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8201113352500
DOI 10.6846/TKU.2011.01183
論文名稱(中文) 論知識份子的商品化現象:以德波「景觀社會」理論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On the Merchandisation of Intellectuals: With the Theory of Society of Spectacle of Guy Debord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Sur la marchandisation des intellectuels : Avec la théorie de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de Guy Debord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French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陳柏婷
研究生(英文) Bo-Ting CHEN
學號 69427016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09
論文頁數 10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錫德
委員 - 阮若缺
委員 - 林春明
關鍵字(中) 知識份子
商品化
德波
景觀社會
消費
關鍵字(英) intellectuals
merchandisation
Debord
society of spectacle
consump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景觀社會》作者德波觀察法國六十年代社會,提出「景觀」的概念:資本家為宣傳及推銷自家商品,透過大眾傳媒等方式建構一個向消費者展示的舞台,並刻意營造出令消費者難以抗拒的魅力氛圍。對比今日台灣現況,自認為知識份子的「名嘴」,利用電視等新聞媒體所提供的平台為自己創造高曝光率和高知名度,甚至藉此塑造自我專業的形象來吸引觀眾注意,德波所提的「景觀社會」理論在台灣這不同的時空地域卻依然適用。再閱讀到布赫迪厄《論電視》一書所談的「收視率」競爭,法國新聞場域中的如此特殊機制也同樣在現今台灣社會扮演著關鍵角色。人物商品化現象儼然成立。
本論文共分三個章節。第一章首先歸納整理出知識份子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的時代特徵,接著從馬克思的商品社會出發,由馬克思的「異化」論述延伸至德波的「分離」概念,中間輔以《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波特萊爾,以及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對於人物商品化的觀點,依歷史脈絡來探討知識份子作為商品的可能性及其商品化過程。論文第二章,繼之以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布希亞的《消費社會》與德波的《景觀社會》三種不同角度來看知識份子在現代消費社會的角色與功能。最後第三章,自布赫迪厄《論電視》一書,針對「電視」此媒體平台和「收視率」這樣的特殊機制對於新聞場域和其他文化生產場域的影響,以及若干現實生活實例,諸如:名嘴現象等,來探討電視如何藉由知名度的致命吸引力作為景觀,造就了知識份子的傳媒化現象。本論文試圖運用上述學者理論,初步歸納人物商品化現象,並試圖以「景觀」理論貫穿全文。
英文摘要
Debord observed sixties society in French and then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spectacle, which constructed a stage to audience for promote certain merchandise. However, as a result of the evolution of capitalism, the goods are not only consumable items, but also immaterialities that include people, things, abstract ideas and intellectuals who are engaged in transfering knowledge and research. That means intellectuals towards to merchandisation.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First, I generalize the characters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then wit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heory of alienation by Karl Marx and separation by Guy Deord, I synthesize the points of view of the merchandisation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works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and “the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of Walter Benjamin by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intellectuals as a commodity and its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Second, through the conception of merchandise in Henri Lefèbvre’s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the notion of sign in Jean Baudrillard’s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 idea of spectacle in Guy Debord’s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I attempt to elucidate the role that intellectuals play and their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ir codes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In the end, fallowing the evoluation of these three Marxist theories, I will try to analyse the influence of the mass media’s manipulation on the merchandisation of intellectuals by citing the idea from Pierre Bourdieu’s On the Television, especially the ratings system. In addition, I will try to find out how a media, a television for instance, use the attraction of popularity as a spectacle to produce the phenomenon of intellectuals’ commercialization, the pundits for example.
