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207201608571900
DOI 10.6846/TKU.2016.00313
論文名稱(中文) 當代荀子哲學詮釋的省察與再探索
論文名稱(英文) New ingenuity to Xun Zi philosophy -From the critical reflection of contemporary Xun Zi interpret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陳哲儒
研究生(英文) Che-Ju Chen
學號 899010069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17
論文頁數 15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袁保新(076615@mail.tku.edu.tw)
委員 - 莊耀郎
委員 - 高柏園
委員 - 王樾
委員 - 戚國雄
關鍵字(中) 荀子
詮釋
天人關係
典範人格
關鍵字(英) Xunzi
Hermeneutics
Heaven-man relationship
Paradigm
Personal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嘗試透過對於當代重要的荀子研究成果之回顧與反省,從中對比其異同,並試著通過上述反省與對比之成果,試圖找出新的《荀子》詮釋的可能性。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採用傅偉勳先生「創造性詮釋學」的基本概念與袁保新先生有關完整詮釋的標準,再透過沈清松先生的「對比研究法」,輔以勞思光先生的「基源問題研究法」試圖轉換不同問題意識,對《荀子》文本提出新的問題。

本研究於第二章中對二十世紀初以來的中國哲學研究模型提出反思,並在第三章對「主體性哲學」系統對荀子的詮釋成果進行考察與反省,並於第四章將現今幾個新的研究趨向展開,如「禮」的重建、道德認識論、德行倫理學、身體與氣以及出土文獻,最後依循上述研究之成果,在第五章及第六章提出本研究新的詮釋進路。

透過對於前述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本文於第五章對荀子的「天人關係」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本文揚棄了傳統的「自然天」詮釋架構,嘗試從「義命合一」的角度切入,並對《荀子》的文本進行解讀,其後便立基於此,重新從「人」角度出發,對《荀子》文本中的「性」、「偽」「心」、「道」與「禮」之間的關係進行義理定位。
英文摘要
The study attempts to review and compare existing studies on Xun Zi (荀子) crucial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whereby new perspective to explain Xun Zi is explored. 
Concerning methodology, the study tries to transform different problematics and raise new questions in regard to the text of Xun Zi using the basic concepts of Wei-Hsun Fu’s (傅偉勳) Creative Hermeneutics and the benchmark of Pao-Hsin Yuan’s (袁保新) complete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assistance of Qing-Song Shen’s (沈清松)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Sze-Kwang Lao’s (勞思光) Fundamental-Question Method.
In chapter 2, the study reflects on research models in respect to the Chinese philosophy tracing back to early 20th century; in chapter 3, investigates into the interpretative system Subjective Philosophy proposes on Xun Zi; in chapter 4, expands several existing researching trends, such as rehabilitation of Rite, moral epistemology, virtue ethics, body and qi and other unearthed documents; finally, proposes new interpretative approach in chapter 5 & 6 accordingly.
By reviewing and reflecting on former studies, the study proposes an unique insight into Xun Zi’s Heaven-Man Relationship in chapter 5, that is, an attempt to interpret Xun Z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ty of Justice and Fate” ra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of “Natural Heaven”, thereby defining doctrine and argumentation between Nature, Camouflage, Mind, Tao and Rite in Xun Z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agai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本文的研究動機	1
一、是「荀子」還是《荀子》	1
二、從哲學問題的提出到哲學史的建構	5
三、對孟子「主體性」哲學之荀子詮釋系統之反思	7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11
一、禮與政治哲學	11
二、氣與身體、情欲	13
三、德性倫理學與英語世界	14
四、出土文獻與齊魯之學	18
第三節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旨趣	19
第二章 對二十世紀初中期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考察與反省──從哲學問題到哲學史與中西哲學	24
第一節 從《荀子》文獻到《荀子》研究	24
第二節 從哲學問題的提出到哲學史研究的形成	27
第三節 「削足適履」或是「互為他者」?中西哲學對比研究方法的反思	31
第四節 西方漢學界對於當代中國哲學研究的反省與啟發	36
第五節 從對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反思中再探《荀子》研究	42
第三章 對「主體性」視域下的荀子哲學詮釋的考察與反省	44
第一節 荀子研究轉向之發端	44
第二節 對勞思光先生哲學詮釋系統之考察與反思	50
一、對於勞思光先生荀子哲學詮釋的考察	51
二、對勞思光先生荀子哲學詮釋的反省	53
第三節 對於牟宗三先生荀子研究的考察與反省	54
一、對牟宗三先生荀子哲學詮釋的考察	54
二、對牟宗三荀子哲學詮釋的反省	57
第四節 批判與繼承,《荀子》哲學再探之可能性與試探	60
第四章 荀子研究的視角轉移	65
第一節 從政治哲學到荀子禮治視域的建立	66
第二節 「倫理論辯」──荀子的「禮」作為一種道德知識如何可能	68
第三節 德性倫理學與荀子研究	72
第四節 後現代視域下荀子的身體觀與氣論	75
第五節 從出土文獻到荀子天人關係的再重建	78
第六節 回顧與開展,《荀子》哲學詮釋的新試探	80
第五章 《荀子》「天人關係」的反思與重建	82
第一節 儒家「天人關係」的再探索──從唐君毅的「義命合一」說起	83
第二節 《荀子》文獻中「天命關係」之重建	88
第三節 「天命關係」在《荀子》文獻中意義的重要性	94
