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7200500372100
DOI 10.6846/TKU.2005.00219
論文名稱(中文) 新加坡母語教育政策對我國鄉土語言教育政策之啟示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mplication of The Singapore Mother Tongue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for Improving The Local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of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林宣佑
研究生(英文) Hsuan-Yu Lin
學號 69212028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17
論文頁數 12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炳煌(115000@mail.tku.edu.tw)
委員 - 吳政達(chengta@mail.tku.edu.tw)
委員 - 曾明(114500@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新加坡母語
台灣鄉土語言
教育政策
關鍵字(英) mother tongue language of Singapor
local language of Taiwan
education polic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採取文獻分析法、文件分析法和G.Z.F. Bereday的比較
研究法,針對新加坡母語教育政策與台灣鄉土語言教育政策之語言政策演
變、政策因素分析以及政策施行特色與困境進行比較研究。
本研究主要在達成下述目的:
一、瞭解新加坡推動母語教育政策之歷程及其問題。
二、瞭解台灣推動鄉土語言教育政策之歷程及其問題。
三、比較兩國在上述內容之異同。
四、根據研究結果,向相關單位提出有關台灣鄉土語言教育政策之建議。 
    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為:
壹、在語言政策演變方面
一、政策走向,開放、打壓與否,政府方面是關鍵。
二、社會大眾對於語言政策演變之反應,台灣較新加坡複雜,惟兩國皆有族群認同之問題存在
三、就憲法上相關政策,新加坡憲法較中華民國憲法具誠意
貳、政策因素分析方面
一、兩國在歷史上雖都曾被殖民過時代,惟其語言政策歷程卻明顯不同。
二、兩國的語言政策皆充滿濃郁之政治性色彩
三、兩國之社會層面所著重的觀點不盡相同,但均為多元文化之展現。
参、政策施行困境與困境方面
一、就課程規劃而言,新加坡較具系統性 

二、就教材而言,台灣鄉土語言教材較新加坡多元、開放
三、台灣鄉土語言師資培育方式管道較新加坡寬廣
四、兩國相同的困境在於如何求得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間的平衡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document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G.Z.F. Bereday. The content aims to compare the change of language policy, the analysis of policy factors, the particulars and the dilemma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and its problems of Singapore while promoting mother tongue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2.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and its problems of Taiwan while promoting local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3. To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above mentioned between Singapore and Taiwan. 
4.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propose suggestions related to the local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of Taiwa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include three aspects as follows:
1. In the change of language policy aspect:
(1) The government decides the orientation of policy is open or not. 
(2) As to the reaction of the community about the change of language policy, Taiwan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Singapore; however, both countries have the problems of ethnic identity.
(3) As to the related policy of constitution, the constitution of Singapore is more sincerity than that of R.O.C.
2. In the analysis of policy factors aspect
(1) Although the two countries are colonized, the language policy proces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2) The language polic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are filled with heavy political leanings.
(3) The standpoints of the two social levels in two countries are not exactly the same; however, both of two countries display the multicultural.
3. In the particulars and the dilemma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1) As to the curriculum planning, Singapore is more systematic.
(2) As to the teaching material, Taiwan is more diverse and open.
(3) As to the way of teacher preparation education, Taiwan is more extensive.
(4) The dilemma of the two countries is to find the balance of the loc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五節 研究方法和步驟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多元文化理論之探討	13
第二節 政策制定理論	24
第三節 族群認同理論	32
第三章 新加坡母語教育政策	38
第一節	新加坡語言政策之演變	38
第二節 新加坡母語教育政策之因素分析	55
第三節 新加坡母語教育政策之特色與困境	59
第四章 臺灣鄉土語言教育政策	71
第一節 台灣語言政策之演變	71
第二節 台灣鄉土語言教育政策之因素分析	78
第三節 台灣鄉土語言教育政策之特色與困境	83
第五章 新加坡母語教育政策與台灣鄉土語言教育政策之比較	89
第一節 語言政策演變之比較	89
第二節 政策因素分析之比較	93
第三節 政策施行特色與困境之比較	98
第六章 結論、啟示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4
第二節 啟示	109
第三節 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5
壹、中文部分	115
貳、西文部分	124
表 次
表3-1  新加坡華文課程	61
表5-1  新加坡與台灣語言政策演變之比較	91
表5-2  新加坡母語教育政策因素分析與台灣鄉土語言教育政策政策因素分析之比較........................................... 96
表5-3  新加坡母語教育政策與台灣鄉土語言教育政策政策施行特色與困境之比較	101

圖 次

    圖1-1  研究步驟與分析架構圖	12
圖2-1  多元文化主義的光譜	19
圖3-1  新加坡人口比例圖	39
圖3-2  摩洛哥王國境內三種語言使用情形平面圖	6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志權(2003)。我國教育制度。載於王家通(主編),各國教育制度,1-69。台北:師大書苑。
大衛.克里斯托(2001)。語言的死亡。周蔚譯。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云惟利(主編)(1996)。新加坡社會和語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方文霞(2004)。台灣多元語言教育政策之發展。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王玉崙(2003)。美國多元化教育--理論與實際。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公司。
