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201200721224000
DOI 10.6846/TKU.2007.00312
論文名稱(中文) 多媒體教材應用於國小一年級學生注音教學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ffect of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material on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Learn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1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張志敏
研究生(英文) Chih-Min Chang
學號 79310019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1-09
論文頁數 24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顧大維(dtk@mail.tku.edu.tw)
委員 - 黃雅萍
委員 - 林佳蓉
關鍵字(中) 注音教學
多媒體教材
關鍵字(英)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Learning
multimedia teaching material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我國語文科課程中,國民小學第一學年第一學期的前十週,是語文的注音符號教學。在九年一貫的規劃之下,每週語文領域上課時數縮減為五節課。學生在目前的十週注音課程中要學會認、讀、寫及拼音,對一個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而言是非常不容易達成的目標。
根據文獻,採用以電腦為基礎的多媒體學習,能維持優質的教育品質並豐富與補足教材的不足,同時多媒體創造了活躍的學習環境,成為一種教室中的多元刺激,使教學生動活潑、充滿趣味性,能有效吸引學習者並集中學習者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成效達成教學的目標。
因此本研究根據語文科注音符號的教學法及「圖像教學」、「童詩教學」、「遊戲教學」三種教學方法與多媒體相互結合,來發展出更適合九年一貫語文領域的「多媒體注音教材」,用以協助老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並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進行教學,來探討設計出來的注音多媒體教材,對學習效果的實際效益與實際教學所發生的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來做修正。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多媒體注音教材對學生的成績有幫助,能提升學生的成績。
二、使用多媒體注音教材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喜歡上語文課。
三、在多媒體注音教材的教學中,可以引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願與發展初步互助學習的觀念。
四、使用多媒體注音教材教學能有效的改善教師的教學效能。
五、使用多媒體注音教材教學可以改善師生關係,並維持良好的學習環境。
六、行動研究進行,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有正面的幫助。
英文摘要
The Chinese subject in Taiwan teaches elementary school learners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from the 1st week to the 10th week of the first semester in elementary schools. Besides, class hours for language classes every week are shortened to 5 class hours due to the 9-Year Joint Curricula Plan. It is an arduous task for new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o be able to recognize, read, write, and spell all of the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within only 10 weeks.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the use of computer-based multi-media instruction can maintain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shortcomings of teaching materials. Meanwhile, multimedia creates an active learning climate, becomes multiple stimulations in class, and interests learners. What is more, it can grab learners’ attention in an affective way, can enhanc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can assist us in reaching our goal.
Therefore, in order to develop more suitable “multi-media materials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for the 9-Year Joint Curricula Plan this study, we combined 3 teaching methods, containing “Graphics Instruction”, “the Instruction for Children Poem”, and “Teaching Games”, with phonetic symbol instruction. By doing so, we hope we can use the new method to assist teachers and learner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What is more, we discuss the developed multi-media materials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the actual effectiveness, and issues existing in the actual teaching by applying Ac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on instruction. Besides, we will modify the method in light of theses issues existing in the actual teach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use of multi-media materials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improved the learners’ academic achievement. 
2. The use of multi-media materials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can effectively trigger learners’ motivation.
3. The use of multi-media materials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can not merely stimulate learners, but also develop the concepts of helping each other.
4. The use of multi-media materials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can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5. The use of multi-media materials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can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maintain great learning settings.
