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203201523022000
DOI 10.6846/TKU.2015.00293
論文名稱(中文)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之研究-建構主義身份角度
論文名稱(英文) Analysis of U.S-China new model of relationship : From the identity of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1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曹恩瑋
研究生(英文) En-Wei Tsao
學號 70133004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1-14
論文頁數 21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洪陸訓
委員 - 戴振良
關鍵字(中) 建構主義
再平衡戰略
新型大國關係
關鍵字(英) Social Constructivist
Rebalancing Strategy
U.S-China new model of relationship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美關係這個現今國際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自建交以來一直都在因應國際局勢的不同而持續在調整,也使得國際傳統的理論無法完整有效的解釋及預測雙方未來的發展方向。
進入21世紀後,中國的崛起讓中美關係起了變化。由於美國一心取回世界領導者的地位,面對中國的挑戰,美國究應以什麼樣的態度與作為來因應,確實是值得關注的一件事。有別於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係以權力結構及不同利益為分析基礎,建構主義的分析基礎則是強調觀念影響身分、身分決定利益與國際無政府文化,它提供的是另一種不同的思維。
藉由溫特的建構主義理論,本論文擬透過中、美雙方國家戰略的轉變,各時期所呈現不同的無政府文化與互動模式來進行分析與歸納,並針對不同的文化、各時期的國家身分、國家利益之間的關聯性,如何影響國家政策的產生與制定,來建構較清晰的中、美關係互動架構。
再者,本論文希望透過建構主義理論,分析美國自歐巴馬上台後,藉由逐步調整國家戰略,將發展重心移回亞太,執行「再平衡」戰略,並面對中國影響力與日俱增及提議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議題時,中國應對的作法為何?研究者擬透過雙方在國際間的互動過程及相關資料來進行分析與檢證,找出中、美關係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英文摘要
Sino-US relations are the most dominant bilateral relations in this modern world. From the very moment did these two countries build the ties, bilateral relations have been adjusted along the line of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which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can hardly, effectively and thoroughly interpret and predict how far does these relations may go in the future.
When mov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the emergence of China has made great changes in the Sino-US relations. Confronting with challenges from China, the US has been trying hard to win back the positions of being the leader of the world, but what types of attitude and move then the US shall take become a great concern. Different from the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of which the foundation of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re based separatel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and interest differentials; however, the constructivism theory is somewhat different, of which focused mainly on the assumption that concept determines identities, and identities determine interests and non-governmental culture, and thus provides us with a different way of thinking.
This thesis, based on Alexander Wendt’s constructivism theory, tries to provide an analysis with induction through the shifts of bilateral national strategies, different non-governmental cultures and interaction modes. In the mean time, by targeting different cultures, connections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interests in various time periods, and how nations’ policies being influenced and made, the research tries to build further an  interactive framework of Sino-US relations.
