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8201408523800
DOI 10.6846/TKU.2014.00295
論文名稱(中文) 水墨山水的建築設計:霧的美術館
論文名稱(英文) ShanShui of Ink in Architecture Design:Mist Museu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鄭絜濋
研究生(英文) Jie-Chu Cheng
學號 69836040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5
論文頁數 15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珍誠
指導教授 - 陸金雄
委員 - 吳光庭
委員 - 施宣光
關鍵字(中) 水墨
透明性
陶瓦

自然
氛圍
關鍵字(英) Wash Painting
Transparency
Clay Tile
Mist
Nature
Aur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霧的美術館」為主題,嘗試將中國水墨山水的創作形式表現於建築設計,企圖擴展「新水墨」之於當代建築空間中的可能性。

  霧氣的透明性與重疊性,賦予陽明山一個如同南宋水墨山水的實質空間。在建築設計的操作過程中,透過對於陶瓦的材質特性與施工方法的研究,回應陽明山馬槽溫泉區終年潮濕的氣候;並且結合一系列人為控制的溫泉蒸氣,與山上的雨、霧、山嵐共同策展,將建築規模延伸至大自然環繞的空間中,創造出一座消長於自然與時間裡的建築。在「霧的美術館」中,筆者隱喻了自身對於大宇宙的信仰──透過向內觀照、以及變幻倏忽的馬槽雨霧,感受到自己與大自然之間的氣息相連,領悟「無常」即是生命的本質,進一步肯定生命中的每一次發生,都是宇宙最善意的安排。

本論文在第一章說明個人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章首先闡述了古典水墨山水的哲學畫觀,與當代水墨跨領域的思辯;並列舉數個有關人工與自然關係的的建築案例,以及當代建築師源自於自然的空間哲學。在第三章中,研究者探索過去個人創作水墨實驗的過程,做為本論文的創作依據。第四章,說明陽明山馬槽溫泉區獨有的空間氛圍特性。第五章的設計操作,透過設計讓建築融入自然,彌補現況中因為溫泉產業開發所產生的環境斷裂問題。人工的溫泉配置提供了一個控制溫度的場域,在山上降下的冷空氣與溫泉向上蒸騰的霧氣之間,創造了一個蒸發與凝結作用的水氣循環,以回應山嵐的地景與雲霧的地景。第六章是結論與建議,回顧創作的歷程,以及對於自己下一個階段建築設計發展的省思與期許。
英文摘要
With the theme of “Mist Museum,” the study attempted to show the creation style of Chinese wash landscape painting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o present the possibility of extending “new wash painting”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spaces.

