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6200921420200
DOI 10.6846/TKU.2009.00286
論文名稱(中文) 文化知識與日常生活:美容節目之場域形構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Cultural Knowledge and Everyday Life: An Analysis of Field of Beauty Progra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徐雅慧
研究生(英文) Ya-Huei Hsu
學號 69505013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05
論文頁數 12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傳陽(093663@mail.tku.edu.tw)
委員 - 羅世宏(shihhung.lo@gmail.com)
委員 - 吳怡國(ykw@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美容節目
場域
文化資本
權力
生活風格
文化中介者
關鍵字(英) Beauty Program
Field
Cultural Capital
Power
Lifestyle
Cultural Intermedia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社會中的流行時尚風潮隨著媒體的蓬勃發展不斷地帶給人們新的衝擊,人們不但已有了追求美麗的基本認知,也開始主動的尋求媒介中的流行資訊,以讓自己更加自信美麗。各種傳播媒體因應人們的需求提供了各類流行資訊的選擇,本研究擬以近期新興的節目類型-「美容節目」為研究對象,以期透過美容節目的分析了解到流行文化場域中的結構關係、節目的中介性角色以及對於社會大眾的生活風格形塑意義。

  基於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三點研究問題:
一、探討<女人我最大>於社會所扮演的文化中介角色及相關問題。
二、探討<女人我最大>的場域關係。
三、探討美容性節目如何將流行文化知識轉化為生活風格之習癖。

  本研究以美容節目之首<女人我最大>為例,探討當中的場域關係、文化中介者的角色扮演,以及如何形塑大眾的生活風格。本研究採用深入訪談與資料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其深入了解節目的場域關係等相關研究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事實上,節目中的專家達人所中介的是「美的觀念」,從根本的觀念養成開始灌輸觀眾愛美的信念,透過美妝教學的模式為生活注入美的元素,養成觀眾的習癖,而場域中的專家達人得以在節目中以較高地位之姿傳遞流行資訊的權力來源為其豐厚的文化資本,這樣的文化資本累積讓他們在流行文化的場域中擁有了界定流行文化知識的權力,不只傳遞了瞬息萬變的流行趨勢,也傳授了一套文化實踐的良方,讓抽象的美麗在生活中有了落實的可能。節目透過模式化的陳述模式不但喚起也滿足了觀眾的流行需求,觀眾與達人的文化資本差異更讓場域中的權力結構更加顯著。在美容節目的分析中,我們看見了其流行文化的中介性功能,也看見了文化資本在場域中所挾帶著的高度支配權力。因此,在追求美麗已成為常民生活風格的現象中,不僅反映了當代社會的趨勢走向,也提供了我們一個反思的面向,思考著追求流行的自主性與資本主義之間所存在的矛盾關係。
英文摘要
The fashion wave goes along with prosperous media and excites people in society. People not only have the basic cognition of pursuing beauty, but also seek fashion information from media actively to make them be more confident and beautiful. Various media follows people’s needs and offer various kinds options of fashion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know the structure of fashion cultural field, the cultural intermediary role of progra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forming people’s lifestyle , this study analyze emerging program type – beauty program as a example.  

  The research questions of this study are: 
1.	The cultural intermediary role of “WomanQueen” and related questions.
2.	The concern of field of “Woman”.
3.	How does beauty program change the fashion cultural knowledge into lifestyle as habitus.

  This study analyzes premier beauty program “WomanQueen” as a example and wants to make sense of the concern of field , the cultural intermediary role and the ways of forming people’s lifestyle .To find out the concern of field and related questions of program ,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study includes : in-depth interviews and data analysis . 