Furthermore,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theory, this thesis tries to make clear the fact that after US President Obama’s taking office, the US has consecutively been adjusting its national policy-moving the focus back to Asia Pacific with a ‘rebalancing strategy’, and when facing China’s greater influence in this area, and the issues that brought up – “New model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o-US”, what and how China will respond to it? The research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process internationally and relevant data and information, wishes to examine and find out if there’s a new path for future Sino-US relations develop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中文論文提要---------------------------------------------------Ⅰ
英文論文提要---------------------------------------------------Ⅱ
圖目錄---------------------------------------------------------Ⅵ
表目錄---------------------------------------------------------Ⅵ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二節 文獻檢閱-------------------------------------------------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21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22

第二章  國際關係與建構主義的基本論述----------------------------29
第一節 國際關係下的建構主義視角------------------------------------32
第二節 國家間無政府文化的論述-------------------------------------36
第三節 建構身分、利益與政策的觀念分析------------------------------48
第四節 小結-----------------------------------------------------56

第三章  美國亞太戰略再調整的歷史背景----------------------------57
第一節 冷戰結束後的美國全球戰略(1991-2001)年------------------------60
第二節 911事件後的美國反恐戰略(2002-2012)年-------------------------66
第三節 美國亞太戰略與中國崛起後的再調整-----------------------------72
第四節 新型大國關係的具體表現-------------------------------------79
第五節 小結-----------------------------------------------------81

第四章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建構歷程----------------------------83
第一節 中美關係間無政府文化的論述----------------------------------84
第二節 中美互動下兩國的角色身分與國家利益---------------------------92
第三節 中美兩國的客觀利益與主觀利益探討-----------------------------98
第四節 小結----------------------------------------------------109

第五章  影響中、美新型大國建構的因素分析-----------------------111
第一節 中國的外交政策走向----------------------------------------112
第二節 美國的亞太戰略布局----------------------------------------120
第三節 國際環境的影響--------------------------------------------124
第四節 小結----------------------------------------------------132
第六章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建構主義檢證-----------------------135
第一節 中美競逐亞太的身分----------------------------------------136
第二節 客觀利益的具體檢視----------------------------------------144
第三節 互利發展的政策作為----------------------------------------153
第四節 小結----------------------------------------------------160

第七章  結論---------------------------------------------------163
附錄一 歷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大事記----------------------------172
附錄二 中美關係發展大事記--------------------------------------176
參考書目-------------------------------------------------------204 
圖1-1:中、美2005-2013年GDP成長率比較----------------------------7
圖1-2:建構主義的觀念--------------------------------------------10
圖1-3:國際行為體的機制與過程共構圖------------------------------23
圖1-4:研究概念架構圖--------------------------------------------24
圖1-5:章節安排流程圖--------------------------------------------25
圖2-1:無政府文化型態圖------------------------------------------42
圖2-2:敵人意涵示意圖--------------------------------------------43
圖2-3:無政府文化體系內化途徑圖----------------------------------44
圖2-4:霍布斯文化敵手共生型式圖----------------------------------45
圖2-5:競爭者身份的對外政策圖------------------------------------46
