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8200819435300
DOI 10.6846/TKU.2008.00253
論文名稱(中文) 中共「反衛星武器」的戰略性能力虛實評估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sesses agains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rategic ability of the satellite weap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蔣成明
研究生(英文) Cheng-Ming Chiang
學號 79426020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19
論文頁數 24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曾復生
委員 - 王高成
委員 - 李大中
關鍵字(中) 制天權
太空科技
太空戰
天軍
反制衛星
關鍵字(英) Command of the space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ace Warfare
Space Arm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綜觀國際間軍事事務革命之浪潮,改變了傳統軍事作戰觀念,「制天權」是繼陸權、19世紀的制陸權論以及20世紀制空權、制信息權論後,新的作戰制權概念。是故因應爭奪制天權的「太空戰」將在21世紀登場。
中共受美國與蘇聯競相發展太空戰力的影響下,於1956年開始發展其太空科技,歷經近50年的發展,儼然已成為世界航天大國,其太空戰力之建構亦在穩固的太空科技的基礎下逐漸「追俄趕美」,並繼美、蘇之後成立「天軍」,以爭奪未來太空的主導權,顯見各軍事強國已為了本世紀的戰爭主導權,籌建爭奪制天權,主宰天穹的全新勢力。
2007年1月初,中共向太空發射一枚彈道飛彈,摧毀一枚大陸自己八年前部署在太空軌道上的氣象衛星,造成全球震驚。本文從爭奪制天權的背景概念中研究中共「反衛星武器」之發展,藉以瞭解中共對於建天軍、奪天權之思維以及中共之高科技研究計畫與太空技術發展階段和太空戰組織、裝備發展現況與中共太空戰未來發展的企圖與方向,並進一步提出「反衛星武器」的戰略性能力虛實評估。
英文摘要
The waves of military innovation have changed the principle and concept of traditional military warfare. The command of the space, succeeding the power of the land in the early days, the Sea superiority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command of land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Air superiority and the Information dominance in the 20th century has become a totally new concept of military command. The space warfare, for the purpose of controlling the space, finally comes on the sta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etitors between the U.S.A. and U.S.S.R. in the field of military prowess, China started its development of space technology in 1956. After 50 years passed, Chain has become a nation of potential space warfare. Its prowess in space warfare is found on its advanced and firmly established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llowing the U.S.A. and the U.S.S.R. China has build up its space army which aims at seizing the dominion of the future space warfare. Evidently, every great nation, for the purposes of gaining supreme authority in the warfare in this century, has fully engaged in building up its prowess in the command of the space.
This text makes from fighting for on day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against the satellite weapon ' in the background concept of right, use to underst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for building the soldier on day, take the thinking of right and Hi-Tec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day and study and plan to fight the organization with space developing stage of technology and space, equip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attempt and direction of fighting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pace,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rategic ability proposed ' against the satellite weapon ' further is assess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
  第四節  概念界定 ……………………………………………………9
  第五節  文獻評析 ………………………………………………… 10
第二章 「制天權」理論發展 …………………………………………22
  第一節  「制天權」理論形成與發展………………………………23
  第二節  美俄「制天權」理論之實踐………………………………31
  第三節  中共對「制天權」理論認知與發展………………………39
  第四節  小結…………………………………………………………45
第三章 中共航天科技發展與戰略意涵 ………………………………48
  第一節  中共太空科技之發展歷程與成果…………………………48
  第二節  中共航天戰略之內涵………………………………………71
  第三節  中共航天戰略中的反衛星武器……………………………85
  第四節  小結…………………………………………………………97
第四章  中共反衛星武器發展實況 …………………………………100
  第一節  科技基礎 …………………………………………………100
  第二節  作戰指導 …………………………………………………113
  第三節  作戰平台 …………………………………………………123
  第四節  後勤保障 …………………………………………………136
  第五節  人才培訓 …………………………………………………148
  第六節  小結 ………………………………………………………152
第五章  中共「反衛星武器」的戰略性能力虛實評估 ……………154
  第一節  中共反衛星武器的戰略性能力 …………………………154
