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302201115240300
DOI 10.6846/TKU.2011.01194
論文名稱(中文) 胡錦濤的「和諧社會」理論與中共改革開放政策
論文名稱(英文) Hu Jintao’s “harmonious society”theory and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f CCP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1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林祐斳
研究生(英文) You-Chin Lin
學號 69727008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1-07
論文頁數 18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趙春山
委員 - 趙春山
委員 - 張五岳
委員 - 林琳文
關鍵字(中) 和諧社會
改革開放
科學發展觀
意識形態
以人為本
關鍵字(英) harmonious society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deology
people oriented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共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基本上就標誌著當前大陸社會並不和諧,尤其是中共長期實行不均衡的「地區傾斜」發展戰略,已經讓大陸社會的內部矛盾日益惡化,動搖中共政權統治的合法性基礎,在伴隨改革開放以來劇烈的社會轉型過程中,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更加複雜多變,對於政府政策深感不滿不安的社會意識,成為不和諧社會的根本源頭,更也使得中共推動改革開放政策面臨種種挑戰。
    然而,掌握意識形態的主導權與解釋權,是中共黨國體制下,領導人鞏固領導權的重要工具,中共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意識形態思想體系,作為繼續推動中共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導脈絡,不僅首度提出以「社會建設」為主軸的戰略發展目標,更將「科學發展觀」視為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質運用準則,強調堅持以人為本,目的在於讓中共領導集體主動推出的意識形態思想體系被人民獲得認同與信任。
    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希望能夠建構一個屬於中共第四代領導集體的實踐型意識形態,以樹立黨內理論權威地位,為自己新的政策方針建構合理化、合法化的基礎。這更突顯出中共第四代領導當局因應隨著改革開放而來的社會轉型困境,所進行政策的調整與轉向,同時呈現出改革開放後中共官方意識形態的持續與轉變。
英文摘要
CCP propose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theory which basically indicates China’s inharmonious society situation. More contradictions inside society and even wreck CCP’s ledership, especially when CCP implement the long practice of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People’s concepts and vales have changed during transformation since 1978, and those social awareness bacome origins of in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are now challenging CCP’s reform and open policy movement.

    However, CCP’s 4th generation leader Hu Jintao propose to create“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ideology which will continues CCP’s reform and open policy process. The idea is first time present “social construction” as main strategy object, and also appilied with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CP want this kind of people oriented ideology can be accepted by their people as the leadership can be secured in paty-state system. 
   
   In further reason, CCP hope to establish an ideology for their 4th generation ledership group that can have athority on basis to control and legislate in legitimacy in the party. This points out how 4th leadership manage social adjustment in such difficult situation, and also represents CCP’s main idea about reform and open polic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6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21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23
第二章  中共「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源起與內涵	25
第一節  中共「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源起	25
第二節  中共「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意涵	46
第三章  胡錦濤執政後的改革開放政策	62
第一節  中共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的困境	62
第二節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對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導意義	81
第三節  胡錦濤執政時期改革開放政策的調整	94
第四章  中共推動改革開放政策所面臨的挑戰	113
第一節  胡錦濤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內部環境問題	118
第二節  胡錦濤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外部環境問題	128
第三節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在中共改革開放挑戰中的特質	142
第五章  結論	16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61
第二節  研究心得	171
參考書目	174

圖目錄
圖 1-1  論文研究架構圖	23
圖 1-2  論文章節安排	24
圖 3-1  中共官方意識形態的創造過程	91
圖 3-2  中共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的官方意識形態創造過程	93
圖 4-1  「國家/社會」關係作為一種解釋模式示意	114
圖 4-2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為主要變數下的「國家/社會」關係	117
參考文獻
參 考 書 目
一、專書論著
王曉明,半張臉─中國的新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3年)。

王信賢,爭辯中的中國社會組織研究:「國家/社會」關係的視角(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6年)。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方生主編,走向開放的中國經濟:理論、模式、路線(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1991)。

包玉娥等著,20世紀中國政治發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汝信、陸學藝、李培林,2010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探索中國經濟順利轉型的秘密(台北:麥格羅希爾,2005年)。

吳安家,中共意識形態的變遷與持續(1949~2003年)(台北:國史館,2004年)。

吳玉山、徐斯儉主編,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台北:五南圖書,2007年)。

李強,社會分層十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李忠杰、徐耀新、魏力著,社會主義改革史(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

李培林,和諧社會十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李培林等著,社會衝突與階級意識:當代中國社會矛盾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李英明,中國:向後鄧時代轉折(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李英明、關向光編著,中國研究的多元思考(台北:巨流,2007年)。