圖2-6:洛克文化發展趨勢圖----------------------------------------47
圖2-7:康德文化發展趨勢圖----------------------------------------48
圖2-8:身分種類圖------------------------------------------------49
圖2-9:客觀國家利益內涵圖----------------------------------------55
圖4-1:國內外文化建構身分圖--------------------------------------85
圖4-2:金磚四國經濟成長率----------------------------------------90
圖4-3:身分、利益與文化共構圖------------------------------------92
圖7-1: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構的機制與過程共構圖--------------------168
表目錄
表2-1:國際體系兩模式--------------------------------------------31
表2-2:國家利益的分析指標一覽表----------------------------------54
表3-1:美國國家利益四個層次--------------------------------------58
表3-2:美國國家戰略的演進----------------------------------------59
表4-1:三種類型的大國責任比較------------------------------------93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資料
1.Alexander Wendt原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Earl Babbie原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臺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
3.Ezra F. Vogel編。吳福生譯。二十一世紀的美國與中國關係。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4.Kenneth N.Waltz原著。信強譯。國際政治理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4年。
5.Martha Finnemore原著。袁正清譯。國際社會中的國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6.Paul Kennedy原著。張春柏、陸乃聖譯。霸權興衰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7.Russell Ong原著。李柏彥譯。中國與美國的戰略競爭。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12年。
8.Sanjaya Baru原著。黃少卿譯。印度崛起的戰略影響。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
9.Tadashi Yamamoto等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美國在亞洲的角色;亞州觀點。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
10.牛軍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中國外交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11.王玉民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4年。
12.王緝思等著。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13.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14.朱雲漢、賈慶國主編。從國際理論關係看中國崛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15.吳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後冷戰時代的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16.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79年。
17.呂秋文。如何撰寫學術論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18.宋鎮照等著。當代中國的東亞外交策略與關係:區域霸權興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
19.明居正。大美霸權的浮現-後冷戰時期大國政治的邏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13年。
20.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
21.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
22.孫哲主編。亞太戰略變局與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12年。
23.秦亞青。國際關係理論:反思與重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24.翁明賢、王瑋琦主編。全球戰略情勢下的兩岸關係。臺北: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25.翁明賢、吳建德主編。國際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26.翁明賢。解構與建構-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2000-2008)。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
27.國防大學編,曹雄源、廖舜右譯。柯林頓時期新世紀的國家安全戰略。桃園:國防大學,2007年。
28.國防大學編。曹雄源、廖舜右譯。希政府時期反恐國家戰略。桃園:國防大學,2008年。
29.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戰略。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30.張亞中、孫國祥著。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31.曹雄源。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佈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
32.莫大華。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臺北:時英出版社,2003年。
33.陳峰君主編。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34.黃平、倪峰主編。美國問題研究報告(2012)-美國全球及亞洲戰略調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35.黃平、倪峰主編。美國問題研究報告(2013)-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3年。