  第二節  美國反衛星武器的戰略性能力 …………………………161
  第三節  美中反衛星武器的戰略性能力比較 ……………………185
  第四節  小結 ………………………………………………………203
第六章  結論 …………………………………………………………20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05
  第二節  研究心得與建議………………………………………… 211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建議……………………………………… 219
參考文獻 ………………………………………………………………225
表目錄
表2-1科技發展與軍事革命作戰型態及作戰制權觀念與理論對照表…………………………………………………………………………28
表2-2美國制天權實踐情形彙整表 ……………………………………35
表2-3蘇聯1982年以前太空成就表 ……………………………………30
表3-1中共太空科技發展歷程概要與重要發展成果紀要(1965-2005年)………………………………………………………………………55
表3-2中共載人飛船發射返回彙整 ……………………………………63
表3-3中共研製各式通信衛星發射一覽表 ……………………………66
表3-4中共歷代返回式照相偵察衛星主要參數比較表 ………………67
表3-5中共實踐衛星系列發射一覽表 …………………………………69
表3-6中共航天測控系統發展概況表 …………………………………70
表3-7中共航天科技發展現況綜整表 …………………………………70
表3-8中共航天成就表 …………………………………………………83
表4-1中共「制天作戰」科技基礎虛實評估…………………………112
表4-2中共航天作戰戰略指導不對稱作戰運用內涵…………………116
表4-3中共「航天作戰」戰略指導-攻守兼備運用內涵……………117
表4-4中共「作戰指導」虛實評估……………………………………123
表4-5中共對「航天戰」作戰樣式概念分類表………………………124
表4-6神舟號與聯合號載人飛船差異對照表…………………………126
表4-7中共載人飛船發射返回彙整表…………………………………128
表4-8中共「制天作戰」作戰平台虛實評估…………………………139
表4-9中共航天測控系統發展概況表…………………………………138
表4-10中共航天發射中心發射數量統計表 …………………………140
表4-11長征系列各類型運載火箭穩定性比較表 ……………………144
表4-12長征系列各類型運載火箭性能表 ……………………………144
表4-13中共「後勤保障」虛實評估 …………………………………148
表4-14中共與美國等國家在教育與科技投入資源比較表 …………151
表4-15中共「人才培訓」虛實評估 …………………………………152
表5-1中共反衛星武器戰略性能力表…………………………………157
表5-2美國研製的反衛星武器系統……………………………………182
表5-3中共與世界先進國家航天科技比較表…………………………187
表5-4中共、美國「作戰平台」發展現況對照表……………………190
表5-5中共與美國反衛星武器戰略性能力比較表……………………199
圖目錄
圖4-1航天器分類圖……………………………………………………107
圖4-2長征系列火箭圖…………………………………………………145
圖5-1美國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示意圖…………………………………169
圖5-2中國國家航天局組織系統表……………………………………191
圖5-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組織系統表……………………………192
圖5-4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組織系統表……………………………193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丁渝洲主編,〈台灣安全戰略評估3003-2004〉,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4年5月。
丹青圖書編輯部,《中共當代太空事業》,台北市:丹青圖書公司,1990年。
方林,紀榮仁,袁靜偉,孟慶全編,《世界軍武發展史:飛機篇》,初版。台北:世潮出版社,2002年。
日本岡崎研究所彈道飛彈防禦小組,曾祥穎譯,《新核武戰略及日本彈道飛彈防禦》。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卡拉斯著,劉景熙譯,《新高地-太空世紀戰爭之戰略與武器》。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6年。
平可夫,《外向型的中國軍隊-中共對外的諜報、用兵能力與軍事交流》,初版。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6 年。
任克明、李萬軍、林賀新編,《世界軍武發展史:水中兵器篇》,初版。台北:世潮出版社,2004 年。
朱里奧.杜黑著,《制空權》。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市:正中書局,1999年。
沈偉光、解璽璋、馬亞西等合編,《21世紀作戰式樣》,初版。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
克勞塞維茲著,李昂納德編,紐先鍾譯,《戰爭論精華》,初版。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6年。
吳建德,《中國威脅論-後冷戰時期中共軍備之擴張》,初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96年。
吳逸凡、揭維恆、張忠義編著,《國防科技概論》,初版。台北市:全華圖書公司,2004年。
李大光,〈太空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呂亞力著,《政治學方法論》,初版。台北市:三民書局,1987年。
宋國誠,《中國跨世紀綜合國力》,初版。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周世雄,《國際關係:權力與制度》,初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2000年。
易君博著,《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初版。台北市:三民書局,1990年。
林中斌主編,廖文中撰,《廟算台海-新世紀海峽戰略態勢》,初版。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林宗達,《中共軍事革新之信息戰與太空戰》,初版。台北市:全球防衛雜誌社,2002年。
林宗達,《赤龍之爪:中共軍事革新之陸海空三軍暨二砲部隊》,初版。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
林宗達,《以劣勝優:中共信息戰之不對稱戰》,初版。台北縣: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5年。
林宗達,《先發制人:中共信息戰之制敵機先》,初版。台北縣: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5年。
林宗達,《全民皆兵:中共信息戰之人民戰爭》,初版。台北縣: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5年。
林宗達,《震懾屈敵:中共信息戰之威懾戰》,台北縣: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5年。
林碧炤,《國際關係與外交政策》,初版。台中市:五南出版社,1993年
知識就是力量叢書編輯小組編,《現代武器與戰爭》,台北縣:銀禾文化公司,1994年。
政大科管所,《中國大陸科技政策個案研究》,台北市:經濟部技術處,2001 年。
郎宗亨編著,《稱霸世界的超常規武器》,一版。台北縣:豐閣出版社,2004年。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初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2003 年。
