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007201713362400
DOI 10.6846/TKU.2017.00337
論文名稱(中文) 《《夷堅志》初四志稱謂詞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Appellation Words in Yi Jian Zhi:First Four Annal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郭俊宏
研究生(英文) Chun-Hung Kuo
學號 60102004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4
論文頁數 12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婉瑜(t4185@mail.nknu.edu.tw)
委員 - 曾昱夫(124527@mail.tku.edu.tw)
委員 - 楊如雪(yukiyang@ntnu.edu.tw)
關鍵字(中) 《夷堅志》
稱謂詞
親屬稱謂
社會稱謂
宋代
關鍵字(英) Yi Jian Zhi
Appellation Words
Kinship title
Social appellation
Song dynas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以近代漢語作為研究時間,此時之漢語研究以口語為主,最後選定南宋洪邁所著之志怪筆記小說—《夷堅志》,以前八十卷作為整理範圍,以稱謂詞作為觀察基準,試圖探究近代漢語之特質,筆者將前八十卷之稱謂以親屬、社會二分,並且作出統計,最後對照稱謂辭典之權威—《漢語稱謂大詞典》藉此了解近代漢語稱謂之原貌。
第二章為《夷堅志》初四志親屬稱謂之整理,詳細整理初四志中出現之親屬稱謂並一一溯源、解釋。
第三章為《夷堅志》初四志社會稱謂之整理,該章詳細列出並針對無法立即辨別意義之稱謂做溯源、解釋。
第四章為未見於《漢語稱謂大詞典》之稱謂總整理,該章詳細列出未收稱謂,對於某些未收於《漢語稱謂大詞典》之稱謂進行溯源、舉例,並依未收稱謂的部分觀察近代漢語之特質。
英文摘要
In this research, I chose modern Chinese as my research topic, and finally selected the Hongmai’s novels, Yi Jianzhi. Yi Jianzhi were tales of the miraculous novels and Hongmai was born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 selected the top eighty volumes of Yi Jianzhi as the scope of the study, observed the appellation, and trie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hinese. I sorted the appellation into relatives and social dichotomy, and made statistics. Finally, I used an authoritative dictionary, HANYU CHENWEI DACIDIAN,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modern Chines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relatives’ appellation of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of Yi Jian Zhi. In this chapter, there will be explanations and description of origin of the relatives’ appellation.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social appellation of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of Yi Jian Zhi. In this chapter, there will be explanations and description for the words that cannot be recognized immediately.
The last chapter is the general finishing of appellation which could not be found in the authoritative dictionary, HANYU CHENWEI DACIDIAN. In this chapter, there will be explanations and description for the words that could not be found in HANYU CHENWEI DACIDIAN. Finally, I trie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hines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表目次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漢語史分期	2
第三節 稱謂語與稱呼語	3
第四節 稱謂系統	5
第五節 文獻檢討	6
第六節 研究材料	9
第七節 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親屬稱謂	12
第一節 血親父系稱謂	12
第二節 血親母系稱謂	48
第三節 姻親夫系稱謂	52
第四節 姻親妻系稱謂	59
第五節 其他親屬稱謂	67
第六節 小結	75
第三章 社會稱謂	76
第一節 社會關係稱謂	76
第二節 百工稱謂	78
第三節 表身份之稱謂	86
第四節 表品行之稱謂	93
第五節 年齡稱謂	94
第六節 情感稱謂	94
第七節 性別稱謂	97
第八節 其他	98
第九節 小結	100
第四章 溯源疑義、稱謂失收及《夷堅志》初四志之稱謂構詞特點	101
第一節 溯源疑義	102
第二節 未能收錄	103
第三節 構詞特點	109
第四節 小結	110
第五章 結語	112
引用書目	114
附錄一 稱謂頁數索引(以筆畫排序)	123
 
表目次
(一)、祖輩、曾祖輩及相關稱謂	13
(二)、父輩稱謂	16
(三)、父之兄弟輩及其配偶稱謂	22
(四)、父之姊妹輩及其配偶稱謂	24
(五)、兄弟輩及其配偶之稱謂	24
(六)、姊妹輩及其配偶稱謂	29
(七)、堂、表兄弟姊妹稱謂	33
(八)、子輩及其配偶稱謂	34
(九)、侄輩者稱謂	45
(十)、孫輩者及其配偶稱謂	46
(十一)、外祖輩稱謂	48
(十二)、母之同輩及其配偶稱謂	49
(十三)、母之子、孫輩稱謂	50
(十四)、夫之父母輩稱謂	52
(十五)、夫稱謂	55
(十六)、夫之同輩稱謂	58
(十七)、妻之父母輩稱謂	59
(十八)、妻、妾之稱謂	60
(十九)、妻之同輩稱謂	66
(二十)、妻之同輩之子女稱謂	67
(二十一)、社會關係稱謂	76
(二十二)、百工稱謂	78
(二十三)、表身份之稱謂	86
(二十四)、表品行之稱謂	93
(二十五)、年齡稱謂	94
(二十六)、情感稱謂	95
(二十七)、性別稱謂	97
(二十八)、其他	99
(二十九)、溯源疑義之親屬稱謂	102
(三十)、溯源疑義之社會稱謂	103
(三十一)、未能收錄之親屬稱謂	103
(三十二)、未能收錄之社會稱謂	104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1、經:
(戰國)左丘明傳;(西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十三經注疏(標點本)》)。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十三經注疏(標點本)》)。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十三經注疏(標點本)》)。
