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207200713164300
DOI 10.6846/TKU.2007.01114
論文名稱(中文) 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chool Image and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蔡宛蓁
研究生(英文) Wan-Chin Tsai
學號 69412017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5
論文頁數 19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錫珍
委員 - 郭昭佑
委員 - 閻自安
關鍵字(中) 學校形象
學校行銷
學校行銷策略
關鍵字(英) School Image
School Marketing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的認知情形。首先
探討組織形象、學校形象與學校行銷策略的概念及其相關研究,其次,分析公私立高職教
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的現況、差異情形及相關情形,並綜合文獻探討與調
查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主管及後續研究者的參考。
本研究所採用的方法主要為問卷調查法,根據相關文獻編擬問卷初稿,依據預試結果
編製「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調查問卷」。研究對象以台
北市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為主,共得有效樣本公私立高職教師328人,學生406人。資
料處理部分以SPSS for Windows 10.0中文套裝軟體為主,採用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統計。本研究的重要發現為:
一、公私立高職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情形良好。
二、公私立高職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情形普通。
三、在學校形象上,高職教師認知程度高於學生。
四、公私立高職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情形良好。
五、公私立高職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情形普通。
六、在學校行銷策略上,高職教師認知程度高於學生。
七、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會因教師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服務年資、學校屬性、學校規模與創校歷史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八、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會因學生的科系、學校屬性與學校規模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九、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會因教師的學校屬性與學校規模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十、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會因學生的科系、學校屬性、學校規模與創校歷史的不同而
  有顯著差異。
十一、高職教師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呈現顯著正相關。
十二、高職學生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呈現顯著正相關。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erceptions between school image and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Questionnaires assess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school image and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were completed by 328 teachers and 406 students from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
1.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reported a strong sense of school image.
2.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reported an ordinary sense of school image.
3.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s on school image were stronger than students’.
4.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reported a strong sense of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5.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reported an ordinary sense of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6.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s on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were stronger than students’.
7.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school image based on gender, age, educational levels, seniority, type of the school, size of the school, and school history.
8.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school image based on department, type of the school, and school history. 
9.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ype of the school, and size of the school.
10.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based on department, type of the school, size of the school, and school history.
11.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school image and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12.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chool image and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Finally,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s and research findings were presented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chool directors, and future research.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3
第四節	名詞釋義………………………………………………………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組織形象相關概念之探討……………………………………11
第二節	學校形象概念及相關研究之探討……………………………24
第三節	學校行銷策略概念及相關研究之探討………………………33
第四節	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相關之探討………………………6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9
第一節	研究架構………………………………………………………69
第二節	研究對象………………………………………………………71
第三節	研究工具………………………………………………………75
第四節	實施程序………………………………………………………88
第五節	資料處理………………………………………………………8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91
第一節	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現況分析…………91