6. An action research can positively help teachers develop their profess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相關名詞界定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注音符號介紹	10
第二節  注音符號的教學	16
第三節  注音符號的教學活動	21
第四節  多媒體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	37
第三節 資料蒐集	52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效度檢核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圖像學注音」教材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二節 「童詩學注音」教材研究結果與討論	94
第三節 「遊戲學注音」教材研究結果與討論	130
第四節 行動研究的實施成效	175
第五節 教師的成長與省思	1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1
第一節  結論	181
第二節  建議	187
參考書目	190
附件	193
附件一:訪談內容摘要整理	193
附件二:教學簡案	230

表圖目錄
表目錄
表1-1:注音符號相關論文整理一覽表	3
表1-2:三家書商之課本內容與多媒體影像比較一覽表	4
表1-3:三家書商之課本內容與多媒體聲音比較一覽表	5
表2-1:綜合教學法、分析教學法、折衷教學法之比較	19
表2-2:遊戲教學法理論	21
表3-1:所需教學的注音符號內容	43
表3-2:注音教學活動設計	45
表3-3:注音符號與自編相關圖形	48
表3-4:注音與自編童詩	49
表3-5:多媒體自編遊戲單元與遊戲相關內容	50
表3-6:本研究編碼方式	55
表4-1:第一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表現比較	61
表4-2:第一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組距次數分配表	61
表4-3:第三週的教學注音符號與相關圖形	71
表4-4:第二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表現比較	74
表4-5:第二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組距次數分配表	75
表4-6:第四週的教學注音符號與相關圖形	82
表4-7:第二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表現比較	86
表4-8:第二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組距次數分配表	87
表4-9:「童詩學注音」第一階段注音與相關童詩	95
表4-10:第一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表現比較	98
表4-11:第一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組距次數分配表	99
表4-12:「童詩學注音」第二階段注音與相關童詩	106
表4-13:第二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表現比較	110
表4-14:第二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組距次數分配表	111
表4-15:「童詩學注音」第三階段注音與相關童詩	118
表4-16:第三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表現比較	122
表4-17:第一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組距次數分配表	123
表4-18:第一階段遊戲學注音教材內容	131
表4-19:第一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表現比較	138
表4-20:第一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組距次數分配表	138
表4-21:「遊戲學注音」第二階段遊戲學注音教材內容	147
表4-22:第二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表現比較	152
表4-23:第二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組距次數分配表	152
表4-24:「遊戲學注音」第三階段遊戲學注音教材內容	161
表4-25:第三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表現比較	167
表4-26:第三階段兩班學生前測與後測組距次數分配表	167

圖目錄
圖2-1:注音符號的功能	11
圖3-1:本行動研究循環流程圖(改自蔡清田,2000)	34
圖3-2:本行動研究架構圖	36
圖3-3:注音多媒體教材開發流程圖	51
圖4-1:「圖像學注音」首頁畫面	59
圖4-2:「圖像學注音」注音符號連結之畫面	59
圖4-3:「圖像學注音」注音符號線索圖形畫面	60
圖4-4:「圖像學注音」修正一首頁畫面	72
圖4-5:「圖像學注音」修正一注音符號連結之畫面	73
圖4-6:「圖像學注音」修正一注音符號線索圖形畫面	73
圖4-7:「圖像學注音」修正二首頁畫面	84
圖4-8:「圖像學注音」修正二注音符號連結之畫面	84
圖4-9:「圖像學注音」修正二注音筆順連結之畫面	85
圖4-10:「圖像學注音」修正二注音符號線索圖形畫面	85
圖4-11:「童詩學注音」首頁畫面	96
圖4-12:「童詩學注音」注音符號與童詩主題連結之畫面	96
圖4-13:「童詩學注音」注音童詩與圖形畫面	97
圖4-14:修正一「童詩學注音」首頁畫面	107
圖4-15:修正一「童詩學注音」注音符號連結之畫面	108
圖4-16:修正一「童詩學注音」筆順教學連結畫面	108
圖4-17:修正一「童詩學注音」注音童詩與圖形畫面	109
圖4-18:修正二「童詩學注音」首頁畫面	119
圖4-19:修正二「童詩學注音」注音符號連結之畫面	120
圖4-20:修正二「童詩學注音」注音符號童詩主題連結之畫面	120
圖4-21:修正二「童詩學注音」注音童詩與圖形畫面	121
圖4-22:「注音OX大作戰」遊戲說明畫面	132
圖4-23:「注音OX大作戰」遊戲的主要畫面	132
圖4-24:「注音OX大作戰」答對的畫面	133
圖4-25:「注音OX大作戰」答錯的畫面	133
圖4-26:「注音OX大作戰」最後統計的畫面	134
圖4-27:「看水果拼音」遊戲說明畫面	135
圖4-28:「看水果拼音」遊戲的主要畫面	135
圖4-29:「看水果拼音」答對的畫面	136
圖4-30:「看水果拼音」答錯的畫面	136
圖4-31:修正一「注音OX大作戰」遊戲說明畫面	148
圖4-32:修正一「注音OX大作戰」遊戲的主要畫面	148
圖4-33:修正一「看水果拼音」遊戲說明畫面	149
圖4-34:修正一「看水果拼音」水果連結畫面	150
圖4-35:修正一「看水果拼音」遊戲的主要畫面	150
圖4-36:修正二「注音OX大作戰」遊戲的主要畫面	162
圖4-37:「看圖學注音」遊戲說明畫面	163
圖4-38:「看圖學注音」分類連結畫面	163
圖4-39:「看圖學注音」各類圖片畫面	164
圖4-40:「看圖學注音」遊戲的主要畫面	164
圖4-41:「看圖學注音」錯誤答案出現畫面	165
圖4-42:「看圖學注音」正確答案出現畫面	165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Charles,G.D(2005). Products for language arts teachers, MultiMedia & Internet@Schools, 12(2), 28-35.
