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9200911253100
DOI 10.6846/TKU.2009.00229
論文名稱(中文) 解放軍現代化研究:檢視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
論文名稱(英文) The PLA Modernization:A Review of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沈忠邦
研究生(英文) Shen, Chung-Pang
學號 79126010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9
論文頁數 22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介正(sinostrategy@hotmail.com)
委員 - 楊念祖(capsyang@ms2.hinet.net)
委員 - 楊志恆(chyang618@yahoo.com.tw)
關鍵字(中) 新軍事變革
現代化
信息條件下的高科技局部戰爭
一體化聯合作戰
航空母艦
關鍵字(英)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modernization
partial warfare in the high-tech information age
unified joint operations
Aircraft Carrie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摘      要
自2000年起,美國國防部每年均定期公布「中國軍力報告」迄今2009年,引發各界對中共軍事力量的未來發展的疑慮,中共深知世人的疑慮,乃有所謂的「和平崛起」、論點提出,且積極採取「睦鄰外交」政策,來消除世人對「中國威脅論」的疑懼。事實上,從「新軍事變革」角度發現,解放軍進幾年不論在現代化軍事思想、軍隊本質、裝備建置等方面取得歷史性成就,尤其是目前正組建中的航空母艦,也顯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加速推進,對打贏「一體化聯合作戰」及「信息條件下的高科技局部戰爭」提供必備條件。
中共「十七大」確立胡錦濤在黨內的歷史地位,及擘畫未來五至十年的發展總路線。從「十七大」的報告分析,可預判其在對臺工作方針及政策指導,將更具彈性、靈活及務實。在其「現代化」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發展下,將對台灣國家安全、國人自我防衛之決心與軍事戰力組建與部署,產生更嚴峻的挑戰。
英文摘要
Abstract
Since 2000, the US Defense Department has released annually an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on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port arouses growing skepticism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ilitary buildup. China in response to such global suspicion namely the “threat of arising China” argues that the growth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such as its ever-increasing military expenditure, corresponds with its economic growth and that the growth of Chinese national power is a “peaceful rise” and that the foreign policy China pursuits is the so-call “good-neighbor diplom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volution of military affairs.” the fact is that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has reached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in modernizing military thought, renewing military structure, and upgrading military equipments. The building of aircraft carrier demonstrates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revolution of military affair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s the necessary military muscles in wining the “integrated joint operations”in the Local war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high-tech and informationiza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17th national congress affirmeds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Hu Jingtao within the Party and introducing Hu’s future policy orientations valid for the next five to ten years. Analyzing from the documents released from the Party congress, it is assumable that Chinese policy guidelines in handling the cross-straits relations and affairs are likely to follow an even more flexible pragmatism.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likely to pose even more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its national security, civil determination of self-defense and future military 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 buildup and deploy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頁數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謝誌………………………………………………………………………Ⅲ
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8
第二章  解放軍現代化之基本面與新軍事變革………………………51
第一節  軍事思想……………………………………………………51
第二節  軍隊本質……………………………………………………74
第三節  裝備建置……………………………………………………87
第三章  檢視「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101
第一節  解放軍軍事變革的緣起………………………………… 102
第二節  解放軍軍事變革的特色與現況………………………… 110
第三節  解放軍軍事變革發展方向……………………………… 124
第四章  解放軍未來發展…………………………………………… 135
第一節  影響未來解放軍現代化之限制因素…………………… 136
