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7201801001600
DOI 10.6846/TKU.2018.00345
論文名稱(中文) 袁枚《子不語》滑稽智慧探析
論文名稱(英文) The Wisdom in Humor in Yuan Mei's Zi bu yu.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2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陳麗文
研究生(英文) Li-Wen Chen
學號 70401005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8-06-25
論文頁數 8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崔成宗
委員 - 孫永忠
委員 - 趙衛民
關鍵字(中) 袁枚
子不語
滑稽
關鍵字(英) Yuan Mei
Zi Bu Yu
humo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袁枚是清代重要的散文家、駢文家與詩人,為詩主張重真情、崇個性、尚自然,為乾嘉時期性靈詩派領袖。《子不語》一書是袁枚在詩文創作之餘編撰的一部志怪小說集,歷時三、四十年陸續編寫完成,成書於袁枚晚年。
  《子不語》中有不少篇章以幽默滑稽方式敘寫,除了展現小說特有的娛樂效果外,更透過滑稽敘事察情取譬,借事託諷,揭露現實社會的黑暗面,實為袁枚思想及性格的具體表現。《子不語》雖名為遊戲之筆,然實則展現作者反對理學八股、追求真實性靈的獨特思想,並以別出心裁的眼光,洞察人情世事。本文將針對《子不語》進行分析統整,期能闡明其中所蘊含的滑稽智慧。
  讀《子不語》正、續二編,計一千零二十二則故事,見其中屢以滑稽詼諧之手法記敘故事,且往往具有言外之意,值得梳理分析,是以形成本論文之問題意識。於是進一步蒐集並整理與《子不語》相關之專著及期刊論文,從前賢著作中了解《子不語》之各種不同研究面向,確定論文將以探析《子不語》之滑稽智慧為主要研究範圍,並就「滑稽」一詞釐清其詞義之演變,加以定義;於是寫成第一章〈緒論〉。再者,文學作品實為作者經歷、思想與性格之展現,是以應對袁枚生平及其思想形成之相關背景有所了解。就作品而言,對袁枚著作《子不語》之緣由、動機,及其編寫材料來源與成書過程亦應有所理解,故撰寫第二章〈袁枚生平思想及《子不語》之成書〉以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子不語》之成書;並列舉各家對《子不語》之評價以為參酌,而歸納其題材內容之五點特色。之後再依定義篩選具有滑稽意涵之篇章,分析其寫作手法與特色,寫成第三章〈《子不語》滑稽篇章之寫作特色〉。經仔細梳理滑稽篇章,得其思想特色與滑稽智慧之要旨,於是寫成第四章〈《子不語》之滑稽智慧〉。最後統整各章之大要,總論《子不語》之滑稽智慧,寫成第五章〈結論〉。
  小說能反映出當代廣闊的社會層面,上自達官顯貴,下至市井小民,皆在作品中登場,呈現出相當真實的社會生活樣貌。本文藉由分析《子不語》滑稽篇章以探求作者隱含之內在思想及其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鍼砭,從滑稽故事中照察人生百態,並探研其對於人性的體認與省思,從而得到啟發,期能用更豁達開放的心胸與思維看待世情。
英文摘要
Yuan Mei is an important prosaist, parallel proser and poet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Yuan Mei’s poems focus on his true feelings and reveal his personality. Without many flowery words in his poems, Yuan Mei is the leader of the  Xing-ling Theory of the Qianjia Era. The book Zi Bu Yu, which costs Yan Mei three to four decades during his later years to complete, unlike most of his works, is a classical mystery novel written casually. Some chapters in Zi Bu Yu are written in the humorous tone; it not only holds the entertainment of novels but also reveals the dark side of the society through the irony in Yuan Mei’s narration.

     The novel reflects the society of the time. From nobles to the commoners, people show up in the work and bring out their real lives.Though the novel Zi Bu Yu is written casually, it actually shows Yuan Mei’s disagreement over Neo-Confucianism, Eight-legged Essays and his unique thoughts on pursuing the real soul. Also, Yuan Mei observes the society clearly through his innovative eye. The aims of the thesis were to analyze and integrate Zi Bu Yu; hoping to clarify the humor impli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pters in Zi Bu Yu, the thesis aimed to seek out Yuan Mei’s implications, his criticism about the social phenomenon of his time, the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of life from Zi Bu Yu. The thesis also aimed to find out the enlightenment of Zi Bu Yu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lizations and reflections toward humanity in the nove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現有研究成果述評 3
          一、 專書 3
            二、 單篇論文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9
          一、 研究範圍 9
            二、 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滑稽」釋義 11
            一、酒器 11
            二、委婉從順,圓滑隨俗 11
            三、多智善辯,戲謔調侃 12
 
第二章 袁枚生平思想及《子不語》之成書 19
      第一節 袁枚生平及學術思想背景 19
            一、袁枚生平 19
            二、學術思想背景 23
                 (一)哲學思想上的崇理學與反理學 25
                 (二)文學思想上的反復古與性靈思潮 28
      第二節 《子不語》之成書 32
            一、親友述聞 34
            二、親身經歷 36
            三、公文邸抄或引自他書 36
            四、傳聞實錄 37
      第三節 《子不語》之特色與評價 38

