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002201118184500
DOI 10.6846/TKU.2011.00316
論文名稱(中文) 人生若夢誰非寄──論蘇偉貞長篇小說人物的眷村經驗
論文名稱(英文) The literatures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by We-jen Su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1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吳淑音
研究生(英文) Shu-Ying Wu
學號 79701017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1-08
論文頁數 14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正惠
指導教授 - 蘇敏逸
委員 - 胡衍南
委員 - 徐秀慧
關鍵字(中) 蘇偉貞
眷村
書寫記憶
鄉愁
離散
認同
關鍵字(英) We-jen Su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在八○年代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下,討論女性作家興起及眷村文學的相關論述很多,本文主要討論蘇偉貞的創作風格及可能受到的影響、分析蘇偉貞從女性文學進入眷村文學的轉折以及眷村文學的特色及內涵。

本文首先探討眷村如何帶著本身特殊的體制結構與族群文化,介入了台灣戰後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歷史建構,而其所糾結纏繞的種種歷史因緣與政治情境,形之於文學,使得眷村小說得以具體而微的觀照出整個時代環境的發展過程,並就眷村的形成建構與文化情境、國家想像與族群自覺提出討論,從眷村生活到書寫記憶、鄉愁與離散、國族認同與文化認同幾個面向探討眷村文學的內涵。

在蘇偉貞女性小說的研究部分,除了討論蘇偉貞的創作風格及特殊的敘事語言,並從政治、社會、經濟方向,討論七○年代女性創作者在台灣社會邁向開放多元的同時,面對書籍市場的「商業邏輯」,在台灣社會轉型的階段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文章進一步討論文學資源、文學典律與國族建構的關係,並探討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條件的改變,如何造成女性文學在七○年代初期創造權力關係的位移和連帶的資源分配問題,誰掌握了較多的文化資源,而這些資源的運用又如何介入當時文化論述場域的意識形態之爭?隨著台灣政治解嚴,經濟起飛,八○年代女性作家介入家國鄉土都市想像間的各種複雜情結,對家國情懷、認同論辯進行深入的觀照與反思。 

最後,藉由蘇偉貞兩部長篇眷村小說,刻劃眷村現實生活,藉由更多的認識與了解,分析眷村的困境與叛離、掙扎與省思。期盼於研究後,能以更開闊的胸襟與視野接受/容納曾經擁有不同歷史記憶的族群,在同時生養雙方的土地上,突破既有的思考侷限,努力彌合族群裂縫。
英文摘要
In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backgrounds of 1980s, there were numerous discussions about the emergence of female writers and the literature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the so-called juancun wenxue. This study probes into Wei-chen Su’s creative writing style and the profound literature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This study aims at Wei-chen Su’s female novels. It not only considers Wei-chen Su’s creative writing style and unique depiction, but also tackles what kinds of roles these creative female writers of the 1970s had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the Taiwan society was changing toward a more open-minded one and in which the profit wa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book market.  
     Furtherm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esources and canons of litera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country race. It also discourses upon how female literature of the 1970s caused the power shift and led to the problem of resource distribution with the change of cultural products and consumption conditions. Who controlled more cultural resources? How did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resources intervene in the ideological debate about cultural discourse field?
     As Taiwan lifted its political martial law and the economy soared at the same time, female writers stepped in various complexes about the imagination of countries and cities, making diverse and delicate meditations. By means of Wei-chen Su’s two long novels on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the study explores how these villages with special structures and ethnic communities interfer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history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 in Taiwan. The entangled historical factors and political situations made the novels on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a miniature of the whole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Besides, the study observes the formation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versus the cultural conditions, enlightenment versus realistic awakening, and the imagination of a country versus ethnic groups’ consciousness raising. In addition, the study examines the profound content of the literature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lifestyle in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the memory of these villages, nostalgia, dispersion,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Eventually, the study expects that the literature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is deserved its appreciation and that we can accept those ethnic groups who have different historical memories with a more capacious mind. On the land where we all get nurtured, the study hopes we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hinking and endeavor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ethnic group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範圍與研究方法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11
第二章: 眷村文學內涵	22
第一節: 書寫記憶	23
第二節: 鄉愁與離散	32
第三節: 國族認同與文化認同	45
第三章: 蘇偉貞小說創作歷程及其主要關懷	63
第一節: 蘇偉貞小說的創作歷程	63
第二節: 蘇偉貞小說的女性面向	65
第三節: 蘇偉貞小說的眷村面向	81
第四章: 蘇偉貞眷村小說的人物經驗	97
第一節: 眷村中的女性角色	97
第二節: 族群通婚與族群融合	104
第三節: 暫時安置與離亂心情	109
第四節: 無父與無隱私的世界	114
第五節: 眷村人物的生死觀	120
第五章: 結論	128
參考書目	133
參考文獻
小說文本(以作者姓氏為序)