第二節  一體化訓練的戰略意涵………………………………… 140
第三節  發展航空母艦的戰略意涵……………………………… 156
第四節  解放軍建構現代化戰力綜合分析……………………… 167
第五章  結論………………………………………………………… 187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心得………………………………………… 18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93
參考書目……………………………………………………………… 203

圖目次
附圖1-1 中國軍隊第三次現代化指標體系框架圖………………… 35
附圖1-2 解放軍現代化研究:檢視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47
附圖4-1 集成訓練示意圖……………………………………………149
附圖4-2 第一、二島鏈示意圖 ………………………………………159

表目次
附表1-1 中共公布1997 至2009 年國防預算統計表………………22
附表1-2 不同領域經典現代化的主要特點………………………… 25
附表1-3 經典現代化理論不同領域學派…………………………… 26
附表1-4 不同社會目標和個人價值觀……………………………… 29
附表1-5 不同領域第二次現代化的主要特點……………………… 32
附表1-6 具體分解三級指標體系表………………………………… 35
附表2-1 中共軍事戰略轉變歷程區分表…………………………… 57
附表2-2 江胡聚焦「信息條件下局部戰爭準備」重要談話……… 69
附表3-1 中共未來軍事戰略發展方向………………………………131
附表4-1 解放軍對一體化聯合作戰之特點與要求…………………145
附表4-2 一體化聯合作戰理論的四個凸出點………………………145
附表4-3 海灣戰爭前後聯合作戰在作戰運用上相異點……………146
附表4-4 中共海軍的三層防禦戰略…………………………………157
附表4-5 中共「三戰」的基本概念…………………………………179
附表5-1 中共矮化我主權之主要法規內容…………………………198
附表5-2 中共對敵開展「三戰」之層次、執行單位及內容………200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專書
《2009中共年報》
丁樹範主編,史衛民等作,<第四章:黨還指揮槍?-軍隊改革與黨軍關係變化>,《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出版,2002年)
丁樹範,《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1978-1991)》,(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9月)
于永波,<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與軍事後勤>,《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7月)
《中共軍事大辭典》,(上海:群書出版社),1992年12月
巨克毅,《東亞戰略格局與台海安全》,(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亓樂義,《三戰風雲-新形勢下的台海危機》(台北:黎明公司,2008年7月)
亓樂義,《捍衛行動:1996臺海飛彈危機風雲錄》,(台北:黎明文化事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歷史》(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編,《國防高技術名詞淺釋》(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6年5月)
中共中央文獻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
中華歐亞基金會,《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台北:大屯出版社,2006年6月)
中華歐亞基金會、世界和平研究所編著,《中國的發展與今後之亞洲:台日論壇2006年台北會議論文集》,(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2006年11月)
王文榮主編、郝玉慶、趙智印副主編,《中國軍隊第三次現代化論綱》,(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2月)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出版社,1994年)
王克海、王兵、曹正榮著,《一體化聯合作戰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4月)
王景佳、聞宏海,《國防大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王普豐,《信息戰爭與軍事革命》(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王憲志等主編,《毛澤東軍事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憲志等合編,《毛澤東軍事思想》,(北京:海潮出版社,1992年)
王澤,<對加快軍隊政治工治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第21卷,第5期(2005年9月)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毛澤東,<論持久戰>,《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毛澤東,<中國革命共產黨>,《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毛澤東,<戰爭和戰略問題>,《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6月)
毛澤東,《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六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江澤民,《論科學技術》,(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1月)
艾文.托佛勒/海蒂.托佛勒著,傅凌譯,《新戰爭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公司,初版六刷,1995年3月)
任慧文,《鄧後權力交班內幕》(臺北:書華出版公司,1997年4月)
李立春、金國民合著,《創新信息化作戰指揮的幾點認識》(北京:中共軍事科學研究院,2004年5月)
李正中,《國際政治學:世界政治發展與變遷》(上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0年1月,初版)
李殿仁主編,《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研究》(北京:國防大學,2007年11月)
李慶山,《新軍事革命與高技術戰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年2月)
李長浩譯,David G. Muller, Jr.著,《中共之海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8年)
吳奇達、張台航譯,Duk-Ki Kim著,《東北亞海軍戰略》,(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9月)
吳磊,《中國石油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7月)
吳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後冷戰時代的美國亞太安全戰略》,(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吳建德,張蜀誠<中國軍事戰略內涵分析>,載於翁明賢等主編《新戰略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
