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7200515330600
DOI 10.6846/TKU.2005.00163
論文名稱(中文) 文本重構-高速公路時代的宜蘭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xt – I-Lan of Freeway Ag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劉栩杰
研究生(英文) Hsu-Chieh Liu
學號 69230005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16
論文頁數 9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光庭
委員 - 江冠勳
委員 - 吳光庭
委員 - 蘇睿弼
關鍵字(中) 宜蘭
生活網絡
流動
記憶
地方主體性
關鍵字(英) I-Lan
Living Network
Mobility
Memory
Local Ent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在2005年底北宜高速公路開通後,配合線狀與環狀建構的運輸網絡,宣示著宜蘭高速公路時代的到來。觀察台灣的發展史上,地方發展隱約地有一種以交通導向的策略,複雜交錯的交通網絡詮釋著緊密相連的地域生活,時至今日,就像全球化的浪潮一般,交織著消費導向世代的神經血脈,也挑戰著過往我們對於地理涵構的認知。流動的美學正快速地雕塑著蘭陽平原,牽動北台灣各縣市間巧妙的關聯。本論文之研究目的亦即去探討流動網絡下地方空間的詮釋與記憶的創造,並重新指認與建構屬於地方、真實的生活空間文本。

  以下為各章內容之簡要介紹

第一章	
說明本設計論文之動機、目的與研究範圍。

第二章	
主要將本設計論文之思考脈絡作一論述,建構於邊緣、網絡與記憶上的推演及關聯性,藉由三個主題式的案例探討,反思宜蘭縣如何由邊緣到差異對話下的生活文本。

第三章	
分析宜蘭與台北之間的交通網絡系統,一種流動網絡下的新速度價值觀。

第四章	
關於轉變中的現象與環境紀錄,並用拼貼的手法反應劇本角色的五個論述對話,思考場所感與人類感官的緊密關聯,建構自身操作設計的場域價值觀。

第五章	
設計操作:以自身成長空間「羅東鎮」,作為操作地點,先由地誌描寫建構出一層級性的交通網絡系統,接著利用照片與手繪記憶地圖的方式,從客觀與自身的兩種不同角色,去交織共同故事與個人記憶,找到文本指認中記憶的價值所在,一個記憶劇場的想像。由交通雙核的概念出發,而四個設計案反應了在高速公路時代下,一個宜蘭縣的地方城鎮如何轉變為溪南的生活網絡中心、激化了多元文本與多元角色介入的豐富性。

第六章	
結論:本設計論文最終認為城鎮文本的重構宣揚了主體性的價值,它在於永遠處於創造過程裡的生活經驗差異;讓主體性價值回到地方文本的真正蘊含所在,也就是「生活詩性」的演出,傳遞出那非意願記憶的積壘,在高速公路年代裡,重構一個能夠承載夢想、創造記憶的城鎮,每個人心中那在地的、獨特的「原風景」就會油然而生了。
英文摘要
After freeway (Taipei-I-Lan) is open at the end of 2005, I-Lan, cooperat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linear and ring-type transport network, implicate its coming of freeway age. Observing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aiwan, the local region was developed indistinctly by a traffic-oriented tactics. Therefore, the sophisticated traffic network is closely connected to the regional life. Even till now, as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traffic network interweaves the neural blood of the consuming-led generation and also challenges our passing cognition to the geography context. The mobility aesthetics is promptly sculpturing Langyang Champaign, which would bring intriguing effects among every country and city of North Taiwan.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probe into the narrative of the local space (I-La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memory under the new mobility network, and also to distinguish and reconstruct the true living space text belongs to local space.

  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 per chapter

1.	
Explanation of motives, purposes, and research range of this design thesis.

2.	
Description of this design thesis’s thinking process, which is constructed from deduction and relation of frontier, network, and memory. By discussing these three theme cases, it introspects how the living text of I-Lan has change from frontier to a divergent conversation.

3.	
Analysis of the traffic network system between I-Lan and Taipei—new speed values under a new mobility network.

4.	
Records of the phenomenon and environment of changing I-Lan. By using a collage way, they make me reflect five argumentations of drama roles, consider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ce feeling and mankind sense, and construct the place value oneself to design operation.

5.	
Design operation: take Lo-Tung town (researcher’s hometown) as the design operation site. From the topography description to construct a stratified traffic network system first, then utilize photos and memory mapping to interweave common stories and personal memories by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point of view.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value of the memory under text distinguishing and imagine a memory theater. From the concept of traffic double cores, the four design cases have reacted how the local town (Lo-Tung) of I-Lan County evolves into the living network center of the South I-Lan River and excites the abundance of involvement of multiple-text and role.

