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7200913183100
DOI 10.6846/TKU.2009.00387
論文名稱(中文) 《管子》四篇「精氣論」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Research on The Doctrine of Jing-Qi in the Four Chapters of Guan-tzu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劉智妙
研究生(英文) Chih-miao Liu
學號 892000042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05
論文頁數 29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邦雄
委員 - 莊耀郎
委員 - 陳德和
委員 - 高柏園
委員 - 袁保新
關鍵字(中)




精氣
靈氣
無為
稷下
學派
黃老之學
關鍵字(英) Tao (道)
De(德)
Jing(精)
Qi(氣)
Shen(神)
Jing-Qi(精氣)
Ling-Qi(靈氣)
Wu-Wei(無為)
Ji-hsia School(稷下學派)
the theory of Huang-Lao(黃老之學)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管子》四篇「精氣論」研究

    本文主要在探索《管子》四篇的思想內涵。首先剖析「精氣論」的核心概念,再進一步展示其理論架構,最後確立其思想價值與學術地位。本文分為八章進行討論,內容綱要分述於後。
    第一章〈導論〉:說明研究動機、方法、進路與問題意識,並概述歷年來相關議題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學術背景與思想淵源〉:首先,從稷下學宮與稷下學派,探討《管子》的學術背景;其次,從《管子》的辨偽考證,探究《管子》四篇的作者、年代,與思想特質;最後,從「氣」概念的發展,探究「精氣論」的思想淵源。
    第三章〈「精氣論」的價值根源〉:首先剖析「道」與「德」的涵義,再進一步探究「精氣論」的價值根源。
    第四章〈「精氣論」的義理結構〉:分別剖析「精」、「氣」、「神」的精確涵義;其次釐清「精」和「氣」的混淆之處,以及「精」和「神」的關聯性;最後則展示「精氣論」的義理結構。
    第五章〈「精氣論」的實踐與發用〉:本章旨在探究「精氣論」如何落實於政治與人生。其修養工夫乃是「養心」與「養形」並重,政治理想則是「君德」與「君術」兼備。由此可知,《管子》四篇以「道」為中心,建構出「精氣論」,進而由治身乃至治國,展現出高度的現實關懷。
    第六章〈戰國時期「心氣論」的發展與比較〉:本章透過孟子的「養氣」工夫、莊子的「心齋」工夫,分別與《管子》四篇的「精氣論」做比較,藉以展現戰國時期「心氣論」的發展概況,以及儒道兩家的思想對話。
    第七章〈「精氣論」的歷史迴響與思想定位〉:本章分別透過《荀子》、《淮南子》與《管子》四篇做比較,探討其學術貢獻;最後從「氣論」的發展脈絡,確立「精氣論」應有的價值定位。
    第八章〈結論〉:總結全文,並檢討研究成果。
    經過以上八章的概念分析和理論建構,本文對於《管子》四篇的「精氣論」有一整體把握,並獲得以下研究成果:一、「精氣論」是從道家「氣論」邁向漢代「元氣論」的重要樞紐;二、「因循無為」的政治思想對於黃老學派的發展,奠定了義理規模。
英文摘要
Research on The Doctrine of Jing-Qi in the Four Chapters of Guan-tzu 