沙力、愛伊,《中國三軍現代化走勢》,(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92年6月1日)
何傳啟,《第二次現代化-人類文明進程的啟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伯納‧柯爾(Bernard D. Cole),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解放軍海軍與積極防禦》,(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5年7月)
伯納‧柯爾(Bernard D. Cole),<中國海軍現代化與台灣國防安全>,《國防政策評論》,第2卷,第2期(2000/冬季號)
林中斌主編,<廟算台海-新世紀海峽戰略態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12月)
林中斌,《2010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1月出版)
林穎佑,《海疆萬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戰略》,(台北:時英出版社,2008年5月)
林霨(Arthur Waldron),《未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初版一刷)
余忠勇、吳福生、李育慈、黃俊彥譯,Rachard J. Ellings, Aaron L. Friedberg 著,《2001-2002戰略亞洲:權力與目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5月)
余炳輝等編譯,《社會研究的方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
《列寧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江永多、肖振富、劉樹德主編,《中國特色軍事變革與政治工作創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4月)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著,<第三章準則與訓練>,《現代化中共軍力進展、問題與前景》(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 Progress,Problems, and Prospects),(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中華民國93年4月)
沈明室,《改革開放後的解放軍》(臺北:慧眾文化出版公司,民國84年8月)
沈偉光,《戰爭新思維》(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1月)
克勞塞維茨(C. Von Clausewitz),鈕先鍾譯,《戰爭論》(On War)(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初版)
汪樹白,<毛澤東對前代兵家韜略的批判繼承>,《毛澤東思想的雙重淵源》(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10月,一版)
何斌,<一九七九年的中共軍事>,《中共研究》(臺北,14卷1期.1980年1月)
李正軍、于森,《文韜武略》(北京:國防科技,2005年6月)
李際均,《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7月)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87年8月)
吳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後冷戰時代的美國亞太安全戰略》,(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呂登明(編),《信息戰爭與信息化軍隊》(上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1月)
吳恆宇,《中共新軍事革命:人才培育與院校教育改革》(臺北:大屯出版社,2004)
吳建德,張蜀誠<中國軍事戰略內涵分析>,載於翁明賢等主編《新戰略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
吳志忠,<學習領會『政工條例』的新思想內容新要求-兼析新修訂『政工條例』的創新點>,《新世紀新階段政治工作特點規律研究-新修訂「政工條例」學習體會》(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4月)
金羽主,《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研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
周克玉編,《當代中國軍隊的政治工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
孟寶宏、譚本宏主編,《信息化戰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2月)
岳忠強(編),《軍隊政治工作基礎理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岳忠強,《軍隊政治工作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林中斌,《以智取勝》(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5年1月)
孟飛,<中共『新軍事革命』的意涵與形成背景>,《中共研究》,(臺北:第33卷第11期,1999年11月)
孟樵著,《探索中共廿一世紀的軍力-邁向打贏高技術戰爭之路》Exploring PRC’S Military Power of The 21st Century:A Great Leap Forward Towards Winning Modern High-Tech Wars,(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1年3月1日)
武懷堂、李志雲,《戰時政治工作研究文集》(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7年9月)
柳惠千,《21世紀美軍在東亞的戰略部署》,(台北:高手專業出版社,2008年8月)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侯文波著,《文韜武略》,(2005年1月)
姚延進,《跨世紀的治軍之道-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軍隊建設的論述》(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
高一中議,David R. tanks著,《日本與彈道飛彈防禦美國國家飛彈防禦:政策議題與技術能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6月)
高金鈿主編,《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年3月)
高春翔主編,《新軍事革命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信息化作戰理論研究室編著,《信息化作戰理論學習指南》(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胡鞍鋼、楊帆,《大國戰略:中國利益與使命》(瀋陽:遼寧人民出版公司<2000年)
梁必駸、趙魯杰等合編,《高技術戰爭哲理》(北京:中共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
原樹才,<隊發揮政治工作作戰功能的思考>,《政工導刊》,(北京:2005年3月)
效東主編,《比較軍事思想-部分國家軍事思想比較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徐向前,《努力達成國防現代化》(北京:紅旗,1979年10月2日)
徐根初主編,《聯合信練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6年4月)
