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7200816253700
DOI 10.6846/TKU.2008.00246
論文名稱(中文) 從校園民歌的興衰探討八○年代台灣的社會文化
論文名稱(英文) The treating of Campus Folk song’s rise and decline to Taiwan society culture in 1980’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姜振豐
研究生(英文) Zhen-Feng Jiang
學號 69406005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17
論文頁數 18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呈蓉(april099340@yahoo.com.tw)
委員 - 顏綠芬(yenlufen@gmail.com)
關鍵字(中) 校園民歌;陶曉清;楊弦;李雙澤;楊祖珺;金韻獎;羅大佑
關鍵字(英) Campus Folk song
Xian-Yang
Shung-Ze Li
Zu-Jun Yang
Da-You Luo
Xian-Qing Tao
Jin-Yun-Jia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台灣自六○年代開始便出現思考本土意義的聲音,惟因政治因素影響而一直沈潛且不容見於當局;1971年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後,台灣自我反省的聲音開始愈見高漲,在非政治方面,1973年的「雲門舞集」堪稱是第一個試圖尋找台灣本土價值的藝文團體,緊接著在文學、電影、音樂等也興起了類似的活動,以上無疑都是台灣在試圖重新建構自我精神價值的嘗試之一,而校園民歌也不例外。
在1976、1977的兩次學生演唱事件後,台灣的年輕知識份子遂開始出現反對舊有國台語及西洋歌曲的情緒,而這股情緒構成了「校園民歌」的浪潮,但這樣的浪潮卻有如曇花一現;面對這樣的情形,本文遂試圖以校園民歌為例來瞭解台灣在戰後試圖建立自我意識的過程及其意義。
首章為緒論,筆者藉此敘述本文的研究動機目的、文獻回顧及研究方式。由於本文屬於現代史的範疇,文中所敘述到的人事物大都仍活躍於各個社會團體當中,因此筆者將盡力避免主觀批評以達學術客觀的標準。
第一章為敘述校園民歌的產生背景、初期發展狀況、校園民歌中關於「民歌」一詞的定義論爭及初期的關鍵人物。第一節先作校園民歌的產生背景及1960、70年代台灣音樂的發展概況、第二節則是釐清校園民歌中「民歌」一詞的定義,第三、四節則敘述校園民歌發展中的重要關鍵人物及初期特質。
第二章敘述校園民歌在商業媒體介入後的轉變、學者專家及民歌手自身對校園民歌的看法及校園民歌在發展後期之所以遭受到輿論抨擊與沈寂的種種原因。第一節先以「金韻獎」民歌系列專輯分析校園民歌的轉變,第二節則敘述校園民歌在商業介入後的發展情形、學者討論校園民歌的過程、後期因為校園民歌而產生的次文化及在該文化下的校園民歌特色。第三節則是以校園民歌歌詞、民歌手、及政府制度等層面去分析校園民歌沈寂的原因。第四節則以「民風樂府」、「天水樂集」等為例子說明後期校園民歌的後續發展。
第三章筆者則試圖以多層次的角度去理解校園民歌的歷史意義價值。第一節先以社會學的觀點分析校園民歌的意義。第二節則以國民教育為例來瞭解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校園民歌的意識來源。第三節則以同時期基於相似因素而發展起來的鄉土文學論戰與台灣新電影為例,將之與校園民歌作一分析比較來說明台灣在戰後為了尋求自我意識而作的嘗試過程。第四節則以民歌手本身的立場、與同期流行音樂的比較、校園民歌的社會關懷等來瞭解其定位。第五節筆者試圖透過兩位歌手─王夢麟及羅大佑為例,試圖窺視在校園民歌之後台灣社會的發展樣貌。
最後為結語,筆者將之分成校園民歌的文化本質、定位、存續及展望等來討論校園民歌的意義。校園民歌基於特殊的時代場域下而興起,雖然其意識不夠成熟而瞬起瞬滅,但其對台灣音樂的多樣化發展確有其功,但至今日,校園民歌因已完成其階段性的任務,所以它即使被重新提起也是意義有限,能否東山再起是有待觀察的。
英文摘要
The thinking of Taiwan local culture started from 1960’s. It always be limited by Politics. The self-examination increased after Taiwan abdicated from U.N. in 1971.
Cloud Gate Dance Foundation was the first art culture group tried to look for Taiwan local culture, then more and more activities appeared in literature, movie, and music like this. The Campus Folk song was too.
After twice student singing incidents, a morale to opposed mandarin, dialect, and foreign song was form in Taiwan young clerisy. This morale became to the activity of Campus Folk song, but it was flash in the pan. For this status, we tried to use Campus Folk song for case to analyze the process and meaning.
In the first place, we would account of cause, purpose, a review of documents, and research fashion in a introduction.
The chapter 1 would account for the background of Campus Folk song, embryo status, a definition affray about it, and the key person. The First part was the background of Campus Folk song and Taiwan music advancing profile in 1970’s. The second part was a definition affray about Campus Folk song. The 3rd, 4th part was the key person and embryo characteristics.
The chapter 2 would account for the change of Campus Folk song in mass media, scholars and folk singers’ attitude to the Campus Folk song, and the reason of downfall for Campus Folk song. We tri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Campus Folk song by “ Jin-Yun-Jiang ” album in the First part. The 2nd part accounted for Campus Folk song in mass media, scholar’s discussion, the sub-
culture character of Campus Folk song. The 3rd part tried to analyze a reason of downfall for Campus Folk song from words of song, folk singers, and govern-
ment system. The 4th part would use two music groups for case -“Folk Yue-Fu” and “Tina-Shui Yue-Ji” to account for the terminal situation of Campus Folk song.
In the chapter 3, We tried to analyze the culture value of Campus Folk song by variety viewpoint. The 1st part would analyze Campus Folk song by the point of social science. The 2nd part would use nation education to understand a sense breeder of Campus Folk song. The 3rd part would compare with local litature, Taiwan New movie, and Campus Folk song which all arose from the same time. The 4th part would try to use folk singers’ standpoint, a compare with pop music which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concern about society to comprehends the meaning of Campus Folk song. In The 5th part, We would use two singers, Meng-Lin Wang and Da-You Luo, who enlivened in 1980’s for example to analyze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aiwan society .
Final was inference, We tried to analyze Campus Folk song ‘s culture entity, contribution, state of play, and future. It emerged from special age, although that was a brief time it had contribution on Taiwan’s music. Today, Campus Folk song already finished the assignment, so we could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緒論
前言‧‧‧‧‧‧‧‧‧‧‧‧‧‧‧‧‧‧‧‧‧‧‧‧‧‧‧‧‧‧‧‧‧‧‧‧P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P1
第二節	研究文獻回顧‧‧‧‧‧‧‧‧‧‧‧‧‧‧‧‧‧‧‧‧‧‧‧‧‧‧‧P4
第三節	研究方式 ‧‧‧‧‧‧‧ ‧‧‧‧‧‧‧‧‧‧‧‧‧‧‧‧‧‧‧‧‧P7

