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002200600522000
DOI 10.6846/TKU.2006.00191
論文名稱(中文) 全球治理之研究-兼論1987~1995年之兩岸關係
論文名稱(英文) Approach of Global Governance-and analysis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in 1987~1995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涂策
研究生(英文) Che Tu
學號 69226023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1-10
論文頁數 16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王崑義
委員 - 洪陸訓
關鍵字(中)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兩岸治理
國際建制
權威空間
全球公民社會
關鍵字(英) globalization
global governance
Cross-strait relation
Cross-strait govermance
NGOs
SOAs
Global citizen socie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廿一世紀是全球化的時代,通訊技術的發達將人類帶入了影像通訊時代,而且網際網路發展到無線上網的時代。網路的發達改變空間的距離與定義,虛擬空間顛覆了傳統的人們思維。首先,國際情勢因全球化而更加緊密的互相依賴,亦出現許多的全球性議題。其涵蓋範圍已非單一的國家能夠處理,必須透過國際合作的過程來解決。非國家或非政府的角色與功能均大為提升,這些國際行為體間的關係可以用「權威空間」加以涵蓋。權威空間包含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全球公民社會、跨國公司等國際行為體,這些行為體與民族國家針對議題進行治理的過程,構成全球治理的本質。簡言之,在全球治理下,國際社會中的行為體均必須透過國際建制以進行合作,共商全球問題之解決。 

另外,全球化為兩岸互動提供不同動力來源,使其互動與交流在二十一世紀達到高峰,目前台商公司在大陸投資的總金額達到台灣對外貿易額的二分之一以上。以全球治理思維檢視兩岸,可發現隨著彼此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雙方政府勢將在全球性的制度安排下進行互動與合作;此外則是全球治理與兩岸治理兩種概念之相關性,由於經貿的高度互賴,帶來許多的兩岸議題,雙方的行為體必須對相關議題進行協商,以求建立共識,最終則是尋求這些議題的解決。 

基於全球治理的概念與本質,政府角色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主導單元,因此兩岸治理行為主體亦不能僅僅侷限於雙方的官方單位,亦必須思考民間社會的角色與功能,是否有助於解決緊密交流下所產生的非政治性議題。1987年至1995年間,雙方交流的行為體雖以非政府之海基會與海協會為主,但背後均有政府推動其運作,就治理角度而言,此階段的治理模式仍是以政府為主。兩會在於1992年協商簽署之共同協議,不僅在解決相關議題上達成共識,更有具體的條文產生,海峽間的治理結構已有大致的雛型。最後,兩岸治理並非烏托邦式的幻想,而是務實地建構未來的新方向。以目前的趨勢來看,雙方正朝向治理之方向前進,諸如包機直航、水果登陸、熊貓來台等議題,均是兩岸建立議題導向之治理模式的契機,若雙方能透過協商以尋求相關議題之最終解決,將有助於海峽情勢的穩定與發展。
英文摘要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Globalization Age.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to lead the humanity to the image communication age, moreover the Internet has already developed to the age which wireless access the n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has changed distance and definition of space. The hypothesized space has greatly covered the traditional people thought. First, Globalization has made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 be closely interdependent. The result of the global closer interdependence is that it has product many complex international issues. As these issues make Nation-State to be unable to engage such issues by itself, so Nation-State has to solve these global issues with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rol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non-state and the non-government actors have been promoted. We could call these actors Space of Authorities(SOAs), and it contains the nation-state,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he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 the global citizen society,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so on. The process of these actors negotiating to solve global issues has constituted the essence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These international actors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 all have to cooperate, to discuss, to negotiate, and to solve the global issues with the National Regime system. 

Second, Globalization has provided different power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of which the degree has achieved the peak in the 21st century. At present the total investment amount of the Taiwanese businessman company in the Mainland has achieved above the half amount of the Outside Trade of Taiwan. Inspected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by the Global Governance thought, we could find that as both banks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have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the governments of Taiwan and China must carry on the interac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under the global regime system. Because of the economics and trade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is highly mutually dependent, it also has brought many Cross-Strait issues. The actor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have to establish mutual recognition in order to seek the final solution of the Cross-Strait issues. 

