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002200915385100
DOI 10.6846/TKU.2009.00239
論文名稱(中文) 美中戰略經濟對話
論文名稱(英文) US-China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翁知銘
研究生(英文) Chih-Ming Weng
學號 69533023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08
論文頁數 17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中斌
委員 - 李大中
委員 - 沈明室
關鍵字(中) 中美關係
經濟
戰略
關鍵字(英) US-China relation
econom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北京與華府之間的關係一直是眾所注目的焦點。在國際政治中,北京身為一個新興的亞太區域強權,對於和平安全與穩定議題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使得雙邊關係特別引人注意。在華府的政策下,不斷擴張與加深與北京間的經濟、政治、軍事的往來。尤其是經濟議題上,更是雙邊互動最頻繁的一環。

    進入後冷戰的中美關係中,美國與中國的經濟互動逐年擴大和頻繁,但也不時的發生政治衝突事件。在政治不穩定的情況下,兩國的經濟互賴利益就形成彼此的自制因素。經濟互賴雖然有助於和平,但是在其他政治變項不穩定的情況下,也會影響到互賴和平的效果。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U.S.-China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是為加強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對話與合作而形成的一種機制。因經貿關係一直是雙邊關係中最穩定的部份。隨著雙邊經貿關係往來的不斷擴大。雙邊社會的跨國利益不斷增加。透過戰略經濟對話就是北京與華府的最新做法。

    本文主要探討北京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第五次美中戰略經濟對話至今。美中關係的重要變化和主要問題。探討的不只是雙邊的經貿關係,而是透過經貿展開對話後所建立的全方位關係。

    對話過程背後充滿連串助力以及阻力都影響對話能否順利運行。研究對話過程與過後所引發的效應也是對未來雙邊關係做出評估的重要依據。在理解華府與北京在對話過程中的因果關係後,更能有系統的檢驗對未來的國際格局的轉變。
英文摘要
The Sino-US relation is always the critical part among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uring the post-cold war era. As a rising power, China is influential to the regional issue about peace and stability. Therefore, according to its own plan, the US has enlarged and deepened the interactions with Beijing i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economy, politics and military. Economic aspect, above all, is the most important.

    During the post-cold war era, econo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have enlarged gradually year by year. However, political conflicts have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With the instability of polit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has become a restrictive factor to both sides. Although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contributes to a peaceful relation, it might also discount peaceful achievements if other political factors remain unstabl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US-China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 (SED) has become a mechanism in order to strengthen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economic aspect. Economic aspect is the most stable part in both sides’relation and lager economic interactions also bring more mutual trans-national interests to both societies. The arrangement of SED therefore becomes the latest way of engagement between Washington and Beijing.

    In this thesis, this autho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t variations and main issues among the US-China relation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o the fifth SED nowadays. This thesis reveals not only mutual economic relation but also comprehensive relation which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SED.