第三語言摘要 Après avoir expérimenté l’industrialisation et le capitalisme, Taïwan a progressé dans la modernisation de son économie, sa société, sa technologie et cetera, comme les autres pays développés. Gràce à l’évolution du capitalisme, toutes les marchandises se développent. De plus, celle-ci sont non seulement des objets consommable, mais aussi des marchandises immatérielles qui incluent les personnes, les choses, les notions abstraites et les intellectuels qui consacrent leur intelligence à l’étude et les transmettent. Lorsque la marchandise immatérielle a envahi le marché mondial, les mass medias, qui comportent les journaux, les magazines, l’ internet, et surtout la télévision, ont dominé toute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Prenons par exemple une émission télévisée spéciale qui s’est produite il y a quelques années. Comme un talk-show, elle fournit une plate-forme de forum aux gens pour discuter de l’actualité ou d’un problème. ces personnes-là, qui montrent prétention et emphase, s’appellent les pontifes de la critique et pensent du bien d’eux-même. Ils s’estiment être des intellectuels. Le sont-ils vraiment ? Bien sûr que non. Mais pourquoi tant de gens veulent devenir des pontifes à la télévision ? Et quel est le rôle que des médias jouent ? Nous allons analyser leur influence sur le rapport social entre les être humains, surtout sur la marchandisation des intellectuels. Mon étude se divise en trois parties. D’abord, dans la première, nous induirons les caractéristiques des intellectuels des 19e et 20e siècles. Ensuite, nous aborderons la notion de l’aliénation chez Karl Marx et la séparation chez Guy Debord. Puis, synthétisant les points de vue de la marchandisation des personnes dans Charles Baudelaire : Ein Lyriker im Zeitalter des Hochkapitalismus〔Charles Baudelaire: un poète lyrique à l'ère du haut capitalisme〕 et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L'art à l'époque de sa reproductibilité technique〕 de Walter Benjamin, nous essaierons de découvrir le processus de la marchandisation des intellectuels à travers les âges. Dans la deuxième partie, à la lumière de la notion dans Critique de la vie quotidienne de Henri Lefèbvre,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de Jean Baudrillard et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de Guy Debord, nous tenterons d’élucider le rôle des intellectuels jouent et leur fonction. Enfin, dans la troisième partie, à partir du discours de Sur la télévision de Pierre Bourdieu, nous tracerons une trame de sa pensée en examinant l’influence de la manipulation des mass media au champ de l’univers du journalisme et de la production culturelle, et surtout la plate-forme média qu’est la télévision ainsi que le mécanisme particulier de l’audimat. Nous essaierons de comprendre comment les mass medias, la télévision par exemple, utilisent la concurrence pour l’audimat et l’attractivité de la popularité à se produire le phénomène de la marchandisation des intellectuels.
論文目次
目錄
緒論............................................................................................................................... 1
Ⅰ 研究動機....................................................................................................... 1
Ⅱ 研究方法與文獻分析................................................................................... 4
Ⅲ 論文架構....................................................................................................... 6
IV 名詞釋義....................................................................................................... 7
第一章 知識份子作為一種商品............................................................................. 13
第一節 不同時代的知識份子特徵................................................................. 13
第二節 馬克思「異化」論述下的知識份子................................................. 24
第三節 波特萊爾的「覺悟」......................................................................... 29
第四節 班雅明的「複製時代」..................................................................... 35
第五節 德波的「分離」................................................................................. 42
第二章 知識份子在現代消費社會的角色與功能................................................. 47
第一節 「日常生活批判」中的知識份子..................................................... 47
第二節 「消費社會」下的知識份子............................................................. 58
第三節 「景觀社會」下的知識份子............................................................. 69
第三章 知識份子的傳媒化現象............................................................................. 80
第一節 電視作為一種「景觀」..................................................................... 80
第二節 知名度的致命吸引力......................................................................... 84
第三節 作為「演員」的知識份子................................................................. 86
結論............................................................................................................................. 92
參考書目..................................................................................................................... 95
專有名詞暨人名索引............................................................................................... 103
VII
圖表目錄
[圖表一]:論文大綱架構圖........................................................................................... 6
[圖表二]:知識份子分類概念圈................................................................................... 7
[圖表三]:馬克思「異化」與德波「分離」關係圖................................................. 11
[圖表四]:不同時代的知識份子特徵......................................................................... 23
[圖表五]:《物體系》示意圖..................................................................................... 60
[圖表六]:能指、所指示意圖..................................................................................... 61
[圖表七]:電影「虛擬偶像」海報............................................................................. 62
[圖表八]:2009 平均一天電視與網路的使用時間比較圖........................................ 81
[圖表九]:2006~2010 亞太地區電視的接觸率.......................................................... 82
[圖表十]:2006~2010 亞太地區每天收看電視的時間.............................................. 82
[圖表十一]:知識份子走向簡略分類圖..................................................................... 91
參考文獻
【外文參考書目】
Barthes, Roland, Mythologies, Paris: Seuil, 1970.
