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3201414215500
DOI 10.6846/TKU.2014.00354
論文名稱(中文) 不同學習風格學生在專題導向學習中的心流經驗與學習動機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research of learning styles, motivations and flow exper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roject-based learn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1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周怡君
研究生(英文) Yi-Chun Chou
學號 60073002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1-16
論文頁數 12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雅萍
委員 - 李昆翰
委員 - 沈俊毅
關鍵字(中) 專題導向學習
心流經驗
學習動機
學習風格
關鍵字(英) Project-based learning
learning styles
learning motivation
flow experie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學習者在學習的路徑上多多少少有所差異,針對學習者的學習特性來設計教學,將幫助學習者達到更有效的學習,有效的學習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而是能應用所學於生活中,產生學習動機並達到自我成長。對許多人而言,當在生活中有所新發現時,將經歷興奮愉悅的情緒;若教學者也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建立類似的感受,稱為心流經驗,便可使學生藉由心流經驗來提升學習動機。而近年許多研究指出專題導向學習的課程設計能夠幫助學習者提升學習動機與成效,活潑有趣的教學設計結合網路以及科技,雙管齊下,將使專題導向學習更具成效,更能夠達到學習目標。因此,本研究希望能探討在專題導向學習中,不同風格學習者在專題活動中的心流經驗與學習動機的差異性,並驗證上述所列項目之間是否具相關性。
本研究之文獻探討分別為專題導向學習、心流經驗、學習動機與學習風格。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種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在專題活動的執行過程當中,學習者會運用不同的自身技能去因應所面臨的挑戰,若技能與挑戰達到平衡,則學習者確實經歷了心流經驗,可分為享受、專注、探索、挑戰四個面向。另外,學習動機為學生在學習專題課程內容時的心理激勵歷程,包括內在目標導向、外在目標導向、工作價值、學習的控制信念、學習的自我效能、期望成功、測試焦慮。最後,則是依照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感官、學習理解四大面向來瞭解學習者不同學習風格在心流經驗及學習動機上的差異。
   本研究選定某私立大學某科系共72位大學生進行為期一學期的「數位影像處理與實習」課程,歸納專題導向學習七大步驟來進行教學設計,專題課程與活動結束後執行72位大學生心流經驗感覺程度量表、學習動機量表及學習風格量表之調查,透過信度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Pearson績差相關分析、逐步多元迴歸分析來分析量表結果,各量表信度皆到達標準,研究結果顯示:
   一、大學生的學習風格類型分佈情形以平衡型居多
   二、專題導向學習之教學設計能使學生產生正向學習動機與心流經驗
   三、大學生的學習風格除了在焦慮感受程度上有所差異外,不會影響其學習動機與心流經驗
   四、大學生的正向學習動機與心流經驗相關
   五、大學生的正向學習動機對心流經驗具有正向之預測力
英文摘要
Effective learning is not just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but to be able to apply learning into daily life, and further, to be motivated to gain a sense of achievem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considering flow experience can help students promot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indicate that appropriat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can enhanc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This study applying     Csikszentmihalyi’s (1990) flow theory of optimal experience, aimed to discuss the predictions from learning motivation to flow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in an project-based learning context.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overall learning styles of all students are quite balanced, students' flow in project-based activities can be predicted by learning motivation whil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low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4
第三節、名詞釋義     5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專題導向學習     7
第二節、心流經驗     26
第三節、學習動機     37
第四節、學習風格     43
第五節、相關研究     5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研究設計與架構     59
第二節、研究對象     61
第三節、研究工具     62
第四節、研究流程     71
第五節、專題導向教學設計     73
第六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84
第肆章  資料處理與分析     85
第一節、不同學習風格者的學習動機狀況與內涵差異     85
第二節、不同學習風格者的心流經驗狀況與內涵差異     93
第三節、不同學習風格者的學習動機與心流經驗之相關性     97
第四節、不同學習風格者的學習動機對心流經驗之預測力狀況     102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研究結論     109
第二節、研究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3
中文參考文獻     113
西文參考文獻     117

表目錄
表 2-1-1 專題導向學習的起源與發展     8
表 2-1-2 各學者專題導向學習定義綜合整理     8
表 2-1-3 專題導向學習模式綜合整理     17