    Also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discuss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tors among the progress of the SED. All these factors and the effects that have been triggered during the process are vital and fundamental parts for the further evaluation to the future US-China relation. After realizing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the SED, it will bring us a more systematic way to examine the transform of power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緒論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7
(三)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四)研究方法與架構 12
第二章背景 14
(一)中國加WTO 14
風險與影響 16
解決問題	17
對話如何開始 18
對話的新意 20
(二)華府對北京實力提升的反應 21
維持長遠關係 22
化解雙方矛盾 24
全球化的難題 27
(三)北京對華府的反制 28
同在一條船 28
市場經濟對美影響 30
歷史與文化關聯 31
小結  32
第三章 過程  34
(一)三次對話具體描述 34
第一次對話(2006年12月15~16日) 35
第二次對話(2007年5月2~3日) 37
第三次對話(2007年12月12~13日) 38
第四次對話(2008年6月17~18日) 39
(二)對話具體成果 40
航權問題 	40
金融問題 	42
環境問題 	43
(三)未完成的議題 45
人民幣問題 45
智慧財產權問題 46
雙方信心問題 48
(四)對話中逐漸浮現之趨勢 49
合作趨勢 	50
中國影響力變大 51
外交被動主義 53
小結  55
第四章 效應  56
(一)政治  56
穩定力量的來源 56
行政立法的拉扯 58
國家主義的影響 60
(二)經濟  61
超軍事力量 61
世界經貿互賴 63
人民幣變手段 65
(三)社會  67
航空影響 	67
美對中:人與物交流 68
中對美:品質到社會 69
(四)文化 70
文化節 71
民主傳播 	72
大中華主義 73
小結  75
第五章 評估  76
(一)媒體事先的保留與假設 76
對話不看好 76
雙方會更加分歧 78
對抗的局勢難以突破 79
(二)中美雙方的認同與歧見 82
合作比較好 82
務實 84
步調快慢 	86
傳統領域或非傳統領域 88
(三)北京的想法 	91
依賴美國 	92
體認現實 	93
可以影響亞洲 95
(四)華府的想法 	97
解決現況 	97
對中國輸出影響 100
共響而非共享 103
小結  107
第六章 前景  108
(一)助力  108
合作共識 	109
貿易增長 	112
議題靈活 	114
(二)阻力  116
傳統思維 	116
民主制衡 	119
外看內、內看外 121
(三)考驗(有毒玩具) 125
事起之因 	125
華府做法 	126
北京作法 	128
結果探討 	130
小結  131
第七章 結論  132
(一)研究發現 132
進展被低估 132
助力大過阻力 133
專家尚未承認錯誤 134
雙方跨越意識形態 136
他國也跟進 137
實質的進展 137
收穫超經貿 138
全新的局面 140
(二)建議事項(台灣) 141
多面向交往 142
要掌握優勢 144
舊橋不能斷 145
(三)未來研究展望 147


附件:
附件一:中國對美國貿易1997~2007 150
附件二:中國進出口總額1997~2007 150
附件三:FDI占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1983~2005年)151
附件四:中國前十大貿易夥伴 152
附件五:技術競爭力排名 152
附件六:世界競爭力排行榜 153
附件七:美中戰略經濟對話特性 153
附件八: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大事記 154
附表九: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成果表 156
附件十:人物比較 	159
附件十一:參考書目 161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王玉明,《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1994年。﹝台北:洪葉出版社﹞
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2年。《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的途徑》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尹永欽。《巨變:1978年-2004年中國經濟改革歷程》,2004年, 北京:當代世界出版。
朱敬一主編。《WTO架構下兩岸經貿關係研討會實錄》。民國89年。臺北:孫運璿基金會。
林正義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5~1997》。民國87年。臺北:中研院歐美研究所。
繁體書籍:
何思因。《美國貿易政治》。民國83年。臺北:時英出版社。
倪世雄等著。《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2001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民國88年。臺北:生智出版社。
郭承天。《國際建制與國際組織》。民國85年。臺北:時英出版社。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2003年。臺北:揚智文化事業。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民國88年。臺北:生智出版社。
郭壽旺,《華府智庫對美國台海兩岸政策制定之影響》。2006年。台北:秀威資訊。