(西漢)公羊壽傳;(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十三經注疏(標點本)》)。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十三經注疏(標點本)》)。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十三經注疏(標點本)》)。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十三經注疏(標點本)》)。
(東漢)趙歧注;(北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十三經注疏(標點本)》)。
(曹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十三經注疏(標點本)》)。
(曹魏)何晏注;(北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十三經注疏(標點本)》)。
(東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十三經注疏(標點本)》)。
2、史:
(西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西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姚思廉撰:《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魏徵等著:《隋書()經籍志》(臺北,世界書局,1973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北宋)歐陽修、宋祈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北宋)陶岳:《五代史補》(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叢書集成續編》,第274冊)。
(北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南宋)吳仁傑:《兩漢刊誤補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53冊)。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3、子:
(戰國)呂不韋編:《呂氏春秋》(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諸子集成》,第6卷)。
(西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西漢)劉向等序;塚本哲三編:《古列女傳;女四書》(東京,有朋堂書店,1920年)。
(西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新編諸子集成》)。
(東漢)劉熙:《釋名》(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2009年)。
(東漢)應邵撰;吳樹平校釋:《風俗通義校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東漢)王符著;(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新編諸子集成》)。
(曹魏)張揖:《廣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西晉)張華:《博物志》(臺北,明文書局,1981年)。
(東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東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東晉)葛洪撰;王公偉點注;史仲文主編:《神仙傳》(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
(劉宋)劉義慶著;(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世說新語箋疏(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梁)顧野王:《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北齊)顏之推撰;(清)趙曦明注;(清)盧文弨補注:《顏氏家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唐)趙璘:《新校因話錄》(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
(唐)張鷟撰;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第2卷(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唐)劉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宛委別藏》,第84冊)。
(唐)李肇撰;丁如明、李宗為、李學穎等校點:《唐國史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歷代筆記小說大觀》)。
(唐)薛調撰;史仲文主編:《無雙傳》(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
(唐)牛僧孺撰;史仲文主編:《玄怪錄》,第3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
(唐)裴鉶撰;史仲文主編:《傳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
(唐)李景亮撰;李肖點注;史仲文主編:《李章武傳》(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
(唐)李商隱等撰:《義山雜纂》(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
(唐)百丈懷海制;(元)釋德煇重編;(元)釋大訢校正:《敕修百丈清規》(臺北,傳正公司,2002年,《新版精縮乾隆大藏經》,第149冊)。
(唐)段成式著;杜聰校點;《酉陽雜俎》(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日)釋圓仁撰;白化文、李鼎霞、許德南校註;周一良審閱:《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註》(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7年)。
(五代)王定保撰;(清)蔣光煦校:《唐摭言》(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五代)孫光憲撰;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北宋)張耒:《張太史明道雜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北宋)陶穀:《清異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寶顏堂秘笈》,第59函)。
(北宋)丁度:《禮部韻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四部叢刊續編》)。
(北宋)趙與旹:《賓退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北宋)蘇軾撰;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北宋)何薳撰;張明華點校:《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北宋)丁謂:《丁晉公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第1166冊)。
(北宋)彭乘:《墨客揮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北宋)樂史撰;史仲文主編:《楊太真外傳》(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
(北宋)王闢之撰;金圓整理;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澠水燕談錄》(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全宋筆記》,第2編,第4冊)。
