗組一之學生與實驗組二之學生,分別在使用電子書教材與擴增實境教材進行學習後,其後測成績均比前測成績有顯著的提升;比較電子書教材與擴增實境教材之後測成績及實驗後之實作成績,其結果為不顯著;而實驗組一與實驗組二之學生對於電子書教材及擴增實境教材的使用,無論在介面與操作性、學習性、適用度或滿意度面向上皆持肯定的態度;教師則認為實驗組一之學生在使用電子書教材進行學習後,電子書線性化的設計使學生較容易綜覽整體組裝流程和結果,能夠建立知識結構和操作流程間的關係,而實驗組二之學生使用擴增實境教材學習,其科技特性能提高學習專注度、動態的擴增標記功能能提高學習一致性,因此電子書教材與擴增實境教材各有其輔助學習之特點。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ultimedia presentation models on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practical learn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curriculum by designing e-book and augmented reality auxiliary materials for the students. After introducing the experimen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students’ use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teach-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feedback on the teaching application.
  In this study,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in-to the curriculum of the primary fifth- and sixth-grade Natural Science Exhibition, that is, the course of making the "Electric Stick Challenge". The study was divided into two semesters for conducting exper-iments. In the first semester, experimental group 1 used an e-book to assist them with their study, and in the second semester, experimental group 2 used the augmented reality teaching materials to assist their lear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he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1 and experimental group 2 stud-ied with the e-book and augmented reality, their post-test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re-test.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using e-books and augmented reality in learning to make the "Electric Stick Challenge" were not significant. The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1 and experimental group 2 ha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use of the e-book and the augmented reality teaching materi-als, whether in interface and operation, learning, applicability or satisfaction. The teacher felt that after the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1 studied with the e-book, the linear design of the e-book made it easier for them to view the whole assembly process and results, an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he operation flow. The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2 used aug-mented reality to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augmented reality’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an improve their learning concentration, and the dynamic amplifier function can improve the con-sistency of learning. Therefore, the e-book and augmented reality both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of auxiliary learn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v 
表次	viii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電學之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電子書	16
第三節  擴增實境	23
第四節  多媒體學習理論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流程	35
第二節 教材分析與設計	38
第三節 教材開發	4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72
第五節 研究對象	73
第六節 研究工具	73
第七節 研究實施	77
第八節 資料分析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0
第一節 學習成效分析	80
第二節 教材使用性分析	84
第三節 教師滿意度分析	8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2
第一節 結論	92
第二節 建議	94
參考文獻	96
附錄一	103
附錄二	105
附錄三	107
附錄四	109
附錄五	110
附錄六	112
附錄七	119
 
表次
表2-1-1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教材內容要項  	9
表2-1-2 國小階段電路概念教材內容細項 	11
表2-1-3資訊融入自然科教學相關研究 	14
表2-2-1 電子書應用於自然科教學之相關研究 	19
表2-3-1 擴增實境應用於教育之相關研究 	26
表2-4-1 不同媒體組合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相關研究 	33
表3-2-1 教師教學狀況分析之訪談紀錄表	39
表3-2-2 上課流程說明	40
表3-2-3 觀課紀錄表	40
表3-2-4 訪談及觀課資料分析彙整表	43
表3-3-1 電子書教材與Mayer多媒體教學設計原則對照表	46
表3-3-2 電子書教材修正歷程表	47
表3-3-3 電子書教材內頁	50
表3-3-4 擴增實境教材與Mayer多媒體教學設計原則對照表	59
表3-3-5 擴增實境教材內容(一)	62
表3-3-6 擴增實境教材內容(二) 	66
表3-3-7 電子書與擴增實境教材設計之差異	70
表3-3-8 電子書教材、擴增實境教材根據多媒體教學設計原則設計之對照表	70
表3-6-1 問卷面向說明 	74
表3-6-2 電流急急棒評量標準表 	76
