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7200910005700
DOI 10.6846/TKU.2009.00376
論文名稱(中文) 中年女性參與讀書會對自我概念改變歷程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Research of the Chang Progress of Middle-age Women’s Self-concept in Reading Group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何淑津
研究生(英文) Shu-chin Ho
學號 69413021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0
論文頁數 16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旭亞(shiuya@mail.tku.edu.tw)
委員 - 楊志賢(chyang41@hotmail.com)
委員 - 柯志恩(kochihen@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中年女性
讀書團體
自我概念
讀書治療
關鍵字(英) Middle-age Women
Reading Group
Self-concept
Bibliotherap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年女性參與讀書會動機及其自我概念在參與過程中之改變歷程。本研究參與者分別為參與讀書會達七年、八年及十年的三位中年女性,採半結構式訪談進行三至四次的深度訪談,研究分析以訪談逐字稿為主,依紮根理論的方式進行資料概念化。本研究中之自我概念界定為研究參與者的自我描述、人際互動關係、面對問題心態以及有關生活目標四方面。
    本研究結果可歸納為以下五點:一、家庭生命中期發展任務之調適是中年女性參與讀書會之初始動機;在參與過程中陸續被引發的心理需求,則是中年女性持續參與讀書會的動力。二、參與讀書會幫助中年女性對自我的描述轉變為:個性較開朗、有話較願意表達、可以侃侃而談、較有自信,進而可以自我肯定的人。 
三、參與讀書會有助於中年女性與家人、與朋友的互動關係;尤其,中年女性在參與中意識到過去的交友心結、婆媳心結以及父女情結,而改善與對方的互
動方式,並增進彼此的親密關係。四、參與讀書會有助於中年女性面對問題心態轉變為內省式的自我反思,並逐漸養成解決問題能力。五、參與讀書會有助於中年女性對生活目標之認知與確認,以及發展為具關懷品質的人。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分別針對團體之定位、讀書團體帶領人、中年女性讀書治療團體,以及後續研究提出具體之建議。

關鍵詞:中年女性、讀書團體、自我概念、讀書治療
英文摘要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middle-age women's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reading groups. And it also covers the changes and the progresses of their self-concept in reading groups. The interviewees in this study are 3 middle-age women each had spent 7, 8 and 10 years to participate in reading groups. The transcripts are recorded from 3 or 4 time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emi-structured method. The findings are concluded by analyzing and conceptualizing these interview transcript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The so-called self-concept in this study consists of self- characterization, relationship interaction, attitude toward problems and life goals. 

     The five findings summarized in this study are:
1) The middle-age women's initial motivation for reading group is to equip their     
capabilities of adopting the developmental task in mid-term family life. Their mental needs under consciousness which were stimulated during the participation in reading groups is further inspired providing the motive power of sustainability for reading groups.
2) Participation in a reading group helps the middle-age women transforms self-characterization into the one with opener mind, more willing to express herself, more straightforward talking, more confidence, and self-esteem.
3) Participation in a reading group helps the middle-age women to improve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relatives and friends. It particularly makes the middle-age women realize their friendship complex, the knot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in-law and father-daughter complex in the past, so the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became smoother and the relationships got closer.
4) Participation in a reading group helps the middle-age women to transform their attitude toward problems into introspective self-reflection and to gradually establish their abilities of problem-solving.
