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201201122015700
DOI 10.6846/TKU.2011.00367
論文名稱(中文) 「慾樂園」—初探香港九○年代至今(1990~2008)古裝情色電影類型的演變
論文名稱(英文) Paradise of Ecstasy: A Study of Evolution in Hong Kong’s erotic costume film since the 90’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1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王姿懿
研究生(英文) Tzu-I Wang
學號 69505012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1-07
論文頁數 11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昱
委員 - 魏玓
委員 - 徐佐銘
關鍵字(中) 香港電影
三級片
類型
關鍵字(英) Hong Kong's film
Category III cinema
Gen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整理香港古裝情色電影,又稱為「三級片」的電影,在九十年代的興衰,以古裝情色片視為一種類型,「古裝」指涉電影的敘事內容來自於前朝的故事或是改編自中國的經典文學。找出古裝情色類型電影共通的公式和公式背後的文化涵義,更重要的是見證一種類型的終結。本研究對此類型電影的研究問題如下:首先,定義何謂「古裝」「情色」電影類型,「古裝」泛指故事架構於前朝時代的中國,或是改編自中國古典的經典文學;而「情色」則包含二個部分,影片必須是在香港分級制度下的第三級電影;另外則是電影內容有許多的裸露鏡頭,敘事的重點在舖陳露裸。接著,從情色類型出發,探討電影的敘事慣例和公式?這些公式如何呈現,將慣例置放在文化空間裡應如何解讀?古裝情色類型又如何在即有的公式慣例中求新求變?九十年代蓬勃發展的古裝情色電影的內容和形式,代表什麼樣的社會意涵?
  此類型電影的慣例與公式包括對性慾自主者的悲劇性下場的懲罰、以併貼的拍攝手法,轉化武俠片裡的招式及功夫片的練功情節為性交奇觀畫面、對雙性人的妖魔化及邊緣化雙性戀者、對情慾自主的女性的打壓及猛男情節的迷思。最後則是分析此類型於千禧年後的轉變,引入驚悚的性交畫面加強電影道德教化的意義。研究發現此類型礙於商業電影的本質必須在「壞下場」的前題下彰現情慾自主。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popular genre cinema, the Hong Kong’s erotic cinema, also called ‘Category III’ in the 90’s. The analysis of texts concerning about sexuality, gender myths in this alternative genre. First of all, the“ancient costume”means the story came from China’s historical past or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utilize the generic iconography of a period or costume film. Second, the term of‘erotic’means th genre cinema full of nude and classified at Category III by Hong Kong’s TELA. And find out the generic formula and the ideology of these formulas.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linkage between movies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society, presented th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bout the ideology of this genre, and the genre evolution in the 2000.
     The genre has several formulas, first of all is the punishments to The libidinous, make them end tragics. Second, parody martial art genre and kungfu film into spectacular sexual behavior. Third, the masculinity myth and independent women to lust of a pair of sex people, but these freedom women will have ‘bed happened’. Finally, the evolution of these genre in the Millennium, the style become more thriller to emphasize moralistic messag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001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	003
第三節 理論背景與研究方法	011
第貳章 香港七○至八○年代情色電影之變遷	025
第一節 七○年代的風月豔情片	027
第二節 八○年代新浪潮裡的情色文化	036
第三節 進入九○年代開花結果的情色片	041
第參章 性愛寓言、性別狂想曲與多元性實踐	046
第一節 性愛寓言-偏差的性再現	047
第二節 性別狂想曲-類型電影裡的角色形象	054
第三節 請叫我變態-酷異多元的性實踐	067
第肆章 衰落與重生(?):千禧年後之轉向	072
第一節 古裝情色電影的興衰	072
第二節 類型再現的因素	077
第三節 類型的末代輓歌	08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093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果	093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096