何思因、陳德昇、耿曙主編,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3年)。

冷溶主編,科學發展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林琳文,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胡鞍鋼,中國崛起之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俞可平主編,中國政治發展30年(1978~2008)(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年)。

俞可平主編,中國治理變遷30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俞吾金,意識形態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2007年)。

張才國,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

張晏、章元、陳釗主編,走向平衡的增長:30年改革開放的大國發展道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陳重成、舒中興著,崛起與蛻變中的中國─入世後的機遇與挑戰(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

馮特君、王曉峰著,對外開放與今日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靳江妤、王郅強主編,和諧社會建設與社會矛盾調節機制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楊開煌主編、張執中、馬彥彬等著,胡錦濤政權之續與變論文集(台北:問津堂書局,2007年)。

蔡昉、林毅夫著,中國經濟:透析全球最大經濟體,掌握大陸市場經營契機(台北:麥格羅希爾,2003年)。

趙智奎主編,改革開放30年思想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趙智奎主編,改革開放30年思想史(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圖書,1997年)。

劉吉,社會主義改革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劉明君、鄭來春、陳少嵐著,多元文化衝突與主流意識形態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鄭永年,政治漸進主義:中國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前景(台北:吉虹資訊,2000年)。

鄭永年,胡溫新政:中國變革的新動力(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04年)。

謝舜,和諧社會:理論與經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魏艾主編,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關海庭主編,20世紀中國政治發展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蕭淯水主編,科學發展觀引領下的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翻譯專書
Andrew Heywood著、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等譯,最新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2001年)。

Andrew Heywood著、陳思賢譯,政治的意識形態(台北:五南,2009年)。

Anthony Giddens著、簡惠美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1994年)。

John Naisbitt、Doris Naisbitt合著、侯秀琴譯,中國大趨勢:八大支柱撐起經濟強權(台北:天下遠見,2009年),頁206。

Martin Jacques著、李隆生、張逸安譯,當中國統治世界(台北:聯經,2010年)。

Mark Leonard著、林雨蒨譯,中國怎麼想(台北:行人出版社,2008年)。

Max Weber著、于曉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左岸文化,2005年)。

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年)。

Ulrich Beck著,汪浩譯,風險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

小林熙直編,蕭秋梅譯,中國經濟的危機:了解中國經濟發展九大關鍵(台北:經濟新潮社,2003年)。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與國際經濟研究院著、樂為良、黃裕美譯,重估中國崛起:世界不能不知的中國(台北:聯經,2006年)。

三、官方資料與出版品
中共中央黨校,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學習問答(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

中共中央黨校編寫組,「三個代表」學習讀本(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年)。

中共中央文獻室,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室,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江澤民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列寧全集第二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列寧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列寧全集第三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列寧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列寧全集第六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改革開放三十年編寫組織,改革開放三十年(北京:中共文獻出版社,2008年)。

四、英文文獻
Cao Fangjun,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China's Road to Modernization,”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 43 (Fall 2009), pp. 7~16.
 
Chu-Yuan Cheng, “China's New Development Plan: Strategy, Agenda, and Prospects, ” An American Review, Vol. 34 (2007), pp. 47~59.

Delury, John, “" Harmonious" In China”Policy Review, (Apr/May 2008), pp. 35~44.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Giddens, A., 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8).

Han Ai,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chieving Individual Harmony”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13 (Aug 2008), pp. 143~164.

Liu Yi,“Enhance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for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nd Build Up Harmonious Campuses”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vol. 43, no. 3, (May-June 2010), pp. 53~63.

Qi Sun, “A Critical View On Building Learning Cities In China: Lifelong Learning As a Vehicle Towards a Harmonious Society”Convergence, Vol. 40 (2007), pp. 95~115. 

Rosemary Foot, “China and the Asia-Pacific Security Order: Harmonious Society and Harmonious World?”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2007 Annual Meeting, pp. 1~12.

Susan Shirk, China-Fragile Superpower: How China’s Internal Politics Could Derail Its Peaceful Ris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trans By M. Ritter(London: Sage, 1992).

Xu Feng, “Gated Communities and Migrant Enclaves: the conundrum for building harmonious community”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Nov 2008), pp. 633~651.

Xing Guoxin, “Hu Jintao's Political Thinking and Legitimacy Building: A Post-Marxist Perspective”An American Review, Vol. 36 (2009), pp. 213~226.