Baudelaire, Charles, Curiosité esthétique, L’Art ramantique et autres œuvres critiques, Paris : Bordas, 1990.
Baudrillard, Jean, Le système des objets, Paris:Gallimard, 1968. 
──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Paris:Le Point, 1970. 
── Pour une critique de l’économie politique du signe, Paris:Gallimard, 1972. 
── 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 Paris:Gallimard, 1976. 
── Simulacre et simulation, Paris:Galilée, 1981. 
── Les stratégies fatales, Paris:Grasset, 1983. 
── Le crime parfait, Paris:Galilée, 1995.
──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ses mythes ses structures, Paris: Denoël,2002.
Benjamin, Walter,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trans. by Harry Zohn, NLB, 1973. 
── Reflections, ed. by Peter Demetz, trans. by Edmund Jephcott Harcourt Brace, New York and London:Jovanovich Inc, 1978.
── Capitale du XIXe siècle-Le Livre des passages, Paris : Cerf, 1989.
Bourdieu, Pierre, 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 du jugement, Paris:Editions de Minuit, 1979. 
──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Cambridge:Polity, 1991.
── Sur la télévision, Paris: Raison d’agir, 1996.
Debord, Guy,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Paris : Gallimard, 1992.
── Commentaires sur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Paris : Gallimard, 1996.
Foucault, Michel, La volonté de savoir,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t. I, Paris:Gallimard, 1976.
Lefebvre, Henri, Critique de la vie quotidienne, Paris : L’Arche, 1977-1981, 2e ed.
── Introduciton à la modernité, Paris : Minuit, 1962.
──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 Sacha Rabinovitch, London:Allen Lane, 1971.
Neyrat, Frédéric, L’image hors-l’image, Paris:Léo Scheer, 2003.
Sartre, Jean-Paul, Qu'est-ce que la littérature, préface d'Arlette Elkaïm-Sartre, Paris:Gallimard, 2008.
The Correspondence of Walter Benjamin, 1910-1940, ed. by Gershom Scholem and Theodor W. Adorno, trans. by Manfred R. Jacobson and Evelyn M. Jacobs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Witte, Bernd, Walter Benjamin: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trans. by J. Rolleston,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 Press, 1991.

【譯文參考書目】
Aron, Raymond(雷蒙‧阿隆),《知識份子的鴉片》,蔡英文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Barthes, Roland,《神話學》(Mythologies) ,許薔薔、許綺玲譯,台北:桂冠,1998年。
Baudrillard, Jean(布希亞),《擬仿物與擬像》(Simulacre et simulation),洪凌譯,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
──,《消費社會》(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2000年。
──,〈仿真與擬象〉(Simulacre et simulation),馬海良譯,收於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后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從福柯到賽義德》,杭州:浙江人民,2000年。
──,〈象徵交換與死亡〉(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馬海良譯,收於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后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從福柯到賽義德》,杭州:浙江人民,2000年。
──,《物體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林志明譯,台北:時報文化, 2001年。
──,《象徵交換與死亡》(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車槿山譯,南京:譯林,2006年。
Benjamin, Walter(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迎向靈光消失的年代》,許綺玲譯,台灣攝影工作室,1999年。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Ein Lyriker im Zeitalter des Hochkapitalismus),張旭東、魏文生譯,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臺北市:臉譜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年。