36.楊永明著。國際關係理論。臺北: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
37.楊開煌編。胡錦濤政權之續與變論文集。臺北:問津堂書局,2007年。
38.楊潔勉等著。國際危機泛化語中美共同應對。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年
39.葉江著。全球治理與中國的大國戰略轉型。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年
40.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0年。
41.趙全勝。大國政治與外交-美國、日本中國與大國關係管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
42.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

二、期刊
1.于有慧。「中國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
2.尹承德。「美國亞太戰略新態勢」。國際問題研究。第1期,2008年。
3.王卓、王爽。「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調整與中美關係前景」。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0期,2004年。
4.王高成。「從小布希東亞之行看美國亞太戰略」。遠景基金會季刊。第3卷第2期,2001年。
5.王高成。「歐巴馬政府亞太戰略與區域安全」。戰略與評估季刊。第4卷第1期,2013年。
6.王崑義。「美國反恐怖主義與國際安全-兼論9.11事件以後台海兩岸的處境」。遠景季刊。第3卷第2期,2002年
7.王鴻剛。「美國的亞太戰略與中美關係的未來」。現代國際關係。第1期,2012年。
8.向冬梅、徐德榮。「布希政府全球戰略走向析論」。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第12期,2002年。
9.朱靜、劉自尊。「略論冷戰後美國戰略的演變過程」。天中學刊。第18卷第6期,2003年。
10.朱聽昌、馬榮升。「從兩洋戰略看美國全球戰略重點的調整」。國際觀察。第2期,2003年
11.江凌飛。「『9.11』反思:當前國際環境形勢與中國安全環境」。國際經濟評論。第5期,2002年。
12.何英。「是論中美關係是洛克文化的建構」。南京師大學報。第5期,2005年。
13.呂其昌。「布希與柯林頓政策主張比較」。國際論壇。第3卷第5期,2001年。
14.宋以敏。「時代主題與中國的和平發展」。國際問題研究。第3期,2004年。
15.宋玉華。「評美國政府的亞太新戰略」。太平洋學報。第2期,1994年。
16.李孔蘭。「國家利益與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調整」。東南亞研究。第2期,1997年。
17.李文志。「杭亭頓的戰略思想與美國全球戰略的關係」。問題研究。第41卷第4期,2002年。
18.李文志。「海陸爭霸下亞太戰略形勢發展與臺灣的安全戰略」。東吳政治學報。第13期,2001年。
19.李亞明。「從『黨軍關係』看中國十八大『中央軍委會』新領導班子之改組」。國防雜誌。第27卷第2期,2012年。
20.李明倩。「淺析『先發制人』自衛權對集體安全制度的影響」。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第8卷第1期,2006年。
21.李杰豪。「析『先發制人』戰略對國際法治的衝擊與影響-兼評聯合國集體安全體制改革」。湘潭大學學報。第29卷第2期,2005年。
22.李東燕。「評克林頓政府的亞太戰略」。當代亞太。第2期,1999年。
23.李家成。「美國全球戰略重心東移亞太為深層動因解析」。東北亞學刊。第6期,2013年。
24.辛本健。「21世紀:美國全球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世界知識。第6期,2001年。
25.辛本健。「亞太地區:美國21世紀全球戰略的第一重點-實力、原因及我國外交政策」。世界經濟與政治。第8期,2001年。
26.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大陸問題研究小組。「2001年大陸情勢特點及其未來發展動向」。遠景季刊。第3卷第1期,2002年。
27.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大陸問題研究小組。「2002年大陸情勢特點及其未來發展動向」。遠景季刊。第4卷第1期,2003年。
28.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大陸問題研究小組。「2003年大陸情勢特點及其未來發展動向」。遠景季刊。第5卷第1期,2004年。
29.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國際問題研究小組。「2001年國際情勢之回顧與展望」。遠景季刊。第3卷第1期,2002年。
30.周琪。「美國的南海政策緣何趨於強硬」。當代世界。第7期,2014年。
31.周璐瑤、鄭賽瑩。「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演變」。北京印刷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14年。
32.明朗。「冷戰時期美國的國家安全政策一從艾森豪到甘迺迪」。黑龍江史志。第3期,2014年。
33.邵峰。「美國『先發制人』戰略及其最新發展」。前鋒。第12期,2004年。
34.金波。「柯林頓政府的亞太新戰略」。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1期,2000年。
35.姬虹。「9.11事件與美國移民政策」。國際論壇。第3期,2002年。
36.孫仲。「論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塑造與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6期,2000年。
37.孫溯源。「集體認同與國際政治--一種文化視角」。現代國際關係。第1期,2003年。
38.秦亞青。「權力‧制度‧文化-國際政治學的三種體系理論」。世界經濟與政治。第6期,2002年。
39.袁正清。「從單元-結構到行動者-結構」。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2004年。
40.袁彬。「後冷戰時代美國全球戰略剖析」。攀枝花學院學報。第19卷第4期,2002年。
41.馬振崗。「『中美戰略競爭論』剖析」。國際問題研究。第6期,2010年。
42.高佩珊。「從重返亞洲至再平衡-論美國亞太政策」。中國行政評論。第19卷第2期,2013年。
43.宿曉。「國際法視角下的伊拉克戰爭-淺析布希主義的先發制人策略」。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3期,2006年。
44.康培莊。「東海和平倡議與美國重返亞洲政策」。全球政治評論。第42期,2013年。
45.張子揚。「9.11事件改變布希政府之中國政策:事實或迷思?」。全球政治評論。第10期,2005年。
46.張宇權。「干涉主義視角下的美國南海政策邏輯及中國應對策略」。國際安全研究。第5期,2014年。
47.張林宏。「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美國全球戰略」。太平洋學報。第2期,1998年。