孫旭、何樹才、孫快吉、黎曉明編,《世界軍武發展史:飛彈篇》,初版。台北:世潮出版社,2003 年。
孫杰譯,《SDI 太空武器》。台南市:大坤書局,1998 年。
徐瑜編,《不朽的戰爭藝術-孫子兵法》,普及版再版。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3 年。
浦興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上海市:人民出版社,2005年。
紐先鍾著,《戰略研究入門》,初版。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常顯奇、李雲芝等著,《軍事航天學》,第二版。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年。
袁方著,《社會研究法》,初版。台北市:五南書局,2002年。
馬漢.艾.塞著,菜鴻幹、田常吉編譯,《海軍戰略》。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1996年。
張亞中編,《國際關係總論》,初版。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
張明睿著,《中共國防戰略發展》,台北市:洪葉文化公司,1998年。
張明睿著,《解放軍戰略決策的辯證》,台北市:黎明文化公司,2003年。
張建邦,《2010中共軍力評估》,初版。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張德方,《台海安全戰略研析-美國軍事介入台海軍事衝突可能性研究》,初版。桃園縣:國防大學,2005年。
曹宏、張惠民編,《世界軍武發展史:潛艇篇》,台北:世潮出版社,2005年。
郭光輝著,《航太-21世紀科技趨勢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技術資料中心,2001年。
陳仲丹著,《圖說兵器戰爭史》,第一版。香港:三聯書店,2004年。
陳東龍,《新世代解放軍》,初版。台北市:黎明文化公司,2003年。
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一輯》,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4年。
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二輯》,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5年。
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三輯》,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7年。
焦國力編,《稱霸世界的航空武器》,初版。台北:豐閣出版社,2004年。
黃崧任著,《俄羅斯太空工業》。臺北市:南宏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監察院國防及情報委員會編,《中科院、漢翔及中船國防關鍵科技人才流失情形專案調查研究報告》,初版。台北市:監察院,2004年。
寧凌、王春、榮暉等合著,《太空對抗》,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2006年。
蔡風震、田安平等著,《空天一體作戰學》,初版。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劉彥軍、萬水獻、李大光、郭彤等著,《論制天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慶元,《解析中共國家安全戰略》,初版。臺北市,揚智文化公司,2003年。
談遠平、康經彪著,李英明總策劃,《戰爭哲學》,台北市:揚智文化,2004年。
鄭天喆、姚福燕,《深入淺出談軍事科技》,台北縣:達觀出版公司,2004年。
鄭海麟,《臺灣問題與中日關係論集》,初版。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
鄧翔鳴,《國防要聞譯文選粹(88)》,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閻學通、孫學峰等著,《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薄富爾著,紐先鍾譯,《戰略緒論》,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6年。
羅慶生,《國防政策與國防報告書》,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譚傳毅,《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攻與防》,台北市:時英出版社,1999年。
蘭長羽、孫旭編,《世界軍武發展史:坦克篇》,台北:世潮出版社,2003年。
Babbie, Earl 著,李美華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
Brzezinski, Zbigniew 著,林添貴譯,《大棋盤》,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1998年。
Burkitt, Laurie. Andrew Scobell, Larry M. Wortzel,李育慈譯,《解放軍七十五週年之歷史教訓》,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 年。
Cerasini , Marc,唐小威譯,《戰爭的未來》,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Cliff, Roger.著,謝豐安譯,《中共商用科技的軍事潛力》,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Evan A. Feigenbaum著,余佳玲、方淑惠譯,《中共科技先驅-從核子時代到資訊時代的國家安全與戰略競爭》,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
Flanagan, Stephen J., Michael E. Marti 編,方淑惠、余佳玲譯,《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Fried, Norman 著,余忠勇、吳福生、黃俊彥、楊永生、廖埔生譯,《海權與太空》,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Johnson, Dana J., Scott Pace, and Bryan Gabbard 著,余忠勇譯,《太空-國力的新選擇》,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Khalilzad , Zahmay,吳福生譯,《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 : 戰略與軍事意涵》,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Knox, MacGregor, Williamson Murray 著,李育慈譯,《1300-2050 之軍事革命變遷》,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
Laurie Burkitt、Andrew Scobell、Larry M. Wortzel著,李育慈譯,《解放軍七十五周年之歷史教訓》,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Neuman , W. Lawrence 著,王家煌、潘中道等譯,《當代社會研究法》,初版。台北:學富文化事業,2002年。
Owens, Bill、Edward Offley 著,曾祥穎譯,《軍事事務革命:移除戰爭之霧》,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2年。
Pumphrey , Carolyn W.,郭家琪、余佳玲、方淑惠、林宜瑄譯,《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頁72。
