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9201018421700
DOI 10.6846/TKU.2010.00295
論文名稱(中文) 維護海上油路安全的解放軍軍力發展趨勢
論文名稱(英文)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LA’s Maritime Power for Safeguarding Oil Transportation Routes at Se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謝靜華
研究生(英文) Ching-Hwa Hsieh
學號 79324016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6
論文頁數 15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趙春山
委員 - 王央城
委員 - 沈明室
關鍵字(中) 邊緣地帶
海上油路
人民戰爭
航天控制
兵力投射
戰系整合
遠洋艦隊
關鍵字(英) Rim land
Oil Transportation Routes
People's war
Space Superiority
Military Power projection
Combat system conformity
Open sea flee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工業革命後,石油在地緣政治的地位中更顯重要與突出,其原因在於石油與經濟成長、社會穩定、軍事事務改革,甚至與國家安全的關係變得更密不可分。因此,石油的獲得與油路安全的維護,已然成為制定國家安全戰略和國家利益保障的重要考量。
自古以來,海洋運輸已成為戰略物資與大宗物資運輸的最經濟實惠的方式。而維繫中國經濟永續發展的命脈,在於能源的取得和輸送,其中佔比例最重的就是海上石油運輸。易言之,海上油路安全維護任務,及其配套對應的軍力發展,已然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訓本務之一;而其重中之重則在於海軍軍力與兵力投射及航天控制等整體戰系的整合。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整體發展,近年來隨著經濟成長與「中國威脅論」的國際輿論影響,已由「量」的優勢逐漸過渡和轉變為「質」的進化。雖然中國講求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本質並未隨之修正,然而在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經濟實力後,繼而提高保衛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的能力,並增取國際地位的下一步,即是壯大國防和軍事實力。中國人民解放軍起碼要保證「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有限戰爭」,並逐漸進化至遠洋海軍、航天控制等多維作戰系統整合的目標,以維護中國六百浬以上的海域安全,進而走向全球即時打擊的遠距作戰能力。
英文摘要
Afte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oil plays a more important and prominent rae in the aspect of geopolitics.  It is becaus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il and economic growth, social stability reform of military affairs, and even the national security are in separate.  Therefore, the acquisition of oil and oil line secur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the maintenanc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and protection of national benefits.
  Since ancient times, maritime transport has become a most affordable way for strategic material and substantial goods carriage.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lifeline is the 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energy and maritime oil transport which account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That is to say, marine oil line security maintenan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basic combat training of PLA; and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s the overall combat integration of the military power projection and space superiority.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PLA in recent years with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of “china treat theory” influence have gradually transited from the advantages of “quantity to the evolution of “quality”.  Although the strategy of China while emphasis on the “people’s war” has not been modified with the transition to gain the economic strength thus improving the abilities of national security, expanding benefits and striving for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 next stop is to reinforce the national defense and military strength in developing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LA has to guarantee “the win a limited war under high tech conditions”, and gradually evolve from pelagic navy, aerospace control and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safe guard China’s oceanic safety which farther than 600 miles, and to achieve the global real-time and long-range strike power.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壹、研究動機-------------------------------------------2
    貳、研究目的-------------------------------------------4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7
    壹、研究途徑-------------------------------------------7
    貳、研究方法------------------------------------------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壹、研究範圍------------------------------------------13
    貳、研究限制------------------------------------------14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概念界定-------------------------------16
