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001201216281800
DOI 10.6846/TKU.2012.00362
論文名稱(中文) 蘇軾詩畫通論之藝術精神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Confluent Art Spirit in Su Shi’s Theory of Poetry and Paint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1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李百容
研究生(英文) Bai-Rung Lee
學號 894000099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1-04
論文頁數 27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文華
委員 - 顏崑陽
委員 - 呂正惠
委員 - 蕭麗華
委員 - 陳文華
委員 - 林淑貞
關鍵字(中) 蘇軾
有道有藝
以一含萬
詩畫本一律
藝術精神
東坡易傳
關鍵字(英) Su Shi〝蘇軾〞
Art Spirit
Dao〝道〞and Art
Aesthetic Standards
the Fusion of Poetry and Painting
Essay on literati Painting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這部論文主要在透過先秦以來「道」、「藝」關係的開展,作為觀察蘇軾「有道有藝」、「以一含萬」、「詩畫本一律」之藝術精神的詮釋理路,以抽離近代運用「詩畫界限」觀點,所可能產生與歷史語境偏離之本義的混淆。論文在結構上,以「緒論」為「本論」、「分論」之前導,「本論」則為論述主軸及核心所在,而「分論」則在深化及證成「本論」所立之核心藝術精神--蘇軾「有道有藝」、「道藝兩進」的思維,所呈現於「詩畫通論」之創作論、鑑賞論、以及「道」與「藝」之即體即用實踐的可能。經過「本論」、「分論」各三章的析論探討,確立開出以《東坡易傳》「本一」、「道一」之論「道」的「通學」本質,進而回歸蘇軾「以一含萬」、「詩畫本一律」之藝術精神本質,重返宋人「道」、「藝」辯證之時空背景,凸顯蘇軾於「道本藝末」之道學藝術觀的論述中,所開顯之特出「道」「藝」體用不二的「詩畫通論」。而「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在由論「道」而論「藝」--此一詮釋理路的梳理下,開展出有別於由藝術媒介「互位」、「換位」探討之新解,可作為當代理解蘇軾「詩畫本一律」提出之文化底藴,並期能開啟當代與蘇軾「詩畫通論」的對話。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mainly deals with the confluent art spirit in Su Shi’s theory of poetry and painting. Such confluent art spirit combines and fuses Chinese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to form the uniqu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o and Art; therefor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stinction in the cultural ideology of western poetry, painting along with mixture of poetry and paint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自序……………………………………………………………… Ⅲ
第壹篇 緒論……………………………………………………… 1
第一章 論題界定………………………………………………… 2
第一節 「詩畫通論」命題之成立……………………………… 2
第二節 「藝術精神」之界義…………………………………… 10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範圍界定……………………………… 20
第二章 問題導出與詮釋視域的導入……………………… 29
第一節 問題的導出
--當代詩畫關係詮釋的困境………………………………29
第二節 詮釋視域的導入
--先秦「道」「藝」關係的開展……………………………41
第貳篇 本論:蘇軾「道」論與詩畫通論之關聯… 51
第一章 蘇軾「道」論概說…………………………………… 52
第一節 蘇軾「道」論的確立及學思歷程………………………… 54
第二節 蘇軾「道」論之「通學」特質…………………………… 68
第二章 蘇軾水喻「道體」與「有道有藝」說探究…… 79
第一節 水喻「道體」的學思性格………………………………… 82
第二節 觀水之「變」的人生體察………………………………… 87
第三節 盡水之「變」與「有道有藝」…………………………… 95
第三章 蘇軾「道一」觀念與「詩畫本一律」再探…… 105
第一節 「道一」觀念與「以一含萬」之關聯……………………106
第二節 「詩畫本一律」當代詮釋之再議…………………………112
第三節 「天工與清新」藝術精神之探究…………………………125
第參篇 分論:蘇軾詩畫通論之藝術精神剖析…… 139
第一章 意造本無法
--「隨物賦形」之詩畫創作通論………………………140
第一節 「無有定法」契入「無法」創作論之衍義發展…………141
第二節 「隨物賦形」會合「自然」之藝術精神析論……………161
第二章 得之於象外
--「至味澹泊」之詩畫鑑賞通論………………………177