參考文獻	098
附錄	106

表 目 錄
表2-1: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產量的變化一覽表	042
表4-1:【金瓶梅II愛的奴隸】裡的正邪對立	090
參考文獻
方剛(2009)。《男公關:男性氣質研究》。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王湖譯(2007.12)。葉月瑜著〈中國和泛亞電影一個批判性的批評價〉,《電影欣賞》,133:頁59-67。
王墨林(1993a)。〈人肉叉燒包:香港剝削片型〉,黃寤蘭(編)《當代港台電影》,頁45-46。台北:時報出版社。
王墨林(1993b)。〈現象九:港片捉襟見肘的噱頭主義〉,黃寤蘭(編)《當代港台電影》,頁125-126。台北:時報出版社。
丘愛芝(2009)。《現身、發聲:一個陰陽人的覺醒與實踐歷程》。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左桂芳(1997年1月)。〈哀愁與追思-懷念大師李翰祥〉,《影響電影誌》,81,48-51
石琪(1984)。〈情慾的歷程-關於香港情色片的一些脈胳〉,李焯桃(編)《七十年代香港電影研究》,頁75-81。香港:香港市政局。
石琪(1991)。〈香港:八○年代電影的成就感和危機感〉,焦雄屏(編)《新亞洲電影面面觀》,頁30-46。台北:遠流。
任慧 譯(2009)。Linda Williams著,〈電影機體:性別、類型與過度〉,《電影藝術》,2009年03期:頁123-129。中國:北京。
列孚(1997年2月)。〈李翰祥雅俗並舉的民族文化電影之路〉,《明報月刊》,374,88-91。
朱元鴻(1996年11月)。〈他說的,可不就是你!評高夫曼《污名》〉,《臺灣社會研究》,24期,頁109-141。
江明親譯(2003)。《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台北:書林。(原書:Baird, Vanessa [2002]. The No-Nonsense Guide to Sexual Diversity. Oxford: New Internationalist Publications.)
江湖忠人(2007)。《老鹹書:解讀香港本土經典新派情色雜誌》香港:次文化。
何春蕤(1994)。《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台北:皇冠。
但唐謨譯(2001)。《猛男情結:男性的美麗與哀愁》。台北:性林。(原書:Pope, H.G., Phillips, K.A., & Olivardia, R. [2000]. The Adonis Complex: The Secret Crisis of Male Body Obsession. Sydney: The Free Press.)
余欣庭(2009)。《臺灣戰後異端性/身體的管束歷史:以同性戀和陰陽人為例,(1950s-2008)》。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介禎譯(1995.09.01)。Williams, Linda著〈器官秀:男人的電影〉,《當代》,113:頁54-74。
吳月華(2007.12)。〈「赤壁」從合拍片看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化的進程〉,《電影欣賞》,133:頁50-58。
吳昊(1999a)。〈「六四」後香港電影的危機意識〉,葉月瑜、卓伯棠與吳昊(編)《三地傳奇:華語影二十年》,頁234-258。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吳昊(1999b)。〈香港第三級電影的反社會情意結〉,吳昊(著)《亂世電影研究》,頁97-106。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
吳昊(1999c)。〈香港脫衣舞起源考〉,吳昊(著)《香港老鏡花》,頁178-180。香港:博益出版集團。
吳昊(2005)。〈第三章 艷情片:一脫求生〉,吳昊(編)《邵氏光影系列-第三類型電影》,頁73-112。香港:三聯。
吳俊雄(1998)。〈尋找香港本土意識〉,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貢86-95。香港:牛津。
吳俊雄(1998)。〈尋找香港本土意識〉,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貢86-95。香港:牛津。
吳振邦(2004)。《先報告班長,再成為男人?-國片軍教電影的變遷與性別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偉明(2008)。〈日本情色電影在香港的歷史考察〉,王向華(編)《日本情色/華人慾望》,頁149-166。台北:遠流。
宋廣文譯(2006)。〈第一篇 性變態〉,《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頁45-71。台北:知書房。(原書:Freud [1920]. 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李亞梅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台北:遠流。(原書:Schatz, T. [1981]. Hollywood Genres: Formulas, Filmmak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Columbus: McGraw-Hill Inc.)
李尚仁譯(1989.09)。Williams, Linda著〈拜物教與硬調色情──馬克斯、佛洛依德與「錢鏡頭」〉,《電影欣賞》,41:頁25-35。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原書Storey, J. [2001].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汪洋 譯(1998)。《春藥》。台北:時報。(原書:Muller-Ebeling & Ratsch [1986]. Isoldens Liebestrand. Munchen: kindler Verlag Gmb H.)