    壹、研究架構------------------------------------------16
    貳、概念界定------------------------------------------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24
  第一節 有關地緣戰略領域---------------------------------25
  第二節 中國石油安全形勢---------------------------------44
  第三節 海上油路安全維護---------------------------------51
第三章 中國維護海上油路安全的軍力發展架構-----------------59
  第一節 解放軍的任務與需求-------------------------------64
  第二節 護油作戰能力現代化-------------------------------69
  第三節 三種作戰能力的配套-------------------------------75
  第四節 作戰系統與戰力整合-------------------------------78
第四章 解放軍水面艦與潛艦的發展---------------------------81
  第一節 水面艦的現況-------------------------------------85
  第二節 潛艦的現況---------------------------------------89
  第三節 未來發展趨勢-------------------------------------94
第五章 解放軍航空母艦的發展-------------------------------97
  第一節 航空母艦的功能----------------------------------100
  第二節 航空母艦的現況----------------------------------102
  第三節 未來發展趨勢------------------------------------105
第六章 解放軍航天戰力的發展------------------------------108
  第一節 航天戰力的現況----------------------------------110
  第二節 作戰系統的鏈結----------------------------------113
  第三節 未來發展趨勢------------------------------------114
第七章 結論----------------------------------------------120
參考書目-------------------------------------------------122
表目錄
表1-1  中國國際貿易重要的海上航道區分表-------------------20
表1-2  與中國的國家利益息息相關的海上咽喉地帶-------------23
表2-1  2009年中國大陸各大油田產量排名一覽表---=-----------44
表4-1  中國海軍主要現役大型艦艇一覽表---------------------87
表4-2  中國海軍潛艦數量一覽表-----------------------------90
表4-3  中國海軍潛艦編組與部署一覽表-----------------------91
圖目錄
圖1-1  研究方法圖-----------------------------------------11
圖1-2  研究架構圖-----------------------------------------18
圖2-1  馬漢的海權思想體系圖-------------------------------36
圖2-2  中國海外石油由原分布圖-----------------------------45
圖2-3  中國主要海上油路示意圖-----------------------------50
圖2-4  克拉地峽位置示意圖---------------------------------56
圖2-5  中國的珍珠鏈分佈示意圖-----------------------------56
圖3-1  中國人民解放軍維護海上油路安全的軍力架構圖---------63
圖3-2  太平洋島鏈劃分示意圖-------------------------------71
圖3-3  解放軍軍力配套自動化三維指管系統結構圖-------------77
圖6-1  航天控制戰力示意圖--------------------------------111
參考文獻
一、專書論著: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產業地圖編委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產業地圖─能源2004-2005,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年。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合編,中國經濟安全與發展,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編,中國軍事百科全書(10),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
中國軍事後勤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國軍事後勤百科全書(軍事交通卷),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年。
中國海軍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海軍百科全書,北京:海潮出版社,1999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5~2006),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中國現代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戰略資源調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王金南、曹東,能源與環境中國2020,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年。
王長勝,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報告(2004年):全球化下的經濟環境治理與市場開放,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王丹,中國石油產業發展路徑:寡占競爭與規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年。
王生榮,金黃與蔚藍的支點:中國地緣戰略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洸,航運-國家的生命線,台北:海運出版社,1962年。
安維華、錢雪梅合著,海灣石油新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曲明,2010年兩岸統一-中共邁向海權時代,台北:九儀出版社,1995年。
朱建新、王曉東,各國國家安全機構比較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9年。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中華科際整合研究會,2001年。
江紅,為石油而戰-美國石油霸權的歷史透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年。
朱蓓蕾,兩岸交流的非傳統性安全,台北:遠景基金會,2005年。
李而炳,21世紀前期中國對外戰略的選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李杰、韓力、王廣平,海上交通戰:生命攸關的戰略行動,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年。
金鑫、徐曉萍,中國問題報告第三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金鑫,世界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周丕啟,大戰略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吳東林,中國海權與航空母艦,台北:時英出版社,2010年。
吳建德、張蜀誠合著,「中國的石油戰略」,巨克毅主編,當前全球戰略發展的新視野,台北:鼎茂圖書出版,2007年。
吳磊,中國石油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沈明室,改革開放後的解放軍,台北:慧眾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沈偉烈、陸俊元合著,中國國家安全地理,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沈偉烈,地緣政治學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5年。