Puska, Susan M.主編,李憲榮、陳國雄譯,《未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台北市:玉山社出版公司,2001年。
Sarkesian, Sam C., John Allen Willaims, Stephen J. Cimbala, 郭家琪、林宜瑄、李延輝譯,《美國國家安全》,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Scobell, Andrew and Larry M. Wortzel,李育慈譯,《中共軍力成長》,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Shambaugh, David 著,高一中譯,《現代化中共軍力:進展、問題與前景》,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Spencer, Jack,楊紫函、高一中譯,《彈道飛彈威脅手冊》,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Stoke, Mark A.,高一中譯,《中共戰略現代化》,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Tow, William T.著,高一中譯,《亞太戰略關係:尋求整合安全》,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
Waltz, Keneth N.著,胡祖慶譯,《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台中市:五南出版社,1997年。
Wortzel, Larry M.著,吳奇達、高一中、翟文中譯,《21世紀台海兩岸的軍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二)期刊論文
于小紅、馮書興、秦大國,〈美國太空軍事演習的影響與啟示〉,《指揮技術學院學報》北京市,第12卷第2期,2001年4月,頁96-99。
尤來寅,〈中國航天尚面對三大挑戰-研製空間站和太空基地需借鑑美俄經驗〉,《明報月刊》,香港,2003年11月,頁28-29。
王江琦,〈太空戰並非未來的戰爭〉,《軍事歷史》北京市,2000年第1期,頁53-55。
王長河,〈從解放軍建立天軍談解放軍太空部隊體制、編組及戰力等發展現況〉,《空軍學術月刊》,573期,2004年8月,頁3-21。
王家勝,〈中國通信衛星回顧與展望〉,《中國航天》北京市,2001年,第3期2001年3月,頁9-13。
王高成,〈中共不對稱作戰戰略與台灣安全〉,《全球政治評論》,第6期,2004年4月,頁19-34。
王蜀寧,〈中共衛星發展對我軍事之影響〉,《國防雜誌》,第18卷第5期2002年11月1日,頁79-94。
安守中,〈GPS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原理〉,《科學月刊》,第33卷第9期2002年9月,頁786-793。
朱毅麟,〈神舟五號的中國特色-直接採用多艙飛船且可「留軌利用」〉,《明報月刊》,香港,2003年11月,頁25-27。
朱聽昌、劉菁,〈爭奪制天權:美國「高邊疆」戰略的發展歷程及其影響〉,《軍事歷史研究》上海,第3期,2004年,頁115-126。
余永章,〈探索中共太空科技發展與我國因應之道〉,《陸軍學術月刊》,第39卷第451期,2003年3月1日,頁40-51。〈淺論中共超戰略發展及非線性作戰模式〉,《國防雜誌》,第18卷第12期,2003 年6月1日,頁3-17。
吳正光,〈21世紀新戰爭型態-不對稱作戰探討〉,《國防雜誌》,第18卷第7期2003年1月,頁21-34。
吳東林,〈從不對稱作戰理論解析中共軍事戰略思維的轉變與運用〉,《海軍學術月刊》,第36卷,第2期,2002年2月,頁4-17。
宋玉寧,〈長征火箭-中國大陸進軍太空的踏板〉,《科學月刊》,第34卷,第10期,2003年10月,頁855-860。
李大光、萬水獻,〈爭奪制天權的基本特性〉,《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北京市,第14卷,第6期,2003年12月,頁37-42。
李大光、萬水獻,〈試論制天權〉,《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北京市,第15卷,第3期2004年6月,頁55-60。
李安景、王忠民,〈透視中共航太發展及對我防衛作戰之影響〉,《空軍學術月刊》,第582期,2005年5月,頁3-21。
李進興,〈制天權之爭-中共「太空戰」發展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沈有忠,〈中共解放軍戰略與軍事裝備的現代化〉,《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8期,2004年8月,頁32-50。
阮漳宜,〈主宰長空的新世紀利器-雷射武器之探討〉,《國防雜誌》,第18卷,第5期,2002年11月,頁72-78。
孟樵,〈從神舟號升空看中共太空戰(天戰)戰力的發展〉,《中共研究》,第34卷,第3 期2000年3月,頁98-107。
庚普、周艷京、白杉,〈天戰並不遙遠〉,《國際展望》上海市,第415期2001年3月,頁76-82。
林宗達,〈論中共的太空戰戰略〉,《中共研究》,第36卷,第3 期2002年3月,頁62-75。
林宗達,〈中共信息戰與太空戰發展對台灣的衝擊〉,《全球防衛雜誌》,第212期2002年4月,頁45-53。
林宗達,〈中共太空戰之內涵〉,《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6期2002年6月,頁9-47。
林宗達,〈中共太空戰的戰略與發展述評〉,《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8期2002年8月,頁72-94。
林宗達,〈剖析中共信息戰之不對稱戰的戰略考量-以弱勝強的考量(上)〉,《全球防衛雜誌》,第251期2005年7月,頁94-101。
林宗達,〈剖析中共信息戰之不對稱戰的戰略考量-以弱勝強的考量(下)〉,《全球防衛雜誌》,第252期2005年8月,頁104-111。
林長盛,〈中共衛星武器的現況與發展〉,《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9期1996年9月,頁53-59。
林長盛,〈大國長劍二砲部隊-中共洲際飛彈軍力發展現況〉,《全球防衛雜誌》,第238期2004年6月,頁48-55。
林國森,〈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運用作為〉,《海軍學術月刊》,第38卷,第3期2004年3月,頁70-78。
林澄芳,〈太空電子偵測與防制〉,《新新季刊》,第33卷,第2期2005年4月,頁23-35。
邱清泉,〈論科技革命與未來戰爭〉,《國防雜誌》,第12卷,第10期1997年4月,頁26-33。
信強,〈太空權論〉,《國際觀察》上海市,第4 期2000年4月,頁39-43。
施大千,〈全球定位系統(GPS)在軍事作戰之運用〉,《空軍學術月刊》,第568期2004年3月,頁67-85。
袁祖諄,〈對中共威懾戰略之研究〉,《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究》,第3卷,第4期2002年10月,頁101-107。
桑治強,〈中共制天權理論與航天載具發展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馬立德,〈無遠弗屆的太空衛星科技〉,《海軍學術月刊》,第34卷,第3期2000年3月,頁70-78。
馬獻謀,〈美國高科技飛彈遭受低科技干擾器之潛在威脅〉,《空軍學術月刊》,第528期2000年11月,頁82-87。
高雄柏,〈簡介中國大陸載人太空飛行計畫〉,《科學月刊》,第34卷,第10期2003年10月,頁861-865。
寇世雄,〈中共衛星科技發展對我軍事作戰之影響〉,《國防雜誌》,第20卷,第5期2005年5月,頁105-114。
張中白,〈大地彩虹:合成孔徑雷達〉,《科學發展》,390期2005年6月,頁18-23。
畢源廷編,〈中國神舟6 號太空飛行任務〉,《尖端科技》,255期2005年11月,頁32-33。
莊重,〈中共的太空戰略〉,《國防雜誌》,第18卷,第17期2003年11月,頁59-69。
陳子平,〈美國2005 年「中共軍力報告」研析-中共戰略思維的轉變〉,《國防雜誌》,第19卷,第11期2005年10月,頁73-85。
陳子平,〈中國「神舟六號」與「航天戰略」之發展研析〉,《戰略安全研析》,第7期2005年11月,頁36-40。
