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208201416001500
DOI 10.6846/TKU.2014.00339
論文名稱(中文) 探索科幻電影中的未來意象:科幻影迷的未來想像
論文名稱(英文) Exploring Future Images of Sci-Fi Movies: Insights of Sci-Fi Fans' Future Imagin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Futures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張暐欣
研究生(英文) Wei-Hsin Chang
學號 60170005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09
論文頁數 11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國華(sochen@mail.tku.edu.tw)
委員 - 宋玫玫(song@mail.tku.edu.tw)
委員 - 顏建發(jiannfay@uch.edu.tw)
關鍵字(中) 科幻
科幻電影
科幻影迷
未來意象
未來想像
關鍵字(英) Science Fiction
Sci-Fi Movies
Future Images
Imagin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因時代背景之影響,快速變遷的社會導致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然而,科幻電影習慣以未知的概念為出發點,經常呈現人類在未來世界將可能面臨的處境,以及描繪出真實社會的未來發展。因此,科幻電影展現出人們對於未來的期待,且對於人們的未來想像具有一定的影響性。本研究嘗試從科幻影迷的觀點出發,透過科幻電影為切入點,藉此探討科幻影迷的未來想像之方式,並挖掘出科幻電影對於影迷想像未來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分別訪談7位科幻影迷,研究結果發現:首先,科幻電影促使科幻影迷清楚詮釋對未來觀與未來意象的感受;其次,科幻電影為提供人類思考未來的一項工具,唯有重視本身的觀點才能創造未來;最後,科幻擁有跨學科的相關知識,而未來想像亦是一種可以累積的資產。研究者經由訪談發現科幻電影的多元未來意象與科幻影迷豐富的未來想像,並透過未來三角法探索出科幻影迷所希望的科幻未來,最後使用未來情節分析的建構方式,透過情節故事的幫助,勾勒出台灣科幻電影未來的多種可能情節,分別為「聯合國影展」、「迪士尼樂園」、「國民義務教育」與「霍格華茲學院」四個未來圖像。
英文摘要
Human being always holds a curious mind and infinite imagination about the future; therefore, we often are thinking and imaging our future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 Those images of the future include making forecasts about the future world, depict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presenting the expectations of future life-style. Science fiction movies seem to play a vital role of influencing our future imagination. Through the eyes of Science fiction fans, this research aims at exploring how and why we are mapping the future. 
  Adopting a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the researcher conducts seven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s. After analyzing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view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 1) Science fiction and Futures Studies does have many characteristics in common, and Sci-fi movie fans can clearly interpret their feelings about future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images from Sci-fi movie; 2)Science fiction movies are important tools for providing future thinking of people; 3) Sci-fi movie fans not only obtained sufficient knowledge the context, but also exhibit high level of futures consciousness; 4) the capability of imaging the future is an important asset that can be learned and accumulated. Furthermore, futures triangle and scenario analysis are applied to generate the possible pushes and weights of a plausible future, as well as constructing four possible future scenarios of empowering Taiwan's Sci-fi movies and future imaginatio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未來意象 7
第二節	科幻文化的意涵 14
第三節	電影情節與未來情節 22
第四節	科技之未來性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5
第四章	建構科幻影迷的未來想像之旅 41
第一節	進入科幻影迷的科幻世界 41
第二節	科幻電影究竟有甚麼用? 44
第三節	從觀看科幻到洞悉未來 54
第四節	科幻影迷的未來想像 71
第五節	科幻未來之未來三角法 84
第六節	台灣科幻電影的未來之情節分析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97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4
附錄	110