第六章 《荀子》詮釋的再探索──從「典範人格」看《荀子》文本中的「性」、「偽」、「心」、「道」與「禮」之間的關係	104
第一節 《荀子》文獻中的典範人格	107
第二節 從「性惡」到「偽」──典範人格如何可能	111
第三節 由「心」以「知道」──典範人格與「道」的關係	118
第四節 典範人格與「禮義」──對於《荀子》文獻中禮義何來的綜合性名說明	124
第七章 結論	132
第一節 對於荀子研究方法之反思	132
第二節 《荀子》天人關係重建與典範人格成德之教的提出之現代意義	133
第三節 本文之回顧與檢討	134
參考書目	136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古典文獻(排序依年代)
〔漢〕司馬遷,裴駰等三家注:《史記》(臺北:宏業書局,1972年11月)。
〔漢〕劉向:〈孫卿書錄〉,收於(清)顏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六朝文》卷三十七,復旦大學圖書古籍部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輯出版社,2003年5月)。
〔漢〕應劭:《風俗通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唐〕楊倞:《荀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
〔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臺北:廣文書局印行,1979年)。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9月)。
〔明〕顧春:《六子全書之荀子》世德堂刊本(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12月)。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10月)。
近人專著(排序以筆畫字數)
于峻嶸:《學不可以已:《荀子》重添注》(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方旭東主編:《道德哲學與儒家傳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王忠林:《荀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2月)。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3月)。
王軍:《荀子思想研究──禮樂重構的視角》(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6月)。
王楷:《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王慶節:《解釋學、海德格爾與儒道今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弗朗索瓦‧于連(François Jullien),閻素偉譯:《聖人無意──或哲學的他者》(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5月)。
本杰明‧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程鋼譯:《中國古代的思想世界》(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石元康:《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10月)。
伍振勳:《語言、社會與歷史意識──荀子思想探義》(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六編第四冊,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年)。
安樂哲(Roger T. Ames),彭國翔譯:《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的古典儒學與道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安樂哲(Roger T. Ames),溫海明等譯:《和而不同──中西哲學的會通》(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安樂哲(Roger T. Ames)、江文思(James Behuniak Jr.):《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3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共三冊)(臺北:正中書局)(2006年3月)。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9月)。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8月)。
牟宗三:《時代與感受》(臺北:鵝湖出版社,1995年9月)。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4月)。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6月)。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忠」論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1月)。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12月)。

佐藤將之:《荀學與荀子思想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5年12月)。
何志華、朱國籓、樊善標:《《荀子》與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彙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5年)。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1月初版)。
何淑靜:《荀子再探》(臺北:學生書局,2014年3月)。
余亞斐:《荀學與西漢儒學之趨向》(安徽: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初版)。
余紀元:《德性之鏡──孔子與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林小真、劉哲主編:《理解梅洛-龐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頁241。
林宏星:《《荀子》精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
吳文璋:《荀子的音樂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初版)。
吳茹寒:《荀子學說淺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2年6月初版)。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9月初版)。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3月)。
李沈陽:《王者之道──《荀子》政治智囊》(鄭州:海燕出版社,2013年9月)。
李哲賢:《荀子之名學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10月)。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8月)。
李桂民:《荀子思想與戰國時期的禮學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9月)。
李晨陽:《多元世界中的儒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6年6月)。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3月)。
