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2201115475400
DOI 10.6846/TKU.2011.00399
論文名稱(中文) 德國柔性實力之研究-以語言、觀光暨音樂發展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ies of Soft Power in Germany: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Language, Tourism and Music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歐洲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uropean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1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陳冠穎
研究生(英文) Gwan-Ying Chen
學號 69629036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1-17
論文頁數 16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郭秋慶
委員 - 廖揆祥
委員 - 郭秋慶
委員 - 林立
關鍵字(中) 文化外交
柔性實力
德語
觀光
音樂
文化創意
德國
關鍵字(英) Cultural Diplomacy
Culture and Creative
Soft Power
German
Tourism
Music
German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德國為中型國家,二次大戰後根據聯合國的規定無法發展核武,軍事力量並無法與強大的美國相比,因此德國在外交方面以柔性實力積極擴展對外關係,以突顯德國文化內涵藉此宣揚國力。德國如今在世界上在工商業方面皆表現不凡,以柔性實力面向,探討德國如何推動語言、觀光與音樂等三項文化資產發展,並掌握德國成為文化國家的重要因素。

    本論文係以美國學者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著作《柔性實力 (Soft Power) 》為主軸,柔性實力並非以往剛性實力對其他國家具有破壞性,以文化為橋樑可促進國際合作,尤其透過文化外交與教育政策之任務使德國豐富的文化內涵得以展現。

    本研究發現,透過柔性實力來強化德國本身的多元文化內涵並對外宣傳,有助提升德國正面國際形象,透過德語的推廣、觀光的行銷與音樂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新價值,進而維繫對外良好國際關係與世界和平,以期成為一個優秀的文化國家。
英文摘要
Nowadays, Germany is known for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Although it was forbid to develop nuclear weapons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fter World War II and its military power cannot be compared with United States, the government still puts much attention on cultural cooperation in foreign relations with German language, music and tourism assets.

    The essential of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book "soft power" by American scholar Joseph S. Nye. Soft power is contrary to hard power which is mainly used for military power. Through the foreig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policy, Cultural diversity can be as a bridge between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ulture of the future.

    The studies found that soft pow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ermany cultural diplomacy and it is the best strategy for world peace and nation brand. Germany begins to have a good prestige after World War II. With great success in economic and cultural promotion, Germany is expected to be an excellent cultural nation in the worl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I-II
圖目次III
表目次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4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分析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10
    第五節 研究架構13

第二章  德國邁向文化國家之動向15
    第一節 柔性實力的意涵與重要性15    
    第二節 德國文化精神19
一、	文化的定義
二、	民族文化之認同
三、	民族語言之發展
四、	「德意志民族」與「德國」
    第三節 文化國家之進程29
一、文化國家之概念
二、文化國家之轉變
三、聯邦德國下文化國家的進步性

第三章  德語展現的文化資產49
    第一節 德語的國際化49
一、	德語為國際語言之優勢
二、	歌德學院對德語推廣之貢獻
三、	「學校︰未來合作夥伴」之發展
    第二節 政府支出經費運用62
        一、文化與教育外交政策之補助
        二、海外德國學校之補助經費
    第三節 德語海外發展之成效67
        一、職業教育促進國際合作
        二、推動德語學習之系列活動
        三、其他德語推廣之重點地區

第四章  觀光展現的文化資產79
    第一節 觀光的意涵79
       一、觀光之定義
       二、觀光之歷史演進與發展
       三、觀光產業之變革
       四、國際觀光產業之新動向
    第二節 德國觀光政策的發展86
       一、政府在觀光扮演之角色
       二、德國國家旅遊局之重要性
       三、德國傳統節慶之觀光特色
       四、德國觀光大道之發展
    第三節 德國觀光業發展的效果102
       一、德國國內觀光經濟成長
       二、過夜住宿之經濟價值

第五章  音樂展現的文化資產111
    第一節 德國古典音樂之發展111
       一、巴洛克時代音樂中心
       二、古典樂派時期之音樂巔峰
       三、浪漫時期之音樂成就
    第二節 音樂與歌劇之盛行120
       一、德國歌劇之不朽地位
       二、音樂會的傳統與革新
    第三節 音樂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130
       一、德國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
       二、音樂在文化創意產業之效益
       

