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7202021003200
DOI 10.6846/TKU.2020.00277
論文名稱(中文) 國中自然領域教科書的科學問題認知歷程向度與探究能力之內容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Content Analysis of Scientific Questions in Science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 Based on Cognitive Process Dimension and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i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2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張夢婷
研究生(英文) Meng-Ting Chang
學號 60575019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0-06-11
論文頁數 14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麗華(newcivichope@gmail.com)
委員 - 張月霞(yuehhsiac@gms.tku.edu.tw)
委員 - 林君憶(chunylin@ntnu.edu.tw)
關鍵字(中) 自然科學教科書
內容分析
科學問題
科學素養
關鍵字(英) natural science textbook
content analysis
Scientific Questions
scientific literac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國中自然領域教科書中科學問題的認知歷程向度與探究能力之分布情形,以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領域課綱審定之108學年度之南一版、康軒版及翰林版第一冊和第二冊為分析對象。
本研究所採行的研究方法為內容分析法,待答問題有六點:
一、三個版本的教科書中「科學問題之認知歷程向度的總體呈現方式與比重」為何?
二、三個版本的教科書中「科學問題之探究能力內容的總體呈現方式與比重」為何?
三、三個版本的教科書中「科學問題在元件設計的認知歷程向度和探究能力呈現方式與比重」為何?
四、三個版本的教科書中「科學問題在單元主題的認知歷程向度和探究能力呈現方式與比重」為何?
五、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綱之第四學習階段學習表現的「創造」、「觀察與定題」與「討論與傳達」三個向度間的關係為何?
六、PISA 2018科學能力素養架構和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綱中學習表現間的符應關係,與教科書中科學問題在PISA 2018科學能力素養三個向度的百分比例為何?
經由上述探討,本研究將主要的研究發現加以歸納,作成以下結論:
一、自然科學領域教科書中科學問題的認知歷程向度多集中在了解和分析兩個層次,較少有更高層次的問題。
二、自然科學領域教科書中科學問題的探究能力向度多分布於推理論證和分析與發現兩個項目,鮮少有建立模型和討論與傳達。
三、三個版本自然科學領域教科書的元件設計略有差異,但組成相似。科學問題數量的比例在各版本間上下冊並無一致的趨勢,且三個元件皆以了解、分析、推理論證和分析與發現為主。
四、三個版本自然科學領域教科書的單元主題差異不大,科學問題的認知層次以了解和分析為主,探究能力則著重在推理論證。
五、創造、觀察與定題與討論與傳達三個向度間關係可以「以問題為中心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呈現;創造多為擴散式問題,觀察與定題多為聚斂式問題。
六、「評估和設計科學探究」向度在三個版本均不及 PISA 2018科學能力素養的建議值的一半。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cognitive process and inquiry ability of scientific problems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ontent analysis was adopted for this study to examine three versions of junior high school natural sciences textbooks, volume 1 and volume 2, which all developed on the base of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Natural Sciences Domain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Six major research questions were raised: 
1.What are the "overall presentation methods and proportions of the cognitive process dimensions of scientific problems" in the three versions of the textbooks?
2.What are the "total presentation methods and proportions of the content of the inquiry ability of scientific problems" in the three versions of the textbooks?
3.In the three versions of the textbooks, what are the ways and proportions of the 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problems in the cognitive process dimension and exploration ability of component design?
4.In the three versions of the textbooks, what are the ways and proportions of the 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problems on the cognitive theme of the unit theme and the ability to explore?
5.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reation", "observation and problem identification" and "discuss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fourth learning stage of the domain of natural sciences under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6.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ISA 2018 scientific literacy framework and the performance of learning in the domain of natural sciences under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percentage of scientific problem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between the natural sciences textbook and PISA 2018 scientific literac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as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scientific problems in natural sciences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 is focuses on two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mainly, and fewer problems on higher levels.
2.The exploration ability of scientific problems in natural sciences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 is focused on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ation, analysis and discovery. There is few models established and discussed.
3.The element design of the three versions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 is different slightly, but the composition is similar.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scientific questions has no consistent trend among the various editions, and the three components are mainly based on understanding, analysis, reasoning, analysis and discovery.