5) Participation in a reading group supports the middle-age women in cognizing and confirming their life goals and makes them become more considerat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the suggestions against the positioning of groups, the leader of reading goup, the bibliotherapy group for middle-aged females, an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0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005
  第三節 相關名詞界定  ……………………………………… 00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我概念之定義與發展特性  ……………………… 008
  第二節 成人中期發展任務  ………………………………… 013
  第三節 讀書會相關概念  …………………………………… 021
  第四節 女性與讀書會  ……………………………………… 0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選擇質化研究之理由  ……………………………… 044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0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047
  第四節 研究實施過程  ……………………………………… 051
  第五節 資料之蒐集與整理  ………………………………… 053
  第六節 研究之嚴謹度  ……………………………………  058
  第七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倫理  ……………………………… 059
第四章 文本分析  
  第一節 小玉之文本分析  …………………………………… 061
  第二節 雪卿之文本分析  …………………………………… 089
  第三節 小柔之文本分析  …………………………………… 110
第五章 結果、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果  ………………………………………………… 132
  第二節 討論  ………………………………………………… 137
  第三節 建議  ………………………………………………… 145
  第四節 研究者省思  ………………………………………… 151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 155
  英文部分 ……………………………………………………… 161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 164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65
  附錄三 訪談札記  …………………………………………… 166
  附錄四 研究參與者書中隨筆  ……………………………… 167
  附錄五 反思札記  …………………………………………… 168




表  次
表2-2-1:生命四季之階段  ……………………………………… 015
表2-3-1:「Study Circle」和「Reading Club」區辨表  ………… 023
表2-3-2 國內女性參與讀書會博碩士論文相關研究 …………… 036
表2-3-3 臨床性和發展性讀書治療之比較 ……………………… 041
表3-2-1 前導性研究訪談時程表 ………………………………… 045
表3-2-2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 046
表3-5-1 正式研究參與者訪談時程表 …………………………… 054
表3-5-2 開放編碼方式實例   …………………………………… 056
表3-5-3 主軸編碼方式實例   …………………………………… 056
表3-5-4 研究參與者轉變歷程之陳述主軸 ……………………… 057
表4-1-1 小玉背景資料 …………………………………………… 061
表4-2-1雪卿背景資料 …………………………………………… 089
表4-3-1 小柔背景資料 …………………………………………… 110

圖 次
圖3-4-1:研究實施步驟圖  ……………………………………… 0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協會(1995)。成人教育辭典。臺北:成人教育協會。
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協會(1999)。全國讀書會調查錄:邁向學習社會-結合圖
    書館推動讀書會。
方隆彰(1999)。共創學習樂趣的天堂-淺談讀書會與教育的關係。教師天地,
    13-14。
文建會(1999)。第三屆全國讀書會博覽會參考資料。台北:文建會。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怡分(2005)。參與女性學習課程對中年婦女自我認同力成影響之研究:轉化學
    習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萬清(1999)。讀書治療。台北市:心理。
王慧玲、連雅慧(合譯)(2002)。家族治療概論。台北市:洪葉。
王大維、翁樹澍(合譯)(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市:揚智。
王以仁(策劃主編)(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台北市:心理。
白裕承(譯)(1998),Mitch Albom著。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台北市:大塊文化。
江睿霞(1995)。融入生活的全民運動-瑞典讀書會,社教雙月刊 68,22-26。
朱衣(譯)(1999),Dalailama & Howard C. Culter, M. D.合著。生活更快樂。台北
    市:時報文化。
朱侃如(譯)(1999),Murray Stein著。榮格心靈地圖。台北市:立緒。
朱崑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玲億等(譯)(2000)。當代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何青蓉(1997)。高雄市讀書會的發展、特色與功能。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7(1),96-110。
何青蓉(1998)。讀書會非常容易。高雄:復文。
何青蓉(1999)。國內讀書會發展概況與其現象分析。文化視窗,13 期,6-13。
何青蓉(2001)。讀書會功能指標之建構。高雄師範大學學報12 期,23-50。
何明秋(2005)。中年婦女參與社區大學課程對幸福感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
李茂興(譯) (1996)。Gerald Corey 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
    揚智文化。
李宛澍(1995)。女人的網絡建構女人社區解讀--台北縣袋鼠媽媽讀書會個案。國
    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惠明(2007)。中年女性參與讀書會對生命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社會教學系博士論文。
李璨如(1996)。細姨女兒的故事:一個中年婦女的自我建構。輔仁大學應用心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永平(譯)(1994),Marlo Morgain著。曠野的聲音。台北市:智庫。
李靜宜(譯)(2005),Khaled Hosseini著。追風箏的孩子。台北縣:木馬。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劃撰寫。台北市:五南。
李昭慧(2001)。生命之河:一個中年女性安全感與母職的破解。輔仁大學心理
    學系碩士論文。
李茂源(2002)。國民中小學教師參與讀書會對其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東海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林詠慧(2000)。由破而立-中年女性參與成長課程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
林美琴(1997)。讀書會發展的困境與解決的方法。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5 
    卷,32-37。
林美琴(1998)。全國社區讀書會現況調查遠景評估與經營研究。國家文化藝術基
    金會。
林美琴(1998)。讀冊做伙行 - 讀書會完全手冊。台北市:洪健全。
林崇德(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周桂霙(2003)。已婚中年女性參與社團過程中同性情感經験之研究。東吳大學社
