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8200915394400
DOI 10.6846/TKU.2009.00226
論文名稱(中文) 淡江大學學生課外活動學習成效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Learning of Tamkang University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廖俞晴
研究生(英文) Yu-Ching Liao
學號 69673001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6
論文頁數 20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熏芳
委員 - 林梅琴
委員 - 徐加玲
關鍵字(中) 課外活動
學習成效
高等教育
關鍵字(英)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learning outcome
higher edcu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淡江大學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成效,包含心理調適、公民素養、工作職能、自我管理、人際交流等五個面向之學習成效;並探討學生不同基本資料變項在學習成效之差異。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建議,以供淡江大學學生參與社團、社團經營、學校推動課外活動之參考。研究採自編「淡江大學課外活動學習經驗」問卷進行分層叢集抽樣調查,共發放1143份問卷,有效問卷688份,以最小樣本計有效回收率為73.9%,問卷信度Cronbachα值為.94。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學生參與課外活動整體學習成效帄均值為3.76,顯示學生參與課外活動整體學習成效良好。以面向而言,由高至低排序人際交流、公民素養、工作職能、心理調適與自我管理。
二、不同基本資料之學生在27個變項上對於學習成效達顯著差異,包含個人人口變項之性別、校區、年級、社團屬性、社團資歷、參與社團頻率、社團職務、參與動機、社會服務經驗;社團經營變項之負責人領導力、幹部規劃能力、社團氣氛、社團規章、社團目標、社團計畫、社團交流、多元社團活動與社團展示演出;社團之支援變項之指導老師、社團經費、軟硬體設備、社團活動空間、社團辦公室、社團獎勵、進修活動、宣傳管道與社團評鑑。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1. 對於實務之建議
(一)對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之建議
1. 及早、積極並長期參與社團,爭取擔任社團職務並投入社團社會服務
2. 加強自我認識,依據個人需求及社團屬性選擇合適之社團
3. 加強學習管理能力,避免社團活動影響學業表現
(二)對社團經營之建議
1. 遴選具有責任感之社團負責人與幹部,有效辦理社團傳承與幹部培訓
2. 建立明確章程、實施多元社團活動、從事社團社會服務並與其他社團交流
(三)對大學推動課外活動之建議
1. 社團指導老師之聘任以校內具專長之教師為優先考量
2. 探討造成學生尌學與參與社團期間越長,對於學校認同度越低之原因,並與以改善
3. 持續推廣社團從事社會服務並舉辦相關座談或與成果發表
4. 持續開設社團幹部進修課程,將培訓對擴及一般社員與延伸課程面向
5. 致力達成各社團皆有社團辦公室之目標
6. 有效掌握社團經營,與社團保持密切之聯繫
二、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1. 研究對象上,擴大抽取樣本
2. 研究方法上,加入訪談方式,了解社團活動過程影響學習成效之成因;並針對參與社團學生之個人基本資料、社團經營與社團之支援在學習成效上之影響進行多方比較。
3. 研究議題上,探討不同社團目的在學習成效上之差異。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learning outcomes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of Tamkang University, which includ mental adjustment, civil literacy, job competence, self-managing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sides, the study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outcomes among student demographic background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involvement of the students, the management of the clubs and the Implementing of the college.1143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the students who were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ent clubs. There were 688 returned with 73.9% of valid r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is .94 of Cronbachα.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average degree of learning outcomes is 3.76, which means students have learened from involving in club. Among 5 dimensions, the priorities of learning outcome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2) civil literacy, (3) job competence, (4) mental adjustment, and (5) self-managing.
2. The learning outcomes varied with differened demographic backgrounds, which included gender, campus, grade level, property of clubs, duration of involving in
club, frequency of involving in club, function, motivation, experiences of service, president’ s leardship, cadre’s compentence of paln, atmosphere of club, club regulation, club goal, club project, communaction among clubs, multiple activity, opportunity of exhibition and performance, method of employeing club instructor, subsidy, hardware and software, activity space, club office, incentive, cadre training, approach to propaganda, and evaluation of club.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the future practice and research:
A. For Practice
1. For student involving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1) Invelvement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seasonably, positivity, and continually. In addition, endeavor to be as different cadre, and serve society.