第一節 諸學「言、象、意」詮釋的薈萃開顯…………………… 179
第二節 「象外」與「至味澹泊」藝術精神析論…………………188
第三章 天機之所合
--「寓意於物」之體用實踐通論………………………216
第一節 蘇軾「游」於藝之「樂得其道」……………………… 218
第二節 「天機」與「寓意」之相合…………………………… 234
結論……………………………………………………………… 251
引用書目…………………………………………………………… 260
參考文獻
引 用 書 目
一、蘇軾著作
蘇軾: 東坡易傳, 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第九冊
王文誥: 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 嘉慶二十四年鐫, 武林韻山堂藏版,台北: 臺灣學生書局
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 蘇軾詩集, 台北: 莊嚴出版社, 19 9 0年
蘇軾著, 紀昀評點: 紀昀評點東坡編年詩,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 0 1年
曾棗莊、曾濤編: 蘇詩彙評,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 9 8年
蘇軾著、朗曄選注: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上海: 涵芬樓, 1 93 2年, 據吳興張氏南海潘氏藏宋刊本影印, 收於四部叢刊集部
孔凡禮點校: 蘇軾文集, 北京: 中華書局, 2 0 04年
曾棗莊、曾濤編: 蘇文彙評,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 9 8年
蘇軾: 東坡七集, 收於《四部備要》, 中華書局據匋齋校刊本
蘇軾: 東坡志林, 台北: 商務印書館, 19 39年
蘇軾著、龍吟點評: 東坡易傳, 長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 02年
李福順編著: 蘇軾與書畫文獻集, 北京: 榮寶齋出版社, 20 08年
二、古典文獻
(一)經部
毛傳、鄭箋、孔穎達疏: 毛詩注疏, 台北: 藝文印書館, 十三經注
疏, 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
尚書注疏, 台北: 藝文印書館, 十三經注疏本, 19 7 9年
秦繼宗撰: 書經彙解, 明萬曆刻本, 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
編《四庫未收書輯刊》, 北京: 北京出版社
孫希旦撰:禮記集解,收於《十三經清人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孫希旦撰, 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禮記集解, 北京: 中華書局, 1989年
王弼著: 周易注, 收於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北京: 中華書
局, 19 8 0年
王弼著: 周易略例, 收於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北京: 中華書
局, 19 8 0年
王弼著: 論語釋疑, 收於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北京: 中華書
局, 19 8 0年
保巴撰、陳少彤點校: 周易原旨, 北京: 中華書局, 20 0 9年
惠棟撰, 鄭萬耕點校: 周易述, 北京: 中華書局, 2 0 07年
劉寶楠、劉恭冕撰: 論語正義, 台北: 世界書局, 1 9 92年
中庸: 收入於《禮記》, 四部叢刊初編經部, 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宋
刊本
(二)史部
漢‧ 司馬遷: 史記三家注, 台北: 文興書坊, 19 85年
宋史紀事本末, 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
館
(三)子部
王弼著: 老子道德經注, 收於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北京: 中
華書局, 19 80年
郭慶藩: 莊子集釋, 台北: 頂淵文化, 20 05年
王叔岷: 莊子校詮, 台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 94年
孫念劬著: 金剛經彙纂, 據清光緒甲午年重鐫善本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 8 0卷本, 收於《大正藏》第十冊
龍樹菩薩著, 後秦鳩摩羅什譯: 大智度論, 收於《趙城金藏》, 北
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慧能著, 郭明校釋: 壇經校釋, 北京: 中華書局, 1 9 83年
劉邵: 人物志,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9 0年
釋道原編: 景德傳燈錄, 台北: 彙文堂, 19 8 7年
朱熹: 雜學辨, 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朱熹:朱子語類,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朱熹: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收於《四部備要》子部, 中華書局據明
胡氏刻本校刊
