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006200517050400
DOI 10.6846/TKU.2005.00138
論文名稱(中文) 明代叢書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eries of books of Ming Dynasty is studied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郭雅雯
研究生(英文) Ya-Wen Kuo
學號 69000004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5-17
論文頁數 24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哲夫
委員 - 劉兆祐
委員 - 陳仕華
關鍵字(中) 古籍編纂
古籍叢書
明代叢書
叢書
關鍵字(英) series of books
ancient book were compiled in the Ming Dynas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研究目的:叢書是印刷術發明後,匯集兩種以上完整的著作為一編而冠以總名的新書籍。叢書至明代而迅速發展,明代叢書歷經初期模仿宋、元時代叢書及中葉後朝著多數量、多種類不斷創新的方向發展,這些叢書不僅數量增加,類型更趨齊全,當時人們也已經把匯集諸書為一編的新圖書類型當作叢書來認識,因此今人對於明代叢書的印象是真正名實相符的叢書。故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暸解明代叢書發展的整體概況,並探討其特色、價值與意義,希望綜合歷來學者的整理和研究成果,能進一步瞭解明代叢書,便於研究者使用。
本論文研究方向:明代叢書數量之多,種類之全,相較於宋、元時代的屈指可數,明代叢書可以說有了大的發展。不過,歷來對它的討論卻最為貧乏,其成果僅僅在幾部重要叢書的簡介;再加上對它的刻板印象,深受「明人刻書而書亡」的影響,也使得它的內涵未被真正認識與進一步探索,其焦點僅僅偏重在明代叢書通病的討論。故本文的研究方向,將透過所有明代叢書的內容分析與解題,進而瞭解明代叢書發展的整體趨勢與特質,這是有別於以幾部重要叢書資料,來討論明代叢書編纂的研究方式,而是以各部叢書為研究對象,整體性地考察它的發展,因此首先收集整理出〈明代叢書書目〉。本文據《叢書大辭典》與《中國叢書綜錄》兩部叢書目錄著錄的明代叢書數量,總計二百九十部,「彙編」部份,總計八十一部,包括「雜纂類」四十部,「郡邑類」一部,「氏族類」一部,獨撰類」三十九部;「類編」部份,總計二百零九種,包括「經類」二十六部,「史類」二十二部,「子類」七十六部,「集類」八十五部。
    本論文研究內容:第一章緒論,首節根據歷代各家對叢書的看法,界定叢書體制;次節敘述明代以前叢書的概念、涵蓋內容、發展過程及各個朝代出現的代表作品,並將在整體叢書體制的發展背景下,尋求叢書體制特質的源頭,試以瞭解叢書體制由形成至確立的成因與軌跡;参節則說明本文研究動機、方向、範圍及其目的。第二、三、四章明代叢書解題,分為「彙編」部份與「類編」部份,分析各部叢書包括叢書名稱、編者、版本、所收內容、編輯過程、體例特色、相關問題等。其寫作的體例為:先參照《叢書大辭典》、《中國叢書綜錄》著錄的資料,敘述該叢書的書名、作者、版本、所收內容、編排方式;次或引用該書的序跋內容,或《四庫全書總目》、〈新編百部叢書提要〉、《中國善本書提要》、《古籍叢書概說》、《古籍叢書述論》等書中的提要資料,以及散見於期刊論文中的相關文章,是以說明該叢書的編纂緣起、過程、特點、功用、缺點等方面。第五章明代叢書發展特色與缺失,以〈明代叢書書目〉與第二、三、四章明代叢書解題為依據,歸納包括明代叢書的內容特色、形式特色及其缺失等議題。第六章結論,透過明人的大量刊刻叢書,不僅使得宋、元以前古籍賴以流傳至今,也促使叢書發展到清代進入鼎盛期,質與量都達到歷史的高峰,故而明代叢書在整個叢書體制中的意義是很重大的,將進一步探討明代叢書的價值及其影響。本文所整理出來的所有明代叢書書目,詳見本文〈附錄一:明代叢書書目〉,表格中注明每一部叢書包括書名、編者、版本等項目;另附〈附錄二:明代叢書書目筆劃索引〉,以便於檢索。
英文摘要
Study the purpose in this thesis: After series of books invent art of printing, gather two more than intact one as compiling but new books entitled total name. The series of books is developed rapidly by the Ming Dynasty, series of books is it imitate Song initial stage to go through, Yuan's of era series of books and after the middle period towards majority amount, many direction that kind innovated constantly develop Ming Dynasty, series of books the not only quantity increase, have more complete types, people at that time regard gathering all books for the new books type of what has been compiled as series of books is it know to come already, so moderns are the series of books that the real name and reality agreed to the impression of the series of books of Ming Dynasty. So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text, in the whole overview of series of books development of Ming Dynasty of understanding, and probed into its characteristic, value and meaning, had always hoped to synthesize the scholar's arrangement and research results, can understand the series of books of Ming Dynasty further, benefit researcher's use. 
  Study the direction in this thesis: Series of books the amount of quantity, the whole kind, looks relatively on Song, Yuan's of era very few Ming Dynasty,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series of books could say that got great development. But, always but the discussion to it has been the poorest, its achievement is only i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several parts of important series of books; Combine with mechanical impression in it, influence deeply ' carve book but book lose Ming Dynasty ', make intension of it real understanding with explore focus its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in Ming Dynasty discussion, series of books of common fault only further too. So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is text, will analyze and solve a problem through the content of the series of books of the all Ming Dynasties, and then understood the whole trend and specialist of series of books development of Ming Dynasty, this was different from with several important series of books materialism, to discuss the research way in which the series of books was compiled in Ming Dynasty, but regarded every series of book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vestigate its development in locali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叢書概念的界定  002
第二節  明代以前叢書的發展  006
一、周漢至唐代  007
二、兩宋至元代  012
第三節  明代叢書的研究重點  019

