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6201821305800
DOI 10.6846/TKU.2018.00304
論文名稱(中文) 自我教導策略結合同儕互評對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門市服務櫃台作業學習成果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Learning Outcomes of Self-instruction Strategy and Peer Assessment on Retail Services Counter Operation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Mil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Learning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2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李佳樺
研究生(英文) Chia-Hua Lee
學號 70574003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8-06-07
論文頁數 22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蔡森暉(ptsai@mail.tku.edu.tw)
委員 - 何俐安
委員 - 蔡銘修
關鍵字(中) 高職輕度智能障礙
自我教導策略
同儕互評
門市服務
關鍵字(英) vocational high school mil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self-instruction strategy
peer assessment
retail servi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高職階段身心障礙學生人數,以智能障礙居第二。其中進到綜合職能科就讀者以「輕度」智能障礙為主,因應本校為商業學校及設科目的-「畢業即就業」,為讓智能障礙學生畢業後順利就業並有相當程度的工作技能及態度,本校於二年級安排考照課程。本研究以「門市服務」為授課內容,將「自我教導策略」結合「同儕互評」運用在門市服務櫃台作業教學上,以行動研究的方式從中觀察、記錄學生學習狀態,再進行研究者本身
反思、調整及修正,以達到學生最佳學習成果。 
    本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如下:1.探討自我教導策略結合同儕互評對學生在門市服務櫃台作業之學習成果為何;2.探討學生對於自我教導策略結合同儕互評的看法;3.探討學生對自我教導策略結合同儕互評的學習態度與動機為何;4.執行自我教導策略及同儕互評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為何;5.透過研究反思,教師在自我教導策略及同儕互評對教學上的專業成長如何。 
    研究結果顯示:1.學生透過自我教導策略結合同儕互評習得櫃台作業成果良好;2.學生對於自我教導策略結合同儕互評皆抱持正面態度;3.學生對自我教導策略學習態度良好且積極;4.研究者遭遇困境為人手不足,無法確實記錄每位學生學習狀況,需增加人力或架設錄影設備;5.研究者的專業成長為能將繁瑣的櫃台作業加以工作分析成智能障礙學生可以吸收且能感到有成就的學習。
英文摘要
Amongst th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hos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re the second most common.  In the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of our school, such students are mainly students with “mil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occupation upon graduation” goal of our school and our department, and to equip intellectually disabled students with proper skill set and working attitude, our school has arranged for technician certification trainings for 2nd year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of “retail services counter operation”, the researcher made use of “self-instruction strategies” combined with “peer assessment.” The learning status of students was observed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for further reflection, adjustment, and change by the researcher to achieve optimal learning results for students.   
    The purpose and quest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below: 1. Exploring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s in retail service counter operation when combining self-instruction strategy with peer assessment; 2. Exploring students' views on self-instruction strategies and peer assessment; 3. Exploring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and motives in self-instruction strategy and peer assessment; 4. The problems met  when executing self-instruction strategy and peer assessment,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m; 5. Through reflection of this study, how is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eachers affected by self-instruction strategy and peer assessment. 
    Study results showed: 1. Students showed satisfactory results when combining self-instruction strategy with peer assessment; 2. Students hel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both self-instruction strategy and peer assessment; 3. Students showed good learning behavior in self-instruction strategy; 4. Because of a shortage of manpower, the researcher cannot maintain a detailed record of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every student.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creased manpower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a video camera in the classroom are needed; 5.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 may help simplify complex procedures of retail service counter operation and thus help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to better absorb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sequently, students’ sense of achievement will be promot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謝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次………………………………………………………………………………………vii 
圖次……………………………………………………………………………………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智能障礙的定義與學習特徵……………………………………9 
第二節 自我教導策略的基本內涵與實施……………………………16 
第三節 同儕互評的基本內涵與理論基礎……………………………………25 
第四節 自我教導策略在智能障礙者教學應用之相關研究…………33 
第五節 探討同儕互評之應用………………………………………………………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43 
第一節 研究設計…………………………………………………………………………43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人員………………………………………………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53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8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成果……………………………………………………………………63 
