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007200511474300
DOI 10.6846/TKU.2005.00141
論文名稱(中文) 舊建築再利用中歷史與文化的省思:以台北之家與紅樓劇場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Reflections on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A Study of The Reuse of Taipei Film House and Red Playhous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吳梵煒
研究生(英文) Fan-Wei Wu
學號 69230026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10
論文頁數 16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綺文
委員 - 羅時瑋
委員 - 王俊雄
關鍵字(中) 古蹟再利用
場域系統
歷史與詮釋
品味與區分
異質地方
關鍵字(英) Historical Building Reuse
System of Settings
History and Interpretation
Taste and Distinction
Heterotopi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台灣自80年代開始實施「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舊建築指定為古蹟予以保存。在文化資產保存法的保護下,這些見證了台灣數百年歷史的舊建物得以延續其價值。然而,目前舊建築再利用的案例中,不外是企圖將新的機能置入閒置空間,重新賦予閒置空間一個新的使用方式讓建築得以延續。不過,後現代社會中,習慣於將元素壓縮與貼附至建築表皮,甚至認為古蹟之歷史價值亦只存在於建築表皮上。使得建築已不再是空間與場域的結合體,而淪為影像拼貼的複合物。其使用內容並隱含著對階級的限定,以各種生活風格及品味設定了上層階級的場域氛圍,使得古蹟有種無法讓一般民眾得以隨意進出的氛圍存在。上層階級將其認定的品味與生活方式套入古蹟再利用中,而人們以文化消費的方式學習權力階級認定的品味,透過學習權力階級的品味定位自身於社會中的位置。不過,所謂社會認定的品味,卻只是表達了社會中受過良好教育的那部份人的品味。古蹟成為中產階級對上層階級仿效的場域,古蹟中的生活無法與真實的日常生活連結,其與自身強調的文化、歷史面向有很大的落差,成為一種異質地方。舊建築的再利用讓建築得以從一種異質地方轉化成為同質地點,卻因為再利用的實踐方式專注於建築層面的價值,讓舊建築成為另一種面向的異質地方。

本論文藉由其他學科之理論探討,找出目前舊建築再利用習慣於以建築思考之價值觀所隱含之問題。針對台北之家及紅樓劇場之再利用現象詮釋,以數種不同層面探討,包括:歷史的詮釋權、文化空間之消費、影像與元素的拼貼再現、社會階級文化的指涉。最後,綜合探討台北之家與紅樓劇場之再利用手法與象徵性,討論期間的相同與相異性,試圖找出舊建築再利用中的慣性法則及其在文化與歷史上所忽視的觀點。
英文摘要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Preservation Acts” since 1980’s has designated many historical buildings that had associated with Taiwan’s history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for preservation. Most of the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cases include new programs in the old buildings intending for the continuances of use. However, in the postmodern society, the historical values of these old buildings have often been narrowed to their facades only, and losing whole pictures of how people really used the settings in the buildings in the old days. Under such manners of preservation, the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has been turned into collages of images that had never existed before. Furthermore, the new uses of these historical buildings also imply tastes associated with urban elite class that may exclude general public use. The introduction of elite tastes and lifestyle in these historical buildings also indicates a process in which cultural consumption plays the role of class imitating that may be foreign to many people. Therefore,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can no longer associate with the reality of present daily life; and the particular historical memories and experiences emphasized by the decision makers in power also impose a sense of disjunction, and making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heterotopical places. Such creation of heterotopias in the reuse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may deserve caution.