(一)、蘇偉貞作品

蘇偉貞,《陪她一段》,台北:洪範書店,1983。
蘇偉貞,《世間女子》,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
蘇偉貞,《歲月的聲音》,台北:洪範書店,1984。
蘇偉貞,《有緣千里》台北:洪範書店,1984。
蘇偉貞,《舊愛》台北:洪範書店,1984。
蘇偉貞,《陌路》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
蘇偉貞,《離家出走》台北:洪範書店,1987。
蘇偉貞,《流離》台北:洪範書店,1989。
蘇偉貞,《來不及長大》,台北:洪範書店,1989。
蘇偉貞,《我們之間》,台北:洪範書店,1990。
蘇偉貞,《離開同方》,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
蘇偉貞,《熱的滅絕》,台北:洪範書店,1992。
蘇偉貞,《沉默之島》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
蘇偉貞,《封閉的島嶼──得獎小說選》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
蘇偉貞,《紅顏已老》,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
蘇偉貞編,《台灣眷村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

(二)、其他作家作品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2。
朱天文,《炎夏之都》,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
朱天文,《荒人手記》,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朱天心,《未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
朱天心,《方舟上的日子》,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7。
朱天心,《昨日當我年輕時》,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1997。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 麥田出版公司,1998。
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
朱天心,《我記得……》,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2001年。
袁瓊瓊,《今生緣》,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8。
張國立,《小五的時代》,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年。
張啟疆,《消失的□□》,台北:九歌出版社,1997。
愛亞,《曾經》,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
蕭颯,《如夢令》,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
齊邦媛、王德威編,《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專書部分(以作者姓氏為序)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1988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
版公司,1996。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
編》,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出版公
司,2002年。
王德威,黃錦樹編,《原鄉人──族群的故事》台北:麥田出版
公司,2004。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出版公司,2005。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2。
艾德華.薩依德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
公司。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
呂正惠,《文化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
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 
林秀玲,《現代文學的女性身影》,台北:里仁書局,2004。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
元尊文化,1997。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台灣女作家》,台北:
元尊文化,1998。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公
司,2002。
克莉斯汀‧龍雅可( Chri stin e Longa ker)著,陳琴富譯,《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2000。
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台北:張老師文化公
司,1997年。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臺灣小說論》,
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
陳義芝,《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張茂桂,《落地生根-眷村人物與經驗》,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
司,1996。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1994。
齊邦媛,《千年之淚──當代小說論集》,台北:爾雅出版社,
1990。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灣文學五十年》,台北:九歌出
版社,1999年。
齊邦媛、王德威,《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台北:麥
田出版社,2004。
廖炳惠,《關鍵詞》,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鄭明俐,《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

期刊論文(以作者姓氏為序)