第二節	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現況分析……96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之差異情形…100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之差異情形…109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差異情形
       ………………………………………………………………114
第六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差異情形
       ………………………………………………………………123
第七節	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認知的相關情形
       ………………………………………………………………129
第八節	綜合討論……………………………………………………1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3
第一節	研究結論……………………………………………………153
第二節	研究建議……………………………………………………163
參考文獻……………………………………………………………………167
壹、中文部分…………………………………………………………167
貳、西文部分…………………………………………………………173
附錄…………………………………………………………………………179
附錄一: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認知預試問卷(教師版)……………………………………………179
附錄二: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認知預試問卷(學生版)……………………………………………184
    附錄三: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調查     問卷(教師版)……………………………………………189
附錄四: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調查問卷(學生版)……………………………………………194

表 次
表2-1 Walters 企業的形象三大構面統整表 21
表2-2 國內組織形象與企業形象相關研究的彙整 23
表2-3 學校形象定義的彙整 26
表2-4 學校形象構面的彙整 29
表2-5 國內學校形象相關研究的彙整 31
表2-6 國內外學校行銷策略的相關研究 57
表3-1 台北市公私立高職學校概況 72
表3-2 預試問卷抽樣的各規模學校數及其問卷回收情形 73
表3-3 正試問卷抽樣的各規模學校數及其問卷回收情形 74
表3-4 本研究正式問卷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分析表 74
表3-5 「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預式問卷」初稿內容架構表76
表3-6 「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預式問卷」初稿內容架構表 80
表3-7 「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預式問卷」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83
表3-8 「公私立高職教師與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預式問卷」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84
表3-9 學校形象量表信度分析表 86
表3-10 學校行銷策略量表信度分析表 87
表4-1 整體公私立高職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調查問卷各題得分情形表92
表4-2 整體公私立高職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調查問卷各構面得分情形表 93
表4-3 整體公私立高職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調查問卷各題得分情形表 94
表4-4 整體公私立高職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調查問卷各構面得分情形表 95
表4-5 整體公私立高職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調查問卷各題得分情形表 96
表4-6 整體公私立高職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調查問卷各構面得分情形表 97
表4-7 整體公私立高職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調查問卷各題得分情形表 98
表4-8 整體公私立高職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調查問卷各構面得分情形表 99
表4-9 不同性別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01
表4-10 不同年齡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2
表4-11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03
表4-12 不同服務年資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4
表4-13 不同學校屬性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05
表4-14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6
表4-15 不同創校歷史教師的學校形象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07
表4-16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學校形象的差異情形一覽表 108
表4-17 不同性別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09
表4-18 不同科系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0
表4-19 不同學校屬性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11
表4-20 不同學校規模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2
表4-21 不同創校歷史學生的學校形象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13
表4-22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在學校形象的差異情形一覽表 114
表4-23 不同性別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15
表4-24 不同年齡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6
表4-25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17
表4-26 不同服務年資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8
表4-27 不同學校屬性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行銷策略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119
表4-28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0
表4-29 不同創校歷史教師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21
表4-30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學校行銷策略的差異情形一覽表 122
表4-31 不同性別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23
表4-32 不同科系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4
表4-33 不同學校屬性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25
表4-34 不同學校規模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6
表4-35 不同創校歷史學生的學校行銷策略認知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27
表4-36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在學校行銷策略的差異情形一覽表 128
表4-37 高職教師的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之積差相關表 130
表4-38 高職學生的學校形象及學校行銷策略之積差相關表 132

圖 次
圖1-1 研究流程圖 6
圖2-1 企業形象形成之簡單模型及其與消費者間的關係 18
圖2-2 Spector 六大構面圖 19
圖2-3 Walters 三大構面統整圖 20
圖2-4 Kotler 與Fox 公眾群眾圖 41
圖3-1 研究架構圖 6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于卓民(2002)。企業概論。Ferrell, O. C. 原著。台北:智勝。
日本行銷學會(2006)。JMA。2006年11月23日,取自
http://www.jma.or.jp/indexeng.html