    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周惠玲(譯)(1997),Paulo Coelho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台北市:時報文化。
邱天助(1995)。台灣地區讀書會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社會教育雙月刊,68,
    6-15。
邱天助(1997)。讀書會專業手冊。台北市:張老師。
邱育芳(1996)。婦女社區參與和現代母職的實踐:以主婦聯盟的社區運動為例分
   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天助(1998)。讀書會備忘錄。台北市:洪建全基金會。
邱天助(1998a)。美國讀書會概覽,書之旅,八月號,頁24,台北:中華民國讀
    書會發展協會。
邱天助(1998b)。美國讀書會概覽,書之旅讀書會通訊月刊2(5),20-21。
洪秀珍(2000。媽媽讀書會-母職實踐與讀書會。花蓮師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
    士論文。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
    流。
胡幼慧(1996a)。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
    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7-26。台北:
    巨流。
姚巧梅(譯)(2002),曾野綾子著。中年以後。台北市:天下雜誌。
范美珠(1986)。讀書治療對父母離異兒童個人適應及社會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清蓉(譯)(1996)。海之禮。台北市:遠流。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合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台北市、心理。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
陳美玉(1995)。「教師聲音」在專業自主上之意義,台灣教育,544,20-24。
陳義雄(2001)。中年工作者之生涯觀與承諾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碩
    士論文。
陳書楷(2004)。一次讀完15位心理學大師經典講義。台北市:靈活文化。
陳正文等(譯)(1997)。人格理論。台北市:揚智。
莊桂香(2001)著。三種靈魂:我與躁鬱症相處的日子。台北市:天下遠見。
梁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中正大學
    教育學研究所(主編),221-238。高雄市:麗文。
黃文範(1976)。珠璣集。台南:北一。
黃希庭(1998)。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台灣東華。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等(編著)(1996)。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縣蘆洲鄉:空大。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怡瑾(2001)。讀書會、婦女團體與婦女教育---從讀書會領導人切入。http:
     www.taiwan.yam.org.tw/nwc/nwc6/education/09htm
黃慧真(譯)(1994)。發展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黃珍佩(1998)。深具政治影響力的美國Study Circle─Reading Club=讀書會?
    書之旅,2(1),17-19。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協會。
郭怡欣(2005)。婦女參與讀書會的學習歷程及自我建構之研究─已主婦聯盟讀書
    會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金聲等(譯) (1987),Abraham Harold Maslow著。動機與人格。北京市:華夏出
    版社。
張德永(1996)。北歐讀書會的起源與發展。北縣成教輔導季刊,4 期,39-44。
張振成(1999)。發展讀書會建立書香世界。社教資料雜誌,251,7-9。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台灣東華。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淑卿(2001)。母親參與親子讀書會對性別關係態度改變之研究。世新大學社會
    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霄雁(譯)(2002),Carol Kuykendall著。學習放手。台北市:道聲。
張慧英(譯)(1997),Mary Pipher著。拯救奧菲莉亞。台北市:安平文化。
張玲玲(譯)(1995),加藤諦三 著。危險的好孩子。台北市:洪建全。
張瀞文(1999)。參與讀書會之成年女性其母職角色認同與轉換歷程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論文。
張文菁(2004)。更年期婦女自決健康狀況及健康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社會
    科學系碩士倫文。
葉秀琴(1999)。已婚女性持續參與讀書會學習之原因與成效之研究。高雄師範
    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市:學富。
鈕文英(2006)。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游淑靜(2001)。讀書會發展的危機與契機-以十一個讀書會的SWOT 情境分析
    為探討主題。社教雙月刊,P30-36。
游家政(1993)。詮釋學語教育研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法論,
    頁65-81。台北:五南。
楊哲優(2002)。成人參與佛教團體讀書會學習情境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費陪弟(1998)。高雄市讀書會成員的組織需求及社會參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
    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美光(2003)。女性自我與中年的對話:兩位女性的生命故事。國立政治大學廣
    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曉美(2000)。自我概念多層面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婉如(譯)(2006)。榮格解夢書。台北市:心靈工坊。
劉焜輝(1978)。讀書治療的基本概念與實施。載於劉焜輝、汪慧瑜編:輔導論文
    精選(下冊),頁796-801。台北:天馬。
劉志龍(2004)。讀書輔導對偏遠地區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至麗(譯)(1999),Karin Michealis著。危險的年紀。台北市:先覺。
鄭玉英(1998)著。走過痛苦。台北市:光啟。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潘秀妲(2004)。女性參與讀書會與其自我概念調查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昌雄(譯) (1995),Maggie Hyde著。榮格。台北市:立緒。
蔡美玲(譯)(1995)。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台北:遠流。
賴嘉如(2003)。參與社區讀書會對婦女影響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得蘭(譯)(1997),Sheehy, G 著。新中年主張。台北市:天下。
蔣韜(譯)(1997),Robert H. Hopcke著。導讀榮格。台北市:立緒。
繁運豐(1998)。公共圖書館讀書會實施現況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圖書館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靜惠(2003)。全民閱讀─台灣讀書會的發展。取自http://www.wfdn.com.tw/ 
    9206/030615/news/061508-1.htm
藍忻怡(2006)。參與生涯規劃研習對中年婦女自我意識覺醒之研究。國立中正大
    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平(譯)(1992)。詮釋學。台北市:桂冠。
龔卓軍(譯)(1999),Carl G. Jung主編。人及其象徵。台北市:立緒。
英文部分
Berry. F. M.(1977). Contemporary bibliotherapy systematizing the field. In R. J. Rubin 
     (eds). Bibliotherapy Sourcebook, 185-190. Phoenix:Oryx Press.