陳宇震,〈中共發展太空事業的戰略意義〉,《中華戰略學刊》,第89卷,秋期2000年10月,頁179-204。
陳明崙,〈中共航天科技軍事用途與威懾戰略之研究〉,《國防雜誌》,第19卷,第5期2004年5月1日,頁54-64。
陳俊中,〈當代軍用衛星的發展與實戰運用(上)〉,《尖端科技》,第256期2005年12月,頁74-83。
陳俊中,〈當代軍用衛星的發展與實戰應用(下)〉,《尖端科技》,第257期2006年1月,頁92-101。
陳偉華,〈從「嚇阻」理論與實際論證我國「防衛式嚇阻」戰略之建構〉,《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究》,第4卷,第1 期2003年1月,頁23-29。
陳偉寬,〈論建立及發展空權應有的認識與作為〉,《空軍學術月刊》,第582期2005年7月,頁22-33。
凱文、舒孝煌,〈談中國神六號載人太空船〉,《全球防衛雜誌》,第256期2005年12月,頁12-13。
葉自強,〈中共試射「神舟三號」無人飛船概況〉,《海軍學術月刊》,第37卷,第9期2003年9月,頁37-49。
廖文中,〈中共核武戰略現代化〉,《全球防衛雜誌》,第249期2005年5月,頁82-85。
廖文中,〈中共發展天軍將導致美中台軍備競賽〉,《全球防衛雜誌》,第249期2005年5月,頁86-89。
滿運生,〈中共太空科技發展對我之影響與省思〉,《國防雜誌》,第19卷,第3期2004年3月,頁91-101。
趙國華,〈「決戰境外」戰略的有形思考〉,《軍管部學術季刊》,第62期2000年11月,頁7-9。
劉先舉,〈淺論軍事事務革命對中共軍事科技發展影響〉,《海軍學術月刊》,第35 卷,第9期2001年9月,頁31-40。
劉志強,〈戰爭思維的變革-淺談兩岸未來戰爭型態〉,《海軍軍官》,第20卷,第3期2001年8月,頁58-67。
劉宜友,〈對中共軍事衛星發展之研析〉,《國防雜誌》,第15卷,第12期2000劉宜友,〈對中共「航天戰」之研析〉,《國防雜誌》,第19卷,第11期2004年11月,頁65-76。
劉泰雄,〈中共長征火箭發射失敗對其航天工業之影響〉,《海軍學術月刊》,第30卷,第10期,1996年10月,頁54-60。
劉慶元,〈跨世紀太空科技對軍事戰略之衝擊〉,《中華戰略學刊》,第89卷秋期2000年10月,頁205-228。
樂俊淮,〈太空戰拉開幃幕〉,《太空探索》北京市,2001年,第4期,頁15-17。
蔣仁符,〈控制太空-美國的太空軍事戰略〉,《中華戰略學刊》,第91卷冬期2002年12月,頁205-220。
蔣仁符,〈中國(共)之太空計畫〉,《中華戰略學刊》,第93卷春期2004年4月,頁116-134。
蔣遠平,〈對中共衛星發展我因應之道〉,《海軍學術月刊》,第39卷,第4期2005年4月,頁22-37。
賴國忠,〈「衛星」科技對未來戰爭影響之研究〉,《陸軍步兵學術季刊》,第201期2001年8月,頁39-51。
閻永誠,〈全球定位系統(GPS)〉,《產業調查與技術季刊》,第151期2004年12月,頁2-20。
應天行,〈當前中共研發衛星的新重心「小型衛星」〉,《全球防衛雜誌》,第203期2001年7月,頁32-39。
應天行,〈嫦娥工程:中共的月球探測計畫〉,《全球防衛雜誌》,第234期2004年2月,頁62-69。
應天行,〈中共與美國合作進行太空探索的可能性探討〉,《中共研究》,第38卷第9期2004年9月,頁86-101。
應紹基,〈由「神舟三號」無人飛船航天成功-剖析中共的「載人航天計畫」〉,《空軍學術月刊》,552期2002年11月,頁49-67。
應紹基,〈「美、伊戰爭」美軍使用的導控彈藥與其對中共可能之影響〉,《海軍學術月刊》,第38卷,第4期2004年4月,頁25-40。
應紹基,〈中共航天科技的發展歷程〉,《海軍學術月刊》,第38卷,第5期2004年5月,頁30-45。
應紹基,〈中共「載人航天」的特色與其可能之軍事應用〉,《空軍學術月刊》,第579期2005年7月,頁51-67。
薛幼菊,〈人造衛星在軍事上的用途〉,《陸軍學術月刊》,第39卷,第453期2003年11月,頁78-88。
鍾堅,〈中共航天計畫與軍事用途〉,《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5期2002年5月,頁4-10。
鍾堅,〈天軍成軍啟動天戰〉,《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11期2003年11月,頁13-15。
魏晨曦,〈太空戰及其作戰環境〉,《中國航天》北京市,2001年,第10期2001年10月,頁40-45。
羅承烈,〈美、俄、中共C4ISR 系統現況之研究〉,《空軍學術月刊》,第531期2001年2月,頁3-18。
羅承烈,〈中共太空科技發展之研析〉,《國防雜誌》,第18卷,第3期2002年9月,頁65-78。
羅慶生,〈中共間諜衛星發展現況及對我國家安全威脅之影響評估〉,《國防雜誌》,第17卷,第11 期2002年5月,頁54-67。
龔建強,〈跨世紀的新武器-「定向能武器之探討」〉,陸軍學術月刊,第39卷第453期2003年5月1日,頁75-84。
Mowthorpe , Matthew J.著,張競譯,〈能量直射武器與軍事事務革命〉,《國防雜誌》台北市,第18卷,第2期2002年8月,頁18-37
(三)網路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2006
年2 月9 日。
田兆運,〈我國成功進行「一箭雙星」發射〉,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5/15/cont
ent_393616.htm,2002 年5 月15 日。
江國成,張毅,〈中國已經啟動探月一期工程 總投資約14億元〉,”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keji/1056/2337977.html,2004 年2 月13 日。
李大光、萬水獻,〈從制陸權到制天權:作戰制權理論的演變歷程〉,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3-09/02/content_1058127.htm,2003年9月2日。
李大軍,〈綜述:俄羅斯航太兵的歷史與現狀〉,http://home.cetin.net.cn/storage/cetin2/pl/wlwz/pl01-7-5-2.htm,2001年7月5日。
李文志,〈海陸爭霸下亞太戰略形勢發展與臺灣的安全戰略〉,http://www.scu.edu.tw/politics/journal/J13/j13lee.htm,2006年2月3日。
李鐳,〈2006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1027/4909904.html,2006年10月12日。
沈明室,〈獵殺衛星 試試太空地雷〉,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b.nsysu.edu.tw:8080/library/,1999 年3 月14 日。
周丕啟,〈國家大戰略:概念與原則〉,藍色戰略http://www.54479.com/study/shownews.asp?newsid=449,2004 年5 月22 日。
周永旭,〈中國雷射攻擊美國衛星五角大廈承認確有其事〉,東森新聞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006/17/4zkd.html,2006 年10 月6 日。
周庚虎,〈黃春平:「神舟」七號火箭發射時間將推遲半年左右〉,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sc/2006-03/04/content_4257536.htm,2006 年3 月4 日。
姚柏林,〈構築我國萬米高空的安全屏障〉,南方網http://www.southcn.com/news/international/zhuanti/deep/compete/200510180462.htm,2005年10月18日。
唐文俊、陳太雲,〈北京航太指揮控制中心-「璀璨明珠」牽引飛天夢〉,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421469.htm,2003年10月14日。
孫曄飛,〈回顧2005太空爭奪:美先發制人俄羅斯重返太空〉,中國青年報http://www.qhnews.com,2006 年2 月25 日。
袁正清,〈從安全困境到共同安全體:建構主義的解析〉,
http://www.iwep.org.cn/ufo/yuanzhengqing_jiangouzhuyidejiexi.pdf,2001年。