第一章	校園民歌的發端
前言‧‧‧‧‧‧‧‧‧‧‧‧‧‧‧‧‧‧‧‧‧‧‧‧‧‧‧‧‧‧‧‧‧‧‧‧P9
第一節	校園民歌的興起背景‧‧‧‧‧‧‧‧‧‧‧‧‧‧‧‧‧‧‧‧‧‧‧P9
一、	七○年代後的台灣發展概況‧‧‧‧‧‧‧‧‧‧‧‧‧‧‧‧‧‧P9
二、	六○年代後的台灣音樂發展回顧‧‧‧‧‧‧‧‧‧‧‧‧‧‧‧P12
第二節	楊弦的「中國現代民歌」與民歌定義解析‧‧‧‧‧‧‧‧‧‧‧‧P17
一、	楊弦的「中國現代民歌演唱會」與其影響‧‧‧‧‧‧‧‧‧‧‧P17
二、	「現代/校園民歌」與「傳統民歌」的名詞爭辯‧‧‧‧‧‧‧‧‧P18
三、	楊弦作品分析‧‧‧‧‧‧‧‧‧‧‧‧‧‧‧‧‧‧‧‧‧‧‧‧P23
第三節	李雙澤的歌與楊祖珺‧‧‧‧‧‧‧‧‧‧‧‧‧‧‧‧‧‧‧‧‧‧‧P25
一、	李雙澤與淡江事件‧‧‧‧‧‧‧‧‧‧‧‧‧‧‧‧‧‧‧‧‧‧P25
二、	李雙澤作品分析‧‧‧‧‧‧‧‧‧‧‧‧‧‧‧‧‧‧‧‧‧‧‧P28
三、	從校園民歌到反政府運動的楊祖珺‧‧‧‧‧‧‧‧‧‧‧‧‧‧P32
第四節	校園民歌的發展關鍵:陶曉清與洪健全文化教育基金會‧‧‧‧‧P39
一、	陶曉清與校園民歌‧‧‧‧‧‧‧‧‧‧‧‧‧‧‧‧‧‧‧‧‧‧P39
二、	洪健全文化教育基金會‧‧‧‧‧‧‧‧‧‧‧‧‧‧‧‧‧‧‧‧P41
小結‧‧‧‧‧‧‧‧‧‧‧‧‧‧‧‧‧‧‧‧‧‧‧‧‧‧‧‧‧‧‧‧‧‧‧P42

第二章	校園民歌的轉變與沈寂
前言‧‧‧‧‧‧‧‧‧‧‧‧‧‧‧‧‧‧‧‧‧‧‧‧‧‧‧‧‧‧‧‧‧‧‧‧P44
第一節	由「金韻獎」第一到第十輯來看校園民歌‧‧‧‧‧‧‧‧‧‧‧‧P44
一、	「金韻獎」與姚厚笙‧‧‧‧‧‧‧‧‧‧‧‧‧‧‧‧‧‧‧‧‧P44
二、	「金韻獎」專輯分析‧‧‧‧‧‧‧‧‧‧‧‧‧‧‧‧‧‧‧‧‧P46
三、	「金韻獎」歌詞分析舉隅‧‧‧‧‧‧‧‧‧‧‧‧‧‧‧‧‧‧‧P49
第二節	轉變—校園民歌在商業機制下的發展‧‧‧‧‧‧‧‧‧‧‧‧‧‧‧P53
一、	唱片公司對校園民歌的影響—以新格唱片為例‧‧‧‧‧‧‧‧‧P53
二、	民歌座談會—談校園民歌的動向‧‧‧‧‧‧‧‧‧‧‧‧‧‧‧P54
三、	校園民歌次文化—以「大學城」與「全國大專院校歌謠比賽」
為例‧‧‧‧‧‧‧‧‧‧‧‧‧‧‧‧‧‧‧‧‧‧‧‧‧‧‧‧‧P61
四、	「全國大專院校歌謠比賽」優勝專輯歌詞分析‧‧‧‧‧‧‧‧‧P63
第三節	校園民歌沈寂的分析探討 ‧‧‧‧‧‧‧‧‧‧‧‧‧‧‧‧‧‧‧‧P68
一、	內在因素之一:針對一百首校園民歌的分析‧‧‧‧‧‧‧‧‧‧P68
二、	內在因素之二:對民歌手的分析‧‧‧‧‧‧‧‧‧‧‧‧‧‧‧P71
三、	外在因素:歌曲審查制度的影響‧‧‧‧‧‧‧‧‧‧‧‧‧‧‧P74
第四節	校園民歌的後續發展—以「民風樂府」及「天水樂集」為例‧‧‧P77
一、	「民風樂府」‧‧‧‧‧‧‧‧‧‧‧‧‧‧‧‧‧‧‧‧‧‧‧‧‧P77
二、	「天水樂集」‧‧‧‧‧‧‧‧‧‧‧‧‧‧‧‧‧‧‧‧‧‧‧‧‧P79
三、	「天水樂集」作品分析‧‧‧‧‧‧‧‧‧‧‧‧‧‧‧‧‧‧‧‧P81
小結‧‧‧‧‧‧‧‧‧‧‧‧‧‧‧‧‧‧‧‧‧‧‧‧‧‧‧‧‧‧‧‧‧‧‧P83

第三章	校園民歌的多重視角
前言‧‧‧‧‧‧‧‧‧‧‧‧‧‧‧‧‧‧‧‧‧‧‧‧‧‧‧‧‧‧‧‧‧‧‧‧P85
第一節	社會觀點—校園民歌的社會觀察‧‧‧‧‧‧‧‧‧‧‧‧‧‧‧‧‧P85
一、	校園民歌的社會運動學定義‧‧‧‧‧‧‧‧‧‧‧‧‧‧‧‧‧‧P85
二、	校園民歌的社會運動學分析‧‧‧‧‧‧‧‧‧‧‧‧‧‧‧‧‧‧P87
三、	社會運動學下校園民歌的時代意義—知識份子的角色‧‧‧‧‧‧P89
四、	以社會學觀點來看校園民歌的沈寂原因‧‧‧‧‧‧‧‧‧‧‧‧P92
第二節	政治觀點—五、六○年代國民教育對校園民歌的影響‧‧‧‧‧‧P93
一、	五○年代國民教科書所呈現的意識型態‧‧‧‧‧‧‧‧‧‧‧‧P95
二、	政府意識對校園民歌歌詞意涵的影響‧‧‧‧‧‧‧‧‧‧‧‧‧P101
第三節	藝文觀點—校園民歌的文化比較—以鄉土文學論戰及台灣
新電影為例‧‧‧‧‧‧‧‧‧‧‧‧‧‧‧‧‧‧‧‧‧‧‧‧‧‧‧P104
一、	校園民歌與鄉土文學論戰‧‧‧‧‧‧‧‧‧‧‧‧‧‧‧‧‧‧‧P105
二、	校園民歌與台灣新電影‧‧‧‧‧‧‧‧‧‧‧‧‧‧‧‧‧‧‧P110
第四節	民歌手的自我定位‧‧‧‧‧‧‧‧‧‧‧‧‧‧‧‧‧‧‧‧‧‧‧‧P114
一、	民歌手眼中的校園民歌‧‧‧‧‧‧‧‧‧‧‧‧‧‧‧‧‧‧‧‧P115
二、	校園民歌與「未央歌」‧‧‧‧‧‧‧‧‧‧‧‧‧‧‧‧‧‧‧‧P116
三、	校園民歌與同期流行音樂‧‧‧‧‧‧‧‧‧‧‧‧‧‧‧‧‧‧‧P118
第五節	民歌手的社會觀察
一、	民歌手的社會關懷—以王夢麟為例‧‧‧‧‧‧‧‧‧‧‧‧‧‧P125
二、	不一樣的聲音—羅大佑‧‧‧‧‧‧‧‧‧‧‧‧‧‧‧‧‧‧‧‧P128
三、	王夢麟與羅大佑的比較‧‧‧‧‧‧‧‧‧‧‧‧‧‧‧‧‧‧‧‧P135
小結‧‧‧‧‧‧‧‧‧‧‧‧‧‧‧‧‧‧‧‧‧‧‧‧‧‧‧‧‧‧‧‧‧‧‧P138