杜維明:《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杜維明主編:《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沈清松:《從利瑪竇到海德格》(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年9月)。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10月)。
沈清松:《傳統的再生》(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1月)。
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黃水嬰譯:《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周志煌:《物類與倫類──荀學觀念與近現代中國學術話語》(臺北:洪葉出版社,2013年3月)。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4月初版)。
周德良:《荀子思想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4月初版)。
孟旦(Donald J. Munro),丁棟、張興東譯:《早期中國人的關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6月)。
林玫玲:《先秦哲學的命論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12月)。
阿拉斯戴爾‧麥金太爾(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宋繼杰譯:《追尋美德──道德理論研究》(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5月)。
阿拉斯戴爾‧麥金太爾(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龔群譯:《倫理學簡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5月)。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俞仁寰:《從類字透視荀子政治思想之體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1962年4月初版)。
哈佛燕京學社:《波士頓的儒家》(南京:鳳凰出版集團,2009年10月)。
姜新豔主編:《英語世界中的中國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柯雄文(Antonio S.Cua),賴顯邦譯:《倫理論辨──荀子道德認識論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2月初版)。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5月)。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年6月)。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
倪德衛(David S. Nivison),萬白安(Van Norden, Bryan)編,周熾成譯:《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倪德衛(David S. Nivison),萬白安編,周熾成譯:《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11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續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年2月)。
夏甄陶:《論荀子的哲學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
孫偉:《重朔儒家之道──荀子思想的再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
孫偉:《「道」與「幸福」:荀子與亞里斯多德倫理學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
涂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2月)。
秦越存:《追尋美德之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8月)。
翁惠美:《荀子論人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8年7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鵝湖學術叢刊,1997年12月)。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2月)。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
郝大唯(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郝大唯(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馬育良:《中國性情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馬國瑤:《荀子政治理論與實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
高宣揚:《後現代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高正:《荀子版本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7月)。
高春花:《荀子禮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張汝倫:《中西哲學十五章》(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8月)。
張西堂:《荀子真偽考》(臺北:明文書局,1994年3月)。
張志弘:《德性與權利──先秦儒家人權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初版)。
張覺:《荀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初版)。
張祥龍:《先秦儒家哲學九講──從《春秋》到《荀子》》(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張祥龍:《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10月)
張鼎國:《詮釋與實踐》(臺北:政大出版社,2011年12月)。
梁啟超:《梁啟超論儒家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6月)。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2年8月)。
梁啟雄:《荀子束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9月)。
梁啟雄:《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6月)。
梁濤:《儒家道統說新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
梁濤:《郭店楚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郭志坤、陳雪良:《提問荀子》(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1月初版)。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6月)。