The concept and the essence of the Governance lie in the role of which the government to solve the issues has been the only leading unit by no means. Therefore the actors of the governance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could not be limited in the government units. We must consider the function and action of society, and must consider whether is helpful to solve these non-political issues i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In 1987~1995, although Strait-Exchange Foundation(SEF) and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ARATS) were the main actors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in fact the Taiwan and China government were still important. In this stage, the governments were the primary actor of the Cross-Strait Governance. In 1992, which S.E.F. and A.R.A.T.S. had signed the Cross-Strait Mutual Agreement not only had established mutual recognition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Cross-Strait issues, but also had product the concrete stipulation. The Cross-Strait Governance system had approximately developed. 

Finally, the Cross-Strait Governance would be not Utopia-like fantasy, in fact it will practically construct the new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Look by the present tendency, we could find now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is also facing direction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Regardless of these issues like the chartered airplane flying straight, the fruit landing, the panda coming and so on, besides they all are the turning points to establish the governance pattern which is guided by the issues. If both sides could penetrate the consultation to seek the final solution of these issues, it would be helpful to the stab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nnel circumsta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章節頁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4 
第二節 研究途徑、方法與分析架構……………….7 
一、研究途徑……………………………………….7 
二、研究方法……………………………………….7 
 三、分析架構……………………………………….9 
第三節 文獻回顧…………………………………….15 
一、治理之相關文獻……………………………….15 
二、全球化與全球治理之相關文獻……………….16 
三、兩岸關係相關文獻…………………………….1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22 
一、研究範圍……………………………………….22 
二、研究限制……………………………………….23 

第二章 全球治理之概念與理論………………………24 
第一節 統治與治理之關係………………………….24 
一、統治之概念意涵………………………………….24 
二、治理之概念意涵………………………………….26 
三、統治與治理之異同……………………………….30 
第二節 全球治理的概念意涵……………………….33 
一、全球化之意涵………………………………….33 
二、治理全球化…………………………………….36 
三、全球治理之意涵……………………………….39 
第三節 國際關係中之全球治理…………………….45 
一、傳統的國際關係本體論……………………….45 
二、全球化與全球治理之發展…………………….45 
三、全球治理下的本體論轉化…………………….49 

第三章 全球治理之研究途徑…………………………53 
第一節 現實主義研究途徑………………………….53 
一、現實主義基本理論…………………………….53 
二、現實主義角度下的全球治理………………….55 
第二節 新自由主義研究途徑……………………….58 
一、自由主義基本理論…………………………….58 
二、自由主義角度下的全球治理………………….59 
第三節 建構主義研究途徑………………………….61 
一、建構主義基本理論…………………………….61 
二、建構主義角度下的全球治理………………….63 

第四章 全球治理評估指標之建立……………………66 
第一節 全球治理之成效與評估…………………….66 
一、全球治理的成效之檢視……………………….66 
二、全球治理的評估指標………………………….68 
第二節 全球治理的行為主體……………………….70 
一、全球治理下的非政府機制…………………….70 
二、全球治理與全球公民社會…………………….73 
三、全球治理與權威空間………………………….75 
第三節 全球治理之機制…………………………….78 
一、全球治理與國際建制………………………….78 
二、國際建制相關概念…………………………….78 
第四節 全球治理與國家主權……………………….82 
一、傳統的國家主權觀…………………………….82 
二、全球治理下的國家主權觀…………………….83 
三、民族國家因應全球治理的調適……………….86 

第五章 兩岸關係之發展(1987年~1995年)……….92 
第一節 兩岸關係之外在環境……………………….92 
一、兩岸關係中之美國因素……………………….92 
二、美國之兩岸戰略(1987年~1992年)…………94 
三、美國之兩岸戰略(1992年~1995年)…………97 
第二節 台灣對中國之關係………………………….99 
一、歷史背景……………………………………….99 
二、政經環境………………………………………101 
三、大陸政策………………………………………102 
第三節 中國對台灣之關係…………………………106 
一、歷史背景………………………………………106 
二、政經環境………………………………………107 
三、對台政策………………………………………108 
第四節 兩岸間的互動情形…………………………111 
一、政治面向………………………………………111 
二、經貿面向………………………………………112 
三、社會面向………………………………………113 

