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207201010274900
DOI 10.6846/TKU.2010.00346
論文名稱(中文) 臺灣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政策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Study on Taiwan's Policy on Technology Talent Recruitment from Mainland Chin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韓伯鴻
研究生(英文) Bor-Hong Han
學號 79527002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19
論文頁數 31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景堯(yangchingyao@hotmail.com)
委員 - 林明煌(lmh@mail.vnu.edu.tw)
委員 - 黃三吉
關鍵字(中) 延攬
科技
政策
科技人才
延攬科技人才政策
關鍵字(英) Recruiting;Technology;Policy;Technology Talent;Policy on Technology Talent Recruit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科技人才是科技研發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而科技全球化是未來國家發展之必然趨勢,國際間之科技人才競逐已走向全球化,中國大陸從世界人口大國成為人力資本大國,其從事基礎科學的科技研發人才眾多,成為中國科技及經濟持續發展最具競爭優勢的資源。臺灣面臨科技人才不足現象,在前進中國的同時,更要力用中國的科技人才提升臺灣的科技競爭優勢。臺灣自民國80年起實施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來臺研究等相關政策,多年來獲致相當的成效,儘管如此,兩岸科技人才交流期間仍產生了不少困難與窒礙。本研究論文旨在探討臺灣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政策之沿革演變及作法,以及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結構變化及政策績效分析。本論文研究從參考國家競爭力理論、全球化理論、人才資本理論及建構主義、共同利益與社會資本理論,並以質性方法為主軸,輔以量化統計資料、網頁搜尋及訪談等方法,來蒐集與整理研究所需要的資訊。首先探討兩岸科技政策發展與科技活動特徵、兩岸培育人才及延攬科技人才政策之國際比較、臺灣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政策之演變與發展之歷史性回顧與現況,接著整理及分析臺灣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結構變化及政策績效分析,最後就初步所得到的研究發現作為展望未來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政策之基礎。鑑於當前國際人才競爭,臺灣要適時提供足夠的資源和完備攬才政策,而兩岸科技人才的交流與合作到了必須動用到公權力之協議與執行政策之支持。爰本論文展望未來提出兩岸應儘速簽訂科技人才交流協議,訂定激勵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機制;協商互設兩岸科技學術事務之長駐代表與中國大陸省級科技主管單位合作模式建立;針對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需求與效益,以及研議中國大陸學歷採認及開放陸生來臺就學衝擊進行評估及配套措施。此外,本論文亦提出後續研究的相關議題,以供未來研究者之研究參考。關鍵詞:延攬、科技、政策、科技人才、延攬科技人才政策
英文摘要
Technology talent is key f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echnology globalization is a trend that every country must go through in the future. Competition fo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alent is now globalized. As Mainland China transforms from a large populace nation to a large n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 country's multitude of talented personnel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ba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come the strengths for China's sustainabl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As Taiwan is facing the phenomenon of technology talent shortage and at the same time is building a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Taiwan shall make every effort in utilizing Chinese technology talent for the elevation of Taiwan's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Ever since Taiwan implemented related policies on the recruitment of technology talent from Mainland China in 1991, there have been many successful results over the years. Nevertheless,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during the period of cross-strait technology exchanges. The subject of the research thesis is i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volution and methodology of Taiwan's policies on recruiting Mainland China technology talent,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policy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echnology talent from Mainland China. This paper makes references to the theory on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globalization theory,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constructivism, communal benefits and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it performs studies primarily through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with the supplements of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data, internet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to collect and organize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for the research. First, the following research thesis will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technology policies and technology event characteristics, conducting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policies on cross-strait technology talent cultivation and recruitment, looking back and analyzing current condi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s policies on technology talent recruitment from Mainland China. Then the paper proceeds to organ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policy effectiveness of Taiwan's recruitment of technology talent from Mainland China. Finally,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thus far, the thesis will provide future prospects of Taiwan's policies on technology talent recruitment.  Due to the current competitions for international talent, Taiwan needs to provide 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comprehensive policies on talent recruitment at appropriate times. At the same tim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n cross-strait technology talent have reached a point where governmental consensus meetings and supports from policy executions are necessary. This thesis looks forward to the signing of cross-strait technology talent exchange protocol and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that encourages technology talent exchanges. Meetings should take place for the assignments of long-term representatives cross-strait regarding technology academic affairs an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operation pattern for provincial technology supervising units in Mainland China, so that evaluation and supplementary measures could be conducted for the demand and benefits for Mainland China technology talent recruitment, the acknowledgment of academic degrees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opening up schooling opportunities for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in Taiwan.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esis also proposes related discussion topics for follow-up studies that may serve as future research topic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Ⅰ