徐焰,「軍事歷史研究與戰略決策」,《軍事史學理論與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7月)
柴宇球主編,《轉型中的軍事教育與訓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11月)
馬安駿,《強軍之魂-新時期部隊思想政治建設理論與實踐的思考》(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馬克斯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夏征農主編,《大辭海軍事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曹效生(編),《軍隊黨的建設實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9月)
郭立民主編,《中共對臺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下冊,(臺北:永業出版社,民81(1992)年4月5日)
郭春鷹主編,《鄧小平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
郭華倫著,《中共史論》(臺北:政大國關中心,民國71年10月)
郭培根,<現代戰爭呈現新趨勢-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各顯鋒芒>,《中國國防報》,(北京:2004年4月1日)
彭光謙、王光緒編著,《軍事戰略簡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
彭光謙、姚有志編著,《鄧小平戰略思想》(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8月1日)
許志功,〈牢固確立科學發展觀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科學發展觀與新世紀新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軍事學)優秀論文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陳梓龍,<現階段中共裁軍與體制改革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臺北:第1卷第2期,1999年4月)
陳雨蒼,《「毛澤東思想」剖析》,(上卷)(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六十七年九月,初版)
陳勇、楊葉利主編,《試論一體化訓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
陳勇、姚有志主編,《面向信息化戰爭的軍事理論創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11月)
陳梓龍,<現階段中共裁軍與體制改革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黎明山出版社,第1卷第2期,1999年4月)
曾蘇南、李銀年主編,《一體化聯合作戰專題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1月)
張文廣主編,曾校長<序>,《解碼中共「十七大」-胡錦濤時代政策之剖析》,國防大學,(桃園: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北部印製廠,96年12月)
張明睿,《解放軍戰略決策的辯證》(台北:黎明出版社,2003年5月)
張東輝、楊春長,《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8年1月)
張振華主編,《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關於軍隊建設的理論貢獻》(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2月)
張國育,<把握軍事戰略的新主題>,《國防思辯錄》(北京,長征出版社,1992年7月)
張瑞忠等(編),《輿論戰 心理戰 法律戰300問》(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張萬年,《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閔振范、王保存主編,《構建信息化軍隊的組織體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11月)
楊紫函、吳奇達、張勇傑、黃俊彥譯,《2001亞太安全觀》(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3月)
楊洪江等編,《一體化聯合作戰政治工作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1月)
楊春長、盛和泰,《信息條件下政治作戰》(北京:長征出版社,2005年10月)
楊得志,《中國軍事大辭典》(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年)
《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對中共成立國防大學之研析>,《1987年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87年)
<新時期中共國防政策及其影響之探討>,《1996年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6年)
《新世紀新階段政治工作特點規律研究-新修訂「政工條例」學習體會》,(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程寶山,<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中國軍事科學》,第17卷,第2期(2004年4月)
程寶山(編),《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基本問題》,(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劉先廷主編,傅立群、黃迎旭副主編、顧問、編審、特約編審等15員,<進攻與防禦>,《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思想》,(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劉源等主編,《國防和軍隊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摩學習提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6年3月)
劉慶元,《解析中共國家安全戰略》(台北:楊智書局,2003年11月)
戴清民,《科學發展觀與軍隊信息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1月)
應紹基,<航空母艦戰鬥群>,《海軍作戰研究專輯(上)第31卷》,(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9年5月)
羅承烈,<中共對軍事革命的認知>,《軍事革命與2010年後台海戰略評估》(桃園:三軍大學,88年6月)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1版)
謝作炎(編),《信息時代的心理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11月)
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展經驗》,(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7月,一版三刷)
Flemming Christiansen and Shirin M. Rai著,黃烈修、潘兆民合譯,《中國政治與社會》Chi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An Introduction(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9月)