4.The theme of the three versions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 presents little difference. The cognitive level of scientific problems is based on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and the ability of theoretical argumentation.
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reation, observation and problem identification, and discussion and communication can be presented in the teaching model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Strategies; creation is prone to divergence problem, and observation and problem identification are inclined to the convergence problem.
6.The dimension of evaluation and designing scientific inquiry is less than half of the evaluation of PISA 2018 scientific literacy science in the three versions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textbook.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1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科學素養的面向及意涵	15
第二節 科學素養的認知向度	21
第三節 科學素養的探究能力向度	31
第四節 創造力與探究式教學	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65
第二節 研究工具	72
第三節 信度分析	8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83
第四章 研究發現	87
第一節 學習表現之科學知識分析結果	87
第二節 學習表現之探究能力分析結果	103
第三節 「創造」層次與「觀察與訂題」及「討論與傳達」探究能力分析結果	117
第四節 PISA 2018科學能力素養與探究能力之對應	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29
參考文獻	133
中文部分	133
英文部份	138
附錄	141
附錄1:科學問題之科學認知歷程向度分析總表	141
附錄2:科學問題之探究能力分析總表	145

 
表次
表 1-1 學習表現架構表	3
表 1-2 PISA評量主軸科目表	5
表 1-3 PISA 2015 科學能力素養向度定義	5
表 2-1 科學素養相關定義彙整表	16
表 2-2 科學素養的社會、歷史與心理面向	19
表 2-3 PISA 2018科學知識素養	22
表 2-4 PISA 2018科學評估中的認知知識的內涵	22
表 2-5 Webb認知層次(DOK)	24
表 2-6 PISA 2018評量架構認知需求級別	25
表 2-7 新修訂Bloom認知目標雙向細目表	28
表 2-8 Bloom修訂分類表知識向度之內涵及定義	28
表 2-9 認知歷程向度之內涵及定義	29
表 2-10 探究式教學之相關心理學理論	34
表 2-11 BBCT構念的理念來源與內涵	38
表 2-12 BBCT的六大核心與內涵	39
表 2-13 知識建構過程中的影響因素與內涵	41
表 2-14 探究的基本特徵和探究型態的差異性	42
表 2-15 學習表現架構表	44
表 2-16 創造性探究模式的教學核心與內涵	45
表 2-17 PISA 2018科學能力素養向度	47
表 2-18 PISA 2018科學能力素養向度與十二年國教自然領域課綱之探究能力對應表	48
表 2-19 自然科學領域教科書探究成分分析的相關研究摘錄	50
表 2-20 探討國、高中自然科學領域探究式教學成效的相關研究摘錄	51
表2-21 創造力之定義	53
表2-22 創造力相關研究之面向分析表	57
表2-23 「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	59
表2-24 小組創思法的教學模式	62
表 3-1 本研究樣本教科書中各版本教學元件之內容成分表	66
表 3-2 本研究樣本教科書中各版本教學元件之向度對應表	69
表 3-3 問題題型表格之呈現模式示例	71
表 3-4 各版本自然科學教科書問題數統計	72
表 3-5 科學問題之科學認知歷程向度分析表	73
表 3-6 科學問題之探究能力分析表	76
表 3-7 三個版本教科書中非科學問題範例	79
表 3-8 本研究評分者相關資料	81
表 3-9 自然科學教科書抽樣題目數量	81
表 3-10 自然科學教科書抽樣題目平均相互同意度與評分者信度	82
表 3-11 自然科學教科書各版本的評分者信度	82
表 4-1 自然科學教科書中科學知識之認知歷程向度問題數統計百分比	88
表 4-2 各版本記憶向度之認知過程問題數百分比	89
表 4-3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記憶向度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90
表 4-4 各版本了解向度之認知過程問題數百分比	91
表 4-5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了解向度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93
表 4-6 各版本應用向度之認知過程問題數百分比	94
表 4-7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應用向度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95
表 4-8 各版本分析向度之認知過程問題數百分比	96
表 4-9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分析向度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97
表 4-10 各版本評鑑向度之認知過程問題數百分比	99
表 4-11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評鑑向度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100
表 4-12 各版本創造向度之認知過程問題數百分比	101
表 4-13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創造向度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102
表 4-14 自然科學教科書中探究能力之各項目問題數統計百分比	104
表 4-15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想像創造項目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106
表 4-16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推理論證項目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107
表 4-17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批判思辨項目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109
表 4-18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建立模型項目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110
