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206201422540100
DOI 10.6846/TKU.2014.00327
論文名稱(中文) 系統品質、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及教學效能關聯性之研究-以教育部數位學習服務平台線上課程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ystem Quality,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ith an Example of the Online Courses provided by E-Learning Service Center 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林怡伶
研究生(英文) I-ling Lin
學號 70173026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09
論文頁數 16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何俐安
委員 - 鄭宜佳
委員 - 郭彥谷
關鍵字(中) 教育部數位學習服務平台
線上研習
系統品質
教學效能
科技接受模式
關鍵字(英) E-Learning Service Center 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E-learning
system quality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基隆市國小教師以「教育部數位學習服務平台」參與線上研習之「認知有用性」及「認知易用性」,及其與教師「教學效能」間的現況與相關性,並探討該學習平台之「系統品質」、「資訊品質」及「服務品質」對教師之科技接受程度與教師教學效能之影響。本研究以基隆巿曾經參與教育部數位學習平台上之線上研習的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N=294),進行問卷調查法,回收問卷數據以描述統計、Pearson相關、迴歸等方式進行統計分析與討論。本研究結果主要如下:
一、基隆市國小教師在線上研習系統品質感受現況佳,以「資訊品質」之感受現況最佳。
二、基隆市國小教師在線上研習之「認知有用性」和「認知易用性」感受現況佳,「認知易用性」優於「認知有用性」。
三、基隆市國小教師在教學效能現況佳,並且對「營造友善學習氣氛」感受現況最佳。
四、線上研習系統品質整體及各向度與認知有用性及易用性均達顯著正相關。
五、線上研習系統品質整體及各向度與教學效能各向度均達顯著正相關。
六、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與教學效能各向度均達顯著正相關。
七、線上研習系統品質之「資訊品質」、「系統品質」可以有效預測認知易用性與有用性,以「資訊品質」有最大的預測力。
八、線上研習系統品質之「資訊品質」、「系統品質」對教學效能各向度具有顯著正向預測力,尤其對「教學計畫與準備」具有最大之預測力。
九、線上研習系統品質之「服務品質」對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和教學效能各向度皆不具有顯著預測力。
十、「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對教學效能各向度具有顯著正向預測力,尤其「認知易用性」對「教學計畫與準備」具有最大之預測力。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system quality”,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eelung City that have taken the online courses provided by E-Learning Service Center 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influences on users who adopted the mentioned system. This is a survey research and 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eelung City with a total of 294 valid returns.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eelung City percept well on system quality of the E-Learning Service Center 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among which “information quality” is the most perceptive.
2.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eelung City percept well on system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providing the percept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is better than "perceived usefulness".
3.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eelung City percept well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most satisfactory is "creating friendly learning atmosphere".
4. The system quality of the E-Learning Service Center 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have showed a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5. The system quality of the E-Learning Service Center 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have shown a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6. The system "perceived usefulness" ,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have showed a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7. The "system quality"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of the E-Learning Service Center 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mong which, “information quality”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8. The system quality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of the E-Learning Service Center 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effectively predict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Especially "Teaching plan and preparation"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9. The service quality of the E-Learning Service Center 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10. The system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Especially "perceived ease of use" for "Teaching plan and preparation"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表次 vii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線上研習定義與發展、平台與課程介紹  13
第二節 科技接受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25
第三節 教學效能及其相關研究  48
第三章 設計與實施  6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6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7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1
第一節 研究樣本結構及各構面現況分析 81
第二節 各構面相關分析 91
第三節 各構面預測力分析 9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1
第二節 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29
附錄一 基隆巿巿立國民小學教師數一覽表 138
附錄二 基隆市國小教師參加線上研習後影響教學效能之相關因素調查問卷
【專家內容效度用卷】  140
附錄三 基隆市國小教師參加線上研習後影響教學效能之相關因素調查問卷
【表面效度用卷】  149