陳文潔:《荀子的辯說》(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2月初版)。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11月)。
陳正雄:《荀子政治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初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4月)。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4月)。
陳來:《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4月)。
陳迎年:《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荀子的美學精神》(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2月)。
陳修武:《人性的批判──荀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12月)。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9月)。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1998年3月)。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11月)。
湯姆‧羅克莫爾著,徐向東譯《康德與觀念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7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5月)。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証》(廣西:廣西師範大學,2006年10月)。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
喬爾‧考普曼(Joel J. Kupperman),唐曉峰譯:《向亞洲哲學學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6月)。
湯一介主編:《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導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6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10月)。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2月)。
奧德嘉‧賈塞特著,謝伯讓、高蕙涵譯《哲學是什麼?》(臺北:商週出版社,2011年11月)。
楊柳橋:《荀子詁釋》(山東:齊魯書社,2009年9月)。
楊承彬:《孔、孟、荀的道德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
楊長鎮:《荀子類的存有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月)。
楊照:《荀子──儒學主流真正的塑造者》(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8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楊儒賓、祝平次:《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年12月)。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0年6月)。
楊德春:《荀子新校》(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1月)。
葛瑞漢( Angus Charles Graham),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6月)。
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1月)。
廖名春:《荀子的智慧》(臺北:漢藝色研文化出版事業,1997年1月)。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1月)。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5月)。
赫伯特‧芬格萊特(Herbert Fingarette),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熊公哲:《荀子》(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年1月)。
鄧小虎:《荀子的為己之學──從性惡到養心以誠》(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
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3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1月)。

蔡錦昌:《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9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12月)。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7月)。
霍華蘇伯著,游宜樺譯:《電影的魔力》(臺北: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2012年11月)。
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10月)。
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4月)。
謝君直:《郭店楚簡儒家哲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
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6月)。
顧史考(Scott Cook):《郭店楚簡先秦儒學宏微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0月)。
龔卓軍著《身體部屬》(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9月)。
研究論文(排序以筆畫字數)
期刊論文
丸山敏秋,林宜芳譯:〈中國古代氣的特質〉,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年12月),頁157-176。
干春松:〈荀子與儒家在戰國政治轉型中的秩序安排〉,《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一期(河北:邯鄲學院,2013年3月),頁24-33。
方向紅:〈百家將為天下一《荀子‧非十二子》的學術史意義辨析〉,《貴州社會科學》第六期(貴陽:貴州社會科學院,2014年6月),頁103-106。
方旭東:〈可以而不能──荀子論為善過程中意志自由問題〉(《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十二期,2007年12月),頁55-68。
王法強:〈仁義與禮義:早期儒家核心價值比較〉,《孔孟學報》第九十三期(臺北:中華民國孔孟學會,2014年9月),頁181-200。

王紅超:〈《荀子‧勸學》英譯文本中的語言轉換與文化轉換──諾布洛克英譯本中國文化意象的譯介〉,《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四卷第二期(河北:邯鄲學院,2014年6月),頁51-53。
王堃:〈正名:儒家正義論之統緒──以荀子正名與正義思想為例〉,《東岳論叢》
第三十五卷第四期(濟南:山東社會科學院,2014 年4 月),頁11-17。
王晨光:〈從齊魯之學淺譯荀子「性惡」思想〉,《三峽大學學報》第三十四卷增
刊(宜昌:三峽大學,2012 年6 月),頁121-123。