王延煌(2003)。英語風、瘋英語。師友月刊,428,1-3。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任東屏(2004)。新加坡與瑞士的語言政策及小學語文課程之比較。中等教育,2,97-113。
朱志宏。(1999)。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吳元華(1999)。母語:打開文化寶庫的鑰匙。新加坡:萊佛士書社。
吳文星(2004)。日治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載於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合著),台灣史,169-205。台北:五南。
吳文星(2004)。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政治變遷。載於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合著),台灣史,243-280。台北:五南。
吳定(1991)。公共政策(全)。台北: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教學部。
吳定(2001)。公共政策(全)。台北: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教學部。
李懿芳(1998)。新加坡語言教育政策之轉變。教育資料與研究,25,56-61。
沈珊珊(1999)。新加坡的升學制度。教育研究資訊,7(6),44-60。
沈珊珊、黃政傑(2003)。國際比較教育學。台北市:正中。
林水波、張世賢(1984)。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政逸(2004)。國民小學英語教育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實施現況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正鋒(2003)。語言與多元文化政策。2004年9月16日,取自:http://mail.tku.edu.tw/cfshih/seminar/20031112/20031112.htm
柯憲榮(1995)。公共政策研究。台北市:李健。
洪固(1996)。台灣地區的方言與語言政策。東師華文學刊,9,53-76。
洪欽德(2002年9月)。新加坡的語言政策。陳國華(主持人),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中正堂。
洪雯柔(2000)。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台北:揚智文化。
洪雯柔(2002)。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中的比較教育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洪雯柔(2002)。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中的比較教育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韋宜青(2001)。國民小學教育選擇權政策規劃規準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淑柔(2003)。身心障礙兒童家長參與情形之探討。竹師特教簡訊,36,1-6。
徐明珠(2003)。編印教科書爭議凸顯教改反覆無常。國政分析,1月28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浦忠成(2002)。思考原住民。台北市:前衛。
國教司(2001)。鄉土教育之語言教學,教育部應如何落實執行?[公告]。台北市:教育部。2004年12月21日,取自:http://www.eje.edu.tw//data/onell/20014201425/900420鄉土教學.htm 
國教司(2003)。國小英語教學起始年級漸趨一致【公告】。台北市:教育部。2005年6月20日,取自:http://140.111.1.192/primary/importance/920818-2.htm
張文榮(2001)。西班牙巴斯克的新族群關係: 巴斯克文化政策與族群認同的重建。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建成(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2002)。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教育部(2000)。鄉土教育課程與教學情形。[公告]。台北市:教育部。2004年12月10日,取自:http://class.eje.isst.edu.tw/files/20000405%E9%84%89%E5%9C%9F%E6%95%99%E8%82%B2%E8%AA%B2%E7%A8%8B%E8%88%87%E6%95%99%E5%AD%B8%E6%83%85%E5%BD%A2.doc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公告]。台北市:教育部。2004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E0001/Focus_Policy/article.php?SUBJECTID_EDU=AJ02&UNIT_NAME=九年一貫主題館&CATEGORY_NAME=專文閱覽
教育部(2001)。教育部公布有關「鄉土語言課程時數、師資培訓及認證事宜」最新研議結果。[公告]。台北市:教育部。2004年12月21日,取自:http://www.eje.edu.tw//data/onell/20014162337/教育部公布有關「鄉土語言課程時數、師資培訓及認證事宜」最新研議結果.htm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問題編修版。[公告]。台北市:教育部。2004年12月18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edu_resource/all/教育部資源專區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推動情形[公告]。台北市:教育部。2004年12月13日,取自http://members.at.infoseek.co.jp/Frank_chang/implementation.doc
教育部(2004)。針對民間出版業對外宣稱依據本部「台灣閩南語300常用詞用字建議表」出版閩南語教材之澄清說明[公告]。臺北市:教育部。2005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ANDR/EDU6300001/importance/930618-1.htm?UNITID=134&CATEGORYID=256&FILEID=107816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的初步探討。載於徐文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27-156。台北:巨流。
郭振羽(1985)。新加坡的語言與社會。台北:正中。
郭振羽(1996)。語言政策和語言計畫。載於云惟利(主編),新加坡社會和語言,57-67。新加坡:中華語言文化中心。
陳文玉(1997)。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台北縣開放教育政策個案分析。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宏賓(2002)。解嚴以來(1987~)台灣母語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高雄:復文。
陳美如(1996)。臺灣光復後語言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陳振明(2002)。公共政策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淑嬌(1997)。你的語言、我的文化:國小英語教育之困境。載於當前語文學習問題研討會論文集,203-217,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陳嘉彌、楊承謙(2001)。新加坡與台灣國民教育比較分析之初探。教育研究月刊,84,49-60。
陳慶云(1996)。公共政策分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陳韻如 ( 2004 )。台灣與法國高等教育制度之比較分析研究-以學校結構及入學制度為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彭雅君(2004)。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與實踐的斷裂—以互助國小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鄉土語言教學(2004年10月22日)。教育部電子報。2004年12月20日,取自:http://epaper.edu.tw/075/
黃以敬(2004年6月9日)。閩南語拼音系統 可望年底定案。自由時報。2004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dang.idv.tw/2004/20040609%E9%96%A9%E5%8D%97%E8%AA%9E%E6%8B%BC%E9%9F%B3%E7%B3%BB%E7%B5%B1%E5%B9%B4%E5%BA%95%E5%AE%9A%E6%A1%88.htm
黃以敬(2005年6月15日)。杜正勝:閩南語拼音 八月底統一。自由時報。2005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un/15/today-life6.htm
黃政傑(1995)。多元文化課程。台北:師大書苑。
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2004)。母語課程結構。2004年12月18,取自:http://www.stp.nie.edu.sg/course%20structure.htm