The thesis incorporates theories from social sciences, concentrating on issues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preservations and problems imbedded in the practice of reuse. The study is focu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use of Taipei Film House and Red Playhouse. Some facets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consumption of cultural spaces, image collag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social class and cultural references. Finally,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two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projects regarding their reuse and symbols, and some neglected issues related to Taiwanese culture and history are criticiz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中英文摘要	I
謝誌	III
目錄	V
圖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3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對象	05
	第三節 台灣之再利用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07
	第四節 研究方向與預期成果	10


第二章  台北市的舊建築再利用	11
	第一節 台北市舊建築再利用歷史記事概述	13
	第二節 台北市舊建築再利用之實踐方式	19
		2-2-1 依案例之保存原因分類
		2-2-2 依案例修復方式分類
		2-2-3 案例再利用前後名稱與用途比較
	第三節 隱含於再利用實踐中的問題	22
	第四節 台北之家與紅樓劇場	25


第三章	理論文獻回顧與整理	27
	第一節 建築環境的場域分析系統	29
		3-1-1 環境的溝通角色
		3-1-2 空間線索之解碼與社會脈絡
		3-1-3 環境的概念化過程
		3-1-4 場域分析系統之建構
	第二節 社會框架、記憶與歷史	35
		3-2-1 記憶的社會框架
		3-2-2 過去與記憶
		3-2-3 歷史記憶
 



	第三節 品味、生活方式與社會階級	40
		3-3-1 生活方式與品味
		3-3-2 資本概念與文化資本
		3-3-3 社會階層與權力、資本的關係
	第四節 消費文化與文化消費	44
		3-4-1 消費的生產
		3-4-2 消費的方式
		3-4-3 文化消費
		3-4-4 文化商品與文化空間之消費
	第五節 異質地方與舊建築再利用之建構	48
		3-5-1 異質地方之建構
		3-5-2 舊建築保存與再利用作為一種異質地方的營造
	第五節 小結	52


第四章	台北之家案例分析	53		第一節 台北之家歷史記事	55
		4-1-1 日治時期美國駐台北領事館的創建
		4-1-2 國府時期之美國海軍武官處與美國大使官邸
		4-1-3 台北之家時期
	第二節 台北之家歷代空間沿革	59
		4-2-1 辦公建築時期
		4-2-2 美國駐台北領事館時期
		4-2-3 美國海軍武官處時期
		4-2-4 美國大使官邸時期
		4-2-5 台北之家國際藝文交流中心時期
		4-2-6 台北之家光點台北時期
	第三節 台北之家再利用現象詮釋	76
		4-3-1 歷史的詮釋權-國民政府的外交政權之表彰
		4-3-2 古蹟歷史皮層化-古蹟建築的殼化概念
		4-3-5 文化空間之消費-空間區位與場域系統的變遷
		4-3-3 影像與元素的拼貼再現-虛幻過去與拼貼意象的媚惑
		4-3-4 社會階層文化的指涉-隱匿於空間計畫的生活風格

 



第五章	紅樓劇場案例分析	87
第一節 紅樓劇場歷史記事	89
		5-1-1 日治時期西門市場的創建與功能
		5-1-2 國府時期西門市場的轉變
		5-1-3 電影博物館與說唱藝術中心的對抗
	第二節 紅樓劇場歷代空間沿革	94	
		5-2-1 日治時期的市場空間	
		5-2-2 國府時期的說書場與電影院
		5-2-3 說唱藝術中心時期
	第三節 紅樓劇場再利用現象詮釋	108
		5-3-1 歷史的詮釋權-中國地方說唱藝術在台灣的置入
		5-3-2 古蹟歷史皮層化-市場八角堂的建築藝術
		5-3-5 文化空間之消費-經濟資本思考的價值觀
		5-3-3 影像與元素的拼貼再現-混雜影像再現的渾沌意象
		5-3-4 社會階層文化的指涉-北京老舍茶館的想像


