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3201521280700
DOI 10.6846/TKU.2015.00265
論文名稱(中文) 以替代經驗實施國小中年級生命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Action Research to Utilize Vicarious Experiences for the Life Education among Fourth Grader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Learning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1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吳婉真
研究生(英文) Wan-Chen Wu
學號 79574021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1-16
論文頁數 14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慶帆(cfchen@mail.tku.edu.tw)
委員 - 張瓊穗(cschang@mail.tku.edu.tw)
委員 - 林麗娟(Lins1005@mail.fju.edu.tw)
關鍵字(中) 替代經驗
生命教育
行動研究
關鍵字(英) Vicarious Experiences
Life Education
Action Resear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行動研究試圖理解研究者任教的中年級班級學生學習生命教育相關主題的歷程,希望透過這研究所進行的觀察來了解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歷程與師生互動的情形,另一方面也透過對學習者的訪談理解學習者認識學習內容的過程,以及透過文件實物分析進行相關檢驗,而冀望此教學行動歷程的洞悉與領悟得以幫助學習者更清楚的認知,減少在生命教育課程遇到的困難,為以後的教學提供資訊,或對生命教育的教學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二:1.透過行動研究探討以替代經驗實施生命教育課程中師生互動的歷程。2.了解學生在生命教育課程中的學習歷程。
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一、	學童依據替代經驗有助於建構正向的生命態度,逐漸從愛惜自己的生命進展到尊重別人的生命。
二、	老師的學習動機與行為對學童而言,是ㄧ種最直接的替代性經驗。
三、	影片的放映能引發學童關心生命議題的興趣。
四、	生命教育課程的發展應切合學童的生活經驗。
五、	生命教育有潛移默化的成效,激發學童的惻隱之心,化為生活實踐。
六、	課程實施時應注意提供學童有效的鷹架,可善加運用偶發性事件。
行動研究需要不斷的回顧與省思,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省思與建議,作為教學輔助或未來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ctivity is to study Life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grade classes instructed by the author.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life education is studied by the observat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udent and teacher.  Such as, the interview with the learners about the learning content, and the analyses of relevant articles.  We would like to understand Life Education in depth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futur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objects of this activity are listed as followed:
1. To study the learning method of vicarious experience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2.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of Life Education.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ll the information will be collected by means of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searching. After recording and analys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and their learning process, a conclusion will be conducted.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 gained from this research activity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r the supporting materials for teaching in the future.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re:
1). Vicarious experience learning method helps the students form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develop gradually from cherishing one's own life to respecting others' life.
2). Teacher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are the most direct vicarious experience to students.
3). Playing videos can ari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topic of caring about life.
4).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in line with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5). The Life Education can influence the characters of students to have compassion and apply to their daily lives.
6). Scaffolding instructions are to be provided to the students together with accidental events if there is an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生命教育內涵與課程實施	17
第二節	生命教育與情意教學之重要性	19
第三節	與替代經驗相關的生命教育教學策略	22
第四節	生命教育的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方案	38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人員	44
第四節	生命教育課程設計	52
第五節	研究資料蒐集	55
第六節	研究資料分析	56
第七節	研究的信效度	60
第四章	我的生命教育教學故事	61
第一節	行動前的省思	61
第二節	師生互動的歷程	66
第三節	學生在生命教育中的學習歷程	76
第四節	第一次行動研究之省思	79
第五節	教導孩子感同身受的一課	81
第六節	第二次行動研究後的回顧與省思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論	117
第二節	建議與省思	121
參考文獻	125
附錄一 活動一教學設計	131
附錄二 活動二教學設計	134
附錄三 活動三教學設計	136
附錄四 活動四教學設計	138
附錄五 活動五教學設計	140
附錄六 活動六教學設計	142
附錄七 活動七教學設計	144

vi

表次

表3-2-1第一次行動研究生命教育課程計畫

.......................................41

表3-2-2第二次行動研究生命教育課程計畫

.......................................42

表3-2-3 研究問題與資料蒐集的對軸檢視表

.......................................43

表3-3-1 班級學生特殊狀況背景統計表..............................................49

表3-4-1第一次行動研究生命教育課程設計

........................................52

表3-4-2第二次行動研究生命教育課程設計

.......................................54

表3-6-1 資料處理編號系統............................................................. 

