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008200920072600
DOI 10.6846/TKU.2009.01253
論文名稱(中文) 街道美術館
論文名稱(英文) Street Galler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黃瀚慧
研究生(英文) Han-Hui Hang
學號 69636044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25
論文頁數 11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珍誠(097016@mail.tku.edu.tw)
指導教授 - 王俊雄(098448@mail.tku.edu.tw)
委員 - 施宣光(mailto:sgshih@mail.ntust.edu.tw)
委員 - 江冠勳(kankun@mail.tnnua.edu.tw)
關鍵字(中) 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館
公共藝術
街道美術館
關鍵字(英) Contemporary Arts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Public Arts
Street Galle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城市中有許多事物是單調反覆的在運作,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些單調反覆的事物已被我們習以為常,甚至忽略。我們每天生活變得呆板,思考受限於重複的框架之中,重複的動作使我們缺乏了一股幹勁。因此本研究開始思考如何將藝術融合在城市之中以增加城市生活的趣味,並深入地去討論如何利用一些簡單的手法、一些設計的巧思,一種結合了當代藝術概念的空間操作,去創造出一些特殊的城市氛圍,利用這些氛圍為我們的街道、這個城市創造出特有的韻律感,來改善這個城市的冷漠孤寂。在城市中置入藝術作品,也許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帶來思考的啟發,使我們的精神在不自覺中振奮並帶動城市居民的藝術素養,使得人們行走其中時,不再那麼的空洞、沒生命力。

    台北市當代藝術館為台灣第一座推廣當代藝術的美術館,本研究希望能強化台北市當代藝術館的精神,將當代藝術推廣並發生在美術館的周遭,期望大同區的街景能有更豐富活潑的表現。並在推廣當代藝術的過程中,試著了解如何在都市公共空間環境裡面,藉由觀察某地區的人文歷史特色、交通現況、生活環境、氣候環境、地理環境、消費行為…等因素,創造出屬於當地居民的公共藝術空間,並期望能更進一步地利用藝術來推展「社區營造」以及「創造都市空間新面貌」。然而要做到這一切並不容易,有許多諸如「如何使當地居民和公共藝術空間產生共鳴」之類的課題;本研究希望能藉由透過將美術館或藝術中心的活動蔓延到周遭的街道上,使得街道被藝術所入侵,街道因而成為了城市中另類的美術館。
英文摘要
There are so many events working on monotonically in the city, and only in that way the city goes on continually.  Day after day, those routines were regarded as usual gradually, even disregarded.  Our lives become meaningless and boring, our thoughts are limited in the redundant frames, our energy is weakened by those repeatedly movement.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issues of how come the city with arts would be, and surveys deeply of creating special atmosphere by some simple but designative ways combining with the concept of contemporary arts.  For every street in a city, create its own unique rhythmical image and to decrease the coldness and loneliness of the city.  Cities with art works may enrich our lives and also gives us inspiration of thought.  Our spirits would be encouraged without awareness, and raise the art accomplishments of the livings in a city.  The streets will be no longer empty and live-less when walking across it.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 is the first art museum that promotes contemporary art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is to strengthen the spirit of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 and to make that happen all around the museum, expecting that the scene of the streets of DaTung area would become more and more vivid.  