  The result of study shows the program transmits the concept of beauty through the expert as an intermediary. They help people form a habit with basic idea and instill the notion of like to look good into people. Audiences form their habits through watching the make-up teaching model and infuse the element of beauty into their life. The expert’s abundant cultural capital is the power cause to impart fashion information with higher status in the program. The accumul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makes them have the power to define fashion cultural knowledge in the filed. They communicate not only the fashion trend that varies minute to minute but also an effective prescription of practicing fashion cultural. The prescription renders abstract beauty for practicable possibility in our life .This program not only arouses but also satisfies audience’s fashion needs by way of modeling conversation. A great diversity of cultural capital between audiences and experts makes the power structure in the field more notable. We descry the intermediary function with fashion culture of beauty program by the analysis of it. Furthermore, we also detect cultural capital carries greatly power of domination in the field. Therefore the phenomenon of pursuing beautiful looking becomes folk’s lifestyle shows the trend of the present society and also offers us the direction of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We can reflect th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onomy of pursing fashion and capitalis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5
      第三節  研究目的………………………………………9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理論探討………………………………………11
      第二節  流行文化的相關研究…………………………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48
   第一節  研究方法概述…………………………………48
   第二節  研究流程圖……………………………………49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問題…………………………51
第四章  美容節目之探究…………………………………………53
   第一節  美容節目與閱聽人……………………………53
   第二節  美容節目的興起………………………………57
   第三節  研究對象「女人我最大」……………………65
第五章	資料分析………………………………………………69
   第一節  節目之中介性角色……………………………72
   第二節  節目之場域關係與文化實踐…………………79
   第三節  流行文化資訊轉化為流行知識與生活風格…9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03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10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13
參考文獻……………………………………………………………114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王塗德(1986)。《妝扮+麗質=美女:使您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高雄:大眾書局。
王境夆(2003)。《台灣流行女裝品牌資產變數之探討》。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保仁 (2006)。《媒體流行文化影響青少年認同與消費─以日韓偶像劇為例》。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古田隆彥著,陳寶蓮譯(1990)。《生活市場最尖端:觀察成熟消費社會的九個角度=生活市場最先端》。台北:遠流。
弗留葛爾(Flugel,J.)(1991)。《服裝心理學》,水牛圖書。
包亞明譯(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 (原書Bourdieu,1997著)
司艳譯(2001)。《認同的空間-全球媒介、電子世界景觀和文化邊界》。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David Morley & Kevin 7Robins,1995著)
白育珮(2004)。《時尚雜誌中的性別角色區隔---男性雜誌與女性雜誌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雅琳(2004)。《品牌形象與生活形態影響時尚男性雜誌消費行為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修譯(1992)。《美貌的神話》。臺北:自立晚報。(原書:Wolf,Naomi[1991]
The Beauty Myth: how images of beauty are used against women)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李維譯(1998)。《流行體系(II):流行的神話》。台北:桂冠。(原書Barthes,R.著)
邱莉玲(1999)。《廣告陽謀:廣告創意大公開》。台北:時報。
邱誌勇 (1999)。《消費藝術:電視廣告象徵符號的建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麗珍(2001)。《女性雜誌中美容美體論述的解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慧雯(2002)。《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的實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真(2004),《從後現代思潮解讀流行時尚符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進福等譯(2005)。《傳播時代的文化》。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原書James Lull等著)
李猛、李康譯(2008)。《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麥田。(原書Bourdieu,P. and Wacquant,L.J.D著) 
林資敏, 陳德文著(2000)。《生活型態寫真館》。台北:黎明。
林志鴻(2002)。《時尚符號的媒體產製與消費:以中國風流行風潮下的本土時尚意識為例》。輔大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恩盈(2002),《星巴克人在台北-消費文化的省思》。政治大學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逸叡(2002)。《越界的日本流行文化現象:『哈日族』十五人的生活風格實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碩士論文。
林黛嫚(2002)。《文學場域的雅俗之爭-1980年代小說族現象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亦蘋(2002),《時尚虛擬社群之人際互動網絡研究》。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珮琪(2002)。《解讀少女雜誌廣告中的美貌迷思》。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慧 (2004),《980年代西方流行時尚對中國風呈現之探討》,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論文。
周玲霞(2004)。《文化資本與書籍消費的關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鄧懿貞(2005),《全球化下的台灣女性流行時尚雜誌研究》,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所碩士論文。
星野克美等著,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商品圖騰化、都市劇場化、消費符號化》。台北:遠流。
紀佳嫻(2004)。《解碼女性雜誌的時尚編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宣揚(1991)。《結構主義》。台北:遠流。
高宣揚(1992)。結構主義。(再版)台北市:遠流。
涂瑞華譯(1996)。《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台北:亞太。(原書Joseph Straubhaar,Robert LaRose著)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原書:Strauss,A. and Corbin,J.[1990].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馬傑偉(1998)。《電視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台北:五南。
孫治本(2001)。<生活風格與社會結構的研究>,《東吳社會學報》。11:79-111。
徐子超譯(2001)。《BOBO族──新社會精英的崛起》。台北:遠流。(原書
Brooks, David著)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 = Pierre Bourdieu》。台北:生智。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
徐崇嵐(2003),《『鄉土』如何論戰?一個場域與權力的分析》。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治本(2004)。《個人化與生活風格社群》。台北:唐山。
陳秉璋,陳信木合著(1990)。《價值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正國譯(1993)。《暸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原書Fiske, J.著) 
陳光興等譯(1994)。《文化,社會與媒體》,台北:遠流。(原書Gurevitch,M.等著) 
張淑麗(1994)。<解構與建構之後:女性雜誌、女性主義與大眾文化研究>,《中外文學》,23 (2):110-125。
陳儒修、高玉芳(1994)。<我美故我在:論美體工程、女性身體與女性主義>,《傳播文化》,4:195-208。
張錦華、柯永輝等(1995)。《媒體的女人,女人的媒體(上)》。台北:碩人。
張定綺譯(1995)。《流行陰謀》。台北:時報。(原書Coleridge, N.著)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台北:詹氏書局。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張恭啟譯(1998)。《文化變遷的理論》。台北:遠流。(原書Steward,J.H.著).