表 2-1-4 本研究專題導向學習之流程與對應設計要素     23
表 2-2-1 各學者心流經驗定義綜合整理     26 
表 2-3-1 各學者學習動機定義綜合整理     37 
表 2-3-2 學習動機研究工具量表     41
表 2-4-1 各學者習風格定義綜合整理     43
表 2-4-2 Dunn 學習風格元素     48
表 2-4-3 Gregorc 學習風格類型     49
表 2-4-4 Felder-Soloman學習風格類型     50
表 2-4-5 學習風格研究工具量表     51
表 3-3-1 心流經驗量表問題內容     62
表 3-3-2 學習動機量表問題內容     63
表 3-3-3 學習風格量表問題內容     65
表 3-5-1 本研究個人專題之教學活動     73
表 3-5-2 本研究規劃之教學目標與方法     74
表 3-5-3 本研究規劃之十五週教學內容     75
表 3-5-4 本研究規劃專題依據之標準     79
表 3-5-5 本研究規劃之專題     81
表 4-1-1 學習風格四大面向之整體分佈     86
表 4-1-2 學習風格四大面向之強烈程度分佈     86
表 4-1-3 學習風格四大面向合併後之強烈程度分佈     87
表 4-1-4 不同學習風格者之學習動機各面向統計結果     88
表 4-1-5 學習態度對學習動機之單因子變異數統計結果     89
表 4-1-6 學習方式對學習動機之單因子變異數統計結果     90
表 4-1-7 學習理解對學習動機之單因子變異數統計結果     91
表 4-2-1 不同學習風格者之心流經驗各面向統計結果     93
表 4-2-2 學習態度對學習動機之單因子變異數統計結果     94
表 4-2-3 學習方式對心流經驗之單因子變異數統計結果     95
表 4-2-4 學習理解對心流經驗之單因子變異數統計結果     95
表 4-3-1 學習態度主動型學習者之心流經驗與學習動機相關檢定結果     98
表 4-3-2 學習態度平衡型學習者之心流經驗與學習動機相關檢定結果     99
表 4-3-3 學習態度反思型學習者之心流經驗與學習動機相關檢定結果     100
表 4-4-1 學習態度面向中心流經驗與學習動機之預測力總表     103
表 4-4-2 學習動機對心流享受之預測力分析     104
表 4-4-3 學習動機對心流專注之預測力分析     105
表 4-4-4 學習動機對心流探索之預測力分析     106
表 4-4-5 學習動機對心流挑戰之預測力分析     107

圖目錄
圖 2-1-1 Thomas Thomas專題導向課程實施模式     13
圖 2-1-2 Krajcik,J.S.,Czerniak,C.,& Berger C.專題導向學習六大階段模式     15
圖 2-1-3 徐新逸網路專題式學習 PIPER 模式     16
圖 2-2-1 心流三向度量表     32
圖 2-2-2 心流四向度量表     33
圖 2-2-3 心流八向度量表     34
圖 2-4-1 Kolb 學習風格類型     46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60 
圖 3-4-1 研究流程圖     7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王妤甄(2011)。攀岩者認真性休閒、遊憩專門化與心流體驗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白承軒(2005)。整合ICT於專題式學習之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沈俊毅、黃儒傑(2011)。不同類型學習社群學生參與動機與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以淡江大學學生學習社群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15,66-76。
汪書琦(2011)。以專題導向學習融入教學媒體與科技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百薰(1998)。學習風格理論探究。國教輔導,37(5),47-53。
吳宗霖(2008)。運用專題導向學習策略與無所不在學習環境於國小六年級生態環境教育之行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哲明(2008)。學習風格與神馳經驗對國小學童數位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楊元(2006)。以網路學習平台輔助小六學童個人化專題研究之實踐與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靜吉、程炳林(1992)。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39,59-78
邱瀞瑩(2010)。PBL模式應用於綜合高中「英文閱讀與寫作」科目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生傳(1985)。國中學生學習型態之相關因素及其與學校教育態度、學業成就的關係。教育學刊,第六卷,41-94。
林宇祥(2009)。人格特質、學習風格對數位學習成效的影響─以知識創造SECI模式為干擾變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林麗琳(1995)。國小資優班學習風格、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林汶岑(2011)。數位學習教材設計與心流經驗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林雅玲、李大偉、林展立(2007)。科技教育的研究與展望—從教學設計的角度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0(8),5-24
洪家祐(2008)。遊戲情境中之自我效能與自我調節對心流經驗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侯貴文(2007)。線上遊戲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之國一學生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侯龍躍(2003)。不同學習風格對大學專題製作課程學生團隊運作與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徐新逸(2001)。如何利用網路幫助孩子成為研究高手?網路專題式學習教學創新。台灣教育,607,25-34。
翁嘉孜(2009)。從學門差異探究大學生學習風格與教師教學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郭重吉(1987)。評介學習風格之有關研究。資優教育月刊,23,7-16。
張文華(2004)。同步網路合作學習中學習風格對國小學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張美玲(2000)。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書局:台北。
莊壁瑋(2011)。國小五年級學童參與英語電子繪本專題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心瑜(2011)。學習風格對於大學生遊戲是學習之問題解決歷程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佳苹(2012)。不同學習風格者運用Facebook進行協同學習以探討學習動機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思蓉(2012)。以自我決定理論探討攀岩者參與動機與流暢體驗之相關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陳淑君(2009)。從心流中找尋學習的快樂泉源。國民教育,49(5),103-109