表 4-19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觀察與訂題項目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111
表 4-20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計劃與執行項目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113
表 4-21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分析與發現項目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114
表 4-22 各版本教學單元及元件之討論與傳達項目的問題數量與百分比	116
表 4-23 「創造」、「觀察與訂題」及「討論與傳達」分析結果統整	118
表 4-24 PISA 2018科學素養向度在評量中應占比例	120
表 4-25 PISA 2018科學素養向度在教科書科學問題中所佔比例	121

 
圖次
圖 1-1核心素養的滾動圓輪意象	2
圖 1-2 PISA 2015 科學素養評量架構	6
圖 1-3台灣PISA 2006與PISA 2015科學能力素養的表現	7
圖 1-4 Dewey思考歷程五步驟	9
圖 2-1 PISA評量的三大素養	20
圖 2-2 Bloom原架構與修訂架構的結構比較	27
圖 2-3 科學探究過程	31
圖 2-4 PISA 2018科學素養評量架構	46
圖 3-1 本研究流程圖	83
圖 3-2 本研究分析流程圖	8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王建雅、陳學志(2009)。腦科學為基礎的課程與教學。教育實踐與研究,22(1),139-168。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1月1日)。
台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2011)。台灣PISA2009結果報告。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明昆、洪振方(2010)。國三學生對探究性科學問題提問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11-148。
李明昆、洪振方(2011)。九年級學生探究性科學問題提問與問題發展型態之
個案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61,51-80。
李明昆、洪振方(2012)。提升科學創造力的探究教學策略之實驗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65,49-74。
吳佳玲(2000)。影響高一學生地球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變項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俊憲、吳錦惠(2015)。理想的教科書設計:以學習為中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57-160。
李源順、吳正新、林吟霞、李哲迪(2014)。認識PISA與培養我們的素養。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靈機一動觸創意:華人創造力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浸會大學。
佘曉清、林煥祥(2017)。PISA2015台灣學生的表現。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邱寶萱(2014)。遊戲式探索學習模式與學習型態對國小生外來種生物概念學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志能、洪振方(2008)。論證模式分析及其評量要素。科學教育月刊,312,2-18。
林君憶(2017)。日本中學校自然教科書。載於陳麗華、王立心(主編),教科書研究,10(2),161-209。
邱美虹、劉俊庚(2008)。從科學學習的觀點探討模型與建模能力。科學教育月刊,314,2-20。
卓家夙(2018)。台灣、中國大陸和美國小學教科書中科學探究之課程設計分析—以簡單機械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周源本(2007)。探究應用不同教學法於WISE課程對國三學生地球科學學習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煥祥(2008)。學生的提問活動與其探究能力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5-2511-S-026-001),未出版。
林煥祥、劉聖忠、林素微、李暉(2008)。臺灣參加PISA 2006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5-2522-S-026-002),未出版。
林樹聲(1999)。科學素養的省思。科學教育月刊,222,16-26。
吳忠信(主編)(2019)。國民中學自然科學一上課本。臺南市:南一書局。
吳忠信(主編)(2020)。國民中學自然科學一下課本。臺南市:南一書局。
洪文東(2007)。探究式化學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與評估:以「水溶液的性質」為例。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6(1), 51-42。
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高雄師大學報,15,641-662。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科學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學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2017)。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科學素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基本法(2013年12月11日)。
許育彰(1998)。科學家探究問題的邏輯結構與機制運作。科學教育月刊,210,2-11。
郭怡立(2001)。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芬芬、陳麗華、楊國揚(2010)。臺灣九年一貫課程轉化之議題與因應。教科書研究,3(1),1-40。
陳俊臣(2017)。提升自然科學思辨能力之雲端學習系統發展研究-以國小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為例(未出版之碩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康軒文教(主編)(2019)。國中自然科學課本第一冊(1上)。臺北市:康軒文教。
康軒文教(主編)(2020)。國中自然科學課本第二冊(1下)。臺北市:康軒文教。
陳振明(2004)。影響高一學生科學創造力的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豐祥(2009)。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歷史教育,15,1-54。
張春興(201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曹博盛(2012)。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的修訂版應用於數學領域之命題實例。中等教育,63(4),38-65。
張惠博、林陳涌(2011)。PISA科學素養評量手冊。臺北市:台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