     I mainly discuss the thoughts of Guan-tzu(《管子》)in this thesis. Firstly, I anatomize the core concepts of “Jing-Qi” and secondly, reveal further its theoretical structures. At last, establish firmly its thinking worth as well as academic status. It’s divided into 8 chapters. The outline is as follow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describe the motives, methods, approaches and problematic consciousnesses of this thesis. I hereby summarize the diachronic relative research achievements.
    Chapter 2,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Thinking Source: To discuss Ji-hsia School’s (稷下學派)academic background and then investigate Guan-tzu’s authors, era and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textual criticism of Guan-tzu. Finally,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source of ‘The Doctrine of Jing-Qi’(精氣論)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Qi(氣). 
    Chapter 3,The Source of the Worth of ‘The Doctrine of Jing-Qi’: Above all, to dissect the meanings of Tao(道) and De(德) and then discuss the source of worth of ‘The Doctrine of Jing-Qi’.
   Chapter 4,The Philosophic Structure of ‘The Doctrine of Jing-Qi’: To analyze separately the precise meanings of Jing(精), Qi(氣)and Shen(神). After that, to clarify the confusion in Jing and Qi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Jing and Shen. Eventually, to display the philosophic structures of ‘The Doctrine of Jing-Qi’.
   Chapter 5,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octrine of Jing-Qi’: The gist in this chapter is to discuss how did ‘The Doctrine of Jing-Qi’ put into effect by politics and human life. Its work of Self-cultivation is to equally stress on both Cultivating Mind(養心)and Cultivating Body(養形). As to the political ideal is to be in possession of both Emperor’s morality(君德)and Emperor’s skills as well as methods(君術). As deduced from here, we learn that Guan-tzu took Tao as center, constructed its ‘The Doctrine of Jing-Qi’, and then showed its pragmatic concerns.
    Chapter 6,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arison of ‘The Doctrine of Xin-Qi’(心氣論)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mong Mencius’ Cultivating Qi’ (養氣), Chuang-tzu’s ‘The Fasting of the Mind’(心齋)and Guan-tzu’s The Doctrine of  Jing-Qi’, I emerge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octrine of Xin-Qi’ and the philosophic dialogues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hapter 7, the historical reverberation and thinking position of ‘The Doctrine of Jing-Qi’: Compared with Hsun-tzu(《荀子》), Huainan-tzu(《淮南子》) and Guan-tzu, I probe the latter’s contribution to academy. Finally, to establish firmly the suitable value and status of ‘The Doctrine of Jing-Qi’ through the developmental context of Qi.
    Chapter 8, Conclusion: To sum up and review the results.
    Not only know well entire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s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Guan-tzu’s ‘The Doctrine of Jing-Qi’ in the upper 8 chapters but lead to the follow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Firstly, ‘The Doctrine of Jing-Qi’ is the hinge between Taoism’s Qi and ‘The Vitality Theory’(元氣論)in the Han Dynasty. Secondly,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Lao School(黃老學派), to follow the political thoughts of Wu-Wei(無為)had built the philosophic scop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導論...........................................................................................1                                                                                                          
  壹、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貳、《管子》的研究概況............................................................. 2
  参、研究方法與研究進路............................................................10
第二章:學術背景與思想淵源............................................................15                                                
第一節:稷下學宮與稷下道家................................................... 15
一、稷下學宮............................................................................15
二、稷下道家............................................................................20
三、黃老之學........................................................................... 24
第二節:《管子》的著作背景....................................................30                                                             
一、《管子》的真偽考辨....................................................... 30
二、《管子》與稷下學派....................................................... 35
三、《管子》四篇的作者........................................................42
第三節:「氣論」的思想淵源................................................... 50
一、戰國以前「氣」概念的形成........................................... 50
二、道家「氣論」的思想建構............................................... 59
三、小結....................................... ........................................... 63
第三章:「精氣論」的價值根源................................................... 64                                                   
第一節:虛無無形謂之道........................................................... 64                                              
一、道的特性............................................................................64
二、道的作用............................................................................69
