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6201115441700
DOI 10.6846/TKU.2011.00405
論文名稱(中文) 改變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習低成就的學生之影響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ffects of adjusting in-class activity on low-achieving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 clas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數學教學碩士學位班
系所名稱(英文)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In Mathematics for Teacher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陳美貞
研究生(英文) Chen,Mei-Chan
學號 79819011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11-06-04
論文頁數 16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武炎
委員 - 李武炎
委員 - 張員榮
委員 - 吳漢銘
關鍵字(中) 合作學習
文本閱讀
提問教學
關鍵字(英)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ext reading
Inquiry-based instruc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教書36年面對成績落後的學生常思如何改變教學方式,提升學習興趣,使每一位學生都能作有效學習。在數學能力、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上有所轉變。加上去年教到一個很特殊的班級,是七年級的新生,當時任教兩個七年級新生,剛開學幾天,就發現其中一個班級數學能力較好的學生人數不到該班上人數的四分之一,而另一個班級數學能力較差的學生人數也不到該班人數的四分之一,形成兩種極端,經過一年的教學,兩班級期末考的成績,前面班級優秀人數已超越後面這個班級,但是成績不到四十分的人數竟然達九人之多,在常態編班之下七年級是不應有這種呈雙峰現象的,這也是我極思探討的問題。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且研究目的有三:
〈一〉透過教學方式的改變採取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二〉加強數學提問教學策略,發展學生自我建構數學概念的能力。
〈三〉加強學生文本閱讀能力,以奠定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首先,先實施改變教學方法採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再實施數學科數學評鑑學生回饋問卷調查,進而針對段考成績進行比較分析,並針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討論,深入探究何種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最有幫助,最後針對本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英文摘要
Teaching mathematics for thirty six years, I often thought about how to adjus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and how to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s of learning for low-achieving students so that every student in my class can learn effectively. Improving student’s mathematic proficiency, learning attitudes,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 was my primary goal of teaching. Last year, I happened to teach a unique seventh-grade class. I was responsible for two seventh-grade classes that were all freshmen in the school at that time. Few days after matriculation, I soon realized tha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ith superior mathematic proficiency in one class was less than one fourth of the entire class. In the other class I taugh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ith low mathematic proficiency was also less than one fourth of the entire class. After one-year instruction, comparing the scores of final exam between these two classes, the number of superior students in the former class exceeded the latter one. However, there were nine students whose score was less than forty in the former class. With normal class assignment, this twin-peak phenomenon should not exist in a seventh-grade class. This was the problem I aimed to investigate in this study.



This study was an action research with three purposes:
(1)To change the instructional method into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o promote active learning.
(2)To reinfor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quiry-based instruction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ability to construct their own mathematic mental models.
(3)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of textual reading to establish the ability of self-learning.

Based on the purposes, I first changed my instructional approach into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fter implementation, I administrated the mathematics class evaluation survey and compared the scores among mid-term and review examinations. Triangulating with the survey resul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ich instructional method benefited students the most, and concluded with suggestions and implicatio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辭………………………………………………………………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緖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合作學習…………………………………………	9
    第二節    提問教學…………………………………………	12
    第三節    文本閱讀…………………………………………	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3
    第二節    研究情境與研究對象……………………………	2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5
    第四節    教學活動設計與教學過程………………………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第一階段八年級上學期資料分析………………	68
    第二節    第二階段八年級下學期資料分析……………	79
    第三節    問卷調查分析與討論……………………………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8
    第二節    建議………………………………………………	12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28
二.英文部分………………………………………………………	130
附錄一: 教學活動過程對照圖片…………………………………	132
附錄二: 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試卷………………………………	140
附錄三: SPSS樣本資料敘述性統計分析的輸出表………………	145
錄四: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態度問卷量表…………………………	156
附錄五:國中學生數學文本閱讀態度量表………………………	158
	     表 目 錄                  頁次
表 2-3-1 	數學文本閱讀指導的三階段教學標…………………………	22
表3-1-1	研究流程架構表………………………………………………
七下第三次段考與八上第三次段考數學及格與	24
表4-1-1		
	不及格人數之卡方檢定………………………………………                  
七下第三次段考與八上第三次段考數學及格與
不及格人數之交叉表…………………………………………	69
表4-1-2		
69
表4-1-3   	七下第三次段考與八上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之	
	成對樣本檢定…………………………………………………	71
表4-1- 4	七下第三次段考與八上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之	
	成對樣本檢定…………………………………………………	71
表4-1-5	七下第三次段考與八上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之	
	百分比等第之卡方檢定………………………………………	72
表4-1-6	七下第三次段考與八上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之	
	百分比等第之交叉表…………………………………………	73
表4-1-7	八上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趨勢分析…	75
表4-1-8	八上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76
表4-1-9-a	八上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多重比較Tamhane 檢定…………	77
表4-1-9-b	八上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多重比較Tamhane 檢定…………	78
表4-2-1	七下第三次段考與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	
	次數分配表統計量……………………………………………	79
表4-2-2	七下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與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之
成對樣本檢定…………………………………………………	
81
表4-2-3	七下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與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之	
	成對樣本檢定…………………………………………………	81
表4-2-4	不同組別下學生七下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與全校	
	數學成績平均數的差異情形為何……………………………	82
表4-2-5	不同組別下學生七下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與全校	
	數學成績平均數的差異情形為何……………………………	83
表4-2-6	七下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與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	
	及格與不及格人數之卡方檢定………………………………	84
表4-2-7	七下第三次段考數學成績與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	
	及格與不及格人數之交叉表………………………………	84
表4-2-8	不同組別下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之卡方檢定…………	86
表4-2-9
表4-2-10
	不同組別下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之交叉表……………
不同組別下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與趨勢分析…………………………………………………	87