王祥齡:〈荀子哲學思想核心價值的建構〉(《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十二期,
2007 年12 月),頁21-40。
王華:〈對情境主義挑戰的可能性:有關荀子「推類」與「虛壹而靜」的考察〉,
沈清松主編:《中華現代性的探索:檢討與展望》(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 年
12 月),頁171-201。
王楷:〈性惡與德性:荀子道德基礎之建立──一種德性倫理學的視角〉(《哲學與
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十二期,2007 年12 月),頁87-104。
王楷:〈荀子:早期儒學中的一個理性主義美德倫理學典範〉,《邯鄲學院學報》
第二十卷第二期(河北:邯鄲學院,2010 年6 月),頁15-21。
王楷:〈荀子誠論發微〉,《中國哲學史》第四期(北京:中國哲學史學會,2009
年),頁64-71。
王楷:〈荀子養心說新探──一種精神修持理論視域下的考察〉,《倫理學研究》總
第五十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倫理學研究所,2010 年11 月),頁40-45。
王楷:〈荀子禮治的精神及其儒學史意義〉,《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一期
(河北:邯鄲學院,2013 年3 月),頁130-134。
王楷:〈禮及身而修:荀子的禮的個體修養之維〉,《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總第219
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0 年),頁62-69。
王薇:〈從現代語言學角度看待荀子語言觀〉,《寧夏大學學報》第三十三卷第一
期(銀川:寧夏大學,2011 年1 月),頁179-182。
王靈康:〈英語世界的荀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2003
年12 月),頁1-38。
王靈康:〈隨時設教──試析荀子「法後王」的意義〉(《臺灣哲學研究》第四期,
2004 年3 月),頁101-121。

石洪波:〈論荀子人性論的歷史性〉,《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二卷第二期(河北:
邯鄲學院,2012 年6 月),頁31-37。
伍振勳:〈「逝者」的意象:孟子、荀子思想中的流水、雲雨隱喻〉(國立成功大
學中文系《成大中文學報》第三十一期,2010 年12 月),頁1-26。
伍振勳:〈兩種「通明意識」──莊子、荀子的比較〉(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
第21 卷第二期,2003 年12 月),頁1-30。
伍振勳:〈秦漢時期的荀子形象:「大儒」論述的三種類型及其思想史意義〉,《邯
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第四期(河北:邯鄲學院,2012 年12 月),頁81-90。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
央研究院中國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九期,2001 年9 月),頁
317-334。
伍振勳:〈道統意識與德行論述:荀子非難思、孟的旨趣重探〉(國立臺灣大學中
文系《臺大中文學報》第三十五期,2011 年12 月),頁43-84。
伍振勳〈從語言、社會面向解讀荀子的「化性起偽」說〉(國立中央圖書館《漢
學研究》第二十六卷第一期2008 年3 月),頁35-66。
安樂哲(Roger T.Ames)〈古典儒家與道家修身之共同基礎〉(《中國文化研究》
秋之卷2006 年),頁1-22。
安樂哲(Roger T.Ames)羅斯文(Henry Rosemont .Jr),謝陽舉譯:〈早期儒家是
德性論嗎?〉(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國學學刊》,2010 年第一期),頁94-104。
佐藤將之:〈《荀子》文獻與荀卿思想的關係探析〉,《邯鄲學院學報》第23 卷,
第4 期(邯鄲:邯鄲學院,2013 年12 月),頁27-35。
佐藤將之:〈二十世紀《荀子》研究綜述──由國際視野的比較回顧〉,《邯鄲學院
學報》第24 卷,第2 期(邯鄲:邯鄲學院,2014 年6 月),頁5-16。
佐藤將之:〈荀子哲學之解構與建構:以中日學者之嘗試與「誠」概念之探討為
線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三十四期2007 年10),頁87-128。
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國立中央圖書館《漢
學研究》第二十七卷第四期),頁35-60。
佐藤將之:〈漢學與哲學之邂逅:明治時期日本學者之《荀子》研究〉(雲林科技
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6 年12 月),頁153-182
佐藤將之:〈21 世紀「荀子」思想研究的意義與前景〉(《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第
六期2015 年11 月),頁20-31。

何飛:〈《荀子》在英語世界的譯介研究〉,《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第二十卷第四期
(安徽:安徽工業大學,2013 年7 月),頁75-77。
吳文璋:〈論荀子欲望的身體觀〉,《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二十期(臺南:成
功大學中文系,2013 年12 月),頁33-46。
李哲賢:〈美國漢學家德效騫之荀子研究析論〉,《文與哲》第二十二期(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2013 年6 月),頁463-498。
李哲賢:〈荀子人性論研究在美國〉(國立政治大學《政大中文學報》第八期,2007
年12 月),頁65-96。
李哲賢:〈論荀子性惡說之意義與定位〉,《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二卷第四期(河
北:邯鄲學院,2012 年12 月),頁42-49。
李晨陽:〈荀子「稱情而立文」的命題如何成立〉,《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
第一期(河北:邯鄲學院,2013 年3 月),頁55-60。
李晨陽:〈荀子哲學中「善」之起源一解〉(《中國哲學史》第四期2007 年),頁
83-89。
沈享民:〈從後設思考的取向觀察中國哲學研究──兼論所謂「反向格義」〉《思想》
第9 期(臺北:思想編輯委員會,2008 年5 月),頁189-210。
貝淡寧:〈平等社會下的禮儀等級〉,《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一期(河北:
邯鄲學院,2013 年3 月),頁45-54。
周熾成:〈荀子乃性樸論者,非性惡論者〉,《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二卷第四期
(河北:邯鄲學院,2012 年12 月),頁24-31。
周熾成:〈荀子非性惡論者新證──兼答黃開國先生〉,《廣東社會科學學報》2015
年第六期,頁51-58。
東方朔:〈荀子論「心之所可」與人的概念〉,《儒家文化研究》第四輯,心性論
研究專號(北京:三聯書局,2012 年3),頁355-387。
林少陽:〈日本江戶荀學史與清朝荀學事之不約而同──以荻生徂徠的《讀荀子》
為中心〉,《東岳論叢》第三十二卷第十二期(山東:山東社會科學院,2011 年
12 月),頁30-36。
武占江:〈荀子的認識論及其對儒學發展的意義〉,《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
第一期(河北:邯鄲學院,2013 年3 月),頁123-129。
姜新豔〈中國哲學研究在英語世界的三個階段〉,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
第五輯,近三十年中國哲學回顧與展望專號(北京:三聯書店,2012 年11 月),頁222-242。