During the process, we tried to discuss how to create a public area for local livings by observing factors like, the special of history human culture, the traffic conditions, living environment, climate condition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onsumer behaviors, …etc., and wish to improve building-up the community and creating a new looking for urban space.  However, it is not easy to do all the mentioned.  There are lots of issues like, “how to connect local residents with public art”.  Therefore, the major task of our research is that, “let the streets be involved by art, and become a different museum of the city”, and by locating some art gallery or art museums around the street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3
    1-1	研究動機	4
            1-1-1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4
            1-1-2	地方行銷正在流行	5
            1-1-3	現代藝術正反映出現代人的真實情感	6
            1-1-4	城市中人與人的疏離	7
            1-1-5	當代藝術正悄悄的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	8
            1-1-6	藝術已不再嚴肅	9
            1-1-7	創意市集集合創意	10
            1-1-8	轉型中的台北市民	12
            1-1-9	小結	13
    1-2	研究目的	14
            1-2-1	改變街道的景觀,增加街道的趣味	16
            1-2-2	放慢城市的步調,體會生活的韻律	16
            1-2-3	轉型中生活模式的探討	17
            1-2-4	減緩都市人緊張的生活步調	18
            1-2-5	探討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	18
            1-2-6	都市中的美學,空間體驗感受	19
            1-2-7	以現代藝術的角度反思建築	21
    1-3	研究架構	22
第二章、	相關背景與案例	25
    2-1	相關背景	25
            2-1-1	當代藝術的發展	25
            2-1-2	時間地圖	27
    2-2	相關節慶活動	28
            2-2-1	奔牛節 CowParade	28
            2-2-2	東區粉樂町	30
            2-2-3	宜蘭國際童玩節	35
            2-2-4	城市行動藝術節	38	
            2-2-5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	42
    2-3	相關建築案例	47
            2-3-1	Parc de la Villette 拉維列特公園	47
            2-3-2	飯田橋地鐵車站	48
            2-3-3	海安路藝術造街	49
            2-3-4	花布的力量	51
第三章、	基地介紹	54
    3-1	基地選擇: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	54
    3-2	基地介紹	56
    3-3	小結	57
第四章、	設計操作	59
    4-1	前導設計操作	59
            4-1-1	以音樂侵入街道	59
            4-1-2	藉由Hanna Werning入侵都市	62
            4-1-3	設計前導小結	62
    4-2	黑暗城市	63
            4-2-1	展覽概述	63
            4-2-2	點亮都市的夜晚	64
            4-2-3	黑夜之美	66
    4-3	流行的意外	67
            4-3-1	展覽概述	67
            4-3-2	服裝與流行	69
            4-3-3	超人符號與盲流	75
    4-4	第二層皮膚	77
            4-4-1	展覽概述	77
            4-4-2	不垃圾的垃圾筒	79	
            4-4-3	Second Skin	83
    4-5	V2特區	84
            4-5-1	展覽概述	84
            4-5-2	變化的資訊	85
            4-5-3	互動	86
    4-6	樹是有血管的	87
            4-6-1	展覽概述	87
            4-6-2	紅線	88
            4-6-3	科技與自然環境	89
    4-7	慢	90
            4-7-1	展覽概述	90
            4-7-2	放慢姿態,體驗生活	91
            4-7-3	或許慢活比較快活	97
    4-8	超介面	99
            4-8-1	展覽概述	99
            4-8-2	斑馬非馬	100
            4-8-3	超越載體的冰冷藝術	104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發展	107
    5-1城市是件花衣裳	107
    5-2結論	109
附錄:基地初訪小感	111
參考文獻	113
    中文論文	113
    中文書目	113
    英文書目	115
    參考網站	115