第六章 結論145

參考文獻151

附錄159



圖目次

圖2-1.  權力光譜圖17
圖2-2.  印歐語系概覽表28
圖3-1.  1995年和2008年德語檢定考試類別之比較較55
圖3-2.  1995-2009年參加德語檢定考試之發展55
圖3-3.  PASCH夥伴學校數量增加之發展60
圖3-4.  2008年德國海外學校事務61
圖3-5.  2007年聯邦政府文化與教育外交政策的補助經費分配62
圖3-6.  2008年之文化與教育外交政策財務支出64
圖3-7.  聯邦政府對海外學校事務的補助經費之分配(以百萬歐元為單位)66
圖4-1.  2009年國際觀光受金融危機影響85
圖4-2.  2009年德國度假類別與活動問卷調查92
圖4-3.  1999-2006德國觀光之經濟成長103
圖4-4.  2009年夜宿德國的人數與總金額106
圖4-5.  中國將成為德國最大的觀光市場來源107
圖4-6.  德國在歐洲旅館過夜住宿的人數比較108
圖4-7.  德國成為歐洲商務旅行的首要選擇國家109
圖4-8.  2009年旅遊與觀光競爭指數110
圖5-1.  藝術與文化塑造優秀企業家之領導力發展133
圖5-2.  瑞士三個文化部門範例134
圖5-3.  德國的經濟文化圈:2010年4月德國企業文化資助比例135
圖5-4.  2007年文化創意產業帶來的附加價值138
圖5-5  音樂下載的數量與總額140
圖5-6.  2008年消費者研究協會(GfK) 研究:德國活動經濟與音樂市場143


表目次

表2-1  權力的三種類型16
表3-1.  2007-2009年歌德學院統計德語學習人數53
表4-1.  德國國家旅遊局之收支狀況91
表5-1.  2009年德國音樂產業結構14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 書籍
潘罡譯(1998),John Louis DiGaetani著,《歌劇的饗宴》,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費通等譯(1987),B. Malinowski著,《文化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杜美(1993),《德國文化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丁建弘、李霞(1996),《普魯士的精神與文化》,台北︰淑馨出版社。
林志忠譯(2002),Terry Eagleton著,《文化的理念》,台北︰巨流圖書。
林耀華(1895),《民族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金梅譯(2006),Eric Hobsbawm著,《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延貴、范榮春(1990),《民族問題學說史略》,貴州︰貴州民族出版社。
賴麗琇(1994)、(2002),《新德國= Neue Deutschlandkunde》、《德國文化史》,中央圖書出版社。
賴麗琇(2003),《德國史(上)》、《德國史(下) 》。台北:五南。
劉小明(2000),《德意志的智慧》,台北︰林鬱文化。
劉以德譯(2005),A. J. Veal著,休閒觀光政策與規劃,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劉祥修、李銘輝(1994),觀光導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盧德瑢譯(1996),Roberta Gottesman著,《歐洲音樂節慶之旅》,精英出版社。
羅基敏、梅樂亙譯(2006),Jürgen Maehder著,《華格納.【指環】.拜魯特》,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郭恆鈺(1992),《德意志帝國史話》,台北︰三民書局。
桂冠學術編輯室譯(1999),米勒(Hugh M. Miller)、泰勒(Paul Taylor)、威廉斯(Edgar Williams)著,音樂概論,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洪萬隆(1996),音樂與文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江宜樺(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灣大學。
靳宏剛(1994),《語言發展心理學》,五南圖書出版社。
薛金印譯(2001),Alan Wykes著,希特勒-納粹帝國的獨裁者,星光出版社。
夏學理(2009),《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徐昕、郝望、李保平譯(2006),Hans Morgenthau著,《國際政治學—為權力與和平鬥爭》,北京大學出版社。
許鐘榮(1999),《巴洛克的巨匠》、《維也納古典的樂聖》、《浪漫派的旗手》,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恭啟、于嘉雲合譯(1989),R. Keesing著《人類文化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張渝役(2000),世界著名交響樂團,文赫出版有限公司。
周惠民(2006),德國史-中強權的起伏,台北︰三民書局。
邵毅強譯(1994),崛內敬三著,《西洋音樂史》,全音樂譜出版社。
音樂時代(2005),《柏林愛樂百年傳奇》,音樂時代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政寬(2000),《觀光政策、行政與法規》,台北︰揚智文化。
陽明賢(1999),觀光學概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吳武忠譯(2007),Roy A. Cook, Laura J. Yale, Joseph J. Marqua著,觀光學,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家恆、方祖芳譯(2006),Joseph S, Nye著,《柔性權力》,台北:遠流。

