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006201916380500
DOI 10.6846/TKU.2019.00223
論文名稱(中文) 當代儒學關於《論語》詮釋典範轉移--規則倫理學、德性倫理學還是角色倫理學
論文名稱(英文) Rule Ethics, Virtue Ethics,or Role Ethics ——the Paradigm Shift in the Contemporary Confuci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ec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廖怡嘉
研究生(英文) Yi-Chia Liao
學號 899010051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5-24
論文頁數 17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袁保新
委員 - 王邦雄
委員 - 曾昭旭
委員 - 高柏園
委員 - 周德良
關鍵字(中) 論語
規則倫理學
德性倫理學
角色倫理學
關鍵字(英) Analects
Rule Ethics
Virtue Ethics
Role Ethic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將反省以主體性哲學為主的「規則倫理學」,是否切合、適用於當今時代問題的《論語》詮釋,並討論近幾年來學界對亞里斯多德「德性倫理學」的關注,進一步對「德性倫理學」與安樂哲提出的「儒家角色倫理學」兩者在解讀《論語》,與規則倫理學展開對比。
    藉由比較三個系統並進行主題式分析,嘗試為《論語》在後現代語境的詮釋下,尋找一更開放、更兼容並蓄的論述脈絡,更貼近中國哲學的實踐特色,使經典意義得以釋放,成為我們現當代文明困境的資糧與滋養。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aims to reassess Rule Ethics which is based on subjectivity in its essence, and makes an inquiry in the test of time -- its appropriateness within the parameter of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ects. Through an observation of growing interests in Aristotle’s Virtue Ethics amongst academics, the paper advances to explore how The Analects is deciphered by Virtue Ethics and Roger T. Ames’s Confucian Role Ethics, followed by an overall comparison to Rule Ethics.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se three systems of Ethic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find a more flexible and inclusive discourse of The Analects within post-modern context; in hopes of relating more significantly to the characteristic practic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end, to bring about wide applications of Confucius's teachings, and serves as nourishment to the predicament of our civilization toda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問題之提出	1
第二節	歷史背景之梳理與廓清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二章  規則倫理學與德性倫理學之《論語》詮釋比較	14
第一節 「仁」是形上超越的道德原則還是有教養的德性	15
第二節 「天」是形上超越之根據還是人神合一	22
第三節 「義」是應然的價值判斷還是一種實踐智慧	26
第四節 「禮」是先驗原則之客觀化還是後天的習俗	32
第五節 「孝」—家庭是踐形的道德義務還是培養德性之場域	39
第六節 小結	42

第三章  規則倫理學與角色倫理學之《論語》詮釋比較	44
第一節 「仁」是固定不變的本質還是學做一個成熟的人	47
第二節 「義」是自律道德的應然義務還是在關係中合宜恰當的表現	55
第三節 「禮」是應然的道德規範還是優美的文化載體	61
第四節 「聖」是主觀境界的完美呈現還是修養圓熟的溝通大師	68
第五節 「孝」—「家庭」是道德主體證成之所還是角色關係的開端	74
第六節 小結	80

第四章  德性倫理學與角色倫理學之《論語》詮釋比較	83
第一節 「道」是追求人類幸福的目的地還是一條有待開闢的道路	84
第二節 「性」是成為有德者的潛能還是在關係中學習成為一個人	90
第三節 「義」是一種實踐智慧還是開創合宜生活的能力	98
第四節 「禮」是社會習俗的不成文規約還是角色關係的體認	105
第五節 「孝」—「家庭」是責任、義務與友愛還是老少愛敬之情	112
第六節  小結	117

第五章  當代儒學倫理學《論語》詮釋顯題化	120
第一節	規則倫理學詮釋《論語》的特色與困境	121
第二節	德性倫理學詮釋《論語》的發展及問題	128
—德性主體無法避免理論化、普遍化的質疑	128
第三節	角色倫理學詮釋《論語》的妥適和反思	138
—在關係中不斷變動的過程是否淪為經驗的相對主義	138
第四節	還有哪些後現代語境下的《論語》倫理學詮釋	147
—他者倫理學、關愛倫理學、示範倫理學	147
第五節	小結	156

第六章  結論—當代儒學倫理學定位之商榷及反思	159

參考書目	167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依年代排序)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10月)。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重刊宋本論語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8月九版)。
〔宋〕朱熹編著:《四書章句集註》(新北市中和:鵝湖月刊社,1984年9月初版)。
﹝宋﹞朱熹:《論語或問》(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年3月初版五刷)。

二、近人論著(依姓名筆畫排序)

