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8201614335600
DOI 10.6846/TKU.2016.00266
論文名稱(中文) 廢墟空間敘述:波赫士小說的時空觀
論文名稱(英文) Ruin Space Narrative: Spatio-Temporal Perception of J. L. Borges’ Fiction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周一帆
研究生(英文) Yi-Fan Zhou
學號 60336044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15
論文頁數 11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瑞茂
委員 - 褚瑞基
委員 - 林盛彬
關鍵字(中) 空間
空間敘事
波赫士
設計敘述
廢墟
關鍵字(英) Space
Spatial Narrative
Borges
Design Narrative
Rui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探討的兩大主題,一是阿根廷小說家波赫士小說中的虛構敘述,二是真實存在的廢墟。波赫士的小說中奇詭與玄奧的敘述手法,反映出世界的混沌和文學的非現實感,其作品充斥著大量的隱喻、象征,夢、鏡子、迷宮……,參照了建築的時間與空間性。在作者精心的語言編織下,散發出一種神秘莫測之感。而廢墟,作為一處傅柯理論中的「異質空間」,雖然實實在在地存在於世界的某個角落,擁有著某個真實的處境,卻似乎一直遠離現實的世界,默默地存在於人類意識的邊緣。這樣一處烏有之地,同樣存在著時間與空間上的獨特性。
本論文的目的,即在於透過分析文學與建築,小說家與建築師技藝的共通性,量測彼此跨越各自界限的可能性。廢墟不再是一處無用的閒置之所,而是在整個時間維度上具有實存價值的異質空間。
因此,論文的設計操作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小說—空間」,以波赫士小說為對象,一方面透過解讀其4篇有關廢墟與時空敘述的小說,呈現其有關世界虛無性的獨特視角;另一方面透過空間敘事的嘗試,將4個文本以空間的形式逐一再現。
第二個階段的設計操作為「空間——小說——空間」,以1987~1992年間處於特殊處境下的九龍城寨為對象,一方面分析作為異質空間的廢墟的物理性、異質性及其功能;另一方面以設計敘述的方式,透過腳本、路徑和場景,以超現實的風格,將濃縮於城寨中的實存經驗作為主題一一呈現。
英文摘要
What the two them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one is about the fabled narratives in the fictions by Argentina fictionist Jorge Luis Borges, the other one is about the real existing ruins. His fantastic and abstruse ways of narrative, reflect the chaos of the world and the sense of unreality in literature. And his works are full of metaphor, symbolizing, dreamlands, mirrors, mazes, etc, referring to the architectural spatio-temporal perception. With the author’s meticulous fabrication, they distribute an air of mystery. Ruins, as the “Heterotopia” mentioned by Michel Foucault, although exist actually somewhere in the world with some real conditions, nevertheless seemingly always stay far away from the real world, being on the margin of human’s consciousness stilly. These places of nowhere, also have the properties of spatio-temporal  uniqueness.
This thesis aims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mmonnes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architecture, fictionists and architects, to measure the possibilities of transcending the disciplinary limits of each other. So ruins are no more unused spaces with uselessness, but heterotopias with the existential importance along the whole time span.