第六章	結論與後續發展	117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發展	123



參考文獻	125
附    錄	131
圖 表 目 錄

一、圖目錄

圖1-1 查爾特勒修道院(2002,文建會)	03
圖1-2 杜依斯堡景觀公園(2002,文建會)	03
圖1-3 莫里茲碉堡(2002,文建會)	03
圖2-1 二二八紀念館套圖	13
圖2-2 北投溫泉博物館套圖	13
圖2-3 台北當代藝術館套圖	14
圖2-4 中山堂套圖	14
圖2-5 台北之家套圖	15
圖2-6 紅樓劇場套圖	15
圖2-7 牯嶺街小劇場套圖	16
圖2-8 台北故事館套圖	16
圖2-9 草山行館套圖	17
圖2-10 紫藤盧套圖	17
圖2-11台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套圖	18
圖2-12 台北之家	25
圖2-13 紅樓劇場	25
圖4-1 1926年美國駐台北領事館位置圖	55
圖4-2 前美國大使官邸三級古蹟指定範圍	57
圖4-3 室內壁爐樣式	59
圖4-4 1925年初建一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60
圖4-5 1925年初建二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60
圖4-6 入口上方增建部分(建築師,2002)	61
圖4-7 前美國駐台北領事館一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61
圖4-8 前美國駐台北領事館二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62
圖4-9 東側柱廊加建玻璃窗(台北之家網站)	62
圖4-10 前美國海軍武官處一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63
圖4-11 前美國海軍武官處二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63
圖4-12 前美國大使官邸配置圖(賴朝俊,2001)	64
圖4-13 官邸時期增建房舍(建築師,2002)	64
圖4-14 前美國大使官邸一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65
圖4-15 前美國大使官邸夾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66
圖4-16 前美國大使官邸二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66
圖4-17 文化劇院	67
圖4-18 台北之家鐵柵圍牆	67
圖4-19 台北之家百葉窗戶	68
圖4-20 台北之家二樓壁爐	68
圖4-21 斜屋頂三向窗	68
圖4-22 樓梯欄杆	68
圖4-23 台北之家初期規劃一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69
圖4-24 台北之家初期規劃夾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69