沃璟伶譯(1997年8月)。丁乃非作〈非常貼近淫婦及惡女-如何閱讀《金瓶梅》(1695)和《惡女書》(1995)〉,《中外文學》,303期,48-67。
周樑楷(2000.08.01)。〈歷史劇情片的「實」與「用」舉「羅馬帝國淪亡錄」和「神鬼戰士」為例〉,《當代》,156期:頁48-61。
東方朔編著(2005)。《古代房中術》。台南:正海。
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原書:Turner, G. [1988].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New York: Routledge. )
林佩璇(2002)。《妖異情慾:解讀日本變體類情色動畫之性別再現》。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靖(2010)。《文化與懷舊情懷之間聯性探討-以電影「艋舺」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澎生譯(1993.11.01)。Coser, L.著〈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頁20-39。
邱澎生譯(1993.11.01)。Coser著〈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頁20-39。
姚堯 (1983)。〈聲、色、藝 - 回顧香港大眾文化的發展〉。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2000》。貢9-18。香港:牛津。
洛楓(1995)〈神話.漫畫-拆解《中華英雄》〉,洛楓(著)《世紀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頁120-14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美國計畫生育聯盟出版(無日期)。《自慰白皮書-從污名化到性健康》。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5日,取自http://intermargins.net/repression/pervert/nonGenital/masturbation/whitepaper.pdf
香港電影資料館(2009.09.28)。《港產電影一覽(1913-2006)》。上網日期:2010年8月12日,取自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form/7-2-1.pdf
香港影業協會年鑑小組(1991)。《香港電影1989-1990》。九龍:香港影業協會。
香港影業協會年鑑小組(1993)。《香港電影1992》。九龍:香港影業協會。
香港影業協會年鑑小組(1994)。《香港電影1993》。九龍:香港影業協會。
香港影業協會年鑑小組(1996)。《香港電影1995》。九龍:香港影業協會。
香港影業協會年鑑小組(1997)。《香港電影九六》。九龍:香港影業協會。
香港影業協會年鑑小組(1999)。《香港電影九七.九八》。九龍:香港影業協會。
馬偉傑 (1996)。〈文化認同的邏輯〉。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2000》。香港:牛津。
馬傑偉(1998.07)。〈再造香港:集體記憶、文化身份和普及電視〉,《傳播文化》,6期:頁29+31-61。
高崇瑋(2004)。《網路盜版行為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張玉芬譯(2000)。《自慰》。台北:永中國際。(原書:Dodson, Betty [1996]. Sex for One.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梁惠霞(製片),林慶隆(導演)(1994)。滿清十大酷刑【影片】(王晶創作有限公司)
許樂(2009)。《香港電影的文化歷程(1958-2007)》。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郭宏昇(2004.10.15)。〈仿真的再現─1980-2004港台恐怖電影的後現代轉折〉,《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1。上期日期:2009年07月20日,取自ftp://society:soc168@mail.nhu.edu.tw/home/users/unit/society/www/e-j/41/index.htm
陳素秋譯(2004)。《性之性別》。台北:韋伯。(原書:Schwartz, P. & Rutter, V. [1998]. The Gender of Sexuality. CA: Pine Forge Press.)
陳清偉(2000)。《香港電影工業結構及市場分析》。九龍:香港電影雙周刊出版。
陳清僑譯(1996)。〈後現化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張旭東(編)《晚期資本義的文化邏輯》,頁277-359。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原文:Jameson, F. [1984, 07].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the Late Capitalism. New Left Review)。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出版社(原書:Stam, R. [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San Francisco: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陳學明(1995)。《性革命》,頁68。台北:揚智文化。
陳韜文、李立峰(2010.04)。〈香港社會不能忘記六四之謎:傳媒、社會組織、民族國家和集體記憶〉,《新聞學研究》,103:頁215-259。
陳耀華(製片),黎繼明(導演)(1992)。聊齋三集之燈草和尚【影片】(大路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麥勁生(2005)。〈張徹七十年代後期作品中的人體美學〉,羅貴祥與文潔華(編)《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頁40-49。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傅耀珍(2006)。《明代艷情小說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小芬譯(2003)。《顫慄恐怖片》。台北:書林。(原書Wells, P. [2000]. The Horror Genre – From Beelzebub to Blair Witch. Great Britain: Wallflower)