目錄……………………………………………………………………………Ⅳ
表目錄…………………………………………………………………………Ⅵ
圖目錄…………………………………………………………………………Ⅸ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逕、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10
第四節 名詞界定………………………………………………………………11
第五節 文獻探討………………………………………………………………15
第二章  臺灣與中國大陸科技政策發展與科技活動特徵……………………29
第一節 臺灣與中國大陸科技政策演變沿革…………………………………29
第二節 臺灣與中國大陸科技發展活動主要特徵……………………………63
第三節 臺灣與中國大陸科技比較與發展……………………………………83
第三章  臺灣與中國大陸延攬科技人才政策…………………………………89
第一節 各標竿國家延攬科技人才發展趨勢…………………………………89
第二節 中國大陸延攬科技人才政策與策略…………………………………101
第三節 臺灣延攬科技人才政策與策略………………………………………111
第四章  臺灣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政策演變………………………………141
第一節 臺灣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之政策沿革與現況……………………141
第二節 作業流程及管理機制…………………………………………………164
第三節 評析……………………………………………………………………176
第五章  臺灣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政策績效分析…………………………187
第一節 臺灣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結構分析………………………………187
第二節 訪談意見彙整分析……………………………………………………204
第三節 政策績效分……………………………………………………………213
第六章 結論……………………………………………………………………217
第一節 研究發現………………………………………………………………217
第二節 研究展望………………………………………………………………223
第三節 後續研究………………………………………………………………232
參考文獻……………………………………………………………………… 234
中文部分……………………………………………………………………… 234
英文部分……………………………………………………………………… 256
附錄
附錄一 臺灣科技發展政策演進……………………………………………259
附錄二 「大陸工作會議」概況及及與兩岸科技人才交流相關之決議事項…261
附錄三  歷次兩岸事務會談涉及兩岸科技交流部分成果…………………264
附錄四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補助大陸學者究心得報告彙總……………………………………………………………………………265
附錄五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辦理大陸地區科技人士來臺科技研究現況座談會彙總表………………………………………………………………268
附錄六 2007、2008年2007、2008年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大陸地區科技人士在臺服務線上即時問卷調查………………………………………270
附錄七之ㄧ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作業要點…273
附錄七之二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教學研究費支給標準表……………………………………………………………………………279
附錄八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 補助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講學及研究作業要點……………………………………………………………280
附錄九之ㄧ 訪談人員表……………………………………………………283
附錄九之二 訪談紀錄………………………………………………………284
表目錄
表1-1 受訪者個人資料.………………………………………………………8
表1-2 訪談大綱……………………………………………………………… 8
表2-1 臺灣科技組織體系發展歷程…………………………………………31
表2-2 臺灣經濟發展環境變遷與科技發展階段劃分………………………32
表2-3 中國大陸科技體制改革階段劃分……………………………………49
表2-4 中國大陸主要科技發展規劃表………………………………………59
表2-5 中國大陸主要科技發展計畫表………………………………………60
表2-6 民國91-95年臺灣研發經費……………………………………………65
表2-7 民國91-95年臺灣研發經費依執行部門區分…………………………65
表2-8 民國91-95年度臺灣各部門推動科技活動之經費……………………65
表2-9 1997-2005年主要國家研發經費占GDP的比例……………………66
表2-10 民國91-95年臺灣研發人力…………………………………………68
表2-11 臺灣全國研究人員-依學歷區分……………………………………68
表2-12 民國90-94學年臺灣高等教育畢業人數……………………………69
表2-13 SCI各國論文發表篇數及名次………………………………………70
表2-14 EI各國論文發表篇數及名次…………………………………………71
表2-15 美國核准發明專利數(不含新式樣)及排名…………………………71
表2-16 世界經濟論壇(WEF)2009年「全球競爭力指數」排名……………72
表2-17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臺灣歷年排名………………………73
表2-18 2009年IMD世界各國競爭力排名(前20名)…………………………74
表2-19 臺灣在2005 - 2010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排名……………………75
表2-20 2006年中國大陸財政科技撥款情況…………………………………76
表2-21 2000-2006年中國大陸科技經費支出………………………………76
表2-22 中國大陸R&D經費支出按來源、流向和執行部門分(2006)……77
表2-23 中國大陸科技活動人員………………………………………………79
表2-24 中國大陸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學生情況………………………………80
表2-25 中國大陸國際科技論文發表數(2001~2006)……………………80
表2-26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申請受理量及授權量(2005~2006)…81
表3-1 外籍人士的流入統計……………………………………………………91
表3-2 1998-2003年間OECD會員國之外籍高等教育學生總存量…………92
表3-3 臺灣、中國大陸、韓國、印度、新加坡等5國之留美人數表………93
表3-4 標竿國家延攬科技人才政策體方案……………………………………97
表3-5 各國科技人才薪資比較表………………………………………………99
表3-6 中國大陸改革開後各類出、回國留學人員總數………………………104
表3-7  1985-2007年中國大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站博士後研究進、出站統計站博士後研究進、出站統計…………………………………………………………107
表3-8 臺灣延攬科技人才發展相關重要措施……………………………… 112
表3-9 1999年至2008年臺灣學生主要留學國家簽證人數統計表…………117
表3-10 民國91-98年臺灣全球移動人才培育措施表……………………… 120
表3-11 民國44-98年臺灣公費留考錄取人數………………………………120
表3-12 民國93-98年臺灣留學貸款累計申請人數…………………………121
表3-13 民國96-98年臺灣學海系列教育部獎助情形………………………121
表3-14 「行政院科技人才培訓及運用方案」延攬科技人才推動措施……122
表3-15 2004-2008年來行政院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聯合訪問團概況………130
表3-16 國科會延攬科技人才辦法重點摘要表………………………………132
表3-17 中央研究院延攬科技人才重點摘要表………………………………138
表4-1 大陸地區科技人士應具備之專業資格及申請文件…………………153
表4-2 1993-2003年大陸地區人民專案居留各類考量使用配額統計表……155
表4-3 民進黨主政時期(2000至2007年)指標性推動兩岸科技交流政策…159
表4-4 歷年大陸地區人民「基於經濟、教育、科技或文化之考量,經主管機關認為確有必要者」在臺灣地區專案長期居留年度數額表…………………161
表5-1 行政院大陸陸委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委辦兩岸文教交流活動統計……………………………………………………………………………………189
表5-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補助民間辦理兩岸文教交流活動統……………………………………………………………………………………189
表5-3 行政院大陸陸委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補助兩岸學者專家互至彼岸講學及研究統計………………………………………………………………………190
表5-4 行政院大陸陸委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獎助兩岸研究生互至彼岸研究統計……………………………………………………………………………190
表5-5 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從事文教交流活動統計……………………192
表5-6 一般大陸人士來臺從事文教交流核准數……………………………193
