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7200515163000
DOI 10.6846/TKU.2005.00838
論文名稱(中文) 三國蜀漢王朝的興亡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hu-Han Kingdo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萬穎中
研究生(英文) Ying-Chung Wan
學號 69026013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11
論文頁數 21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丘立崗
委員 - 丘立崗
委員 - 鄭克強
委員 - 施正權
關鍵字(中) 總體戰略
大一統
蜀漢王朝
關鍵字(英) total strategy
unificaton
the Shu-Han Kingdo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自秦漢以降的大一統總體結構於東漢時代崩壞起,軍閥割據便成為公元二世紀末至三世紀中的常態,而曹魏、蜀漢、孫吳三王朝之所以能在公元221年各為一方偏霸,形成鼎足式的權力均衡狀態,其實正是王朝軍政首腦們策定戰略、執行戰略之後的成果。

是故本論文將以蜀漢王朝為研究主體,並揉合歷史研究、伊士頓的「政治系統理論」跟薄富爾的「總體戰略論」,建立一個歷史與戰略的綜合分析系統。隨後再根據脈絡,先探討秦漢大一統總體結構的先天缺陷,以及公元一世紀與二世紀的自然災害和人為因素如何加速東漢大一統帝國的崩解;其次指出漢末割據局面之下的環境與結構狀況,以及劉備武裝集團--即蜀漢王朝之前身--的成立由來;接著再探討劉備與諸葛亮如何因應環境之變化,並兼顧集團生存發展、扶匡漢室,以及恢復大一統總體結構的需求,制定集團的總體戰略,最後則透過歷史記錄,檢視王朝首腦們執行戰略的過程,同時找出王朝不能興盛的關鍵因素。

經研究後,筆者以為:蜀漢一朝之所以不能興盛,關鍵實出在於對孫吳外交關係的輕忽大意和沒有適度放緩擴張政策,以致集團奪取益州後師老軍疲,並大意失荊州。如果劉備能及時發現問題,改採穩重路線應對局面,蜀漢其實不會在他身故之後陷入長期弱勢,因而讓諸葛亮冒極大的風險進行北伐。
英文摘要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 marked the history in Chin Dynasty and China was continued to be ruled by the empire of Han Dynasty under one regime. But in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around the end of 2nd century to the middle of the 3rd century, the unified Mainland China gradually to decline and was in an era dominated by chaotic infighting between warlords.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preceded and the Tsao- Wei, Shu-Han, and Sun-Wu kingdoms came to power in 221 A.D., which began a time of legendary generals and advisors, whose legacies in leaderships, politics, military strategies, and foreign affairs marked an important chapter in Chinese history.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he rise and fall of Shu-Han Kingdom and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historical and strategic analysis based on approaches of historical study, "Political Sys-tems Theory" by David Easton and "Total Strategy Theory" by Andre Beaufre.

The thesis is composed in four main categories: First is the analysis of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nification and standardized China; and the natural disasters and man-made calamities led to a faster fall of Eastern Han Dynasty, which ushered the growth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Second part is the historical study on the foundation of warlords at the time, and Liu Bei's rise to power. Third, the study of Liu Bei and Chu-Ko Liang's strategies to sustain the unification of the Eastern Han Empire before its fall and the growth of Shu-Han Kingdom. Lastly, the study of Shu-Han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trategies, and domestic policies. Most import of all, the reasons of failing to gain power and reunite China.

In the author's opinions, the ultimate reason for the fall of Shu-Han Kingdom laid on the careless foreign policies to Sun-Wu Kingdom and the excessive military expeditions. The loss of the State of Yi was an irrecoverable consequence for the cause. If only Liu Bei had foreseen the problems a couple of years ago, the northward expeditions, followed his death, led by Chu-Ko Liang might have changed the history in Chin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12

第二章  漢代大一統帝國盛衰的環境與結構因素 ………………………………13

第一節	上古中國政治一統的歷程與環境分析 ………………………………13
第二節	新興帝國的難題 ………………………………………………………18
第三節	董仲舒思想與漢代儒家思想國教化的歷程 …………………………19
第四節	「大一統」後的漢代社會 ……………………………………………26
  一﹒士人思想與政治結構 ……………………………………………………26
  二﹒社會階級結構 ……………………………………………………………28
  三﹒經濟結構 …………………………………………………………………31
  四﹒財政制度 …………………………………………………………………35
  五﹒繇役制度與軍事機制 ……………………………………………………38
第五節	後漢帝國的衰敗問題探究 ……………………………………………41
  一﹒東漢時代的氣候大改變 …………………………………………………42
  二﹒超高頻率的大型天災 ……………………………………………………45
  三﹒對羌與西南蠻夷作戰的曠日費時 ………………………………………48