陳靜萍(2012)。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合作閱讀策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曾瑞婷(2009)。以團隊績效模型理論探討影響大學畢業專題團隊績效之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新科技大學,新竹縣。
黃軍富(2008)。心流路徑研究方法論─以休閒遊戲玩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黃喬偉(2005)。台北市立關渡國中專題研究課程發展與行動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程盈璇(2011)。性別對遊戲式學習的成就系統在心流和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依蓉(2010)。結合專題導引機制之程式設計合作學習平台建置與實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楊偲敏(2005)。學習風格與神馳經驗對數位學習成效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純青(2003)。成人線上學習之人際互動與神馳經驗對其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凱文(2013)。遊戲情境中之生理回饋與心流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楊曉婷(2007)。運用課堂遊戲於提升國中英語學習動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劉美吟(2006)。高年級學童在專題學習課程中自然科學習動機及問題解決能力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劉素珍(2006)。成人參與社區大學電腦學習動機及課程需求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簡幸如、劉旨峰(2009)。專題導向數位遊戲製作教學模式之個案探討。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5(2),113-130
鄒慧英(2000)。另類的統整主題教學─專題學習。國教之友,52(2),3–11
鄒慧英(2000)。專題學習的概念介紹與評量設計示例。發展小班教學精神宣導專書(5)─「新世紀優質學習的經營」研討會論文集(頁 35–52)。台北,教育部。
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 (民98年1月27日)。融合21世紀技能的
教學法 -美國專題式學習介紹。教育部電子校園報,353。取自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3135
蘇煜鈞(2008)。網路學習者之學習風格、學習策略對其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蘇靜宣(2006)。設計系學生之學習風格與設計思考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台北市。
顧潔心(2010)。多媒體呈現原則對不同學習風格者訊息處理及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西文參考文獻
Barry Fishman, Ronald W. Marx, Phyllis Blumenfeld, Joseph Krajcik and Elliot Soloway (2004). Creating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Systemic Technology Innovation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1), 43–76.
Blumenfeld, P. C., Soloway, E., Marx, R. W., Krajcik, J. S., Guzdial, M. & Palincsar,A.(1991).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 Sustaining the doing,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 26(3&4),369-398.
Butler & Pinto-Zipp(2005). Students learningstyles and their preferences for online instructional method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34(2),  199-221.
Csikszentmihalyi,M.(1990). Flow :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Csikszentmihalyi.(2000). Flow: the joy of reading. Claremont Reading Conference
Csikszentmihalyi,M.(1996).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HarperPerennial.
Csikszentmihalyi,M.(1997). The Futurist.
Csikszentmihalyi,M.(1997).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Basic Books.
Chen, H., Wigand, R.T., & Nilan , M.S. (1999). Optimal experience of Web activit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5, 585–608.
Christina M. Finneran and Ping Zhang (2002). THE CHALLENGES OF STUDYING FLOW WITHIN 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 Eigh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School of Information Studies, Syracuse University.
Dewey,J. (1997).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Dunn, R. (1983). Can students identify their own learning styl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0(5), 60-62.
Eisenberger, R., Jones, J. R., Stinglhamber, F., Shanock, L. & Randoll, A. T. (2005). Flow experiences at work: for high need achievers alon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6, 755–775.
Felder, R. M. & Silverman,L.K. (1988).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78(7), 674-681.
