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7200914233300
DOI 10.6846/TKU.2009.01286
論文名稱(中文) 《莊子》「典範人格」義蘊的詮釋與重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nterpre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uang Tzu ’s Paradigm Personal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江毓奇
研究生(英文) Yuh-Chyi Chiang
學號 69400017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0
論文頁數 15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顏崑陽
委員 - 袁保新
委員 - 江淑君
關鍵字(中) 莊子
至人
神人
聖人
真人
「典範人格」
微觀
宏觀
動態脈絡意義
「集合性作者」
「單向度視角遮蔽」
「中介性質之導引」
「對各類人物之評價性符號」
「內涵彼此相蘊」
「總體關懷之一體四相」
關鍵字(英) Chuang Tzu
“Zhi Ren”
“Shen Ren”
“Sheng Ren”
“Zhen Ren”
paradigm personality
micro-perspective
macro-perspective
dynamically contextual meaning
“the gathering authors”
“shelter from one dimensional viewpoint”
“guidance with intermediary character”
“valuing symbols to all the personalities”
“the connotations involved in each other”
“concern for integrity with four-aspects-in-one-un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莊子》『典範人格』義蘊的詮釋與重構」為題,旨在從《莊子》文本的探索中,對應於「歷來相關研究成果」提出「反思性」與「融貫性」的詮釋問題。依此,回顧「歷來相關研究成果」大體可分為兩種取向:Ⅰ、以單一「典範人格」為研究對象,從不同的「視域」進行「最高層次之形上詮釋」;Ⅱ、以諸「典範人格」為研究對象,進行總體分析與觀察,但多僅以「體道境界」的差別思考其同異問題。對此,就《莊子》文脈之動態性義涵觀之,諸「典範人格」實多有「單出」、「換用」與「並列連用」等情形,而筆者則借由一系列「問題」的思索與探問,嘗試突顯其「歷史性」與「普遍性」之間的思考關係、「微觀」與「宏觀」下的層次性差異與立體性聯繫,以重新探討「歷來相關研究成果」所涉及與尚未涉及的相關問題。

    對此,本論文之研究目的主要包涵了三個階段:(1)首先,從「思考的歷史性」出發,藉由《莊子》文本蘊涵之線索與提示,嘗試建構出理解「莊子」諸「典範人格」,即「至人」、「神人」、「聖人」與「真人」之歷史情境及其相關的意義問題;(2)其次,根據(1)之成果,回到《莊子》文本諸脈絡,透過「單出」、「換用」、「並列連用」等觀測角度的相互支援,詮釋諸「典範人格」之「微觀」與「宏觀」性義涵;(3)進一步又從其「差異」與「同一」的關係中,回歸其「普遍性之思考」,以揭顯其內在之體系性問題與解構性意義。

    順此,在第一個階段的導引性建構中,筆者透過「以物易其性」、「好知而亂天下」、「以賞罰為事」、「儒、墨之是非」與「楊、墨之駢枝」等文本提示,在「周文疲弊」與「道術將為天下裂」之二重宏觀的語境中,嘗試微觀的分疏與架構出一組「二層五段」之動態相續的反思性問題,以突顯出《莊子》文本內在的「歷史情境」與「問題意識」,以及諸「典範人格」立基於「通」的歷史意義。
    繼而,在第二階段的分析詮釋中,筆者則藉由:A、「單出」的情境,釐析不同名相之「典範人格」於不同文脈中分別涉及了哪些思想史脈絡與議題,以回應「二層五段」之導引性問題而勾勒其歷史圖像,並演繹出諸「典範人格」在「莊子」對於「普遍性」問題思考的線索與意義;B、順此,對於「換用」之情境應如何詮釋的問題,筆者則嘗試提出「中介性質之導引」、「對各類人物之評價性符號」、「兼具『中介性質之導引』與『對各類人物之評價性符號』」與「內涵佊此相蘊」等概念,以解釋諸「典範人格」在同一脈絡情境中,分別表徵之不同的意義與作用;C、繼此,根據本文的分析,諸「典範人格」在「並列連用」的情境中,微觀的看固有其脈絡上的分殊義,但整體的看不僅呈顯出「莊子」對於「普遍性」問題的思維,亦隱涵了諸「典範人格」在總體關係問題上的「宏觀性基準」。