三、關於「道」之形上性格的釐清........................................78
第二節:化育萬物謂之德........................................................... 82                                                                                                                 
一、身為德之舍........................................................................82
二、修身以成德........................................................................84
三、關於「德」之形上性格的釐清........................................91
第四章:「精氣論」的義理架構....................................................95                                                                                                   
第一節:精存自生........................................................................95
一、「精」字辨析....................................................................95
二、「精」字溯源....................................................................99
三、藏「精」於胸中..............................................................106
四、關於「精氣」性質之商榷..............................................109
第二節:靈氣在心......................................................................114                                                                                                                     
一、「氣」字辨析..................................................................114
二、「氣」字溯源..................................................................120 
三、摶氣如神..........................................................................129
    四、關於「氣即是道」之商榷..............................................132
第三節:神通四極......................................................................136                                                                              
一、「神」字辨析..................................................................136
二、「神」字溯源..................................................................139
三、養神之道..........................................................................147
四、關於「神」與「精」意義之釐清..................................151
第五章:「精氣論」的實踐與發用..............................................155                                                 
第一節:修養工夫......................................................................155
一、心、性、意的關係..........................................................155
二、修心而正形......................................................................162
三、從「心意定」到「氣意得」......................................... 168
四、修道而得道......................................................................171
  第二節:政治思想......................................................................175                                                                            
    一、何謂無為..........................................................................175
二、君道無為......................................................................... 179
三、因循禮法......................................................................... 188
四、學術性格......................................................................... 194
第六章:戰國時期心氣論的發展與比較..................................... 198                         
第一節:孟子「知言養氣」..................................................... 198
一、君子有三戒..................................................................... 198
二、知言與養氣..................................................................... 199
三、「浩然之氣」與「浩然和平」的學術論辯................. 207
四、《孟子》與《管子》四篇心氣論之關係......................214
第二節:莊子「聽之以氣」..................................................... 222                                                              
一、「心齋」的工夫進程..................................................... 222
二、莊子以心養氣................................................................. 226
三、莊子「心齋」與《管子》四篇之關係..........................231
四、小結................................................................................. 235
第七章:歷史迴響與思想定位......................................................238                       
第一節:「精氣論」與《荀子》的關係..................................238 
一、「心」與「氣」..............................................................238
二、「虛壹而靜」與「援法入禮」......................................243
三、小結..................................................................................250
第二節:「精氣論」與《淮南子》的關係..............................252                         
一、宇宙生元氣.......................................................................252 
二、形神合一...........................................................................256
三、因循無為...........................................................................260
四、小結...................................................................................269                                   
第三節:「精氣論」的思想價值.............................................. 270                                                        
一、「精氣」與「魂魄」的關係.......................................... 270
二、「精氣論」的思想開展.................................................. 274
三、「精氣論」的思想定位.................................................. 277
四、《管子》四篇的學術價值.............................................. 279
第八章:結論.................................................................................. 282
       壹、研究成果.............................................................................. 282
  貳、研究心得.............................................................................. 284                                                                                    