曾奕築(2005)。《誰是「惡棍」?迪士尼反派角色形象研究-以1989年至2004年間之迪士尼動畫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澍基(1984)。〈香港的最後探戈-新資本主義性的商品化和性泛濫現象〉,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頁23-37。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游靜(2007)。〈一場緊暖香淺的誤會──李翰祥風月片對「女」與「色」的禮讚〉,黃愛玲(編)《風花雪月李翰祥》,頁86-97。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游靜(2008)。〈風花雪月的顏色與利刃〉,甯應斌.何春蕤(編)《色情無價:認真看待色情》,頁189-222。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焦雄屏(1981.07)。〈現代英雄與反英雄──李小龍功後的功夫片〉,《聯合月刊》,2:頁68-71。
焦雄屏(2000)。〈開放與禁錮──亞洲電影中的「性」〉,《聯合文學》,188:106-110。
紫藤(2006)。《第一屆香港性工者電影節特刊》,香港,紫藤。
馮志偉(製片),張敏(導演)(1998)。玉蒲團III官人我要【影片】(永展電影有限公司)
黃仁(1990年11月)。〈台港、大陸的風雲人物李翰祥(中篇)〉,《世界電影》,263,86-89。
黃詠梅(2008)。《從「性虐待」到「皮繩愉虐邦」-考察台灣愉虐實踐的社群文化與集結政略》。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佩秦(2003)。《有志「異」同:雙性戀的身份認同》。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毓詩(2006年1月)。〈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質探討〉,《華梵人文學報》,6期:頁33-76。
葉俊傑(1997)。《A潮-情色電影大搜密》。台北:喜閱。
賓尼(2006)。〈香港情色新浪潮〉,張偉雄(編)《雙城映對:香港電影與香港城市初對談》,頁128-137。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趙文琦譯(2005)。《異國情色大不同》。台北:書林。(原書:Middleton [2002]. Exotics and Erotics: Human Cultural and Sexual Diversity.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Inc.)
趙彥寧(2001)。〈誰是三級片皇后?試論後解嚴時代國家權力與色情再現的文化邏輯〉,《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台北:巨流
趙衛防(2008)。《香港電影產業流變》。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劉達臨(1998)。《中國性科學百科全書》。中國:北京。
劉寶賢(製片),錢文錡(導演)(1996)。玉蒲團二之玉女心經【影片】(晶藝電影事業有限公司,香港九龍尖沙咀郵政局郵政信箱99093號)
澄雨(1984)。〈呂奇的色情與道德〉,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頁203-21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潘素慧(2007)《解構八○年代校園學生電影:類型、性別、國族認同》。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枝、奚修君譯(1993年11月)。丁乃非作,〈鞦韆、腳帶、紅睡鞋〉,《中外文學》,258期:頁26-54。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鄭至慧、朱恩伶、顧燕翎譯(1987)。《男性解放》。台北:婦女新知。(原書:Farrell, W. [1974]. The Liberated Man. New York: Random House.)
鄧仲武(製片),麥當傑(導演)(1991)。玉蒲團之偷情寶鑑【影片】(嘉禾電影(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九龍斧山道瓊東街8號)
謝琬婷(2008)。《誰才是盜版的推手?-反思日劇在台灣之流通與消費》。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寶賢(2004)。《香港影視業百年》。香港:陽光(福田)。
魏君子(2006)。《江湖外史之港片殘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魏玓(2010.07)。〈「新亞洲電影」的打造與拆解〉,《新聞學研究》,104:頁161-194。
鄺其志(1999.12.3)。《1999年有關電影檢查的檢查員指引》。上網日期:2010年12月31日,取自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網頁 http://www.tela.gov.hk/document/chi/code/filmcensorship.pdf
羅金義(1995)。〈「沒有救世主」的道德秩序:從匯豐銀行的電視廣告談起〉,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貢157-159。香港:牛津。
羅燦煐(1998,07)。〈性暴力的文化再現:港台強暴電影的文本分析〉,《新聞學研究》,57:159-190。
Berger, A.A. (1992). Popular Culture Genres: Theories and Text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Clapp (1998). The Chaos Film: A New Film Genre in the Dawn of the Millennium. Utah State University, Utah.
Davis, D.W. & Yeh, yueh-yu (2001, summer). Warning! Category III: The Other Hong Kong Cinema. Film Quarterly, 54(4), 12-26.
Desser, D. (2009, 05). Triads and Changing Time: The National Allegory of Hong Kong Cinema, 1996-2000.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 26, 179-193.
Oliver, S. (1994, 11). Spectacular Cinema: Why Hong Kong Movies are Beating Hollywood at its Own Game. Reason, 26, 59-6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