Charles,M.H(2002). Is multimedia-based instruction Hawthorne revisited ? Is difference the difference?, Education, 122(4), 839-844.
Linda,K.L.(2003). Institutional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 retention, Education, 124(1), 126-137.
Mageau, Therese, Siegel, Jessica, Holzberg, Carol.S, Salvador, & Roberta(1994). Listening to multimedia. Electronic Learning, 14(3), 28-37.
Pascal,W.M., Van,G., Fred,P., Jeroen,J.G.,.Van,M., Maaike,H., & Henk,G.S.(2003). The efficienc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into old ag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3(4), 489-506.
William,G., Pat,R.G., & Ronan,S.B.(2001).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multimedia coursewar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34(1), 2-18.
中文文獻
王天昌(1986)。注音符號在華語上的之功用。華文世界,39,33-39。
王慧勤(1995)。遊戲教學法妙用無窮。師友月刊,1,48-51。
王萬清(1997):國語科教學理論與實際。台北:師大書苑
王鳳妃(2005)。多媒體聽障者成功故事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閱讀成效與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鴻瑛(2003)。多媒體影像在客語教學上的設計與應用--以台北市「佳安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則剛譯(1995)。教學媒體與教學新科技。台北:心理
林守為(1983)。兒童文學。台北:五南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遠流
李永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心理
李忠屏(2004)。數位科技輔具生字教學系統對國小二年級學生國語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洪靜安(1973)。國語教學研究。台南:泰成。
胡永崇(2004)。學習障礙學生的注音符號教學。屏東特殊教育,9,1-8。
吳敏兒(2001a)。入小學的第一個危機(上)。學前教育月刊,16-17。
吳敏兒(2001b)。入小學的第一個危機(下)。學前教育月刊,20-21。
吳敏兒(2001c)。整合「讀、聽、寫、作」的注音符號教學,中國語文,410,19-24。
吳敏兒(2001d)。國語拼音學習的基本能力。華文世界,56,15-22。
吳青山,林天祐(2003)教育研究月刊,2003,3,P159
施仲謀(1994)。”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初探。海峽兩岸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6
徐守濤(1999),童詩教學與兒童語文學習的探討。台灣地區兒童文學與國小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P33-49
黃巧琪(2004)。認知負合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61,77-83。
黃光雄(1995)。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院。
黃光雄(1996)。教學理論。高雄:復文圖書。
陳淑敏(2000)。幼兒遊戲。台北:心理。
陳弘昌(1998)。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陳麗華(1989)。精熟學習法的策略。教與學,15,13-17。
陳正治(2003)。注音符號教學探討及改進研究。應用語文學報,5,131-152。
陳正治(2005)。兒童詩在語文教學上的功能與應用。國教新知,1,1-10。
郭靜晃(1997)。遊戲與教育座談會實記。教育研究雙月刊,58,7-42。
郭諭陵(1992)。精熟學習-有效的學習。師友月刊, 5,14-16。
張清榮(1992)。兒童文學創作論。台北:富春文化。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
張素連(1999)。國小國語科遊戲教學。國教世紀,186,29-32。
張霄亭(2002)。教學媒體與學習科技。台北:雙葉。
張巧琳(2004)。國小國語文教學現況及其改進的策略,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7-14。
張懿云(1997)。多媒體利用之技術控制與權利聯合管理中心。輔仁法學,16,219-240。
彭維杰(1995)。注音符號教學的標準與現實。北縣教育,10,64-70。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編撰(1982)。國音學。台北:正中書局。
簡貴雀(2002)。國語文領域注音符號困境的探討。國教天地,147,52-59。
簡素蘭(2005)。運用數位化多媒體教材輔助國中國文教學。台灣教育,631,29-35。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東鐘(1997)。多媒體在科技素養教育上之應用。教育科技與媒體,32,39-45。
羅秋昭(2003)。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蘇鈺琦(2002)。改變帶來希望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問題之探析,2002,12月。P41-45。
劉文通(2003年8月)。教導注音符號,務必按部就班。國語日報,13版。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 http://datas.ncl.edu.tw/theabs/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