表4-2-1 討論問題類型與清單

...............................................................68

圖次

圖3-1-1 生命教育行動研究之研究架構

.............................................36

圖3-3-1 學校平面簡圖

..................................................................46

圖3-3-2 教室的陳設圖

..................................................................47

圖4-2-1 愛惜生命的教學架構圖

......................................................67

圖4-2-2 實現自我的教學架構圖

......................................................72

圖4-5-1 「會愛的小天使」的教學架構圖

..........................................83

圖4-5-2 第二次行動研究「愛惜生命」的教學架構圖

............................87

圖4-5-3 有關野天鵝故事的角色扮演活動流程..................................103

圖4-5-4 學生在生命教育中的學習歷程...........................................10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卞娜娜、陳怡君、凱恩(譯)(2008)。第56號教室的奇蹟(原作者:R. Esquith)。臺北市:高寶國際。(原著出版年:2007)
方能御(譯)(1993)。道德發展心理學(原作者:G. F. McLean & R. T. Knowles)。臺北市:台灣商務。
白裕承(譯)(1998)。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原作者:M. Albom)。臺北市:大塊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朱建民(1996)。專業倫理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通識教育,3(2),33-56。
吳文忠、謝名起(譯)(2004)。課堂研究(原作者:T. L. Good, J. E. Brophy)。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2)
吳事穎(2004)。陪小四生閱讀生命-由兒童讀物引導進入生命教育主題教學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宜玲(2007)。電影在哲學教學中的應用。哲學與文化,34(9),105-124。
吳淑英(2004)。生命教育方案對國小資優學童生命意義感影響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4(2),17-42。
宋文里(譯)(1990)。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原作者:C. Rogers)。臺北市:桂冠。
李淑珺(譯)(2009)。好人肯定有好報(原作者:S. Post & J. Neimark)。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2007)
沈清松(1996)。倫理學理論與專業倫理教育。通識教育季刊,3(2),1-17。
易之新(譯)(2003)。存在心理治療(原作者:I. D. Yalom)。臺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80)
林仕章(2007)。國小教師對生命教育共有體驗創意教學的認知及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雨蒨(譯)(2008)。自由寫手的故事(原作者:E. Gruwell)。臺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07)
林綺雲(2006)。台灣生命教育場域的省思。研習資訊,23(4),33-36。
邱亮基(2007)。電影式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姚大鈞(譯)(2005)。集體失憶的年代(原作者:J. Jacobs)。臺北市:大塊文化。(原著出版年:2004)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市:麗文文化。
洪志成等(譯)(2003)。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原作者:J. R. Fraenkel & N. E. Wallen)。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年:1983)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原作者:H. Altrichter, P. Posch & B. Somekh)。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gigabyte.fxsh.tyc.edu.tw/net_university/paper/net_uni_paper_A1.htm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27-57。
高熏芳等(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J. A. Maxwell)。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商業周刊-一台兩世-多媒體。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06 /atwn2face/download/
國民教育司97年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 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張美惠(譯)(1996)。EQ(原作者:D. Goleman)。臺北市:時報。
張淑美(2000)。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實施概況與省思──以台灣省與高雄市中等學校教師對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3),72-90。
張淑美、蔡淑敏(譯)(2007)。學校為何存在?美國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原作者:R. Miller)。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7)
張榮偉、張靈聰(2006)。試論班杜拉社會學習論的學習自控觀。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2(2),126-130。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取自http://teach.eje.edu.tw /9CC /fields/2003/language.php
許秀霞(2004)。生命教育對高職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福智生命教育理念為主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郭博文(1990)。經驗與理性-美國哲學析論。臺北市:聯經。
陳向明(2002a)。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2b)。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建榮(2004)。電影融入教學於國小生命教育課程教學模式之設計與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課程中生命教育的規劃與實施。 教育資料集刊,26 ,237-263。
陳國雄(2003)。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討---國小教師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婷君、歐陽端端(譯)(2013)。改變生命(原作者:T. Tunstall)。新北市:漫步文化。
傅佩榮(2006)。拓展生命的深度與寬度。臺北市:天下文化。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載於李遠哲等著,享受生命-生命教育(1-7頁)。臺北市:聯經。
曾德琪(2003)。羅傑斯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探索。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0(1),43-48。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馮文全、徐東(2006)。論班杜拉社會學習道德教育思想。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5(5),126-129。
黃孟嬌(譯)(2008)。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原作者:M. White)。臺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2007)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41-253頁)。臺北市:寰宇。
董大敏(2007)。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當代社會德育意義。理論界,2007(4),90-91。
鄒濬智(2008)。如何在通識課程中妥善運用影視教材?──從「電影與人生百態」課程的設計理念談起。研究與動態,17,161-176。
趙惠玲(2004/08)。後現代藝術教育思潮:視覺文化藝術教育。台灣教育,628,14-22。
潘世尊(2001)。羅吉斯的人本教育觀:理論、實踐與反省。屏東師院學報,15,203-230。
蔡秀紋(2010)。生命教育卡通影片教學對國小學童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宜容(譯)(2001)。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原作者:A. Chambers)。臺北市:天衛文化。(原著出版年:1993)
蔡明昌、吳瓊洳(2004)。融入式生命教育的課程設計,教育學刊,23,159-182。
錢永鎮(1999)。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取自http://www.scps.tcc.edu.tw/room /p3/handout/liu011.htm
錢永鎮(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取自http://gigabyte.fxsh.tyc. edu.tw/net_university/paper/net_uni_paper_E1.htm
薛春光(2001)。融入九年一貫課程的生命教育藍圖。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147-154頁)。臺北市:心理。
羅薰芬(2000)。美國課堂叢林戰:一位台灣老師的異國教學經驗。臺北市:天下文化。

二、英文部分

Clark, R. E. (1994). Media and metho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2 (3), 7-10.
Driscoll, M. P. (2005). Psychology of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 Boston: Allyn & Bacon.
GATE ( Global Alliance for Transforming Education) (1991). Education 2000: A Holistic Perspective. Retrieved from http://www.ties-edu.org/GATE/gate.html.
Glasser, W. (1990). The Quality School: Managing Students without Coercion. [S.l.] : HarperCollins e-Books, 2014. 
Kozma, R. B. (1991). Learning with Media.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2), 179-211.
McLean, G. F. & Ellrod, F. E. (1992).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for mor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 act and agent. San Antonio, TX: CRVP.
Merrill, M. D. (2007). The Proper Stud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R. A. Reiser & J. V. Dempsey (Eds.), 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Reiser, R. A. (1994). Clark's invitation to the dance: An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2(2), 45-48.
Roszak, T. ( 1978 ). Person/Planet: The Creative Dis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Society. Garden City, NY: Anchor/ Doubleday.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