(一)、中文專著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修訂本中國哲學史》(上下)(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2月修訂三版一刷)。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市:鵝湖月刊出版社,1983年)。
王慶節:《解釋學、海德格爾與儒道今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慶節:《道德感動與儒家示範倫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
王慶節、張任之編:《海德格爾:翻譯、解釋與理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7年6月)。 
王恒:《時間性:自身與他者—從胡塞爾、海德格到列維納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石元康:《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10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5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共三冊)(臺北:正中書局)(2006年3月)。
伍曉明:《吾道一以貫之—重讀孔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
任劍濤:《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4月。)
李瑞全:《儒家生命倫理學》(新北市:鵝湖出版社,1999年)。
李瑞全:《儒家道德規範根源論》(新北市:鵝湖出版社,2013年)。
李澤厚:《論語今讀》(臺北:允晨文化,2002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 : 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月)。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3年4月)修訂一版。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增訂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1月)。
李晨陽:《道與西方的相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李凱:《孟子倫理思想研究:以列維納斯倫理學為參照》(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6月)。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2月)。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性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11月)。 
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12月)。 
杜維明著,彭國翔編譯:《儒家傳統與文明對話》(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杜維明著、段智德譯:《中庸:論儒學的宗教性》(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3年6月)。
杜維明:《詮釋《論語》「克己復禮為仁」章方法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年1月)。 
杜維明:《否極泰來:新軸心時代的儒學資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
吳汝鈞:《當代新儒學的深層反思與對話詮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10月)。
何懷宏:《中西視野中的古今倫理—何懷宏自選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年1月)。
沈清松:《對比、外推與交談》(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社,2017年4月)。
林鎮國:《辯證的行旅》(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1月)。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俞宣孟:《本體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53年4月)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年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6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11月)。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與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
秦越存:《追尋美德之路:麥金泰爾對現代西方倫理危機的反思》(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8月)。
夏可君:《論語講習錄》(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夏可君:《《中庸》的時間解釋學》(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6月)。
夏可君:《庖丁解牛》(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
孫向晨:《面對他者:萊維納斯哲学思想研究》(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12月)。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3月)。
陳來:《孔夫子與現代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12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1998年3月)。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11月)。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0月)。
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全集》(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崔大華:《儒學的現代命運—儒家傳統的現代詮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一) (二) 》(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10月)。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8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5月)。
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2月)。 
曾昭旭:《論語的人格世界》(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
曾昭旭:《讓孔子教我們愛》(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 
曾昭旭:《有了自由才有愛——曾昭旭v.s.孟子的跨時空對談》(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10月)。 
曾昭旭:《經典。孔子 論語》(臺北:麥田出版社,2013年8月)。
張世英:《哲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張世英:《羈鳥戀舊林》(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北京:三聯書局,1996年9月)。
張祥龍:《先秦儒家哲學九講 從《春秋》到荀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張祥龍:《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10月)。
張鼎國著,汪文聖、洪世謙編:《詮釋與實踐》(台北:政大出版社),2011年12月。
張燕華:《對中醫的情感轉變:當代中國人種志報告》(奧爾巴尼: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2007年)。
黃慧英:《儒家倫理:體與用》(上海:三聯書局,2005年)。
黃慧英:《從人道到天道—儒家倫理與當代新儒家》(新北市:鵝湖月刊社,2013年10月)。
黃勇:《全球化時代的倫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3月)。
彭國翔:《儒家傳統的詮釋與思辯—從先秦儒學、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3月)。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11月)。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月。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4月。
萬俊人著譯:《比照與透析》(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楊深坑:《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7年5月)。
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4月)。
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3月)。
趙汀陽:《論可能生活》(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4年9月)。
趙汀陽:《長話短說》(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11月)。
蔡仁厚:《哲學史與儒學論評: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前瞻》(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6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出版社,2004年7月)。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8月)。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10月)。
賴俊雄:《回應他者—列維納斯再探》(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7月)。
關子尹:《語默無常—尋找定向中的哲學反思》(:牛津出版社,2007年1月)。