   The transparency and overlapping of mist granted Yang-Ming Mountain physical space similar to wash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proces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study of the material quality and property of clay tile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was conducted to respond to the damp climate of Ma-Cao Hot Spring Resort in Yang-Ming Mountain throughout the year.  In addition, it integrated with a series of artificially controlled hot spring steam to exhibit with rain, mist and clouds and mists in the mountains and to stretch the scale of architecture to the space of the Nature to create a building that rose and fell in the Nature and time.  In “Mist Museum,” the author implied her belief in the great universe: through inward insights and swiftly changing rain and mist in Ma-Cao, the author felt the connection of breath of herself and the Nature, comprehended that “changeableness” was the essence of life and further approved that each occurrence in life was the kindest arrangement of the universe.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thesis illustrated the author's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objectives. The second chapter first expounded the philosophical painting viewpoints of classical wash landscape painting and the speculation of contemporary cross-field wash painting.  In addition, several architectural cases related to artificial and natur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space philosoph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Nature were enumerated.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explored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of creating wash painting, which served as a creation basis of the thesis.  The fourth chapter explained the unique space aura and property of Ma-Cao Hot Spring Resort in Yang-Ming Mountain.  Design and operation in the fifth chapter let architecture integrate with the Nature to complement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 fractures deriv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t spring industry.  The artificial hot spring equipment has provided a temperature-controlled venue to create mist circulation with evaporation and coagulation between cold air coming down from mountains and fog rising from hot spring to respond to the landscapes of clouds and mists in the mountain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he last chapter to retrospect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and to serve as reflection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author's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next stag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2
1-1	研究動機	2
1-1-1	個人藝術創作的接觸	2
1-1-2	以中國山水畫的畫理詮釋空間	2
1-1-3	探討非物質設計元素於空間中的運用	3
1-1-4	討論非物質設計元素與材料之關係	3
1-1-5	探討建築空間中之氛圍	4
1-1-6	思考建築中的「場所精神」	4
1-2	研究目的	5
1-2-1	體現山水繪畫藝術哲學觀於建築設計	5
1-2-2	相關建築案例與建築師思想之了解	5
1-2-3	探討實體操作以外之非固態物質元素	6
1-2-4	陶質的材料對於水氣反應之研究	6
1-2-5	探討基地中的特質與氛圍之塑造	6
1-2-6	聯繫山水畫、建築、空間氛圍、與場所精神	6
1-3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案例研究	10
2-1	古典水墨的哲學觀	10
2-1-1	「三元論」式的自然觀	10
2-1-2	巨石風格	11
2-1-3	魅力一族	16
2-2	當代水墨的思辯	19
2-2-1	水墨畫的科學化	19
2-2-2	新水墨實驗	22
2-3	建築氛圍	29
2-3-1	廣重美術館	29
2-3-2	金澤美術館	31
2-3-3	豐島美術館	32
2-3-4	Termas de Vals	33
2-3-5	Blur Buiding	35
2-3-6	Little Hilltop with Wind View	36
2-4	建築師的空間哲學	37
2-4-1	妹島和世	37
2-4-2	Herzog and de Meuron	38
2-4-3	Peter Zumthor	39
2-4-4	隈研吾	41
2-4-5	藤森照信	43
第三章 水墨實驗 設計導前操作	46
3-1	筆墨的練習	46
3-2	小品實驗	51
3-3	Soft Architecture	66
第四章 基地觀察與體驗	80
4-1	與自然背離的人工場所	81
4-1-1	自然	81
4-1-2	人工	82
4-2	潮濕的地方	84
4-3	基地中的白	88
4-3-1	白色的溫泉	88
4-3-2	白色的水氣	89
4-3-3	白色的霧	89
第五章 設計操作 霧的美術館	92
5-1	環境中的水墨山水	92
5-2	自然中的建築	95
5-2-1	山的地景	96
5-2-2	雲霧的地景	97
5-2-3	溫度的地景	98
5-3	自然的素材	99
5-3-1	800℃窯燒的陶	100
5-3-2	俯瓦與仰瓦	101
5-3-3	馬槽的白磺泉	103
5-4	來到陽明山馬槽	104
5-4-1	入口─進入霧的美術館	108
5-4-2	常態展	116
5-4-3	季節特展	135
5-5	後續研究與建議	154