(北宋)陳彭年等重修;藝文印書館校正:《校正宋本廣韻》(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北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第2卷(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南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南宋)洪邁撰;何卓點校:《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南宋)葉紹翁撰;沈錫麟、馮惠民點校:《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南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洪楩編:《清平山堂話本》(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景印珍本宋明話本》)。
(明)焦竑:《國史經籍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陳第:《世善堂藏書目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朱謀㙔:《駢雅》(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明)鄭子龍編:《商子輯要》(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明)方以智:《通雅》(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明)張自烈:《正字通》(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冊198)。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新編諸子集成》)。
(清)王念孫疏證:《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
(清)張澍:《張介侯所著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明清未刊稿彙編初輯》,第20冊)。
(清)陳新會:《史諱舉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清)黃本驥:《歷代職官表》(臺北,洪氏出版社,1983年)。
(清)錢繹撰集:《方言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新編諸子集成》)。
(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郝懿行:《爾雅郭注義疏》(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2年)。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吳任臣撰;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字彙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
(清)錢大昕著;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第4冊(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陳士珂撰;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編委會編:《韓詩外傳疏證》(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新編諸子集成》)。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新編諸子集成》)。
(清)梁章鉅撰;王釋非、許振軒點校:《稱謂錄(點校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清)陸心源撰;韋力編:《儀顧堂題跋十八卷續跋十六卷》(北京,學苑,2009年,《古書題跋叢刊》)。
4、集:
(西晉)陸雲撰;劉運好校注整理:《陸士龍文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梁)蕭統撰;(唐)李善注:《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
(梁)江淹撰;俞紹初、張亞新校注:《江淹集校註》(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1994年,《中州名家集》)。
(梁)慧皎等撰:《高僧傳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清)程琰刪補;穆克宏點校:《玉台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唐)韓愈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彙編:《昌黎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司空圖著;祖保泉、陶禮天箋校:《司空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唐)韓愈撰;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匯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北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北宋)汪藻:《浮溪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第63冊)。
(北宋)梅堯臣撰;四庫全書薈要編委會編:《宛陵集》(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第373冊)。
(北宋)蘇軾著;段書傳主編:《東坡全集》(北京,北京燕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
(清)清聖祖御製:《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二)、近人論著:
王力:《漢語史稿》(臺北,泰順出版社,1970年)。
方豪:《宋史》(臺北,華岡出版公司,1979年)。
王雲路:《漢魏六朝詩歌語言論稿》(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琪:《上古漢語稱謂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五代史平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向熹:《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呂叔湘著;江藍生補:《近代漢語指代詞》(上海,學林出版社,1985年)。
何建章注釋:《戰國策注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新編諸子集成》)。
何君豪;陳樹村主編:《新編六法全書》(臺南,大偉書局,1999年)。
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注》(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林美容:《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臺北,稻鄉出版社,1990年)。
林驊、王淑艷編選:《唐傳奇新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新編諸子集成》)。
周祖謨:《周祖謨自選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胡士云《漢語親屬稱謂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洪藝芳:《敦煌文獻中主僕稱謂詞與社會文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