 (二)、外文譯著(依姓名字母先後排序)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苗力田註譯:《尼各馬科倫理學》(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1年1月)。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高思謙譯:《尼各馬科倫理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1月)。 
[美]柯雄文(Antonio S. Cua)著,李彥儀譯:《君子與禮 : 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
 [美】倪德衛(David S. Nivison)著,萬百安編、周熾成譯:《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法]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著,卓立、林志明譯:《間距與之間》(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月)。
[法]弗朗索瓦‧于連(François Jullien):《聖人無意—或哲學的他者》(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9月)。
[美]顧立雅(Greel H. G),高專誠譯:《孔子與中國之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10月)。
德]于爾根‧哈貝馬斯(Habermas J.)著、曹衛東等譯:《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年12月)。
[德]漢斯‧¬格奧爾格‧迦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Ⅰ、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
[美]赫伯特.芬格萊特(Herbert Fingarette)著,張華、彭國翔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德]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原著、孫周興譯:《走向語言之途》(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初版三刷)。
[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修訂譯本(北京:三聯書局,2006年4月三版)。
[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海德格爾自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2月)。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6年9月)。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臺北:商務印書館,2007年10月)。
[德]萊因哈德.梅依(Reinhard May)著、張志強譯:《海德格爾與東亞思想》(北京:新華書局,2003年11月)。
[美]南樂山(Robert Cummings Neville)著,辛岩、李然譯:《在上帝面具的背後—儒道與基督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6月)。
[美]安樂哲(Roger T. Ames)、羅思文(Henry Rosemont .Jr)著,《《論語》的哲學詮釋:比較哲學的視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
[美]安樂哲(Roger T. Ames)、郝大維(David Hall)著,施忠連等譯:《期望中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5月)。
[美]安樂哲(Roger T. Ames)、郝大維(David Hall)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美]安樂哲(Roger T.Ames)著、彭國翔譯:《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的古典儒家與道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美]安樂哲著,溫海明等譯:《和而不同:中西哲學的會通》(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美]安樂哲(Roger T.Ames)、羅思文(Henry Rosemont .Jr)著,何金俐譯:《生民之本:孝經的哲學詮釋及英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美]安樂哲(Roger T. Ames)著,孟巍隆譯:《儒家角色倫理學:一套特色倫理學詞彙》(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
[美]余紀元(Yu Jiyuan)著、林航譯:《德性之鏡: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三)、論文集專書(依姓名筆劃排序)
林維杰、黃雅嫺主編:《跨文化哲學中的當代儒學—工夫論與內在超越性》(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14年2月)。
周大興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 展望篇》(臺北:中國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12月)。
[美]哈佛燕京學社主編:《波士頓的儒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
[美]姜新豔主編:《英語世界中的中國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陳嘉映主編:《教化:道德觀念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
蔡振豐、林永強、張政遠編:《東亞傳統與現代哲學中的自我與個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12月)。 
楊儒賓、張再林主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北: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10月)。
劉國英、張燦輝編:《求索之迹: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校友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9年)。
劉國英、張燦輝編:《修遠之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同寅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9年)。
劉國英、伍至學、林碧玲合編:《萬戶千門任卷舒:勞思光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0年)。
劉國英、張燦輝主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六期:《梅洛龐蒂:以人文科學》(臺北:漫遊者文化出版,2016年9月)。
盧國龍:《儒教研究》2009年卷總第一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0月)。