沈默,地緣政治,台北:中央圖書供應社,1967年。
林穎佑,海疆萬里,台北:時英出版社,2008年。
武曉廸,中國地緣政治的轉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6年。
姜達,「中共參與興建『泛亞鐵路』分析」,行政院陸委會編,大陸工作簡報,台北:行政院陸委會,2005年。
洪兵著,國家利益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
胡鞍鋼,中國大戰略,浙江:杭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軍事辭海編輯委員會,軍事辭海(軍事綜合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2003年。
倪健民,國家能源安全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唐昀,大博殺-世紀石油之爭,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
唐晉,大國崛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孫士海,印度的發展及其對外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孫士海,印度的發展及其對外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孫國祥,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5-2006,台北:遠景基金會,2007年。
徐瑜,不朽的戰爭藝術-孫子兵法,台北:時報文化,1985年。
蔡翼、蘭寧利、李貴發、韓岡明、王長河、黃銘俊,崛起東亞聚焦新世紀解放軍,台北:勒巴克顧問公司,2009年。
海軍月刊社編,海軍戰略專輯,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2005年。
秦天、霍小勇,中華海權史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
翁明賢,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台北縣: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2003年。
翁明賢,國際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高子川,藍色警示-21世紀初的海洋爭奪與展望,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年。
崔延紘,海洋運輸概論,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康紹邦,國際戰略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許和震,新軍事變革與訓練創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
陳立,中國國家戰略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桃園:國防大學,2003年。
彭光謙、姚有志,軍事戰略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程廣中,地緣戰略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
越子聿、賢峰禮,國家安全危機決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鈕先鐘,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11月。
閔振范、王保存,構建信息化軍隊的組織體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楊明杰,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萬東鋮、方正起合著,「論國防經濟與國家安全」,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編,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靳懷鵬、劉政、李衛東,世界海洋軍事地理,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
翟文中,臺灣生存與海權發展,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劉一建,制海權與海軍戰略,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赤忠,海洋與國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
劉波,石油與20世紀變遷,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劉雪蓮,地緣政治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
劉達材,「從馬漢海權思想看海權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海軍學術月刊社編,廿一世紀中國海權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1年。
劉慶元,解析中共國家安全戰略,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3年。
劉靜波,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劉成軍、劉源,新中國國防和軍隊6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劉桂芳、馮毅,高技術條件下的C3I─軍隊指揮自動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4年。
劉桂芳、張健、陳風濱,高技術條件下的C4ISR─軍隊指揮自動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冰、劉程,神六飛天檔案,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
樓耀亮,地緣政治與中國國防戰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歐錫富,「中共解放軍水面作戰能力分析」,行政院陸委會編,大陸工作簡報(台北:行政院陸委會,2005年。
歐錫富,「中共解放軍近期軍力發展狀況」,行政院陸委會編,大陸工作簡報(台北:行政院陸委會,2007年。
歐錫富,「中國大陸脆弱的石油海上石油通道」,行政院陸委會編,大陸工作簡報,台北:行政院陸委會,2005年。
歐錫富,「競爭日趨激烈的中印關係」,行政院陸委會主編,大陸工作簡報,台北:行政院陸委會,2006年。
歐陽自遠,逐鹿太空─航天技術的崛起與今日態勢,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
蔣君章,政治地理學原理,台北:三民書局,1966年。
蔣聖憐,海洋觀念與海權思想,台北:三軍大學,1975年。
蔡明彥,中共軍力現代化的發展與挑戰:從武獲政策分析,台北:鼎茂圖書公司,2005年。
張幼文、徐明棋等著,經濟強國-中國和平崛起的趨勢與目標,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文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分析,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召忠,戰爭離我們有多遠,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