期刊
《1998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8年7月)
丁樹範,<1990年代以來的中國黨軍關係>,《中國大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台北,第46卷第2期,民國92年3、4月)
中華戰略學會摘譯,<中共的武裝部隊準備打高科技戰爭>,《中華戰略學刊》(台北),87年春季刊(87年3月)
石明,《軍隊政治工作學教程》(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1年3月)
余永章,<中共軍隊現代化發展對我之啟示與省思>,《中共研究》(臺北:第38卷第9期,2004年9月份)
徐向前,<努力達成國防現代化>,《紅旗》,(北京:1979年10月2日)
邢曉麗、曹建平,<鄧小平的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河南大學學報》,(河南:第39卷2期,1999年3月)
汪漢民,<中共軍改格局及其走向>,《東亞季刊》,(臺北:第30卷第3期,1999年夏季刊)
唐仁俊,<中共對領土主權處理模式之分析---以韓戰、中(共)印、蘇、越戰爭為例>,《國防雜誌》(龍潭:第十六卷第六期,民國89年12月)
洪陸訓,<蘇聯紅軍政工制度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18卷 第6期,民國81年)
施子中,<中共海軍新世紀建設與發展戰略>,林中斌主編,《廟算台海-新世紀海峽戰略態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2月)
柯爾(Bernard D. Cole),<中國的海洋戰略>,蒲淑蘭編著《未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馬振坤,<中共軍力擴張與限制>,《國防雜誌》(龍潭:第21卷第6期)
國防大學主編,《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社,1993年4月)
許志功,〈牢固確立科學發展觀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科學發展觀與新世紀新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軍事學)優秀論文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陳津萍著,<論共軍聯合作戰政治工作之研究>,《國防雜誌》(桃園八德:第24卷第2期,98年4月1日)
陳偉寬,<試論中共海軍在海洋戰略中所扮演的角色>,《海軍學術月刊》(臺北),第39卷第11期(2005年11月1日)
楊念祖,<中共軍事戰略的演進與未來發展趨勢>,《中國大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臺北,第42卷第10期,民國88年10月)
煦凌,<追尋逝去的腳步>,《政工導刊》(總204期),(西安: 2003年9月)
廖文中,<中共軍隊建設對區域安全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臺北,第42卷第10期,民國88年10月)
劉文義,<對中共新戰略之剖析與剋制>,《陸軍學術月刊》365期,1996年
劉宜友,<對中共軍區制度變革之研析>,《國防雜誌》,(龍潭:第19卷第1期,2004年1月)
劉振興,<中共中央禁止軍隊經商之剖析>,《共黨問題研究》(臺北:第25卷第2期,1999年2月)
劉華清,<堅定不移的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現代化軍隊的道路前進>,《求是雜誌》(第15期),(北京:1993年)
潘進章,<論中共十六大後政治發展及對我安全之影響>,《國防雜誌》(龍潭),第18卷第8期,民國92年2月1日
蔣乾麟、文忠民,〈始終堅持和弘揚我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中國軍事科學》(北京,2008年第3期,2008年6月)
興亞,《創新戰役戰法理論》(北京:解放軍報,2000年1月25日)
嚴高鴻、張學明,<高技術戰爭與軍事思維方式的轉變>,《中國軍事科學》(北京:第16卷第1期,2003年)
譚雪平、于淼、趙榮等合著,<一體化聯合作戰方法探析>,《國防科技》(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研部,2005年5月1日)
龔谷成,<對貫徹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戰略思想的認識>,《中國軍事科學》,(北京:第16期第3卷,2003年)

政府出版品
《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新華社:北京2004年12月27日)電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表。
丁樹範,<比較兩岸的國防法>,網址:http://www.dsis.org.tw/peaceforum/papers/2000-02/TM0001002.htm。
《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16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02年11月14日通過)。
<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中共中央1995年5月10日頒。
中國共產黨章程(共產黨第16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02年11月14日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1997年3月14日,中共第8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5次會議通過。
國防部情次室聯絡室編譯,《美國國防部2004年中共軍力報告書》,中譯版,93年5月29日
國防部編印,《中華民國91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聯勤北部印製廠,91年7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第13篇,第45章,第一節全面加強軍隊建設,網址:http://news3.xinhuanet.com/misc/2006-03/16/content_4309517_22.htm。

論文
林琰輝,《中共軍事戰略轉變之研究,1950–2000》,(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敬永生,《胡溫體制下中共軍事現代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2004年)
楊嘉,《中共海軍現代化與台海安全》,(臺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潘進章,《中共黨軍關係之研究-中共十六大為例》,(臺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歐瑞平,《波斯灣戰爭後中共國防政策與新軍事變革之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2005年)
劉興臨,《冷戰後中共軍事戰略理論與實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2005年)
諸葛雲,《中共軍事戰略發展之淨評估》,(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4年)

報紙
<1993年3月15日中共憲法修正案>,《新華社》(北京),1999年3月16日。
<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確立國防戰略基本方針>,《中國時報》(臺北),85年1月23日。
<中共發射巨浪二型成功 共軍已具二次核打擊能力>,《中國時報》(臺北,2005年6月18日,A5)
王瑋琦,<中共十七大後對台灣之影響>,《中國時報》(臺北),2007年10月29日,版A13。
朱建陵,<正式崛起事實北京積極參與國際>,《中國時報》(臺北,2006年12月11日,版A13)