結語‧‧‧‧‧‧‧‧‧‧‧‧‧‧‧‧‧‧‧‧‧‧‧‧‧‧‧‧‧‧‧‧‧‧‧‧‧‧P140

附錄列表
1.	金韻獎專輯與類型分類‧‧‧‧‧‧‧‧‧‧‧‧‧‧‧‧‧‧‧‧‧‧‧‧‧‧P145
2.	楊弦—「中國現代民歌集」與「西出陽關」專輯曲目 ‧‧‧‧‧‧‧‧‧‧P148
3.	李雙澤所參與的創作歌曲列表‧‧‧‧‧‧‧‧‧‧‧‧‧‧‧‧‧‧‧‧‧‧P149
4.	《我們的歌》第一~三輯曲目‧‧‧‧‧‧‧‧‧‧‧‧‧‧‧‧‧‧‧‧‧‧P149
5.	海山唱片—「民謠風」專輯曲目‧‧‧‧‧‧‧‧‧‧‧‧‧‧‧‧‧‧‧‧‧P150
6.	天水樂集—「柴可拉汗」與「一千個春天」專輯曲目‧‧‧‧‧‧‧‧‧‧P152
7.	「金韻獎創新」專輯曲目‧‧‧‧‧‧‧‧‧‧‧‧‧‧‧‧‧‧‧‧‧‧‧‧P152
8.	楊祖珺年表‧‧‧‧‧‧‧‧‧‧‧‧‧‧‧‧‧‧‧‧‧‧‧‧‧‧‧‧‧‧‧‧P154
9.	楊祖珺專輯曲目‧‧‧‧‧‧‧‧‧‧‧‧‧‧‧‧‧‧‧‧‧‧‧‧‧‧‧‧‧‧P156
10.	現代民歌大事紀‧‧‧‧‧‧‧‧‧‧‧‧‧‧‧‧‧‧‧‧‧‧‧‧‧‧‧‧‧‧P156
11.	「民風樂府」大事紀‧‧‧‧‧‧‧‧‧‧‧‧‧‧‧‧‧‧‧‧‧‧‧‧‧‧‧P164
12.	「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優勝專輯全部曲目‧‧‧‧‧‧‧‧‧‧‧‧‧‧P165
13.	《民歌100》專輯全部曲目‧‧‧‧‧‧‧‧‧‧‧‧‧‧‧‧‧‧‧‧‧‧‧‧P170
14.	羅大佑專輯一覽(1982~1989) ‧‧‧‧‧‧‧‧‧‧‧‧‧‧‧‧‧‧‧‧‧‧‧P173
15.	現今在KTV仍能見到的校園民歌(以錢櫃及好樂迪為主)‧‧‧‧‧‧‧‧P176

徵引暨參考資料‧‧‧‧‧‧‧‧‧‧‧‧‧‧‧‧‧‧‧‧‧‧‧‧‧‧‧‧‧‧P178

圖目錄
圖─史惟亮(左)、許常惠(右)‧‧‧‧‧‧‧‧‧‧‧‧‧‧‧‧‧‧‧‧‧‧‧‧P13
圖─Joan Baez(左)、Bob Dylan(右)‧‧‧‧‧‧‧‧‧‧‧‧‧‧‧‧‧‧‧‧‧P23
圖─楊弦(左)及其專輯(右)‧‧‧‧‧‧‧‧‧‧‧‧‧‧‧‧‧‧‧‧‧‧‧‧P24
圖─李雙澤(左)、楊祖珺(中)、李利國(右)‧‧‧‧‧‧‧‧‧‧‧‧‧‧‧‧P39
圖─陶曉清(左)與《我們的歌》系列專輯(右二)‧‧‧‧‧‧‧‧‧‧‧‧‧P43
圖─『金韻獎』歌曲分類示意圖‧‧‧‧‧‧‧‧‧‧‧‧‧‧‧‧‧‧‧‧‧‧‧‧P46
圖─姚厚笙(左上)與『金韻獎』一至十輯‧‧‧‧‧‧‧‧‧‧‧‧‧‧‧‧‧‧P49
圖─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專輯歌曲分類示意圖‧‧‧‧‧‧‧‧‧‧‧‧‧‧‧P64
圖─陳光陸及「全國大專歌唱比賽紀念專輯」‧‧‧‧‧‧‧‧‧‧‧‧‧‧‧‧‧P68
圖─『民歌100』專輯歌曲分類‧‧‧‧‧‧‧‧‧‧‧‧‧‧‧‧‧‧‧‧‧‧‧‧P69
圖─『天水樂集』歌曲分類‧‧‧‧‧‧‧‧‧‧‧‧‧‧‧‧‧‧‧‧‧‧‧‧‧‧P81
圖─『天水樂集』成員及專輯‧‧‧‧‧‧‧‧‧‧‧‧‧‧‧‧‧‧‧‧‧‧‧‧‧P83
圖─高凌風(上中)、鳳飛飛(上中)、葉啟田(上右)、John Denver(下左)
、The Osmonds(下右)‧‧‧‧‧‧‧‧‧‧‧‧‧‧‧‧‧‧‧‧‧‧‧‧‧‧P124
圖─王夢麟(上左一)、羅大佑(上左二)及其專輯‧‧‧‧‧‧‧‧‧‧‧‧‧P138