耿慶武,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北京: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談蕭,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楊明傑主編,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陳鳳英、趙鴻圖主編,國際戰略資源調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紐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梅永紅、王元主編,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陸忠偉主編,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陸忠偉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4/2005,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葉自成,中國大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黃金元,全球化時代大國的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編,世界發展狀況,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國家電力公司戰略規劃部編著,中國能源五十年,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年。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政策法規司編,西部大開發戰略研究,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年。
葉自成,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楊毅,中國國家全戰略思想,北京:時事出版社,2009年。
門洪華,中國:大國崛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紐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周添城,永不止息的石油爭奪戰,台北:中華徵信所,1998年。
浩君,石油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台北:海鴿文化出版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
趙健民等合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主編,中共建政五十年─中國大陸面面觀,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盧弘著,軍報內幕消息,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魏艾、林長青,中國石油外交策略探索兼論安全複合體系之理論與實踐,台北:生智公司,2008年。
饒叔先,2004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台北:國家安全叢書,2004年。
羅慶生、許競任,國家安全概論,台北: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
蒲寧,地緣戰略與中國安全環境的塑造,北京:時事出版社,2009年5月。


二、翻譯專書
中嶋嶺雄著,趙倩、張隆義、楊怡芬合譯,中共的政治與戰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5年。
布里辛斯基著,林天貴譯,大棋盤,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史蒂芬‧李柏、唐娜‧李柏著(Stephen Leeb& Donna Leeb),李隆生譯,石油效應:能源危機來臨,該如何投資、如何選股,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金融時報亞洲版記者群著,李金梅譯,亞洲能源版圖,台北: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杭廷頓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美國能源信息署編,張軍等譯,國際能源展望-未來國際能源市場分析與預測(至2025年),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4月。
羅賓F.萊爾梅,張曙光、周建明編譯,以軍事力量謀求絕對安全─美國新軍事事務革命與國防轉型文獻選編,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Antony Preston,鄭強譯,航空母艦─海洋霸主的過去與未來,台北:Argun Publishing(額爾古納)出版,2007年。
Andrew Scobell & Larry M.Wortzel,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David Goodstein,郭寶蓮譯,石油浩劫:文明的未來出路在哪裡,台北:商周出版社,2004年。
David M.Lampton,姚芸竹譯,中國力量的三面─軍力、財力和智力,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年。
David R.Mets & William P. Head合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空中用兵紀實─對美國空軍戰略攻擊理論與準則的省思,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5年。
Joan Johnson-Freese,葉海林、李穎譯,空間戰爭,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Michale Pillsbury,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中共對未來安全環境的辯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0年。
Norman Friedman,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海權與太空,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
Robert J.Art,郭樹勇譯,美國大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Michael T. Klare,童新耕、之也譯,資源戰爭全球衝突新場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
Stephen J.Flanagan & Michael E.Marti,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三、英文專書
Allen, Kenneth W., Gleen Krumel, and Jonathon D. Pollack. China’s Air Force Enters the 21st Century,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1995.
Amos A. Jordon and William J. Taylor, Jr., American N a t i o n a l  S e c u r i t y :  P o l i c y a n d  P r o c e s s, B a l t i m o r e : T h e J o h n Hopkins University, 1984.
Amstutz,Mark R.,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Boston:McGraw─Hill,1999.
Andrews-Speed, C. P,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China's energy needs,Oxford [Englan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
Downs, Erica Strecker, China's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Santa Monica, Calif. : Rand, 2000.
Finanaial Times,Asia,Asia Energy-A Series of Exclusive Reports and Analysis, Taiwan:Pearson Education,Taiwan,2005. 
Michael Krepon, Survival, Washington:Routledge, 26 February 2008.
Smil, Vaclav, Energy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 advances and limitations Armonk, N.Y. : M.E. Sharpe, 1988.
Smil, Vaclav, China's energy : achievements, problems, prospects (New York : Praeger, c1976).