表5-7 國科會1991~2007年補助兩岸學術科技交流活動統計表…………196
表5-8 國科會1997年至2007年間延攬人才人數之國家別結構……………198
表5-9 國科會1997年至2007年間延攬人才之學術領域統計表……………199
表5-10 國科會1998年至2007年間延攬中國大陸人才之學術領域統計表…200
表5-11 國科會1997年至2007年間延攬科技人才(含大陸)資格統計表…201
表5-12 國科會1998年至2007年間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資格統計表……202
表5-13 國科會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之性別統計表…………………………203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圖……………………………………………………………… 9
圖2-1 臺灣科技政策演進示意圖………………………………………………33
圖2-2 臺灣現階段政府科技組織圖……………………………………………35
圖2-3 臺灣政府科技組織體系與研究機構……………………………………36
圖2-4 政策的因果概念圖………………………………………………………38
圖2-5 科技政策發展分析架構…………………………………………………38
圖2-6 臺灣主要科技政策發展歷程……………………………………………39
圖2-7 臺灣科技政策議題形成示意圖…………………………………………39
圖2-8 臺灣歷年重要科技發展計畫(方案)…………………………………40
圖2-9 臺灣研究發展執行機構示意……………………………………………41
圖2-10 中國大陸科技發展體系架構圖………………………………………51
圖2-11 中國大陸科研體制…………………………………………………… 52
圖2-12 中國大陸科學技術部組織架構……………………………………… 55
圖2-13 中國大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架構…………………………56
圖2-14 中國大陸中國科學院組織架構…………………………………………57
圖2-15 各國全國研發經費占GDP的比例………………………………………66
圖2-16 各國每千就業人口中研究人員數………………………………………67
圖3-1 中國大陸博士後研究管理機構…………………………………………106
圖3-2 臺灣延攬科技人才發展重要發展策略…………………………………114
圖3-3 臺灣菁英留學計畫工作架構……………………………………………118
圖3-4 國科會菁英留學計畫工作架構…………………………………………119
圖3-5 國科會人才國際觀培育各類方案………………………………………119
圖3-6 外籍人士居住滿180天者辦理居留證及工作許可函作業流程圖………129
圖3-7 國科會延攬科技人才辦法之沿革………………………………………135
圖3-8 國科會延攬科技人才架構圖……………………………………………136
圖4-1 華人人力流動示意圖……………………………………………………144
圖4-2 臺灣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政策脈絡圖…………………………146-147
圖4-3 大陸地區專業人士申請來臺作業流程…………………………………165
圖4-4 大陸地區專業人士從海外申請來臺作業流程…………………………166
圖4-5 大陸地區產業科技人士來臺審查作業程………………………………168
圖4-6 大陸地區產業科技人士人民來臺從事(長期)科技活動申請案件審理作業流程…………………………………………………………………………………169
圖4-7 大陸地區產業科技人士人民來臺從事(短期)科技活動申請案件審理作業流程…………………………………………………………………………………170
圖4-8 國科會審查大陸地區學術科技人士來臺從事專業活動案之作業流程圖…………………………………………………………………………………172
圖5-1 國科會1991~2007年延攬中國大陸科技人才統計圖……………………197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一)書籍
丁錫鏞(1992)。圖解科技政策學-21世紀新科技時代贏的戰略。臺北:嵐德出版社。
于宗先、陳麗瑛(主編)主編(1992)。兩岸產業科技交流與合作之評估。臺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大前研一(2003)。力用中國。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人才報告(2005)。構建和諧社會歷史過程中人才開發。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2006)。中國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05-2006)。北京: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組(2000)。年中國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00)-科技全球化及中國面臨的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部(2006)。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報告2006。北京:中國科學技術部
中國科學院(2007)。2007年科學發展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
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2008)。2007年中部科學園區年報。臺中: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科學技術部(2007)。1999年科學技術白皮書第8號-中國科技政策指南。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尹啟銘(2006)。斷鍊:前瞻台灣經濟新未來。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王柏鴻(譯)(2002)。杭亭頓、柏格著(2002)。杭亭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王柏鴻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白春禮(2007)。傑出科技人才的成長常歷程-中國科學院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曲安京(主編)(2005)。中國近現代科技獎勵制度。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朱浤源(2005)。攥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1998)。行政院科技人才培訓及運用方案。臺北:行政院。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民國81年大陸工作會議實錄、民國83年大陸工作會議實錄、民國84年大陸工作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1983)。加強培育及延攬高級科技人才方案。臺北: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編印。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1985)。推動加強運用高級科技人才方案。臺北: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編印。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1988)。行政院科技人才培訓及運用方案。臺北: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編印。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2)。行政院科技人才培訓及運用方案。臺北: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編印。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3)。科技人才培訓及運用方案。臺北: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編印。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7)。半導體、影像顯示、通訊、數位內容、資訊服務、生技產業科技人才供需調查。臺北: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編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3)。補助彙編。臺北:國科會,頁五-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大陸事務工作彙編。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人才延攬與培育-科技人才之延攬。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5a)。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2005年版)。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5b)。2004年科學技術統計要覽。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6a)。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6年年報。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6b)。2005年科學技術統計要覽。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6c)。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2001年至2004年)。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6d)。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2005年至2008年)。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7a)。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白皮書(民國92 年至95 年)-科技發展遠景與策略。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7b)。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白皮書(民國96 年至99 年)-在2015 年科技創新能力與國民生活品質達到已開發國家水準。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7c)。2006年科學技術統計要覽。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8a)。2007年科學技術統計要覽。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8b)。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6年年報。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9a)。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7年年報。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9b)。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2009年至2012年)。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余序江、許志義、陳澤義(2004)。科技管理導論-科技預測與規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余序江、許志義、陳澤義(2004)。科技管理導論-科技預測與規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安家(1996)。台海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臺北:永業出版社,頁103-106。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程遠(譯)。Fevman, Richard P著。這個不科學年代, The Meaning of It All:Thoughts of a Citizen Scientist.。 臺北:天下。