48.張振江。「美國重返東亞:政策與影響」。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第5期,2013年。
49.張登及。「『再平衡』對美中關係之影響: 一個理論與政策的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4卷第2期,2013年。
50.張穎。「新中國周邊外交戰略的確立及其中國特色」。國際論壇。第12卷第5期,2010年。
51.張薇。「略論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及對華政策目標」。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第1期,2001年。
52.莫大華。「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9期,1999年。
53.許志嘉。「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對中國政策的調整」。問題研究。第42卷第3期,2003年。
54.許琳。「歐巴馬政府亞太戰略解析」。東北亞論壇。第4期,2012年。
55.郭梅花。「冷戰後美國的亞太戰略與對華政策調整」。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2001年。
56.郭關玉。「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與北約東擴」。北京空航空航太大學學報。第14卷第4期,2001年。
57.陳一新。「從布希外交團隊與領導風格看美國外交與兩岸政策」。遠景季刊。第2卷第1期,2001年。
58.陳昌升。「9.11事件與美國全球戰略調整」。世界經濟與政治。第5期,2002年。
59.陳嘉生。「歐巴馬訪中後的中美關係」。戰略安全研析。第56期,2009年。
60.陳黎。「美國以中國為假想敵的『空海一體戰』概念」。新時代國防。第10期,2010年。
61.馮蘇寶。「『9.11』事件後美國的戰略意局」。開放導報。第Z1期,2002年。
62.黃恩浩。「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下澳洲的戰略角色與回應」。國防雜誌。第28卷第2期,2013年。
63.黃載皓。「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後中國的外交安全政策」。全球政治評論。第42期,2013年。
64.楊潔勉。「淺析歐巴馬政府的全球戰略調整」。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2011年。
65.楚樹龍。「美國全球和亞太戰略調整及對中國的影響」。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4期,2012年。
66.葉凡美。「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新構想評析」。解放軍外國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02年。
67.董慧明。「論美中新型大國關係:戰略競爭與複合互賴」。國防雜誌。第29卷第1期,2014年。
68.賈浩。「歐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評析」。上海行政學院學報。第14卷第5期,2013年。
69.廖文義。「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學派」。通識研究集刊。第9期,2006年。
70.趙明昊。「『重返』還是『重構』:試析當前美國亞太戰略調整」。當代世界。第12期,2010年。
71.趙國材。「從APEC習歐會看中美關係」。海峽評論。第288期,2014年。
72.劉廷忠。「布希主義與中美關係」。渝西學院學報。第4卷第2期,2005年。
73.劉建飛。「美國戰略重心東移背景下的南海局勢與中美關係」。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4期,2012年。
74.劉國柱。「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面臨的挑戰」。外交觀察。第3期,2014年。
75.劉強。「試論美國的全球戰略」。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第20卷第4期,1999年。
76.劉清源、徐以連。「探究美國歐巴馬政府之重返亞太戰略」。黃埔學報。第64期,2013年。
77.鄭宇欽。「走過20年:中國大陸在聯合國維和任務的角色」。尖端科技,2013年。
78.鄭竹園。「美國全力推動TPP的經濟企圖與戰略部署」。海峽評論。第252期,2011年。
79.鄭保國。「析美國跨世紀全球霸權戰略」。外交學院學報。第4期,2000年。
80.錢文榮。「歐亞並重:美國的全球戰略調整」。世界知識。第11期,2001年。
81.錢其琛。「『9.11』事件後國際形勢和中美關係」。外交學院學報。第3期,2002年。
82.龍村倪。「釣魚台及春曉油田─日本劃定的『防空識別區』」。全球防衛雜誌。第261期,2006年。
83.戴萬平。「泰國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建構主義的觀點分析」。台灣東南亞學刊。第8卷第1期,2011年。
84.鍾龍彪。「『巧實力』戰略與歐巴馬新外交」。現代國際關係。第5期,2009年。
85.韓英。「論美國亞太戰略的調整」。赤峰學院學報。第32卷第11期,2011年。

三、英文資料
1.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年
2.Barack Obama,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Washington D.C.: The White House, 2010), pp.3,43 at:
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rss_viewer/national_security_strategy.pdf
3.George W. Bush,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 The White House, 2002),at:
http ://www.state.gov/docu ments/orga nization/63562.pdf
4.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Beijing, China, 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in Joint Press Conference with President Xi Jinping,November.12.2014.at:
 http://beijing.usembassy-china.org.cn/2014ir/remarks-by-president-obama-and-president-xi-jinping-in-joint-press-conference.html
5.Hillary Clinton,“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at:
http://www.foreignpolicy.com
6.Jane Perlez,In China’s Shadow, U.S. Courts Old Foe Vietnam
,August.18.2014.at: 
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40818/c18vietnam/en-us/.