章瑋(譯)(2017)。Dewey, J. 著。我們如何思考(How we think)。臺北市: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1910)
鄒玉鈿、張景媛(2012)。「探究式創意實驗教學」對八年級學生自然領域學習表現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8,53-90。
游光昭、林坤誼、周家卉(2016)。英美日科技教科書分析及其對十二年國教之啟示。教科書研究,9(1),135-166。
黃茂在、吳敏而(2016)。探索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教科書的設計原則—以「熱傳播」單元為例。教科書研究雜誌,9(2),69-100。
游保杉、朱聖浩、楊名、賴啟銘、劉湘瑤、王筱雯(2015)。創造力教學融入工程設計課程之實踐與成效評估-創造力教學融入土木工程設計課程實驗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102-2511-S006-013-MY3),未出版。
黃政傑(1998)。建立優良的教科書審定制度。課程與教學季刊,1(1),1-16。
黃萬居(1997)。談建構主義的自然科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18,頁35-37。
黃萬居(2003)。以問題為中心的合作學習策略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知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2,頁1-31。
程遠茜(2016)。PISA 2015—數學、科學全球第4、閱讀滑落第23,台灣學生欠實作能力。獨立評論。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41/article/5111
傅麗玉(2004)。誰的科學教育?中小學科學教育的多元文化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課程與教學季刊,7(1),91-108。
靳知勤(2002a)。「有素養」或「無素養」?—解讀非科學主修大學生對三項全球性環境問題之敘述表徵。科學教育學刊,10(1),59-86。
靳知勤(2002b)。效化「基本科學素養問卷」。科學教育學刊,10(3),287-308。
靳知勤(2007)。科學教育應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台灣學術精英的看法。科學教育學刊,15(6),627-646。
趙敦華(1991)。卡爾‧波普。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歐用生(1994)。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翰林出版(主編)(2019)。國民中學自然課本第一冊一年級上學期。臺南市:翰林出版。
翰林出版(主編)(2020)。國民中學自然課本第二冊一年級下學期。臺南市:翰林出版。
蕭若婷(2019)。自行設計實驗與討論策略教學對科學學習成效的影響(未出版之碩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英文部份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90).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www.project2061.org/publications/sfaa/online/sfaatoc.htm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00). Designs for Science Literac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www.project2061.org/publications/designs/online/default.htm
Anderson, L. W., Krathwohl, D. R., Airasian P. W., Cruikshank K. A., Mayer R. E., Pintrich P. R., Raths J., & Wittrock, M. (Eds.).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NY: Addison Wesley Longman.
Biemer, L. B. (1992). The textbook controversy: The role of content. In J. G. Herlihy (Ed.), The textbook controversy: Issues, aspects and perspectives(pp. 17-26). Norwood,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 Co.
Dewey, J. (1910). How we think. Boston, MA: DC Heath & Co. 
Fisher, R., & Williams, M. (2004). Unlocking creativity- A teacher's guide to creativity across the curriculum. London, England: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Ltd.
Lott, G. W. (1983). The effect of inquiry teaching and advance organizers upon student outcomes in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5), 437-45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OECD. (2006). The PISA 2006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Science, Reading and Mathematics. Paris, France: OEC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ecd-ilibrary.org/education/assessing-scientific-reading-and-mathematical-literacy_9789264026407-en
OECD. (2013). PISA 2015 draft science framework. Paris, France: OEC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ecd.org/pisa/pisaproducts/pisa2015draftframeworks.htm
OECD. (2019). PISA 2018 Assessmen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Paris, France: OEC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ecd-ilibrary.org/education/pisa-2018-assessment-and-analytical-framework_b25efab8-en
Webb, N. (1997). Criteria for Alignment of Expectations and Assessment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4731918_Criteria_for_Alignment_of_Expectations_and_Assessments_in_Mathematics_and_Science_Education_Research_Monograph_No_6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11).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Australia: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