表目錄
表─楊弦作品一覽‧‧‧‧‧‧‧‧‧‧‧‧‧‧‧‧‧‧‧‧‧‧‧‧‧‧‧‧‧‧‧P23
表─李雙澤作品一覽‧‧‧‧‧‧‧‧‧‧‧‧‧‧‧‧‧‧‧‧‧‧‧‧‧‧‧‧‧‧P28
表─楊祖珺同名專輯曲目一覽‧‧‧‧‧‧‧‧‧‧‧‧‧‧‧‧‧‧‧‧‧‧‧‧‧P38
表─『金韻獎』歌詞內容分類一覽‧‧‧‧‧‧‧‧‧‧‧‧‧‧‧‧‧‧‧‧‧‧P47
表─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專輯歌曲分類一覽‧‧‧‧‧‧‧‧‧‧‧‧‧‧‧‧P64
表─『民歌100』專輯歌曲分類‧‧‧‧‧‧‧‧‧‧‧‧‧‧‧‧‧‧‧‧‧‧‧‧P69
表─『天水樂集』專輯歌曲分類‧‧‧‧‧‧‧‧‧‧‧‧‧‧‧‧‧‧‧‧‧‧‧‧P81
表─政府意識於初中國中教科書所佔比率‧‧‧‧‧‧‧‧‧‧‧‧‧‧‧‧‧‧‧P95
表─政府意識於高中國中教科書所佔比率‧‧‧‧‧‧‧‧‧‧‧‧‧‧‧‧‧‧‧P99
表─受到或帶有政治意識影響的民歌歌詞舉隅‧‧‧‧‧‧‧‧‧‧‧‧‧‧‧‧P101
表─1970~1990年間流行歌曲一覽‧‧‧‧‧‧‧‧‧‧‧‧‧‧‧‧‧‧‧‧‧‧P118
表─王夢麟作品案例‧‧‧‧‧‧‧‧‧‧‧‧‧‧‧‧‧‧‧‧‧‧‧‧‧‧‧‧‧P125
表─羅大佑歌詞案例-1‧‧‧‧‧‧‧‧‧‧‧‧‧‧‧‧‧‧‧‧‧‧‧‧‧‧‧‧‧P130
表─羅大佑歌詞案例-2‧‧‧‧‧‧‧‧‧‧‧‧‧‧‧‧‧‧‧‧‧‧‧‧‧‧‧‧‧P133
參考文獻
徵引暨參考資料
徵引部分

專書
小野,《一個運動的開始》(北市:時報,1986年)。
王贊元,《再現群星會》(北市:商周,2007年)。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電視年鑑》(北市:編者,1984年)。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廣播電視年鑑˙民國68年-78年》(北市:編者,1990年)。
高明編,《初中國文‧第一~六冊》(北市:省政府教育廳,1958年)。
史惟亮,《論民歌》(北市:幼獅出版社,1967年)。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台灣音樂一百年》(北市:編者,1996年)。
江燦騰、陳正茂,《新台灣史讀本》(北市:東大,2008年)。
余光中,《白玉苦瓜》(北市:大地出版社,1974年)。
余光中,《余光中詩選》(北市:洪範書店,2006年)。
呂鈺秀,《台灣音樂史》(北市:五南書局,2003年)。
李筱峰、林呈蓉,《台灣史》(北市:華立圖書,2004年)。
李長貴,《社會運動學》(北市:大林出版社,1980年)。
何明修,《社會運動概論》(北市:三民書局,2005年)。
林文淇、沈曉茵等著,《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北市:麥田,2000年)。
徐雪霞,《光復以來中學歷史教科書變遷及意識型態分析系列之一:國初中本國史》(南市:供學出版社,1991年)。
莊永明,《台灣歌謠追想曲》(北市:前衛,2006年四刷)。
翁嘉銘,《從羅大佑到崔健—當代流行音樂的軌跡》(北市:時報,1992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北市:東華書局,2001年增訂九版)。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北市:滾石,2003年再版)。
張勝彥、吳文星等編,《台灣開發史》(北縣蘆洲:國立空中大學,2001年初版七刷)。
張宏源等編,《媒體識讀—從認識媒體產業、媒體教育,到解讀媒體文本》(北市:亞太圖書,2005年)。
高明,《初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一、三~五冊》(北市:省政府教育廳,1955年)。
高明,《初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二冊》(北市:省政府教育廳,1959年)。
高明,《初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六冊》(北市:省政府教育廳,1956年)。
孫云遐,《初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一、二、四~六冊》(北市:台灣書店,1967年)。
高明、孫云遐編,《初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三冊》(北市:台灣書店,1968年)。
高明士主編,《台灣史》(北市:五南,2006年初版二刷)。
鹿橋,《未央歌》(北市:商務,2007年三版)。
許雪姬主編,《台灣歷史辭典》(北市:遠流,2005年)。
尉天驄,《鄉土文學討論集》(北市:夏潮,1978年)。
梁景峰編,《再見,上國:李雙澤作品集》(北市:長橋出版社,1978年)。
陶曉清、馬世芳,《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曲20年紀念冊 》(北市:滾石,1995年)。
游素凰,《台灣現代音樂發展探索(1945-1975)》(北市:樂韻,2000年)。
焦雄屏,《台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北市:遠流,1991年)。
焦雄屏,《台灣新電影》(北市:時報,1988年)。
黃仁、王唯著,《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上、下》(北市:中華影評人協會,2004年)。
黃俊傑,《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北市:台灣大學,2006年)。
黃建業,《楊德昌電影研究》(北市:遠流,2003年初版三刷)。
黃裕元,《台灣阿歌歌—歌唱王國的心情點播》(北市:向陽文化,遠足發行,2005年)。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北市,麥田、城邦,2007年)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北市:桂冠,1998年)。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北市:萬象,1997年)。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國文科教科書‧第一~六冊》(北市:台灣書店,1968年)。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國文科教科書‧第一~六冊》(北市:編者,1974年)。
楊孝濚,《傳播社會學》(北市:台灣商務,1995年)。
楊祖珺,《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北市:時報,1992年)。
楊祖珺,《壓不扁的玫瑰》(北市:林正杰資助,2003)。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市: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
葉龍彥,《「影響」的影響:七零年代台灣電影史》(竹市:竹市影像博物館,2002年)。
葉龍彥,《八零年代台灣電影史》(竹市:竹市影像博物館,2003年)。
葉啟政,《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北市:東大圖書,1991年再版)。
潘重規編,《高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一冊》(北市:省政府教育廳,1953年)。
潘重規編,《高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二、三、五冊》(北市:省政府教育廳,1954年)。
潘重規編,《高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四、六冊》(北市:省政府教育廳,1955年)。
潘重規編,《高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一、二冊》(北市:省政府教育廳,1963年)。
潘重規編,《高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三、五冊》(北市:省政府教育廳,1965年)。
潘重規等編,《高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四冊》(北市:省政府教育廳,1964年)。
潘重規等編,《高級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第六冊》(北市:省政府教育廳,1966年)。
簡上仁,《台灣民謠》(北市:眾文圖書,1990年二版)。
簡靜惠(筆名洪簡),《雅歌集》(北市:洪健全基金會,1979年再版)。
薛化元,《台灣開發史》(北市:三民書局,2003年修訂二版)。
戴寶村,《台灣政治史》(北市:五南,2006年)。
龍冠海,《社會學》(北市:三民書局,1993年14版)。

西文(中譯本)
Donatella Della Porta & Mario Diani著、苗延威譯,《社會運動概論》(Social Movements:An Introduction)(北市:巨流,2002年)。
Laura Desfor Edles著、陳素秋譯,《文化社會學的實踐》(北市:韋伯文化,2006年)。
Victoria D. Alexander著;張正霖、陳巨擘譯,《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北市:巨流,2006年)。
Wm. Bruce Cameron著、孟祥森譯,《近代社會運動》(北市:牧童,1978年)。

