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101201315291300
DOI 10.6846/TKU.2013.00289
論文名稱(中文) 大學生Facebook使用行為與線上公民參與之關聯-以淡江大學學生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User Behavior and Online Citizen Participation - the Case Study of TamKang University's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1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張鴻文
研究生(英文) Hung-Wen Chang
學號 69964007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12-19
論文頁數 10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洪美仁(meijhung@gmail.com)
委員 - 林聰吉(tjlin@mail.tku.edu.tw)
委員 - 陳順孝(chen328@gmail.com)
關鍵字(中) 虛擬社群
公民參與
政治效能感
Facebook
關鍵字(英) Virtual community
Citizen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efficacy
Facebook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廣義的公民參與為焦點,探討Facebook是否能夠提升大學生對公共事務的資訊取得、意見分享與討論,以及民意調查和連署活動之參與。過去文獻指出學生族群礙於生活上的不便或本身政治效能感的低落而參與公共事務的程度普遍偏低,而社群媒體具有成本低、便利性高和傳播迅速等優點,故想找出學生族群最常使用的社群媒體是否可以促進其線上公民參與。具體的研究問題包括有: 大學生實際上透過Facebook進行公民參與的經驗為何,對於線上公民參與的看法,以及可能影響線上公民參與的程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透過專家深度訪談法來瞭解Facebook對促進公民參與可能存在的優勢與限制,並以此修正研究架構與問卷設計;本研究接著針對淡江大學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利用線上問卷網站my Survey進行施測,透過Facebook上的張貼,共計取得198個有效樣本,最後利用SPSS 17.0統計軟體進行檢定。
	從線上公民參與的問卷結果中可以發現,淡江大學學生目前在實際經驗方面還是處於一個比較低迷的狀況。問卷統計的分析結果指出影響線上公民參與的主要因素仍是實體公民參與和政治效能感。而在Facebook使用行為當中,學習機會動機方面會對線上公民參與的實際經驗有所正面影響,愈是因為學習機會動機而使用Facebook的人,其在線上公民參與的實際經驗來講也會來得愈為豐富;而在線上公民參與主觀評估方面則愈是因為學習機會動機與資訊蒐集動機而使用Facebook的人,其在對於線上公民參與的主觀評估上也會來得更為肯定。
而本研究最後也針對淡江大學大學生的Facebook使用行為、政治效能感以及實體公民參與這些變項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給予適當的建議,期望能提供未來關於線上公民參與研究與實務一些作為參考。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focuses on whether or not Facebook can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rough obtaining information, sharing opinion and engaging in discussion about important public issues, as well as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opinion surveys and petition activities. Past literature pointed out generally low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among students because of the inconvenience or low political efficacy.New social media such as Facebook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convenience therefore has the potential to encourage more student particip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 of online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rough Facebook, their attitudes toward online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the main factors deciding students’ online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rough Facebook.
This study first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to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Facebook to promote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n an online survey targeting TamKang Unviersity students was conducted with a total of 198 valid samples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 17.0 statistical software.
Surve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vel of online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rough Facebook among TamKang University students remain low. The main factors of online citizen participation are expereirence of participation in real life and political efficacy. Hopefully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evidence about online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suggestions about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nlin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圖表次............................................................................................................................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公民參與的定義與重要性.............................................................. 10
第二節 公民參與的類型.............................................................................. 15
第三節 社群媒體的興起與影響力.............................................................. 18
第四節 社群媒體與公民參與...................................................................... 22
第三章 訪談設計與結果...................................................................................... 30
第一節 訪談設計與執行.............................................................................. 30
第二節 訪談成果分析.................................................................................. 30
第四章 問卷設計與執行...................................................................................... 41
第一節 問卷架構.......................................................................................... 42
第二節 變項操作性定義.............................................................................. 43
第三節 資料處理方法.................................................................................. 48
第五章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51
第一節 基本資料.......................................................................................... 51
第二節 Facebook 使用行為 ......................................................................... 54
第三節 線上公民參與實際經驗分析.......................................................... 65
第四節 線上公民參與主觀評估分析.......................................................... 70
第五節 統計分析結果整理.......................................................................... 7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0