常顯奇,〈21世紀太空安全嗎?〉,新華網http://202.84.17.11/mil/htm/20010221/375048.htm,2001年2月21日。
張揚,〈「伽利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首顆實驗衛星升空〉,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2/28/content_3979738.htm,2005年12月28日。
張雲彤,〈地球同步軌道〉,中國大百科全書http://lib4.cma.edu.tw/cpedia/Content.asp?ID=34905,2001年。
張愛萍,“人類航太活動的幾大著名空間站,”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t/2005-10/10/content_3602193.htm,2005年10月10日。
陳淑君,〈中歐高技術合作前景看好 伽利略計畫2008年商用〉,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5-12/12/content_3910936.htm,2005年12月12日。
,〈回首航太路:我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發射成功〉,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t/2005-10/08/content_3592
846.htm,2005年10月8日。
陳漢華,〈短期內中共科技在國防安全面向的趨勢評估〉,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webapp/public/Attachment/49141637971.pdf,2004年8月13日。
章田、雅龍,〈俄羅斯太空爭霸發力 最近兩年遙遙領先美國〉,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1/06/content_4018257.htm,2006年1月6日。
鄭寺音,〈歐盟伽利略衛星 今升空〉,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dec/28/today-int1.htm,2005 年12 月28 日。
賴錦宏,〈斥資3.6兆 登陸月球 中共15年內圓夢-溫家寶掛帥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2050年成科技強國〉,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b.nsysu.edu.tw:8080/library/,2006年2月11日。
應邵基,〈中共航天業發射國際商業衛星之效益與展望〉,《空軍學術月刊》http://past_journal.mnd.gov.tw/%E7%A9%BA%E8%BB%8D%E5%AD%B8%E8%A1%93%E6%9C%88%E5%88%8A/560/560-3.htm,2003年7月。
〈1963年6月19日前蘇聯發射的「火星」1 號探測器首次在火星附近飛過〉,北京科普之窗http://www.bast.net.cn/bjkpzc/kpxx/38548.shtml,2005年6月19日。
〈太空軍事部署越來越具備實戰化能力〉,新浪網http://jczs.news.sina.com.cn,2004年9月30日。
〈人類進入太空第一人-加加林〉,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10/10/content_1117571.htm,2003年10月10日。
〈中共偵察衛星發展之歷程與展望〉,中華民國國防部http://www.mnd.gov.tw/publication/subject.aspx?TopicID=876,2005年7月26日。
〈中國航太第一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10/08/content_1113971.htm,2003 年10 月8 日。
〈中星22號通信衛星發射成功〉,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1076/52984/4809679.html,2006年9月13日。
〈中國尖兵五號衛星?〉,環球展望(軍事空間)http://www.armsky.com/BbsJunshi/bbschuanweng/200605/4758.html,2006年5月9日。
〈中國成功發射中星20號通信衛星〉,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1/15/cont
ent_1179624.htm,2003年11月15日。
〈中國空間科技十大新聞事件〉,”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10/09/content_1115045.htm,2003年10月9日
〈中國返回式衛星〉,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8%BF%94%E5%9B%9E%E5%BC%8F%E5%8D%AB%E6%98%9F&variant=zh-tw,2006年1月29日。
〈中國長征火箭成功發射北斗三號導航衛星〉,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http://www.asiaa.sinica.edu.tw/outreach/news/old/2003/03052501.htm,2003年3月25日。
〈中國政治制度〉,中國互聯網http://big5.china.com.cn/ch-zhengzhi/zhengzhi7.htm,2006年10月1日。
〈中國航天大事記(1956-2005)〉,國家航天局http://www.cnsa.gov.cn/n615708/n620172/n620649/66157.html,2006年5月17日。
〈中國航太員再度遨遊太空〉,中國網http://72.14.203.104/search?hl=zh-TW&q=cache:http://big5.china.com.cn/zhuanti2005/node_5944899.htm,2005年10月18日。
〈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發射升空〉,亞洲時報在線中文版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8550&Itemid=33,2005年10月12日。
中國發射成功自製太空飛行器列表,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8F%91%E5%B0%84%E6%88%90%E5%8A%9F%E8%87%AA%E5%88%B6%E8%88%AA%E5%A4%A9%E5%99%A8%E5%88%97%E8%A1%A8,2006年9月25日。
〈中國載人航太事業〉,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10/08/content_1113826.htm,2003年10月8日。
〈中國衛星工程的成就與展望〉,新華網http://202.84.17.73/mil/htm/20010206/346021.htm,2001年2月6日。
《維基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航天工業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2006年8月1日。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公司http://www.navchina.com/Article_techp.asp?ArticleID=361,2005年10月1日。
〈外軍觀察:俄羅斯航太兵的歷史與現狀〉,新浪軍事http://jczs.sina.com.cn/2004-02-18/1708182934.html,2004年2月18日。
〈我國一箭成功發射兩顆實踐六號空間環境探測衛星〉,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hoto/2004-09/09/content_1960810.htm,2004年9月9日。