Blid, H. (1983). Education by the people : Study circles . Stockholm, Swedish Workers's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ation Service No. ED 325 650)
Dickmann, H. (1991). Methods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 Wilmette, II:Chiron.
Eric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2nd ed.).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Gilligan, C.(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ynes, A. M., & Hynes-Berry, M. (1986). Bibliotherapy:The Interactive Process.      
     London:Westiview Press.
Jung, C. G. (1966). Two essays on analytic psychology. In Collected Works (Vol.7).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 D., with Darrow, C., Kelin, E., Levinson, M., & Mckee, B. (1978).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 New York: Ballantine.
Levinson, D. (1980). Toward a conception of the adult life course. In N. I. Snelser & E. H. 
     Erikson (Eds.), Themes of work and love in adulthood (pp.265-290).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 D. (1986). A conception of adult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1), 
     3-13.
Loerke, A. M. (1993). Instructional preferences of students in a col-laborative nursing 
     program. AAC MM88237.
Maslow, A. H. (1970).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New York:Viking.
Maykut, P. S. & Morehouse, R. E. (1994). Begin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 A philosophic 
     and practical guide. London, Washington, D. C : Falmer Press.
Oliver, L. P. (1995). Is the United States ready for a study circle movement?. Adult 
     Learning, Mar./Apr., 14-16, 19.
Orsak,C.G. (1982). A practical Scandinavian pedagog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29590).
Outzs, D. T. (1991).  The emergence of bibliotherapy as a discipline.  Reading      
     Horizons, 31 (3), 199-206.
Pardeck, J. A., & Pardeck, J. T. (1984b). Young people with problems:A guide to      
     bibliotherapy. Westport, Conn.:Greenwood Press.
Pardeck, J. T. (1994). Using biblio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A Guide to Self-help      
     Books. Westport:Greenwood Press.
Pardeck, J. T. (1994b). Using literature to help adolescents cope with problems. 
     Adolescence, 29, 421-427.
Patton,M.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Sage.
Peck, R.C.(1955).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 In I. E. Anderson 
     (Ed.), Psychological asperts of aging.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ubin, R. J. (1978). Using bibliotherapy:A Guide to Therapy and Practice. Phoenix:Oryx 
     Press.
Rusell. D. H, & Shrodes, C. (1950). Contributions of research in bibliotherapy to the 
     language-arts program, part I and II. In R. J. Rubin (eds.) Bibliotherapy 
     Sourcebook, 211-229. Phoenix:Oryx Press.
Rogers, C. R. (1951). Client-centered therapy:Its current practice, implications and 
     theory. Boston:Houghton Mifflin.
Rogers, C. R.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  view of psychotherapy. 
     Boston:Houghton Mifflin.
Schurr, C. (1988) “Chautauqua: yesterday and today.” Chautauqua Collection. p.40-45.
Sheehy, Gail(1995)New Passages──mapping your life across time. G. Merritt 
     Corporation.
Titmus,C. (1981). Strategies for adult education: Practices in Western Europe. Chicago: 
     Follett Publishing Company.
Wolverton, L. (1988). Classroom strageies for teaching Migrant Children about child 
     abuse. Las Cruces N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93  681).
Zilbach, J. J. (1989). The family life cycl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hildren in 
     family therapy. In L. Combrinck-Graham (Ed.), Children in family contexts: 
     Prespectives on treatment.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