89
表4-2-11	不同組別下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90
表4-2-12	依變數: 不同組別下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多重比較…	91
表4-2-13	不同組別下八下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多重比較……………	 92
表4-3-1	數學學習態度各層面資料概況的敘述統計量…………………	 93
表4-3-2	數學學習態度不同性別的組別統計量………………………	94
表4-3-3-a	不同性別的數學學習態度的獨立樣本檢定…………………	 95
表4-3-3-b	不同性別的數學學習態度的獨立樣本檢定…………………	 95
表4-3-4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的數學學習態度的描述性統計量………	 96
表4-3-5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變項下數學學習態度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97
表4-3-6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變項下數學學習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8
表4-3-7-a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變項下數學學習方法的多重比較………	100
表4-3-7-b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變項下解題能力合作學習整體學習	
	態度的多重比較………………………………………………	101
表4-3-8	數學學習態度各層面資料概況的敘述統計量………………	102
表4-3-9	數學學習態度不同性別的組別統計量………………………	103
表4-3-10-a	不同性別變項數學學習態度獨立樣本檢定…………………	104
表4-3-10-b	不同性別的數學學習態度的獨立樣本檢定…………………	104
表4-3-11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的數學學習態度的描述性統計量………	105
表4-3-12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變項下數學學習態度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106
表4-3-13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變項下數學學習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07
表4-3-14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變項下數學解題能力數學學習	
	總層面的多重比較……………………………………………	109
表4-3-15	數學文本閱讀態度量表各層面資料概況的敘述統計量……	110
表4-3-16	數學文本閱讀態度不同性別的組別統計量…………………	111
表4-3-17-a	不同性別變項下的數學文本閱讀態度的獨立樣本檢定……	112
表4-3-17-b	不同性別變項下的數學文本閱讀態度的獨立樣本檢定……	112
表4-3-18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變項下的數學文本閱讀態度的	
	描述性統計量…………………………………………………	113
表4-3-19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變項下數學文本閱讀態度變異數	
	同質性檢定……………………………………………………	114
表4-3-20   不同數學學習成就變項下數學學習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15
表4-3-21  	複迴歸分析模式摘要變異數分析總表 117
表5-1-1 七下三與八上三兩次段考數學成績各項統計分析總表
120
表5-1-2 七下三與八下一兩次段考數學成績各項統計分析總表
123
表5-1-3 八上期初實施數學學習態度問卷調查各項統計分析總表
 124
表5-1-4 八下期初實施數學學習態度問卷調查各項統計分析總表
125
表5-1-5 八下期初實施文本閱讀態度問卷調查各項統計分析總表
126

           
	

	
	