唐珪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高名凱、石安石主編:《語言學概論》(北京,新華書店,1963年)。
凌景埏、謝伯陽校注:《諸宮調兩種》(山東,齊魯書社,1988年)。
高文:《漢碑集釋(修訂本)》(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袁家驊等著:《漢語方言概要》(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
袁庭棟:《古人稱謂漫談》(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馬之驌:《中國的婚俗》(臺北,經世書局,1981年)。
馬麗:《《三國志》稱謂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張龍虎:《人稱稱謂詞匯釋》(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
國學整理社編:《諸子集成》,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新編諸子集成》)。
馮漢驥著;徐志誠譯:《中國親屬稱謂指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
傅璇琮主編;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新編諸子集成》)。
褚贛生:《奴婢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
管錫華:《古漢語詞彙研究導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潘允中:《漢語詞彙史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潘重規編著:《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新編諸子集成》)。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衛紹生:《中國古代占卜術》(淡水,谷風出版社,1993年)。
劉黎明:《宋代民間巫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駢宇騫、李解民、盛冬鈴等譯注:《武經七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魏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新編諸子集成》)。
羅新本等著:《中國古代賭博習俗》(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國風俗文化集粹》)。
龔延明:《宋史職官志補正》(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三)、期刊論文:
宋宣:〈現代漢語稱謂詞初探〉,《金筑大學學報》綜合版第22期(1996年第2期),頁60—64。
李正學〈《夷堅甲志》成書時間考〉,《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6卷第2期(2007年),頁115—117。
李仕春〈從複音詞數據看近代漢語構詞法的發展〉,《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第33卷第1期(2011年),頁7—10
武建宇、石薇薇:〈《夷堅志》語詞例釋〉,《語文研究》第4期(2006年),頁35—37。
武建宇、周彩霞:〈《夷堅志》俗語詞輯佚〉,《燕趙學術‧春之卷》(2012年),頁33—39。
姚亞平:〈現代漢語稱謂系統變化的兩大基本趨勢〉,《語言文字應用》第15期(1995年第3期),頁94—99。
胡紹文:〈《夷堅志》與近代漢語詞彙研究〉,《古籍研究》第3期,(2002年),頁27—31、47。
胡紹文:〈從《夷堅志》看《漢語大詞典》的若干闕失〉,《古漢語研究》第4期,(2002年),頁87—89。
胡紹文:〈《夷堅志》在近代漢語詞彙研究方面的價值〉,《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頁169—172、179。
芮詩茗〈宋代軌革卦影淺探〉,《周易研究》,總第93期(2009年第1期),頁76—81。
張清常〈《爾雅‧釋親》札記—論「姐」、「哥」詞義的演變〉,《中國語文》第263期(1998年第2期),頁137—141。
曹煒:〈現代漢語中的稱謂語和稱呼語〉,《江蘇大學學報》第7卷第2期(2005年),頁62—69。
許淑雅〈大慧宗杲的著作情況與分類論析〉,《中華佛學研究》,第15期(2014年),頁37—78。
黃健:〈《夷堅志》對《漢語大詞典》的補正〉,《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2008年),頁140—141。
楊一波〈《爾雅》成書時代新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6年第5期(2016年9月),頁80—84。
(四)、學位論文:
王年双:《洪邁生平及其《夷堅志》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武建宇:《《夷堅志》複音詞研究》(成都: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郭曉君:《《夷堅志》詞語研究》(福建: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玉淑:《《夷堅志》同素異序詞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劉雙:《《夷堅志》量詞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五)、辭典:
吉常宏主編:《漢語稱謂大詞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南京出版社,2002年)。
陳鐵君主編:《遠流活用中文大辭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編纂:《增修辭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年)。
劉超班主編:《中華親屬辭典》(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
潘悠、王文耀、沃興華編纂;戴家祥主編:《金文大字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藍燈文化事業公司編輯部編輯:《中文辭源》(臺中,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六)、網路資源:
小學堂金文資料庫:(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1600),查詢時間2016/04/29,21:33。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http://g.wanfangdata.com.hk.ezproxy.lib.tku.edu.tw/),查詢於2016/01/14。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http://cnki.sris.com.tw.ezproxy.lib.tku.edu.tw/kns55/),查詢於2016/01/14。
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V44XQe/webmge?mode=basic),查詢於2016/01/14。
民族語:(https://www.ethnologue.com/language/zho),查詢時間2017/2/1,21:16。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4cJ9Kl&o=e0&sec=sec1&op=v&view=1-1),查詢時間:2016/04/22,20:55。
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www.airitilibrary.com.ezproxy.lib.tku.edu.tw/Home/Index),查詢於2016/01/1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