参考書目.......................................................................................... 286
參考文獻
一、《管子》專書及相關研究

戴望:《管子校正》,唐尹知章注,收錄於《新編諸子集成》第五冊,臺北:世界
        書局,1983。
王念孫:《讀書雜志》,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
俞樾:《諸子平議,管子平議》,收錄於《新編朱子集成》第八冊,臺北:世界書
        局,1983。
王叔岷:《諸子斠正‧管子斠正》,臺北:世界書局,1964。
于省吾:《管子新證》,臺北:樂天出版社,1970。
凌汝亨:《管子輯評》,臺北:中華書局,1970。
〔日〕安井衡:《管子纂詁》,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
羅根澤:《管子探源》,收錄於《諸子考索》,九龍:學林書店,1977。
郭沫若等:《管子集校》,《郭沫若全集》歷史篇,卷五、六、七、八,北京,人
        民出版社,1984。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管子四篇疏證》收錄於《張舜徽集》,武漢:華中師範
        大學,2005。
婁良樂:《管子評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
徐漢昌:《管子思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0。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顏昌嶢:《管子校釋,管子校釋》,湖南:嶽麓書社,1996。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書局,2003。
張固也:《《管子》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

二、古典文獻及相關注本(依經史子集排序,注本隨附於後)

《左傳》,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七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3。
《國語》,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
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班固:《漢書‧藝文志》,臺北:藝文印書館。
河上公:《老子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收錄於《新編諸子集成》第三冊,臺北:世界書局,1983。
魏源:《老子本義》,收錄於《新編諸子集成》第三冊,臺北:世界書局,1983。
朱謙之:《老子校釋》,臺北:世界書局,1968。
高亨:《老子正詁》,臺北:開明書店,1979。
王淮:《老子探義》,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
郭象:《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王夫之:《莊子解》,臺北:里仁書局,1984。
王先謙:《莊子集解》,收錄於《新編諸子集成》第四冊,臺北:世界書局,      
        1983。
郭慶藩:《莊子集釋》,收錄於《新編諸子集成》第三冊,臺北:世界書局,
        1983。
慎到:《慎子》,逸文一卷,清錢熙祚校,收錄於《新編諸子集成》第五冊,臺北:
        世界書局,1983。
趙岐:《孟子注》,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八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
朱熹:《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89。
王先謙:《荀子集解》收錄於《新編諸子集成》第二冊,臺北:世界書局,
        1983。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收錄於《新編諸子集成》第五冊,臺北:世界書局,
        1983。
陳啟天:《韓非子校釋》,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
孫武:《孫子兵法》,收錄於《新編諸子集成》第八冊,臺北:世界書局,1983。
孫臏:《孫臏兵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臺北:粹文堂書局。
朱熹:《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
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華世書局,1980。
張文虎:《舒藝室隨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三、相關學術論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同一作者依出版先後排序)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
〔日〕小野澤精一等:《氣的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7。
王邦雄:《韓非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2。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3。
王邦雄、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臺北:空中大學,2002。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1998。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75。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85。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書局,1987。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1991。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李杜:《中國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8。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李志林:《氣論與傳統思維方式》,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
吳怡:《逍遙的莊子》,臺北:新天地書局,1973。
吳光:《黃老之學通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吳光:《儒道論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余明光:《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金受申:《稷下派的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1971。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
胡家聰:《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198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書局,198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學生書局,1986。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學生書局,1985。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祝瑞開:《先秦社會和諸子思想新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張心澂:《偽書通考》,臺北:商務印書館,1970。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史料學》,收錄於《張岱年全集》第四卷,石家莊:河北人
        民出版社,1996。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事業,1992。
張立文:《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張立文:《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
張秉楠:《稷下鉤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黃漢光:《黃老之學析論》,臺北:鵝湖出版社,2000。
郭沫若:《青銅時代》,收錄於《郭沫若全集》歷史篇,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4。
郭沫若:《十批判書》,收於《郭沫若全集》歷史篇,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梁啟超:《諸子考釋》,臺北:中華書局,1957。
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臺北:中華書局,1973。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中華書局,1977。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
陳鼓應:《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書局,2003。
陳榮捷:《中國哲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
陳德和:《淮南子的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
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5。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臺北:
        五南圖書公司,2009。
黃俊傑:《孟子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二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1991。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1980。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學生書局,1985。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3。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6。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學生書局,1994。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錢穆:《莊老通辨》,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
蔣伯潛:《諸子通考》,臺北:正中書局,1978。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劉蔚華、苗潤田:《稷下學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嚴靈峰:《老莊研究》,臺北:中華書局,1966。
顧頡剛等:《古史辨》四、五、六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1987。