期刊
王人傑主持,〈校園歌曲與民歌的探討座談會紀錄〉《自由青年》63:5,1980.5,頁35-59。
王志宏,〈冷眼看中國現代民歌〉《音樂與音響》61,1978.7,頁45-53。
王鎮庚,〈有關「現代創作民歌」的〉《音樂與音響》66,1978.12,頁73-76。
江亮演〈社會運動與集體行為的關係〉《立法院院聞》27:11=319,1999.11,頁92-97。
朱恩伶,〈李雙澤的歌哪兒去了?〉《綜合月刊》157,1981,頁86-94。
朱恩伶,〈歌曲審查人員的意見〉《綜合月刊》157,1981,頁95-97。
成葆齡、洪燕妮,〈從《鄉愁四韻》到《神彩飛揚》—細數校園民歌十五載〉《大專人》10,1990.12,頁58-72。
成葆齡,〈姚厚笙—金韻獎的推動者〉《大專人》10,1990.12,頁59。
成葆齡,〈陳光陸—大專創作歌謠比賽創辦人〉《大專人》10,1990.12,頁71。
李行,〈坎坷電影生涯從頭說起〉《中國論壇》19:10=226,1985.2,頁7-13。
余光中,〈詩魂歌魄不解緣〉《聯合文學》7:10=82,1991.8,頁68-71。
佚名,〈洋奴心態何時了〉《淡江週刊》663,第1版,1976.12。
呂欽文,〈唱中國民歌的風謠合唱團〉《淡江週刊》674,1977.3,第3版。
邱豐松,〈不得已公開的一封信—致戴洪軒〉《音樂與音響》39,1976.9,頁48-52。
金千寇,〈一個歌星的辯白:高凌風告訴了社會他的想法〉《音樂與音響》64,1978.10,頁57-62。
林純玲,〈也談民歌沒落了嗎?〉《愛樂之友》64,1981.6,頁104-106。
林叔品,〈從唱歌到政治的路途—訪楊祖珺〉,編入葉芸芸,《當代人物談台灣問題》(北市,人間,1988年),頁195-200。
林叔品,〈歌手的故事—訪羅大佑〉,編入葉芸芸,《當代人物談台灣問題》(北市,人間,1988年),頁201-221。
明立國,〈從李雙澤到羅大佑—現代民歌運動意識之剖析〉《音樂生活》39,1982.5,頁72-77。
明立國,〈現代民歌運動的反省與前瞻〉《益世》3:7=31,1983.4,頁29-31。
明立國,〈從「中國民俗歌謠之夜」談起〉《夏潮》2:5=14,1977.5,頁77-79。
倪美華,〈撫今追昔話民歌〉《廣播月刊》40,1985.7,頁22-30。
桂文亞,〈唱中國人自己的歌〉《幼獅文藝》48:5,1978.11,頁32-58。
馬國光,〈廣播與電視對中國現代民歌之推廣與發展產生的作用〉《藝術學報》27,1980.6,頁143-158。
施宇,〈訪蕭新煌先生—「民歌」的時代意義〉《幼獅月刊》352,1982.4,頁58-63。
益世編輯群,〈「文化出擊」—現代民歌座談會〉《益世》31=3:7,1983.4,頁32-37。
吳橋,〈評史惟亮先生的遺著—論民歌〉《音樂與音響》53,1977.11,頁43-48。
吳澤霖,〈社會行政與社會運動〉,編入孫本文等撰,《社會行政概論》(重慶市:中國文化服務社,1943年),頁37-39。
夏潮編輯部,〈民歌座談會記實〉《夏潮》27=2:5,1978.6,頁50-63。
張大春,〈敢有歌吟動地哀/於無聲處聽驚雷—查禁歌曲值得大驚小怪之處〉《聯合文學》82,1991.8,頁106-111。
張雨田,〈建立理想的中國電影政策〉《新聞天地》1357,1974.2,頁8-10。
張釗維,〈流行歌謠詞曲作家大事記(初稿)〉《聯合文學》7:10=82,1991.8,頁130-151。
張曉春,〈知識份子與社會運動〉《中國論壇》265=23:1,1986.10,頁93-99。
淡江新研社,〈我看「中國民俗歌謠之夜」〉《淡江週刊》676,1977.4,第3版。
淡江週刊特稿,〈中國民俗歌謠之夜演出轟動〉《淡江週刊》676,1977.4,第1版。
黃裕元,〈威權體制下的台語流行文化—以台語流行歌發展為例(1945~1971)〉《史匯》5,2001.8,頁165-186。
黃裕元,〈戰後台語流行歌曲唱片的興衰〉《台灣風物》54:1,2004.3,頁91-125。
陶曉清,〈流水集〉《音樂與音響》30,1975.12,頁55。
陶曉清,〈流水集—感想一束〉《音樂與音響》42,1976.12,頁30。
陶曉清,〈流水集—團結就是力量〉《音樂與音響》43,1976.1,頁24。
陶曉清,〈流水集—從苦雨談起〉《音樂與音響》44,1976.2,頁20-21。
陶曉清,〈流水集—從“洋奴”說起〉《音樂與音響》45,1977.2,頁20-21。
陶曉清,〈流水集—一場惡夢〉《音樂與音響》46,1977.3,頁20-21。
陶曉清,〈流水集—七月的中國現代民歌〉《音樂與音響》50,1977.8,頁24-25。
陶曉清,〈流水集—路要走下去〉《音樂與音響》52,1977.10,頁20。
陶曉清,〈流水集—令人喜悅的收穫〉《音樂與音響》54,1977.12,頁29。
陶曉清,〈流水集—信心與希望〉《音樂與音響》55,1978.1,頁48。
陶曉清,〈流水集—並未厚此薄彼〉《音樂與音響》57,1978.3,頁22。
陶曉清,〈民歌手群像〉《音樂與音響》58,1978.4,頁53-56。
陶曉清,〈更上一層樓〉《滾石》32,1978.7,頁29。
陶曉清,〈現代民歌從頭唱〉《明道文藝》49,1980.4,頁36-41。
陳映真,〈變動中的台灣和當面台灣文學的諸問題〉,編入葉芸芸,《當代人物談台灣問題》(北市:人間,1988年),頁241-247。
陳芳明,〈鄉土文學運動的覺醒與再出發〉《聯合文學》221=19:5,2003.3,頁138-159。
陳曉君,〈從熱門音樂到現代民歌:陶曉清的轉航〉《婦女雜誌》149,1981.2,頁18-20。
陳曉君,〈凌晨是校園歌曲的保姆之一〉《婦女雜誌》149,1981.2,頁21-24。
陳曉君,〈唱片公司添油煽火,校園民歌如火如荼〉《婦女雜誌》149,1981.2,頁25-26。
智悲心,〈把錯了脈!也談中國現代音樂的脈搏〉《音樂與音響》37,1976.7,頁55-57。
楚深,〈現代民歌會死亡嗎?—「現代民歌」座談會〉《時報雜誌》82,1981.6,頁46-49。
楊弦,〈試管中的民謠〉《國際視聽》21,第3版,1977.4。
楊祖珺,〈中國人唱外國歌的心情〉《淡江週刊》663,1977.1,第3版。
楊祖珺,〈民歌的後遺症〉《中國論壇》15:12,1983.2,頁25-26。
楊祖珺,〈寄望「民歌」的再出發〉《中國論壇》13:6,1981.12,頁47。
楊祖珺,〈「青草地演唱會」之後〉《綜合月刊》120,1978.2,頁52-56。
楊祖珺,〈民謠節目主持人的煩惱〉《綜合月刊》120,1978.2,頁62-64。
楊祖珺,〈從美國流行歌曲到台灣民歌運動—一位民歌手的參與觀察〉《暖流》1:2,1982,2,頁11-15。
葉月瑜,〈影像外的敘事策略:校園民歌與政宣電影〉《新聞學研究》59,1999.4,頁41-65。
愛樂之友編輯部,〈美軍電台何去何從〉《愛樂之友》38,1979.4,頁127-129。
簡靜惠,〈史惟亮的理想〉《書評書目》49,1977.4,頁99-102。
熊傳慧,〈現代民歌在今天〉《師友月刊》1985.4,頁22-23。
熊傳慧,〈青年文化的衍生〉《幼獅》362,1983.2,頁14-27。
劉菱,〈一條日光大道〉,《幼獅月刊》352,1982.4,頁70-71。
賴聲川,〈艾迪亞的故事〉《滾石》21,1977.8,頁59-66。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零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2,2000.10,頁77-138。
蕭海芬,〈掃瞄民歌手〉《音樂與音響》81,1980.3,頁50-59。
蕭炬明,〈談青年歌謠—讀「也是作曲家?」有感〉《音樂與音響》91,1981.1,頁76-79。
蕭新煌,〈從社會文化角度看電影〉《中國論壇》19:10=226,1985.2,頁5-6。
蕭新煌,〈民歌運動的社會學分析〉《時報雜誌》149,1982.10,頁45-46。
戴洪軒,〈戴洪軒為中國現代音樂把脈〉《音樂與音響》37,1976.7,頁52-54。
戴洪軒,〈中國現代音樂這支幼苗—向智悲心先生求教〉《音樂與音響》37,1976.4,頁58-60。
韓良露,〈通俗文化的方向—談羅大佑的「之乎者也」〉《暖流》1:6,1982.6,頁39-40。
Edith Martin,〈李雙澤是如何遇難的?〉《淡江週刊》696,第3版,1977.10。