	
                      圖 目 錄        
                                                                頁次
圖3-4-a 	第一單元等差數列教學活動設計架構圖……………………                	27
圖3-4-b	第二單元等差級數教學活動設計架構圖……………………	38
圖3-4-c	第三單元生活中的平面圖形教學活動設計架構圖………	46
圖3-4-d	第四單元垂直、平分與線對稱圖形教學活動設計架構圖	57
圖4-2-a	七下第三次 段考數學成績次數分配直方圖………………	80
圖4-2-b	八下第一次 段考數學成績次數分配直方圖………………	80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⑴李嘉珍(2000)。協同數學成長團體下之教師佈題—以三位二年級教師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⑵谷瑞勉(譯)(1999)。L. E Berk, & A. Winsler著。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台北市:心理。
⑶吳幸宜(譯(1994)。Margaret E. Gredler著。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市:心理。
⑷林碧珍(2001)。培養學生形成數學問題能力。新竹師院學報;198,5-14。
⑸林福來(1999)。數學思維的發展: 整和數學教學知識的教材教法(3/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進度報告。
⑹林文生(1996)。一個國小數學教師佈題情境及其對學生解題交互影響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⑺周玉秀 (1996)。 德國中小學課程改革, 黃政傑(編), 各國教育改革動向, 147-170, 臺北: 師大書苑.
⑻周松(2002)。重視小學數學課前導讀的七性。2002/09/30取自中國殘疾人服務網站http://www.2000888.com.tw/shangcanjy/sg/1878.htm。
⑼邵光華 (無日期)。 數學閱讀: 現代數學教育不容忽視的課題。 2004年5月11日,取自http://www.edu.cn/20010919/3002093.shtml
⑽柯華葳、幸曼玲(1996)。討論過程的互動—年齡與推理能力的影響。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會議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中心。
⑾翁秉仁(2005)。談九年一貫數學。取自http://www.math.ntu.edu.tw/phpbb-2/edu/articles/a-03-04-
⑿張靜嚳(1999)。國中低學習成就班的雙環數學教學。科學教育學刊,7(3),199-216。
⒀張春興 (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⒁張春興 (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正大印書館。
⒂教育部(1993)。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⒃教育部 (2001)。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臺北: 教育部.
⒄曾志華(1997)。社會互動與數學知識之建構:一個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室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⒅游麗卿(1996)。 Vygotsky 對研究概念發展的啟示。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會議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中心。
⒆歐用生(1992)。新世紀的教育發展(pp.89-108) 台北:師大書苑。
⒇陳淑娟(1999)。透過合作行動研究探討一個國小班級的數學討論活動。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1陳淑敏(1996)。從社會互動看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及其對幼教之啟示。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會議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中心。
22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
23黃敏晃(1996)。寫在前面(國民小學數學新課程影響手冊:數學新課程,解題與溝通)。國立教育資料館。
24甯自強(1993a)。國小數學科新課程的精神及改革動向—由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科學教育學刊。
25甯自強(1993b)。『建構式教學法』的教學觀—由根本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國教學報,5,33-42。
26楊婷雅(2003)。數學成長團體中一位教師的教材分析對其數學佈題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7劉祥通、周立勳(2001)。發展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佈題之能力—以分數乘除法教學為例。科學教育學刊(2),15-34。
28劉錫麟(1993)。數學思考教學研究 。台北市:師大書苑。
29秦麗花(2007)。 數學閱讀指導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紅葉文化。
30吳明隆(2010)。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五南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⑴ Artzt,A. & Armour-Thomas,E.( 2002). Becoming a reflective mathematics teacher: A guide for observations and self-assessment.
甲、Hillsdale, NJ: I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⑵ Ainely,J. (1987). Telling questions. Mathematics Teaching,118, 24-26.
⑶ Andrews,A.G.(1997). Doing what comes Naturally: Talking about mathematics.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January,236-239.
⑷ Bauersfeld,H.(1994).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interaction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 Biehler et al. (Eds) The Didactics of Mathematics as Scientific Discipline 133-146.Dordrecht:Kluwer
⑸ Brissenden,T.(1988). Talking about mathematics. England: Basil Blackwell.
⑹ Capps, L.R. & Pickreign,J.(1993). Language connections in mathematics: A critical part of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Arithmetic Teacher,40,8-12.
⑺ DeWey,J.(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⑻ De Wey,J.(1910). How we think. Boston: Heath.
⑼ English, L. (1997). Promoting a problem – posing classroom.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4(3), 172-179.
⑽ Flick,L.B. & Lederman , N. G.(2002) The value of teaching reading in the context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School Science & Mathematics ,102(3) , 105 -106 .
⑾ Glassman, M. (1994). All Things Being Equal: The two Roads of Piaget and Vygotsky. Developmental Review, 14(2), 186-214.
⑿ Jean, C. (1995). Using textbooks with studends who connot read them. Remedial & special Education, 16(2), 90-102.
⒀ Mason,J.(1998). Learning Mathematics through Conversation: Is It Good as They Say? [1]. Learning of Mathematics,18(1),41-51.
⒁ NCTM (2000). Chapter 2 : Guiding Principle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Instructional Programs.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 Reston, VA: NCTM.
⒂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1991)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mathematics. Reston. VA: NCTM.
⒃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CTM.
⒄ NCTM(1991) 出版的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⒅ Piaget, J.(1962).Play,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Norton.(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7).
⒆ Resnick, B. L. (1995). Inventing Ariyhmetic : Making Children,s Intuition Work in School. InC. A. Nelson(Ed.), Basic and applied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 75-101. Mahwah, NJ: Erlbaum.
⒇ Tharp ,R. G. & Gallimore,R.(1991):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ocial Activity.
21 Vygotsky,L.S.(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E. Hanfmann and G. Caker, eds. And trans.).Cambridge, MA: MIT Press.
22 Vygotsky,L.S.(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igical precesses. Cambridge, MA: Harcard University.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