四、期刊論文

丁原植:〈《老子》哲學的存有論〉,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1998,第三期。
丁原植:〈精氣說與精神、精誠兩觀念的起源〉,北京:《中國哲學》(月刊),1998,
        第七期。
王邦雄:〈《莊子》心齋「氣」觀念的詮釋問題〉,臺北:《淡江中文學報》,2006.6,
        第十四期。
王葆玹:〈老子與稷下黃老之學〉,北京:《哲學研究》,1990。
王鳳賢:〈論孔、孟和管、荀在道德修養上兩條不同的思路〉,濟南:《管子學刊》,
        1994,第一期。
朱伯崑:〈《管子》四篇考〉,《中國哲學史論文集》第一輯,濟南:山東人民出
        版社,1979。
朱伯崑:〈再論管子四篇〉,北京:《中國哲學史》,1995,第三、四期。
〔日〕池田知久:〈《老子》的「道器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2000。
〔日〕谷中信一:〈《老子》與《管子》〉,濟南:《管子學刊》,1994,第二期。
〔日〕谷中信一:〈《管子》中的秩序與和諧觀〉,《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臺
        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日〕赤塚忠:〈《莊子》中的《管子》心術系統學說〉,臺北:《哲學與文化》
        「莊子哲學專題」,2006.7,第386期。
李道湘:〈從《管子》的精氣論到《莊子》氣論的形成〉,濟南:《管子學刊》,1994,
        第一期。
馬非白:〈管子內業篇集注〉,濟南:《管子學刊》,1990,第一、二、三期。
馬非白:〈管子內業篇之精神學說及其他〉,濟南:《管子學刊》,1998,第四期。
孫開泰:〈關於侯外廬先生論《管子.白心》等篇著者問題的一次談話〉,太原:
        《晉陽學刊》(季刊),1994,第一期。
孫開泰:〈稷下學宮創建于齊威王初年考辨〉,濟南:《管子學刊》,1994,第一期。
孫開泰:〈稷下黃老之學對孟子思想的影響〉,《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2000。
張忠宏:〈《管子》中〈內業〉及〈心術上〉二篇的思想內涵〉,臺北:臺灣大學
        先秦哲學研討會論文,1998。
張廣保:〈原始道家的道論與心性論〉,北京:《中國哲學》,2000,第六期。
陳鼓應:〈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從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四經」說起〉,《道
        家文化研究》第六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陳鼓應:〈道家在先秦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2000。
陳德和:〈管子心術上篇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1992,第一期。
陳麗桂:〈漢代的氣化宇宙論及其影響〉,《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臺北:文史
        哲出版社,2000。
陳麗桂:〈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臺北:《哲學與文化》「中國哲學氣論
        專題」,2006.8,第387期。
陳福濱:〈導言:中國哲學氣論專題〉,臺北:《哲學與文化》,「中國哲學氣論專
        題」,2006.8,第387期。
郭梨華:〈儒家佚籍、《孟子》及《管子》四篇心性學之系譜〉,臺北:《哲學
        與文化》「出土文獻專題研究」,2007.3,第394期。
曾振宇:〈氣的哲學化歷程〉,遼寧: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第四
        期。
楊蔭樓:〈《管子》道論的特色〉,濟南:《管子學刊》,1991,第四期。
楊儒賓:〈論「管子.白心、心術上下、內業」四篇的精氣說與全心論〉,臺北:
        《漢學研究》,第九卷第一期,1991。
楊儒賓:〈論《管子》四篇的學派歸屬問題──一個孟子學觀點〉,臺北:《鵝湖
        學誌》,1994.12,第十三期。
裘錫圭:〈稷下道家精氣說的研究〉,收錄於《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輯,臺北:文
        史哲出版社,2000。
劉蔚華、苗潤田:<黃老思想源流>,濟南:《文史哲》季刊,1986,第一期。
劉長林、胡奐湘:〈《管子》心學與氣概念〉,濟南:《管子學刊》,1993,第四期。
滕  復:〈黃老哲學對老子“道”的改造和發展〉,北京:《哲學研究》,1986,第九
        期。
樂愛國:〈《管子.內業》篇新探〉,濟南:《管子學刊》,1992,第四期。
蔡德貴:〈試論稷下齊法家的哲學思想〉,濟南:《管子學刊》,1993,第一期。
蕭兵:〈道家哲學的原子論--兼論《老子》的氣、精、信〉,北京:《中國哲學》,
        1997,第八期。

五、中華民國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婁良樂:《管子評議》,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2。
徐漢昌:《管子思想之綜合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8。
張忠宏:《戰國黃老的「天道」與「道」──以《黃帝四經》及《管子四篇》為
        中心》,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3。
李玫芳:《《管子》形上思想探究 ──以「道」「氣」「心」為主軸的構建》,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
黃源典:《先秦道家之意義治療意蘊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6 。
鄭維亮:《聖多瑪斯「獨立自存的存有本身」概念與《管子四篇》「氣」概念比較
        研究》,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2008。
陳佩君:《先秦道家的心術與主術──以《老子》、《莊子》、《管子》四篇為
        核心》,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8。