第一節 行動初期-教學方案產出……………………………………………………63 
第二節 行動中期-教學方案執行……………………………………………………69 
第三節 行動後期-教學方案成果……………………………………………………92 
第四節 研究者的反思與成長…………………………………………………………10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討論與建議…………………………………………………………109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109 
第二節 研究結論………………………………………………………………………………114 
第三節 研究建議…………………………………………………………………………117 
參考文獻………………………………………………………………………………………………120 
中文部分…………………………………………………………………………………120 
英文部分………………………………………………………………………124 
附錄……………………………………………………………………………………………126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126 
附錄二 櫃台作業操作步驟圖字卡………………………………………………………127 
附錄三 教學日誌……………………………………………………………………………134 
附錄四 櫃台作業技能檢核表………………………………………………………………135 
附錄五 A文教服務類技能檢核表…………………………………………………141 
附錄六 櫃台作業學習回饋單…………………………………………………………………202 
附錄七 訪談表………………………………………………………………………………204 
附錄八 櫃台作業試題說明…………………………………………………………………205 
附錄九 櫃台作業指導語……………………………………………………………………211 
附錄十 櫃台作業參考答案……………………………………………………………212 
附錄十一 櫃台作業學習單……………………………………………………………213 
附錄十二 教案……………………………………………………………………………215  
表次 
表 2-1 智能障礙國內外定義…………………………………………………………11 
表 3-1 受試學生簡介表……………………………………………………………49 
表 3-2 教學經驗教師簡介表……………………………………………………………52 
表 3-3 研究工具與研究目的與問題配對表……………………………………57 
表 3-4 原始資料編碼說明…………………………………………………………60 
表 4-1 教案進度安排………………………………………………………………65 
表 4-2 「老師說,學生做」學生訪談回饋………………………………………………70 
表 4-3 「學生大聲說,學生自己做」學生訪談回饋………………………………71 
表 4-4 「學生小聲說,學生自己做」學生訪談回饋…………………………72 
表 4-5 「學生心裡說,學生自己做」學生訪談回饋……………………………74 
表 4-6  同儕互評實況紀錄表……………………………………………………………80 
表 4-7 「A 生與 B 生同儕互評記錄」成果表…………………………………82 
表 4-8 「C 生與 D 生同儕互評記錄」成果表………………………………82 
表 4-9 「E 生與 G 生同儕互評記錄」成果表………………………………83 
表 4-10 「F生與H生同儕互評記錄」成果表…………………………………83 
表 4-11 「櫃台作業操作」整理表…………………………………………………86 
表 4-12 教學方案學習自評表…………………………………………………87 
表 4-13 教學方案學習回饋表……………………………………………………………89 
表 4-14 「A 文教服務類」題型整理表……………………………………………………92 
表 4-15 「學生學習心得感想」統整表……………………………………………102 
圖次 
圖 2-1 自我教導策略教學者與學習者的角色任務………………………………………23 
圖 2-2 同儕互評理論架構圖…………………………………………………………26 
圖 3-1 研究架構圖………………………………………………………………………44 
圖 3-2 研究流程圖……………………………………………………………………47 
圖 3-3 門市服務專科教室……………………………………………………………………48 
圖 4-1 教案修正來源圖………………………………………………………………66 
圖 4-2 同儕互評組別………………………………………………………………77 
圖 4-3  A生通過率……………………………………………………………………93 
圖 4-4  B生通過率……………………………………………………………………………94 
圖 4-5  C生通過率……………………………………………………………………………95 
圖 4-6  D生通過率………………………………………………………………………………96 
圖 4-7  E 生通過率………………………………………………………………………………97 
圖 4-8  F 生通過率………………………………………………………………………………98 
圖 4-9  G生通過率…………………………………………………………………………………………99 
圖 4-10  H生通過率………………………………………………………………………………………10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富雲、鄭守杰(2003)。同儕互評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07),112-124。 
于富雲、鄭守杰、杜明璋、陳德懷(2003)。網路同儕互評與評量標準來源對批判思考能力之影響。南師學報,37(2),1-21。 
王俊良(2007)。部落格小組互評在五年級國語文大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嘉義市。 
朱敬光(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江素鳳(1998)。自我教導策略對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兒童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部辦公室(2017):技能檢定規範之「門市服務」。取自:http://www.wdasec.gov.tw/wdasecch/index.jsp 行政院勞委會(2011):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頁 192-193。 
行政院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2015):技術士技能檢定門市服務職類丙級術科測試應檢參考資料。 
何華國(2004)。啟智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吳芳如(2015)。自我教導策略對降低輕度智能障礙合併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行為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李坤崇(2002)。多元化教學評量理念與推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98),24-36。 
沈慶珩、黃信義(2006)。網路同儕互評在 Moodle 系統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3(3),267-284。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民 102 年 9 月 2 號)。 
身心障礙等級(民 97 年 7 月 1 日)。 
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民 104 年 12 月 16 日)。 
卓宜青(2001)。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及同儕評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新竹市。 
周俊龍(2004)。團體溝通機制對網路同儕互評效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碩士學位班,臺南市。 
林玉華(1995)。自我教導策略對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童之教學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宜樺(2017)。同儕互評運用於七年級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林坤燦(1998)。智能障礙者職業教育與訓練。臺北:五南。 
林珊如、楊國鑫、劉旨峰、袁賢銘(2001)。工業職業學校組合語言程式設計推行同儕互評的個案研究:互評效度及學生態度。技術學刊,16(4),613-623。 
林秋每、林坤燦(2009)。圖示-自我教導方案對增進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清潔類工作技能學習成效之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1),219-242。 
林英文(2002)。線上同儕評量對國中生簡報製作技能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家麒(2013)。自我教導訓練方案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學習大型清潔機具操作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惠芬(1997)。自我教導問-答閱讀策略對國中輕度智能不足學生閱讀理解效果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2),103-123。 
林惠芬(2006)。智能障礙者教育。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頁 137-162。臺北:五南。 