第二章  明代叢書解題(上)-「彙編」部份  027
第一節  雜纂類叢書  027
第二節  郡邑類叢書  060
第三節  氏族類叢書  063
第四節  獨撰類叢書  065

第三章  明代叢書解題(中)-「類編」部份  080
第一節  經類叢書  080
一、正文注疏  081
二、經義  086
三、小學  092
第二節  史類叢書 094  
一、正史  095
二、諸史攷訂  096
三、編年  097
四、雜史  097
五、傳記  100
六、輿地  101
七、政書  102

第四章  明代叢書解題(下)-「類編」部份  104
第一節  子類叢書  104
一、諸子  104
二、儒家  114
三、兵家  116
四、法家  117
五、醫家  118
六、天文  120
七、術數  122
八、藝術  123
九、雜家  126
十、小說  128
十一、道家  137
第二節  集類叢書  141
一、總集  142
二、詩文評  167
三、詞集(含史鈔)  168
四、戲曲  173

第五章  明代叢書發展特色與缺失  180
第一節  明代叢書的內容特色  180
一、「彙編」部份  182
二、「類編」部份  185
第二節  明代叢書的形式特色  189
一、書名取名  189
二、編排方式  194
第三節  明代叢書的缺失  198
一、妄改書名,隨意增刪內容  200
二、校勘不精,脫誤甚多  203
三、收錄偽書  205
四、為例不純,去取毫無義例  206
五、選取不嚴謹,濫為收集  207

第六章  結論  210
第一節  叢書體例的建立  210
一、收書的體例  210
二、著錄的體例  218
第二節  明代叢書的貢獻  223
一、彙聚圖書,保存文獻  223
二、重視足本,提高叢書質量  224
三、提供大量明代史料  224
四、分類編輯便於檢索  225
五、開啟後代編輯叢書風氣  225

主要參考書目  226

附錄一:明代叢書書目  230

附錄二:明代叢書書目筆劃索引  244
參考文獻
一、工具書
(清)紀昀:《四庫全書總目》。 (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上海圖書館:《中國叢書綜錄》。 (上海:上海古籍社出版,1982年,新1版。)
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第1版。)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臺北:中央圖書館,1964年。)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叢書集成初編:總目‧書名索引‧作者索引》。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臺1版。)
楊家駱:《叢書大辭典》。 (臺北:鼎文書局,1967年,再版。)

二、叢書專論
李春光:《古籍叢書述論》。(瀋陽:遼寧書社,1991年,第1版。)
林照君:《郡邑叢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1年。)
戚志芬:《中國的類書、政書與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1版。)
彭邦烔:《百川匯海-古代類書與叢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初版。)
劉尚恆:《古籍叢書概說》。(上海:上海古籍社出版,1989年,第1版。)
劉寧慧:《叢書淵源與體制形成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0年。)