附錄四 內容與表面效度意見彙整附錄五 基隆市國小教師參加線上研習與教學效能之相關因素調查問卷
【預試問卷】  162
附錄六 基隆市國小教師參加線上研習與教學效能之相關因素調查問卷166
表次
表2-1 線上學習相關名詞一欄表14
表2-2 線上學習的定義 15
表2-3 線上研習課程簡介一覽表 23
表2-4 系統品質之定義 31
表2-5 系統品質之衡量指標 33
表2-6 資訊品質之定義 34
表2-7 資訊品質之衡量指標 35
表2-8 服務品質之定義 36
表2-9 服務品質之衡量指標 38
表2-10 以科技接受模式相關理論探討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彙整表 40
表2-11 研究線上學習相關工具之構面彙整表 45
表2-12 教師教學效能的定義 49
表2-13 教學效能之衡量指標分析 52
表2-14 教學效能評量指標分析 55
表3-1 線上研習系統品質操作性定義及衡量表 66
表3-2 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操作性定義及衡量表 68
表3-3 教學效能操作性定義及衡量表 69
表3-4 內容、表面效度檢核者名冊表  72
表3-5 線上研習系統品質量表之Cronbach's α 值 73
表3-6 線上研習科技接受度量表之Cronbach's α 值 74
表3-7 國小教師教學效能量表之Cronbach's α 值 75
表3-8 基隆巿一0二學年度巿立國小學校規模教師人數統計表 76
表3-9 基隆市巿立國小正式問卷抽樣分配表 76
表4-1-1 基隆巿國小教師背景變項次數分配表 82
表4-1-2 線上研習系統品質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及排序摘要表 84
表4-1-3 線上研習系統品質各因素及整體之平均數和標準差及排序摘要表 84
表4-1-4 線上研習科技接受度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及排序摘要表 86
表4-1-5 線上研習科技接受度各因素及整體之平均數和標準差及排序摘要表 86
表4-1-6 教學效能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及排序摘要表 87
表4-1-7 教學效能各因素及整體之平均數和標準差及排序摘要表 88
表4-2-1 系統品質、科技接受度、教學效能之Pearson 相關摘要表  91
表4-2-2 系統品質與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相關係數分析摘要表 92
表4-2-3 系統品質與教學效能相關係數分析摘要表 93
表4-2-4 認知有用性、易用性與教學效能相關係數分析摘要表. 94
表4-3-1 系統品質各向度對認知有用性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97
表4-3-2 系統品質各向度對認知易用性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98
表4-3-3 系統品質各向度對對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迴歸分析顯著摘要表 99
表4-3-4 系統品質各向度對教學計畫與準備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01
表4-3-5 系統品質各向度對教學內容呈現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02
表4-3-6 系統品質各向度對教學策略與技巧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02
表4-3-7 系統品質各向度對教學成果與評量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03
表4-3-8 系統品質各向度對營造友善學習氣氛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04
表4-3-9 系統品質各向度對整體教學效能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04
表4-3-10 系統品質各向度對教學效能迴歸分析顯著摘要表 105
表4-3-11 認知有用性對教學計畫與準備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08
表4-3-12 認知易用性對教學計劃與準備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08
表4-3-13 認知有用性對教學內容呈現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09
表4-3-14 認知易用性對教學內容呈現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10
表4-3-15 認知有用性對教學策略與技巧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10
表4-3-16 認知易用性對教學策略與技巧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11
表4-3-17 認知有用性對教學成果與評量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12
表4-3-18 認知易用性對教學成果與評量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12
表4-3-19 認知有用性對營造友善學習氣氛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13
表4-3-20 認知易用性對營造友善學習氣氛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13
表4-3-21 認知有用性對整體教學效能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14
表4-3-22 認知易用性對整體教學效能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15
表4-3-23 認知有用性、易用性對整體教學效能之迴歸結果分析摘要表  115
表4-3-24 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對教學效能迴歸分析顯著摘要表 116
表4-3-25 系統品質、認知有用性、易用性對教學效能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118
圖次
圖2-1「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登入頁面  20
圖2-2「教育部數位學習服務平台」登入頁面 21
圖2-3 理性行動理論模式 26
圖2-4 科技接受模式 26
圖2-5 最終版的科技接受模式 27
圖2-6 資訊系統成功模式 30
圖3-1 研究架構圖 62
圖3-2 研究流程圖 7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姿雅 (2008)。國小教師教學效能之調查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17。
方琇瑩 (2003)。中小學教師進修網路學習課程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王文科 (1997)。教育研究法(13版)。台北:五南出版社。
王冠富(2011)。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小教師使用數位學習平台的意願-以教育部數位學習服務平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王淑怡 (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巿。
江易穎(2002)。國中音樂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江宛蓁(2010)運用Moodle課程管理系統於大學進行互動學習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余泰魁、楊淑斐(2005)。線上學習系統使用意向之模式建構與比較分析研究。台灣管理學刊,5(2),311-337。 
吳海助、蔡菊芬、林章榜(2006)高中體育科新課程推動的教師研習相關需求之研究。大專體育,8(4),15-26。
吳清山 (1993)。學習型組織理論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國教月刊,23(2),60-68。
吳清基(1989)。教育與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靜宜(2011)。基隆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使用校務行政系統之研究-以延伸科技接受模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巿。
吳曉菁(2003)。高雄市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師研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修瑋(2007)。台北縣國小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
吳耀明(2004)。國小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教師自評和學生評鑑比較。屏東師院學報,21, 188-216。