第六章 兩岸間之治理可行性之檢證與評估……….115 
第一節 兩岸間治理之具體指標……………………115 
一、兩岸治理之概念………………………………115 
二、檢證之具體指標………………………………116 
第二節 兩岸間治理之機制與主客體………………118 
一、兩岸間的治理機制……………………………118 
二、兩岸間的治理主體……………………………119 
第三節 兩岸間治理之成果…………………………124 
第四節 兩岸間治理之檢討…………………………126 
一、全球治理之侷限性……………………………126 
二、兩岸治理之可行性檢討………………………127 

第七章 結論………………………………………….130 
第一節 研究總結……………………………………130 
第二節 研究發現……………………………………133 
第三節 研究心得……………………………………135 
第四節 未來展望……………………………………137 

參考文獻………………………………………………143 
附錄一:中共對台政策大事紀………………………158 
附錄二:海基海協會歷屆會談總覽…………………162 

圖表頁次 
圖1-1:分析架構圖……………………………………11 
圖1-2:全球治理架構簡圖……………………………12 
圖1-3:兩岸關係之治理架構簡圖……………………12 
圖1-4:論文章節安排…………………………………14 
表2-1:統治與治理之差異……………………………32 
表2-2:國際關係本體論之轉化………………………52 
表3-1:研究全球治理之三個途徑……………………65 
表4-1:國際制度的類型………………………………81 
圖6-1:兩岸治理概念圖…………………………….117 
表6-2:辜汪會談共同協議………………………….12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中文資料 
(一) 中文書目 
Alexander Wendt著,秦亞青 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Anthony Giddens著,陳其邁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台北:時報文化,2001年。 
Anthony Giddens著,鄭武國 譯。《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 
B. Guy Peters著,許道然等譯,孫本初審訂。《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The Future of Governing: Four Emerging Models》。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Castells, Manuel著,夏鑄九、王志弘等校譯。《網路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2000年。 
David Held,Anthony McGrew著,曹榮湘、龍虎 等譯。《治理全球化—權力、權威與全球治理Governing Globalization-Power, Authority and Global Governance》。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David Nachmias著,潘明宏、陳志瑋 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2000年。 
Frank Webster著,馮建三 譯。《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Gillian Young著,黃競涓、郭進成、黃肇輝 譯。《全球時代的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Global Age: A Conceptual Challenge》。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 
Group of Lisbon著,張世鵬譯。《競爭的極限:經濟全球化與人類的未來》。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 
Hans J. Morgenthau著,張自學 譯。《國際政治學Politics among Nations》。台北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66年。 
Harold James著,朱章才 譯。《經濟全球化1975‧11‧15朗布伊耶》。台北:麥田,2000年。 
J. Slevin著,王樂成 等譯。《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弘智文化,2002年。 
Jacques Addas著,何竟、周曉辛 譯。《經濟全球化》。台北:米娜貝爾,2000年。 
James N. Rosenau主編,張勝軍、劉小林等譯。《沒有政府的治理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Jean Touchard著,胡祖慶 譯。《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John M. Hobson著,周邵彥 譯,高德源 校閱。《國家與國際關係The Stat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台北:弘智文化,2003年。 
John T. Rourke & Mark A. Boyer著,張明貴、賴明芝 譯。《世界政治—國際關係導論》。台北:風雲論壇有限公司,2005年。 
Joseph Jr. Nye著,張小明 譯。《理解國際衝突:理論與歷史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Joseph S. Nye著,吳曉輝 錢程 譯。《軟力量:世界政壇成功之道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 
Kenneth N. Waltz著,胡祖慶 譯。《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1997年。 
Kenneth W. Thompson著,王孟倫 譯。《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Fathers of International Thought: The Legacy of Political Theory》。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 
Kenneth W. Thompson著,耿協峰 譯。《國際思想大師Masters of International Thought》。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Kenneth W. Thompson著,梅仁、王羽 譯。《國際關係中的思想流派Schools of Though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Martha Finnemore著,袁正清 譯。《國際社會中的國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Mel Gurtov著,賈宗宜 譯。《人類關注的全球政治》。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P. 林德特、C. 金德爾伯格。《國際經濟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 
Paul Krugman著,洪財隆 譯。《克魯曼驚奇:大師解讀經濟亂象》。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年。 
Robert D. Kaplan著,杜默 譯。《戰之華—美國帝國主義大戰略》。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Robert Gilpin著,楊宇光、楊炯 譯。《全球政治經濟學:解讀國際經濟秩序Global Political Econom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著,門洪華 譯。《權力與相互依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 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Thomas L. Friedman著,蔡繼光等譯。《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台北:聯經,2000年。 
Tudor Jones著,張明貴 譯。《現代政治思想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Yoneji Masuda。《資訊地球村》。台北:天下文化,1994年。 
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 譯。《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Zygmunt Bauman著,張君玫 譯。《全球化》。台北:群學,2001年。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問題論壇》。2005年總第38期春季號。 
王永縣主編。《國外的國家經濟安全研究與戰略》。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 
王宜禎 撰。《從建構主義的「國家利益」觀分析兩岸經貿互動關係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2004年6月,碩士論文。 