方世榮(1996)。行銷學。台北:三民。
尤秀貞(2005)。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行銷策略認同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志剛、陳正男、陳麗秋(1987)。行銷學。台北:空大。
王秀鳳(2004)。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行銷策略與形象定位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0)。中國大百科全書。上海:新華。
孔誠志、李宜錦、簡薇軒、楊惠雲、陳怡仲、劉世群、李忠志、施伯承(1998)。形象公關。台北:科技圖書。
台北市教育局(2007)。高級職業學校九十四學年度各校概況。2007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lic.asp?SEL=313
江顯新(1989)。行銷學。台北:三民。
呂允成(1997)。四箴國中校務經營工作報告。2006年11月23日,取自http://www.scjh.edu.tw/person01.html
呂惠美(2001)。私立中等藝術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明清(2004)。知變、應變、求變:教育政策的行銷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0,2-12。
吳國泰(1997)。「行銷組合」在非營利成人教育機構推展教育活動上的策略組合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何雍慶(1990)。實用行銷管理。台北:華泰。
李儀千(2005)。私立高職招生策略及其現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汪麗清(2005)。特殊教育學校策略性行銷之探討-以台北市文山特殊教育學校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明德(2005)。人格特質、組織形象與職業特性認知對高中生職業軍人生涯選擇意願之影響。國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建志(2003)。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義斌(2002)。台北市私立高中職校之現況、困境與因應策略。2006年11月23日,取自http://w3.sce.pccu.edu.tw/tveb/68-73web/70thweb/comment1.htm
邱振明(2005)。從消費者行為探討高職學生升學選校之考量因素。私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邱湘棻(2005)。台北市公私立小學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邱慧俐(2004)。雲林縣國民中學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洪淑芳(2006)。台灣高等教育機構發展自有品牌商品因素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夏光華(2001)。大學推廣教育之行銷策略探討。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徐明珠(2004)。尋求定位,讓高職重新出發。2006年11月23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3/EC-B-093-011.htm
徐南平(2004)。高中職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育達新興高中為例。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2003)。高職可改不可廢突破轉型-我國高職教育何去何從公聽會。2006年11月23日,取自http://www.ie.ntnu.edu.tw/CHINESE/publication/f01.asp?id=1016&volume=10
曹春隆(2001)。專科學生升學與選擇校系態度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范雅雲(2005)。新竹地區幼稚園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運作之研究。國立新竹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峻榮(2004)。成人教育機構顧客對行銷組合策略的滿意度之研究-以社會教育館付費課程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連生(1999)。學校形象的價值及其塑造。教育評論,6,33-35。
許長田(1998)。行銷學-競爭策略個案。台北:生智。
許詩旺(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正男譯(1992)。行銷學原理。Phillips Kotler原著。台北:東華。
陳玉堂(2005)。我國大學推廣教育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定國(1992)。現代行銷學:行銷管理之理論基礎。台北:華泰。
陳瑞萍(2000)。師範院校招生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鉦達(2002)。企業形象、服務補救期望與補救後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綺薇(2001)。企業聲望、人才招募管道與招募成效之關聯性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慧玲(1992)。行銷理論在推展學校公共關係的應用。高市鐸聲,2(2),29-34。
郭喜謀(2005)。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彭曉瑩(2000)。師範院校教育行銷現況困境及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溫郁凌(2006)。社福慈善機構發展商業行為對其組織形象影響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宏田(2004)。社區大學策略性行銷之研究:十個個案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希庭(2005)。簡明心理學辭典。台北:國家。
黃建中(2002)。高雄市百貨公司消費者購買行為與商店形象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俊英(2001)。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
黃靖惠(2004)。科技大學學生對公共關係傳播媒介與學校形象認知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種世(2003)。高雄市高中、職學校行銷現況及可行策略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朝祥(2003)。高職教育的重整與再出發。2006年11月23日,取自http://www.npf.org.tw/monthly/0302/theme-249.htm
鄭秀霞(2005)。國中推展學校行銷策略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君邁(2006)。組織形象、人才招募方式與招募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新加坡與我國空軍飛行員招募為例。私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鄭淵全(1998)。形象管理。載於蔡培村(主編):學校經營與管理(27-56)。台北:麗文文化。
鄭禎佩(2002)。師範學院教育行銷研究-以屏東師院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謝水乾(2003)。台南縣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謝耀龍(1993)。基本行銷學-觀念與實務。台北:華泰。
賴冠華(2005)。「企業形象」的知識系絡初探-以台灣(地區)博碩士論文網為例。私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閻德明(2000)。現代學校形象的設計與傳播。師說,156,18-23。
蔡幸枝(2004)。高級職業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技職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魏惠娟(2006)。台灣地區學校行銷研究評析及其對學校行銷策略規劃的啟示:1984-2004的探索。教育政策論壇,9(2),131-154。
蕭富峰(1989)。行銷實戰讀本。台北:遠流。
鐘娟兒(1988)。論學校形象。師友,256,36-37。
羅珮菁(2005)。私立高職學校行銷策略實施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蘇森榮(1990)。速食連鎖業市場區隔與企業形象定位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蘇麗卿(2002)。企業識別系統(CIS)在國民小學應用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貳、西文部分:
Abratt, R. (1989) . A new approach to the corporate image management process.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5(1), 63-76.