吳熙敬等(編)(2000)。中國近現代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
呂亞力(2002)。政治方法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李世傑、王惟貞(2000)。中國大陸科技發展體系概況(STIC-RPA-089-0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李明軒、邱美如(合譯)(1996)。Michael E. Porter著。國家競爭優勢。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明軒、陳雅惠、盧智芳等(2001)。WTO與兩岸競合。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2001)。2001年兩岸科技政策論壇-兩岸科技發展經驗與未來規劃願景。臺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
杜彥良(2007)。科技論文寫作。北京:中華書局。
周旭華(譯)(1998)。Michael E. Porter著。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雨、范廣偉(2000)。中國科技發展研究報告-科技全球化及中國面臨的挑戰。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周雨、范廣偉(2000)。中國科技發展研究報告-科技全球化及中國面臨的挑戰。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易君博(200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易君博(200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文軒(1992)。中共科技事業發展現況。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林奇伯(2010)。台灣人才保衛戰-25年內,陸名校進TOP10。臺北:遠見雜誌,頁146-¬147。
林毅夫、蔡昉、李周(2004)。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炫辰(譯)(2006)。朴漢真著。十年後的中國。臺北:INK印刷出版有限公司。
門洪華(2005)。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制度。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2008)。2007年南部科學園區年報。臺南: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編印。
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08)。2007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年報。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編印。
胡鞍鋼(主編)(2003)。中國大戰略。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
袁建中、張建清、邱泰平(2004)。科技管理-觀念與案例。臺北:聯經出版社。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2006a)。中國大陸科技園概況。臺北: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2006b)。中國大陸高校之現狀。臺北: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2007)。中國大陸科技發展資訊現況報告-中國大陸高等學校科研經費的來源及管理。臺北: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2007)。各國重要科技人才政策之現況探討。臺北: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馬洪、王梵奎(主編)(2007)。中國發展研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報告選。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國科會綜合業務處標準作業流程(2008)。大陸地區學術科技人士來台從事專業活動案之作業流程圖(C1C201E)。台北市:國科會綜合業務處編印。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編)(2006)。中國科技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編)(2006)。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國家實驗研究院發行(2006)。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2006年版)。臺北: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編印。
國家實驗研究院發行(2007)。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2007年版)。臺北: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編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2006)。世界發展狀況(2006)。北京:時事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編)(2006)。2006年中國科技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編)(2006)。2006年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張保隆、謝寶煖(2006)。學術論文寫作:APA規範。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慶勳(2005)。論文寫作手冊。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曹俊漢(1997)。公共政策。臺北:三民書局。
許貴運(譯)(2006)。Oded Shenkar著。中國大世紀-二十一世紀的新興經濟強權。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井星(1986a)。科技發展政策論文集,臺灣經濟研究叢書之40。臺北: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所。
陳井星(1986b)。科技發展政策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院。
陳井星(1993a)。科技發展政策論文集,臺灣經濟研究叢書之25。臺北: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所。
陳井星(1993b)。科技發展政策論文集續集。臺北: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院。
陳喜雅(主編)(2007)。閩台科技交流與合作。北京: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麗瑛、蔡慧美(主編)(1992)。兩岸科技合作與技術貿易之評估。臺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中華兩岸科技交流促進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
項靖、陳儒晰、陳玉箴、李美馨(譯)(2002)。Lawrence F. Locke,Waneen Wyrick Spirduso,Stephen J.Silverman著。論文計畫與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黃秀媛(譯)(2007)。W. Chan Kim and Renee Mauborgne 合著。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振富、潘勛(譯)(2005)。Thomas L. Friedman著。世界是平的。臺北:雅言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景堯編著(2003a)。中國大陸高等教育之研究。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景堯編著(2003b)。中國大陸高等教育改革與實際問題。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景堯編著(2006)。大陸高等教育-焦點與問題。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經濟部(1996)。兩岸經貿白皮書。臺北:經濟部編印。
經濟部技術處(2007)。產業技術白皮書。臺北:經濟部技術處編印。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7)。經濟部96年度協助國內企業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計畫(第二期執行進度報告)。臺北: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路甬祥(主編)(2006)。中國科學進展。北京:科學出版社。