    依此,到了第三階段的重構與解構,筆者方以「己」、「功」、「名」、「知」等宏觀性關鍵字句,討論並總攝上論成果中,諸「典範人格」於相同或不同脈絡之各別意義與作用。同時,也環顧「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與「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等「莊子」思維內容與方式,以作為諸「典範人格」之「宏觀」與「微觀」問題在聯繫上的思考基點。準此,筆者認為「『己→名』『名→功』『功→己』/『知』」,實循環而有機地共構出諸「典範人格」在總體關懷上的「一體四相」。如此,「微觀」的見其「差異」,則「至人」、「神人」、「聖人」與「真人」,皆分別彰顯了「己」、「功」、「名」、「知」等不同面向的實踐問題與工夫意義;但「宏觀」的察其「同一」,其「無己」、「無功」、「無名」、「真知」,亦同屬體「道」之「境界」而同時解構並超越了「一體四相」之諸問題。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is to discuss the theme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uang Tzu ’s Paradigm Personality”, and aims to propose the interpretation questions about reflectivity and coherence from the overall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Chuang Tzu. According to this,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retrospect the overall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The first is metaphysically interpreting each single paradigm personality on the highest level from different horizons. The second is analyzing and observing all the paradigm personalities comprehensively but only focus on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tates of intuiting the Dao(道).From observing the dynamic meaning of the context in Chuang Tzu, how the paradigm personalities to be used which has several situations, such like solely, in rotation, and side by side. Through considering and inquir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 author tries to expose that not only thinking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historicity and universality but also observing the hierarchical difference and stereo connections from macro and micro-perspective, and to once again discuss the issues that involved in the overall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or not.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contains three main stages. First, for the thinking historicity, it’s to 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all the Chuang Tzu’s paradigm personalities, such like “Zhi Ren” (至人),“Shen Ren”(神人), “Sheng Ren” (聖人),“Zhen Ren”(真人), and any other related meaning questions by the clues and directions involved in Chuang Tzu.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forward result, it’s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Chuang Tzu ’s paradigm personalities from macro and micro-perspective by combining the viewpoint of all the situations that they are used solely, in rotation, and side by side in Chuang Tzu. Third, with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ce and identity of them, it’s to reveal the inner-systematical structure and deconstructing meaning with universal thinking.

    In the guiding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stage, through the directions such as “Yi Wu Yi Qi Xing”(以物易其性), “Hao Zhi Er Luan Tian Xia”(好知而亂天下),“Yi Shang Fa Wei Shi ”(以賞罰為事),“Ro Mo Zhi Shi Fei ”(儒墨之是非),“Yang Mo Zhi Pian Zhi ”(楊墨之駢枝) in the text,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and construct a group of reflection questions that dynamically following with five-segments-in-two-layers from micro-perspective both in the macroscopic context with two layers like “Zhou Wen Pi Bi ”(周文疲弊) and “Dao Shu Jiang Wei Tian Xia Lie”(道術將為天下裂) and moreover, tries to emphasize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and inspire the consciousness about this issue in Chuang Tzu, even highlight the historical meaning that the paradigm personalities are all based on “Tong”(通).

    In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cond stage, (A) through the situation that being used solely in the text , the author distinguishes that each paradigm personality in every different context which is involved in what issues, origin, or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so as to respond to the guiding questions with five-segments-in-two-layers and outline a map of history, and furthermore, deduce the clues and meaning of all the paradigm personalities in Chuang Tzu’s thoughts about the universality questions. (B) For the above-mentioned reason, towards how to interpret the situation that the paradigm personalities are used in rotation, the author tries to propose the concepts, such as “the guidance with intermediary character” (中介性質之導引), “the valuing symbols to all the personalities”(對各類人物之評價性符號), “both 〝the guidance with intermediary character〞and〝the valuing symbols to all the personalities〞” (兼具中介性質之導引與對各類人物之評價性符號), and “the connotations involved in each other”(內涵彼此相蘊), for the purpose of explaining that all the paradigm personalities individually indicate different meanings and effects in the same context. (C)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is essay, when the paradigm personalities are used side by side, it’s no doubt that they have individual meaning in the context microscopically, but examining the whole, it not only represents Chuang Tzu’s thoughts about the universality questions but also implies the macroscopic norms of all in universal relation questions.