裘兆琳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8~2000》。民國91年。臺北:中研院歐美研究所。
陶德•桑德勒(Todd Sandler)。葉家興譯。《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2003 年。臺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劉平、洪曉東、許明德等譯。《世界貿易體制的政治經濟學─從關貿總協定到世界貿易組織》。1998年。北京:法律出版社。
劉碧珍、陳添枝、翁永和。《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2002 年。臺北:雙葉書廊。
鄭劍。《跨越太平洋-中美首腦外交五十年》。1998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2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2000年。臺北:唐山出版社。
石之瑜,《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1994年。臺北:三民書局。
安衛、李東燕,《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中國著名學者21世紀的國際焦點》。2000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周煦,《冷戰後的美國東亞政策》。1999年。臺北:生智文化。
席來旺,《廿一世紀中國戰略大策劃─外交謀略》。1996年。北京:紅旗出版社。
楊潔勉,《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外交政策比較研究》。200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蔣曉燕、信強,《美國國會與美國對華安全決策(1989-2004)》。2005年。北京:時事出版社。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2000年。臺北:唐山出版社。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2003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白禮博等著(Richard Bernstein&Ross H.Munro)。許綬南譯。《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1997年。臺北:麥田出版社。
江西元。《大國戰略與未來中國》。2003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宋國誠。《21世紀中國──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2002年。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許志嘉。《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2004年。臺北:生智出版社。
丁樹範,〈中共十六大後安全政策〉,張虎、許光泰編,《中共十六大後之走向》,2003年。臺北:政大國關中心,頁33-39。
中央日報,〈中共密件透露將改變外交策略 改採「以國家利益為主的務實外交」〉,中央日報,1991年11月18號,第7版。
中國時報,〈大陸務實外交 中共經濟利誘 鎖定發展中國家〉,中國時報,2005年1月10號,A13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全球戰略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2000年。北京:時事出版社。
尹慶耀,〈「六四」以後的中共外交〉,張隆義編,《中共的命運-歷史的回顧與現況的分析》,1991年。臺北:政治國關中心。
牛軍,〈1962:中國對外政策「左」轉的前夜〉,牛大勇、沈志華編,《冷戰與中國的周邊關係》,2004年。北京。
王在邦、方華,2000,〈未來5-10年中國的國際戰略環境與對外戰略〉,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編,《全球戰略格局》。2000年。北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王良能,《中共的世界觀》,2002年。臺北:唐山出版社。
亓成章,〈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及其影響〉,魯毅等編,《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1999年。北京:時事出版社。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從尼克森到柯林頓》,2001年。臺北:商務出版社。
唐家璿,〈為了爭取和平與發展的國際環境─新中國的外交理論與實踐〉,《瞭望新聞週刊》,1999年總816期,頁22-26。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2003年,臺北:揚智文化。
張雅君,〈中共十六大後外交與安全政策取向:持續與變化〉,張虎、許光泰編,《中共十六大後之走向》,2003年,臺北:政大出版社。
許志嘉,《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2004年。臺北:生智出版社。
陳向陽,《中國的睦鄰外交:思想、實踐、前瞻》,2003年。北京:時事出版社。
陳欣之,〈國際關係學的發展〉,張亞中編,《國際關係總論》,2003年。臺北;揚智出版社,頁1-38。
陳潔華,《21世界中國外交戰略》,2000年。北京:時事出版社。
黃志雄,《WTO體制內的發展問題與國際發展法研究》,2005年,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王正毅、張岩貴,《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範式與現實經驗研究》,2003年,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2000年,臺北:唐山出版社。