Bourdieu, Pierre(布赫迪厄),《布赫迪厄論電視》(Sur la télévision: suivi de L'emprise du journalisme),林志明譯,台北:麥田,2002年。
Debord, Guy(居伊˙德波),《景觀社會》(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王昭鳳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Frisby, David,《現代性的碎片》(Fragments of Modernit: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rer and Benjamin),盧暉臨等人譯,北京︰商務,2006年。
Highmore, Ben(海摩爾),《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周群英譯,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2005年。
Johnson, Paul(約翰遜‧強生),《所謂的知識分子》,楊正潤等譯,臺北市:究竟出版社公司,2002年。
Lefebvre, Henri(列斐伏爾),〈消費被控制的官僚社會〉,《現代世界的日常生活》第二章,仰海峰譯,收於張一兵主編,《社會批判理論紀事》(第一輯),北京:中央編譯,2006,年。
Lukàcs, György.(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杜章智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Marx, Karl(馬克思),《資本論》,人民出版社,1953年。
──、恩格思,〈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思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資本論》,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史達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資本論》(第一卷),吳家駟譯,時報出版,1990年。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伊海宇譯,台北:時報文化,1990年。
Posner, Richard A.(波斯納),《公共知識份子——衰落之研究》,徐昕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
Said, Edward(薩伊德),《知識分子論》,單德興譯,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寒冬心靈》(The Mind of Winter),1984年。
Slater, Don,《消費文化與現代性》(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林祐聖、葉欣怡譯,台北:弘智,2003年。
Storey, John(約翰‧史都瑞),《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張君玫譯,台北:巨流,2002年。
【中文參考書目】
王章陵,《馬克思「異化論」批判》,正中書局,1987年。
包亞民編,《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2003年。
仰海峰,《生產之鏡》,北京:中央編譯,2005年。
仰海峰,《走向後馬克思:從生產之鏡到符號之鏡——早期鮑德里亞思想的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吳瓊,《形象的修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吳瓊編,〈奇觀社會 居伊‧德波〉,《視覺文化的奇觀:視覺文化總論》,鮑德里亞、拉康等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宋濤主編,《〈資本論〉辭典》,山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
汪民安,《現代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周憲編,《文化現代性精粹讀本》,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6年。
季桂保,《布希亞》,台北:生智,2002年。
姜新立,《馬克思主義理論典範的反思》,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徐崇溫,《西方馬克思主義》,台北市:結構群出版,1994年。
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市:揚智文化,2002年。
高宣揚,《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張鐵志,《憤怒與聲音》,商周出版,2004年。
單世聯,《現代性與文化工業》,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黃瑞棋,《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巨流,2000年。
楊世雄,《馬克思的經濟哲學——中共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台北市:五南,2001年。
萬胥亭等著,〈「現代性」作為一個「事件」〉,《現代性 後現代性 全球化》,黃瑞祺主編,台北縣永和市,左岸文化,2002年。
葉啟政,《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臺北市:東大,1984年。
載羅崗、顧錚編,〈鮑德里亞:《消失的技法》〉,《視覺文化讀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劉懷玉,《現代性的平庸與神奇——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的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

【相關博碩士論文】
彭后諦,《記者的過度商品化——以台灣電視新聞性談話節目中的記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照真,《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歷程之探析與批判》,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林鋕豪,《真實人物商品化之研究——以美國公開化權(right of publicity)為中心》,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黃玉婷,《宗教文化消費的當代形式——以法國社會的基督教信仰為例》,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呂思慧,《布希亞的文化消費理論:以宗教迎神活動為例》,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黃聖閎,《後現代拼貼:蔡明亮《天邊一朵雲》中陳湘琪的欲/慾望建構》,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林士鈞,《1931年萬國殖民博覽會:一種對殖民地的有限想像,以印度支那館為例》,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賴彥如,《解讀、觀展/表演與文化資本:探討「台灣龍捲風」網路社群的差異》,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期刊論文】