    After all, i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the third stage, by means of the macroscopic keywords like “Ji ”(己),“Gong”(功),“Ming”(名),and “Zhi”(知), the author tries to discuss and integrate the individual meaning and effect of all the paradigm personalities in similar or different context within the foregoing results. In the meanwhile, also to look after both “ Qi Yi Ye Yi , Qi Bu Yi Ye Yi ”(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and “Dao Wei Shi You Feng , Yan Wei Shi You Chang”(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 which are the content and manner of thinking in Chuang Tzu, is to be the basic on think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paradigm personalities from macro and micro-perspective. Consequentl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Ji→Ming〞〝Ming→Gong〞〝Gong→Ji〞/〝Zhi〞” (「『己→名』『名→功』『功→己』/『知』」) altogether construct the paradigm personalities’ concern for integrity with four-aspects-in-one-unity organically and circularly. For the foregoing reason, to see the differences microscopically, “Zhi Ren”(至人),“Shen Ren”(神人),“Sheng Ren”(聖人),and “Zhen Ren”(真人) indicate the questions of practice in all the aspects as “Ji ”(己), “Gong”(功), “Ming”(名),and “Zhi”(知), but to see the identity macroscopically,“Wu Ji ”(無己),“Wu Gong”(無功),“Wu Ming”(無名), and “Zhen Zhi” (真知) not only all belong to the states of intuiting the Dao(道) but also deconstruct and transcend the problems about the four-aspects-in-one-uni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問題的導出.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原因動機.1
二、目地動機.4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的檢討.4
一、以諸「典範人格」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或總體觀察的研究者.5
二、以單一「典範人格」為研究對象,對文本進行分析,以各種不同「視域」,進行「詮釋」者.7
第三節 研究對象的界定、史料的應用與論述問題的相關明.8
一、研究對象.8
二、史料的應用.9
三、論述問題相關說明.11
第四節 研究進路與研究方法.13
一、研究進路.13
二、研究方法.16

第二章「莊子」思想的歷史省察.21
第一節 「周文疲弊」的歷史情境─以《莊子》文本為理解核心.22
一、現象一:「以物易其性」.23
二、現象二:「好知而亂天下.28
三、現象三:「以賞罰為事」.31
四、小結─「莊子」視域中諸現象所蘊涵之問題.34
第二節「百家爭鳴」的歷史情境─以「道術將為天下裂」為詮釋觀點.35
一、「莊子」對於「儒」、「墨」之是非的批判.37
二、「莊子」對於「楊」、「墨」之駢枝的批判.41
三、小結─「莊子」視域中諸批判所蘊涵之問題與總體問題意識之關係.44
第三節 諸「典範人格」於「莊子」總體思想的歷史意義.46

第三章 諸「典範人格」單出之脈絡情境及其相應之問題.49
第一節 「至人」單出所涉及之諸議題.49
 「至人之用心若鏡」─對於心知之分別作用的反思與消解─.49
第二節「神人」單出所涉及之諸議題.53
一、藐姑射山之「神人」─對於「平治天下」之價值意義的反思與消解─.53
二、「神人」以「不材」而為「大祥」
─對用具性價值取向與生命存全關係的反思─.55
第三節「聖人」單出所涉及之諸議題.57
一、作為「正向範型人格」之「聖人」.58
1、「照之以天」的「聖人」─對於「『是』、『非』本質」的反思─.58
2、「聖人」的「兩行之道」─對於「名實之用」的反思─.60
3、「聖人」與「滑疑之耀」的通達─對於「知之所成(目的)」的反思─.64
4、「聖人」之「葆光」─對於「言」與「道」之關係的反思─.67
5、「聖人」之「生」與「成」
─「有道」與「無道」、「有用」與「無用」的抉擇─.72
6、「聖人將遊於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於「死生」之化─.73
7、「聖人」之「道」與「才」─「聞道」與「踐道」之間的體察辨證─.75
8、「聖人」之「正而後行」─「天下」之「內治」與「外治」的省思─.79
二、作為「負向範型人格」的「聖人」.80
第四節「真人」單出所涉及之議題.82
 「有真人而後有真知」─從「明於天人之分」通向「天人不相勝」─.82
第五節 結語─由諸「典範人格」單出之脈絡義涵形成的初步圖像. 92