門洪華,〈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拓展〉,《戰略與管理》,2003年第2期。
胡敏遠,〈中共在中亞地區能源開採之研究〉,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2001年。
董更生譯,《20世紀之旅-七大強權如何塑造二十世紀》,2002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劉傑,《機制化生存: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抉擇》,2004年。北京:時事出版社。
趙華勝,〈上海合作組織:評估與發展問題〉,《現代國際關係》,2005年第5期。
劉守仁,〈美國反恐戰爭與中共中亞安全政策研究〉,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2002年。
潘名諧,〈美國與中國在中亞地區反恐議題的競逐關係〉,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蔡忠誠,〈九一一事件後美中俄在中亞的競逐〉,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2004年。
王輝青等譯。《國家安全戰略的制定》。1991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吳東林。《巨變中的強權戰略》。2002年台北市:時英出版社。 
吳建德。〈九一一事件後的南亞權力平衡與區域安全〉。《九一一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2002年。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
李威儀譯。《中國新霸權-中國的企圖:支配亞洲與世界》。2001年。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唐永勝 徐歐。〈超越傳統的地緣戰略〉。《世界、美國和中國-新世紀國際關係和國際戰略理論探源》。頁1。2003年。北京:清華出版社。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美國在亞洲的角色:亞洲觀點》。2003年。台北。(原書名:American Role In Asia Asian ViewS)。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與戰略夥伴》。1999年。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麥朝成主編。《中共與美國WTO協議之政經意涵座談會實錄》。2000年。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出版。 
鄭又平、黃烈修譯。《國際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2000年。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公司。(Guzzini, Stefano.1998.“Realism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賴銘傳。《國際戰略形勢分析》。2001年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蕭全政,《政治與經濟的整合》,1988年。台北:桂冠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尹承德。〈論中美經貿關係及其走向〉。《國際問題研究》,2005年第6期,頁7-8。
左原。〈中共加入WTO的基本分析〉。《美歐季刊》,1997年12卷1期,頁66。
佟福全。〈協商仍為上策-美國鋼鐵貿易摩擦及解決途徑〉。《國際貿易》,2002年第四期,頁29。
門洪華、胡鞍剛。〈中國對外開放與融入世界〉。《太平洋學報》,2005年第4期,頁17。
秦亞青。〈國際制度與國際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義〉。《外交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頁40-47。
曹乾、何建敏。〈中美雙邊貿易不平衡額究竟有多大:1993-2002年的實證分析〉。《中國軟科學》,2004年第8期。
裘兆琳。《中美關係專題研究:一九九八~二○○○》。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頁52-55。
鄭端耀。1997年。〈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1997年第36卷第12期。頁1-23。
羅昌發、洪德欽。〈我國加入WTO後與美國經貿關係再檢視〉。2000年《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8-2000》,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頁197。
王立。〈試析美國對華政策的波動期現象〉,《國際問題研究》,2002年。
王緝思。〈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國外交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3年第1期。
吳心伯。〈從美國亞太戰略看布希政府對臺政策〉,《現代國際關係》,2002年第5期。
梁守德。〈淺談中國的新國際觀和外交戰略的新思維〉,《國際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頁6。
王元綱。〈中共在美國安全戰略中的角色〉。《中美關係專題研究2001-2003》,2006年,頁97-120。
門洪華。〈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招展〉。《戰略與管理》,2003年,頁20-24。
許志嘉。〈911事件後美國對中共政策的調整〉。《問題與研究》,2003年42卷3期,頁79-102。
王崑義、蔡裕明,〈中亞地區恐怖活動現況與反恐作為之發展〉,第五屆台灣與中亞論壇國際學術會(5th Taiwan-Central Asia Forum),2005年。
石澤,〈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歷程評價〉,中國評論月刊第五次座談,2006年,北京。