6.	
Conclusion: the design thesis concludes tha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own text announces the value of entity. Town text lies in the difference of living experience during a creating process. We should let entity value get back to the real implication of local text, which is like the performance of “living poetry” which communicates the accumulation of non-willing memory. In the freeway age, if we can reconstruct a town that can bear a dream and create memories, the local and unique ‘original scenery’ will rise itself in everybody's hear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CONTENT 

PART 1 序言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p03
1-2 研究背景p05
1-3 研究流程與範圍p07
1-4 議題發問(key words)p08

PART 2 理論與案例分析
2-1 邊緣、網絡與記憶的重構p09
2-1-1 邊緣與中央的角色對話p09
2-1-2 當代邊緣場域的爆炸p10
2-1-3 地方與邊緣-未來空間的解構實驗場p10
2-1-4 全球化下看台灣地方城市的地景p12
2-1-5 地方邊緣的涵構變種,去疆界p13
2-1-6 網絡空間、網絡地景下的記憶疏離p15
2-2 案例研究p16
2-2-1 路網層級與城市發展:【干城舊市區、大台中環線區域】p16
2-2-2 邊緣郊區城:【英國、美國】p19
2-2-3 邊緣衛星城:【北京、上海】p22 
2-2-4 案例心得p25
2-3 小結:由邊緣地帶到差異對話下的生活文本p28
2-3-1 地方感p28
2-3-2 記憶經驗,人與地方場域的情愫p29
2-3-3 在差異下的地方場域競爭力p30

PART 3 蘭陽平原的交通網絡系統
3-1 宜蘭與台北的交通網絡(年代的疊圖)p31
3-2 城鎮節點(符號地誌)p32
3-3 小結p33
3-3-1 網絡下的速度價值觀p33
3-3-2 由二元對立到多元中心並置p34

PART 4 場域觀察  
4-1 空間的轉變p35
4-1-1 觀察一:郊區新中心(新縣政中心計劃)p35
4-1-2 觀察二:外環道路網絡(羅東鎮外環邊緣地圖mapping)p36
4-1-3 觀察三:羅東鎮中山公園(消費符碼的堆疊)p38
4-1-4 追求差異、中心並置與多元的消費契機p39
4-2 舊鄉愁、新詩學p40
4-2-1 劇本角色的五個對話p40
4-2-2 場所感與記憶經驗p43
4-3 小結:自身的場域價值觀p44

PART 5 設計操作
5-1 設計引言與脈絡p45
5-2 地誌描寫 a stratified networkp47
5-2-1 羅東鎮的生活空間演變p47
5-2-2 交通路徑與載具p49
5-2-3 入口與道路層級p50
5-3 小鎮的生活文本p53
5-4 集體記憶 collective memory 與 角色 rolesp54
5-4-1 「羅東」的角色扮演,關於「共同故事」landmark mapp54
5-4-2 「我」的角色扮演,關於「個人記憶」memory mapp54
5-4-3  小結(記憶的真正價值)p57
5-5 設計手法p61
5-5-1 【指認】,記憶所在:原風景、挖掘記憶、集體經驗p61
5-5-2 【敘事】,故事劇本:記憶疊砌、角色描繪、故事串聯p61
5-5-3 【重構】,空間行為:生活調製、空間轉換、文本重構p61
5-6 設計概念p62
5-6-1 雙子葉果核,交通雙核p62
5-6-2 外來者居住與生活網絡p63
5-6-3 子葉一:鎮中心(多元文本的激化、優雅的流動性詮釋)p64
5-6-4 子葉二:鎮後站外環(支應流動網絡下的行為)p65
5-6-5 果肉:鎮生活網絡下的商業鏈(地方性分散的消費特色)p66
5-7 設計操作p67
5-7-1 子葉一:Town’s Living Room草埔地的記憶與生活廣場p68
5-7-2 子葉二之 A:休旅「F」otel宜蘭生活體驗的販賣p72
5-7-3 子葉二之 B:外環新高層火車站旁的住宅與辦公型態p76 
5-7-4 果肉:Seed Store市場口的轉角店p80
5-8 小結:設計結論p84