五、期刊
丁偉,「中國軟力量的思考」,二十一世紀(香港),第116期(2009年12月),頁6~9。

王義桅,「“和諧世界”觀的三重內涵」,教學與研究(上海),2007年第2期,頁67~71。

王信賢,「傾斜的三角:當代中國社會問題與政策困境」,中國大陸研究,第51卷第3期(2008年9月),頁37~62。

王信賢、張宏遠、馬彥彬、歐陽新宜、蔡宏明、楊開煌、楊志恆、楊念祖、高輝,「和諧社會與未來中國」,中共研究,第41卷第2期(2007年2月),頁95~125。

唐彥博,「中共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挑戰」,中共研究,第41卷第7期(2007年7月),頁57~78。

王偉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指南─重讀《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共中央黨校學報(北京),第11卷第1期(2007年2月),頁5~9。

王家云,「毛澤東對和諧社會的理論探索」,毛澤東思想研究(北京),第24卷第3期(2007年5月),頁4~7。

朱新民,「中國和平崛起的省思:衝突或和諧」,國際關係學報,第23期(2007年1月),頁175~187。

江振昌,「中國步入風險社會與政府管理轉型─以SARS事件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2期(2006年6月),頁45~63。

李英明,「論中共意識形態」,共黨問題研究,第13卷第12期(1987年12月),頁29~37。

宋國誠,「科學發展觀─中國第三次社會轉型」,中國大陸研究,第51卷第2期,(2008年6月),頁97~134。

吳安家,「中共統治五十年的理論與實際」,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9期(1999年9月),頁1~12。

邵一江,「儒家思想與構建和諧社會探析」,科學社會主義(北京),2007年第4期,頁96~98。

姜新立,「中共意識形態之演變與發展(上)」,中共研究,第34卷第4期(2000年4月),頁77~86。

姜新立,「中共意識形態之演變與發展(下)」,中共研究,第34卷第5期(2000年5月),頁60~69。

祖嘉合,「試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內在關聯性」,思想教育研究(北京),2010年第1期,頁12~16。

海克‧霍爾比格、呂增奎譯,「當代中國的意識形態重構:決定因素、進展和侷限」,國外理論動態(北京),2009年第12期,頁45~49。

唐勃,「中共意識形態的適應與調適」,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7期(2004年7月),頁12~22。

陸水明,「從歷史傳承到現實構想─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再思考」,南京政治學院學報(南京),第25卷第146期(2009年4月),頁26~29。

曹小平,「構建和諧社會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本質與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北京),2007年第1期,頁69~73。

張國聖,「論析中共官方意識形態的研究途徑」,中共研究,第32卷第1期(1998年1月),頁95~107。

黃清賢,「中共領導人的辯證思維研究」,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5期(2008年7月),頁277~307。

黃丹森,「關於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哲學思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第44卷第5期(2007年9月),頁5~13。

董歡,「列寧的社會活力觀及其當代意蘊」,理論探索(北京), 2007年第4期,頁41~44。

楊奎,「批判與超越:馬克思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研究」,北京行政學院學報(北京),2007年第3期,頁49~51。

賈建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點難點問題解析」,馬克思主義研究(北京),2006年第3期,頁5~11。

趙建民,「科學發展觀與胡錦濤路線」,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12期(2007年12月),頁43~46。

趙春山,「蘇聯變局中的戈巴契夫:他的觀念、手段和難題」,中國論壇,第29卷第11期(1990年3月),頁13~18。

趙春山,「意識形態與蘇聯外交政策」,共黨問題研究,第4卷第3期(1978年3月),頁5~9。

趙春山,「論中共的對外開放政策」,東亞季刊,第26卷第1期(1994年7月),頁1~21。

趙春山,「中共政治體制沿革─問題與對策」,中共研究,第34卷第6期(2000年6月),頁77~85。

趙春山,「論中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共黨角色」,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1999年夏季),頁1~22。

鄭佳明,「中國社會轉型與價值變遷」,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第25卷第1期(2010年1月),頁113~126。

六、碩博士論文
吳博松,「中共胡錦濤時代意識形態之研究-從構建「和諧社會」層面分析」,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張國聖,「改革開放後之中共官方意識形態:衰退與重構」,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黃清賢,「中共意識形態之全球化與在地化辯證」,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班論文(2006年)。

七、網路資源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

中國選舉與治理網: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83097。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http://www.iwep.org.cn/。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香港中文大學):http://www.usc.cuhk.edu.hk/default.asp。

中國國關在線:http://www.irchina.org/index.asp。

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