(四)、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序)
方志華:〈二十一世紀道德哲學的開發與困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概說〉,《鵝湖月刊》第二十五卷第九期 (總第二九七),(2000年3月),頁46-51。
方志華:〈論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一章詮釋意識之歷史考察與關懷倫理學新詮〉,《鵝湖月刊》第三六七期(2006年1月),頁14-23。
安樂哲(Roger T.Ames)羅斯文(Henry Rosemont .Jr),謝陽舉譯:〈早期儒家是德性論嗎?〉,《國學學刊》第一期(2010 年),頁94-104。
安樂哲(Roger T.Ames)羅斯文(Henry Rosemont .Jr):〈《論語》的「孝」:儒家角色倫理學與代際傳遞之動力〉,《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52卷第5期(2013 年9月),頁49-59。
伍曉明:〈仁與他者:再論傳統文化的解讀─回應江怡〉,《中國圖書評論》第4期(2007年4月),頁8-12。
伍曉明:〈《論语》中的「論辯」與孔子對言的態度〉,《中國文化研究》2008年春之卷(2008年3月),頁41-61。
伍曉明:〈文化之間:認同‧別異‧交流〉,《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0卷第2期(2013年12月),頁273-298。
朱建民:〈應用倫理學的發展與新時代的哲學思維〉,《哲學與文化》第卅二卷第八期(2005年8月),頁5-16。
米建國、朱建民:〈導言:「德性的轉向:德性理論與中國哲學」〉,《哲學與文化》三十九卷第二期(2012年2月),頁1-5。
米建國、朱建民:〈導言: Virtue Ethics 與Virtue Epistemology 的對話專題
( Dialogue between Virtue Ethics and Virtue Epistemology)〉,《哲學與文化》第四十一卷第三期(2014年3月),頁1-5。
李晨陽:〈論竹帛《五行》關於德性之和諧的主題〉,《漢學鳴謙集》第八屆(2014年2月),頁119-133。
李晨陽:〈比較的时代:論當代儒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特點〉,《周易研究》總第一三一期(2015年3月),頁82-87。
李明輝:〈儒家、康德與德行倫理學〉,《哲學研究》第2期(2012年),頁111-117。
李凱:〈孟子的「惻隱之心」與列維纳斯的「感受性」─兼與伍曉明先生商榷〉,《道德與文化》2011年第2期(2011年2月),頁 153-156。
李慧子:〈儒家倫理對西方倫理學的挑戰—評安樂哲的「儒家角色倫理學」〉,《社會科學研究》第5期(2014年 5月),頁 16-21。
江怡:〈如何解讀《論語》的「微言大義」─談伍曉明《吾道一以貫之—重讀孔子》〉,《中國圖書評論》第4期(2007年4月),頁 4-8。
吳先伍:〈儒家倫理的角色化之誤〉,《倫理學研究》總第90期,2017年第4期(2017年4月),頁 52-57。
余紀元:〈英美儒家哲學研究評析〉,《儒家研究文化》第六輯(2013年8月),頁489-530。
余紀元:〈新儒學的《宣言》與德性倫理學的復興〉,《山東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頁1-9。
金小燕:〈《論語》中「孝」的德性期許: 道德感與行為的一致性——兼與安樂哲、羅思文商榷〉,《孔子研究》2016年第3期(2016年 3月),頁 5-13。
林建武:〈塑成作為倫理主體的父母與子女─勒維纳斯與儒家的孝道和父道〉,《道德與文化》2016年第4期(2016年4月),頁 84-90。
沈順福:〈德性倫理抑或角色倫理—試論儒家倫理精神〉,《社會科學研究》第5期(2014年 5月),頁 10-16。
孟巍隆:〈文化比較的思想誤區—兼評安樂哲「儒家角色倫理」〉,《文史哲》2016年第1期(總第352期)(2016年 1月),頁143-168。
柯小剛:〈教學與他者的倫理:《論語‧學而》首章解讀〉,《現代哲學》2010卷第1期(2010年1月),頁115-120。
英冠球:〈《論語》反映的倫理學型態—從德性倫理學的觀點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四期(2010年7月),頁107-136。
英冠球:〈《孟子》反映的倫理學型態—從德性倫理學的觀點看〉,《哲學與文化》三十七卷第五期(2010年5月),頁19-40。
袁保新:〈當代儒學詮釋的分化及其省察〉,《宗教哲學》第五十三期(2010年9月),頁127~147。
袁保新:〈人性與歷史—從當代儒學的詮釋爭議到孟子人性論的新試探〉,《宗教哲學》第八十二期(2017年12月),頁95-117。
徐寶鋒:〈「他者」的缺席與在場─簡論《禮記》的詩性倫理邏輯〉,《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10年2月),頁 89-93。
郜一芝:〈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視域下的「恕」〉,《牡丹江大學學報》第二十七卷第一期(2018年1月),頁80-84。
陳榮灼:〈朱子與哈伯馬斯─倫理學的新方向〉,《當代儒學研究》第13期(2012年12月),頁139-170。
陳振崑:〈《思光華梵講詞:哈伯瑪斯論道德意識與溝通行為》導言〉,《鵝湖月刊》第四十三卷第十期(總第514) ,(2018年4月),頁20-33。
陳來:〈早期儒家的德行論—以郭店楚簡《六德》《五行》為中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五十五卷第二期(2018年3月),頁40-46。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
黃勇:〈儒家倫理作為一種美德倫理〉,《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18年第5期(2018年5月),頁 16-23。
黃藿:〈評余紀元:《德性之鏡─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3卷第1期(總第25期)(2016年6月), 頁167-177。
楊國榮:〈何為儒學?〉,《文史哲》第5期(2018年 5月),頁5-12。
郭齊勇、李蘭蘭:〈安樂哲「儒家角色倫理」評析〉,《哲學研究》第1期(2015年 1 月),頁 42-48。
趙清文:〈儒家倫理是「角色倫理」嗎?〉,《學術界》第12期(2012年12月),頁 103-110。
游惠瑜:〈關懷倫理學作為一種文化視域下的哲學諮商〉,《哲學與文化》第四十四卷第八期(2017年8月),頁103-12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