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7201508551300
DOI 10.6846/TKU.2015.00315
論文名稱(中文) 學習共同體導向數學課室中學生學習活動之分析研究─以一所中學的班級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Learning Activities in a Seventh Grade Classroo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as Learning Commun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林婉儀
研究生(英文) Wan-yi Lin
學號 70275013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6
論文頁數 20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文生(winson0612@gmail.com)
指導教授 - 陳麗華(newcivichope@gmail.com)
委員 - 張月霞(yuehhsiac@gmail.com)
委員 - 李心儀(sylee@utaipei.edu.tw)
關鍵字(中) 學習共同體
基地班
協同學習
弱勢學生
關鍵字(英) learning community
base clas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underprivileged student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設計以學習為核心的情境,引導學生相互聆聽與接納的習慣,形成學習共同體,進而發展出一個主動協同學習的數學課室。接著從兩場公開教學的議課發現,學習共同體文化的形塑和改變的歷程,最後用一元一次方程式及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這兩個單元,作為學生學習成效的分析,並反思自身教學策略。經過一年的紀錄與觀察,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從成立基地班開始,沉澱班級的學習文化。
二、建構老師的同僚性,成為共同學習的社群。
三、從倆倆配對開始,再發展四人配對的協同學習,提高同儕合作的成功機率。
四、能夠解決改變的困難,才可能造有效的學教翻轉。
五、敞開心房向學生學習,才有機會真正了解學生。
六、向課堂文化學習,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連結。
七、向外來專家學習,了解空間改變的力量。
八、同儕互助學習的夥伴關係有助於提升學科學習成效。
九、提供弱勢學生的學習機會,才能提高弱勢學生的學習品質。
英文摘要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build up habits of listening and accepting each 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room as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hen develop an activ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math course. Then, from two openly-teaching classes, the study found the process of shaping and changing culture of a learning community. Finally,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was analyzed by both the unit of a simple equation and the unit of linear equation in two variables. I also reflected on my own teaching strategies. After a year of recording and observing, this study finds that:
1. The learning culture of a class could be settled from the start of setting up a base class.
2. Constructing teachers’ collegiality and let them be partner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mmunities.
3. To increase the successful rate of peer cooperation, 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group started from a pair of two to a pair of four.
4. Only when the difficulties of changes can be sorted out will the efficient flipped school education come out. 
5. Only when teachers open heart to learn from students can they have chances to really understand students.
6. Learn from the culture of class and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ng combination between persons.
7. Learn from foreign experts and understand the power of space change.
8. The partner relationship of peer’s mutual learning helps to promot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subjects.
9.Only when the underprivileged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learning opportunities can their learning quality be improv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i
表次	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壹、研究背景	1
貳、研究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7
壹、研究目的	7
貮、待答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壹、研究對象與範圍	8
貳、研究限制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壹、學習共同體	9
貳、協同學習	10
參、基地班	10
肆、弱勢學生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建立永續學習的環境	13
壹、學習環境的建立	14
貳、學習共同體的理念	15
參、學習共同體的理論架構	17
肆、學習共同體的活動系統與形式	23
伍、學習共同體的相關研究	30
第二節  數學教育的困境與挑戰	33
壹、國中數學科教學遇到的困難及現況	33
貳、一元一次方程式相關研究	37
參、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1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模式	42
壹、研究流程	42