參考文獻...................................................................................................................... 82
附錄一.......................................................................................................................... 93
附錄二........................................................................................................................ 102

圖表次
圖1 研究架構圖 .................................................... 6
圖2 研究流程圖 .................................................... 9
表1 IAP2 公民參與光譜 ............................................ 17
表2 Facebook 功能一覽表 ........................................... 22
表3 線上公民參與個案中的IAP2 公民參與光譜 ........................ 27
表4 訪談對象列表 ................................................. 30
表5-1 概念型定義-個人資料 ........................................ 43
表5-2 概念型定義-Facebook 使用行為-使用情況 ....................... 44
表5-3 概念型定義-Facebook 使用行為-使用動機 ....................... 44
表5-4 概念型定義-政治效能感 ...................................... 45
表5-5 概念型定義-實體公民參與 .................................... 45
表5-6 概念型定義-線上公民參與的實際經驗 .......................... 46
表5-7 概念型定義-線上公民參與的主觀評估 .......................... 47
表6-1 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 ....................................... 53
表6-2 Facebook 使用行為之次數分配表 ............................... 55
表6-3 變數合併表 ................................................. 56
表6-4 性別與Facebook 使用行為比較表 .............................. 58
表6-5 學院與Facebook 使用行為比較表 .............................. 58
表6-6 年級與Facebook 使用行為比較表 .............................. 60
表6-7 每月可使用金錢額度與Facebook 使用行為比較表 ................ 61
表6-8 是否擁有智慧型手機與Facebook 使用行為比較表 ................ 61
表6-9 是否有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習慣與Facebook 使用行為比較表 ...... 62
表6-10 網路使用經驗與Facebook 使用行為比較表 ..................... 63
表6-11 每週平均上網時數與Facebook 使用行為比較表 ................. 64
表7-1 線上公民參與的實際經驗線性迴歸模型表 ....................... 67
表7-2 線上公民參與的實際經驗次數分配表 ........................... 69
表8-1 線上公民參與的主觀評估線性迴歸模型表 ....................... 72
表8-2 線上公民參與的主觀評估次數分配表 ........................... 74
表9 統計分析結果整理 ............................................. 77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內政部(1995)。從社區發展的觀點,看社區、社區意識與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頁:1-4。
方瑞華(2001)。虛擬社群網站之使用者評估—以TaipeiLink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王秀槐(2004)。教學使命的重新定位-美國著名大學追求教學品質卓越的策略。載於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編)。21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回應:趨勢、課程、治理。臺北縣淡水鎮:淡大出版中心。頁:267-293。
王淑娟(2010)。社群網站使用者行為模式之研究-以臉書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王嵩音(2006)。網路使用與選舉參與之研究-以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3(4),頁:71-102。
王熙哲、丁耀民(2008)。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資訊管理學報,15(1),頁:53-72。
丘為君(2003)。燃燒的青春:二十世紀學生運動與臺灣。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板橋:稻鄉出版社,2003。頁iii-xiii。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2)。100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未出版。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0)。民國九十九年直轄市市長選舉訪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余曉婷(2011)。候選人Facebook粉絲專頁之使用意圖研究—UTAUT模型驗證。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親恩(2007)。臺灣民眾的政治信任差異。臺灣政治學刊,11(1),頁:147-200。
李仲彬(2011)。「信任」在電子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文獻檢閱為基礎的初探性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9,頁:105-147。
李仲彬、陳敦源、黃東益、蕭乃沂(2008)。網路投票可以提昇投票率嗎?—以政治大學學生生會網路投票為例。臺灣民主季刊,5(3),頁:1-32。
李美玲(2010)。大學住宿生之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研究—以北部一所公立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李振清(2009)。二十一世紀公民教育的範疇與前瞻。臺灣教育,659,頁:2-13。
杜繐芬(2009)。臺灣南部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對公民素養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辛莉萍(2010)。以網路社群使用者的知覺價值探討持續使用行為意向:以Facebook為例。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林水波、王崇斌(1999)。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3,頁:175:202。
林水波、王崇斌(1999)。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3,頁:175-202。
林瑞欽(1995)。社區意識凝聚之道。社會福利,118,頁8-17。
林聰吉(2007)。社會網絡、政治討論與投票參與。選舉研究,第十四卷第二期,頁:1-24。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柯慧真、邵揮洲(2005)。大專校院學生網路使用形態及其對學習與身心之影響。教育部九十三年度補助計畫期末報告。2011年3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moeec/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5286。
洪維佳(2010)。大專院校服務學習課程模式分析與公民意識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孫建文(2008)。大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徐西森、連廷嘉(2001)。大專學生網路沉迷行為及其路徑模式之驗證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0,頁:119-149。
高希均(2003)。反冷漠的知識人。臺北市: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
張秀雄、李琪明(2002)。理想公民資質之探討—臺灣地區個案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2,頁:1-32。
張卿卿(2002a)。競選新聞框架與廣告訴求對選民政治效能與信賴感的影響。新聞學研究,70,頁:135-165。
張卿卿(2002b)。競選媒體使用對選民競選議題知識與政治效能感的影響—以2000年總統大選為例。選舉研究,9(1), 頁:1-39。
張卿卿(2002c)。大學生的政治媒介認知、政治媒介行為與其政治效能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係。選舉研究,9(2),頁:37-63。
張卿卿(2006)。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新聞學研究, 86,頁:45-90。
張卿卿、羅光輝。追求知識、認同或娛樂? 政論性談話節目的內容與閱聽眾收視動機的探討。新聞學研究, 93,頁:83-139。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
教育部(2004)。九十三年度補助計畫期末報告-大學校院學生網路使用型態及其對學習與身心之影響。2011年3月19日。取自:http://content.nadp.