論文
江夢姝、吳淑馨,〈現代民歌的社會學探索〉(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學士論文,1981年。)。
李麗卿,〈國中國文教科書之政治社會化內容分析〉(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苗延威,〈鄉愁四韻: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胡茹涵,〈台灣戰後初期的中學教育(1945-1952)〉(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純琳,〈台灣城市歌曲之探討與研究(民國20-70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建制、正當性理述與表現形式的形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張雅文,〈台灣現代民歌研究—以1975-1985年為例〉(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
蔡明振,〈「時代樂府」:民國60年代﹝70年代﹞校園民歌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嘉文,〈七○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的發展與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施怡如,〈1920至1990年代美國鄉村音樂之發展〉(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游素凰,〈台灣近三十年來「現代音樂」發展之探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楊克隆,〈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劉季雲,〈論校園民歌之發展:從民歌運動到文化工業〉(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報紙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民生報》。
《民族晚報》。
《自由時報》。
《自立晚報》。
《台灣新生報》。
《聯合報》。

訪談
筆者,〈李利國訪談記錄〉(地點:佛光大學,2008.5.19)。
筆者,〈陶曉清訪談記錄〉(地點:台北之音電台,2008.5.28)。

唱片
《天水樂集》經典復刻版(北市:四海唱片授權,荒島網路科技,2007年)。
《民歌100—1970~1985年代校園民歌經典珍藏》(北市:海山唱片授權,華特國際音樂出版,2003年)。
《民歌30系列活動 民歌嘉年華會/永遠的未央歌》(北市: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07年)。
《金韻獎》第一~十輯(北市:新格唱片授權,滾石發行,2005年)。
《新格大學城經典復刻系列1-金韻獎創新系列2 / 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優勝紀念專輯》(北市:滾石唱片,2007年)。
《新格大學城經典復刻系列2-神采飛揚 / 1987第三屆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紀念專輯》(北市:滾石唱片,2007年)。
楊祖珺,《楊祖珺同名專輯》(北市:新格授權,滾石音樂發行,2006年)。
楊祖珺,《關不住的歌聲》(北市:大大樹音樂圖像,2008年)。

網路資料
http://www.musicman.org.tw/musicman/about.php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7/14/2007)。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variant=zh-tw (維基百科-7/14/2007)。
http://www.taipedia.org.tw/index.php?title=%E9%A6%96%E9%A0%81 (台灣大百科-7/16/2007)。
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63 (民歌小站-7/17/2007)。
http://blog.xuite.net/irisho1009/iris/7908702 (艾芸的大學城-7/17/2007)。
http://media.ipavo.com/iwantab0015/ (陶曉清@銀河網路電台-9/17/2007)。
http://fc.ktchiu.com/gallery/albums.php (陳樂融的照片輯-9/24/2007)。
http://bbs.music543.com/index.php (music543.com-9/28/2007)。
http://203.72.198.245/web/Content.asp?ID=17881 (中國大百科智慧藏-11/26/2007)。
http://movie.cca.gov.tw/Index.asp (台灣電影筆記-12/21/2007)。
http://tw.mojim.com/twzindex.htm (魔鏡歌詞網-4/25/2008)。
http://www.holiday.com.tw/(好樂迪資訊網-5/27/2008)。

參考部分

專書
王子妙,《台灣音樂發展史》(南市:長榮高級中學、南市文化局、奇美基金會,2002年)。
內政部編印,《查禁歌曲‧第一冊》(北市:編者,1971年)。
石計生編,《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北市:前衛,1993年)。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北市:揚智,2002年)。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北市:亞太,1997年)。
林文寶、林素玫等著,《台灣文學》(北市:萬卷樓,2001年)。
林嘉誠,《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北市:黎明,1992年)。
洪謙德,《當代政治社會學》(北市:五南,2006年)。
徐玫玲、顏綠芬,《台灣的音樂》(北市:群策會,2006年)。
姚文放,《現代文藝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音樂課本‧第一冊》(北市:編者,1983年,11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音樂課本‧第二冊》(北市:編者,1984年,11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音樂課本‧第三冊》(北市:編者,1985年,11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音樂教科書‧第一冊》(北市:編者,1986年,正式本)。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音樂教科書‧第二冊》(北市:編者,1987年,正式本)。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音樂教科書‧第三冊》(北市:編者,1988年,正式本)。
陶曉清,《三月走過》( 北市:皇冠,1979年)。
陶曉清,《唱自己的歌》( 北市:皇冠,1979年)。
陶曉清,《秋風裡的低語》( 北市:皇冠,1979年)。
陶曉清,《回家‧想你‧歌》( 北市:皇冠,1980年)。
陶曉清,《熱門之窗》( 北市:洪健全基金會,1976年)。
陳以正,《美國的民歌》(北市:洪健全基金會、書評書目出版社,1978年)。
陳昭瑛,《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北市:正中書局,1998年)。
陳鴻輝,《唱我們的歌‧上、中、下》(南市:新鳴遠出版公司,1994年初版2刷)。
陳郁秀,《音樂台灣》(北市:時報文化,1996年)。
陳郁秀,《台灣音樂閱覽》(北市:玉山社,1997年)。
陳郁秀,《百年台灣音樂圖像巡禮》(北市:時報,1998年)。
陳郁秀,《音樂台灣一百年論文集》(北市:白鷺鷥基金會,1997年)。
陳碧娟,《台灣新音樂史》(北市:樂韻,1995年)。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北市:萬象,1981年)。
黃玲玉,《台灣傳統音樂》(北市:臺灣藝術教育館,2001年)。
葉龍彥,《台灣唱片思想起》(北市:博揚,2001年)。
劉國煒,《金曲五十年--國語流行歌曲實用寶典:1920-1970》(北市:動工國際廣告,1996年)。
藍順德,《教科書政策與制度》(北市:五南,2006年)。
羅大佑,《昨日遺書》(北市:作者,1988年)。