(二) 論文
杜冠蓁(2009),《歐盟觀光政策對於歐洲整體觀光發展影響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淳甄(2007),《德國文化外交之研究︰柔性權力的施展》,台北︰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湘月(1999),《德國文化政策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 期刊與報告書
馬群傑、陳建寧(2008),「公眾參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認知研究」,TASPAA
    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廖揆祥(2010),「慕尼黑啤酒節的歷史回顧」,巴黎視野,第六期,財團法人
    中法文化教育基金會。
林永欽(2009),「考察歐洲地區-德國及民宿管理情形報告書」,交通部觀光局。
林立(2010),德國「柔性權力」的運用—以「歌德學院」與「拜魯特音樂節
   為例」—兼論「台灣書院」的定位及其與「孔子書院」的可能關係,卓忠
   宏主編,歐洲聯盟柔性權力之運用,台北︰時英出版社,245-271。
郭秋慶(2009),「德國海外文化柔性實力的動向」,巴黎視野,第六期,財團
    法人中法文化教育基金會。
侯尊堯(2006),「從柔性權力分析兩岸與非洲的外交關係」,高雄︰國立中山 
    大學大陸研究所學術研討會。
徐秀軍(2005),「後冷戰時代的國際軟力量競爭與中國選擇」,《貴州師範大學 
    學報》,第3期。
蘇明和(2009),「觀光思潮下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凝視」,文化創意產業永續
    與前瞻研討會。
王滬寧(1993),「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吳怡佩(2002),「科技與創意充分結合---芬蘭的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  
    產業︰全球思考‧台灣行動】國際研討會。


二、外文部分

(一) 書籍
Brown, H.D.(198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Geoffrey Hartman(1997), The Fateful Ques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Kurt Snotheimer&Wilhelm Bleek(2002), Grundzüge des politischen Systems
   Deutschlands, 14th edition, München: Piper.
Max Rheinstein and Edward Shils(1954),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translation from Max Weber,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2nd ed. 
   (1925),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ye, Joseph S. (2004), Soft power :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Roy A. Cook(2006), Laura J. Yale, Joseph J. Marqua. Tourism: The Business of   
   Travel, 3rd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earson Prentice Hall. 
Rhodri Thomas(2007), Marcjanna Augustyn, Tourism in the new Europe:
   perspectives on SM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Amsterdam : Elsevier.
Raymond Williams(1963), 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 London, reprinted 
   Harmondsworth.
R. G. Collingwood, The Idea of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paper 175-178.
Schumann, J.H.(1978), The Pidginization Process. A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二) 期刊、報章雜誌
Carl Hempel, ” The Function of General Laws in History”, Jounal of Philosophy 
   39, 1942, paper 5-48.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Impact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ternal Market on the Tourism Sector”, Brussels, 1993.
John le Carré, “Engländer, keine Angst vor den Deutschen!”,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Nr.145, 26. Juni 2010, p.37. 
Poon A.(1989), “Competitive strategies for a new tourism. In C. P. Cooper(Ed.), 
   Progress in tourism, recreation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London: 
   Belhaven Press.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Tourismus und Landschaft= Tourism and   
   Landscape”, Wien : Springer, 2004.
Sigrid Weigel, “Phantome der Kulturnation”, Genea-Logik. Generation, Tradition  
   und Evolution zwischen Kultur- und Naturwissenschaften, Fink Verlag,   
   München, 2006.
Shackleford P.(1998), “Analysis by the WTO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EURO area 
   in European and world tourism”, CEU/ETC Seminar on the EURO and 
   Tourism Conference speech, paper 1-14.
Thomas Banchoff (1999), “German Identity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5, no3.
Terry Eagleton(1999), “National and the Case of Ireland”, New Life Review no 
   234. 