貳、研究流程圖	42
參、單元課堂教學模式	47
肆、前導研究	47
伍、正式研究	49
第三節 研究情境與研究參與者	49
壹、研究情境	50
貳、研究者	51
第四節  學習共同體在國中數學課室行動研究方案	55
壹、課程教學目標	56
貳、課程教學活動	58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0
壹、資料蒐集	60
貳、資料分析	6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71
第一節 班級學習環境的建立	71
壹、學習環境的建立	71
貳、教師進行共同備課	86
第二節  學習共同體文化的形塑	90
壹、基地班的功能	90
貳、班級文化的形成	92
參、學生的學習風景	94
肆、外部專家的回饋	115
伍、校內老師、家長及學生的回饋	124
第三節 課堂單元教學的分析	129
壹、兩個單元的學習成效	129
貳、我的教學反思	142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反思	161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建議	161
壹、從成立基地班開始沉澱班級的學習文化	161
貳、建構老師的同僚性成為共同學習的社群	162
參、從倆倆配對開始再發展四人配對的協同學習提高同儕合作的成功機率	162
肆、能夠解決改變的困難才可能造有效的學教翻轉	163
伍、敞開心房向學生學習才有機會真正了解學生	164
陸、向課堂文化學習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連結	165
柒、向外來專家學習了解空間改變的力量及發表前的準備	165
捌、同儕互助學習的夥伴關係有助於學科學習成效	167
玖、提供弱勢學生的學習機會才能提高弱勢學生的學習品質	168
第二節 蛻變中的課堂教學文化	169
壹、蛻變的首部曲	169
貳、蛻變的二部曲	171
參、蛻變的三部曲	172
第三節 實踐過後的省思與改變	173
參考文獻	176
一、中文部分	176
二、西文部分	181
附錄一	183
學生訪談大綱與對話示例	183
附錄二	184
列一元一次式前測卷	184
附錄三	185
列一元一次式後測卷	185
附錄四	186
分配律與式子的合併前測卷	186
附錄五	187
分配律與式子的合併後測卷	187
附錄六	188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前測卷	188
附錄七	189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後測卷	189
附錄八	190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應用問題前測卷	190
附錄九	191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應用問題後測卷	191
附錄十	192
列二元一次式前測卷	192
附錄十一	193
列二元一次式後測卷	193
附錄十二	194
列二元一次方程式前測卷	194
附錄十三	195
列二元一次方程式後測卷	195
附錄十四	196
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前測卷	196
附錄十五	197
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後測卷	197
附錄十六	198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應用問題前測卷	198
附錄十七	199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應用問題後測卷	199
附錄十八	200
行動研究家長同意書	200

表次

表2-1-1  協同學習與合作學習比較表	25
表2-2-1  我國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態度	35
表3-5-1  資料編碼說明與舉例	66
表4-3-1  一元一次方程式前後測比較t檢定	130
表4-3-2  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測驗前後測t檢定	130
表4-3-3  列一元一次式前後測成績次數分配表	131
表4-3-4  分配律與式子的合併前後測成績次數分配表	132
表4-3-5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前後測成績次數分配表	132
表4-3-6  一元一次方程式應用問題前後測成績次數分配表	133
表4-3-7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前後測比較t檢定	137
表4-3-8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單元測驗前後測t檢定	137
表4-3-9  列二元一次式前後測成績次數分配表	138
表4-3-10  列二元一次方程式前後測成績次數分配表	138
表4-3-11  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前後測成績次數分配表	139
表4-3-12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應用問題前後測成績次數分配表	139

圖次

圖3-2-1  研究流程圖	46
圖3-2-2  單元課堂教學模式	47
圖4-1-1  正式研究班級的座位	74
圖4-1-2  創造成功發表經驗的策略	80
圖4-1-3  學生的同儕互學	85
圖4-2-1  學生自然的本性	95
圖4-2-2  發展學生歸納分析資料的能力	96
圖4-2-3  培養同儕互動互學默契	103
圖4-2-4  外在情境所造成的學生壓力與焦慮	110
圖4-2-5  學習的發動者	113
圖4-2-6  學生的改變來自於穩定的夥伴關係	120
圖4-3-1  列一元一次式次數分配長條圖	133
圖4-3-2  分配律與式子的合併次數分配長條圖	134
圖4-3-3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次數分配長條圖	134
圖4-3-4  一元一次方程式應用問題次數分配長條圖	135
圖4-3-5  列二元一次式次數分配長條圖 140
圖4-3-6  列二元一次方程式次數分配長條圖	140
圖4-3-7  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次數分配長條圖	141
圖4-3-8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應用問題次數分配長條圖	14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Dewey (1984)。民本主義與教育。商務印書館編審部譯。台灣: 商務印書館。(原版出於1916)
Polya, G. 1989,「如何解題」,臺北:九章出版社。
丁一顧、方志華(2013)。日本授業研究的發展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批判轉化。課程與教學,16(4),89-120。
方文鋒(2008)。合作擬題教學法對國一學生在一元一次方程式解題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巧生(2014)。在小組積分競賽進行合作學習教學對七年級學生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式之學習成效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邱明星(2006)。認知發展理論在教學應用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6期,2006年6月15日。
佐藤學(2001)。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橫濱:世織書房。
李鍚津(2012)。日本學習共同體之我見我聞我思。教師天地,181期,77-80。