王英津。《國家統一模式研究》。台北:博揚文化,2004年。 
王崑義。《全球化與台灣》。台北:創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王紹光。《挑戰市場神話:國家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逢振主編。《全球化症候》。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 
王曉波。《兩岸關係論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7年。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弗朗索瓦‧沙奈等著,齊建華、胡振良 譯。《金融全球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 
石之瑜 主編。《家國之間—開展兩岸關係的能動機緣》。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2003年。 
立院圖書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台北:立法院圖書館,1989年。 
伍貽康等著。《三足鼎立?全球競爭體系中的歐美亞太經濟區》。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 
任海傳 撰。《兩岸信心建立措施之研究—以共同打擊犯罪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任曉 編。《國際關係理論新視野》。北京:長征出版社,2000年。 
全球治理委員會。《我們的全球之家Our Global Neighborhood》。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安豐雄、邱伯浩、張彥之、羅慶生。《軍事學導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余家哲 撰。《台灣的社會因素對美中台三邊關係之研究(1987-2000)》。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2004年6月,碩士論文。 
吳竹君。《資訊時代與外交》。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2000年,碩士論文。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三修訂三版。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 
李英明。《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2001年。 
李英明。《重構兩岸與世界圖象》。台北:生智文化,2002年。 
李英明。《國際關係理論的啟蒙與反思》。台北:揚智文化,2004年。 
李英明。《網路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李德昉 撰。《台灣對大陸經貿政策之研究—以政治經濟學觀點分析》。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林孟熊 撰。《從衝突理論解析兩岸關係發展(1987~2003)》。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信華。《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台北:揚智,2002年。 
林信華。《超國家社會學:兩岸關係中的新台灣社會》。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林嘉誠、朱浤源編著。《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邵宗海。《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台北:生智,2001年。 
俞可平 黃衛平 主編。《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1998年。 
俞可平 主編。《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3年。 
俞可平。《全球化與國家主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 
俞可平主編。《國將不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施正鋒。《台中美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台北:前瞻出版社,2001年。 
星野昭吉 著,劉小林、張勝軍 譯。《全球政治學-全球化進程中的變動、衝突、治理與和平Prospect for Global Politics Change, Conflict, Governance and Peace in Globalization》。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紀登斯。《第三條路及其批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年。 
約瑟夫‧S. 奈、約翰‧D. 唐納胡 主編,門洪華等 譯。《全球化世界的治理Governan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約瑟夫‧奈伊 著,蔡東杰 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台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約翰米可斯維特、艾德萊恩伍爾得禮奇 著。《完美大未來—全球化機遇與挑戰》。台北:商週出版。 
胡幼慧 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胡佛。《政治學的科學探究:方法與理論》。台北:三民,1998年。 
苗繼德 撰。《從國際政治經濟學析論九零年代台灣之經貿取向》。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孫治本。《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挑戰與回應》。台北:巨流,2001年。 
烏爾利希‧貝克 等著,張世鵬 等編譯。《全球政治與全球治理—政治領域的全球化》。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4年。 
翁明賢。《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台北:創世文化,2003年。 
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 
袁鶴齡。《全球化世界的治理》。台中:若水堂,2004年。 
馬起華。《政治學第二冊:政治理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77年。 
曼威‧柯司特。《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二卷—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 
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全球化與台灣國家發展》。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4年。 
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經濟安全》。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4年。 
張亞中。《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台北:聯經出版,2003年。 
張讚合。《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1996年。 
莫大華,《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 2003年。 
陳志民、劉淑惠 編著。《全球化與政府治理》。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章家敦。《中國即將崩潰》。台北:雅言文化,2002年。 
彭懷恩。《政治學概論》。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1980年。 
楊中美。《胡錦濤—中共跨世紀接班人》。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楊國樞。《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1980年四版。 
楊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論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年。 
楊棨等編著。《廿一世紀全球化科技革命之衝擊》。台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詹姆斯‧德‧代元(James Der Derian) 主編,秦治來 譯。《國際關係理論批判International Theory: Critical Investigations》。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鄒文海。《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1966年六版。 