趙中建選編(2007)。創新引領世界-美國創新和競爭利戰略。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樂為良、黃裕美(譯)(2006)。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經濟研究院(IIE)著(2006)。重估中國崛起-世界不能不知的中國強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樂為良、黃裕美(譯)(2006)。戰略暨國際研究心(CSIS)、國際經濟研究院(IIE)著。重估中國崛起:世界不能不知的中國。台北:聯經。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Chava Frankfort-Nachmias,David Nachmias著。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潘晨光、王力副(主編)(2004)。人才籃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潘慧玲(主編)(2006)。教育論文格式。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鄭竹園(2000)。大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蕭富元(主編)(2007)。競爭實力-臺灣百萬大學生如何由人力變人才。臺北:天下雜誌。
魏艾等(2003)。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臺北:揚智文化。

(二)報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7)。2007年行政院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訪問團。臺北:國科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我國科技人力供需推估之研究期中報告。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a)。2007年我國WEF全球競爭力排名新聞稿。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b)。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2007-¬2009年)。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c)。臺灣經濟發展政策演進圖解之建構期中報告。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吳學良、洪世章(2006)。科技競爭力之研究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4-3011-P-006-001)。台北: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吳豐祥教授(2003)。兩岸學術科技交流之政策與管理機制的實證研究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2-2420-H-004-00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吳豐祥(2005)。科學技術與創新政策研究-以韓國、日本、澳洲、新加坡、印度、中國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4-2422-H-004-00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所。
李隆盛(2001)。因應新經濟發展之人力培育策略。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委託報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係。
林啟潘、梁世武(2008)。2008年外籍人士國際生活環境滿意度調查。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調查計畫報告。臺北:世新大學。
邱磐(1996)。現階段中國大陸科技政策與發展戰略研究計畫(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研究)。臺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翁啟惠(2008)。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立法院第7屆第1會期會議資料: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1次全體委員會。臺北市:立法院。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2006)。中國大陸科技園概況。臺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2007)。中國大陸科技發展資訊現況報告-中國大陸高等學校科研經費的來源及管理。臺北: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科技政策研究中心(2005)。 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白皮書先期研究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新竹:國立國立清華大學。
張世賢(1983)。「科技發展與公共政策」,社會文化與科技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頁341-342。
許雲翔科員(2006)。先進國家科技人力引進政策考察報告。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郭逢耀處長、鄭瓊芬專員(2006)。中國大陸現階段延攬科技人才政策研究考察報告。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信宏(2007)。主要國家吸引人才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報告(編號:《96》005.802)。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陳麗英(2003)。兩岸學術科技交流成效與策略評估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期末報告初稿)。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陳麗瑛(1997)。兩岸科技交流與合作之現況與展望,發表於「海峽兩岸科技管理研討會」,前瞻政策研究中心(臺北)與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北京)共同舉辦。臺北:臺灣大學校友聯誼社。
單驥教授、黃同圳教授、黃麗璇教授、范懿文教授(2003)。國科會補助延攬人才成效評估研究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2-2811-C-008-001)。臺北:國立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楊景堯(1998)。亞太地區鄰近國家留學教育之之研究-中國大陸留學教育之研究(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7-2413-H-032-002-F13)。臺北市: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
經濟部(2006a)。我國與主要國家在高科技人才引進及管制上差異及影響。臺北:立法院第6屆第3會期科技及資訊委員會。
經濟部(2006b)。經濟部96年度協助國內企業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計畫第二期執行進度報告。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委託報告。臺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劉聰德、高秋芳(2007a)。各國重要科技人才政策之現況探討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5-3011-I-492-005)。臺北: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樓玉梅、趙偉慈、范瑟珍(2006)。我國94-104年科技人力供需分析。94年度自行研究報告(編號:《95》019.803)。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鄭宇庭(2009)。各國家延攬科技人才措施暨薪資標準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7-2811-C-004-001) 。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謝雨生(1998)。 國科會培育科技人才計畫之評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7-2811-C-002-001)。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
藍科正、黃良志、張秋蘭(2006)。完善外籍專業人士來臺工作及生活之相關配套措施。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報告(編號:《95》061.905)。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羅於陵、廖盈琪、黃德源(2004)。政府科技決策機制之改造:籌設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之必要性(STIC-RPR-093-06) 。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劉聰德、高秋芳(2007b)。進行系統化標竿各國科技人才政策計畫(STPI-RPR-96-01)。臺北: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6)。2006年4月3日立法院第6屆第3會期科技與資訊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行政院推動延攬科技人才現況報告。臺北: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6)。2006年4月3日立法院第6屆第3會期科技與資訊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國科會推動延攬科技人才現況專案報告。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8)。2008年6月26日立法院第7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3次全體委員會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報告。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謝邦昌、楊君琦、鄭宇庭、周宇超、江志民、趙民德(2007)。科技計畫研發人員供需調查計畫(1/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6-2811-C-030-00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三)論文
王中興(1994)。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在科技發展政策中角色與功能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卉玨(2005)。科技政策制定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武漢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所博士論文。