李國偉(2013)。科學人雜誌。2013年2月號。
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3)。翻轉教育:未來的學習、未來的學校、未來的孩子。親子天下雜誌編輯部著第一版。 台北:天下。
呂善道(2014)。應用學習共同體於國中國語文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杜孟純(2015)。學習共同體於高中音樂課程之實踐─以臺灣搖滾樂為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芳津、林來居(1991)。國二資優生線型函數概念之研究。科學教育,277-290。
林清山、張景媛(1993)。國中生後設認知、動機信念與數學解題策略之關係研究。台灣師大教育心理學報,26期,53-74。
林文生、鄔瑞香(1999)。數學教育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心理。
林麗雯(2000)。國中一年級學生學習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能力發展與其解題的錯誤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碧珍 (2001)。協助教師實踐學生數學學習歷程檔案之行動研究。新竹師院
    學報,14,163-213。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易麗君(2010)。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基於網路的教師學習共同體,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0(12),108-109。
林文生(2012)。學習共同體先導型學校說明會。2012年10月17日。取自:http://Istudy.ssps.ntpc.edu.tw/?p=130
林文生 (2013年5月)。以學習共同體的理念分析適性教學的概念及其實踐經驗。朱惠芳(主持人),適性教學,十二年國教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暨各階段適性教育工作坊計畫書,淡江大學。
林文生(2013)。學習共同體的基礎建設:先導學校工作備忘錄。新北市教育學習共同體特刊,24-36。
林文生、歐用生(2013)。從佐藤學研究的系譜分析學習共同體的概念及其實踐反思。國民教育,53:5,p67-77。
吳俊憲(2013)。與佐藤學有約─學習共同體為教育帶來一泓活水。靜宜大學實習輔導通訊,15期,8-11。
林淑娟(2014)。學習共同體融入國小低年級教學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凃佩瑜(2004)。國中生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段瑞月(2008)。情境學習對國中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學習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解題成效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洪傳勛(2015)。台南地區國中七年級學生在「一元一次方程式」 單元之錯誤類型分析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郭惠君(2015)。學習共同體在國小二年級閱讀教學之應用。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翁秉仁(2009)。數學教育改革的商榷。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系友專區。2011 年2月28 日取自網址http://www.math.ntu.edu.tw/ALUMNI/ainteractive/。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市:作者。
許凱筑(2014)。學習共同體對教師專業成長影響之個案研究--以國小教師對話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麗華(2011)。促進全員潛能開發的學習共同體。教師天地,171,76-77。
陳良亦(2013)。學習共同體應用於國小二年級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三興國小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玲(2014)。結合學習共同體概念與心智圖於七年級學生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淑婉(2014)。學習共同體運用於閱讀教學方案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馮國平 (2010)。學習共同體視角下的教師專業發展。教育探索,2010(10),91-92。
張堯卿(2013)。一位高中教師對「學習共同體」的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3),63-64。
張夢萍(2014)。學習共同體結合合作學習策略於高級職業學校數學解題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黃敏晃(1994)。國民小學數學新課程之精神。載於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印,1-17頁。
黃嘉雄(2000)。九年一貫課程重要內涵。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第1081期九年一貫課程種子教師<數學領域>研習資料。
黃郁倫(2011a)。借鏡日本:十二年國教的下一步 學習共同體的革命。親子天下雜誌,24。2013年8月3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31551&login=true&page=1
黃郁倫(2011b)。激發學習的快樂與潛能-「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教育改革中的導入及實行。教師天地,171,39-42。
黃郁倫、鍾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天下。(原著出版於2006)
黃郁倫(譯)(2013)。學習共同體─構想與實踐(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天下。(原著出版於2006)
黃郁倫(譯)(2014)。學習革命的願景─學習共同體的設計與實踐(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天下。
詹棟樑(2000)。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412/
楊承修(2012)。「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貞宜(2000)。數學資優生的解題歷程分析—以建中三位不同能力的數學資優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智豪、卓淑梅(2012)。喚回自己成為教師的熱情與使命--學習共同體之啟發與應用。教師天地,180期,頁82-83。
趙苓菓(2014)。以學習共同體模式改善國中數學學習之行動研究。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蔣為燕(2014)。學習共同體學習環境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三至六年級學童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