表3-8-1 研究問題與資料蒐集及資料分析方法對照表 	79
表4-1-1 實驗組一學習成效前、後測對照表	80
表4-1-2 實驗組一學習成效前、後測成對樣本檢定	81
表4-1-3 實驗組二學習成效前、後測對照表	81
表4-1-4 實驗組二學習成效前、後測成對樣本檢定	82
表4-1-5 實驗組一前測與實驗組二前測之變異數同質性測試	82
表4-1-6 實驗組一與實驗組二之後測成績獨立樣本檢定	82
表4-1-7 實驗組一與實驗組二之實作成績獨立樣本檢定	83
表4-1-8 實驗組一與實驗組二之實作成績對照表	83
表4-2-1 實驗組一及實驗組二學生教材使用性量表之介面與操作性面向分析	84
表4-2-2 實驗組一及實驗組二學生教材使用性量表之學習性面向分析	85
表4-2-3 實驗組一及實驗組二學生教材使用性量表之適用度面向分析	87
表4-2-4 實驗組一及實驗組二學生教材使用性量表之滿意度面向分析	88
表4-3-1 電子書教材及擴增實境教材優、缺點及適用度彙整表	90
 
圖次
圖2-3-1 抽象層級圖	24
圖3-1-1 研究流程圖 	37
圖3-2-1 製作電流急急棒之工具、材料 	38
圖3-2-2 電流急急棒完成圖 	38
圖3-2-3 研究場域教室配置圖 	42
圖3-3-1 電子書教材架構圖 	45
圖3-3-2  教材示意圖 	48
圖3-3-3  教材示意圖 :操作範例—步驟5 	49
圖3-3-4  教材示意圖:步驟5之成果示意圖 	49
圖3-3-5  擴增實境教材架構圖 	58
圖3-3-6教材示意圖 :擴增實境教材	60
圖3-3-7教材示意圖 :擴增實境教材之操作圖 	61
圖3-4-1 研究架構圖 	72
圖3-7-1 實驗流程圖 	77
圖3-7-2教學流程圖 	7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惠鈺(2012)。科技輔助直笛指法教學之研究─以自製科技直笛為例。交通大學聲音與音樂創意科技碩士學位學程學位論文。
王嘉瑜(2016)。科學建模的教學方式。臺灣化學教育,第十一期。
王肇峰(2012)。擴增實境教學對注意力缺陷過動學生學習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朱耀明(2011)。「動手做」的學習意涵分析—杜威的經驗學習觀點。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第二期,32-43。
米芳純(2011)。擴增實境應用於國中教學之研究-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宋元惟、邱美虹、鍾曉蘭(2016)。探討日本東京地區學生之模型本質的認識。臺灣化學教育,第十一期。
李和臨(2014)。PhET 互動式遊戲融入六年級自然科教學 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生活中的力」單元為例。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嘉紘, 林柏軒, 林鈺卿, 王若芸, & 葉冠伶。(2011)。使用擴增實境技術之英文學習系統。第二十二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
李蒨茹(2010)。多媒體教材視覺化呈現差異對幼兒學習趨向動詞「來」和「去」之效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薇(2011)。故事情境融入修辭法悅趣學習設計與成效研究 -以譬喻、轉化及誇飾法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台北市。
那福忠(2001)。電子書前言篇。 電子書的千頭萬緒, 頁8-12。
卓詠欽、王健華(2008)。擴增實境應用於台灣教育之初探研究─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論文。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 (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邱美虹(2015)。另類翻轉教室—創造擴增實境的學習環境。科學研習月刊,54-10,2-6。
邱美虹(2016)。科學模型、科學建模與建模能力。臺灣化學教育,第十一期。
洪炎明(2014)。電子書、2D 互動媒體、3D 虛擬實境對於生態學習影響之研究。嶺東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宿珠(2011)。資訊融入自然科學習之概念改變歷程研究 ~以國小高年級月相盈虧單元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科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
紀佩函(2013)。延伸式擴增實境導入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張枝實(2017)。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教育應用及融合現實展望。現代教育技術,23-29。
張庭婷(2016)。互動式電子繪本融入國小四年級「電路與電流」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理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榕容、翁千惠(2004)。"改變傳統閱讀型態—電子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數位學習教材認證自評表。取自http://ace.moe.edu.tw/
連信雄(2012)。探討電子書閱讀軟體之操作意願與偏好-以EPUB電子書之閱讀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育霖(2016)。教育現場為什麼需要探究與實作課程?科學研習月刊,55-02,19-27。	
黃仕棋(2004)。設計並建置一個應用於國小自然科實驗課程之行動學習環境。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婷(2016)。擴增實境輔助教學之相關學習探討—以高職計算機概論課程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黃衍慶、賴慶三(2014)。自製科學玩具對國小四年級學生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的探究 —以橡皮筋環保動力車為例。科學教育月刊,374,15-23 。
黃淑玲(2011)。以研究證據為基礎之多媒體學習理論:劍橋多媒體學習手冊之分析。課程研究,6(1),113-119。
黃鈺淩(2011)。不同媒體組合方式在生物科學習上的效果研究。國立品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大鋒(2006)。網路多媒體呈現方式與學習風格對英語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詠年(2010)。擴增實境在科學教育領域中學習與應用之評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4。
褚麗絹、李承霖、郭靜蘭(2011)。沉浸經驗於互動式多媒體教材學習效果之影響。Journal of Cultural Enterprise and Management ,No.6,January,2011,P1~24。 
齊瑮琛 (2010) 。不同之多媒體教材組合模式對文言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
劉俊宏(2006)。九年一貫課程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電路學相關概念之內容分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劉擎華(2011)。應用 QR Code 於國小自然科輔導教學以認識校園動植物為例。康寧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樂嘉文(2015)。擴增實境結合立體拼圖對國小地球科學學習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學位論文。
潘淑琦、黃秀霜(2012)。資訊科技融入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月亮單元 教學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4(4),25-52。