圖4-25 台北之家初期規劃二層平面圖(賴朝俊,2001)	70
圖4-26光點電影院	71
圖4-27 誠品書店(電影區)	71
圖4-28 誠品書店(各國城市區)	71
圖4-29 光點電影院資訊暨售票處	71
圖4-30 C25度咖啡廳	71
圖4-31 第六大道電影沙龍-1	71
圖4-32 台北之家現況配置圖(2004年調查)	72
圖4-33 第六大道電影沙龍-2	72
圖4-34 第六大道電影沙龍-3	72
圖4-35 多功能藝文廳	72
圖4-36 迴廊展覽館	72
圖4-37 台北之家現況一層平面圖(2004年調查)	73
圖4-38 台北之家現況夾層平面圖(2004年調查)	73
圖4-39 台北之家現況二層平面圖(2004年調查)	74
圖4-40 戶外咖啡座	75
圖4-41 露台可俯瞰庭園	75
圖4-42 歷史貼圖拼貼-1	75
圖4-43 歷史貼圖拼貼-2	75
圖4-44 說明告示牌-1	75
圖4-45 說明告示牌-2	75
圖4-46 說明告示牌-3	75
圖4-47 台北之家光點台北空間位置示意圖	80
圖5-1 西門市場服務範圍	89
圖5-2 西門市場復原圖(李乾朗,1997)	90
圖5-3 台灣始政40週年博覽會第一會場	90
圖5-4 縱貫鐵路兩側之臨時棚屋(莊永明,1998)	91
圖5-5 歇業狀態之紅樓戲院(李乾朗,1997)	91
圖5-6 新起街市場與木圍籬(李乾朗,1997)	94
圖5-7 1920年代紅樓與西門市場(李乾朗,1997)	94
圖5-8 橢圓公園與紅樓(李乾朗,1997)	94
圖5-9 1925年西門市場及其街廓	94
圖5-10 稻荷神社舊貌(李乾朗,1997)	95
圖5-11 橫帶裝飾與拱心石相連(李乾朗,1997)	95
圖5-12 紅樓之屋頂窗(李乾朗,1997)	95
圖5-13 西門市場內店舖營業情形(李乾朗,1997)	95
圖5-14 日劇時期市場八角堂一層平面圖	96
圖5-15 日劇時期市場八角堂二層平面圖	97
圖5-16 一樓商店形態(李乾朗,1997)	98
圖5-17 商店夾層住宅(李乾朗,1997)	98
圖5-18 國府時期紅樓說書場一層平面圖	99
圖5-19 國府時期紅樓說書場一層平面圖	99
圖5-20 國府時期紅樓戲院一層平面圖	100
圖5-21 紅樓戲院之購票亭(李乾朗,1997)	101
圖5-22 紅樓戲院一樓內部之商店(李乾朗,1997)	101
圖5-23 國府時期紅樓戲院一層平面圖	101
圖5-24 紅樓戲院之甘蔗板天花(李乾朗,1997)	102
圖5-25 紅樓戲院觀眾席及夾層(李乾朗,1997)	102
圖5-26 混凝土之外部樓梯(李乾朗,1997)	102
圖5-27 混凝土外部樓梯(李乾朗,1997)	102
圖5-28 紅樓戲院週遭違建林立(李乾朗,1997)	102
圖5-29 八角柱鑄鐵水池	104
圖5-30 透明水箱內置舊照片展示	104
圖5-31 多寶格	104
圖5-32 咖啡吧台設計	104
圖5-33 廁所設計	104
圖5-34 灶與大鼎之洗手盆	104
圖5-39 紅樓劇場一層平面圖	105
圖5-35 天花鋼桁架	105
圖5-36 紅色磚牆	105
圖5-37 活動式佈景(紙風車文教基金會,2005)	106
圖5-38 假日茶館(紙風車文教基金會,2005)	106
圖5-40 紅樓劇場二層平面圖	106
二、表目錄