漢寶德、張振益等著。《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趙建民。《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台北:永業出版社,1994年。 
劉杰。《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國家主權》。北京:長征出版社,2000年。 
蔡政文、林嘉誠。《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89年。 
蔡政文、楊日旭、林嘉誠、廬瑞鍾、廖峰香。《政治學—下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89年。 
蔡政文、楊日旭、林嘉誠、廬瑞鍾、廖峰香。《政治學—上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 
蔡政文、楊日旭、林嘉誠、廬瑞鍾、廖峰香。《政治學—中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 
豬口孝 著,劉黎兒 譯。《國家與社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2年。 
戴維‧赫爾德(David Held)著,胡偉 等譯。《民主與全球秩序:從現代國家到世界主義治理Democracy and the Global Order: From the Modern State to Cosmopolitan Governanc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戴維‧赫爾德。《全球大變革:全球化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薩孟武。《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1966年第四版。 
顓孫建國 撰。《兩岸發展「信心建立措施」之研究:理論與實務之評估》。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羅伯特‧吉爾平。《全球資本主義的挑戰:21世紀的世界經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二) 中文期刊論文 
Benjamin Self。〈中國崛起與美日同盟在台灣安全上的角色〉,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12月,頁124~135。 
Paul Hirst and Grahame Thompson。〈民族國家的未來Globaliz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State〉,俞可平主編,《國將不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頁190~236。 
王志仁。「第四波資訊革命」,《天下雜誌》,(1999年4月)。 
包宗和。〈戰略三角角色轉變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台海兩岸三角互動為例〉,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3月,頁337~363。 
石之瑜。〈芝麻!開門:心理分析引領兩岸政策研究進入新境界〉,包宗和、吳玉山 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3月,頁265~336。 
石計生。〈資訊社會與社會學理論-一個馬克思主義論述傳統與批判〉。《當代雜誌》,第171期(民國2001年11月)。 
江啟臣。〈全球化與國家在政治經濟上之角色:舊劇本與新爭論〉。《國際關係學報》,第十六期。 
冷則剛。〈大陸經貿政策的根源:國家與社會的互動〉,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3月,頁211~263。 
宋東。〈全球化第三波海嘯來襲:世界是平的〉《天下雜誌》。第328期,2005年8月1日。。頁106~115。 
宋燕輝、廖福特。〈台灣如何因應全球化所帶來的『人類安全』之威脅〉,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全球化與台灣國家發展》(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4年3月,頁67~91。 
李酉潭、張孝評。〈民主化與台海和平之分析〉《問題與研究》。第四十三卷第四期,民國九十三年七、八月,頁1~34。 
李宗勳。〈從全球化觀點看政府公共安全治理模式〉,陳志民、劉淑惠 編著,《全球化與政府治理》。台北:韋伯文化,2005年6月,頁1~48。 
李瓊莉。〈當前美國亞太政策中的“經濟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4期,(1997年4月),頁15-28。 
李瓊莉。〈經濟安全概念在亞太地區的發展〉,《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2期,(1998年2月),頁21-35。 
明居正。〈國際體系理論與兩岸關係〉,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1999年3月,頁365~388。 
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美中關係的演變與強化美台關係〉,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12月,頁177~190。 
約翰吉斯那訪問,黃慧琦譯。〈網際空間的另一面-卡斯提爾訪談錄〉。《當代雜誌》,第171期(民國2001年11月)。 
孫同文。〈全球化與都會治理:我國直轄市發展的評估〉,陳志民、劉淑惠 編著,《全球化與政府治理》。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頁49~87。 
格里‧斯托克。〈作為理論的治理:五個論點〉,《國際社會科學》(中文版),1999年1月號。頁20~29。 
烏爾里希‧貝克。〈全球化時代民主怎樣才是可行的?〉,烏爾里希‧貝克和哈貝馬斯 等著,《全球化與政治》。 
袁易。〈安全典制與美「中」關係:一個認知社群的分析架構〉,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3月,頁389~432。 
高長。〈兩岸關係中的市場誘因〉,石之瑜 主編,《家國之間—開展兩岸關係的能動機緣》。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2003年,頁203~213。 
高朗。〈從整合理論探索兩岸整合的條件與困境〉,包宗和、吳玉山 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1999年3月,頁41~75。 
張五岳。〈分裂國家模式之探討〉,包宗和、吳玉山 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1999年3月,頁77~118。 
張亞中。〈論兩岸治理〉《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6期,2003年11、12月。 
理查德‧阿什利。〈無政府狀態下的強權:理論、主權與全球生活的治理(1988年)〉,詹姆斯‧德‧代元(James Der Derian) 主編,秦治來 譯,《國際關係理論批判International Theory: Critical Investigations》。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陳森吉。〈科技知識改變人類社會〉。《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2期(2000年12月)。 
彭慧鸞。〈資訊時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5期 (2000年5月)。 
曾淑芬、謝豫立。〈資訊社會、全球化經濟與福利國家〉。《當代雜誌》,第171期(2001年11月)。 
辜樹仁。〈二零二五大趨勢:七大革命驅動未來〉,《天下雜誌》(第328期,2005年8月,頁46~55。 
楊棨、周子聰。〈全球環境及能源之衝擊〉,楊棨等編著,《廿一世紀全球化科技革命之衝擊》。台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頁1~36。 
萬仞。〈資訊—革命、時代、戰爭〉。《國防雜誌》,第十三卷第十期。 
詹姆斯‧N‧羅西瑙。〈面向本體論的全球治理〉,俞可平 主編,《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6月,頁55~67。 
瑪麗—克勞德‧斯莫茨(Marie-Claude Smouts)。〈治理在國際關係中的正確運用〉《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1999年第2期。 
劉必榮。〈兩岸關係中的協商機制〉,石之瑜 主編,《家國之間—開展兩岸關係的能動機緣》。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2003年,頁191~202。 
鄭端耀。〈中國的挑戰與台灣的現實〉,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 
賴鼎銘、葉乃靜。〈資訊社會的迷思及其批判〉。《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第24卷第1期。 
魏澤民、林志昶。〈全球治理:公民社會與宗教發展圖像〉《遠景季刊》(第六卷第一期,2005年1月,頁175~202。 
魏澤民、林志昶。〈資訊時代的國際關係圖像:以Internet為例〉。《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2期 (2004年2月)。 