西文(中譯本)
Andy Bennett著、孫憶南譯,《流行音樂的文化》(北市:書林,2004年)。

期刊
刁瑜文,〈與李泰祥、齊豫共享「音樂饗宴」〉《罐頭音樂》33,1985.2,頁34-41。
山明,〈民歌與你、我相結合!民歌巡迴演唱記實〉《滾石》34,1978.10,頁16-19。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2001.9,頁76-89。
王拓,〈文學與政治—從1920~1980的台灣經驗談起〉編入葉芸芸,《當代人物談台灣問題》(北市:人間,1988年),頁223-240。
王啟明,〈臺灣流行音樂與兩岸關係〉《華人前瞻研究》1:1,2005.5,頁147-173。
王秀雲、吳興文,〈正在興起的校園民歌〉《自由青年》599,1979.7,頁66-69。
王心美,〈陳達—不停憩的民歌手〉《淡江週刊》674,第3版,1977.3。
王年燦、陳訓平,〈視覺與聽覺網路廣告型態對消費者態度之影響〉《藝術學報》75,2004.12,頁71-86。
王鎮庚,〈我們需要中國的歌劇〉《音樂與音響》22,1975.4,頁44-46。
王鎮庚,〈從民謠創作演唱會說起〉《音樂與音響》33,1976.3,頁55-56。
王鎮庚,〈我們對傳統中國音樂茫然無知—從民謠的蒐集和無用談起〉《音樂與音響》34,1976.4,頁55-57。
王鎮庚,〈唱啊!唱啊中國的歌曲!〉《音樂與音響》41,1976.11,頁38-41。
王鎮庚,〈一支不必有歌名的歌〉《音樂與音響》59,1978.5,頁77-80。
《文訊》編輯部,〈五十年來流行歌曲票選活動〉《文訊》119,1995.9,頁28-32。
毛鑄倫,〈李雙澤逝世三週年—關於他的作品及其他〉《時報雜誌》41,1976.12,頁24-25。
元貞,〈記雙澤〉《淡江週刊》694,第3版,1977.10。
甘怡,〈民歌已非初啼〉《時報週刊》87,1979.10。
朱恩伶,〈年輕的女作曲者—邰肇玫〉《婦女雜誌》190,1984.7,頁24-31。
朱恩伶,〈羅大佑就要出書了〉《婦女雜誌》190,1984.7,頁58。
朱介英,〈中國現代民歌—這一代年輕人譜成的心聲〉《愛樂之友》46,1979.12,頁152-165。
李祐寧,〈新的觀眾 新的電影觀〉《中國論壇》19:10=226,1985.2,頁13-16。
李安和,〈從音樂社會學談中國現代民歌何去何從〉《大學雜誌》107,1979.5,頁30-32。
李雙澤、高志中,〈民謠音樂的承先啟後者:鮑伯˙迪倫〉《幼獅》35:6,1972.6,頁66-69。
有辛人,〈為什麼不唱中國民謠〉《淡江週刊》662,第4版,1976.12。
何懿玲,〈訪許常惠教授談民歌—沈思‧再出發‧唱「我們的歌」〉《幼獅月刊》352,1982.4,頁63-67。
呂欽文,〈為什麼不唱?為什麼不唱!〉《淡江週刊》663,1976.12,第2版。
李雙澤,〈歌從哪裡來?〉《淡江週刊》662,1976.12,第2版。
李元貞,〈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歌〉《淡江週刊》662,1976.12,第3版。
何誠,〈唱我們自己的歌〉《音樂與音響》48,1977.6,轉載自4.18中央日報副刊。
杜文靖,〈光復後的台灣歌謠發展史〉《文訊》119,1995.9,頁21-27。
林宏魁,〈向觀眾喝采—一場沒有警察也沒有憲兵的演唱會〉《愛樂之友》15,1977,頁20-21。
林谷芳,〈藝術造詣與文化功能—兩個角度下看流行音樂〉《文訊》119,1995.9,頁18-19。
杭之,〈大眾文化的流行透露了什麼?〉《中國論壇》269,1986,頁15-18。
邱豐松,〈靡靡之音怎麼辦?〉《音樂與音響》28,1975.10,頁64-68。
范文,〈JOAN BAEZ〉《音樂與音響》39,1976.9,頁82-90。
首萍津,〈淡江奇才能歌能畫—李雙澤〉《淡江週刊》693,1977.9,第4版。
倪忠訓,〈德克薩斯州—鄉村音樂的搖籃〉《音樂與音響》56,1978.3,頁69-83。
梁景峰,〈李雙澤熱〉《淡江週刊》696,第2版,1977.10。
流華,〈訪政工幹校音樂系蔡伯武教授—從唱中國的歌出發〉《幼獅月刊》352,1982.4,頁67-70。
胡茹涵,〈二二八事件前後的台灣中學教育(1945-1949)(下)〉《台灣風物》56:2,2006.6,頁115-139。
徐玫玲,〈流行歌曲在台灣—發展、反思與社會變遷的交錯〉《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8,2001.7,頁219-232。
徐玫玲,〈音樂與政治—以意識型態化的愛國歌曲為例〉《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9,2002.7,頁207-222。
徐玫玲,〈《亞細亞的孤兒》 vs.《向前走》—談台灣流行音樂研究的瓶頸與願景〉《關渡音樂學刊》2,2005.6,頁51-70。
柳南城,〈思想起—史惟亮的書〉《書評書目》49,1977.4,頁103-105。
吳心柳,〈流行音樂需要提昇〉《音樂與音響》52,1971.10,頁25-29。
吳坤煌著、彭萱譯,〈論台灣的鄉土文學〉《文學台灣》38,2001.4,頁27-41。
吳宇棠,〈影像之今日現實—視覺文化的歷史斷層與在地觀察〉《現代美術學報》10,2005.11,頁29-56。
殷月集,〈請重視校園歌曲〉《雄師美術》86,1978.4,頁110-111。
張育瑞,〈青澀的歲月 最純粹的感動—校園民歌〉《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29 ,2003.6, 頁18-23。
張金鶚,〈一個大學生對現有大學內音樂的感想—從學校音樂潮談起〉《音樂與音響》22,1975.4,頁40-41。
張南生,〈民歌沒落了!—從中國現代民歌看七○年代台灣知識份子與流行文化的關係〉《聯合文學》82=7:10,1991.8,頁112-114。
張泰龍,〈坦承帶童駿的一位歌手—陳屏〉《滾石》34,1978.10,頁20-21。
畢繫舟,〈論中國流行歌曲(上)〉《罐頭音樂》34,1985.3,頁56-59。
畢繫舟,〈論中國流行歌曲(下)〉《罐頭音樂》35,1985.6,頁18-22。
秦情,〈是龍?還是泥鰍?—「創作歌謠」的檢驗〉《時報雜誌》37,1980,頁26-27。
彭小妍,〈何謂鄉土?—論鄉土文學之建構〉《中外文學》27:6,1998.11,頁41-53。
達達,〈校園語言的製造與傳播—訪吳靜吉教授〉《幼獅》362,1983.2,頁25-27。
黃宜君,〈在那靈光閃爍的年代—訪問「現代民歌之父」楊弦〉《文訊》224,2004.6,頁50-51。
溫曼英,〈好歌興國〉《婦女雜誌》147,1980.12,頁11。
陶曉清,〈流水集—由吳楚楚開始〉《音樂與音響》47,1977.4,頁20。
陶曉清,〈多才多藝的朱介英〉《滾石》29,1978.4,頁56-57。
陶曉清,〈談中國現代民歌〉《國際視聽》26,1977.9,第5版。
陶曉清,〈國內真正的「熱門音樂排行榜」出現了!!〉《罐頭音樂》45,1986.2,頁66-67。
博聞,〈我愛曉清〉《淡江週刊》663,1976.12,第2版。
陳映真,〈向內戰、冷戰意識型態挑戰—七○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在台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聯合文學》158,1997.12,頁57-76。
陳達,〈尚未失去的地平線〉《國際視聽》22,1977.5,第5版。
陳靜儀,〈鮑伯˙迪倫(Bob Dylan)的夢〉《罐頭音樂》22,1984.3,頁7-10。
陳靜儀,〈鮑伯˙迪倫(Bob Dylan)的慾望〉《罐頭音樂》23,1984.4,頁23-25-。
雄師美術編輯小組,〈李雙澤逝世一週年特輯〉《雄師美術》86,1978.4,頁140-153。
楊祖珺,〈這才是民歌手!—介紹瓊‧拜茲〉《雄師美術》86,1978.4,頁123-125。
楊祖珺,〈演唱會造成的恥辱〉《滾石》32,1978.7,頁14-15。
楊祖珺譯,〈我們為什麼要唱民歌?〉《綜合月刊》116,1978.2,頁40-43。
搖歌,〈欣見淡江校園文化雛形〉《淡江週刊》676,第2版,1977.4。
葉至誠,〈「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關鍵詞彙解釋〉《空大學訊》282,2002.1,頁40-42。
劉亮,〈美國的鄉土音樂〉《音樂與音響》87,1980.9,頁99-102。
劉智濬,〈從啟蒙觀點看六○年代民歌採集運動〉《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14,2003.5,頁279-295。
賴金男,〈獨裁的痛恨者—悼雙澤〉《淡江週刊》693,第3版,1977.9。
鄭植榮,〈從大眾文化的觀點談流行歌曲〉《綜合月刊》119,1978,頁56-61。
鄭逢時,〈當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歷史變遷與定位〉《光武通識學報》1,2004.3,頁1-13。
愛樂之友編輯部,〈金韻獎青年歌謠演唱大會始末〉《愛樂之友》18,1977.8,頁150-151。
愛樂之友編輯部,〈新格‧新格—第三屆金韻獎〉《愛樂之友》42,1979.8,頁124-128。
簡瑞榮,〈從精緻藝術到流行文化〉《人文藝術學報》1,2002.3,頁413-434。
廖佩如,〈「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台灣音樂研究》1,2005.10,頁49-97。
鍾鍾,〈民歌的故事〉《國文天地》14:8=164,1999.1, 頁57-59。
錢善華,〈「我們需要中國的」〉《音樂與音響》22,1975.4,頁42-43。
羅青,〈草根宣言〉《書評書目》,33,1976.3,頁137-148。
羅惠光,〈他的歌聲〉《淡江週刊》694,第3版,1977.10。
譚石,〈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方案—一個初步的觀察〉《聯合文學》82=7:10,1991.8,頁72-80。
顧獻樑,〈為李雙澤破涕為笑〉《淡江週刊》693,1977.9,第3版。
蕭新煌、但漢章,〈掌握社會變遷的多樣化訊息—電影工作者與社會學家的一場對話〉《中國論壇》19:10=226,1985.2,頁29-34。
蕭新煌,〈研究社會運動三部曲〉《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197,2005.8,頁84-85。
盧惠芬,〈衣帶漸寬終不悔—羅大佑棄醫從歌〉《光華》9:5,1984.5,頁22。
戴洪軒,〈大地之歌—民歌〉《音樂與音響》22,1975.4,頁95。
戴洪軒,〈音樂手記-5:民歌〉《音樂與音響》24,1975.6,頁57-59。
戴洪軒,〈音樂手記-6:民歌(續)〉《音樂與音響》25,1975.7,頁97-99。
蘇正偉,〈國語流行歌曲的歷史掃瞄〉《文訊》119,1995.9,頁20-22。
蘇雅莉,〈近十年來高中國文教科書之變化〉《文訊》226,2004.8,頁32-39。
龔旭初,〈胡德夫的演唱會〉《滾石》29,1978.4,頁10-12。
龔旭初,〈楊祖珺的「哲學」!〉《滾石》34,1978.10,頁23-26。
罐頭音樂編輯群,〈羅大佑與搖滾精神〉《罐頭音樂》17,1982.6,頁52-53。
罐頭音樂編輯群,〈「歌我中華」系列座談會之二〉《罐頭音樂》54,1986.11,頁54-55。
Rudelf Heberle著、鄒文海譯,〈Social Moverment〉《新思潮》65,1956.9,頁2-7。