表目錄
表1 意象的特質與特性 9
表2 科幻涉及的廣度與深度 19
表3 受訪者基本資料 38

圖目錄
圖1 多元的未來 27
圖2 人類的文化系統 32
圖3 研究流程圖 35
圖4 未來三角分析模型 39
圖5 雙變項情節分析模型 40
圖6 科幻未來之未來三角 84
圖7 台灣科幻電影的未來之情節分析 9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駿發(2011)。橘色科技的發展與挑戰。科學發展,463,64-71。
王璦玲(1994)。論明清傳奇名作中「情境呈現」與「情節發展」之關聯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549-592。
未來十大科技(2014年5月9日)。IDEAPIT。擷取自http://ideapit.net/p2877.html
呂應鐘、吳岩(2001)。科學文學概論。台北市:五民。
吳文龍(2006)。科幻-科學中的幻想、幻想中的科學。科學教育月刊,294,15-22。
吳定柏(1996)。漫談科幻百科及科幻定義。科幻世界,1,44。
吳佳蓓(2011)。《蠍子之家》中的反烏托邦現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吳建興(2005)。迎向多元文化教育的挑戰。學生輔導,97,109-115。
李明杉(2005)。科技發展史與社會文化關係之分析。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1),23-29。
李迪才(2007)。科幻片微型史-經典模式、再現傳承、詮釋系統。電影欣賞,130(4),10-16。
李薦宏(1995)。形‧生活與設計。台北:亞太。
沈國芳(2005)。觀念與範式—類型電影研究。北京:中國電影。
林志鴻、董娟娟(1999)。社會未來學。台北:華泰文化。
林健群(1998)。晚清科幻小說研究(1904-1911)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科技的範圍(2013年11月12日)。教育部數位教學入口網。擷取自http://content.edu.tw/junior/life_tech/tc_jr/student/course/101/souce03.htm
陳瑞麟(2006)。科幻世界的哲學凝視。台北:三民。
陳瑞麟(2011)。英美哲學、STS、科技與社會。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4),13-24。
陳國華、廖德智(譯)(2008)。未來學研究:價值、客觀、與良善社會(原作者:Wendell Bell)。台北市:學富。
陳國華等(譯)(2004)。未來學導論:歷史、目的與知識(原作者: Wendell Bell)。台北市:學富。
陳儒修(1998)。世紀末主體意識的危機:綜論90年代有關記憶的科幻電影。藝術學報,62,215-219。
陳信行(2010)。科技、傳播與科技的傳播。載於楊谷洋、陳永平、林文源、方俊育(主編),科技社會人:STS跨領域新視界(158-162頁)。新竹市:交大出版社。
陳逸平(2005)。科幻電影的未來學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陳向明(201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原作者:Fiske John)。台北市:萬象。
梁鈺環(2012)。科幻電影的未來預言探悉—以《駭客任務》三部曲為例。國文天地,321,66-71。
許瓊文(2007)。科幻電影之科技價值觀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昌財、梅國忠、吳贊鐸、李沿儒、賴沅暉(2012)。科技管理。台北:全華圖書。
張建邦(1984)。預見未來。台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張春興(1993)。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
曾偉禎(譯)(1992)。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原作者: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台北市:遠流。
傅吉毅(2002)。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黃惠慎(2003)。倪匡科幻小說研究-以〈衛斯理系列〉為主要研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黃海(2013)。科學與科幻小說間的交錯,迎向人類未來的想像(2014年03月22日)。Readmoo科科圓桌會講座會。擷取自http://blog.readmoo.com/2013/09/03/mootalk-kerker/
彭聃齡、張必隱(2000)。認知心理學。台北:東華。
葉李華(1998)。開宗明義論科幻。科學月刊,338,99-100。
葉李華(2004)。科幻研究學術論文集序。新竹市:交大出版社。
楊字民(2007)。道具演義:科幻電影與新產品設計的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楊家輝(2011)。橘色科技與智慧生活。科學發展,466,30-35。
楊思親(2010)。當奇幻文學遇上改編電影──以國小三年級的閱讀歷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詹若涵(2004)。產品意象與造形特徵之對應關係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劉光能(2001)。回溯科幻的「圓夢」本質∕人的「追夢」本能--從二十世紀首尾兩部法國影片「月球之旅」與「驚異狂想曲」到科幻影類。電影欣賞,19(2),58-70。
韓叢耀(2005)。圖像傳播學。台北市:威仕曼。
戴秀柔(1990)。虛擬未來--科幻電影之敘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羅時成(2000)。科學家的愛情故事--評科幻小說《抉擇》。科學月刊,31(4),356-357。
羅頗誠(1993)。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原作者:陳儒修)。台北市:萬象圖書。

英文部分
Baker, G. P. (1976). Dramatic Technique. NY: Da Capo Press.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Dator, J. (1994). What Futures Studies, And is Not. Papers de Prospectiva May, 24-47.
Dator, J. (2009). Alternative Futures at the Manoa School. 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 14(2), 1-18.
Disch, T. M. (1998). The Dreams Our Stuff Is Made of. NY: Simon & Schuster.
Hacker, M., & Barden, R. (1987). Technology in your world. NY: Delmar Publishers.
Hofstede, G. (1983). 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sions: A Research-Based Theor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mong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13(1-2), 46-74.
IBM︰未來5年 5大智慧科技改變世界(2014年5月9日)。自由時報電子報。擷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739416
Inayatullah, S. (2008). Six pillars: Futures thinking for transforming. Foresight, 10(1), 4-21.
Lombardo, T (2005). Science Fiction : The Mythology of the Future. http://www.centerforfutureconsciousness.com/pdf_files/Video/Science%20Fiction%20Outline%202014.pdf
Lombardo, T (2006).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Future: Accelerating into the Future. Learning Tomorrow, Vol. 1, No. 1.
Lopez, D. (1993). Films by Genre. Jefferson: MacFarland & Company, Inc.
Masini, E. B. (1993). Why futures studies? London: Grey Seal.
Michael, D. (1987). The future tells stories. Pp. 75-86 in M. Marien and L. Jennings (eds.), What I Have Learn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Vintage Books.
Ogburn, W. F. (1922). Social change .NY: The Viking Press.
Polak, F. (1973). The Image of the Future. (Translated by Elise Boulding) NY: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Prensky, M. (2001).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On the Horizon, 9(5), 15.
Reber, A. S. (1985).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New York: Penguin.
Roberts, A (2005).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Schultz, W. L. (2002). Alternative futures. December 11, 2013, retrieved from 
http://www.infinitefutures.com/essays/prez/overview.ptt. 
Slaughter, R. A. & Bussey, M. P. (2005). Futures thinking of social foresight. Taipei: Tamkang Univers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Foresight International.
Sobchack, V. (1997). Screening space: The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film.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Wheelwright, V. (2006) Images of the future. From futureorientation, 3, 44-4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