Felder, R. M. & Soloman, B. A. (2001). Index of Learn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Retrieved from: http://www.engr.ncsu.edu/learningstyles/ilsweb.html
Felder, R. M. & Spurlin, J. E. (2005). Application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Index of Learning Styles. Int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1(1), 103-112
Felder, R. M., Litzinger T. A., Lee, S. H.& Wise, J. C. (2005). A Study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Felder-Soloman Index of Learning Styles.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Ghani, J.A., and Deshpande, S.P. (1994). Task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erience of Optimal Flow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8:4), 381-391
Gregorc,A. F. (1979). Learning/teaching styles: Potent forces behind the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6(4), 234-236
Habibah Elias, Sharifah Muzlia Syed Mustafa, Samsilah Roslan, Sidek Mohd Noah(2010). Examining poten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ow and motivational forces in Malaysia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9(2010), 2042–2046. doi:10.1016/j.sbspro.2010.12.443
Hsiang Chen, R. T. Wigand, M. S.Nilan (1999). Optimal experience of Web activit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5, 585-608
Joo, Y. J., Lim, K. Y., & Kim, S. M. (2012). A Model for Predicting Learning Flow and Achievement in Corporate e-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5 (1), 313–325.
Kolb, D. A. (1976). Management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Can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5(3), 20-31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p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rajcik, J.S., Czeniak, C.& Berger, C.(1999). Teaching children science: a project-based approach, Boston: McGraw-Hill Collage.
Krajcik, J. S., Blumenfeld, P. C., Marx, R. W. & Soloway, E. (1994). A collaborativemodel for helping teachers learn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95(5),483-497
Li-Chuan, C., Chen-Lin, L., Chang-Jer, W. & Kun-Feng, H. (2012) Team Members’ Flow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Project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and Adult Learning. 8(1), Retrieved from: http://www.hraljournal.com/Page/5%20Li-Chuan%20Chu.pdf
Li, J.S., Xu, H., & Chen, S.S. (2012). The effect of flow and motivation on users’ learning outcomes in Second Lif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xchange, 5(1), 95-108.
Marx, R. W., Blumenfeld, P. C., Krajcik, J.S., Blunk, M., Crawford, B., Kelly, B., &Meyer,K. M.(1994). Enacting Project-based science : Experiences of four middle grade teachers.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4(5),517-538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assimini, Fausto & Massimo Carli (1988), "The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Flow in Daily Experience." In M. Csikszentmihalyi and I. Csikszentmihaly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288-30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vak, T.P. & Hoffman, D.L. (1997). "Measuring the Flow Experience Among Web Users," Project 2000 Working Paper, July 31.
Perkins, D. N. (1992). Technology meets constructivism: Do they make a marriage? In T.M. Duffy & D. H. Jonassen (Eds.), Constructivism and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A conversation(pp. 45-5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chuler, J., & Engeser, S. (2009). Incentives and flow experience in learning setting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 Wosnitza, S. A. Karabenick, A. Efklides & P. Nenninger (Eds.), Contemporary Motivation Research: From Global to Local Perspectives. 339-358. Gottingen: Hogrefe.
Shin, N. M. & Chan, J. (2004).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online learning on distance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 3, 275–288
Stajkovic, A. D., & Luthans, F. (1988). Self-efficacy and work-related performance: A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4(2), 240-261
Thomas, J. W. (2000).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bie.org/research/study/review_of_project_based_learning_2000.
March, 2000, Access time: 2012/03/27
Thomas, J. W., Mergendoller, J. R., and Michaelson, A. (1999). Project-based learning: A handbook for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Novato, CA: The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Trevino, L. K. & Webster, J. (1992). Flow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Mail and Voice mail evaluation and impac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5), 539-573. doi: 10.1177/009365092019005001
Walter John Carl III. Flow - A Theory of Optimal Experience:History and Critical Evaluation.http://www.mudin.net/more-flow-a-theory-of-optimal-experience-history-and-critical--989432.html, Access time 2012/05/10
Winberg, T. M. & Hedman L. (2008).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learning, level of pre-knowledge and instruction type in a computer-simulation: effects on flow experiences and perceived learning outcomes. Instructional Science, 36, 269–287. doi: 10.1007/s11251-007-9030-9
Zara Vorwerk (2009). Optimal academic experience: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ivation and flow. Retrieved from: http://web.uct.ac.za/depts/psychology/postgraduate/Hons2009Projects/Zara.Vorwerk.pdf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