宣兆崎、張杰:〈荀子與稷下學宮〉,《邯鄲師專學報》第十一卷第一期(河北:
邯鄲師專,2001 年3 月),頁3-9。
柯雄文(Antonio S.Cua),王容麟、藍博安譯:〈倫理知識的可能性──《荀子》
中一個論題的省思〉(《哲學雜誌》第九期,1999 年7 月),頁184-211。
柯雄文(Antonio S.Cua):〈「古」在早期儒學中的倫理運用:以荀子為例〉,方旭
東主編:《道德哲學與儒家傳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年1 月),
頁273-297。
柯雄文(Antonio S.Cua):〈原則:裁決的前提〉,姜新豔主編:《英語世界中的中
國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年12 月),頁107-140。
孫家洲:〈試論孟子、荀子與漢代魯學和齊學的關係〉,《煙台師範學院學報》第
二十一卷第四期(山東:煙台師範學院,2004 年12 月),頁21-23。
徐瑾:〈康德「人性中的根本惡」與荀子「人性惡」之比較〉,《倫理學研究》總
第六十五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倫理學研究所,2013 年5 月),頁110-111。
高海波:〈荀子與孟子「人性」概念分歧的一種「語用學」解讀〉,《邯鄲學院學
報》第十六卷第四期(河北:邯鄲學院,2006 年12 月),頁23-25。
張勻翔:〈本於立人道之荀子「不求知天」與「知天」觀之智德內涵〉(《哲學與
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十二期,2007 年12 月),頁69-86。
張汝倫:〈邯鄲學步,失其故步──也談中國哲學研究中的反向格義問題〉,《中西
哲學十五章》(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年8 月),頁39-86。
張鼎國:〈「較好的」還是「不同的」理解?〉,《詮釋與實踐》(臺北:政大出版
社,2011 年12 月),頁113-136。
梁濤:〈荀子對「孟子」性善論的批判〉,《中國哲學史》2013 年第4 期(北京:
中國哲學史學會,2013 年),頁33-40。
梁濤:〈荀子與《中庸》〉,《邯鄲學院學報》第十二卷第二期(河北:邯鄲學院,
2002 年6 月),頁3-11。
梁濤:〈清華簡《保訓》與儒家道統說──兼論荀子在道統中的第位問題〉,《邯鄲
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一期(河北:邯鄲學院,2013 年3 月),頁86-105。
郭梨華:〈《孟》、《荀》中孔子圖像之延異〉(《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八卷第六期
2011 年6 月),頁37-48。
郭齊勇:〈荀子:儒學思想史上的重要開拓者〉,《河北學刊》第三十二卷第五期

(石家庄:河北省社會科學院,2012 年9 月),頁1-4。
陳迎年:〈十年來荀子政治哲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華東理工大學學報》(上海:
華東理工大學,2011 年,頁98-104。
陳迎年:〈認識論‧意識形態‧存在論──牟宗三的荀子闡釋批判〉,《人文雜誌》
2013 年第十期(西安:陜西省社會科學院,2013 年),頁12-18。
陳紅兵:〈《荀子》的主體性思想〉,《邯鄲師專學報》第十二卷第四期(河北:邯
鄲師專,2002 年12 月),頁10-14。
陳英立:〈與《荀子》有關出土簡帛文獻綜述〉,《邊疆經濟與文化》總第七十一
期(黑龍江:黑龍江省邊疆經濟學會、《邊疆經濟與文化》黑龍江省高師師資培
訓中心,2009 年),頁97-99。
陳福濱:〈荀子教育思想及其價值〉(《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十二期,2007
年12 月),頁5-20。
陳哲儒:〈荀子新探──從當代荀子詮釋的省察說起〉,《孔孟月刊》第五十二卷第
七、八期(臺北:孔孟學會,2014 年4 月),頁18-28。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中國哲學方法論建構試論之一〉,《從創造的
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年5 月),頁1-46。
惠吉興:〈荀子對宋代理學的影響〉,《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二卷第四期(河北:
邯鄲學院,2012 年12 月),頁135-140。
曾暐傑:〈「性惡」即「本惡」──從「性」的定義探究荀子性惡論的意涵〉,《成
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二十期(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2013 年12 月),頁47-63。
項退結:〈孟荀人性論之形上學背景〉臺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2000 年8 月),頁59-73。
楊秀宮:〈荀子「統類」及其哲學〉,《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二卷第四期(河北:
邯鄲學院,2012 年12 月),頁69-80。
楊國榮:〈荀子的規範與秩序思想〉,《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四十二卷第六期(上
海:上海師範大學,2013 年11 月),頁5-13。
楊國榮:〈從「志於道」到「壹於道」──略議孔子與荀子關於道的論說〉,《杭州
師範大學學報》第一期(浙江:杭州師範大學,2013 月1 月),頁1-4。
楊國榮:〈學以成人──《荀子‧勸學》札記〉,《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二十九卷
第七期(河南:商丘師範學院,2013 年7 月),頁1-6。
路德斌:〈性樸與性惡:荀子言「性」之維度與理路──由「性樸」與「性惡」爭論的反思說起〉,《孔子研究》第一期(山東:中國孔子基金會,2014),頁52-59。
路德斌:〈荀子「性惡」論原義〉(《東岳論叢》第二十五卷第一期2004 年1 月),
頁132-137。
路德斌:〈道德之層階孟、荀努力之方向〉,《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一期
(河北:邯鄲學院,2013 年3 月),頁68-73。
廖名春:〈20 世紀後期大陸荀子文獻整理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
究所《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6 年12 月),頁79-152。
廖名春:〈對荀子思想的新知識〉,《河北學刊》2012 年第5 期(石家庄:河北省
社會科學院,2012 年),頁4-7。
廖曉煒:〈從禮論的視角看荀子天人關係說〉,《邯鄲學院學報》第十九卷第二期
(河北:邯鄲學院,2009 年6 月),頁48-52。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
研究所《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6 年12 月),頁33-54。
劉宗賢、蔡得貴:〈荀子思想──齊學化之魯學〉,《棗莊師專學報》第一期(山東:
棗莊師院,1991 年),頁9-14。
劉延福:〈荀學與郭店楚簡儒家文獻關係新探〉,《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第十四卷,
第四期(四川:西南交通大學,2013 年7 月),頁7-14。
劉述先:〈牟宗三先生在當代中國哲學上的貢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五卷
第二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 年6 月),頁172-174。
劉述先:〈現在新儒學研究之省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期(臺北:中
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年3 月),頁367-382。
劉振英:〈論荀子思想中「王」、「聖」兩個理論範疇〉,《邯鄲學院學報》第二十