(2) Strengthen self-understainding, Choosing club upon needs and club property.
(3) Strengthen self-managing of learning, taking account of both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learning and academic study.
2. For club managing
(1) Elect president and cadre who is responsible. Besids, take over and train cadre efficiently.
(2) Establish regulation, carry out multiple activity, serve society,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 clubs.
3. For Tamkang University
(1) The internal employees will be in the first priority for club instructor.
(2) Investigate the cause that the longer students involved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and in school, the less they recognized the school.
(3) Continually promote service society, and carry out seminar and achievements publication.
(4) Continually deliver course of cadre training, and expand subjects and targets to all club members.
(5) Build club offices for every clubs
(6) Handle and communicate with clubs effectively.
B.For future research
1.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target: expand larger and more representative sampling.
2.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encouraged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learning outcomes and learning process.
3.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scope: the different learning outcomes which may be impacted by club goal should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課外活動之意涵   11
 第二節 課外活動學習成效及其影響因素   18
 第三節 國內外課外活動相關實證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6
 第四節 研究工具之編製   59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   68
 第六節 資料處理   70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72
 第一節 參與社團學生基本資料   72
 第二節 學生參與課外活動之整體學習成效分析   83
 第三節 基本資料變項對參與課外活動學習成效之差異分析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6
 第一節 結論   176
 第二節 建議   181
參考文獻   186
 中文部分   186
 英文部分   193
附錄 196
 附錄一 淡江大學社團一覽表   196
 附錄二 淡江大學課外活動學習經驗調查問卷表面效度檢測   199
 附錄三 「淡江大學課外活動學習經驗」初試問卷   200
 附錄四 「淡江大學課外活動學習經驗」正式問卷   203

表次
表2-2-1 課外活動學習成效面向綜整說明表   25
表2-2-2 課外活動學習成效面向對照表    28
表2-2-3 課外活動學習成效影響因素歸納表   36
表2-3-1 國內外高等教育課外活動相關實證研究一覽表    41
表2-3-2 國內外高等教育課外活動實證研究研究重點、方法與對象比較表   47
表3-3-1 淡江大學社團個數與參與社團學生總人數母群體   56
表3-3-2 正式問卷抽樣樣本   58
表3-4-1 課外活動學習成效面向及題項內容對照表   60
表3-4-2 淡江大學學生課外活動學習經驗預詴問卷信度分析表   61
表3-4-3 因子負荷量表   63
表3-4-4 學習成效構面因素分析之共同因素選取表   64
表3-4-5 學生課外活動學習經驗問卷之因素結構表   65
表3-4-6 淡江大學學生學生課外活動學習經驗正式問卷信度分析表   67
表3-4-7 正式施測研究實施程序   69
表4-1-1 參與社團學生人口變項分佈統計表   73
表4-1-2 學生社團經營感受分佈統計表   77
表4-1-3 學生社團之支援的認知程度與感受分佈統計表   80
表4-2-1 學習成效各題項帄均數排序與統計表   84
表4-2-2 學習成效各面向帄均數排序與統計表   86
表4-2-3 心理調適面向之項目排序   87
表4-2-4 公民素養面向之項目排序   87
表4-2-5 工作職能面向之項目排序   88
表4-2-6 自我成長面向之項目排序   88
表4-2-7 人際交流面向之項目排序   89
表4-3-1 性別與學習成效面向t檢定分析表   90
表4-3-2 性別與學習成效項目t檢定分析表    91
表4-3-3 校區與學習成效面向t檢定分析表   92
表4-3-4 校區與學習成效面向t檢定分析表   92
表4-3-5 尌讀年級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3
表4-3-6 尌讀年級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4
表4-3-7 參與之社團屬性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6
表4-3-8 參與之社團屬性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7
表4-3-9 參與社團資歷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9
表4-3-10 參與社團資歷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00
表4-3-11 參與社團頻率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01
表4-3-12 參與社團頻率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02
表4-3-13 社團擔任職務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04
表4-3-14 社團擔任職務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05
表4-3-15 參與社團動機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07
表4-3-16 參與社團動機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08
表4-3-17 參與社團社會服務經驗與學習成效面向t檢定分析表   110
表4-3-18 參與社團社會服務經驗與學習成效項目t檢定分析表   111
表4-3-19 社團負責人具備領導力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12