黃宗羲、黃百家、全祖望: 增補宋元學案, 收於《四部備要》子部,
中華書局據清道光道州何氏刻本校刊, 册六
(四)集部
1.詩文類
蕭統編: 文選, 台北: 藝文印書館, 1 9 89年
黃叔琳等注: 增訂文心雕龍校注, 北京: 中華書局, 20 0 5年
杜甫著、仇兆鰲注: 杜詩詳注, 台北: 里仁書局, 1 9 80年
張伯偉編著: 全唐五代詩格彙考,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2年
劉禹錫: 劉夢得文集, 四部叢刊本, 第三十五冊
司空圖: 司空表聖文集, 四部叢刊本, 第三十八冊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 收於《叢書集成續編》, 台北: 新文豐出版
蘇洵: 嘉祐集,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6 8年
蘇洵: 嘉祐集, 收於《四部叢刊正編》,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蘇轍: 欒城後集, 收於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 北京: 中華
書局, 1 9 90年
秦觀: 淮海集,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6 8年
黃溍: 金華黃先生文集, 收於四部叢刊本, 第六十九冊
張岱: 瑯嬛文集, 台北: 淡江書局, 1 9 56年
王士禎: 蠶尾集, 收入《叢書集成三編》, 台北: 新文豐出版, 第三
十九冊
郭紹虞主編: 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 台北: 華正書局, 19 91年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 蘇軾資料彙編, 北京: 中華書
局, 20 0 4年
2.書畫類
衛夫人: 筆陣圖, 收於吳永編《續百川學海》(明刊本)壬集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 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台北: 臺灣商
務印書館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 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 0 5年
鄧椿: 畫繼, 收於張彥遠等著《歷代名畫記》, 北京: 京華出版社,
20 00年
宣和畫譜, 收於張彥遠等著《歷代名畫記》, 北京: 京華出版社,
20 00年
俞崑編: 中國畫論類編, 台北: 華正書局, 2 0 03年
李來源、林木編: 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 上海: 上海人民美術社,
19 97年
三、當代文獻(按出版年為序)
(一)研究專書
1.蘇軾相關研究
凌琴如: 蘇軾思想探討, 台北: 臺灣中華書局, 19 6 4年
蘇軾詩畫通論之藝術精神研究
264
游信利: 蘇東坡的文學理論, 台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 8 1年
黃鳴奮: 論蘇軾的文藝心理觀, 福建: 海峽文藝出版社, 19 87年
鍾來因: 蘇軾與道家道教, 台北: 臺灣學生書局, 1 9 90年
曾棗莊: 三蘇文藝思想, 台北: 學海出版社, 19 95年
唐玲玲、周偉民: 蘇軾思想研究, 台北: 文史哲出版, 1 9 96年
孔凡禮撰: 蘇軾年譜, 北京: 中華書局, 19 9 8年
王水照: 蘇軾研究,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 9 9年
衣若芬: 蘇軾題畫文學研究,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 9 99年
曾棗莊: 蘇軾研究史,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 0 1年
陶文鵬: 蘇軾詩詞藝術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0 1年
黃啟方: 東坡的心靈世界, 台北: 臺灣學生書局, 2 0 02年
王水照、朱剛: 蘇軾評傳,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 0 4年
張惠民、張進: 士氣文心- -蘇軾文化人格與文藝思想, 北京: 人民文
學出版社, 20 0 4年
冷成金: 蘇軾哲學觀與文藝觀, 北京: 學苑出版社, 20 0 4年
陳中浙: 蘇軾書畫藝術與佛教,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 0 4年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編: 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至四輯), 北京: 學苑
出版社, 20 04年、2 0 05年、20 0 7年、2 0 0 8年
王啟鵬: 蘇軾文藝美論,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 0 07年
戴麗珠: 蘇東坡詩畫合一之研究, 台北: 文津出版社, 2 0 07年
王友勝: 蘇詩研究史稿(修訂版), 北京: 中華書局, 20 1 0年
2.詩文書畫相關研究
陳文華: 杜甫傳記唐宋資料考辨,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 87年
饒宗頤: 畫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