敖軍譯(1998)。《流行體系》。台北:桂冠。(Barthes,R.著)
陳杏枝(1999)。<社會化>,《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梁光嚴譯(2000)《全球化: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原書Roberson.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陳淑芬(2000)。《她們的美麗與哀愁-女性雜誌的美貌建構與讀者使用之研究》。國立政大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張錦華(2000)。〈1982至 1999台灣瘦身廣告研究—多面向的研究〉,《廣告學研究》,15:67-114。
連慶雄(2001)。《社會資本、行銷智慧資本與績效─以房屋仲介業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論文。
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Storey,J.著) 
梁暉昌(2001)。《大學社團活動場域之探究----以東吳大學社團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張錦華(2002)。《女為悅己者瘦?媒介效果與主體研究》。台北:正中。
張克擎(2005)。《流行時尚電視節目行銷策略之研究:以TVBS-G「女人我最大」節目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萍(2005)。《女性雜誌讀者之生活型態、購買涉入感與廣告訴求偏好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秋譯(2006)。《文化社會學的實踐》。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原書Laura Desfor Edles著)
陳怡潔(2006),《美貌!資本?場域。─女性業務外貌價值剖析》。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燕琪(2006)。《臺灣女性時尚雜誌內容分析與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鳳(2006)。<美麗大作戰─物化或是自主>,《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235:46-47。
彭懷恩, 張力可譯(1990)。《社會學思想史》。台北:風雲論壇。(原書Swingewood,A.著)
馮建三(1992)。《資訊˙錢˙權: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台北:時報文化。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 : 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三民。
黃文貞(1997)。《流行及其符號生產機制:以服飾流行工業為例》。台大社會所碩士論文。
黃結梅(1998) 。<福科的啓示:策略性模式的權力分析>,《社會科學理論學報》,第一卷第二期,頁335。
費勇譯(2001)。《時尚的哲學》。北京:文化藝術。(原書:Simmel,The Philosophy of Fashion)
曾無艷(2003)。〈時尚雜誌培養的潮流跟屁蟲>,《新華網》。上網日期:2008年10月22日。(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life/2003-01/29/content_712511.htm)
辜振豐(2004)。《時尚考:流行知識的歷史秘密》。台北:城邦文化。
彭翠亭(2005,12月17日)。<美麗最大,美容流行節目的行銷風潮>。東方線上Isurvey。2007年6月11日,取自
http://www.isurvey.com.tw/cgi-bin/big5/file/pu50?&q1=v2&q22=3046&q7=20&q8=20080123-211.74.132.1804:02&q9=1&q2=1&q33
黃奕華(2006)。《女性流行時尚雜誌封面設計感性意象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尚智、陳世昌(2006)。<流行新「視」界,聊美容、談保養,教主各擁山頭>。《中國時報電子報》,上網日期:2008年9月15日。(網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1-movie+95030)
楊惠淳(2001)。《流行焦慮概念之探討與測量建構發展》。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舒晴(2007)。《流行時尚節目置入方式對消費者態度與購買意願之影響研究》。佛光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源煌(1991)。《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文化。 
蔡筱穎、郭光予譯(1996)。《現代社會學》。台北:遠流。(原編者.Durard,J.P. and Weil,R)
蔡蕙如(2000)。《流行時尚的斷裂與差異:中國風在台灣》。台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蔡筱穎譯(2000)。《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原書Bourdieu, P.著)
蔡文輝、李紹嶸(2002)。《社會學概要》。台北:五南。
趙家齡(2004)。《青少年電視使用行為與流行文化偏好關聯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麗鶖(2004)。《文化中介者與閱讀主權:以讀書會與讀者俱樂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少宸(2008)。《內隱知識分享的節目收視動機與個人專業形象型塑之關聯性研究-以時尚美容節目「女人我最大」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振武(1984)。《流行生活型態與服飾購買行為》。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劉維公(1991)。《消費文化與象徵鬥爭:消費文化理論的反省》。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8。
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
168:10-25。
劉小楓選編,顧仁明譯(2001)。《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台北:聯經。(原書Simmel,G.著)  
鄧敏宏(2003)。《從羅蘭巴特與布西亞看流行文化的未來發展趨勢》。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靜宜譯(2004)。《流行溝通》。台北:桂冠。(原書Barnard, M.著)