Therefore,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wo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Fiction - Space”, taking Borges’ works as the discussion objects. On one hand, through interpreting four of his fictions referring to ruins and spatio-temporal narratives, unveil his unique perspective of the word’s nihi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attempts of spatial narratives, represent these four texts in the form of spaces.
The second phase is “Space – Fiction - Space”, taking Kowloon Walled City in Hong Kong existing during the year of 1987~1992 as the discussion object. On one hand, analyzing the ruins’ physical and heterogeneous properties, and its functions as well. On the other hand, use design narratives with the script, paths and scenes, to reveal the experiences being compressed within Kowloon Walled City in a way of surrealis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內容	1
1.1.1 波赫士小說中的時、空性	1
1.1.2 以文學重建廢墟	3
1.2 研究動機	6
1.2.1 人文精神	6
1.2.2 文學與建築	8
1.2.3 建築師的訓練	9
1.2.4 小說家與建築師	11
1.3 研究方法	13
1.3.1 空間與夢的編織	13
1.3.2 敘事學的借鑒	14
1.4 研究流程	15
第二章 實作的啟發	16
2.1 導覽	16
2.2 太平洋的風藝術工作坊	17
2.2.1 背景	17
2.2.2 操作	18
2.3 我的子宮,我的大地母親——第二波,雙蛇重生	19
2.3.1 背景	19
2.3.2 操作	20
2.4 竹圍工作室土基舍改造	21
2.4.1 背景	21
2.4.2 操作	22
第三章 空間敘事	25
3.1 導覽	25
3.2 敘述	26
3.2.1 視角	26
3.2.2 敘述者	27
3.2.3 敘事時間	28
3.3 故事	29
3.3.1 情節的構成	29
3.3.2 情節的組織原則	30
3.4 閱讀	31
3.4.1 陌生化/易讀性	31
3.4.2 能指/所指	32
第四章 解讀波赫士作品	33
4.1 導覽	33
4.2 真實的波赫士	35
4.3 「廢墟」意象	36
4.3.1 《環形廢墟》	36
4.3.2 《永生》	38
4.3.3 《長城和書》	46
4.4 「時間」、「空間」意象	52
4.4.1 《小徑分叉的花園》	52
4.4.2 《巴別塔圖書館》	61
4.4.3 《博聞強記的富內斯》	62
4.5 小結	68
第五章 作為異質空間的廢墟	69
5.1 導覽	69
5.2 廢墟的物理性	71
5.2.1 進入方式	71
5.2.2 空間碎化	72
5.2.3 自然侵入	73
5.2.4 體驗方式的改變	74
5.2.5 行為方式的改變	76
5.3 廢墟的異質性	78
5.3.1 物質性/敘事性	78
5.3.2 開放性/封閉性	79
5.3.3 失能性/包容性	80
5.3.4 永恆性/暫時性	81
5.4 廢墟的功能	83
5.4.1 作為時間的容器	83
5.4.2 作為現實世界的參照	84
第六章 廢墟腳本——以九龍城寨為例	85
6.1 導覽	85
6.2 黑暗之城	87
6.3 腳本	89
6.4 場景	91
6.4.1 巷弄	91
6.4.2 街喉	93
6.4.3 衙門	95
6.4.4 家門	97
6.4.5 天台	100
6.5 小結	103
第七章 結論	104
7.1 波赫士遇見廢墟	104
7.1.1 波赫士與廢墟	104
7.1.2 空間敘事的可能性	105
7.1.3 廢墟的天然敘事性	106
7.2 文學策動建築	107
7.2.1 偶然的波赫士	107
7.2.2 必然的文學	108
參考文獻	109
附錄——波赫士生平	110
一、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到巴勒莫(1899-1914)	110
二、遊學歐洲(1914-1921)	111
三、回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先鋒派與文學友誼(1920年代)	112
四、危機和意外事故(1930年代)	114
五、戰爭,庇隆主義和寫作(1940年代)	116
六、從失明到日內瓦(1955-1986)	117