(二)碩士論文
楊志祥:《管子富強政策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71。
葉明德:《管子政治思想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1974。
林秀惠:《管子教育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1980。
施昭儀《管子道法學述義》,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1985。
韓毓傑:《管子與子產法治思想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法律學研究所,1990。
趙敏芝:《《管子》戰略思想之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1992。
莊曙瑜:《《管子.幼官圖》析論》,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6。
陳逸昭:《管子法治思想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1997。
馬耘:《《管子》〈內業〉等四篇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99。
莊錫濱:《管子的管理哲學》,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1999。
陳政揚:《「管子四篇」的黃老思想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2000。
連金峰:《《管子》思想初探》,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2002。
林怡玲:《試探《管子》「精氣」說中的信息科學》,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2003。
巫夢虹:《《管子》四篇思想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
黃敏郎:《《管子》「德」思想之初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5。
陳秀娃:《稷下《管子》四篇與荀子心論之對比》,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2006。
賴姿卉:《《管子》氣論研究》,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2007。 

六、中國大陸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池萬興:《《管子》研究》,西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2003。
周俊敏:《管子》經濟倫理思想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倫理學),2003。
楊玲:《先秦法家思想比較──以《管子》、《商君書》、《韓非子》為中心》,
        浙江大學(古典文獻學),2005。
翟建宏:《管子經濟思想研究》,鄭州大學(中國古代史),2005。
湯曾:《《管子》經濟倫理思想》,東南大學(倫理學), 2007。
郭麗:《管子》文獻學研究,浙江大學(古典文獻學),2007。
萬英敏:《《管子》管理哲學思想研究》,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
        2008。

(二)碩士論文
易德生:《《管子》農學研究》,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2002。
陳小普:《匡世之方 治國之術──《管子》管理心理思想探析》,陝西師範大學(基礎心理學),2002。
唐青:《管子的管理哲學與現代企業的戰略管理探討》,武漢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2002。
楊立宏:《《管子•輕重》篇的貨幣調控思想》,東北財經大學(經濟思想史),
        2003。
吳金甌:《《管子》的管理倫理觀及其現代轉化》,湖南師範大學(倫理學),
        2003。
呂華僑:《《管子》思想初探——以法律思想為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古代史),2004。
管正平:《《管子》及其禮法思想》,華東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2004。
葛宗梅:《試析《管子》中的用財思想》,吉林大學(中國古代史),2005。
劉偉鵬:《《管子》思想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啟示》,山東師範大學(文藝學),
        2005。
方曙光:《《管子》社會思想及發展觀的重構》,安徽大學(社會學),2005。
遇方慶:《《管子》政治哲學探析》,山東大學(中國哲學),2005。
耿振東:《《管子》的文學價值》,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2006。
楊青利:《《管子》與《孟子》經濟倫理思想之比較》,廣西師範大學(倫理學),
        2007。
王樂芝:《《管子》行政倫理思想研究》,吉林大學(歷史文獻學),2007。
楊晴:《《管子》的社會管理思想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專門史),2007。
趙亞麗:《論《管子》的經濟哲學思想》,華僑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 2007。
劉洪霞:《《管子》犯罪預防思想研究》,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史),2007。
王海成:《〈管子〉四篇》研究,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哲學),2007。
黃永晴:《《管子》的法律思想探析》,湘潭大學(法學理論),2008。
瓦永乾:《《管子》的法律思想研究》,山東大學(法學理論),2008。
王潔:《《管子》同義詞語研究》,廣西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2008。
孔春英:《《管子》助動詞研究》,西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2008。
崔增磊:《《管子》農業生產經驗研究》,河南大學(中國古代史),200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