潘慧玲、李麗君、黃淑馨、余霖、薛雅慈(2014)。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1.1 版。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learningcommunityintw/lchandbook
鍾鳳嬌(1999,12月)。從親子互動語言分析探討幼兒內在化的現象。論文發表於「海峽兩岸兒童發展與適應問題」學術研討會,台東縣。
歐用生 (2012)。日本中小學「單元教學研究」分析。教育資料集刊,54期,121-147。
歐用生(2013)。學習與革命:本土實踐的反思。新北市教育學習共同體特刊,4-15。
賴忠明(2006)。鷹架理論應用在國中數學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戴文青(1993)。學習環境的規劃與應用。台北:心理。
謝惠萍(2014)。運用學習共同體教學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羅梅芳(2012)。國中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單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二、西文部分
Borkowski, J. G., Estrada, T. M., Milstead, M., & Hale, C. A. (1989). Gener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Relations between metacognitive and strategic processing.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12, 57-70.
Carr, W., & Kemmis, S.(1986).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 Falmer.
Carnine, D. (1991). Curricular interventions for teaching higher order thinking to all student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ser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4, 261-269.
Cay, L. R.(1992).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Macmillan.
Cawley, J. F. & Miller, J. H. (1989).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s of the mathematical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re we on the right track toward comprehensive programming?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3, 250-254.
Flavel, J. H. (1976).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In L. B. Resmick (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Hillsdale, NJ: Erlbaum.
Gagne, R. M., & White, R. T.(1978). Memory structur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8(2), 187-222.
Haladyna, T. & Thomas, G.(1979). The attitudes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taward school and subject matt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48(1),18-23.
Kennedy, M. M.(1997).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practice.Educational Researcher,16(7),4-12.
Lewin, K.(1946).Action research and minority problems. In G.W.Lewin(Ed.),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pp.201-216).New York:Harper & Row.
McKernan, J.(1996).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A handbook of methods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London: Kogan Paul.
Maxim, G. W.(2006).Dynamic social studies for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inspiring tomorrow’s social scientists(8th ed).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Mercer, C. D. & Miller, S. P. (1992).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s in math to acquire, understand, and apply basic math fact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13(3), 19-35.
Mayer, R. E. (1985).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gnitive approach. NY: Freeman.
Montague, M., (1995). Cognitive Instruction and Mathematics: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orders. Focus on Learning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17(2), 39-49.
McCombs, B. L. (1988). Motivational Skills Training: Combining Metacognitiv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 E. Weinstein, E. T. Goetz, & P. A. Alexander (Eds.), 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 Issues in assessment, i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pp. 141-169). San Diego, CA: The Academic Pres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 Principle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NCTM.
Polya, G. (1945). How to solve it (2nd ed.). NY: Doubleday. 
Vygotsky, L.S.(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