Albert, S., & Whetten, D. A. (1985)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In L. L. Cummings & B. M. Staw(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 263-295. Greenwich. CT: JAI Press.
Alvesson, M. (1990).Organization: From substance to image? Organization Studies, 11, 373-394.
Bayton, J. A.(1959). Researching the corporate image. Public Relation, 4(10), 3-8.
Berg, P. O. (1985).Organizational changes as a symbolic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P. Forst, L. Moore, M. R. Louis, C. Lundberg, & J. Martin(Eds.). Refram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281-300. Beverly Hills, CA: Sage.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 Ann Arbor,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onnor, C. M. (1999). Marketing strategic in one school’s success story. Independent School, 58(3), 38-43. (EBSCO: AN2522726)
Dichter E. (1985).What in an image.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 75-81.
Dowling G. R. (1986). Managing your corporate image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5(2), 109-115.
Drucker, P. F. (1973). Management: Tasks,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NY: Harper and Row.
Dutton, J. E., Dukerich, J. M., & Harquail, C. V. (1994). Organizational images and member identifi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9, 239-263.
East, L. J. (1996). A public relations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image and two-way communication using the Coorientation Model.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I EI Paso, MA.
Gomez, M. A. (1993). Social marketing applied to the education are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3.
Gray, L. (1991). Marketing Education.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Gray, E. R. & Balmer, J. M. T. (1998). Manage corporate image and corporate reputation. Long Range Planning, 31(5), 695-702.
Harding, L. B. (1987). A design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image of a schoo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A.
James, C., & Phillips, P. (1995).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marketing in school.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23(2), 75-88.
Kelman, H. C. (1965). International behavior: A social-psychological analysis.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 and control,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Andreasen, A. R. (1995).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Armstrong, G. (1987).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Fox, K. F. (1995).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education institutions(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Karen, F. A. (1995).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Levy, S. J. (1969). Board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10-15.
Litten, L. H. (1980). Marketing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1(1), 40-58.
Maguire, M., Ball, S. J. , & Macrae, S. (2001). In all our internal: Internal marketing at Northwark Park School.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2(1), 223-232.
Matthews, S. O. (1991). Marketing higher education: Response to a changing environ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lberta.
McCarthy, E. J. (1982). Essentials of marketing. Homewood, Ill: R. D. Irwin.
Narkwicz, M. G. (1994). Marketing accept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electe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East Tennessee State, Tennessee.
Nimmo, D., & Savage, R. L. (1976). Candidates and their image: Concepts, methods, and findings. Pacific Palisades, CA: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Oliver, R. L. (1980). A cognitive model for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7, 460–469.
Rados, D. L. (1981).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Boston: Auburn House.
Sauerhaft, S. & Atkins, C. (1989). Image war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hipp, T. (1981). The marketing concept and adult educ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4(7), 8-9.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241902)
Spector, A. J. (1961). Basic dimensions of the corporate image. Journal of Marketing, 25(6), 47-51.
Tom, V. R. (1971).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al images in the recruiting proc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6, 573-592.
Toper, R. S. (1986). Institutional image how to define, improve, market it, council for advancement& support of education. NY: Holt.
Walters, C. G. (1978). Consumer behavior: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Pacific Palisades. CA: Richard D. Irwin, Inc.
Whetten, D. A., Lewis, D., & Mischel, L. J. (1992). Toward an integrat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nd member commit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Las Vegas.
Zivic, L. T. (1989).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arketing strategies in New England colleges: A descriptive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abody College for Teachers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