林中斌,<解讀PLA是否於2012年攻臺>《聯合報》(臺北),93年8月23日,綜合A10版。
林中斌,<解讀PLA是否於2012年攻臺>《中國時報》(臺北),93年8月30日,時論廣場A15版。
林中斌,<國防四化>,《中國時報》(臺北),94年3月29日。
<鄧小平會見尼加拉瓜總統暢談八十年代任務>,《人民日報》(北京),1986年9月15日。
<注重機制創新,完善政策制度──四談實施人才戰略工程>,《解放軍報》(北京),2003年6月29日
俞雨霖,<毛澤東人民戰爭路線再度回潮>,《中國時報》(臺北),85年1月10日。
陳克,<關於資訊化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探討>,《中國國防報》(北京),2003年9月29日。
張連仁,<軍事變革呼喚軍事理論創新>,《解放軍報》(北京),2003年5月30日
劉勝,<跨入新世紀的四種戰爭型態>,《解放軍報》(北京)網路版,2001年1月18日,網址:http:http://www.jfdailv.com。
《解放軍報》(北京),2004年5月13日。
熊光楷著,《國際戰略與新軍事變革》(International Strategy and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2003年10月第一次印刷)
<軍演結束 軍購開始 中共下訂 採購運輸機加油機>,《中國時報》(臺北,2005年8月29日,A13)
《解放軍報》,1992年10月30日,第一版
《解放軍報》,2006年3月17日,第一版
《解放軍報》,2006年3月23日,第一版
<解放軍為何逆市加薪五成>,《蘋果日報》,(臺北:2009年3月27日),網址: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327&sec_id=4104&art_id=12551378。
<解放軍再度加薪提振士氣>,《多維新聞網》,(美國:2009年3月22日),網址:http://www.dwnews.com/big5/MainNews/Military/2009_3_22_11_35_13_580.html。及MUZI網址:http://www.muzi.com/cc/fanti/10800,19931.shtml?q=1553911&cc=25767。(再度檢索日期:2009/7/18)。
<解放軍換裝 我國軍翻版>,《聯合報》(臺北:2007年7月3日兩岸新聞),網址:http://udn.com/NEWS/WORLD/WOR1/3912351.shtml。(檢索日期:2007/7/3);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jw!iNfDqseVBRYy9Bj5zYCKWNAe/article?mid=1825。(再次檢索日期:2009/7/18)
<著力提高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解放軍報》(2006年7月25日),第一版
亓樂義,<戰略需要 航母才有意義>,《中國時報》(臺北:2008年11月18日,第A8版)
<江南造船廠建航母 命名『北京』號>,《中國時報》(臺北:2009月6月4日,A17版大陸新聞),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50641+112009060400153,00.html。
<建造航母 江南造船:準備好了>,《中國時報》(臺北:2009月4月22日,A13版大陸新聞),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50384+112009042200157,00.html
<中國航母建造最後準備階段 船廠曝光>,《中廣新聞網要聞》,(臺北:98年4月22日),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2/1/1i91h.html
<是機遇,也是風險: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歐洲日報》社論,98年4月30日。網址: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191690。
<中國三艦西征首度遠洋護航>,《文匯報》,(香港:2008年12月27日)。網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08/12/27/CH0812270001.htm。
畢源廷,<新鄭和下西洋,中國重返亞丁灣>,《軍事-尖端科技軍武論譠》(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臺北,2009年2月1日。網址:http://forum.dtmonline.com/leo/cgi-bin/topic.cgi?forum=31&topic=124&show=0。
<中共潛艇侵入日本領海 臺灣應有的省思Chinese Submarine Into Japanese Territorial Waters>,鐵軍著,《全球防衛雜誌-軍事評論》,(臺北:2005年1月18日),網址:http://www.diic.com.tw/comment/940210/940221-1.htm。
<中國海軍 對美威脅有多大?>,《世界日報》,(美國:2009年4月30日)。網址: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409&f_SUB_ID=4104&f_ART_ID=191643。
<美軍:中國軍力主要針對美國>,《美國之音》,(臺北:2009月5月7日),網址: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193257。
<中國軍隊人才戰略工程揭秘>,《鏡報》(香港:2003年8月號)
<我軍首次試行直接從公民中招收士官>,《解放軍報》,(北京:2003年11月5日)
<中央軍委頒發實施軍隊人才戰略工程規劃>,《解放軍報》,(北京:2003年9月8日)
<成都軍區某部近似實戰條件下開展對抗演練>,《解放軍報》,(北京:2003年8月20日)
<中俄聯合軍演 傘降突擊 中方戰力遜色>,《中國時報》,(臺北:2005年8月22日)
<江澤民鄭重宣告: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我軍再裁減員額20萬>,《解放軍報》,(北京:2003年9月2日)
《香港文匯報》,(香港:2004年8月9日),第2版
《香港文匯報》,(香港:2004年3月3日),第2版
《新華社》,(北京:2004年9月19日),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9/19/content_1995302.htm 。
《香港文匯報》,(香港:2004年7月17日)
<總參部署全軍新年度軍事訓練工作>,《解放軍報》,(北京:2004年2月1日)
<未來十五年軍建方針>,《星島日報》,(新加坡:1996年1月10日)
《解放軍報》,(北京:1997年3月4日)
<中國特色精兵之路>,《明報》,(香港:1997年9月17日)
<中共擬大規模軍改、撤銷軍區制>,《中國時報》,(臺北:2003年6月6日)
《人民日報》,(北京:1997年9月22日)
釋清仁,李學俊,<中國特色國防與軍隊建設道路偉大探索>,《解放軍報》,(北京:2008年9月16日)
程顯敏,<增強政治工作的作戰功能>,《解放軍報》,(北京:2004年6月9日)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解放軍報》,(北京:2004年2月3日)
<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頒布>,《解放軍報》,(北京:2003年12月15日)
<五論堅持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軍報》,(北京:2005年12月22日)
<16字箴言是開啟兩岸關係重要方針>,《解放軍報》,(北京:2008年5月5日)

網路
<2006年中國的國防-二、國防政策>,網址: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6-12/29/content_7576796.htm./2007/3/11。
人民網,網址:http://cpc.people.com.cn。
丁樹範,<中共為何發展『東風31型』飛彈>,網址:http://diplomacy.nccu.edu.tw/public/old/c-paper1.html。
