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6201921434900
DOI 10.6846/TKU.2019.00257
論文名稱(中文) 探究教學於國小生活課程繪畫教學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Action Research of Inquiry Teaching 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Life-Curriculum Painting Lesson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Learning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林小坪
研究生(英文) Hsiao-Ping Lin
學號 70674007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5-28
論文頁數 15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何俐安
委員 - 趙貞怡
委員 - 黃儒傑
關鍵字(中) 繪畫教學
探究教學
生活課程
行動研究
關鍵字(英) Painting lessons
Inquiry teaching
Life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設計一套運用探究教學法的繪畫課程,希望藉此教學設計,幫助低年級學生提升學習興趣與繪畫表現,同時增進教學者的教學知能,以進行更有效的教學。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以研究者目前任教班級的26位二年級學生為對象,教學策略則採用王真麗博士(2005)在「生活課程理論與實務」書中所提出的探究教學法之教學原則與步驟(即引起動機→歸納通則→驗證與應用→價值澄清與行動),設計與實施為期10週的繪畫課程,行動研究過程中透過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運用探究教學法之繪畫教學有助於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態度是關鍵。
    三、本教學策略能讓學生建立清楚的概念,且學生對此教學策略持正向肯定的態度。
    四、本教學策略可供教師運用在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之繪畫教學,並能幫助教師自我成長精進,對於課程進行的流暢度與學生課堂的掌控更臻嫻熟。
    本研究進一步對於研究結果提出討論與建議,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對未來相關研究或繪畫教學提供具體的參考。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imed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painting lessons using th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Through the proposed instruction, we hope not only to help the lower grade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nd painting performance, but also enhance the teaching skill of the teachers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This study employed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argeting the 26 second-grade students who are taught by the researcher. 
This study adopted the teaching strategy proposed by Dr. Wang Zhenli (2005) in her book, Life-Curriculum : Theory and Practice. Based on her instructional principles and the steps, this study planned a 10-week painting lessons.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are:
1. Using th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painting teaching helped to enhance the interest of lower grade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2. The teacher's guidiance was the key in students’ learning.
3. Students were able to establish a clear concept and ha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proposed instructional deisng.
4. This teaching strategy could be used on the painting lessons of the life-curriculum. In addition, it could enhanc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make them more effectively in teaching.
     With the hope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specific reference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or painting lesso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生活課程之意涵與基本理念	10
第二節 兒童繪畫的發展與相關研究	20
第三節 探究教學之意涵與應用	33
第四節 探究教學的實證研究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4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	56
第三節 研究設計	58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2
第五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工具	64
第六節 資料處理	6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70
第一節 實施歷程與困難解決	70
第二節 學生學習結果	102
第三節 教師專業成長與改變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論	117
第二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4
附錄一 教學設計流程	134
附錄二 錄影紀錄	140
附錄三 省思札記	141
附錄四 家長同意書	142
附錄五 訪談大綱與紀錄	143
附錄六 學生回饋單	144
附錄七 協同教師觀察回饋表	145
附錄八 繪畫能力評量表	146
附錄九 學習單	147
附錄十 個別訪談紀錄	150

表目錄
表2-1-1能力指標與十大基本能力對照表	15