〈我國中星22號A通信衛星發射成功〉,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6-09/13/content_5083220.htm,2006年9月13日。
〈我國成功發射實踐八號育種衛星〉,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09/content_5069864.htm,2006年9月9日。
〈我國成功進行「一箭雙星」發射〉,解放日報http://202.101.38.42/old_jfdaily_com:80/epublish/gb/paper4/56/class000400072/hwz589098.htm.big5,2002年5月15日。
〈我國東方紅四號大型通信衛星研製取得階段性成果〉,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07/03/content
_951071.htm,2003年7月3日。
〈我國首顆「海洋衛星一號A 星」正式交付使用〉,新華網
http://tech.tom.com/Archive/1121/1122/2002/9/19-33366.html,2002年9月19日。
〈我國實踐七號衛星發射成功〉,”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5-07/06/content_3180927.htm,2005年7月6日。
〈東方紅二號〉,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C%E6%96%B9%E7%BA%A2%E4%BA%8C%E5%8F%B7,2006年10月7日
〈東方紅三號〉,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9C%E6%96%B9%E7%BA%A2%E4%B8%89%E5%8F%B7&variant=zh-tw,2006年10月19日。
〈波希戰爭(492BC-449BC)(Graeco-Persian War)〉,
http://hk.geocities.com/dragoon17c/WAR/Graeco-PersianWar.htm。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5%A4%AA%E7%A9%BA%E7%B8%BD%E7%BD%B,2006年10月25日。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3%8E%E4%BA%91%E4%B8%80%E5%8F%B7&variant=zh-tw,2005年5月22日。
〈風雲二號C星成功獲取首幅可見光雲圖〉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0/29/cont
ent_2154116.htm,2004年10月29日
〈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3%8E%E4%BA%91%E4%BA%8C%E5%8F%B7&variant=zh-tw,2005年5月22日。
〈風暴一號火箭〉,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3%8E%E6%9A%B4%E4%B8%80%E5%8F%B7&variant=zh-tw,2005年5月20日。
〈神六前期準備工作啟動 總師全都40歲以下〉,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3-11/16/content_5442741.htm,2003年11月16日。
〈從神舟1 號到神舟4 號〉,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0/13/content_1120349.htm,2003年10月13日。
〈集團簡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http://www.casic.com.cn/docc/jieshao/jianjie.asp,2002年。
〈新華網:從神五到神六 中國載人航太的一大步〉,亞洲時報在線中文版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8594&Itemid=33,2005年10月12日。
〈資源一號衛星〉,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5%84%E6%BA%90%E4%B8%80
%E5%8F%B7&variant=zh-tw,2006年7月28日。
〈載人飛船〉,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10/10/content_1
117599.htm,2003 年10 月10 日。
〈運載火箭〉,香港太空館-中國航天科技教育資源http://www.lcsd.gov.hk/CE/Museum/Space/EducationResource/ChineseAerospace/Rocket/55.htm,2006年10月14日。
〈福爾摩沙二號〉,國家太空中心http://www.nspo.org.tw/2005c/projects/project2/instrument.htm,2006年11月11日。
〈遙感衛星發射成功〉,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sx.xinhuanet.com/tpbd/2006-04/27/content_6862691.htm,2006年4月27日。
〈衛星致盲戰,中美大鬥法〉,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sep/25/today-int1.htm,2006年9月25日。
〈蘇聯太空犬〉,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8F%E8%81%94%E5%A4%AA%E7%A9%BA%E7%8B%97,2006年5月1日。
〈蘇聯太空軍事武力〉,SMP 蘇聯紅軍網http://mbox.hchs.hc.edu.tw/~military/smp/,2004年3月11日。
〈蘭德:美國首席智囊機構〉,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inese/junshi/734698.htm,2004年12月21日。
〈CCD相機說明〉,DC Home http://www.dchome.net/archiver/?tid-292689.html,2006年8月19日。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Bulkeley, Rip, and Graham Spinardi, 〈Space Weapons-Deterrence or Delusion?〉 New Jersey: Barnes and Noble Books, 1986.
Cole, Bernard D.〈The Great Wall at Sea: China’s Navy Enters the 21st Century.〉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1.
Dana, Johnson, Scott Pace, and C. Bryan Gabbard, 〈Space: Emerging Options for National Power.〉Santa Monica: RAND, 1988.
Harvey, Brian. 〈China’s Space Program-From Conception to Manned Spaceflight.〉Chichester: Praxis Publishing, 2004.
Humble, Ronald D.〈The Soviet Space Program.〉New York:Routledge,1988.
Khalilzad, Zalmay M. Abram N. Sbulsky, Daniel L. Byman, Roger Cliff, David T.
Orletsky, David Shlapak, and Ashley J. Tellis,〈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Santa Monica: RAND, 1999.