余學會、許濤,〈美國軍事力量進入中亞及其影響〉,《東歐中亞研究》,2002年第3期,頁39。
林志昊,〈九0年代中共國家戰略中之「夥伴外交」〉,2002年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苗華壽,〈從上海五國機制到上海合作組織〉,《和平與發展季刊》,2002年第3期。
孫壯志,〈新形勢下中共與中亞五國的經濟合作〉,2002年《東歐中亞市場研究》。
張景台,〈中共的新安全觀:從理念到實踐〉,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2003年。
許濤,〈中國外交的大手筆〉,中國評論月刊第五次座談,2006年。
許濤,〈論新形勢下的上海合作組織〉,《現代國際關係》,2002年第6期。
陳嘉尚,〈從權力平衡探討中共崛起之地緣戰略〉,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2002年。
楊宗嶽,〈中共經濟安全觀的興起與影響〉,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葉士文,〈中共在中亞的地緣政治利益與角色之研究〉,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元 簡。〈「新安全問題」和美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國際問題研究》。2000年3月。頁59-60。中國大陸。
王 波。〈淺析小布希政府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世界、美國和中國-新世紀國際關係和國際戰略理論探索》。2003年。
王自揚。〈柯林頓政府外貿政策之探討〉。《美國月刊》。1993年第8卷12期。頁110-12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
王健全。〈北美自由貿易區對台灣有何重要性?〉。《經濟前瞻》。2002年第30期。頁142-145。台北市:中華經濟研究院。
王崑義。〈美國的反恐怖主義與國際安全─兼論九一一事件以後臺海兩岸的處境〉。《遠景季刊》。2002年第3卷第2期。
王義桅。〈日本的再崛起與中國的大戰略〉。《中國評論》。 2003年11月號。香港:中國評論文化出版。
王義桅。〈和平崛起的三重內涵〉。《環球時報》。 2004年02月13日 第十五版。中國大陸。
王銘義。〈反恐、民主、三芝會議今登場〉。中國時報。2002年9月8號,版1。
平可夫。〈中美安全戰略關係與東亞地緣政治〉。《當代中國研究》。1998年第63期。頁93-104。美國: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何思因。〈國際政治對美國貿易政策的影響〉。《問題與研究》。1993年第32卷第10期。頁35-50。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何思因。〈美國與亞太地區的域整合〉。《美歐月刊》。1994年第9卷第11期。頁4-14。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吳心伯。〈冷戰結束之初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之改變〉。《美國研究》。第2002年第3期。頁50-65。中國大陸。
吳心伯。〈東北亞的抉擇: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2001年《亞洲研究》。頁8-25。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
吳心伯。〈冷戰結束之初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之改變〉。《美國研究》。第2002年第3期。頁50-65。中國大陸。
吳錦發。〈美國為才何強力介入台海安全〉。《民眾日報》。2001年1月12號。版1(新聞眼)。
宋鎮照。〈從亞太經合會之發展與挑戰看台灣的因應策略:政治與經濟的分析〉。《遠景季刊》。2001年第2卷第3期。頁51-86。
李文志。〈杭亭頓的戰略思想與美國全球戰略的關係〉。《問題與研究》,2002年第41卷第4期。頁1-20。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李文瑞。〈美國貿易政策之演進〉。《美國月刊》,1994年第9卷第2期。頁28-37。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昊 天。〈中國調整安全戰略應對美國戰略圍堵〉。《鏡報》。2002年5月號。
林正義。〈美中台新形勢下的台海安全戰略〉。《台海安全戰略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2002年。
林正義。〈美國因應九一一事件的危機管理〉。《九一一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市: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林佳龍。〈九一一事件後的亞太戰略情勢與台美日關係〉。《九一一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市: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金榮勇。〈布希政府的東南亞政策與挑戰〉。《問題與研究》。2001年第40卷第6期。頁53-68。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張亞中。〈中共的強權之路:地緣政治與全球化的挑戰〉。《遠景季刊》。2002年第3卷第2期。頁1-42。台北市:兩岸交流。
張惠玲。〈中共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之戰略考量評析〉。《共黨問題研究》。2002年第28卷第7期。頁4-16。台北市: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陳一新。〈從布希外交團隊與領導風格看美國外交與兩岸政策〉。《遠景季刊》。2001年第2卷第1期。頁1-34。台北市:兩岸交流。
傅亞蘭。〈九一一事件對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影響〉。《共黨問題研究》。2003年第28卷第1期。頁80-93。台北。