表1-1台北市舊建築再利用資料整理表(部份資料來源:李宜君,2004)	05
表2-1 台北市舊建築再利用保存原因分類表	19
表2-2 台北市舊建築再利用修復方式分類表	20
表2-3 台北市舊建築再利用前後比較表	21
表3-1 場域系統分析表	33
表4-1 台北之家歷史記事圖表	58
表4-2 台北之家增改建沿革圖表	59
表4-3 各時期區位比較表	81
表4-4 台北之家空間配比變化	82
表5-1 紅樓演進簡表	93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書目

于國華
    2002 〈紅樓有夢-看一座古蹟重生〉《建築師》336:54-57。
王瑞瑤、趙元彬
    2002 〈藝術注活水 傳承生命力〉《中國時報》11月2日。
台灣電影文化協會
    2004 《2004地方文化館-台北之家提案企劃》台北:台灣電影文化協會。
李乾朗
    1997 《台北市西門紅樓調查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李筱峰
    2000 〈白色恐怖政治案件之類型〉《李筱峰個人網站》http://www.jimlee.idv.tw/。
李宜君
    2004 《台灣的再生空間》台北:遠足文化事業。
沈清松
    2002 〈歷史性、文化空間與文化產業〉《哲學雜誌》38:26-36。
林長順
    2001a〈西門市定古蹟-紅樓夢醒說唱重生〉《中央日報》9月16日16版。
    2001b〈北市古跡保存區正名〉《中央日報》9月9日。
周新富
    2003 《Bourdieu文化再製理論及其在台灣地區之驗證》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金光裕
    2002 〈紅樓劇場-台北市閒置空間再利用〉《建築》65:56-61。
胡寶林
    2003 〈古蹟、歷史建築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脈絡-借屍還魂或廢物利用?利用軀殼或是脈絡延續?〉《建築》69:50-57。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2003 《93年度地方文化館計畫補助申請案》台北: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2004 《94年度地方文化館計畫補助申請案》台北: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馬國雄
    2001 〈台北之家明年對外開放〉《台灣日報》4月12日26版。
高宣揚
    2002 《布爾迪厄》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郁秀、劉育東 編
    2005 《創意島嶼狂想曲-2050年願景台灣》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陳盈珊
    1998 〈紅樓曾是西門町最現代化商場〉《中國時報》10月19日17版。
    2000 〈龍應台文化取經借鏡瑞典〉《中國時報》3月8日11版。
2001 〈前美大使官邸將蛻變台北之家〉《中國時報》12月22日18版。
夏鑄九
    2004 〈古蹟保存作為一種異質空間的營造〉《歷史建築與藝術空間國際研討會》12月6日。
孫全文
    2004 《當代建築思潮與評論》163-227,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孫松堂
    2002 〈絕代風華:百歲紅樓展新顏〉《光華》27(8):88-95。
崔慈悌
    1996 〈北市紅樓戲院規劃劇院-重建西門電影王國〉《中國時報》5月24日5版。
符耀湘
    1997 〈紅樓戲院再利用計劃-總結報告書〉台北: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莊永明
    1998  《台北老街》台北:時報出版。
張仁豪
    1997 〈新出爐古蹟-西門紅樓一派英國風〉《聯合報》3月12日16版。
黃永詮
    1999 〈西門紅樓「新起街市場」之甦醒〉《生活環境博物園》1:33。
黃應貴
    2004 〈導論:物與物質文化〉《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健敏
    2002 〈美國駐台北領事館的歷史變遷-從政治禁忌走向民眾參與〉《建築師》336:46-49。
辜振豐
    2003 《布爾喬亞》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葉智魁
    2002 〈發展的迷思與危機-文化產業與契機〉《哲學雜誌》38:4-25。
葉維廉
    1990 〈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慾望〉《當代》52:44。
詹宏志
    1989 《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廖炳惠
    2003 《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出版。
賴朝俊
    2001 〈三級古蹟前美國駐台北領事館再利用工程規劃-總結報告書〉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龍應台
    2004 《面對大海的時候》台北:時報出版。


 
英文參考書目

Bachelard, Gaston
    2003 (空間詩學)(La poétique de l’espace)1957;龔卓軍,王靜慧譯,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Bocock, Robert
    1996 (消費)(Consumption)1993;張君玫,黃鵬仁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Brooker, Peter
    2003 (文化理論詞彙)(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2002;王志弘,李根芳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Bourdieu, Pierre
    1987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藝術品味與文化資產〉吳潛誠總編校《文化與社會》259-275,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Bonnewitz, Patrice
    2002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Premières leçons sur –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1997;孫智綺譯,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onnerton, Paul
    2000 (社會如何記憶)(How Societies Remember)1989;纳日碧力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Eco, Umberto
    1992 (詮釋與過度詮釋)(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1995;王宇根譯,台北,牛津大學出版社。
Featherstone, Mike
    2000 (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1990;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
    2002 〈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脈絡)〉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399-409,台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Gronow, Jukka
    2002 (趣味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Taste)1997;向建華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Halbwachs, Maurice
    2002 (論集體記憶)(On Collective Memory-The Heritage of Sociology Series)1992;畢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Hunt, Lynn
    2002 (新文化史)(The New Cultural History)1989;江政寬譯,台北,麥田出版社。
Leach, Neil
    2005 (建築之麻醉)(The Anaesthetics of Architecture)1999;宋偉祥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Palmer, Richard E.
    1992 (詮釋學)(Hermeneutics)1968;嚴平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Rapoport, Amos
    1990  “Syetem of activities and system of settings”, in Domestic Architecture and The Use of Space:An Interdisciplinary Cross-Cultural Study. 9-20. ed. Susan Ken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言語的交流途徑)(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1982;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出版社。
2004 (文化特性與建築設計)(Culture, Architecture et Design)2003;常青,張晰,張鵬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Storey, John
    2001 (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1999;張君玫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