四、期刊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石油通訊雜誌,台北: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10月號。
中共年報編纂委員會,中共年報2002,台北縣:中共年報雜誌社,2002年7月。
中共年報編纂委員會,中共年報2003,台北縣:中共年報雜誌社,2003年5月。
中共年報編纂委員會,中共年報2006,台北縣:中共年報雜誌社,2006年4月。
中共年報編纂委員會,中共年報2007,台北縣:中共年報雜誌社,2007年4月。
中共年報編纂委員會,中共年報2008,台北縣:中共年報雜誌社,2008年4月。
中共年報編纂委員會,中共年報2000,台北縣:中共年報雜誌社,2009年4月。
張亞中,中共強權之路:地緣政治與全球化挑戰,遠景季刊,第3卷第2期,2002年4月,頁1-42。
徐大杰,中共能源與材料高科技發展概況,國防雜誌月刊,第20卷第3期,2005年3月,頁37-46。
陳海可,「石油風雲」再起-論中共現階段石油外交策略,國防雜誌月刊,第20卷第4期,2005年4月,頁88-97。
王衛國,「中」美石油大戰略-中共潛艦的角色,國防雜誌月刊,第20卷第9期,2005年9月,頁72-82。
洛文斯(Amory B. Lovins),高涌泉譯,燒錢不如省能源,科學人雜誌,第44期,2005年10月,頁64-73。
達利(Herman E. Daly),鍾樹人譯,綠色經濟新思維,科學人雜誌,第44期,2005年10月,頁90-105。
張克強,石油,石油!三問中國石油安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第45期,2005年2月,頁8-15。
朱興珊、周騫慧尋找明天的石油,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第45期,2005年2月,頁16-37。
賀先蕙,資源熱,商業週刊,第922期,2005年7月,頁92-98。
林正鋒,中國成為資源戰爭奪要角,商業週刊,第922期,2005年7月,頁102-104。
林正鋒,金磚四國將挾資源睥睨全球,商業週刊,第922期,2005年7月,頁106-108。
邱立本、王健民、江迅、紀碩鳴、童清峰,中國憂患意識防止經濟出軌,亞洲週刊,2003年2月,頁106-108。
周珂、翟勇、閻東星,自然資源物權化與和平發展戰略,中國評論月刊,第86期,2005年2月,頁30-33。
張芳明,東海風雲起爭奪油氣中日出招,新聞大舞台雜誌,第29期,2005年11月,頁54-57
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編印,中國大陸綜覽92年版,台北:展望與探索雜誌社,2003年。
戰略與管理雙月刊,2003年第一期(總第56期),北京:戰略與管理雜誌社,2003年。
戰略與管理雙月刊,2003年第二期(總第57期),北京:戰略與管理雜誌社,2003年。
戰略與管理雙月刊,2003年第三期(總第58期),北京:戰略與管理雜誌社,2003年。
戰略與管理雙月刊,2003年第四期(總第59期),北京:戰略與管理雜誌社,2003年。
戰略與管理雙月刊,2004年第一期(總第62期),北京:戰略與管理雜誌社,2004年。
戰略與管理雙月刊,2004年第二期(總第63期),北京:戰略與管理雜誌社,2004年。
戰略與管理雙月刊,2004年第三期(總第64期),北京:戰略與管理雜誌社,2004年。
戰略與管理雙月刊,2004年第四期(總第65期),北京:戰略與管理雜誌社,2004年。

Ball, Desmond,“Signals Intelligence in China,”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Vol. 7, No. 8 ,August 1, 1995.
Bates Gill, Chin-hao Huang & J. Stephen Morrison, “Assessing China’s Growing Influence in Africa”, China Security, Vol. 3, U.S.World Security Institute.  Summer 2007.
Fort Lesley J. McNair,“China's Global Activism: Implications for U.S. Security Interests”,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June 20, 2006.
Larry M. Wortzel,“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SPACE WARFAR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October 21, 2007.
Malcolm Shealy, James P. Dorian, “Growing Chinese Energy Demand”, A Report of the Energy & National Security Program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ctober 2007.
Marcia S. Smith,“China’s Space Program: An Overview”,CRS Report for Congress, October 21, 2003.
Mary C. FitzGerald, “China’s Military Strategy for Space”, U.S. Hudson Institute, 30 March 2007.
Ziad Haider,“Oil Fuels Beijing's New Power Game”YaleGlobal, 11 March 2005. 