7.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Press Conference by President Obama, President Xi in Beijing,November.12.2014.at: http://iipdigital.ait.org.tw/st/english/texttrans/2014/11/20141112310794.html#axzz3Mj89JLIC
8.U.S. Department of Defense,“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January 2012.at:。http://www.defense.gov/news/Defense_Strategic_Guidance.pdf


四、博士論文
1.戴振良,2014,「中美互動下中國國家安全戰略研究(2002-2012)」,私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論文。

五、網路資料
1.BBC中文網:http://www.bbc.co.uk/
2.DigiTime電子時報:http://www.digitimes.com.tw/
3.FT中文網:http://www.ftchinese.com/
4.MBA智庫百科:http:// wiki.mbalib.com/zh-tw/
5.人民網:http://tv.people.com.cn。
6.大公網:http://finance.takungpao.com.hk/。
7.大紀元新聞網:http://www.epochtimes.com/
8.中央社即時新聞:http://www.cna.com.tw/
9.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theory.people.com.cn/
10.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www.cssn.cn/
11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
12.中國時報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13.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14.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
15.中國經濟網:http://big5.ce.cn/
16.中國廣播網:http://www.yinduabc.com。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fec.mofcom.gov.cn/
19.中華民國國防部新聞網:http://news.gpwb.gov.tw/
20.公視新聞網:http://pnn.pts.org.tw/
21.天下雜誌網路版:http://www.cw.com.tw/
22.太陽報:http://the-sun.on.cc/
23.日經中文網:http://zh.cn.nikkei.com/
24.台灣公義網:http://taiwanjustice.com/
25.台灣英文新聞:http://www.taiwannews.com.tw/
26.光華之聲:http://www.khmusic.com.tw/
27.全球防衛雜誌網路版:http://www.diic.com.tw/mag
28.多維新聞網:http://china.dwnews.com/
29.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30.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
31.希望之聲:http://big5.soundofhope.org/
32.求是理論網:http://www.qstheory.cn/
33.旺報:http://www.want-daily.com。
34.東森新聞網:http://www.ettoday.net/news/
35.長江商學院:http://cn.ckgsb.com/
36.阿波羅新聞網:http://tw.aboluowang.com/
37.青年日報:http://www.youth.com.tw/
38.星洲網:http://news.sinchew.com.my/
39.星島日報:http://ny.stgloballink.com/
40.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http://www.insight-post.tw/
41.美國之音:http://www.voacantonese.com/
42美國在臺協會:http://www.ait.org.tw/
43.美麗島電子報:http://www.my-formosa.com/
44.風傳媒: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
45.香港南華早報:http://www.nanzao.com/
46.紐約時報中文網:http://cn.nytimes.com/
47.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http://www.aseancenter.org.tw/
48.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
4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人教育百寶箱:http://hep.ccic.ntnu.edu.tw/
50.國際網:http://memo.cfisnet.com/
51.教育維基:http://content1.edu.tw/wiki/index
52.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
53.搜房網:http://news.sjz.soufun.com/。
54.搜狐軍事頻道:http://mil.sohu.com/
55.新城財經網:http://www.metroradio.com.hk/
56.新唐人電視台:http://www.ntdtv.com/
57.新浪網:http://www.sina.com.cn 
58.新財網:http://www.xincainet.com/
59.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60.溫哥華太陽報:http://www.taiyangbao.ca/
61.鉅亨網新聞中心:http://news.cnyes.com/
62.鳳凰軍事:http://news.ifeng.com/
63.鳳凰博報網:http://blog.ifeng.com/
64.環球視野:http://www.globalview.cn/
65.環球網國際新聞:http://world.huanqiu.com/
66.聯合財經網:http://money.udn.com/
67.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
68.關鍵評論網:http://www.thenewslens.com/
69.蘋果日報:http://hk.apple.nextmedia.co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