<有關懲越戰爭>,網址:www.cyut.edu.tw/~ycfann/war/uietnam-7.doc。
<現代化理論>,網址:http://www.modernization.com.cn/lilun.htm。
寇健文,<十六大後中共人事佈局之研析>,民國91年12月23日,網址:http://www.dsis.org.tw。
<胡錦濤: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網址: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31220/100620.shtml。
<溫家寶稱機遇難得人才難得 對公務員提4點要求>,網址: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3/12/21/000697661.shtml。
<直面高層次人才短缺之痛>,網址: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3/Dec/463242.htm。
<1998年機構改革>,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03/06/content_761488.htm。
《美國防部「2006中共軍力報告」》,網址: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china.html.2007/4/7。
<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頒布>,《解放軍報》,(北京:2003年12月15日)
<關於《反分裂國家法(草案)》的說明>,網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1026/3226900.html。
亓樂義,<和平崛起-中共另覓對台三戰>,《中時電子報》,(臺北:2004年4月19日)
<「大飛機」啟動「造航母」已有方案>,《文匯報》,2007/3/17,參閱網址:http://www.paper.wenweipo.com/2007/03/17/CH0703170037.htm
<中國漸具能力建航母>,《文匯報》,2006/10/27,參閱網址:http://www.paper.wenweipo.com/2007/03/17/CH0703170037.htm
<中共軍方表示將自行研製航空母艦>,《大紀元網》,2006/3/10,請參閱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6/3/10/n1250589.htm
<中國財力增長迅速足夠維持兩支航母編隊>,《木子網》,2008/5/26,請參閱網址:http://latelinenews.com/news/ll/fanti/1508706.shtml?q=&cc=19607&a=on
<中國週邊國家正在積極發展航母以獲取更大利益>,參閱《央視網》2009/3/2,網址: http://big5.cctv.com/gate/big5/news.cctv.com/military/20090302/103566.shtml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國經濟發展帶動能源過度消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2007/11/30,參閱網址:http://www.mac.gov.tw/big5/rise/2-2.pdf
<外刊:中國大海軍時代即將來臨:10年3個航母群>,《新華網》(北京)2007/12/30。參閱網址:http://big5.home.cn/gate/big5/news.xinhuantet.com/mil/2007-12/30/content_733986.htm
<美媒:中國海軍現代化終極目標-網路化艦隊>,《東方網》2008/10/6,參閱網址: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mil.eastday.com/m/20081006/u1a3902115.html
<胡錦濤:紀念30年績推改革開放>,《大公網》,2008/12/18,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12/18/innovation-1-1006269.htm
<胡錦濤強調鍛造應歷史使命要求強大人民海軍>,《新華網》(北京),2006/12/27,參閱網址:http://news.xinhuantet.com/video/2006-12/27/content_5539333.htm
<軍方將領:中國將研建航母艦隊>,《文匯報》,2006/3/10,參閱網址:http://www.paper.wenweipo.com/2006/03/10/YO0603100005.htm
張召忠著,《打贏資訊化戰爭,解讀資訊化戰爭》,網址: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39/node3173/node3176/userobject1ai430031.html
萬文豪,<中共海軍戰略演進之研究>,《國防大學海軍指揮參謀學院》,2004年,參閱網址:http://www.ndu.edu.tw/afc/navy/science_share/paper/teach_officer/93_papers/93paper_menu.htm

其他
沈忠邦編,國防大學管院戰略班民九十八年班「中共軍事研究」講義(桃園:97年8月2日)


英文專書
A.T.Mahan,”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 (New York:Dover,1987)
Cited in David Capie and Paul Evans, The Asia-Pacific Security Lexicon:
Balance of Power(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 East Asian Studies,2002)
David S. 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China Rising-Nationalism and Interdependence (London:Routledge,1977)
Robert Crawford,Regime Theor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Rethinking Neoliberal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artmouth: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6)
Stephen J Flanagan,and James A Schear,”The Emerging Global Security Environment,”Strategic Challenges,American’S Global Security Agenda(Washington DC: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udies 2008)
Stuart Harris,”The Impacts of Economics in the New Asia-Pacific Region,” in Denny Roy(ed),The New Security Agenda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New York:Sr. Martin’S Press,1997),
Tony Benn, On theFalklands War (London: Spokesman, 1982)
US DoD,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Washington DC:US DoD,2001)
United States Commission on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ey, New World Coming: American Secur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ey,( Washington, D.C., 1999.)