四卷第一期(河北:邯鄲學院,2014 年3 月),頁26-28。
劉振維:〈荀子「性惡」說芻義〉(國立東華大學《東華人文學報》2004 年7 月),
頁57-22。
劉桂榮:〈荀子敬畏思想研究〉,《理論與現代化》2013 年第二期(天津:天津社
會科學院聯合會,2013 年3 月),頁22-27。
劉笑敢:〈「反向格義」與中國哲學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詮釋為例〉,《中
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反向格義與全球哲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 年5 月),頁10-36。
潘小慧:〈荀子言性惡、善如何可能〉(《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九卷第十期,2012年10 月),頁3-20。
潘小慧:〈從「解蔽心」到「是是非非」:荀子道德知識論的建構及其當代意義〉
(《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十二期,2007 年12 月),頁41-54。
潘勇:〈「道」在心外還是心內──唐君毅關於荀子「心」與「道」的思想論述〉
《理論界》總第487 期(北京:北京大學,2014),頁162-165。
蔡德貴:〈孔子、孟子、荀子:早期儒家三大師思想之演變〉《暨南學報》第二十
一卷第四期(山東:暨南大學,1999 年7 月),頁78-84。
蔡錦昌:〈細柔的「一」與粗硬的「一」──評德國漢學界的兩種荀子研究〉(國
立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第二十五卷第二期2007 年12 月),頁347-364。
蔣年豐:〈從思孟後學與荀子對「內聖外王」的詮釋論形氣的角色與義涵〉,楊儒
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 年12 月),
頁369-392。
鄭吉雄:〈清儒文集所見荀子文獻管窺──兼論荀子「性」「群」的觀念〉,《邯鄲
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一期(河北:邯鄲學院,2013 年3 月),頁5-23。
鄭宰相著,石立善、閻淑珍譯:〈韓國荀子研究評述〉(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
理研究所《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6 年12 月),頁183-220。
儲昭華:〈從身心關係視角看荀子對法家的揚棄及其對儒家文化的意義〉,《邯鄲
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一期(河北:邯鄲學院,2013 年3 月),頁61-67。
謝耀亭:〈思孟學派考辨〉《史學集刊》第二期(長春:吉林教育大學,2013 年3
月),頁40-46。
謝君直:〈郭店儒簡〈性自命出〉與荀子心術觀之對比〉,《哲學與文化》第三十
九卷第四期(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4 月),頁35-61。
謝君直:〈郭店儒簡〈性自命出〉的人道思想〉,《東吳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臺
北:東吳大學哲學系,2010 年2 月),頁29-51。。
顏炳罡:〈郭店楚簡《性自命出》與荀子的情性哲学〉,《中國哲學史》第一期(北
京:中國哲學史學會,2009 年),頁5-8。
譚紹江:〈牟宗三、唐君毅之荀子研究比較〉,《齊魯學刊》總第226 期(曲阜:
曲阜師範大學,2013 年),頁30-34。

學位論文
王靈康:《荀子哲學的反思:以人觀為核心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
2008 年)。
王靈康:《荀子的「法後王」思想》(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0 年)。
王慶光:《《荀子》禮樂教化論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
王嘉陵:《荀子「化性起偽」思想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2003 年)。
田富美:《清代荀子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年)。
朱敏伶:《從荀子的性惡論看「善」的實現》(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年)。
李瑩瑜:《荀子內聖外王思想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年)。
吳虹蓉:《從德行倫理學探討荀子的心性、修養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1 年)。
吳竣傑:《荀子批判諸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 年)。
吳宗燮:《荀子的知識論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武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
文,2005 年)。
沈青廷:《人性與道德實踐──荀子與亞里斯多德倫理思想之比較研究》(國立成
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洪巳軒:《《荀子》知識理論之建構與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1
年)。
林哲安:《《荀子》論「心」與「道」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3 年)。
林明坤:《從荀子的「天」看「人」之意義與提昇》(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
2012 年)。
林耀麒:《荀子心性論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夏春梅:《內聖與外王──荀子的人文化成之道》(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2013 年)。
高立芳:《《荀子》禮學中的「情」與「文」》(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53
2010 年)。
殷正淯:《從新出楚簡《性自命出》論荀子人性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7 年)。
徐川惠:《論荀子「由智達德」之如何可能?》(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
徐珮茹:《荀子禮論思想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梁右典:《荀子論「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范家榮:《荀子論「心」之學的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張凱傑:《建構論視野下的《荀子》:Kurtis Hagen 的詮釋進路之探討》(東吳大
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3 年)。
張勻翔:《攝王於禮、攝禮於德-荀子之智德及倫理社會建構之意涵》(輔仁大學
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年)。
馮曉馨:《王充天論思想之研究──與荀子天論思想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哲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年)。
曾暐傑:《打破性善的誘惑──重探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國立政治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年)。