三、古籍原典
(清)周亮工:《書影》。(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初版。)
(清)張之洞:《書目答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臺1版。)
(清)葉德輝:《書林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第1版。)
(清)顧炎武、(清)黃汝成:《日知錄集釋》。(上海:世界書局,1936年。)
藝文印書館:《儒學警悟》-《百部叢書集成》一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藝文印書館:《百川學海》-《百部叢書集成》二。(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藝文印書館:《陽山顧氏文房》-《百部叢書集成》三。(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藝文印書館:《古今說海》-《百部叢書集成》四。(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藝文印書館:《范氏二十一種奇書》-《百部叢書集成》五。(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藝文印書館:《今獻彙言》-《百部叢書集成》六。(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藝文印書館:《歷代小史》-《百部叢書集成》七。(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藝文印書館:《百陵學山》-《百部叢書集成》八。(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藝文印書館:《古今逸史》-《百部叢書集成》九。(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藝文印書館:《子彙》-《百部叢書集成》十。(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藝文印書館:《兩京遺編》-《百部叢書集成》十一。(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藝文印書館:《三代遺書》-《百部叢書集成》十二。(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藝文印書館:《夷門廣牘》-《百部叢書集成》十三。(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藝文印書館:《稗海》-《百部叢書集成》十四。(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藝文印書館:《祕冊彙函》-《百部叢書集成》十五。(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藝文印書館:《紀錄彙編》-《百部叢書集成》十六。(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藝文印書館:《稗乘》-《百部叢書集成》十七。(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藝文印書館:《寶顏堂秘笈》-《百部叢書集成》十八。(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藝文印書館:《漢魏叢書》-《百部叢書集成》十九。(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藝文印書館:《唐宋叢書》-《百部叢書集成》二十。(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藝文印書館:《津逮祕書》-《百部叢書集成》二十二。(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藝文印書館:《詩詞雜俎》-《百部叢書集成》二十三。(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藝文印書館:《五雅全書》-《百部叢書集成》八十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藝文印書館:《欣賞編》-《百部叢書集成》九十一。(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藝文印書館:《鹽邑志林》-《百部叢書集成》九十七。(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四、近人論著
(一)文獻學專書
王欣夫:《文獻學講義》。(上海:上海古籍社出版,1986年。)
王秋桂、王國良:《中國圖書文獻學論集》。(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初版。)
王錦貴:《歷史文獻目錄學》。(北京:新華書店,1994年,第1版。)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海峽兩岸古典文獻學學術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版。)
吉少甫:《中國出版簡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年。)
李曰剛:《中國目錄學》。(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
李致忠:《中國古代書籍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李致忠:《歷代刻書考述》。(成都:新華書店,1990年,第1版。)
李瑞良:《中國目錄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宋原放、李白堅:《中國出版史》。(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1年。)
吳楓:《中國古典文獻學》。(山東:齊魯書社,1982年。)
汪辟疆:《目錄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
昌彼得、潘美月:《中國目錄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初版。)
屈萬里、昌彼得:《圖書版本學要略》。(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64年,3版。)
來新夏:《古典目錄學》。(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來新夏:《中國古代書書事業史》。(上海:新華書店,1990年。)
來新夏:《薪傳篇》。(臺北:書泉出版社,1993年,初版。)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臺2版。)
姚福申:《中國編輯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
胡楚生:《中國目錄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初版。)