表2-4-1探究教學相關研究之研究對象分析	50
表2-4-2探究教學相關研究之類別分析表	51
表2-4-3探究教學相關研究之成效分析表	52
表3-3-1繪畫教學課程架構與內容	59
表3-5-1本研究問題與研究工具對照表	66
表3-6-1本研究資料編碼說明	68
表4-1- 1本行動研究的教學省思與修正	100
表4-2- 1繪畫表現全班平均分數	105
表4-2- 2學生回饋表問題4分析結果	106
表4-2- 3學生回饋表問題6分析結果	106
表4-2- 4學生回饋表問題8分析結果	106
表4-2- 5學生回饋表問題1分析結果	107
表4-2- 6學生回饋表問題2分析結果	107
表4-2- 7學生回饋表問題5分析結果	108
表4-2- 8學生回饋表問題3分析結果	108
表4-2- 9學生回饋表問題7分析結果	109
表4-2- 10第一單元學生訪談紀錄	109
表4-2- 11第二單元學生訪談紀錄	111
表4-2- 12第三單元學生訪談紀錄	112

 
圖目錄
圖2-2-1繪畫發展階段關係圖	23
圖2-3-1探究教學法的過程圖	39
圖3-1-1研究架構圖	55
圖3-4-1研究流程圖	63
圖4-1- 1表情學習單	75
圖4-1- 2教學現場之教師於教室走動關心學生創作	76
圖4-1- 3教學現場之學生分組上台展示作品過程笑聲不斷	77
圖4-1- 4伊登12色相環	78
圖4-1- 5戶外學習活動之踩影子遊戲	79
圖4-1- 6戶外學習活動之學生完成學習單	80
圖4-1- 7第二單元影子觀察學習單	81
圖4-1- 8學生示範動作	81
圖4-1- 9服裝討論分類情形	82
圖4-1- 10教學現場之學生進行人偶動作設計	84
圖4-1- 11學生設計輔助道具	85
圖4-1- 12學生開心的與自己的作品合影	86
圖4-1- 13學校附近景物	88
圖4-1- 14戶外學習活動之學生之觀察與紀錄	89
圖4-1- 15第三單元學習單	90
圖4-1- 16教學現場之學生將觀察到的公園景物畫在黑板上	92
圖4-1- 17教學現場之學生互相討論模仿的情形	94
圖4-1- 18教學現場之學生專注使用水彩的情形	94
圖4-1- 19教學現場之學生學生互相觀摩並選出優秀作品	95
圖4-1- 20教學現場之學生共同討論及完成公園全景圖	97
圖4-1- 21學生作品由圖示表現進入寫實表現之比較	98
圖4-2- 1第一單元我的表情手偶	102
圖4-2- 2第二單元我的好朋友-百變人偶	103
圖4-2- 3第三單元學校附近的公園	104
圖4-3- 1學生訪談與協同教師請益	11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13)。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德育(譯)(1983)。創造與心智的成長:透過藝術談兒童教育(原作者Lowenfeld,V.)。臺北市:文泉。
王真麗(2005)。生活課程理論與實務。臺北:高等教育。
王義成(2012)。兒童美術「美術表現」之體驗學習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秀雄(1896)。美術教育的功能探討。教育資料集刊,11,1-26。
呂燕卿(2002)。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及實施原則。教育論壇,6,219-233。
呂燕卿(2005)。由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省思學生的藝術基本素養。教育研究月刊,130,119-128。
吳清山(2008)。解讀台灣教育改革。臺北:心理。
吳璧純(2008)。找回統整的生活課程:九年一貫生活課程研修及97生活課綱的特色。教育研究月刊,175,22-34。
吳芝儀、李奉儒(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聆綾(2016)。幼兒教師實施科學探究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巫春子(2006)。提昇兒童繪畫中色彩表現之課程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吳慧君(2007)。藝術活動對幼兒視覺藝術概念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李淑玲(2010)。兒童繪畫教學法之研究─步驟引導教學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台北。
李世勳(2016)。基於科學探究教學模式下的翻轉課堂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李秋燕(2013)。接受探究教學之幼兒園男女童在科學能力與科學學習興趣上的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榮彬(2011)。提升學童批判思考能力之5E探究式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峻宏(2015)。探究活動融入國二自然科對低成就生學習成就與動機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明堂、郭明堂(1995)。國小自然科學探究教學模式的析論。 國教天地, 109,56-62。
沈秀燕(2014)。高二數學課室中從合作學習邁向數學探究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寶山(2001)。教學原理與技巧。臺北市:五南。
林進財(1999)。教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林育秀(2004)。科學探究始於生活課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電子期刊【線上資料】,試刊號,2017年4月20日,取自
    http://140.127.36.251/e-journal/試刊號第三期
林佩嬈(2007)。心智圖法對國小兒童繪畫內涵表現影響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麗馨(2010)。圖畫書教學對四年級兒童繪畫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市。
林生傳(2004)。教學新世紀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林慧姍(2014)。使用博物館行動展示盒進行動手做探究活動對七年級學生自然科學習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慧雅(2010)。藉由探究式教學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童正向情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瑞棻(2014)。以團體探究法提昇國小六年級低成就學童閱讀理解與態度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芯伃(2016)。幼兒人物動作繪畫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益全(2014)。兒童繪畫創作之研究─以美術才藝班幼兒與國小兒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夢絹(2014)。雙薪家庭兒童繪畫表現與手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胡寶林(1992)。繪畫與視覺想像力。臺北:遠流。
施美菁(2005)。鷹架學習概念應用於幼稚園藝術教學情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周新富(2014)。教學原理與設計。臺北:五南。