林朝敏(2004)。網路學習歷程檔案系統中提供自動化工作日誌支援同儕互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資訊,臺南市。 
洪榮照(1991)。以認知行為自我教導訓練改變兒童內在語言。國教輔導,31(2),20-26。 
洪榮照(2001)。認知行為學派的學習理論。載於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應用。頁 147-206。臺北市:心理。
胡雅各(1993)。自我教導與配合輔助性教學提示之自我教導策略對重度智能障礙者職業技能養成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特殊教育性別平等資源網(2017):特殊教育統計查詢。取自:   http://gender.set.edu.tw/statistics.asp 紐文英(2010):美國智能和發展障礙協會 2010 年定義的內容和意涵。國小特殊教育,49,21-32。 
高珮芩(2014)。自我教導策略之工作樣本訓練課程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工作專注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96):八十三學年度高職特殊教育實驗班實施成效報告。取自:行政 A1006。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2010):高職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教屬特教網路中心(2014):高級中等學校提升身心障礙學生融合教育計畫。取自:https://www.aide.edu.tw/Introduction/Default.aspx 
許天威(2001)。行為改變之理論與應用。高雄:復文。 
許雅涵、吳毓瑩(2004)。同儕互評的策略及意義:一個道德科教學的行動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7 (3),55-73。 
陳政見(2008)。行為改變技術。台北:華都文化。 
陳湘(2000)。特殊兒童之自我教導訓練初探。大專體育(51),90-94。 
陳榮華(1995)。智能不足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陸莉、黃玉枝、林秀錦、朱慧娟(2000)。智能障礙輔導手冊。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書院。 
黃美惠(2008)。自我教導策略對高職特教班學生工作社會技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葉靜秋(2015)。同儕互評導入國中八年級數位作品製作之成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楊潔芝、楊麗文(2015)。門市服務丙級技能檢定學術科。台北,基峰資訊。 
廖池鳳(1989)。自我教導訓練。諮商與輔導(38),2-9。 
廖池鳳(1990)。認知治療理論與技術。頁 123-141。台北:天馬文化。 
劉映伶(2012)。自我教導策略對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門市服務清潔技能學習成效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劉勝鈺(2003)。使用資訊科技學習數學:以網路同儕互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士班,新竹市。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台北,五南。 
鄭守杰(2003)。網路同儕互評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 
蕭純如(2009)。網路同儕互評應用於藝術設計領域之研究—以「電腦動畫」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嘉義市。 
簡茂發(1991)。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4),11-17。 
藍瑋琛(1991)。自我教導法在啟智班數學教學上的應用。特教園丁,7(1),6-8。  
二、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rowder, D. E., & Minarovic, T. J. (2000). Utilizing sight words in self-instruction training for employees with moderate mental retardation in competitive job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35(1), 78-89. 
Cormier, W. H., & Cormier, L. S. (2nd ed.). (1985). Interviewing stategies for helpers:fundamental skills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Monterey, CA:     Wadworth. 
Falchikov, N. (1995). Peer feedback marking: developing peer assessment. Innovation 
Falchikov, N. & Goldfinch, J. (2000). Student Peer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 Meta-Analysis Comparing Peer and Teacher Mark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0(3), 287-322.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Hayes, B. K., & Taplin, J. E. (1993). Development of conceptual knowledge in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Retardation, 98(2), 293-303.
Kirk, S. A., Gallagher, J. J. & Anastasiow, N. J. (2006).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11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Meichenbaum, D. H., & Goodman, J. (1971). Training implusive children to talk to themselves: A means of developing self-control. Journal of A Abnormal     Psychology, 77(2), 115-126.  
Meichenbaum, D. H. (1986). 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In F. K. Kanfer, & A. P. Goldstein (Eds.). Helping People Change: A textbook of methods (pp.346-380).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Orsmond, P., Merry, S. & Reiling, K. (1996). The importance of marking criteria in the use of peer assessment.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1(3), 239-250. 
Piaget, J. (1970). Extracts from Piaget's theory. In P. H. Mussen(Ed). M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703-732. 
Piaget, J. (1971). Science of educat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Longman: London.
Schunk,D.H. (1995). Self-efficacy and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In J. E Schwartz, H. L. (2010). Facebook: The new classroom commons? The Education Digest,75(5), 39-42. 
Thomas, C. H. & Patton, J. R.(1994).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 with milder forms of retardation. In M. Beirne-Smith, J. R. Patton & R. Ittenbach (Eds.). Mental      Retardation (4th ed., pp.205-240). New York: 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 
Topping, K. J. (1998b). Peer assisted learning. I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Topping, K. J. (1998a). Peer assessment betwe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8, 249-276. 
Topping, K. J., & Ehly, S.E. (2001). Peer-assiste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12(2),113-132. 
Vygotsky, L. S.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Vygotsky, L.S. (1978). 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