呂坤岳(2010)。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教學信念與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呂孟騏(2008)。以科技接受模式及系統成功模式探討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以屏東縣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宗鴻(2010)。台日國小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威德(2008)。網路線上學習之顧客滿意度及使用意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春麟、方文昌(2013)。科技接受模式再探討:整合資訊科技外部變數之論點。企業管理學報(97),頁 1-37。 
李復惠(2002)。臺北市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健康教學範疇之認知與關注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慧玲(2013)。新北巿國小教師數學電子教科書使用滿意度、教學效能與資訊融入教學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林岑、鄭美玲 (2003)。數位學習新樂園--教師線上研習系統建置。菁莪季刊, 15(4),54-63。 
林青青(2012)。新北市國中教師知識分享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巿。
林建志(2013)。台南市非體育專長教師增能研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巿。
林益民、余泰魁(2003)。線上學習行為傾向模式建構與實證。資訊管理學報, 10(1), 205-232。 
林海清 (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巿。
林順智(2005)。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本位專業發展情形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林惠美(2011)。國小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新北市埔墘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燕珍、何榮桂(2011)。數位學習服務平台簡介及其應用。台灣教育(670), 12-21。 
邱皓政 (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邱義川(200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知能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邱郁文、林益民、施東河(2007)。系統特性、任務特性與電腦自我效能對個人線上學習行為傾向影響。電子商務學報, 9(2),235-266。 
卓明仙(2008)。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邵玉華(2004)。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以宜花東三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清林 (2012)。教師之教學準備與教學效能及其運用數位媒體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巿。
洪新原、梁定澎、張嘉銘 (2005)。 科技接受模式之彙總研究。資訊管理學報, 12(4), 211-234。 
洪新原、游雯茹、劉光隆、徐士傑 (2009)。 以活動理論探討電子化學習績效之研究-以嘉義縣教育網路為例。MIS REVIE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5(1),頁 71-99。 
郭皇局(2006)。科技接受模式對學校敎職員工資訊科技使用態度及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孫志麟 (1993)。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巿。
孫志麟 (2001)。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實徵取向的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109~140。
徐啟氤(2005)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網路諮商使用意願之影響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徐世宗 (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巿。
高玉芬、邱雅萍(2008)。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線上學習系統之使用意願-以網路大學爲例。萬能商學學報(13),頁 83-101。 
高強華(1996)。變遷社會中的教師在職進修。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13(5),205-216。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辦法。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779。
教育部(2004)。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辦法。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38。
教育部(2005)。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修正版。取自http://www. edu.tw/EDU_WEB/EDU_MGT/SECRETARY
/EDU9082001/e2008/index.htm。
教育部(2006)。我國數位學習發展願景與策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EDU0504001/95final.htm。
教育部  (2008年8月)。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9/97.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pdf
教育部(2010)。教師法。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0。
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903
教育部 (2010)。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取自教育部網頁:http://www.networklab.csie.ncu.edu.tw/moeplan/network_3.htm
教育部(2010a)。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10年版)。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b)。教師在職進修統計年報(2010年版)。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99年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統計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教育基本法。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
教育部(2011)。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許莉娟(2011)。基隆市國小教師教育專業、教師角色認知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郭隆興 (2009)。 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在師資培育典範轉移的時代意義。全國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電子報, 9。 
陳木金  (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藝術學報,61,221~251。
陳玉婷、蔡立元(2009)。 從科技接受模式觀點探討資訊科技融入學習。臺南科大學報(人文管理)(28), 217-235。 
陳年興、楊錦潭(2006)。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一)。台北:博碩文化出版。
陳秀琪(2012)。宜蘭縣國小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怡安(2012)。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學務管理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嘉義縣。
陳明星、陳乃華(2012)。一般學生與身心障礙學生在使用數位學習平臺之滿意度調查研究--以中部某科技大學為例。朝陽學報(17), 89-106。 
陳彥宏(2013)。應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高雄市國小校務管理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陳雪芳(2008)。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基隆市政府所屬各級公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實施要點 (2002) 取自:
http://www.csps.kl.edu.tw/schoollaw/24.doc
基隆市政府所屬中小學暨幼稚園教師研習管理原則(2011)取自:
http://exlaw.klcg.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GL000118&KeyWordHL=&StyleType=1
曾道明(2008)。新竹縣國民小學教職員使用校務行政系統之科技接受模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欽隆(2010)。台中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張瓊穗、薛雅勻 (2008)。幼稚園教師資訊素養與其教學效能關係之初探。南台灣幼兒保育學術研討會。高雄:美和技術學院。
湯光明(2008)。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原住民成人數位學習之研究-以原住民族網路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欣儀(2002)。影響中小學教師網路進修使用程度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黃富順(2003)。成人學習。臺北:五南。
黃繼正(2012)。應用科技接受模式來探究雲林縣國小教師使用數位學習系統的接受狀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議正(2010)。以認知負荷、科技接受模式與計畫行為理論取向建構線上學習行為傾向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鄒景平(2000)。e-learning是知識致勝的不二法門。資訊人通訊,59,1-4。
楊惠合 (2004)。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數位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楊曉強(2007)。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線上研習態度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碧桃(2004)。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民小學採用學務系統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張春興(201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德銳 (2006)。中小學優良教師專業發展歷程及教學經驗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游寶達(2002)商業電子化人才培訓計畫第二年度。經濟部推動商業科技發展九十一年度計畫期末報告計畫(編號: CCU9101-P201-005)。臺北市:經濟部
劉鎮寧(2013)。 中小學教師進修及進階政策之分析。學校行政(85),173-189。 
劉忠峰、翁明正、吳欽和、郭光明 (2011). 以科技接受模式3探討網路大學系統使用意向之研究。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9(4), 407-432.
潘義祥(2005)。台灣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學實踐之研究。體育學報,38(3),63-74。
蔡振地 (2006)。國小教師在職進修網路數位學習現況與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蔡振地、林紀慧(2008)。國小教師網路在職進修之現況與態度調查研究。課程與教學, 11(1),119-146。 
蔡進雄、廖明正(2010)。 教師在職進修網路數位學習之探討。新北市教育季刊:教師進修面面觀,71,37-44。 
蔡春綢 (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蔡麗華( 2001 )。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巿。
鄭美玲(2003)。 教師線上進修模式建構與系統發展之研究。視聽教育雙月刊,44(6),30-40。 
鄭雅心(2012)。金門縣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賴文星(2011)。新北市現職國小台語教師教學效能調查─以參加過台語進階研習課程之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歐用生(1998)。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龍昱廷 (2010)。高雄市國中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巿。
簡玉琴 (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巿。
蘇玉菁(2009)。桃園縣國小教師福臺語實體與線上研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蘇益生(2004)。高雄市國小教師e-Learning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西文部分
Davis, F. D. (1986). 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 Theory and results. Ph.D. dissertation,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Cambridge, MA.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40.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8),982-1003.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92).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use computers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2(14), 1111-1132.
DeLone, W. H. and McLean, E. R. (1992).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the quest for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3(1), pp. 60-95.
DeLone, W. H. and McLean, E. R. (2003). 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a ten-year updat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9(4), pp. 9-30.
DeLone, W.H., and McLean, E. R. (2004). “Measuring e-Commerce Success: Applying the DeLone & McLean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9(1) , 31-47.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Lee, D., Lee, S. M., Olson, D. L. & Chung, S. H. (2010). The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ERP implementation.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110(2), 269-283.
Lee, Y., Kozar, K. A. & Larsen, K. R. T. (2003).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Past,present, and futur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2(50),752-780.
Lin, J. C., and Lu, H. (2000).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a websi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3), 197-208.
Nelson, R. R., Todd, P. A., and Wixom, B. H. (2005). Antecedents of Information and System Quality: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Data Warehousing,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1(4), 99-235.
Venkatesh, V. & Davis, F. D. (1996). A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Development and test. Decision Sciences, 27(3), 451-481.



網站部份
國家教育研究院網路大學(http://elearn.naer.edu.tw/)
教育部數位學習服務平台(https:/ /ups.moe.edu.tw/)
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 (http://inservice.nknu.edu. 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