.鄭元寶等譯(2005)。《時髦的身體:時尚、衣著、和現代性社會理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原書:Entwistle, J.The Fashioned Body: Fashion, Dress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魯爾(2005)。《傳播時代的文化》。台北:韋伯文化。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The lifestyle society》。台北:天下。
劉平君(2007)。<流行文化的解構觀>,《新聞學研究》,90:141-178。
錢俊譯(1992)。《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原書Dreyfus,H.L. and Rabinow,P.著)
賴守誠(1992)。《臺北廣告人與當代臺灣的消費文化:一個文化中介者的個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嵐蘭譯(2006)。《現代媒介文化:批判的基礎》。台北:三民。(原書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modern media cultures )
盧嵐蘭(2007)。《閲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五南。
賴守誠(2008)。<現代食物運動的浪潮中享用傳統飲食:義大利慢食運動及台灣客家飲食運動的文化經濟>,《文化研究學報》,86。
鍾翠玲(1998)。《妳是我的姐妹:電腦中介傳播環境下的美容言談》。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西君(2006)。<把美麗變成全民運動>。《Career雜誌》,359:34-37。
顏湘如譯(2006)。《原來,我們的生活很巴黎:13個創造歷史的時尚創意》。台北:天下遠見。(原書DeJean,J.著) 
羅雅萱譯(2008)。《趨勢學.學趨勢:剖析趨勢成因,預測趨勢大未來》。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公司。(原書 Vejlgaard,H.著) . 
蘇蘅譯(1993)。《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理論和效果的透視》。台北:遠流。(原書Davis,D.K.and Barch,S.J.著).
蘇峰山(1996)。<傅柯對於權力之分析>。載於黃瑞祺主編,《歐洲社會理論》(頁99-164)。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顧仁明譯(2001)。《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台北,聯經。(原書:Simmel,G.,1895著)
Top66冠票網(網址:http://www.top66.com.tw/)
全國最大彩妝保養品討論區「美妝in talking」(網址:http://www.intalking.com/)
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網站

英文書目:
Bourdieu, P.1984). 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1998). On television. New York : New Press.
Bourdieu, P. (2000) : fieldwork in culture.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Chaney, D.(1996). Lifestyles. London: Routledge.
Fiske,J. (1989).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Unwin Hyman.
Ferguson,K.E.(1984).The feminist case against bureaucracy.Philade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M.(1970).The order of things,trans.A.Anon,London:Routledge
Griffin, L.(1999). An Analysis of Meaning Creation through the Intgration of Sociology and Literature: A Critical Ethnography of A Romance Reading Group. Mas. D. diss., University of Houston.
Jameson,F.(1998).The cultural turn :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 Postmodern. London : Verso. 
Kymlicka,W.(1991).iberalism, community and culture.Oxford:Clarendon Press.
Scott Lash and Roland Robertson(1995).Global modernitie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amont, M., & Lareau,A.(1988).Cultural capital : Allusions, gaps and glissandos in rec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Sociological Theory,6,153-168.
Mack,E.T.(2002).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Cultural Authority in Interwar Japan. Ph. 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McGinley, W.; Conley, K.; White, J.W.(2000). Pedagogy for a Few: Book Club Discussion Guides and the Modern Book Industry as Literature Teacher.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44 (Nov): 204-215
Swartz, D.(1945). Culture & power :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Weedman, J, E.(1989).Communication Patterns among Cultural Gatekeepers; A Sociometric Analysis of Interactions among Editors, Reviewers, and Critic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Mas. D.,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19-12-31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19-12-31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