周順德(2016)。以「科學玩具」設計科學探究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一柱擎天」及「聽話的螺旋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周之蔚(2013)。應用探究教學法於社會學習領域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秦葆琦(2001)。國民小學生活課程之內涵及教學設計分析。北市師院「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地方教育輔導工作九年一貫生活課程設計與教學研討會」手冊,1-13。
秦葆琦(2009)。生活課程在地化教學設計的實踐。臺北:國民小學學習領域教學中心-生活課程教學研究中心。2017年5月18日,取自  
    http://laes.ntcu.edu.tw/LastNews/NewMore.aspx?sid=12&bid=4704
唐淑華(2013)。帶著希望的羽翼飛翔—談補救教學在十二年國教的定位與方向。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1),1-12。
陳輝東(2003)。兒童畫的認識與指導。臺北:藝術家。
陳穎彬(1996)。最新兒童繪畫指導。臺北:新形象。
陳玉花(1996)。創造性取向教學對國小兒童繪畫表現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陳玟仰(2007)。運用多媒體教學來提升兒童繪畫創造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美音(2015)。互動式電子白板導入幼兒園繪畫教學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陸雅青(2005)。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臺北市,心理。
陳雨柔(2014)。多元智慧理論運用於國民小學二年級繪畫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祈伶(2015)。實施探究教學對七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低成就生科學學習動機和科學學習參與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琦玲(2017)。探討合作式探究教學提升國小學童科學學習態度與探究能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明鈺(2017)。資訊科技融入5E探究教學對七年級學生生物科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影響─以「血液循環系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陳靜美(2014)。以繪本為媒介之科學探究教學對低年級學童科學探究能力與科學學習興趣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金珠(2007)。體驗式探究教學的模組設計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昱宏(2015)。閱讀融入數學探究教學對於七年級學生數學閱讀理解能力與數學素養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郭怡禎(2013)。不同探究教學模式對高二學生運用QCNLive進行地震學習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禎祥(譯)(1991)。藝術視覺的教育(原作者Eisner,E.W.)。臺北,文景。
張清濱(2000)。探究教學法。師友,395,45-49。
張清濱(2009)。教學原理與實務。臺北:五南。
張育瑋(2010)。多元智能理論運用於繪本教學之研究─以兒童繪畫表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斐宜(2016)。以臆測活動為主的數學探究教學對學生後設認知能力與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靜儀(1995)。自然科探究教學法。屏師科學教育,1,36-45。
梁政道(2007)。影像教學媒體導引對兒童繪畫人物表現中知覺能力影響之研究以桃園縣南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正版)。臺北:教育部。2017年7月19日,取自:https://www.k12ea.gov.tw/ap/sid17_law.aspx
許雅嵐(2016)。新住民兒童與一般兒童繪畫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慶苓(2008)。幼兒美術表現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文山特殊教育學校幼兒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黃小華(2011)。閱讀賞析導入兒童繪畫創作教學研究--以國小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淑慧((2013)。幼兒園教師不同引導方式對幼兒繪畫表現與繪畫內容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黃培碩(2017)。數學探究教學對九年級生學習動機、後設認知能力與學習成就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淑惠(2016)。科學閱讀融入探究教學之研究─ 以四年級月亮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黃韶韵(2015)。探究教學對七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低成就生學習環境感受與學習動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茂在(2007)。「生活課程」理想與實際的落差。十年教改的回顧與展望-課程與教學類,24(4),1-8。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陽麗仙(2013)。幼兒園教師實施科學探究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曾瓊瑤(2005)。運用多元智能教學策略於一年級兒童繪畫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曾雅君(2016)。國中生物教師施行論證式探究教學之實務知識呈現及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生命的演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曾惠青(2008)。引導藝術教案設計:開啟藝術創意視窗。臺北:藝術家。
傅昱森(2014)。美術資優兒童與一般兒童繪畫表現之比較研究:以兒童喜好物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惠娥(2015)。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中兒童繪畫學習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董又愷(2015)。應用結構式探究教學強化國小學生對證據概念的認知及論證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楊明哲(2017)。數學探究教學對八年級生學習成就及學習動機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依瑾(2010)。圖形組織運用於國小四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探究能力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趙家誼(2014)。幼兒繪畫表現形式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潘元石(1999)。怎樣指導兒童畫。臺北:藝術家。