圖目錄
圖1:北宋,谿山行旅,范寬	13
圖2:五代後梁,秋山晚翠,關仝	14
圖3:元,春山晴雨,高克恭	17
圖4:元,雨山圖,高克恭	18
圖5:郎靜山《胸中丘壑》	21
圖6:郎靜山《華溪鹽井》	21
圖7:郎靜山《仙山閣樓》	21
圖8:郎靜山《春樹奇峰》	21
圖9:徐冰《背後的故事》	24
圖10:徐冰《背後的故事》展場背面	24
圖11:吳少英	25
圖12:《散步》| 水墨行為藝術 | 複合媒材 | 20分鐘 | 2007	25
圖13:2007年吳少英於第三屆成都雙年展作水墨行為即興表演	26
圖14:吳季璁 《天空》	27
圖15:吳季璁《鐵絲網III》	28
圖16:廣重美術館,外觀	29
圖17:建築與環境接連的最外層杉木	29
圖18:《大橋上故意搗亂的雷陣雨》安藤廣重	30
圖19:金澤美術館	31
圖20:下 / 豐島美術館,內部空間	31
圖21:上 / 豐島美術館,外觀	32
圖22:Termas de Vals	33
圖23:Blur Buiding	35
圖24:左 / 建築內部,借由建築外觀的晃動體驗「風」	36
圖25:中、右 / 建築外觀	36
圖26:鄭絜濋《池塘》	47
圖27:鄭絜濋《花坊》	48
圖28:鄭絜濋《世紀之痛》	49
圖29:鄭絜濋《潮濕的水杯I》	52
圖30:鄭絜濋《潮濕的水杯II》	52
圖31:25togo設計,Gray City城市系列《水泥杯》	53
圖32:鄭絜濋《雨天I》	54
圖33:《雨天I》跡效果實驗過程	55
圖34:鄭絜濋《雨天II》	56
圖35:《雨天II》作品細部	57
圖36:《雨天II》作品細部	57
圖37:鄭絜濋《地圖I》	58
圖38:創作過程的實驗	59
圖39:創作過程的實驗	59
圖40:鄭絜濋《地圖II》	60
圖41:《地圖II》珍珠板基底	61
圖42:《地圖II》創作過程	61
圖43:《地圖II》細部	61
圖44:鄭絜濋《孤芳》| 2.4cm x2.4cm | 朱文 | 巴林石	62
圖45:《孤芳》斷點與接點示意	63
圖46:《孤芳》焊接點示意	63
圖47:《孤芳》整體構圖示意	63
圖48:鄭絜濋《一日的片段》	64
圖49:鄭絜濋《墨-01》| 布料 鈕釦 | 2011	67
圖50:左 / 真人「遊藝」三人劇照	68
圖51:右 / 真人「繪舞」片段	68
圖52:《墨-01》設計過程	68
圖53:《墨-01》打版圖	69
圖54:《墨-01》實際穿著	70
圖55:《墨-01》設計說明	71
圖56:《墨-01》設計概念影片	71
圖57:鄭絜濋《墨-02》| 布料 鈕釦 | 2011	72
圖58:《墨-02》設計過程	73
圖59:書寫媒材創作實驗	73
圖60:鄭絜濋《墨-03》| 布料 鈕釦 | 2011	74
圖61:鄭絜濋《墨-04》| 布料 鈕釦 | 2011	74
圖62:《墨-03》《墨-04》細部設計	74
圖63:服裝元素的意像延伸	75
圖64:鄭絜濋《墨-05》| 布料 鈕釦 | 2011	76
圖65:《墨-05》實際穿戴	77
圖66:《墨-05》細部設計	77
圖67:SoftMove Studio 隨創造過程的動態產生新空間	78
圖68:SoftMove Studio 好友共同創作分享的過程	78
圖69:基地位置圖	80
圖70:基地周邊現況拍攝	82
圖71:基地空拍圖	83
圖72:鞍部(1971-2000)氣候平均數據	85
圖73:台北市(1971-2000)氣候平均數據	85
圖74:基地一日氣候變化圖	87
圖75:台灣北部溫泉全質分佈圖	88
圖76:左 / 白磺泉	89
圖77:中 / 溫泉噴氣口	89
圖78:右 / 溫泉噴氣口	89
圖79:白磺泉流經的天母磺溪	89
圖80:白磺泉流經的天母磺溪	89
圖81:平流霧進入基地的方向	90
圖82:七星山脈的濃霧	90
圖83:大屯山脈的濃霧	90
圖84:在霧的美術館中,面向建築物與大屯山脈的方向	93
圖85:溫泉配置為美術館提供一個可以控制溫度的場域	95
圖86:美術館建築物回應山的地景	96
圖87:陶的材料通體衝買孔隙,能夠記憶水氣、吸附熱氣	100
圖88:1/10傳統仰合瓦模型 (來源:本論文研究製作)	101