第四章 諸「典範人格」間二者換用於相同議題之意義與作用.95
第一節 價值判斷所蘊涵之「利害」省思:「至人」與「聖人」.95
第二節 救治事件中的「葘人」省思:「至人」與「聖人」.99
第三節「才全」與「德不形」的議題省思:「至人」與「聖人」. 106
一、純粹作為「對各類人物之評價性符號」的「典範人格」.  107
二、兼具「對各類人物之評價性符號」與「中介性質之導引」的「典範人格」.113
三、作為「典範人格」的基本義蘊者.114
第四節 諸「典範人格」於外、雜篇的「換用」情形及其意義.116
一、一作為「對各類人物之評價性符號」,一作為基本「典範人格」者.116
二、在同一個議題脈絡中,兩者之間的內涵彼此相蘊者.119
第五節 結語─諸「典範人格」之換用的議題內涵與多向性效用.124

第五章 諸「典範人格」並列連用之分殊與總體融貫性意義.125
第一節「通」之精神與「小大之辯」所蘊涵的問題
─「至人」、「神人」、「聖人」─.125
第二節「歷史性」與「普遍性」之間
─諸「典範人格」分殊義涵的宏觀性基準─.130
第三節 諸「典範人格」之內在體系性結構的綜合討論與揭顯.132
一、「無己」的探索:「至人」諸脈絡涵義的整合性討論.132
二、「無功」的探索:「神人」諸脈絡涵義的整合性討論.133
三、「無名」的探索:「聖人」諸脈絡涵義的整合性討論.133
四、「真知」的探索:「真人」與諸「典範人格」間的連繫基準.136
五、「至人」、「神人」、「聖人」、「真人」
的系統性「宏觀」與「微觀」.137

第六章 結論─本論文之各階段成果回顧、反省與展望.141
第一節 各階段成果顧.141
第二節 詮釋過程的反省與未來的展望.143
徵引文獻與參考書目.145 

圖表目次
      圖表2-1 .  45
      圖表3-1 .  70
      圖表3-2 .  92
      圖表4-1 .  104
      圖表4-2 .  120
      圖表5-1 .  138
      圖表5-2 .  138
      圖表6-1 .  141
參考文獻
1、「莊子原典與傳統注疏」略依時代先後排列,「古籍原典」略依四部排列。
2、「現代學術著作」、「東、西方學術譯著」、「學位論文」、「單篇論文與座談紀錄」皆依作者姓氏、譯名筆畫排列。
3、「外文參考資料」依作者英文姓氏字母排列。

莊子原典與傳統注疏
【晉】郭象:《莊子注》。
【唐】陸德明:《莊子音義》。
【唐】成玄英:《莊子疏》。
       (以上三書均引自【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
【宋】林希逸 著、【民國】周啟成 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一版。
【明】焦竑《莊子翼》,《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11、12冊
        ,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清】王夫之《莊子解》,《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19冊
        ,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清】宣穎《南華經解》,《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32冊
        ,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清】陳壽昌《南華真經正義》,《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37冊
        ,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清】郭慶藩 輯、王孝魚 點校《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97年11月。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1月。
馬敘倫:《莊子義證》,《無求備齋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第37、38冊
,台北:成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0月。
錢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年2月五版七刷。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6月景印三版。
方勇 陸永品:《莊子詮評》,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7年5月二版。

古籍原典
(經部)
【漢】毛公 傳、鄭玄 箋【唐】孔穎達 正義【清】阮元校勘:《毛詩正義》
 ,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1997年8月。
【舊題】孔安國 傳【唐】孔穎達等 疏【清】阮元校勘:《尚書正義》
 ,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1997年8月。
【漢】趙歧 注【宋】孫奭 疏【清】阮元 校勘:《孟子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1997年8月。
【魏】何晏 注【宋】邢昺 等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1997年8月。
【晉】杜預 注【唐】孔穎達等 正義【清】阮元 校勘 :《春秋左傳正義》
 ,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1997年8月。
【唐】陸德明 撰【清】吳承仕 疏證:《經典釋文序錄疏證》
 ,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宋】朱熹:《孟子集注》(《四書章句集注》本)
,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丁福保編纂:《說文解字詁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1月台三版。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大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年5月。