蔡銘宏、潘愷、林佩芬、江蔚文(2013)。應用擴增實境技術建置自助診療衛材教學系統。醫療資訊雜誌22,2,49-63。
鄭淑華(2014)運用電子書發展幼兒園自然科學教學方案:以『到菜園走走』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盧秀琴、陳月雲(2008)。應用電子繪本提升學生動物生長之描述性概念。教育實踐與研究,21(2),33-62。
賴美君(2014)。行動擴增實境融入國小能源教育設計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謝顒丞、李汝宥、鄭惠文(2007)。電子書製作與出版─以「圖文傳播天地數位內容開發及加值應用」為例。藝術學報,80,137-163。
蘇俊欽(2004)。擴增實境應用於中文注音符號學習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zuma, R. T.(1997).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6(4), 355-385.
Azuma, R., Baillot, Y., Behringer, R., Feiner, S., Julier, S., MacIntyre, B. (2001). Re-cent advances in augmented reality.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21(6), 1-15.
Clark, R. C. & Mayer, R. E. (2003). 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Prov-en guidelines for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of multimedia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lark, R. E. and Craig, T.G. (1992), Research and Theory on Multimedia Learn-ing Effects, In M. Giardina (E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Learning Envi-ronments: Human Factors and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on Design Issues, Springer, New York
Khalili, A. and Shashaani, L.(1994),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al, 27, pp.48-61.
Kikuo, A., K. Hideaki, &K. Tomotsugu.(2005).In:Proceedings of the I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213-215.
Kress, G.R. (2003). Literacy in the new media age.London, UK: Routledge.
Larson, J., & Marsh, J. (2005). Making literacy real: Theories and practices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Larson, L. (2010). Digital readers: The next chapter in e-book reading and response. The Reading Teacher, 64(1), 15–22. doi: 10.1598/RT.64.1.2
Lee, W. H., & Lee, H.K. (2016).The usability attributes and evaluation measure-ments of mobile media AR (augmented reality). Cogent Arts & Humanities, 1,3: 1241171
Mayer, R. E. (1997). Multimedia learning: Are we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2, 1-19.
Mayer, R. E. (2009). Multimedia Learning.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yer, R. E. (Ed.) (2005).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ultimedia learn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yer, R. E., & Moreno, R. (2003). Nine ways to reduce cognitive load in multime-dia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8, 43-52 
Maynard, S., & Cheyne, E. (2005). Can electronic text books help children to learn? The  Electronic Library, 23(1),103-115
Melinis, A. (2011).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Books on the Reading Experience of First Grade Students. Education Masters. Paper279.
Moody, A., Justice, L. M., & Cabell, S. Q. (2010). Electronic versus traditional sto-rybooks: Relative influence on preschool children‘s eng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Literacy, 10(3), 294-313.doi:  10.1177/1468798410372162
Ng, G.W., Oon, Y. B., Lee, H. Y.,Teoh, E. H. (201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6(2) 8-13.
Oakley, G. & Jay, J. (2008) Making time for read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uc-cess of multimedia reading at home. The Reading Teacher, 62(3), 246–255. doi: 10.1598/RT.62.3.6
Oronzo, P., Enrica, M. and Sebastiano, B. (1999), Multimedia System in Distance Education: Effects of  Usability on Learning,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12, pp.37-49.
P. Milgram and A. F. Kishino, Taxonomy of Mixed Reality Visual Displays 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E77-D(12), pp. 1321-1329, 1994.
Wilson, R., Landoni, M., & Gibb, F.(2002).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Electronic Book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6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Digital Librarie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