新加坡教育部(2004)。2004年8月31日,取自:http://www.moe.gov.sg/press/1997/pr00597.htm
新加坡教育部(2004)。2004年始的教育概覽--提供學生更多選擇機會。2004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moe.gov.sg/corporate/pdf/MOE-Educational-18dft.pdf
新加坡教育部(2004)。母語教師訓練方案。2004年12月18,取自:http://www.moe.gov.sg/teach/Olevels.htm#mtl
新加坡教育部(2004)。新加坡學校教育制度。2004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moe.gov.sg/corporate/pdf/MOE-brochure-7dft.pdf
楊惠芳(2000年12月2日)。曾志朗:新加坡教改值得借鏡。國語日報。2004年11月5日,取自: http://www.mdnkids.org.tw/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6415
楊惠芳(2002年3月5日)。鄉土語缺師資馬祖地區教師赴對岸取經。國語日報。2005年6月18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16600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葉玉賢(2002)。語言政策與教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台北:前衛。
葉兆褀(2003)。從語言學習理論探究國小英語教學之現況。南投文教,19,85-88。
葉錦棟(2004)。中國大陸與歐洲聯盟的區域政策比較—政策制定的觀點。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詹姆士.安德生(1979)。公共政策制定。湯詢章譯。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劉美慧(2003)。多元文化課程轉化:三個不同文化脈絡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3-28。
劉蔚之(1992)。一個山地學校的多元文化教育之俗民誌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真宜(2002)。台灣母語教育政策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真宜(2002)。台灣母語教育政策之研究—以閩南語教育為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維揚(2002)。評析/規畫九年一貫國民中小學英語文教材。中等教育,3,24-43。
謝佳雯(2003)。現行母語師資培育課程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謝澤文(2001)。新加坡華文第一語文的課程設計。中國語文通訊,59,9-21。
謝繼昌(2003)。文化、接觸與族群。現代化研究,33,87-96。
謝繼昌(2003年10月)文化、族群與認同。李壬癸(主持人),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羅肇錦(1990)。語言與文化。台北:國文天地。
譚光鼎、湯仁燕(1993)。台灣原住民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459-500。台北:台灣書店。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恵(2001)。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貳、西文部分
Annamalai, E. (2002). “Language policy for multilingual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n Language Policies, Barcelona, 18-20. Retrieved  November 5,2003,from http:// www.linguapax.org/congres/plenaries/annamali.html
André, T.K. (1985). .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s. Act of ident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Banks, J. A. (1988).  Multiethnic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Allyn and Bacon. 
Calvet, L.J (1996). La politique linguistique. Presse universitaire de France. 34-35.
Carol, H. W. (1988). Evaluation research:Methods for studying programs and policies. N.J:Prentice-Hall.
Dudley, D. S.(1980).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Language planning in Singapore.  In E.Kuo. Language and socie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Edwards Ш, G. C. (1980).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Jones, C. O.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C.A:Wadsworth.
Keyes, C. F. (1981). The Dialects of Ethnic Change.  In C.F. Keyes (ed) . Ethnic Change, (pp 4-30).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Kelman, H. C. (1971). Language as an aid and barrier to involvement in the national system. In J. Rubin& B. Jernudd. Can language be planned?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Kloss, H. (1969). Research possibilities on group bilingualism: a report. Quebec: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Bilingualism.
Leichter, H. M. (1979).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policy analysis: health care policies in four n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Lewald, H. E. (1974). Theory and practice on culture teaching on the second-year level in French and Spanish. Foreign Language Annals,7(6), 660-668. 
Marie-Louise Moreau.(1997).Sociolinguistique- les concepts de base. Sprimont: Mardaga, 291-292.
Parekh, B. (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 Retrieved October 15th, 2003, from http://culturemachine.tees.ac.uk/Reviews/rev10.htm
Stewart, W. A.(1968). An outline sociolinguistic typology for describing national multilingualism. In J. Fishman.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The Hague :Mouton.
Tisdell, M. (1998). “Socio-economic aspects of language policies: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25(2-4), 134-142. 
Weimer, D. L. (1993). The current state of design craft:Borrowing, tinkering, and problem solv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  110-120.
William, N.D.(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N.J:Prentive-Hall.
Wallman , S. (1983).  Identity  Options. In C. Fried ed.  Minorities:Community and Identity. NY: Springer-Verla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延後至2005-08-08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05-08-08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05-08-08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