二、 原文資料 
(一) 原文書目 
Anderson, B. , Imagined Communities, 2nd ed. , London: Verso, 1991. 
Balassa, B., The Theory & Economic Integration, London: Allen & Unwin 1962. 
Barrett, Nei, The State of the Cybernation, London: Kogan Page, 1996. 
Benedikt, M., Ma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ockholm: IVA, 1995. 
Buzan, Barry., People, State and Fear: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 
Camilleri, Joseph A., States, Markets and Civil Society in Asia Pacific.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2000. 
Campen, Alan D, & Dearth, Douglas H. eds. , Cyberwar 2.0: Myths, Mysteries and Reality. AFCEA International Press, 1998. 
Castells, M. , The Information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 Oxford: Blackwell, 1989. 
Castells, M., The Power of Identi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Vol.II. Oxford: Blackwell, 1997. 
Cooper, R., The Economic of Interdependence, N. Y. : Mccraw-Hilc 1968. 
Dobson, Wendy, and A. E. Safarian(editors), East Asian in Transition: Economic and Security Challenge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C2002. 
Duff, A. S., Information Society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2000.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65. 
Ernste, M. and Jaeger, C. (eds.), Informaion Society and Spatial Structure. London: Belhaven, 1988. 
Harris, Stuart, and Andrew Mack(editors), Asia-Pacific Security: The Economic-Politics Nexus. St. Leonards, N. S. W: Allen & Unwin. 1997. 
Holmes, D., Virtual Politics: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London: SAGE, 1997. 
Krasner, Stephen D., International Regim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Lasswell, H. D. and Kaplan , A., Power and Socie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 
Morgenthau, Hans J.,(Revised by Kenneth W. Thompson),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Brief Editi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3. 
Neu, C. R. And Charles Wolf, Jr., The Economic Dimensions of National Security.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1994. 
O’Brien, Robert, Goetz, Anne Marie, Scholte, Jan Aart and Williams, Marc, Contesting Global Govern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2000. 
Poster, M.,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Post-structuralism and Social Context. C Cambridge: Polity, 1990. 
Rosenau , James, Along the Domestic-Foreign Frontier: Exploring Governance in a Turbulent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Schiller, D., Digital Capitalism: Networking the Global Market Syste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0. 
Splichal, S.(eds.),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Civil Society. West Lafajette: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94.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urhood-The Repo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79. 
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二) 原文期刊論文 
Andrew Hurrell,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the study of regimes: a reflective approach,” in Volker Rittberger, Regim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49-72. 
De Alcantara, Cynthia Hewitt,“Use and Abuses of the Concept of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No. 155(1998). 
Eric K. Leonard, “Seeking Sovereignty: Gaining Understanding through Critical Analysis”, New Political Science. 2001, 23: 3: 407~428. 
Guy B. Peters and John Pierre, “Development i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Toward Multi-level Governance”, Policy & Politics, 2001: 29: 2: 131~135. 
Kashlev Iuri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IT Revoluti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 Russian Journal of World Politics, Diplomacy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3, Vol. 49 Issue 2. 
Joseph S. Jr. Nye,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American Soft Power”. Asia-Pacific Review, Vol. 9, No. 1, 2002. 
R. A. W. Rhodes,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1996, XLIV: pp652~667. 
R. Dahl, “Power”, David L. Sills(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Vol. 12. New York: Macmillian, 1968, pp. 405-413. 
Robert O. Keohane, “From Interdependence and Institutions to Globalization and Governance— Introduction to Institutions”, Law and Governance in a Partially Globalized World, December 14, 2001(Manuscript). 
Ronald Cohen & 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cal Theory(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2), pp. 65-67. 
Stephen Krasner, “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 Regime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6, 1982. 
Tinbergen,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msterdam North. 1954. 
J. Tinbergen,“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Policy”,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1952. 
Tony Bovaird and Elke Löffler, “Moving from Excellence Models of Local Service Delivery to Benchmarkimg ‘Good Loc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2002: 68:9-24. 