黃文彥:《荀子禮治思想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年)。
莊祐瑞:《情欲、禮樂、經典:荀子與歷史意識》(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13 年)。
楊佳霖:《荀子義利思想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郭家豪:《荀子論「儒」──從「天人關係」到「角色」、「效用」》(國立東華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
葉峰綠:《論荀子思想中的「心」與「知」》(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2009 年)。
劉素香:《荀子禮論性論及其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碩碩
士論文,2003 年)。
劉乃華:《荀子道德思想之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陳禮彰:《荀子人性論及其實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
154
陳景黼:《從假物到自得──《荀子》由禮見理的學習向度》(國立清華大學中國
文學系,2013 年)。
陳振揚:《論荀子思想中的「心」與「知」》(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陳湘蕾:《《荀子》知識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陳正忠:《荀子禮治思想研究-儒家傳統命題創造性轉化之嘗試》(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蔡連吉:《荀子之心性論研究在臺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2011 年)。
鍾曉彤:《荀子的人性論與理想社會研究》(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8 年)。
戴立仁:《荀子「天」論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薛智慧:《論荀子思想中的「性」與「心」》(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簡均儒:《清代荀子文獻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年)。
蕭信君:《荀子主智的德性工夫──主心治性以行道》(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2012 年)。
蕭振聲:《荀子的人性向善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鄭世強:《論荀子的心性關係及其價值根源》(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6
年)。
蘇郁銘:《近十年(1994~2003)來美國的荀子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
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蘇彥蓁:《康德、孟子與荀子人性論比較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1
年)。
會議論文
于孔寶:〈管仲學派的政治哲學與孟荀思想的齊學化〉(管子思想與中國傳統文
化—安徽省管子研究會第四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2009 年5 月)。
王靈康:〈告子「生之謂性」的兩條分流:孟子與荀子〉(臺大哲學系「傳統中國
倫理觀的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 年11 月)。
陳哲儒:〈天在荀子思想中意涵的再省察〉,(2014 儒學與文化兩岸研究生學術研
討會,嘉南藥理大學,2014 年5 月24 日至25 日。
155
陳哲儒:〈天在荀子思想中意涵的再省察〉《衍學集》第七期(臺北:淡江大學中
文系,2015 年1 月)。
蔡錦昌:〈「不若」說變成「基於」說──檢討臺灣的荀子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
學文獻所,荀子研究的回顧與開創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 年2 月)。
英文資料
A.S. Cua, Ethical Argumentation,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A.S. Cua, Human Nature, Ritual, and History, (Washington, D.C.: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2005) .
Edited, with Introduction, by T.C. Kline III and Philip J. Ivanhoe, Virtue, Nature, and
Moral Agency in the Xunzi,(Indianapolis/Cambridege :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Eric Hutton, “ Moral Reasoning In Aristotle And Xunzi,“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2002).
Eric Hutton, “ A Note on the Xunzi's Explanation of Xing 性”(Published online:
2011).
Hans-Georg Gadamer, Translation revised by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ld G.
Marshall, Truth and Method, (Londen/New York:Bloomsbury,2013).
Homer H. Dubs, Hüuntze The Moulder Of Ancient Confucianisn(Taipei:Ch'eng-Wen
Publishing Company, 1966).
Hubert L. Dreyfus, Being-in-the-World,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1991).
Jonathan W. Schofer,”Vitures in Xunzi's Thought,”Virtue, Nature, and Moral Agency
in the Xunzi, Edited, with Introduction, by T.C. Kline III and Philip J. Ivanhoe,
(Indianapolis/Cambridege :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Kim-chong Chong, Early Confucian Ethics: Concepts and Arguments, (Caru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Kurtis Hagen, The Philosophy of Xunzi: A Reconstruction,(Caru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Martin Heidegger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Being And
Time(New York:Foreword copyright by Taylor Carman,200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