(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出版社,1991年5月。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4月。
【清】章學誠著 葉瑛校注:《文史通義》,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子部)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3月。
陳注:《公孫龍子集解》,台北:河洛圖書公司出版社,1977年9月。
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1月。
何建章:《戰國策注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7月。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

現代學術論著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王叔岷:《莊學管窺》收錄於《莊子校詮》,頁1415-1450。
----------:《諸子斠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斠讎學/斠讎別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3月增訂三版。
王健文:《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87年6月。
----------:《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基礎》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6月。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觀堂先生全集》第六冊),台北:文華出版公司,1968 年3月。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
--------:《原始儒家與道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
任繼俞主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伍至學:《老子反名言論》,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1月。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冊)
,台北:聯經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9冊)
        ,台北:聯經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余英時:《中國古代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2月再版。
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8月。
杜保瑞:《莊周夢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
李賢中:《先秦名家「名實」思想探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8月。
吳怡:《逍遙的莊子》,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6月二版。
吳光明:《歷史與思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9月。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6月。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
----------:《公孫龍子講疏》,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9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校訂版。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九龍:新亞研究所,1966年。
高柏園:《莊子思想內七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4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
陳榮捷:《中國哲學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8月。
陳鼓應:《老莊新論》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修訂版。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冊),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10月。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楊惠傑:《天人關係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94年8月再版。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年6月。
----------:《莊周風貌》,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7月。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錢賓四先生全集》第5冊)
,台北:聯經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
----------:《莊老通辨》(《錢賓四先生全集》第7冊)
,台北:聯經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
----------:《國史大綱(上)》(《錢賓四先生全集》第27冊)
,台北:聯經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三松堂全集(第8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馮耀明:《公孫龍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年1月。
楊寬《戰國史》,台北:商務印書館,2004年7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4月初版。
張恆壽:《莊子新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董小蕙:《莊子思想之美學意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10月。
蔡文輝 李紹嶸編著:《社會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9月二版。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4月。
鐘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月。
顏崑陽:《莊子的寓言世界》
,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月。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龐樸:《公孫龍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譚宇權:《莊子哲學評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6月。

東、西方學術譯著
小野澤精一 福光永司 山井涌 編
:《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觀念的發展》(氣の思想)
, 李慶 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卡西勒(Ernst Cassirer)《人論》(An Essay on Man)
,甘陽 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11月。
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真理與方法》( Wahrheit und Methode)
,洪漢鼎 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5月。
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哲學解釋學》(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
,夏鎮平 宋建平 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5月。
池田知久(Ikeda Tomohisa):《〈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
,池田知久、黃華珍 共譯,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12月。
利科(Paul Ricoeur):《歷史與真理》(Histoire et vérityé)
,姜志輝 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11月。
海德格((Martin Heidgger):《在通向語言的途中》(Unterwegs zur Sprache) 
,孫周興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5月。
舒茲(Alfred Schutz):《社會世界的現象學》(The Phenomenology of Social World)
,盧嵐蘭 譯,台北:九大文化、桂冠圖書公司聯合出版,1991年2月。
詹京斯(Keith Jenkins):《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
,賈士蘅 譯,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8月。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哲學研究》(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涂紀亮 譯,武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懷德海(A.N.Whitehead):《科學與現代世界》(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傅佩榮 譯,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6月。

學位論文
方俊源:《莊子哲學中人格世界之分析》
(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宋愛華:《莊子理想人格之呈現─以〈大宗師〉為主之探究》
 (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李忠一:《莊子神人論》(新竹: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5年)。
林明照:〈《莊子》「真」的思想探析〉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黃瑞珠:〈《莊子》至人思想研究〉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年)。
黃漢耀:《莊子「真人」思想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張昭珮:〈《莊子》一書中的真人研究〉
(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外文參考資料
Jenkins, Keith. 1992.
 “Re-thinking Histor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Whitehead, A.D. 1954.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New York: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Wittgenstein, Ludwig. 2001.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The German  text,with a evised Englishtranslation.”UK:Blackwell Publisher.