二、官方資料
【德國聯邦政府】
BUNDESREGIERUNG(2008), “Wo wir uns finden.” Rede von Bundespräsident 
   Horst Köhler Rede von Bundespräsident Horst Köhler beim Festakt zum Tag 
   der Deutschen Einheit am 3. Oktober 2008 in Hamburg, Bulletin der 
   Bundesregierung Nr. 103-1, availible from: http://www.bundespraesident. 
   de/Anlage/original_657317/Rede-von-Bundespraesident-Horst-Koehler- 
   beim-Festakt-zum-Tag-der-Deutschen-Einheit.pdf.
BUNDESREGIERUNG(2009), ”Rede von Kulturstaatsminister Brend Neumann 
   anlässlich der Jahreskonferenz der Initiative Kultur und Kreativwirtschaft” , 
   availible from: http://www.bundesregierung.de/Content/DE/Rede/2010/09/
   2010-09-24-neumann-icom.html.
BUNDESREGIERUNG (2009), “Kulturstaatsminister Bernd Neumann: Kultur-   
   und Kreativwirtschaft wird als wichtige Zukunftsbranche nachhaltig gestärkt“, 
   availible from: http://www.bundesregierung.de/Content/DE/
   Pressemitteilungen/BPA/2009/06/2009-06-16-bkm-jahreskonferenz-
   kreativwirtschaft.html.

【德國聯邦外交部】
AUSWĂRTIGES AMT, Auswärtige Kulturpolitik 2007/2008, Kultur- und 
   Kommunikationsabteilung, 2009.
AUSWĂRTIGES AMT, Bericht der Bundesregierung zur Auswärtigen 
   Kulturpolitik 2008/2009, Kultur- und Kommunikationsabteilung, 2010. 
Deutsch- Sprache der Idee,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Der Welt 2010, Netzwerk 
   Deutsch, 2010.
Deutsch- Sprache der Idee, Statistische Erhebungen 2010-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Der Welt, Netzwerk Deutsch, 2010.
Goethe Institut, Jahrbuch 2008/2009, Goethe-Institut e.V. Zentrale und  
   Goethe-Institut e.V. Hauptstadtbüro Berlin, 2009.
Goethe Institut, Jahrbuch 2009/2010, Goethe-Institut e.V. Zentrale und 
   Goethe-Institut e.V. Hauptstadtbüro Berlin, 2010.
Schulen:Partner der Zukunft, Schulen:Partner der Zukunft Jahrbuch 2008, 
   München: Goethe-Institut e.V. Zentrale, Februar 2008, P.6.

【德國聯邦經濟與科技部】
Bernd Fesel, Michael Söndermann(2007),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Germany, German Commission for UNESCO, Grafische Werkstatt Druckerei 
   und Verlag.
Bundersminiterium für Wirtschaft und Technologie(2009), Initiative Kultur- und 
   Kreativwirtschaft, Branchenhearing Live Entertainment 25. November 2009 
   im Bundesminiterium für Wirtschaft in Technologie, Berlin, DerBeauftragte 
   der Bundesregierung für Kultur und Medien.
Bundesminiterium für Wirtschaft und Technologie(2010), Initiative Kultur- und 
   Kreativwirtschaft, Kultursponsoring: Chance für Kultur und Wirtschaft Eine 
   Veranstaltung in Kooperation mit dem Kulturkreis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im   
   BDI e.V., 24.August 2010 im Hamburger Bahnhof, Der Beauftragte der 
   Bundersregierung für Kultur und Medien, Berlin.
Bundersminiterium für Wirtschaft und Technologie(2009), Initiative Kultur- und 
   Kreativwirtschaft, Branchenhearing Musikwirtschaft am 5. Mai 2009 im 
   Radialysystem in Berlin, Der Beauftragte der Bundesregierung für Kultur und 
   Medien.
Federal Ministry of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2009),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Geramny 2009 Monitoring of Selected Economic Key Data on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Research Report No 589,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itiative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德國國家旅遊局】
Deutschland Das Reisenland, Qualitätmonitor Deutschland-Tourismus Ergebnisse 
   2008/2009, Europäische Reisensicherung AG..
Germ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 (2010), 2009 Annual report, Frankfurt: Germ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
Germany- Friendly Business (2009), Business Travel Market Germany 2008,  
   GNTB/EITW (European Institute for the Meetings Industry).
Travel Destination Germany (2010), Incoming-Tourism Germany, Edition 2010,   
   Germ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
Travel Destination Germany (2009), Incoming-Tourism Germany, Edition 2009, 
   Germ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
Travel Destination Germany (2007), Incoming-Tourism Germany, Edition 2007,   
   Germ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
Travel Destination Germany (2009), Germ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 Marketing 
   and sales for “Destination Germany”, Germ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
德國-旅遊勝地 (2009),德國通訊,2009年第三期,德國國家旅遊局。
德國-旅遊勝地 (2010),德國通訊,2010年第一期,德國國家旅遊局。
德國市場營銷協會(2009),上海世博會專刊-德國之行的十大理由,德國國家
    旅遊局。
德國-旅遊勝地,2010上海世博會專刊2010/2011版,德國國家旅遊局。
德國旅遊新聞,「德國國家旅遊局參展2010 CITM」,德國國家旅遊局北京辦 
    事處,http://www.germany-tourism.cn/pdf/DZT_2010_CITM.pdf