鄭端耀。〈布希政府安全戰略評析〉。《遠景基金會季刊》。2003年第4卷第2期。頁1-8。台北市: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鄧中堅。〈美國的經濟外交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定位與發展〉。《美國月刊》。1994年第3卷。頁4-18。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關 中。〈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批判〉。《遠景季刊》。2002年第三卷第1期。頁1-26。台北市: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于有慧,〈後冷戰時代中共新安全關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2001年第44卷,第4期,頁35-55。
中國時報,〈中印友好年 決重開邊貿古道〉,2006年6月20日,大陸新聞版。
中國時報,〈新世紀美日同盟 擴及全球〉,2006年7月1日,國際新聞版。
吳玲君,〈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之間的關係〉,《問題與研究》,2005年第44卷,第5期,頁1-24。
沈丹陽、李光輝、李傳,〈區域經濟一體化第三次浪潮與構築「泛亞洲經濟共同體」〉,《國際經濟合作》,2004年第6期,頁6-9。
周睦謹,《中共「大國外交」之研究(1989-2000)》,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哖。
俞正樑,〈再論中國新外交〉,《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5年第6期,80-83。
張登及,〈發展中的中共「大國外交」新構想—兼論對兩岸關係形成的挑戰與契機〉,《中國事務》,2001年第3期。
張雅君,〈中日關係的安全困境:國際體系與雙邊利益層面的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2005年第6卷,第4期,頁139。
蘇長和,〈發現中國新外交—多邊國際制度與中國外交新思維〉,《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4期,頁1-6。
龐中英,〈亞洲地區秩序的轉變與中國〉,《外交評論》,2005年第83期,頁41-49。
「中國與西方七國綜合國力最新比較」課題組,〈中國與西方七國綜合國力最新比較〉,《統計研究》,2000年。
中國國際關係學會主編,《國際關係史》,2004年第十一卷 1980-1989,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三、網路資料來源
人民網。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37/4011263.html/
中華民國經濟部。民國90年。〈中共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經濟發展之研析〉。http://www.moea.gov.tw/~ecobook/ecotoday
中國期刊網。http://cnki.csis.com.tw/
中國商務部網站。http://big5.mofcom.gov.cn/
牟傳珩,2006,〈胡溫時代外交定位——中共四代外交探秘(之四)〉,新世紀網,http://www.ncn.org/asp/zwginfo/da.asp?ID=6
孫壯志,2006,〈上海合作組織的誕生和蓬勃發展並非偶然,而有其深刻的歷史必然性〉,新華網,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
時殷弘,2003,〈中國的外部困難和新領導集體面對的挑戰——國際政治、對外政策、臺灣問題〉,《戰略與管理》,第3期。
高秋福,2002,〈美國進軍中亞的如意算盤〉,《瞭望新聞週刊》,第18期。資料來源:http://photo.eastday.com/epublish/big5/
裴幸謙,,2006,〈中國的和平發展不應有遺珠之憾〉,《中華歐亞基金會研究通訊》,9(2),http://www.fics.org.tw/publications/m
黃琳,2005,〈解讀中國新外交戰略圖:全方位和平外交出現進展〉,《瞭望東方週刊》: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
毛澤東,1949,〈論人民民主專政〉,《毛澤東選集》第四卷,http://www.ahgzw.gov.cn/dangwei/m_wxuan/4_65.htm。
鄭必堅,2003,〈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學習時報,11/3,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hpdl/
盧俊偉,2003,《中共區域發展之政經分析1949~2002》,臺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全政,2004,〈論中共和平崛起〉,《政治科學論叢》,22: 1-30。
聯合報,2006/6/18,〈繼胡錦濤、李肇星後能源合作 溫家寶訪非洲七國〉,A13版。
顏君聿,2006,〈國際能源爭奪方興未艾:中國能源佈局之啟示〉,《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9(10): 55-61。
簡淑綺,2005,〈中國大陸原油需求與油源外交之研究〉,《兩岸經濟統計月報》,153: 67-76,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
美國尼克森研究中心http://www.nixoncenter.org/
美國白宮http://whitehouse.gov 
美國在臺協會http://www.ait.org.tw/ 
美國參議院http://www.senate.gov/index.htm
美國國土安全部http://www.whitehouse.gov/homeland/
美國眾議院http://www.senate.gov/index.htm
美國傳統基金會http://www.heritage.org/
王輝青(孫子兵法研究會)。1999。〈從地緣政治到地緣經濟-論當代全球性戰略的基本趨勢〉。《大公報》。1999.4.14。http://.future-china.org.