莊豐嘉(2011)。臺灣公民新聞堀起對公共政策之衝擊—從樂生、大埔到反國光石化事件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友。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許國興(2007)。臺灣中部三縣市高中職進修學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焜發(2008)。由「樂生事件」論教師公民參與之信念與實踐及其對教育工作的影響。教育實踐與研究,21(1),頁:1-32。
陳世敏(2000)。小媒介立大功。新聞學研究,62,頁:175-182。
陳孝庭(2003)。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北大學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秀瑄(2003)。正面和負面政治廣告對政治知識、政治犬儒主義與政治效能感、投票行為的影響:以2002年臺北市長選舉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定銘(2002)。臺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東升(2004)。檢視公民社會的觀念-公共領域與私領域的尊重。載於楊淑芬(主編),面對公與義-建構宏觀、包容、分享的社會。臺北市:時報文化。頁:220-227。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原作者:D.McQuail)。臺北: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1995)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24,頁:95-128。
陳政麟(2007)。以科技接受模式觀點探討高科技人員使用部落格行為意向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映儒(2011)。社群網站特性與使用者忠誠度、持續參與意圖之關係研究。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淑萍(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陸輝(2003)。政治信任、施政表現與民眾對臺灣民主的展望。臺灣政治學刊,7(2),頁:149-188。
陳陸輝(2006)。政治信任的政治後果—以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3(2),頁:39-62。
陳陸輝、耿曙(2008)。政治效能感與政黨認同對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以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5(1),頁:87-118。
陳陸輝、連偉廷(2008)。知性、黨性與資訊-臺灣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分析。臺灣民主季刊,5(3),頁:121-156。
陳尊鈺(2011)。非營利組織社群媒體行銷運用—以Facebook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敦源(2009)。民主治理與電子化參與。T&D飛訊, 83,頁:1-18。
陳敦源、李仲彬、黃東益(2007)。應用資訊通訊科技可以改善「公眾接觸」嗎? 臺灣個案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5(3),頁:51-92。
陳敦源、黃東益、蕭乃沂(2004)。電子化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中的網路公民參與。研考雙月刊,28(4),頁:36-51。
曾淑芬、何振誠(2011)。E世代的公民參與行為之研究—以網路知名部落客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碩士學位學程。未出版。
游欣儀(2004)。臺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公民意識、公民參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黃東益、李仲彬(2010)。電子治理與民眾對政府信任:臺灣的個案分析。行政暨政策學報,51,頁:77-124。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市:左岸文化出版社。
楊堤雅(1999)。網際網路虛擬社群成員之角色與溝通互動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楊錦雀(2002)。公民參與我國節約能源政策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劉怡彣(2008)。不同背景大學生的多元經驗和公民參與、學習表現之關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育璟(2003)。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行為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盧沛樺(2010)。網路動員與青年公民參與:以PTT 鄉民求災團為例。2010年中華傳播學會暨第四屆數位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民雄。
盧沛樺(2011)。鄉民全都「讚」出來:初探反國光石化運動的青年網路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揚基(2000a)。臺灣中部地區高中生公民意識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NSC 89-2413-H-212-003-S)。
蕭揚基(2000b)。學校公民教育與公民意識。研究與動態,2,頁:75-88。
蕭遠(2011)。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運動中的動員結構與組織型態? —臺北野草莓學運為個案研究。臺灣民主季刊,8(3),頁:45-85。
顏伯霖(2010)。Facebook對大學生人際關係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顏秀美(2003)。公立高中學生新聞媒體閱聽行為與政治信任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羅盈珊(2009)。北臺灣大學生新聞素養和公民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羅晉(2008)。電子化參與的效益與風險:民眾對政府網站的認知與使用行為之初探。資訊社會研究,15,頁:181-208。
蘇敬棠(2010)。社會網絡連帶關係對於社群訊息傳遞之影響-以Facebook社群網站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顧忠華(2005)。解讀社會力:臺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社大文庫005。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社。
龔涵君(2011)。Facebook之廣告效果研究—以PLaiN服飾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英文文獻:
Allport,G. W. (1935). Attitude. In C. Murchison. (ED), A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798-844. Worcester, MA: Cland University Press.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4),216-224.