圖目錄

【圖1 - 1】廢墟屬性坐標	4
【圖1 - 2】研究流程	15

【圖2 - 1】「太平洋的風」海報	17
【圖2 - 2】奧爾世界宮	17
【圖2 - 3】「太平洋的風」施做現場	18
【圖2 - 4】修剪、綁束	18
【圖2 - 5】雙蛇重生	19
【圖2 - 6】自然素材	20
【圖2 - 7】編織	20
【圖2 - 8】竹圍工作室	21
【圖2 - 9】土基舍	21
【圖2 - 10】捷運淡水線	22
【圖2 - 11】時空的編織	22
【圖2 - 12】課桌椅與書架	23
【圖2 - 13】枕木	24

【圖3 - 1】章節導覽一	25

【圖4 - 1】章節導覽二	33
【圖4 - 2】「Z形套匣」單元組合圖	40
【圖4 - 3】「Z形套匣」等角透視圖	40
【圖4 - 4】「Z形套匣」頂視圖	41
【圖4 - 5】「Z形套匣」路徑圖一	41
【圖4 - 6】「Z形套匣」路徑圖二	42
【圖4 - 7】「Z形套匣」路徑圖三	42
【圖4 - 8】「Z形套匣」路徑圖四	43
【圖4 - 9】「Z形套匣」路徑圖五	43
【圖4 - 10】「Z形套匣」路徑圖六	44
【圖4 - 11】「Z形套匣」延伸圖	45
【圖4 - 12】「出口入口」頂視圖	47
【圖4 - 13】「出口入口」模型照片一	48
【圖4 - 14】「出口入口」模型照片二	48
【圖4 - 15】「出口入口」路徑圖一	49
【圖4 - 16】「出口入口」路徑圖二	49
【圖4 - 17】「出口入口」路徑圖三	50
【圖4 - 18】「出口入口」路徑圖四	50
【圖4 - 19】「出口入口」延伸圖	51
【圖4 - 20】「空間的歧義」概念圖	54
【圖4 - 21】「空間的歧義」透視圖一	55
【圖4 - 22】「空間的歧義」透視圖二	55
【圖4 - 23】「空間的歧義」透視圖三	55
【圖4 - 24】「空間的歧義」模型照片一	56
【圖4 - 25】「空間的歧義」模型照片二	56
【圖4 - 26】「空間的歧義」模型照片三	57
【圖4 - 27】「空間的歧義」等角透視圖	58
【圖4 - 28】「空間的歧義」拆解圖	58
【圖4 - 29】「空間的歧義」立面圖	58
【圖4 - 30】「空間的歧義」路徑圖一	59
【圖4 - 31】「空間的歧義」路徑圖二	59
【圖4 - 32】「空間的歧義」延伸圖	60
【圖4 - 33】「記憶的九種表情」透視圖	63
【圖4 - 34】「記憶的九種表情」模型照片一	64
【圖4 - 35】「記憶的九種表情」模型照片二	64
【圖4 - 36】放大、片段、顛倒	65
【圖4 - 37】聯想、錯置、模糊	65
【圖4 - 38】遺忘、記憶增強、似曾相識	66
【圖4 - 39】「記憶的九種表情」模型照片三	66
【圖4 - 40】「記憶的九種表情」模型照片四	67
【圖4 - 41】「記憶的九種表情」模型照片五	67

【圖5 - 1】章節導覽三	69

【圖6 - 1】章節導覽四	85
【圖6 - 2】「巷弄」真實照片	91
【圖6 - 3】「巷弄」設計敘述一	91
【圖6 - 4】「巷弄」設計敘述二	92
【圖6 - 5】「巷弄」設計敘述三	92
【圖6 - 6】「巷弄」設計敘述四	92
【圖6 - 7】「街喉」真實照片	93
【圖6 - 8】「街喉」設計敘述一	93
【圖6 - 9】「街喉」設計敘述二	94
【圖6 - 10】「街喉」設計敘述三	94
【圖6 - 11】「街喉」設計敘述四	94
【圖6 - 12】「衙門」真實照片	95
【圖6 - 13】「衙門」設計敘述一	96
【圖6 - 14】「衙門」設計敘述二	96
【圖6 - 15】「衙門」設計敘述三	96
【圖6 - 16】「家門」真實照片	97
【圖6 - 17】「家門」設計敘述一	98
【圖6 - 18】「家門」設計敘述二	98
【圖6 - 19】「家門」設計敘述三	98
【圖6 - 20】「家門」設計敘述四	99
【圖6 - 21】「家門」設計敘述五	99
【圖6 - 22】「天台」真實照片	100
【圖6 - 23】「天台」設計敘述一	101
【圖6 - 24】「天台」設計敘述二	101
【圖6 - 25】「天台」設計敘述三	101
【圖6 - 26】「天台」設計敘述四	102
參考文獻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
2002  <論異質空間>王志弘編《空間理論與城市》(下)新竹:交通大學文化社會
政策研究所。
谷川 渥(Tanigawa Atsushi)
2005 《幻想的地質學》許菁娟譯,臺北:邊城出版。
克里斯多佛•武德爾德(Christopher Woodward)
	2006 《人在廢墟》臺北:邊城出版。
伯納德•屈米(Bernard Tschumi)
2014 《建筑概念:紅不只是一种顏色》陳亞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阮慶岳,姚瑞中,高俊宏
	2015  <失能空間>《攝影之聲》九/十月號:65-82。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
	2002a 《波赫士全集I》王永年譯,臺北:台灣商務。
	2002b 《波赫士全集II》王永年譯,臺北:台灣商務。
胡亞敏
	2014 《敘事學》臺北:若水堂。
姚瑞中
	2014 《台灣廢墟迷走》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約翰•羅貝爾(John Lobell)
2007 《靜謐與光明:路易•康的建築精神》成寒譯,臺北:聯經。
殘雪
	2005 《溫柔的編制工:殘雪讀卡爾維諾與波赫士》臺北:邊城出版。
詹森•威爾遜(Jason Willson)
2011 《波赫士》徐立錢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維楚菲厄斯(Vitruvius Marcus)
1998 《建築十書》林建業譯,臺北:洪葉文化。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