王德威,〈以愛欲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試讀蘇偉貞的小說〉,《蘇偉貞著,封閉的島嶼》,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
王昌甫,〈族群通婚的後果:省籍通婚對族群同化的影響〉,《人
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卷第1期,頁231~267。
王明珂,〈台灣與中國的歷史記憶〉,《歷史月刊》第105期,
1996年10月,頁34~40。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期,1993年
11月,頁6~17。
王靖丰,〈鄉愁與記憶的修辭──戰後台灣鄉愁詩的轉變〉
《2004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 展基金會
編印,國家台灣文學館出版。
尼洛,〈談蘇偉貞小說的思路〉,《婦女雜誌》184期,1984年1
月,頁28~29。 
朱天心,〈「大和解?」回應之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
期,2001年9月,頁121~122。 
朱天心,〈不認同的自由〉,《第三屆台北文學獎作品集》,台北:台北市立圖書館,2000年,頁131~133。 
江宜樺,〈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5期,1997年3月,頁83~121。 
吳薇,〈眷村,見證台灣五十年〉,《環球時報》第十二版,2004年4月26日。
吳乃德〈國家認同與政黨支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No. 74: 33- 61,1993。 
高天生,〈雄雞一名天下曉──論蘇偉貞小說的社會意識〉,《文訊》第6期,頁259。 
              范銘如,〈「我」行我素──六十年代台灣文學的「小」女聲〉,「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研討會」,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范銘如,〈台灣新故鄉──五○年代女性小說〉,「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淡江大學中文系主辦,;又收於淡江大學中文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中外文學》第28卷第4期;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梅家玲,〈五十年代國家論述-文藝創作中的「家國想像」──以陳紀瀅反共小 說為例的探討〉,「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研討會」,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又收於彭小妍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台北: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
              胡台麗,〈芋仔與蕃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69期》,1990,頁107~321。
徐綱,〈復活的意義,無聲的陰影,及寫作的姿態-- 閱讀蘇偉貞小說的戲劇性〉, 《東南學術》第1期,2001年,頁102~108。又收於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 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
許福吉,〈跨文化流動與東南亞華文文學文化母題的變奏〉,《臺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三期臺灣號(2007)。
曾昭旭,〈抑鬱於紅塵的玉潔冰清──談蘇偉貞小說中的心情〉,《鵝湖》,1985年11月。
黃錦樹,〈神姬之舞──後四十回?(後)現代啟示錄?〉。《中外文學》第24卷第十   期,又收於朱天文,《花憶前身》,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年。
黃錦樹,〈從大觀園到咖啡館──閱讀/書寫朱天心〉,收錄於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
張大春,〈引刀逞一快,誰負少年頭──眷村子弟犯罪行為的軍
政淵源〉,《異言不合》,台北:皇冠出版公司,1992。  
    張大春,〈曖昧、轇轕的眷村傳奇〉,收於蘇偉貞《離開同方》,台北:聯經出版社,2002年。
張茂桂,〈省籍問題與國家認同〉,收錄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智庫叢書,1993。
張誦聖作,高志人、黃素卿譯,〈朱天文與台灣文化與文學的新
動向〉。《中外文學》第22卷第10期。又收於梅家玲編,《性別
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張誦聖作,古佳艷譯。〈袁瓊瓊與台灣八○年代台灣女性作家的
「張愛玲」熱〉,《中外文學》,第23卷第8期。又收於梅家玲
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張誦聖作,〈台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中國女性書寫國際
學術研討會」論文(淡江大學中文系主辦,;又收於淡江大學中
文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
局;《中外文學》第28卷第4期;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
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陳義芝,〈悲憫撼人,為一個時代作結〉,蘇偉貞,《離開同方》,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
陳樂融,〈陪他一段紅顏已老──論蘇偉真小說的愛情觀照〉,《中外文學‧第十二卷‧第四期》。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
劉俊,〈從《有緣千里》到《離開同方》──論蘇偉貞的眷村小說,《暨南學報》第29卷第4期,2007年7月,頁82~87。  
趙彥寧,〈家國語言的公開秘密:試論下階層中國流亡者自我敘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6期,2002年。
趙慶華,〈關於眷村二、三事〉,《表演藝術》,192期。
張大春,〈遼寧街一一六巷〉,《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0年9月13日。


學位論文(以作者姓氏為序)

于桂芳,《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6年。
吳忻怡,《「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何懷哲,《大陳過台灣-1950年代新移民的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周莉菁,《女性眷村文學記憶圖像之形塑》,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2006年。
周淑嬪,《蘇偉貞小說研究-以女性關照與眷村題材為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0年。
施佳瑩,《論蘇偉貞小說與戰後台灣文學史建構的關係》,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李宜潔,《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以台南縣仁和村1950~2007)》,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李俊賢,《空城記‧憶: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08月。
唐於華,《台南市水交社眷村居民的文化與族群變遷》,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2003年。
邱玫玲《以自我記憶建構他者歷史--朱天心小說的書寫網絡》,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年。 
柯雅文,《眷村文學之認同困境與鄉愁意識──以蘇偉貞與張啟疆作品為主》,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6月。
陳保華,《二十世紀晚期成長小說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在職班碩士論文,2008年6月。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頁172。.. 
黃暉凱,《台灣眷村小說研究──以朱天心《未了》、蘇偉貞《有緣千里》、袁瓊瓊《今生緣》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許  正,《解嚴後眷村小說書寫策略研究》,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4月。
許婷雅,《女性與遷移——蘇偉貞小說的家園書寫》,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曾燕瑀《朱天心小說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年。
翁柏川,《「鄉愁」主題在台灣文學史的變遷——以解嚴後(1987年—2001年)鄉愁書寫為討論核心》,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趙慶華,《認同書寫──以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女烏為考察對象》,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廖美珍,《現代才女的舊魂新變貌》,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
謝倩如,《朱天心小說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2 年。
蔡淑華,《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劉紋豪,《國族認同的失落與爭辯-朱天心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