單篇論文與座談紀錄
王季香:〈「莊子」內七篇的人格類型觀研究〉
        ,《文藻學報》,第15期,(2001年),頁21-42。
王邦雄:〈《莊子》心齋「氣」觀念的詮釋問題〉
        ,《淡江中文學報》第十四期(2006年6月),頁15-31。
丘為君:〈轉型時代─理念的形成、意義,與時間定限〉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 ─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頁507-530。
沈清松:〈當代語言哲學新探〉,《現代哲學論衡》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10月),頁53-83。
----------:〈中國哲學文本與意象的運動─以《莊子‧齊物論》為例〉
         ,《哲學與文化》(2007年11月),頁7-30。
杜維明:〈中國哲學中的三個基調〉,《杜維明文集》(第五卷)
         (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4月),頁3-13。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
        ,《新史學》2卷3期(1991年9月),頁1-65。
宋榮培:〈東方的「相關性思維模式」和對有機體生命的理解
         ─以莊子和中醫的有機體生命原理為中心〉
,吳展良(編)《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7月),頁1-34。
那張軍:〈莊子「至人」理想人格的美育思想探微〉
,《東南大學學報》第3卷第2A期(2001年5月),頁72-75。
岑溢成:〈公孫龍及惠施思想研究〉
,《哲學與文化月刊》第11卷第6期(1974年6月),頁20-26。
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省思〉
        ,《哲學語文化》第34卷第4期(2007年4月),頁7-23。
林啟屏:〈從古典到傳統:古典「德」義及其發展〉
        ,《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年7月),頁33-75。
林慶彰:〈兩漢章句之學重探〉林慶彰主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頁277-297。
胡孚琛:〈道家和道教形、氣、神三重結構的身體觀〉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語身體觀》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2月),頁171-176。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
,《清華學報》17卷第1、2期合刊(1985年12月),頁15-27。
袁保新 等:〈「中國經典詮釋學方法論問題」學術座談會議紀錄〉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附錄二,頁455-489。
黃俊傑:〈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歷史回顧與現代啟示〉
,《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2月)
,頁313-330。
陳榮灼:〈公孫龍與演繹思維〉
,楊儒賓、黃俊傑(合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
(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頁231-307。
孫慧敏:〈「新式學校」觀念的形成及影響〉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 ─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頁81-103
菅本大二:〈中國古代當中「天」概念的形成與開展〉
,鄭吉雄(主編)《觀念字的解讀與思想史探索》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9年2月),頁53-72。
張亨:〈天人合一的原始及其轉化〉,《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
       (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年11月),頁249-284。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時代的探索》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頁37-60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
         ─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
,黃俊傑(主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頁15-50。
葉國良 等:〈「中國經典詮釋學的特質」學術座談會議記錄〉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附錄一,頁433-454。
楊儒賓:〈支離與殘形─論先秦思想裏的兩種身體觀〉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語身體觀》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2月),頁415-449。
----------:〈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十一期(2008年6月),頁79-109。
蔡英文:〈天人之際─傳統思想中的宇宙意識〉
       ,黃俊傑(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4月),頁285-327。
錢穆:〈兩漢博士家法考〉,《兩漢經學今古文評議》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頁157-231
賴錫三:〈莊子「真人」的身體觀─ 身體的「社會性」與「宇宙性」辯證〉
,《台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1年5月),頁1-34。
謝大寧:〈儒學的基源問題─德的哲學史意涵〉
,《鵝湖學志》第16期(1996年6月),頁1-51
戴君仁:〈經疏的衍成〉,《梅園論學續集》
(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11月),頁93-117。
蕭裕民:〈《莊子》內外雜篇新論─從思想的一致性來觀察〉
        ,《興大人文學報》第36期(2006年3月),頁159-186
鄺錦倫:〈公孫龍子指物篇試釋〉,《幼獅月刊》236期(1974年11月),頁42-49
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
,《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頁279-302。
----------:〈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
,《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5月),頁28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