第三章  後漢末至三國鼎立時期的社會政治亂局與群雄並起 …………………55

第一節	後漢末年社會總體結構的崩解與變化 ………………………………55
  一﹒社會組織的全面崩潰 ……………………………………………………56
  二﹒以豪強為核心的半封建社會形成 ………………………………………59
  三﹒士人對漢室的信心與認同已產生鬆動 …………………………………64
第二節	導致軍閥割據局面的近因 ……………………………………………65
  一﹒州牧制的實行 ……………………………………………………………66
  二﹒董卓趁虛而入 ……………………………………………………………68
  三﹒朝臣與董卓決裂導致了割據內戰局面 …………………………………72
第三節	軍閥割據之概況 ………………………………………………………70
  一﹒膠萊地區陷入混亂 ………………………………………………………74
    二﹒河北軍閥的併吞與反併吞 ………………………………………………74
    三﹒并州地區的空虛與兼併 …………………………………………………78
    四﹒關中涼州一片混亂 ………………………………………………………79
    五﹒中原與淮河一帶的縱横 …………………………………………………81
    六﹒江南獨霸一方 ……………………………………………………………83
第四節	曹操與劉備:兩個截然不同的軍事領袖  ……………………………88

第四章  蜀漢的統一戰略探微 ……………………………………………………98

第一節	劉備生涯前期難以創業的原因探討 …………………………………98
第二節	「三顧茅廬」與諸葛亮其人 …………………………………………101
第三節	「隆中對」探究:其到底能不能稱為總體戰略? …………………104
第四節	劉備集團的大戰略……………………………………………………107
    一﹒「克復漢祚,振興朝綱」的最高政治目的………………………………107
    二﹒由國內地緣政治主導下的政略與外交方針 ……………………………110
    三﹒軍事戰略--「橫跨荊益」與「西出秦川,北向宛洛」的戰略意涵與路線探索……………………………………………………………………113
    四﹒內政方略----社會組織的重整、階級穩定的藝術與夷漢關係的粗定…………………………………………………………………………119
    五﹒戰爭動員、總後勤與技術方面的支援 …………………………………132
    六﹒對曹魏方面的心戰與政治戰指導原則 …………………………………155

第五章  蜀漢王朝的歷史進程與所面臨的發展難題……………………………157

第一節	荊州撤退戰與赤壁之戰:劉備勢力的生死關頭和興盛轉機 ………157
  一﹒荊州撤退戰(當陽之役)…………………………………………………157
  二﹒赤壁戰役 …………………………………………………………………161
第二節	第一次荊州危機與南郡入手:奠定基礎 ……………………………166
第三節	益州爭奪戰:勢力發展的十字路口 …………………………………170
    一﹒巴蜀爭奪戰役 ……………………………………………………………170
    二﹒漢中爭奪戰役 ……………………………………………………………176
第四節	失荊州:導因於戰略決策失誤的存亡危機 …………………………179
第五節	諸葛亮的第一次與第四次北伐:王朝奮起與衰亡的分水嶺 ………183
    一﹒第一次北伐 ………………………………………………………………183
    二﹒第四次北伐 ………………………………………………………………187
第六節	公元263年:三國時代終結的前奏曲 ………………………………190

第六章  結論………………………………………………………………………199
參考書目……………………………………………………………………………206
參考文獻
一﹒原典部份:

1﹒(春秋)左丘明原著,(晉)杜預注,1955,《春秋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
2﹒(春秋)左丘明原著,(三國)韋昭注,1979,《國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西漢)劉向校注,(宋)鮑彪校注,(元)吳師道重校,1979,《戰國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西漢)司馬遷原著,1993,《新校史記三家注》,臺北,世界書局。
5﹒(東漢)班固原著,(唐)顏師古注,1977,《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6﹒(南朝宋)范曄原著,(唐)李賢等注,1983,《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7﹒(晉)陳壽原著,(南朝宋)裴松之注,1978,《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
8﹒(唐)房玄齡原著,1979,《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9﹒(南朝梁)沈約原著,1982,《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10﹒(唐)李延壽原著,1972,《南史》,臺北,中華書局。
11﹒(唐)魏徵等原著,1978,《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12﹒(元)脫脫等原著,1982,《宋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13﹒(宋)司馬光原著,(元)胡三省注,1987,《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
14﹒(唐)杜佑原著,1966,《通典》,臺北,新興書局。
15﹒(宋)李昉原著,1959,《太平御覽》,臺北,新興書局。
16﹒(晉)常璩原著,(清)顧廣圻校,1968,《華陽國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西漢)桑欽原著,(北朝魏)酈道元注,1965,《水經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晉)司馬彪,《零陵先賢傳》,清順治四年兩浙督學李際期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庫。
19﹒(晉)習鑿齒,《漢晉春秋》,清道光中甘泉黃氏刊光緒十九年印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庫。
20﹒(宋)朱熹原著,1956,《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
21﹒(春秋)孫武原著,(東漢)曹操等人解,(清)孫星衍等注,1978,《孫子十家注》,臺北,廣文書局。
22﹒(戰國)墨翟原著,1975,《墨子》,臺北,藝文印書館。
23﹒(戰國)莊周原著,(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1989,《莊子南華真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4﹒(戰國)商鞅原著,(清)嚴萬里校正,1955,《商君書》,臺北,世界書局。
25﹒陳鼓應註譯,1996,《黃帝四經今註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賴炎元註譯,1984,《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原著者不詳,房玄齡校注,1965,《管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西漢)桓寬原著,1965,《鹽鐵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東漢)王符原著,1967,《潛夫論》,臺北,藝文印書館。
30﹒(東漢)崔寔原著,1971,《四民月令》影印本,臺北,藝文印書館。
31﹒(唐)趙蕤原著,1978,《長短經》,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32﹒(宋)阮逸、王震等撰修,1982,《李衞公問對》,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3﹒(宋)高承原著,(明)李果編訂,1966,《事務紀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4﹒(明)楊慎原著,1966,《滇載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35﹒(清)顧祖禹原著,1968,《讀史方輿記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6﹒(清)趙翼原著,1975,《廿二史劄記》,臺北,鼎文書局。
37﹒(唐)劉禹錫原著,瞿蛻圓校點,1999,《劉禹錫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8﹒(宋)陳師道原著,1971,《後山先生集三十卷》,臺北,藝文印書館。
39﹒(南朝梁)蕭統原著,(唐)李善注,1980,《昭明文選》,臺北,河洛圖書。
40﹒(清)嚴可均編輯,198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
41﹒丁福保,1962,《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臺北,世界書局。
42﹒(清)王庭楨、彭崧毓編修,1975,《江夏縣志》,臺北,成文出版公司。
43﹒熊道琛、李權等編修,1969,《鍾祥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二﹒書籍部份:

1﹒竺可楨,1990,《竺可楨全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周樹人(魯迅),1990,《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3﹒黃仁宇,1988,《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
4﹒黃仁宇,1993,《中國大歷史--China: a macro history》,臺北,聯經出版社。
5﹒黃仁宇,1999,《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6﹒寧可,1999,《寧可史學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葛劍雄,1996,《往事和近事》,上海,新知三聯書店。
8﹒金觀濤、劉青峰,1989,《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9﹒童中心,2001,《失衡的帝國--長期影響中國發展的歷史問題》,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0﹒文崇一,1990,《楚文化研究》,臺北,東大出版社印行。
11﹒李學勤,徐吉軍主編,1995,《長江文化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2﹒趙文林、謝淑君,1988,《中國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3﹒劉澤華等主編,1992,《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4﹒張榮明,2001,《中國的國教:從上古到東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5﹒王啟柱,1994,《中國農業起源與發展--中國農業史初探.上下冊》,臺北,渤海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6﹒李根蟠,1997,《中國農業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17﹒孫健,1999,《中國經濟通史.上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8﹒馬持盈,1980,《中國經濟史.第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鄭學檬主編,2000,《中國賦役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孫翊剛主編,2003,《中國財政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1﹒陳高華,錢海浩總主編,1997,《中國軍事制度史.全七卷》,鄭州,大象出版社。
22﹒藍永蔚、黃樸民等,2004,《天地玄黃:五千年的征戰--中國軍事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3﹒余大吉,1998,《中國軍事通史.第七卷.三國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24﹒宋正海、孫關龍、高建國、張秉倫,2002,《中國古代然災異群發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5﹒韓復智,1980,《漢史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6﹒羅彤華,1989,《漢代的流民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7﹒周長山,2001,《漢代城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8﹒卜憲群,2002,《秦漢官僚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9﹒李振宏,2003,《居延漢簡與漢代社會》,北京,中華書局。
30﹒閻愛民,2005,《漢晉家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1﹒王瑞功主編,1997,《諸葛亮研究集成.上下冊》,濟南,齊魯書社。
32﹒盧曉衡主編,2002,《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3﹒鈕先鍾譯,1975, John Collins原著,《大戰略:原理與實踐》,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34﹒鈕先鍾譯,1996, B.H. Liddell-Hart原著,《戰略論:間接路線》,臺北,麥田出版社。
35﹒鈕先鍾譯,1996, Andre Beaufre原著,《戰略緒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36﹒鈕先鍾,1998,《戰略研究入門》,臺北,麥田出版社。
37﹒鈕先鍾譯,2000, J.F.C. Fuller原著,《亞歷山大的將道》,臺北,麥田出版社。
38﹒Michael Howard﹑Peter Paret英譯,鈕先鍾中譯,1980, Carl von Clausewitz原著,《戰爭論全集》,臺北,軍事譯粹出版社。
39﹒蔣緯國,1974,《國家戰略概說》,臺北,三軍大學戰爭學院出版。
40﹒吳春秋,1998,《大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41﹒孔令晟,1995,《大戰略通論》,臺北,好聯出版社。
42﹒譚傳毅,2002,《戰無不勝——中國人的用兵策略》,臺北,時英出版社。
43﹒張羽,2004,《戰爭動員發展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44﹒饒勝文,2002,《佈局天下: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大勢》,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45﹒石泉,2004,《古代荊楚地理新探.續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46﹒呂亞力,1995,《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
47﹒彭懷恩譯著,1996,《政治學》(新版),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48﹒王浦劬等譯,王大衛校訂,1994, David Easton原著,《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二﹒地圖冊:

1﹒朱大仁,2003,《分省中國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2﹒李鹿苹、黃新南,1984,《最新中國區域地圖》,臺北,文化圖書公司。
3﹒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主辦;譚其驤主編,1996,《中國歷史地圖集.全八冊》
,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4﹒張其昀監修;程光裕、徐聖謨主編,1993,《中國歷史地圖.上下冊》,臺北
,文化大學出版社。

三﹒期刊論文:

1﹒丘立崗,1986,論秦的統一戰略:一個結構化分析的個案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臺北。
2﹒王佳煌,1989,諸葛亮的戰略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臺北。
3﹒羅開玉,秦至蜀漢巴蜀地區的農林牧漁副業,《四川文物》,1994年第五期,頁3~9。
4﹒于汝波,關於《李靖問對》的成書時間與主要理論建樹,《軍事歷史研究》,1998年第三期,頁129~135。
5﹒劉琳,論劉備,《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三期,頁70~73。
6﹒黃曉陽,劉備、諸葛亮對吳政策異同論,《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一期,頁46~49。
7﹒梁中效,水經注所記載的三國軍事地理,《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一期,頁72~81。
8﹒王汝鑄,《隆中對》評議之二--劉備與其三謀士,《臨沂師專學報》,1994年第二期,頁47~52。
9﹒宋薇、李斌,蜀國兵力再考--兼與盧華語同志商榷,《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四期,頁42~47。
10﹒顏勇,試論《隆中對》方略的矛盾--兼評《諸葛亮不諫劉備伐吳的究竟》一文,《貴州文史叢刊》,1994年第六期,頁1~4。
11﹒魏殿文,關羽水軍南下考略,《遼寧大學學報》,1996年第四期,頁5~9。
12﹒魏殿文,蜀漢將領東征探微,《文史哲》,1997年第五期,頁47~54。
13﹒廖双初,劉備的忠君思想及其演變,《益陽師專學報》,1994年三月第15卷第二期,頁58~60。
14﹒杜建民,劉備實未借荊州,《齊魯學刊》,1995年第二期,頁73~75。
15﹒李興斌、溫玉川,諸葛亮北伐目的論析,《齊魯學刊》,1995年第三期,頁54~58。
16﹒楊世見,劉備與蜀漢政權的興衰,《川東學刊》(高教研究專號),1997年十月第7卷第四期,頁117~120。
17﹒劉國石,論蜀漢人才缺乏的原因,《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三期,頁19、頁20、頁21、頁33。
18﹒雷勇,蜀漢漢中都督考論,《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一期,頁23~26。
19﹒黃紅軍,關於東漢末年當陽、江陵兩城的定位問題--兼與石泉先生商榷,《江漢論壇》,1995年第一期,頁68、頁69。
20﹒魯西奇、潘晟,漢水下游河道的歷史變遷,《江漢論壇》,2001年第三期,頁36~40。
21﹒魯西奇、潘晟,漢水中游河道的歷史變遷,《歷史地理》,2003年六月第19輯。
22﹒郭德維,楚郢都辨疑,《江漢考古》,1997年第四期,頁38~48。
23﹒余大吉,諸葛亮八陣圖及陣法試探,《中國史研究》,1994年第三期,頁24~33。
24﹒陳亞如,《握奇》經義與八陣原理,《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一期,頁65~71。
25﹒黃今言,東漢軍事後勤的幾個問題,《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二月第29卷第一期,頁63~69。
26﹒黃今言,論秦漢商品市場發育水平的幾個問題,《中國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三期。
27﹒皮明勇,中國古代軍事後勤思想論略,《軍事歷史研究》,1996年第三期,頁113~119。
28﹒張弘,戰國秦漢時期商業資本流向略論,《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六期,頁40~46。

四﹒網站資料:

1﹒長江水利網:http://www.cjw.com.cn
2﹒國學網--中國經濟史論壇:http://economy.guoxue.co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