三、網路資源

(一) 網路專文
Deutsche Welle(2003), “Economic Crisis Puts the Squeeze on Arts”, available 
   from: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1564,908076,00.html.
Julian Nida-Rümelin(2005), “Kulturnation. Das hat Humboldt nie gewollt”, DIE 
   ZEIT Nr.10, available from: http://www.zeit.de/2005/10/Kulturnation
Jefferson Chase(2008), ”German Culture’s Boundaries Are a Battleground, Says 
   Historian”, The Goethe Institute symposium” Resubmitting the Kulturnation” 
   runs from April 24-26, Deutsche Welle, available from: http://www.dw-world. 
   de/dw/article/0,,3288576,00.html
Liberal News Centre(2008), “European Liberal Students welcome the Fifth 
   Freedom of Knowledge”, http://lymec.org/index.php?name= News&file=
   article&sid=606,
Travelvideo(2010),“Germany Hightlights Creative Culture in 2010”, available 
   from: http://www.travelvideo.tv/news/germany/01-11-2010/ germany-
   hightlights-creative-culture-in-2010.
UNWTO(2010), “International Tourism on Track for a Rebound after an   
   Exceptionally Challenging 2009”, available from: http://www.unwto.org/
   media/news/en/press_det.php?id=5361  
Wolfgang Schreiber(2006), “Music in Germany”, Goethe Institut, available from: 
   http://www.goethe.de/ins/us/lp/kue/mus/en17792.htm.
Wolfgang Thierse(2005), “Die Kulturnation- Von Schiller lernen?”,
   Deutschlandradio, avalible from: http://www.dradio.de/dkultur/sendungen/ 
   signale/362015/

(二) 參考網站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berliner-philharmoniker.de
德國聯邦政府 http://www.bundesregierung.de
德國聯邦外交部 http://www.auswaertiges-amt.de
德國聯邦經濟與科技部http://www.bmwi.de/
德國聯邦統計局 http://www.destatis.de
德國國家旅遊局 www.germany-tourism.de
德國文化局http://www.kulturportal-deutschland.de 
德國學術交流總署 http://www.daad.de
德國文化創意產業http://www.kultur-kreativ-wirtschaft.de
德國概況 http://www.tatsachen-ueber-deutschland.de
德國劇院協會 http://www.buehnenverein.de
德國在台協會http://www.taipei.diplo.de
德中同行 http://www.deutschland-und-china.com
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 http://www.world-tourism.org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http://www.unesco.org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德國委員會http://www.unesco.de
歌德學院 http://www.goethe.de
中華民國德語文學者暨教師協會http://www.gdvt.org.tw
世界文化志工http://www.kulturweit.de
維基百科 http://www.wikipedia.org
歐盟統計局http://epp.eurostat.ec.europa.eu
歐盟旅遊局 http://ec.europa.eu/enterprise/tourism/index_en.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