Barber,B. (1984).Strong democracy:Participatory politice for a new 
ag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arber, Benjamin. (1984). Strong democracy: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alch, George I. (1974). “Multiple Indicators in Survey Research: The Concept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Methodology, Vol. 1,No. 2:1-43.
Bucy, E. P., D’Angel, P.,& Newhagen, J. (1999). The engaged electorate: New media ues a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In Kaid, L. L., & Bystorm, D. G. (Eds.), The electronic Election: Perspectives on the 1996 Campaign Communication. Mahwah, NJ:Erlbaum.
Craig, Stephen C., Richard G. Niemi, and Glenn E. Silver. (1990)”Political Efficacy and Trust: A Report on the NES Pilot Study Items.”Political Behavior, Vol. 12, No.3:289-314.
Campbell, Angus, Gerald Gurin, and Warren E. Miller (1954).The Voter 
	Decides.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Caputo,D. A. (2005).A campus view:Civic engagement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community.National Civic Review, Summer 2005,94(2),3-9.
Davila,A. & Mora,M.T. (2007).Do gender and ethnicity affect civic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process? CIRCLE Wrong Paper 53, January 2007.
Eyler,J., & Giles, D.E. (1999).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learing?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Engberg, M.E. (2007). Educating the workforce for the 21st century: a cross-
	Disciplinary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undergraduate experience on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a pluralistic orienta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48(3), 283-317.
Finkel, Steven E. (1985). Reciprocal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fficacy: A Pane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9(4):891-913.
Gamson, W. A. (1971). Political trust and its ramifications. In G. Abcarian & J. W. Soule(Eds.) Social psychology and political behavior: Problems and Prospects. Columbus Ohio:Charl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
Gurin,P.,Nagda,B. A. & Lopez, G. (2004).The benefits of diversity in 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60(1),17-34.
Hagel,J.and Armstrong, A., (1997). Net Gain: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
Hetherington, Marc J. (2005). Why Trust Matters:Declining Political Trust and the Demise of American Liberalism.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ennings, M. K., & Zeitner, V. (2003). Internet use and civic engagement: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67, 331-334.
Kwok,J. S., & Gao, S. (2004). Knowledge sharing community in P2P network: a study of motiv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8(1), 94-102. doi:10.1108/13673270410523934.
Lin, H.F. (2008). Determinants of successful Virtual Communities: Contributions from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Factor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45(8), 522-527.
Lane, Robert E. (1959). Political Lite: Why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Lin, Y., & Lim, S. (2002). Relationships of media use to political cynicism and efficacy: A preliminary study of young Korean voter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2(1), 25-39.
Oldfield,A. (1990).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Civic republicanism and the modern world. Lodon:Routledge.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democrac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Romm, C.,Pliskin, N., & Clarker, R. (1997).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Society:Toward an Intergrative Three Phas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7(4), 261-270.
Rheingold, Howard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mtier. Reading, Mass.:Addison-Wesley Pub.Co.
Schubert, P., & Ginsburg, M. (2000). Virtual communities of transaction:The role of personalization in electronic commerce. Electronic Markets, 10(1), 45-55.
Teo,T. S. H, S. C. Srivastava, & L. Jiang (2009). Trust and electronic government success: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25(3), 99-131.
Weissberg, Robert (1975). “Political Efficacy and Political Illusion.”Journal of Politics, Vol. 37, No. 2:469-87.
Whitaker, G. P. (1980). Coproduction: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service delive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s, 40(3), 240-246.

網路資料:
Adler, R. P., and Christopher,A. J. (1998). Internet community printer: Overview and business opportunity. Retrieved 4, 2007, from
 http://www.digitalpaces,biz/pages/primer_01.htm1
Sysomos(2009)。Inside Facebook page.http://www.sysomos.com/insideFacebook/
董氏基金會(2006)。大學生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ry.asp?This=66&Page=1.
孫傳雄(2009)。Facebook行銷大補帖。
	http://bolg.chinatimes.com/tomsun/archive/2009/10/09/439653.html.
數位時代(2008)。Facebook的成功之道。
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9472.
數位時代(2009)。Facebook加速前進,用戶參觀數超越MySpace近兩成。http://www.bnext.com.tw/FocusDay_1668.
高佑嘉(2009)。Facebook再創社群網站的價值。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focus&id=428. 
陳順孝(2008)。野草莓運動的傳播分析(草稿)。
	http://www.ashaw.org/2008/12/post.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