Libicki, Martin C. 〈Illuminating tomorrow’s War.〉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1999.
Lilley, James R. and David Shambaugh,〈China’s Military Faces the Future.〉New York: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1999.
Ryan, Mark A., David M. Finkelstein, and Michael A. McDevitt, 〈Chinese War fighting-the PLA Experience since 1949.〉New York:The CNA Corporation, 2003.
Simpson, J.A. and E.S.C. Weiner,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xford: Clarendon,1989.
Summers, Della.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England: LongmanGroup UK Limited, 1990.
US DOD,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China.〉Washington, D.C.: US DOD, 2003.
Winter, Frank H., Rockets into Spa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1990.
Wu, Jaushieh Joseph, China Rising: Implications of Economic and Military Growth in the PRC. Taipe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2001.
(二)期刊論文
Gauthier, Kathryn L., 〈China as Peer Competitor ? Trends in Nuclear Weapons, Space, and Information Warfare〉Air War College Maxwell Paper, No.18(July 1999): 1-39.
Martel, William C., and Toshi Yoshihara, 〈Averting a Sino-U.S. Space Race,〉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6, no.4(Autumn 2003): 19-35.
Morris, William R. 〈The Role of China’s Space Program in Its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Air War College Maxwell Paper, no.24(August 2001):1-16.
Thompson, David J., and William R. Morris, 〈China in Space Civilian and Military Development,〉 Air War College Maxwell Paper, no.24(August 2001): 1-15.
Thompson, David J. 〈China’s Military Space Program Strategic Threat, Regional Power, or National Defense?〉Air War College Maxwell Paper, no.24(August 2001):18-28.
(三)網路資料
Brooks, Dane. 〈2005 Worldwide Space Launches ,〉NASA http://www.hq.nasa.gov/osf/2005/launch05.html,2005年6月1日。
Covault, Craig.〈China Has Launched a Remote-Sensing Satellite in Conjunction with Brazil,〉Proquest http://proquest.umi.com/pqdweb?did=434347851&sid=8&Fmt=3&clientId=17145&RQT=309&VName=PQD,2003 年10 月27 日。
Joan Johnson-Freese.〈The Launch of Shenzhou V,〉Proquest http://proquest.umi.com/pqdweb?did=649155471&sid=6&Fmt=4&clientId=17145&RQT=309&VName=PQD,2004年4月。
Lewis, James A. 〈Assessing China’s Military Space Efforts,〉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http://www.csis.org/tech/satelites/0310china.pdf,2003年10月。
Linborg. 〈Christina.FSW-3 Imagery Intelligence,〉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http://www.fas.org/spp/guide/china/military/imint/fsw-3.htm,2000年4月15日。
Morris, Jefferson. 〈Calvert Fears China May Beat U.S. Astronauts Back to the Moon,〉Proquese http://proquest.umi.com/pqdweb?did=904071981&sid=2&Fmt=3&clientId=17145&RQT=309&VName=PQD&cfc=1,2005年9月26日。
Puttkamer, Jesco von. 〈2005 Worldwide Space Launches,〉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dtration http://www.hq.nasa.gov/osf/2005/launch05.html,2005年12月31日。
Saperstein, Alvin M.〈Weaponization vs. Militarization of Space,〉American Society of Primatologists www.asp.org/units/fps/news/etters/2002/july/saperstein.pdf,2002年7月。
Saunders, Phillip., Jing-dong Yuan, Stephanie Leiggi, and Angela Deters, 〈China’s Space Capability and the Strategic Logic of Anti-Satellite Weapons,〉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Monter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ttp://www.cns.miis.edu/,2002年7月22日。
Smith, Marcia S. 〈China’s Space Program: An Overview,〉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http://www.fas.org/sgp/crs/space/RS21641.pdf,2005年10月18日。
Wade,Mark.“FSW, ”Astronautix http://www.astronautix.com/craft/fsw.htm,2005
年10月17日。
Zak, Analoly. 〈Spacecraft:Manned:Souyz,〉Russian Space Web.comhttp://www.russianspaceweb.com/soyuz.html,2001年。
〈China to Send Biggest Satellite into Orbit〉,ProQuest Social Scien http://proquest.umi.com/pqdweb?did=577224131&sid=2&Fmt=3&clientId=17145&RQT=309&VName=PQD,2004年3月12日。
〈China's Stake in Galileo Project Targets Complete Civilian Use,〉ProQuest Social Science http://proquest.umi.com/pqdweb?did=728231191&sid=2&Fmt=3&clientId=17145&RQT=309&VName=PQD,2004年11月1日。
〈FY-1 Polar Orbiting Satellite Program〉,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Center http://sol.oc.ntu.edu.tw/homepage/prc/smc/china.htm#m5,2005年10月。
〈Jiambing-4/Fanhui Shi Weixing(FSW-3)Recoverable Satellite,〉Chinese Defence Today http://www.sinodefence.com/strategic/spacecraft/fsw3.asp,2006年3月11日。
〈CZ-3,〉astronautix http://www.astronautix.com/lvs/cz3.htm,2006年1月。
〈FB-1,〉The Encyclopedia of Astrobiology and Spaceflight http://www.daviddarling.info/encyclopedia/L/Long_March.html,2006年4月。
〈FSW-3 Imagery Intelligence,〉Global Security.org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space/world/china/fsw-3.htm,2005年10月20日。
〈Russian Space Program For 2006-2015 Worked Out〉,Spacedaily http://www.spacedaily.com/news/russia-05d.html,2005年5月18日。
〈The Lure of Space,〉China Hand http://www.eiu.com/index.asp?layout=displayIssueArticle&article_id=375845837&text=astronauts,2003年2月16日。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