林保華,2005,〈中國正在揚棄韜光養晦策略〉,《自由電子報》,2005年8月15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
Thompson, Drew. 2004. “Economic Growth and Soft Power: China’s Africa Strategy.” Asiamedia, http://www.asiamedia.ucla.edu/articl
Landau, Saul. 2005. “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Rise in Latin America.” Foreign Policy In Focus, http://www.fpif.org/commentary/2005/0506chinese.html
Magnus, Ralph. 2006. “ Middle East” Encyclopedia Americana, http://ea.grolier.com/cgi-bin/article?assetid=0269970-00.

四、英文書籍
Cass, Deborah Z., Brett G. Willams and George Barker. eds. China and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Entering      the New Millennium.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3.
Dougherty, James E., Robert L. Pfaltzgraff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omprehensive Survey. New York: Longman, 2001.
Friedman, Thomas L. 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9.
Gilpin, Robert.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Order.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2001.
Hoekman, Bernard M. and Michel M. Kosteki.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From GATT to WTO.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1990.
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y───.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Bou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89───.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Tonronto: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7.
Lardy, Nicolas R. Integrating China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Washington, D.C., Brooking Institution Press, 2002.
Smil, Vaclav, 2004. China’s Past, China’s Future-Energy, Food, Environment.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Arnold, Guy. 1994. The Third World Handbook. London: Cassell.
Braillard, Philippe & Djalili, Mohammad-Reza. 1986. The Third World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oulder, Col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Kim, Samuel S. 1989. China and the world : 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Boulder : Westview Press.
Sevilla, Christina R.. 2003. “The WTO's North-South Conflict: A Dangerous New (O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The Nationa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pero, Joan Edelman著,楊鈞池等譯,1994,《國際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
王世誼,2003,〈論中共三代領導集體全球戰略觀的演變〉,《藍色戰略-當代中國戰略研究》,http://www.54479.com/study/show
Blagov, Sergei.“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Prepares for New Role”, EurasiaNet.org, April 29, 2002.
Brzezinski, Zbigniew.“The grand chessboard: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7. 
Huntington, Samuel.“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Simonand Schuster, 1996, p.321.
Allen, Kenneth W. 2000. ‘Senior Analyst, Asian Security Program, The Analytic Science Corporation, US’. “PRC Military Modernization
Blackwill, Robert D. and Dibb, Paul.2000. “America’s Asian Alliance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Bush, George W. 2002a“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Homeland Security”The White House July 16,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hom
Cohen, Willam. Secreatary of Defense S, 2000. “Annual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and the Congress” .http://www.defenselink.mil/execsec/
Gill, Azam. 2001. “Winds Change: Geopolitics and the World Order ”. Writers Club Press. U.S.A.
Han Sung-joo. 2002. “U.S.-Asian Relations in 2001: Beyond Septemer 11”. Brookings Center for Northeast Asian Policy Studies. Northeast Asia
Kim, Taeho. 2001. “The Bush’s Administration and East Aian Security: Policy Priorities, the China Factor, and Future Outlood”. “The 2nd Annual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National Security & Military Strategy”. Plibished by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2001/12/21.(金泰虎。2001。〈布希政府東亞安全政策中的優先順位、中國因素與未來展望〉。《國防大學第二屆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國際學術研討會》。
Ahn, Byung-Joon. 2004.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East Asian Integration”, Asia-Pacific Review, Vol.11, No.2.
Barfield, Claude. 2004.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Rise of Asian Regionalism”, paper delivered at the Western Economics Association Affair.
Economy, Elizabeth. 2005. “China’s Rise in Southeast Asia: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pp.409-425.
Vogel, Ezra F. 2004.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Changing Face of East Asia, Asia-Pacific Review, Vol.11, No.1.
Woo, Wing Thye. 2003. “The Economic Impact of China's Emergence as a Major Trading Nation“
http://www.econ.ucdavis.edu/faculty/woo/Woo.US-China%20statement.1Feb04.pdf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16-02-11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16-02-11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