王昭風,〈景觀社會的文化——一種否定的文化或文化的否定〉,《山東社會科學》,第1期,2006年,中國大陸:38-46頁。
石省樂,〈從高峰退隱的「境遇者國際」〉,《當代》,第117期,1996年1月1日,頁18-31。
仰海峰,〈列斐伏爾與現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批判〉,《現代哲學》,第1期,2003年。
仰海峰,〈商品社會、景觀社會、符號社會——西方社會批判理論的一種變遷〉,《哲學研究》,第10期,2003年,中國大陸:21-26、96頁。
吳寧,〈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評析〉,《哲學研究》,第2期,2007年。
吳錫德,〈發達資本主義時期的城市漫遊者——從波特萊爾到班雅明〉,《淡江外語論叢》,第6期,2005年,頁99-118。
汪原,〈日常生活批評與當代建築學〉,《建築學報》,第8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2004年。
林志明,〈布希亞:社會學家或形上學家?〉,《歐美研究》第32卷,第3期,2002年,頁469-497。
林志明,〈紀徳堡與法國激進思想〉,《當代》,第117期,1996年1月1日,頁12-17。
林倖妃,〈名嘴產業——他們代表誰的民意?〉,《天下雜誌》,第425期,2009年6月,頁54-59。
林富美,〈當新聞記者成為名嘴:名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的探討〉,《新聞學研究》,第88期,2006年7月,頁43-81。
張一兵,〈景觀拜物教:商品完全成功的殖民化——德波《景觀社會》的文本學解讀〉,《江海學刊》,第6期,2005年,中國大陸:22-28頁。
張一兵,〈景觀意識形態及其顛覆——德波《景觀社會》的文本學解讀〉,《學海》,第2005卷,第5期,2005年10月10日,中國大陸:67-72頁。
張一兵,〈虛假存在與景觀時間——德波《景觀社會》的文本學解讀〉,《江蘇社會科學》,第2005卷,第6期,2005年11月15日,中國大陸:36-41頁。
張一兵,〈顛倒再顛倒的景觀世界——德波《景觀社會》的文本學解讀〉,《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6年,中國大陸:5-17頁。
梁虹,〈景觀的激進批評與景觀文化的發展——德波《景觀社會評論》要義〉,《江西社會科學》,第5期,2006年,中國大陸:237-243頁。
楊亭,〈德波的景觀社會批判〉,《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5年,中國大陸:165-168頁。
劉力永,〈景觀社會:媒介時代的一種批判話語〉,《北方論叢》,第6期,2006年,中國大陸:48-51頁。
劉懷玉,〈列斐伏爾與20世紀西方的幾種日常生活批判傾向〉,《求是》學刊,第5期,2003年。
魯智深,〈《論大學生之貧乏》與法國六八年學生運動〉,《當代》,第117期,1996年1月1日,頁32-35。

【網路參考資料】
〈另類8點檔 華視播談話節目〉,中時電子報:中央社新聞,2011年1月26日。檢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30511/132011012601208.html (2011/5/20)。
〈亞太區消費者媒體使用行為趨勢〉,TAAA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浩騰媒體,2011年5月10日。檢自:http://www.taaa.org.tw/cview.asp?cid=2011510111399&dtype=24 (2011/5/20)。
〈線上影音網站使用篇〉,《數位媒體行銷資料庫電子報》,世新大學,2010年5月。檢自:http://distance.shu.edu.tw/98dmcix/d05.htm (2011/5/20)。
〈擋救護車引公憤 駕駛父Call-In護子〉,TVBS新聞,2010年12月27日。檢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27/8/2jqhx.html (2010/12/27)。
「Guy Debord」,ADPF,2003年。檢自:http://www.adpf.asso.fr/adpf-publi/folio/g_debord/index.html (2007/05/30)。
「情境主義資料」,La revue des ressources.org,2007年5月30日。檢自:http://www.larevuedesressources.org/rubrique.php3?id_rubrique=12 (2007/05/30)。
于閩梅,〈文人如何對抗商品化世界——本雅明眼中的波德萊爾〉,學術中華網,2006年3月。檢自:http:// xschina.org/show.php?id=6236 (2010/12/24)。
佚名,《知識份子如何想像自己的身份——關於知識份子社會角色的若干定義的反思》。檢自:http://www.biyelunwen.cn/papers/5495.html 中國畢業論文網(2011/5/20)。
林志明、林宏璋,「『由奇觀社會到2002年台北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後現代再現命題史料2003研讀會」,全球教育藝術網,2003年。檢自:http://gnae.ntue.edu.tw/arted/forum_dtlist.jsp?fid=280&title=%AB%E1%B2{%A5N%A5D%B8q%B8g%A8%E5%A5v%AE%C6%AC%E3%C5%AA%B7|%A1G%A1u%AD%AB%B7s%AB%E4%A6%D2%A6A%B2{%A1v/ (2007/05/30)。
高譜鎮,〈布赫迪厄論電視Sur la télévision,一個透過「場域」概念的解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二十四期,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2年。檢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4/24-05.htm (2010/12/24)。
鄧金明,〈瓦爾特‧本雅明或知識分子的流亡〉,2002年。檢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990359/ (2011/05/20)。
羅傑‧金巴爾,〈雷蒙‧阿隆和觀念的力量——評《知識份子的鴉片》〉,劉偉譯,2006年7月28日。檢自:http://www.chinese-thought.org/zwsx/001775.htm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網站(2011/5/20)。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http://cnki50.csis.com.tw/
馬克思主義文庫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