PART 6 結論
6-1 結論p87


PART 7 附錄
7-1 參考文獻p91
7-1-1 中文書籍p91
7-1-2 中文期刊p91
7-1-3 研究報告與研討會成果p92
7-1-4 西文部份p92
7-1-5 碩博士論文p92



圖表目錄 

PART 1 緒論
【圖1-1】大度山花生田p01
【圖1-2】羅東鎮路牌標示p02
【圖1-3】宜蘭在地耕作與節慶(宜蘭縣政府網頁)p03
【圖1-4】捷運系統與全球消費p03
【圖1-5】六個城市的生活數據統計(本研究案整理p03
【圖1-6】北宜高速公路平原段(天下雜誌)p04
【圖1-7】宜蘭縣帶狀發展圖(宜蘭縣總體規劃簡介)p06

PART 2 理論與案例分析
【圖2-1】Tschumi解構公園p11
【圖2-2】美國郊區新城(Town & Country,《architecture  NO.88》)p13
【圖2-3】單一中心的關聯p14
【圖2-4】多元中心的對話p14
【圖2-5】Rem koolhaas 歐合里耳案-1p14
【圖2-6】Rem koolhaas 歐合里耳案-2p14
【圖2-7】網絡社會的虛空間p15
【圖2-8】網絡地景的凋零p15
【圖2-9】台中都會區交通層級網絡圖(台中市政府網頁)p16
【圖2-10】台中市干城轉運站p17
【圖2-11】台中市火車站前型態p17
【圖2-12】台中市中心生活區塊p17
【圖2-13】台中市舊市區與新生活圈p17
【圖2-14】大台中環線區域p18
【圖2-15】霍華德的田園城市p19
【圖2-16】第一個田園城市 Letchworthp19
【圖2-17】城市長廊p20
【圖2-18】衛星城市(《優質城市型態》)p20
【圖2-19】美國城市郊區化示意圖p21
【圖2-20】北京城市的涵構圖p22
【圖2-21】放射狀主幹與棋盤狀分割(《優質城市型態》)p22
【圖2-22】北京城(《Mobility》)p22
【圖2-23】北京城環線(《Mobility》)p22
【圖2-24】北京城交通建設(《Mobility》)p23
【圖2-25】上海城市的涵構圖p24
【圖2-26】上海城(《Mobility》)p24
【圖2-27】中心與地方邊緣p26
【圖2-28】中心與次中心p26
【圖2-29】流動網絡下的孤寂p27
【圖2-30】網絡下的詩性p28
【圖2-31】四種不同空間與認知圖表p28
【圖2-32】網絡下的生活樣貌(Town & Country,《architecture NO.88》)p29

PART 3 蘭陽平原的交通網絡系統
【圖3-1】宜蘭與台北交通網絡圖p31
【圖3-2】宜蘭符號地誌拼貼圖p32
【圖3-3】宜蘭與台北的交織聯繫p33
【圖3-4】宜蘭與台北間距離與時間的判斷p34
【圖3-5】距台北一小時等時圈p34

PART 4 場域觀察
【圖4-1】宜蘭新縣政中心生活圈p35
【圖4-2】羅東鎮外環四業種圈p36
【圖4-3】羅東鎮外環道與主要交通系統p36
【圖4-4】羅東鎮外環道路用地使用分區圖p37
【圖4-5】羅東鎮外環道路業種分佈圖p37
【圖4-6】羅東鎮外環道路空間現況圖p38
【圖4-7】羅東鎮中山公園的消費符碼p38
【圖4-8】羅東鎮外環道(宜蘭縣政府文化局)p39
【圖4-9】劇本角色拼貼,我的宜蘭p40
【圖4-10】劇本角色拼貼,宜蘭人的宜蘭p41
【圖4-11】劇本角色拼貼,台北人的宜蘭p41
【圖4-12】劇本角色拼貼,台灣的宜蘭p42
【圖4-13】劇本角色拼貼,世界的宜蘭p42
【圖4-14】劇本角色拼貼的總合p43