李秀菊(2003)。我國高科技人才流動探析。中國大學東南大學碩士論文。
李家豪(2002)。從兩岸科技人才政策看兩岸生技產業發展之競合。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梅(2004)。進一步引進和用好海外留學人員的對策探討。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李興偉(2006)。科技政策與國際競爭力芻議。中共中央黨校碩士論文。
林嘉琪(2005)。台灣資訊科技人才延攬政策之研究(1955-2004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姚文成(2001)。兩岸科技發展策略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政(1985)。公共政策制定與執行限制因素之研究-勞動基準法政策過程的分析。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
孫從軍(2005)。中國近現代科技體制化的歷程研究。湖南大學科學技術哲學所碩士論文。
徐陽(2002)。新中國科技政策的歷史演進述評。北京天津大學碩士論文。
許書銘(2000)。產業國際競爭力之發展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國家競爭力觀點。國立臺灣大學商學所博士論文。
陳韶光(2004)。人才國際流動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博士論文。
楊靜宜(2006)。外國專技人員來臺工作政策與管理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廣賢(2006)。我國公派出國留學工作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蔡雅甄(2003)。兩岸科技投入產出效率比較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期刊
史惠慈(2004)。中國積極向外延攬人才。經濟前瞻:大陸經濟。
左峻德(1997)。國家競爭力和經濟成長率之互動關係-兼論我國競爭力評比。經濟情勢既評論季刊,第3卷第1期,頁103-¬115。
吳大猷(1983)。科學與人文,思與言,卷20、期5,頁25-26。
吳定(1984)。政策問題形成,中國行政,37期。
吳瑟致(2005年)。中國大陸經濟崛起與台灣因應策略之研究,中華民國競爭力研究學會競爭力評論,第7期。
吳漢(2006年)。從發展中國家道創新型國家-中共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大會評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2期。
宋東(2006年)。新加坡用開放,吸引人才,天下雜誌,第3477期。
李允傑(1999)。公部門之績效評估。人事月刊,29(4),4-14。
科技報導(2008)。國科會:政府98年科技概算大幅成長。科技報導,第1版。
孫健全、韓伯棠、孫樹參(2007年)。我國科技人才隊伍發展的環境狀況、存在問題及對策。商場現代化,總第494期。
翁啟惠(2008)。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立法院第7屆第1會期會議資料: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1次全體委員會。台北市:立法院。
袁建中、劉俊義(1997)。衡量國家技術能力之比較-以兩岸技術能力比較為例,科技管理學刊,2卷1期,頁57-73。
陳立功(2000)。國際間科技人力流動指標之研究。科學發展月刊,28(7),523-528。
陳信弘、林新吾、溫蓓章(2006年)。國際人才流動趨勢與台灣的發展隱憂。經濟前瞻,106期。
陳信宏、蔡慧美、溫蓓章(2007)。國際人才流動、政策趨勢及我國的海外人才對策。臺灣經濟論衡月刊,5(12),28-45。
陳德昇、陳欽春(2005年)。兩岸學術交流政策與運作評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六卷第二期 。
曾志超助理研究員(2005)。延攬大陸科技人才提升臺灣競爭力。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2005年7月5日科經(研)094-017號。
黃玉蘭(1994年)。國科會延攬科技人才工作之革新與展望。科學發展月刊,第22卷第9期,頁1058-¬1060。
楊鈞池(2001年)。全球化理論發展及其意涵。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2001年10月8日內政(評)090-166號。
劉勝驥(2005年)。兩岸科技交流之發展。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4期。
劉漢榆、江怡伶(2006年)。從國家競爭力探討我國的競爭力驅動因素。中華民國競爭力研究學會競爭力評論,第9期。
蕭真美(2000年)。十年來兩岸科技交流。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1期。
韓伯鴻(2000年)。國科會延攬科技人才概況及展望。科學發展月刊,第28卷第7期,頁515-¬520。
(五)研討會
楊景堯(2010,4月)。兩岸高等教育開放與亞洲高等教育人口遷移分析。載於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舉辦之「2010年兩岸文教研究學術研討會-大陸學歷、陸生來臺、兩岸合作辦學」會議論文集(頁1-14),臺北:淡江大學。
(六)報刊文章
大陸吸力強、印被高薪挖(2007)。聯合報,A12版。
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1996/11/29)。人民日報,D2中國共產黨。
吳大猷(1957)。如何發展我國科學。中央日報。
李嗣涔(2007,10月21日)。臺大攬才,額外加給無上限,砸重金打造世界級大學。自由時報,A1版。
李遠哲(2010)。臺灣應歡迎陸生,指多元化環境對教育界很好,應存在不同階層的人。聯合報,A1版。
翁啟惠(2007,10月21日)。給薪無上限,有助延攬精英。自由時報,A3版。
(七)網際網路
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08)。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2008/10,檢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LawList1.asp?NodeID=760。
大紀元(2007)。科技帥才約5百名。2008/10,檢自:http://epochtimes.com/gb/1/4/21/n79243.htm
中央政府門戶網(2008)。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2008/10,檢自:http://www.gov.cn/zwgk/2006-02/26/content_211553.htm。
中央研究院,http://aao.sinica.edu.tw/chinese/pro_pfp.html
中國人事部(2007)。關於印發《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十一五」規劃》的通知。2008/10,檢自:http://www.mop.gov.cn/Desktop.aspx?PATH=rsbww/sy/xxll&Gid=9b877783-efb3-44af-80b5-1b4a3656cf88&Tid=Cms_Info
中國大陸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2008a)。人事部關於回國(來華)定居工作專家有關政策。2008/10,檢自:http://www.mohrss.gov.cn/mohrss/Desktop.aspx?PATH=/sy/ywzn/lxhgry1
中國大陸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2008b)。建立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2008/10,檢自:http://www.mohrss.gov.cn/mohrss/Desktop.aspx?path=mohrss/mohrss/InfoView&gid=61160885-48cb-4f91-b5b8-c1e11bf236d4&tid=Cms_Info
中國大陸科學技術部(2007)。中國科技統計數據。 2008/10,檢自:http://www.most.gov.cn/kjrcgz/rczc/。
中國大陸科學技術部發展計劃司科技統計報告第7期(總第422期)(2008)。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97/8,檢自:http://www.most.gov.cn/kjtj/tjzlhb/
中國大陸國務院(2007a)。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2008/10,檢自: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
 中國大陸國務院(2007b)。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一五計畫)。 2008/10,檢自:http://www.gov.cn/ztzl/2006-03/16/content_228841.htm。       
中國政府網(2008a)。中國大陸科技規劃。2008/9,檢自: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5-09/23/content_69568.htm
中國政府網(2008b)。中國大陸科技發展歷程。2008/9,檢自: http://www.gov.cn/test/2005-09/23/content_69567.htm
中國政府網(2008c)。中國大陸科技體制改革。2008/9,檢自: http://www.gov.cn/test/2005-09/23/content_69567.htm
中國政府網(2008d)。科技計畫。2008/9,檢自: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5-09/23/content_69569.htm
中國科普網,http://www.cpus.gov.cn/kp_fagui.asp
中國科學技術部(2008a)。中國大陸主要科技發展計畫。2008/9月,檢自: http://www.most.gov.cn/kjjh/。
中國科學技術部(2008b)。關於在重大項目實施中加強創新人才培養的暫行辦法。2008/10,檢自:http://www.most.gov.cn/kjrcgz/rczc/
中國科學技術部發展計畫司(2008a)。 2007年12月18日科技計報告第23期(總第414期),我國R&D經費支出特徵的國際比較。2008/9, 檢自:http://www.sts.org.cn/tjbg/zhqk/documents/2007/2007.07.114.htm
中國科學技術部發展計畫司(2008b)。 2007年12月18日科技計報告第8期(總第399期),國際科技競爭力。2008/9,檢自:http://www.sts.org.cn/tjbg/zhqk/documents/2007/2007.07.114.htm
中國科學院(2008)。中國科學院組織架構圖。2008/9,檢自: http://www.cas.ac.cn/
中國科學院,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banshi/qy/rlzy/2005-09/03/content_29026.htm