五、研討會論文
王央城,〈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孔子學說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2009年9月。
沈明室、謝奕旭,〈911事件後中亞權力平衡與區域安全〉,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討會, 2002年11月。
莊世明,〈政府因應中國大陸能源產業競合之(兩岸)佈局與作法〉,經濟部中國大陸產業發展與兩岸競合研究月報能源資源產業場次會議,經濟部主辦。2005年10月28日。
陳良潮,〈中國大陸能源產業政策與發展現況〉,經濟部中國大陸產業發展與兩岸競合研究月報能源資源產業場次會議,經濟部主辦。2005年10月28日。
張錫模,〈中共對外拓展能源之戰略規劃及未來可能之發展〉,專題報告。2005年6月13日。
六、碩博士論文
楊中強,「中東石油與21世紀的中國石油安全」,華東師範大學法政學院博士論文,2003年。
羅曉雲,「21世紀初中國的能源安全與中外能源合作」,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博士論文,2003年。
常澤鯤,「論石油安全與中國外交政策選擇」,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碩士論文,2004年。
庫麗曼,「中國石油供應安全戰略探討」,成都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劉琴,「中國能源外交」,外交學院2001級碩士論文,2004年。
秦世傑,「中共能源產業之探討」,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林典龍,「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分析」,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俊清,「中共能源政策初探」,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曾佑暉,「強權競逐下的中共對中亞政策-1991-2003」,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宜華,「中國能源外交-廿一世紀中俄能源合作之研究」,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5年。
張智崴,「冷戰後中共地緣政治中的石油戰略」,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支建華,「中國大陸海運交通運輸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王小潤,「論冷戰後印度的「東向政策」」,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6月。
冉啓穰,「中共海軍現代化之困境」,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月。
何正仁,「中共石油戰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呂芳城,「臺灣地緣戰略地位變遷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李兵。國際戰略通道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05年5月。
沈明室,「中共積極防禦戰略:根源、演變與傳統」,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6月。
林光榮,「中共海權發展之研究」,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林東煥,「冷戰後中共海洋戰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林海清,「全球化時代臺灣海權的發展戰略」,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林麗香,「解放軍的政治影響力-解放軍參與外交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7月。
胡現月,「我國油運公司原油運輸船隊規劃方法研究」,上海海事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容賢東,「印度『東向』東南亞對中國的影響」,北京外交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郝志進,「後冷戰時期中國海權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9月。
張智崴,「冷戰後中共地緣政治中的石油戰略」,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張蜀誠,「中共海軍戰略發展對亞太地區的影響(1949-1997)」,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8月。
郭正平,「中國能源安全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2月。
陳順合,「中共海軍戰略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黃坤堆,「冷戰後中國海權發展對美日地緣戰略之影響」,私立東海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黃恩浩,「海權 vs. 制海權:國際安全環境下的中共海軍發展(1978~2000)」,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黃意誠,「中共石油航道安全之研究:海權論的觀點」,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班論文,2008年3月。
楊嘉,「中共海軍現代化與台海安全」,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賈致中,「21世紀中共海洋戰略研究:水下兵力的發展與運用」,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碩士論文,2006年4月。
廖輝芳,「冷戰後印度亞太安全戰略探析」,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4月。
劉建軍,「冷戰後印度大國戰略的目標及制約性因素探析」,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6月。
鮑洪祥,「冷戰結束後印度戰略安全與海軍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與國際事務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月。
七、網頁資料
中國能源網,2009年1月27日,http://www.china5e.com/。
中國新能源網,2008年11月14日,http://www.newenergy.org.cn/。
中國能源信息網,2010年3月5日,http://oil.energy-china.com/energy/index.html。
中華石油信息網,2009年11月27日,http://www.petroleum.com.cn/index.asp。
中國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網,2009年9月7日,http://www.drccu.gov.cn。
王崑義部落格,2009年12月15日,http://blog.sina.com.tw。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網,2008年12月30日,http://www.opec.org/。
科技日報網,2009年2月2日,http://www.stdaily.com/。
英國石油公司(BP)網,2008年4月3日,http://www.bp.com/index.asp。
英國能源協會(EI)網,2008年4月3日,http://www.petroleum.co.uk/。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網,2010年1月2日,http://www.moeaec.gov.tw。
美國能源部(EIA)網,2009年4月13日,,http://www.eia.doe.gov。
美國石油協會(API)網,2009年5月2日,,http://api-ec.api.org。
美國海軍時報網,2010年1月7日,,http://www.navytimes.com。
華盛頓時報網,2010年1月7日,,http://www.washingtontimes.com/news/world/。藍色戰略網,2010年2月18日,http://www.54479.com/study/default.asp。
美國華盛頓時報網,2010年3月4日,http://www.washingtontimes.com。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網,2009年12月18日,http://www.oecd.org/home/。國際能源署(IEA)網,2010年3月1日,http://www.iea.or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