論文
申鴻凱,〈解構流行歌曲的政治意涵〉(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系學士論文,1996年)。
李祖琛,〈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張怡仙,〈民國五十六年民歌採集運動始末及成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鄭淑儀,〈臺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1982-1991年)〉(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廖佩如,〈「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唱片
《民歌時代百大經典》第一~八輯(北市:滾石唱片,1997)。
《民歌45 青春紀念冊》(北縣永和:芮河音樂,2003年)。
《金韻獎校園民歌》(北縣永和:海山機構,出品時間不詳)。

網路資料
邱大立,〈三十年後,鄉愁還在迴旋嗎?〉(http://ent.QQ.com  騰訊娛樂 9/21/2007)
http://www.taipedia.org.tw/index.php?title=%E9%A6%96%E9%A0%81 (台灣大百科-7/16/2007)。
http://www.iwant-folk.com/folkvocalist.html (銀河民歌世代-7/17/2007)。
http://www.cca.gov.tw/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9/11/2007)。
http://www.how.org.tw/ (洪網智慧集合—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會-9/28/2007)。

其他
馬世芳、吳清聖,〈楊弦訪問稿〉(地點︰瓏山林賴聲川宅,2002.1.17)。
淡江大學主辦,《三十年後再見李雙澤演唱會DM》(地點:淡江大學學生活動中心,2007.10.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