圖1-1>>>統一而劃一的生活充斥著我們的周遭	3
圖1-2>>>哥德式教堂	4
圖1-3>>>牯嶺街創意市集	10
圖2-1>>>達達主義杜象的作品	25
圖2-2>>>安迪•渥荷作品	26
圖2-3>>>奔牛節活動照片	28
圖2-4>>>奔牛節活動照片	29
圖2-5>>>粉樂町活動照片	31
圖2-6>>>粉樂町活動照片    	32
圖2-7>>>粉樂町導覽地圖     	34
圖2-8>>>童玩節活動照片    	35
圖2-9>>>童玩節宣傳明信片     	36
圖2-10>>>童玩節宣傳圖案     	37
圖2-11>>>2003童玩節導覽海報    	37
圖2-12>>>城市行動藝術節宣傳圖案    	38
圖2-13>>>城市行動藝術節宣傳海報	40
圖2-14>>>城市行動藝術活動照片  	40
圖2-15>>>城市行動藝術活動照片	40
圖2-16>>>城市行動藝術節活動照片	41
圖2-17>>>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導覽地圖	42
圖2-18>>>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活動照片	43
圖2-19>>>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宣傳海報	44

圖2-20>>>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活動照片	44
圖2-21>>>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活動照片	44
圖2-22>>>牯嶺街書香創意市宣傳海報	44
圖2-23>>>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活動照片	45
圖2-24>>>Parc de la Villette的點線面系統	47
圖2-25>>>飯田橋車站  	48
圖2-26>>>海安路藝術造街相關照片	49
圖2-27>>>海安路藝術造街相關照片	50
圖2-28>>> 2008年LV於台灣民主紀念館的開幕活動	51
圖2-29>>> CHANEL Mobile Art	51
圖2-30>>> MINI Clubman Taiwan	51
圖3-1>>>南京西中山商圈街道現況	54
圖3-2>>>台北當代館歷史發展沿革	55
圖3-3>>>台北當代藝術館照片	56
圖4-1>>>將斑馬線比喻為琴鍵,象徵街道有如音樂般充滿韻律	59
圖4-2>>>Sax phone入侵各個店面	60
圖4-3>>>敲擊水杯	61
圖4-4>>>街頭演奏	61
圖4-5>>>Hanna Werning入侵店面	62
圖4-6>>>路燈設計-燭光	64
圖4-7>>>路燈設計-草嶼間	65
圖4-8>>>1965年服裝史上的經典款式「蒙德里安裝」(Mondrian Dress) 	67

圖4-9>>> 流行的意外示意說明 	69
圖4-10>>> T-shirt設計—流行是個意外麼?	70
圖4-11>>> T-shirt設計—權力崇拜	71
圖4-12>>> T-shirt設計—老鷹在飛	72
圖4-13>>> T-shirt設計—我不是一件T-shirt	73
圖4-14>>> T-shirt設計—你有幾張卡?	74
圖4-15>>>超人	75
圖4-16>>>垃圾桶設計—米奇垃圾桶	79
圖4-17>>>垃圾桶設計—TORO貓	 80
圖4-18>>>垃圾桶設計—RILAKKUMA	81
圖4-19>>>垃圾桶設計—FORE FRONT STAYREAL	82
圖4-20>>>掛滿爬藤的資訊看板	85
圖4-21>>>紅線系列-木地板	88
圖4-22>>>椅子系列—腳型木椅	91
圖4-23>>>椅子系列—落葉椅	92
圖4-24>>>椅子系列—圓形廣場中的隨意椅	93
圖4-25>>>椅子系列—極簡椅	94
圖4-26>>>椅子系列—展示椅	95
圖4-27>>>椅子系列—樹枝躺椅	96
圖4-28>>>斑馬線設計—我是斑馬線	100
圖4-29>>>斑馬線設計—本尊現身	101
圖4-30>>>斑馬線設計—豹馬仔	101
圖4-31>>>斑馬線設計—走馬看花	102
圖4-32>>>斑馬線設計—如詩如畫	103
參考文獻
中文論文

蔡嘉生
2000《以當代藝術及媒體探討下階段的建築空間》,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

李怡賡
2005《創意城市的新演繹:以創意網絡與大直社區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

陳德凡
2009《策展城市Curant-ING city》,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

中文書目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1993《看不見的城市》,時報出版。

陳坤宏
1996《消費文化理論》,揚智文化事業。

王維潔
1999《南歐廣場探索》,田園城市。

林一中
2003《這裡,那裡》,田園城市。

林熺俊
2005《街頭美學–設施公共藝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Carl Honor’e
2005《慢活》,顏湘如譯,大塊文化。

詹仁雄
2005《美學的經濟》,風格者。

張小虹
2006《城市是件花衣裳》,中外文學,第34卷,第10期。

李欣頻
2006《台北觀自在》,左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007《相遇,尋訪遊樂場》,台北文化局。

2007《第二層皮膚》,財團法人當代藝術基金會/台北當代藝術館。

2008《黑暗城市+城市之眼》,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台北當代藝術館。

2008《藝術家雜誌》,第66卷,第三期,藝術家雜誌社。

劉維公
2006《風格社會》,天下雜誌。

王怡穎
2006《創意市集》,三采文化。

胡朝聖
2007〈再訪快樂的角落—粉樂町II〉,《粉樂町(二) 導覽手冊》,富邦藝術基金會。

金.愛德華茲(Kim Edwards)
2007,《The Memory Keeper’s Daughter》,木馬出版社。

湯皇珍
2009《尋找藝術》,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英文書目

Elaine Scarry
1987《The Body in Pain: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Wor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won Kwon
2004《One Place After Another: Site-Specific Art and Locational Identity》,The MIT Press。

參考網站
http://blog.chinatimes.com
http://class.tngs.tn.edu.tw
http://g76330.pixnet.net 
http://icar.yam.com/article 
http://roamover.blogspot.com
視覺素養學習網
http://vr.theatre.ntu.edu.tw
http://www.archinfo.com.tw
http://www.ylib.com/art/artist
http://www.mocataipei.org.tw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