圖89:仰合瓦工法部件名稱	102
圖90:左 / 與馬槽溫泉同為白磺泉的明山牛奶湖	103
圖91:中 / 陽金公路旁的山溝溫泉	103
圖92:右 / 天母磺溪	103
圖93:從台北市出發,撘公車前往陽明山馬槽的沿途景觀變化	104
圖94:下七股站周邊的景觀	104
圖95:霧的美術館 Roof Plan	105
圖96:霧的美術館1F Plan	106
圖97:霧的美術館與基地現況疊圖	107
圖98:轉換場所精神的路徑	108
圖99:美術館中陶質的溫泉輸送管線	109
圖100:溫泉輸送管線細部	109
圖101:穿越動態的濃霧	110
圖102:AA剖面局部─動態的濃霧剖面	111
圖103:藏在樹林後的美術館主體建築	112
圖104:地上的雲	114
圖105:常態展空間草圖	116
圖106:常態展平面位置圖	117
圖107:常態展平面配置圖	117
圖108:BB剖面─常態展空間	118
圖109:常態展Exhibition 1	119
圖110:常態展Exhibition 1	120
圖111:常態展空間配置草圖	121
圖112:常態展Exhibition 2	122
圖113:常態展Exhibition 2	123
圖114:BB剖面局部─常態展Exhibition 2剖面	124
圖115:常態展Exhibition 3	125
圖116:常態展Exhibition 3	126
圖117:右 / 透明玻璃盒中注入18℃~21℃的白磺泉	127
圖118:左 / 透明玻璃盒中注入37℃~41℃的白磺泉	127
圖119:BB剖面局部─常態展Exhibition 3剖面	128
圖120:常態展Exhibition 4	129
圖121:常態展Exhibition 4	130
圖122:BB剖面局部─常態展Exhibition 4剖面	131
圖123:常態展Exhibition 5	132
圖124:常態展Exhibition 5	133
圖125:常態展Exhibition 5	133
圖126:AA剖面─美術館全區	136
圖127:AA剖面局部─季節特展空間	137
圖128:季節特展 Exhibition 1	138
圖129:季節特展 Exhibition 1	139
圖130:AA剖面局部─建築物的屋頂、經過重組排列的陶瓦下方,許多溫度不盡相同,小型的溫泉水池	141
圖131:季節特展 Exhibition 2	142
圖132:季節特展 Exhibition 2 草圖	143
圖133:季節特展 Exhibition 3 (遠景)	144
圖134:季節特展 Exhibition 3 (中景)	145
圖135:季節特展 Exhibition 3 (近景)	146
圖136:季節特展 Exhibition  草圖	147
圖137:變形重組仰合瓦的施工方式,讓溫泉的霧氣能夠透出來	148
圖138:從建築剖面看變形重組仰合瓦,大量規律的孔隙創造了新的建築語彙	148
圖139:季節特展 Exhibition 3 (遠景)	149
圖140:季節特展 Exhibition 3 (遠景)	149
圖141:AA剖面局部─季節特展 Exhibition 4	150
圖142:AA剖面局部─季節特展 Exhibition 4	151
圖143:茶室平面配置圖	152
圖144:CC剖面	152
圖145:DD剖面	153
圖146:EE剖面	153
圖147:FF剖面	153

表目錄
表1:台灣戰後水墨發展分期表	23
表2:表陶的燒成溫度與總氣孔率、吸水率的關係	100
參考文獻
相關書籍

隈研吾
  2010《自然的建築》,林錚顗 譯,博雅書屋。

邱麗卿、賴凱文
  《白駒過隙.山動水行:從劉國松到新媒體藝術》,台北市立美術館。

史作檉
  2008《水墨十講:哲學觀畫》,典藏藝術家庭。

 郎靜山藝術文化發展學會編輯委員會/執行策劃
  2012《靜山攝影遺珍》,藝術家。

  2003《今藝術雜誌248期》,典藏藝術。


論文

柯良志
  2007《借鑑民間書法的當代書藝──柯良志創作論述》,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