三、 參考網站 
Th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Global Governance http://www.lse.ac.uk/Depts/global/ 
WTO信息查詢中心http://www.wtoinfo.net.cn/cgi-bin/index.php 
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 http://www.tier.org.tw/ctasc/all.htm 
中華民國國貿局http://www.trade.gov.tw 
中華民國經濟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ea.gov.tw/ 
世界貿易組織http://www.wto.org 
世界經理人網站 http://www.cec.globalsources.com/ 
世界經濟論壇(WEF)http://www.weforum.org 
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http://www.wri.org/wri/wr-96-97/96tocful.html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http://www.ccer.edu.cn/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網NAFTAnet http://www.nafta.net/naftagre.htm 
台灣經濟研究院http://www.tier.org.tw/ 
海基會網站http://www.sef.org.tw/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www.npf.org.tw 
國際經濟評論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http://www.usitc.gov/ier.htm 
國際電子商情網站 http://www.esmchina.com/ 
陸委會網站 http://www.mac.gov.tw/ 
經濟學人http://www.economist.com/ 
數位時代 http://www.bnext.com.tw/ 
歐洲聯盟研究學會 http://eusa-taiwan.org/ 
歐洲聯盟網站 http://europa.eu.int/index_en.htm 
歐洲聯盟論壇 http://iir.nccu.edu.tw/eurf/index.asp 
聯合國網站 http://www.un.or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