洪湛侯:《中國文獻學要籍解題》。(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版。)
洪湛侯:《中國文獻學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洪湛侯:《文獻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初版。)
袁立澤:《變革有成文化傳-中國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初版。)
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陳力:《中國圖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初版。)
曹之:《中國古籍版本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初版。)
陳宏天:《古籍版本概要》。(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陳彬龢、查猛濟:《中國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
章宏傳:《出版文化史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第1版。)
程千帆、徐有富:《中國古典文學史料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典藏篇》。(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第2版。)
程登元:《中國歷代典籍考》。(臺北:順風出版社,1968年。)
馮浩菲:《中國古籍整理體式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
黃燕生:《天祿琳琅-古代藏書與藏書閣》。(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初版。)
黃鎮偉:《中國版本文化叢書-坊刻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版。)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劉兆祐:《中國目錄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劉兆祐:《認識古籍版刻與藏書家》。(臺北:臺灣書局,1997年。)
劉簡:《中文古籍整理分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增訂版。)
鄭如斯:《中國書史》:(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第1版。)
盧荷生:《中國圖書館事業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初版。)
謝灼華:《中國圖書和圖書館史》。(臺北:天肯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韓仲民:《中國書籍編纂史稿》。(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88年。)
戴東海:《版本學概要》。(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第1版。)
羅孟禎:《古典文獻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1版。)
羅錦堂:《歷代圖書版本學志要》。(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58年。)
(二)單篇論文
王瑞祥:〈中國叢書目錄史〉。(《河北科技學院》,2000年第2期,頁30-32。)
宋文坤:〈叢書的起源與發展〉。(《瀋陽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1期,頁117-120。)
呂志文:〈中國叢書探源〉。(《松遼學刊》,2001年第6期,頁95、96。)
吳哲夫:〈四庫全書館臣處理叢書方法之研究〉。(《故宮學術季刊》,17卷2期,1999年,頁19-40。)
李峰:〈中國古代的叢書〉。(《圖書館》,2000年2期,頁75-77。)
施廷鏞:〈叢書概述〉。(《中國叢書目錄及子目索引匯編》,南京:南京工具書店,1994年,頁1-4。)
胡春年:〈明清時期古籍叢書淺探〉。(《華夏文化》,2004年1期,頁15-17。)
馬力:〈元明兩代的叢書〉。(《寧夏圖書館通訊》,1982年2期,頁39。)
馬力:〈最早的叢書-中國叢書簡說〉。(《寧夏圖書館通訊》,1982年1期,頁50。)
徐焱:〈中國古代叢書說略〉。(《語言學刊》,1998年6期,頁37、38。)
崔文印:〈明代叢書的繁榮〉。(《文學史研究》,1996年3期,頁55-62。)
莊芳榮:〈近四十年來台灣叢書編刊情形之探討〉。(《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22卷第1期,1989年,頁163-173。)
莊芳榮:〈叢書之編刊及近二十五年來編刊情形之總結-叢書總目續編代序〉。(《叢書總目續編》,臺北:德浩書局,1974年,頁3-18。)
陳東輝:〈古籍叢書的歷史貢獻與現實價值〉。(《杭州大學學報》,25卷4期,1995年,頁106-111。)
陳東輝:〈中國古籍叢書的價值〉。(《中國古籍與文化》,1997年2期。頁63-66、71。)
陳毓瑾:〈我國古代叢書的派別及分類〉。(《武漢大學學報》,1996年5期,頁122-126。)
曹培根:〈中國古籍定義和起源問題論爭述評〉。(《四川圖書館學報》,1996年4期,頁66-69。)
曹培根:〈古籍叢書利用概述〉。(《圖書館建設》,1996年4期,頁31、32。)
曹培根:〈古籍叢書的檢索概念〉。(《圖書館建設》,1996年5期,頁68、69。)
曹培根:〈古籍叢書考論〉。(《文教資料》,1997年5期,頁116-120。)
楊世文:〈叢書的起源〉。(《文獻》,1996年2期,頁176-179。)
楊家駱:〈整合中國學術第一里程-叢書學〉。(《圖書館學刊》,1985年4期,頁95-104。)
賈忠勻:〈叢書瑣談〉。(《貴族民族學院學報》,1990年1期。頁62-67。)
溫顯貴:〈叢書在目錄學上的地位初探〉。(《湖北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頁92、93。)
劉兆祐:〈論叢書〉。(《應用語文學報》, 1999年1期,頁1-26。) 
劉尚恆:〈中國古籍叢書概說〉。(《文獻》,第七輯,1981年,頁141-155。)
盧中岳:〈我國叢書刊刻始于佛藏辨〉。(《文獻》,第十四輯,1982年,頁11。)
韓翠花:〈類書與叢書文化傳播上的不同作用〉。(《中國典籍及文化》,1998年3期,頁58-62。)
譚秀英:〈略論古籍叢書發展的若干問題〉。(《江蘇圖書館學學報》,1996年6期,頁14-16。)
譚秀英:〈淺談古籍叢書開發與利用〉。(《圖書館學研究》,1999年4期,頁47、48。)
羅佑保:〈論叢書〉。(《圖書情報知識》, 1995年3期,頁30、31、4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