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2008)。海外傑出學者基金。2008/10,檢自: 
中國留學網(2008)。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管理規定(2002)。2008/10,檢自: http://www.cscse.edu.cn/P()ortal0/default40.htm。
中國留學網,http://www.cscse.edu.cn/Portal0/default40.htm
中國教育和科學計算機網,http://www.net.edu.cn/
中國教育部(2007)。2006年教育統計,各級育學生數。2008/9,檢自: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43/info33443.htm。
中國統計局(2008)。中國統計年鑑。2008/10,檢自: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8/indexch.htm。
中國博士後網(2008a)。中國博士後研究管理機構。2008/10,檢自: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program/issue/news_list.asp?lb=管理機構
中國博士後網(2008b)。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制度。2008/10,檢自: 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en_index.asp
中國博士後網(2008c)。博士後進出站統計。2008/10,檢自: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program/issue/news_list.asp?lb=博士後工作統計資料。
中國網(2005)。中國科技人才政策分析。2008/10,檢自: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rcbg/901442.htm
中國網(2006)。高層次人才政策體系分析。上網日期:2008/10,檢自:中國網網站: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zhuanti/06rcbg/txt/2006-07/26/content_7025488.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http://www.mop.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http://www.most.gov.cn/index.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http://www.moe.edu.cn/
中華民國教育部(2008)。教育基本法。2008/10,檢自網站:http://www.edu.tw/。
中華民國新聞局(1998)。2602次院會通過「1998年起每年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居留數額表」。2008/10,檢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12120&ctNode=3899。
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2008)。獎、補助要點。2008/10,檢自: http://www.mac.gov.tw/big5/cdfund/essential/pro2.htm。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08)。大陸地區專業人士從海外申請來臺作業流程。2008/11,檢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show_menu22.asp?url_disno=42。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0)。外國人申請學術與商務旅行卡及實施快速查驗通關作業要點、外籍專業人士申請核發就業PASS卡作業要點、高級專業人才及投資移民申請永久居留卡(梅花卡)送件須知。2010/2,檢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少子女化、高齡化及移民)。2008/9,檢自:https://www.ris.gov.tw/
內政部發布(2008)。提供大陸專業人士來臺便捷化措施。2008/10,檢自:http://www.mac.gov.tw。
王健全、許淑琴(2007)。新加坡、南韓與台灣人才培育及延攬政策之比較分析。2008/10 ,檢自:http://twbusiness.nat.gov.tw/epaper/y07/03/73-101.htm。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08)。2007年全球競爭力指數。2008/10,檢自: http://www.weforum.org/initiatives/Global Competitiveness/rankings。
台灣73所院校大陸聯合招生(2010)。2010/4,檢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02/4/2363c.html。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a)。兩岸歷次會談總覽。2008/10,檢自:http://www.mac.gov.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b)。歷年專案居留數額使用配額數統計表。2008/10,檢自: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ass_lp/ass_stay.htm#BM5#BM5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c)。海峽兩岸關係紀要(1998)。上網日期:2008/10/,檢自: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cschrono/8707.htm#02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新聞稿(2003)。陸委會通過「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台從事專業活動邀請單位及應備具之申請文件表」,放寬大陸地區產業科技人士來台。2008/10,檢自:http://www.mac.gov.tw/big5/cnews/cnews920728b.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2009)。中華發展基金交流經驗談。2009/9,檢自:http://www.mac.gov.tw/。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馬總統政見追蹤一覽表。2008/10,檢自: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4103391&ctNode=11365&mp=100。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8)。科技人才小組。2008/9,檢自:http://www.stag.gov.tw/content/application/stag/about_group/index.php?cnt_id=393&ico=3。
行政院國科會(2008)。第8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預備會議,題綱2.2.3中國大陸科技與產業人才延攬及兩岸科技人才交流。2008/11,檢自:http://www.nsc.gov.tw/pla/tc/8th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8)。科技政策。208/10,檢自: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7215&CtNode=329&mp=1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7215&CtNode=329&mp=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8)。補助延攬科技人才。2008/9,檢自:http://web1.nsc.gov.tw/np.aspx?ctNode=360&mp=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8a)。科技統計名詞定義手冊,2004年。2008/9,檢自: http://www.nsc.gov.tw/noun_class.asp。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8b)。全國科技會議。2008/9,檢自: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際合作處(2008)。菁英專案擴增留學計畫。2008/9,檢自網站:http://nscnt66.nsc.gov.tw/WTMS/studyabroad/index.jsp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8)。外國專業人員工作許可區,就業服務法。2008/9,檢自:http://www2.evta.gov.tw/evta_wcf/chi0013_page01.asp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吸引外籍專業人士來臺工作之友善措施。2008/9,檢自:http://www.cepd.gov.tw/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重點人才整體培育及運用規劃簡報。2008/9,檢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61&key=&ex=%20&ic=
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2008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 Book 2008全球競爭力排名。2008/9,檢自: http://www.weforum.org/initiatives/Global Competitiveness/rankings。
夏潮聯合會(2009)。大陸高校專業區。98/3,檢自:http://www.xiachao.org.tw/。普通高校面向港澳臺招生信息網(2009)。2009/3,檢自:http://www.gatzs.com.cn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2008)。中國大陸科技園概況。2008/9,檢自:http://www.ktli.org.tw/html/menu7.htm
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2009)。大陸地區科技人士在臺服務。2009/9,檢自:http://www.ktli.org.tw/。
財團法人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http://www.stpi.org.tw/STPI/index.htm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8)。2008年世界大學科研成果質量評比。2008/9,檢自: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網站http://ranking.heeact.edu.tw/zh-tw/2008/Page/Methodology。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延(2008)。攬海外資深專業人才計畫(伯樂計畫)。2008/9,檢自:http://elite.narl.org.tw/