第三章 《子不語》滑稽篇章之寫作特色 41
      第一節 敘事簡練明快,文約事豐 42
      第二節 語言淺近活潑,蘊含諧趣 45
      第三節 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傳神 48
                  
第四章 《子不語》之滑稽智慧 53
      第一節 寄批判於滑稽 54
          一、鄙棄八股理學 54
          二、揭露官場醜態 59
      第二節 寓智識於滑稽 62
          一、反思傳統禮教 62
          二、駁斥鬼神迷信 64
      第三節 觀人情於滑稽 68
          一、尊重真實性情 68
           二、笑看人生百態 69

第五章 結 論 77

參考文獻 81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年代排序)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臺北:七略出版社,1991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張烈主編:《漢書注譯》,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年。
(梁)鍾嶸:《詩品》,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臺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宋)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臺北:大化書局,1984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縮本,1983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清)戴震撰,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7年。
(清)顏元:《習齋記餘》,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袁枚著,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袁枚著,周本淳標校:《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翁方綱著,陳邇冬校點:《石洲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清)趙爾巽等編:《清史稿・下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1年。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英志:《性靈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
王英志:《袁枚和隨園詩話》,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6月。
王英志:《袁枚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吳禮權:《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臺北:遠景出版社,1988年8月。
侯忠義、劉世林:《中國文言小說史稿》,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苗壯:《筆記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張俊:《清代小說史》,杭州 :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2008年10月。
章培恆、駱玉明:《中國文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出版社,1994年。
郭箴一:《中國小說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1年4月。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 : 志一出版社,1995年。
楊鴻烈:《袁枚評傳》,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3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鄭幸:《袁枚年譜新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 : 谷風出版社,1988年。
魯迅:《中國小說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年11月。
閻志堅:《袁枚與子不語》,瀋陽:江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簡有儀:《袁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4月。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初版。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吳玉惠:《袁枚《子不語》研究》,臺中:東海大學碩士論文,1988年12月。
李冰:《《子不語》思想内涵新探》,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6月。
周靜:《袁枚《子不語》研究》,東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3月。
晏萌芳:《社會批判與游戲筆墨——袁枚《子不語》研究》,湘潭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張申:《《子不語》研究狀況及資料價值考證》,東北師範大學學碩士論文,2008年3月。
張靈:《《子不語》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4月。
陳麗宇:《清中葉志怪類筆記小說研究》,臺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8年10月。
楊倩:《袁枚《子不語》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4月。
楊海鳳:《袁枚《子不語》研究》,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5月。
趙健:《《子不語》初探——袁枚照世之哈哈鏡》,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5月。
蔡明哲:《袁枚《新齊諧》諷喻手法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1月。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正兵:〈含笑看泰華  請各立一峰——《子不語》與《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關系辨析〉,《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2期(總第193期)。
王正兵:〈孤憤之書、消遣歲月、遊戲瀾言――蒲松齡、紀昀、袁枚小說創作心態之比較〉,《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第1期(總第186期)。
王正兵:〈從「小說之禁」看袁枚《子不語》的版本流變〉,《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期,2011年12月。
王正兵:〈從《子不語序》看袁枚的小說思想〉,《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1期,2009年1月。
王英志:〈三分孔孟二分莊――袁枚的思想基礎〉,《齊魯學刊》2002年第2期(總第167期)。
王英志:〈袁枚《子不語》的思想價值〉,《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1期(總第36期)。
余雷:〈《新齊諧》與袁枚的尊重個性思想〉,《浙江學刊》1983年第2期。
王殿明:〈袁枚性靈說的形象化再現——《子不語》〉,《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2期,2014年3月。
李小龍:〈《子不語》的作者命名與時代選擇〉,《北京社會科學》2017年第6期。
李天道、唐君紅:〈《子不語》的美學思想〉,《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
侯麗杰:〈論袁枚《子不語》的語言風格〉,《瀋陽大學學報》第21卷第3期,2009年6月。
胡鵬林:〈幽默與滑稽的詞源學探源和審美分析〉,《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5期,2008年。
孫敏明:〈袁枚「性靈說」再認識〉,《浙江萬里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8年1月。
張泓:〈《子不語》研究綜述〉,《忻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3期,2010年6月。
黄愛平:〈袁枚經學觀及其疑經思想探析〉,《清史研究》,2004年8月第3期。
彭琴:〈從《子不語》看袁枚的小說觀〉,《現代語文》2014年8期。
程敬:〈袁枚《子不語》的幽默藝術〉,《修辭學習》2000年第2期(總98期)。
馮藝超:〈《子不語》中冥界故事研究〉,《中華學苑》44期,1994年4月。
馮藝超:〈《子不語》的成書、取材來源及創作態度試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第69期,1994年9月。
馮藝超:〈《子不語》正、續二書中僵屍故事初探〉,《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
劉賽、梁雪連:〈論袁枚「性靈說」對《子不語》的影響〉,《北方文學(下旬刊)》,2013年9期。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