PART 5 設計操作
【圖5-1】羅東鎮與其鄰近地區計劃(宜蘭縣總體規劃簡介)p45
【圖5-2】設計思考流程圖p46
【圖5-3】羅東鎮都市發展過程p47
【圖5-4】羅東鎮都市涵構演變p48
【圖5-5】羅東鎮層級性交通網絡p49
【圖5-6】羅東鎮交通網絡下的載具p49
【圖5-7】羅東鎮層級性交通網絡下的角色p50
【圖5-8】羅東鎮九個主要入口p50
【圖5-9】羅東鎮入口性質分析p51
【圖5-10】羅東鎮的四個道路系統p51
【圖5-11】羅東鎮道路系統與節點p52
【圖5-12】羅東鎮的兩處交通節點p52
【圖5-13】羅東鎮的生活文本指認p53
【圖5-14】羅東鎮landmark mapp54
【圖5-15】memory map - 1p55
【圖5-16】memory map - 2p56
【圖5-17】記憶的時空跳躍p57
【圖5-18】羅東鎮的記憶劇場p60
【圖5-19】設計手法的過程p61
【圖5-20】遠望羅東市區(宜蘭縣政府網頁)p61
【圖5-21】設計概念 – 雙子葉果核p62
【圖5-22】外來者居住與生活網絡圖p63
【圖5-23】子葉一分析圖p64
【圖5-24】子葉二分析圖p65
【圖5-25】果肉分析圖p66
【圖5-26】設計地點與城鎮關係圖p67
【圖5-27】由人與城鎮涵構交織的生活網絡p84
【圖5-28】城鎮文本的重構p86

PART 6 結論
【圖6-1】蘭陽平原與海岸p90
參考文獻
中文書籍

星美克也等
1990,《符號社會的消費》,黃恆正 譯,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霍布斯邦等
2002,《被發明的傳統》,陳思文等 譯,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Mike Crang
2003,《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 譯,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Francois Chaslin
2003,《庫哈斯談庫哈斯》,林宜萱 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Jean Baudrillard、Jean Nouvel 
2004,《獨特物件-建築與哲學的對話》,林宜萱、黃建宏 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Alan Thein Durning
2002,《你,還在開車嗎》,楊永鈺 譯,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廖炳惠
2003,《關鍵詞200》,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維斯陀
1982,《神話與意義》,王維蘭 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石井和紘
2004,《都市地球學》,謝宗哲 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Marcel Proust
2003,《追憶逝水年華1-貢布雷篇》,林韋君 譯,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春明
1989,《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台北:皇冠出版社

舞鶴
2002,《舞鶴淡水》,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1-2 中文期刊

張淑真、黃秀娟、張曉慈
2004,(田園夢想大實現調查報告),《完全元氣花草遊戲雙週刊NO.15》,台北: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吳丹華
2004,(宜蘭熱沿著北宜高發燒),《大地月刊NO.198》,台北:秋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雅玲
2004,(北宜高調查採訪:政客的錯誤政策、萬年水脈斷流、地底13年),《商業週刊NO.879》,台北: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1-3 研究報告與研討會成果

仰山文教基金會
2003,《寧靜的地景革命,宜蘭縣城鄉風貌經驗交流研習會》,宜蘭:宜蘭縣政府

夏鑄九
2003,《區域合併,以台北縣市為例 期中報告書》,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7-1-4 西文部份

Maarten Delbeke
2003,(Skylining Belgium I,Houses),《a+u NO.392》,Japan:A+U Publishing Co

Pieter Uyttenhove
2003,(Skylining Belgium II,In Search of Urban Planning),《a+u NO.393》,Japan:A+U Publishing Co

Paul Meurs、Marc Verheijen
2003,《In Transit》,Rotterdam:Nai Publishers

Francine
2003,《Mobility》,Rotterdam:Nai Publishers

Susanna Cros
2003,《The Metapolis Dictionary of Advanced Architecture》,Barcelona:Institute for Advanced Architecture Metapolis 

Bernard Tschumi、Matthew Berman
2003,《Index Architectur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Malcolm Gladwell
1999,(Town & Country),《architecture NO.88》,New York:BPI Communications, Inc

7-1-5 碩博士論文

林楷庭
2004,《高速公路城,以新竹至桃園之高速公路為設計操作場域》碩士論文,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黃少妤
2004,《台灣城市中心變遷之現代性實踐研究-以北台都會區發展為例》碩士論文,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歐虹蘭
2004,《全球在地化的生活空間-以羅東鎮的7-Eleven便利商店對地方生活的影響》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

盧永泰
2003,《2003關於島嶼的都市地景論四之一,劇場城市的表徵空間-宜蘭南門的建構》碩士論文,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徐瑞遠
2002,《宜蘭住宅新策略型構之研究,1990年代初期-2001年》碩士論文,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張雯怡
2000,《論宜蘭建築的地域性(1981-1997)》碩士論文,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

陳志梧
1988,《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以日本殖民時期的宜蘭地景為個案》博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