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2010)。傑出人才講座申請辦法。2010/3,檢自: http://www.faos.org.tw/Application/ApplicatOutstand.asp。
國家自然科學委員會(2008)。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8/10,檢自: http://www.nsfc.gov.cn/nsfc2008/index.htm。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http://www.nsfc.gov.cn/newnsfc03/default99.htm
國家統計局(2007年)。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2006年大陸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數據。97/9,檢自: http://www.sts.org.cn/tjbg/tjgb/document/2006/2007.09.18.htm。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2008/8,檢自:http://etds.ncl.edu.tw/theabs/service/student_query.jsp?isme=1226327454061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2009)。發展沿革。2008/9,檢自: http://www.stpi.org.tw/STPI/index.htm。
國策期刊,http://www.inpr.org.tw/publish/pdf/169_2.pdf
教育部人才發展辦公室(2008)。長江學者獎勵計劃。2008/10,檢自: http://www.cksp.edu.cn/。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0)。開放大陸學歷採認與陸生來臺就學政策規劃及配套措施公聽會。2010/2,檢自:http://www.edu.tw/bulletin.aspx?bulletin_sn=5723
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2008)。國家外國專家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十一五」規劃(2006—2010)。2008/10,檢自: http://www.safea.gov.cn/intro/jgsz.php。
教育部國際文化教育事業處(2008)。留美外國研究生人數增加,臺灣今年首度列名。2009/10,檢自:http://www.edu.tw/bicer/index.aspx
經濟部(2008a)。延攬海外科技人才訪問團。2008/9,檢自:http://hirecruit.nat.gov.tw/chinese/index.asp。
經濟部(2008b)。經濟部技術處主要任務。2008/9,檢自: http://doit.moea.gov.tw/01intro/assignment.asp。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8a)。人才延攬法規。2008/9,檢自:http://www.dois.moea.gov.tw/asp/law3.asp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8b)。國際人才流動趨勢與台灣的發展隱憂。2008/10,檢自:http://www.dois.moea.gov.tw/asp/superior8.asp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8a)。大陸地區產業科技人士來台從事專業活動。2008/10,檢自:http://www.moeaic.gov.tw/

二、英文 
Marginson, S.(2004).National and global compet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1(2),1-28.
Marginson, S.(2006). Dynamics of National and global compet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al , 52, 1-39.
China S&T Statistics Data Book(2007) http://www.sts.org.cn/sjkl/kjtjdt/data2007/cstsm07.htm
Cornell University (2002). President Hunter Rawlings reports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Cornell's faculty salaries improvement plan.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8 from http://www.news.cornell.edu/releases/April02/faculty.salaries.jkp.html
Doudeijns, M., & Dumont. JC.(2003).Immigration and Labour Shortages:Evaluation of Needs and Limits of Selection Policies in the Recruitment of Foreign Labour, in OECD/European Commission.
David. Zweig (2004)。 Changgui. Chen.,&d  Rosen. Stanley, “Global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 human capital:Overseas and returnee scholars to china, ”  china Quarterly (179):735-757 (SEP 2004)
Davud. Zweig(2006)。Competion for Talent:China’s  strategies to reverse the brain drai。,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5 (1-2):65 - + 2006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Making new technologies work for human development(2001),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UNDP(2001).2008/10月,檢自:ww.hdr.undp.org/reports/global/2001/en/。
Michacl E. Porter(1990). The Compet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68,No.2,pp.77-93 New York; Author.
OECD (2006).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 2006. Paris: Author.
OECD (2006).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utlook。Annual Report 2006 Edition。
Portney, K. E. (1986). Approaching 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policy and program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P5
Ripley, Randall B. and Grace A. Frankllin. Congress(1984). the Bureaucracy, and Public Policy, Homewood. Illinois: The Dorsev Press.
Shih HY. Chang PL(2004).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Tauwan and Thina:a comparative analysis, ”  TECHNOVATION, 24(7):529-539 。
Starling. Grover(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Chicago. Illinois: The Dorsev Press.
UC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2008). Impact of year 1 of the faculty salary plan compensation of salaries from 7/1/2007 TO 6/30/2008.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8 http://www.ucop.edu/acadadv/documents/facultysalpln.pdf
UC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2008). Impact of year 1 of the faculty salary plan compensation of salaries from 7/1/2007 TO 6/30/2008.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8 http://www.ucop.edu/acadadv/documents/facultysalpln.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07).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7/2008.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2004-¬2005). Open Doors:Report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change 。網站Open Doors:http://opendoors.iienetwork.org/
Dunning, J.H.(1993).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mo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33(2):7-15
Francis, A., & P.K. Tharakan.(1989).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industry.New York:Routledge Kegan & Pau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12-07-14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12-07-14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