William C. Wohlforth, “U.S. Strategy in a Unipolar World,” in G. John Ikenberry ed., American Unrivaled: The Futur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
Yao,“Evolution of Military Doctrine,”The Korea Journal of Defense Analysis,

英文期刊
Alexander Chieh-cheng Huang, “Transformation and Refinement of Chinese Military Doctrine: Reflection and Critique on the PLA’S View,” in James C. Mulvenon and Andrew N.D. Yang, eds.,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 Retrospective on Chinese Military Studies in the Post-Mao Era(Santa Monica: Rand, 2001)
Allen S. Whiting,“The PLA and China’s Threat Perception”,“The China Quarterly”,No.147,1996.
Andrew S. Erickson and Andrew R. Wilson,“China's Aircraft Carrier Dilemma,”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Vol. 59, No. 4, Autumn 2006,
Ang Cheng Guan,“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Revisited,”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54,No. 2, July 2000
Affairs(Santa Monica,CA:RAND,1996),via  網址:http://carlisle-www.army.mil/usassi/ssipubs96/chinarma/chinarma.pdf.
Bill Clinton,”Us-East Asia Strength and Prosperity in the 21st Century,”US Department of State Dispatch,7:22(may 1996)
Bill Gertz, “China Builds up Strategic Sea Lanes,” Washington Times, January 18, 2005.
Bill Sweetman, “Carrier Renaissance: New-wave Design to Maximise Innovation,” Jane's International Defense Review, Vol. 39, No. 10,October 2006,
Bate Gill and Lonnie Henley,China and the Revolution in Military
Chong-Pin Lin,”The Power Projec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PLA”in Lane,Weisenbloom & Liu eds.Chinese Militart Modemization(London:Kegan Paul,1996)
Department of Defense,”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of China 2005”(Washington,D.C.:Deparment of Defense,2005),
Department of Defense,”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of China 2008”(Washington,D.C.:Deparment of Defense,2008)
Department of Defense,”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of China 2009”(Washington,D.C.:Deparment of Defense,2009)
Department of Defense,“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5,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Pursuant to the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iscal Year 2000
Erica Strecker Downs,China’S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Santa Monica,CA:Rand,2000)
“Excerpts from Pentagon’s Plan: Prevent the Re-Emergence of a New Rival,”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8, 1992
Evan S. Medeiros, Roger Cliff, Keith Crane, James C. Mulvenon, A New Direction for China's Defense Industry(Santa Monica: RAND, 2005)
Evan S. Medeiros, “Testimony: Analyzing China’s Defense Industrie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Military Modernization ”(CA: RAND Corporation, 2004)
H. C. Stackpole, “A US Security Approach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Asia-Pacific Review”, Vol. 9, No. 1(May 2002)
John Frankenstein and Bates Gill,”Curr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facing Chinese Defense Industries,”in David Shambaugh and Richard H.Yang(EDs),China’s Military in Iransition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
Larrry M. Wortzel, “China Pursues Traditional Great-PowerStatus,” Orbis, Vol.38, No.2
Paul Dibb,Towards a New Balance of Power in Asia(London:IISS,1995),
Piotr Butowski,“Flanker for India and Beyond: AModern Fighter Case Study,” Jane's International Defense Review, Vol. 38, No. 3, March 2005,
Khalizad, Zalmay and Lesser, Ian O. 1998, Sources of Conflict in the 21st Century: Regional Futures and US Strategy, Santa Monica, CA: RAND.p.60.
Khalizad, Zalmay and Lesser, Ian O. 1998, Sources of Conflict in the 21st Century: Regional Futures and US Strategy, Santa Monica, CA: RAND.p.60.
Robert S.Ros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4(Spring, 1995),
Robert S. Ross,“The 1995-96 Taiwan Strait Confrontation: Coercion, Credibility, and.the Use of For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2, Fall 2000
Sheng Lijun,”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symmetrical Strategic Partners,”The Washington Quarterly,22:3(Summer 1999)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Wadhington,DC:The White House,2002)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Washington: The White House), March 16, 2006
US DoD,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06,
Young Demg,”Hegemony on the Offensive:Chinese Perspectives on US Global Strategy,”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6:3(2001)
Warren Christopher,”America’s Leadership,America’s Opportunity,”Foreign Policy,98(Spring 1995)
William J. Fallon, U.S. Pacific Command Before the 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 on U.S. pacific Command Posture, March 9, 2006.
William S. Murray, “Revisiting Taiwan’s Defense Strategy”Naval War College Review(2008)
Zalmay Khalilzad, David T. Orletsky, Jonathan D. Pollack, Kevin L. Pollpeter, Angel Rabasa, David A. Shlapak, Abram N. Shulsky, Ashley J. Tellis,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 Toward a New U.S. Strategy and Force Posture”,The RAND Research,200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