鄭珮君(2014)。由多感官學習探討兒童繪畫創作。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新台北。
鄭雅育(2014)。應用探究教學策略指導學生獨立研究之歷程與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媄婛(2005)。從1962-2001年美勞教科書探討國小美勞教育演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豐榮(1986)。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水牛。
劉豐榮(1984)。艾斯納兒童藝術理論。教師之友,25,6-8。
劉芳婷(2011)。右腦感知力繪畫教學應用於國小低年級繪畫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鄧伊芳(2017)。數學探究教學對七年級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賴育立(2011)。父母教導幼兒藝術學習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賴佩君(2016)。探討探究教學對七年級鄒族學生補救教學之學習成效、自我效能與學習動機的影響 -以開花植物的有性生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賴昱璇(2011)。探究教學法結合數學寫作於高等微積分教與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賴孝隆(2016)。以引導式探究教學提升特殊需求學生科學過程技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賴嘉慧(2014)。在五年級數學課室實踐探究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宜珮(2015)。引導式探究教學模組應用在國小四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戴咏秀(2013)。數學探究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解題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顏伶宇(2012)。以問題引導繪畫教學增進兒童繪畫表現能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貳、英文部分
Bybee, R. W., Taylor, J. A., Gardner, A., Van Scotter, P., Powell, J. C., Westbrook, A., 
& Landes, N. (2006). The BSCS 5E instructional model: Origins and effectiveness. Colorado Springs, Co: BSCS, 5, 88-98.
Colburn, A (2000).An inquiry primer.Science Scope, 23(6), 42-44.
Deters, K. M. (2005). Student opinions regarding inquiry-based lab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82, 1178-1180.
Eisner, E.W. (1976).The Arts,Human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Berkeley, California:McCutdi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Ergul, R., Simsekli, Y., Calis, S., Ozdilek, Z., Gocmencelebi, S., & Sanli, M. (2011). The effects of inquiry-based science teach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science process skills and science attitudes. Bulgar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Policy(BJSEP), 5(1), 48-68.
Goos, M. (2004). Leareing mathematics in a classroom community of inquiry.Journal for Rea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5, 258-291.
Lord, T., & Orkwiszewski, T. (2006). Moving from didactic to I nquiry-based instruction in a science laboratory.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68, 342-345.
Joyce, B., Weil, M., & Calhoun, E. (2004).Models of teaching(7th ed.). Boston, 
MA:Allyn&Bacon.
Suchman, J. R.(1962). The elementary school training program in scientific inquiry. 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Sesen, B. A., & Tarhan, L. (2013). Inquiry-based laboratory activities in electorchemistry: High School Students’Achievements and Attitude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43(1), 413-435.  
Tuan, H., Chin, C., & Shieh, S. (2005). The development of a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students’motivation towards scienc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7, 639-654. 
Wolf, S. J., & Fraser, B. J. (2008). Learning environment, attitudes and achievement among middle-school science students using inquiry-based laboratory activitie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38(3), 321-341. 
Yager, R.E. & Akcay, H. (2010). The advantages of an inquiry approach for science instruction in middle grades. School Science & Mathematics, 110, 5-12.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