表4-3-20 社團負責人具備領導力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13
表4-3-21 社團幹部具備活動規劃的能力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14
表4-3-22 社團幹部具備活動規劃的能力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15
表4-3-23 社團氣氛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16
表4-3-24 社團氣氛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17
表4-3-25 社團有明確規則章程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18
表4-3-26 社團有明確規則章程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19
表4-3-27 社團有清楚目標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20
表4-3-28 社團有清楚目標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21
表4-3-29 社團計畫確實執行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23
表4-3-30 社團計畫確實執行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24
表4-3-31 社團有與其他社團交流的機會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25
表4-3-32 社團與其他社團有交流的機會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27
表4-3-33 社團有多元的活動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28
表4-3-34 社團有多元的活動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30
表4-3-35 社團有展示演出的機會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31
表4-3-36 社團有展示演出的機會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32
表4-3-37 學校指派社團指導老師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33
表4-3-38 學校指派社團指導老師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35
表4-3-39 學校補助社團活動經費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36
表4-3-40 學校補助社團活動經費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37
表4-3-41 學校提供社團軟硬體設備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38
表4-3-42 學校提供社團軟硬體設備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39
表4-3-43 學校提供社團活動空間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41
表4-3-44 學校提供社團活動空間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41
表4-3-45 學校提供社團專屬辦公室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42
表4-3-46 學校提供社團專屬辦公室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43
表4-3-47 學校有社團獎勵辦法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44
表4-3-48 學校有社團獎勵辦法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45
表4-3-49 學校提供幹部進修活動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48
表4-3-50 學校提供幹部進修活動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49
表4-3-51 學校提供社團宣傳管道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50
表4-3-52 學校提供社團宣傳管道與學習成效項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51
表4-3-53 學校有社團評鑑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52
表4-3-54 學校有社團評鑑與學習成效面向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53
表4-3-55 學生個人背景對學習成效面向差異比較表   155
表4-3-56 具顯著差異之人口變項與差異面向、項目一覽表    158
表4-3-57 具顯著差異之社團經營感受變項與差異面向、項目一覽表   162
表4-3-58 具顯著差異之社團之支援認知程度與感受變項與差異面向、項目一覽表   166

圖次
圖3-1-1 研究架構   53
圖3-2-1 研究流程   55
圖3-3-1 分層叢集抽樣程序圖   5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大學法(2007)。
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王俊秀(2003)。校園文化在台灣:通識視窗與潛在課程。學生事務,41(4),10-18。
王誕生、宋美妹(2002)。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115-128)。台北:東吳大學。
王誕生、林依儒、周立德(2004)。我國大專院校服務性社團幹部團隊運作對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影響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349-366)。台北:東吳大學。
王誕生、賴科位(2001)。彰化師大學生社團負責人之經營管理能力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387-404)。台北:東吳大學。
田瑞良(2004)。雲林科技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態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江宜樺(2005)。從博雅到通識: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4,37-64。
江淑瑩(2007)。大學生服務性社團參與、人際關係及人生目標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余作庸(2006)。探討大學生選擇社團之主要因素-以中華大學為例。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何進財(2000)。社團指導老師的角色。訓育研究,39(1),1-3。
187
吳天方、郭義汶(1999)。大學課外活動的輔導與實施。訓育研究,38(3),83-88。
吳和生、曾盛恕、高孟婷、楊淑芬(2004)。學生社團參與滿意度之分析:以元智大學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397-410)。台北:東吳大學。
吳思達、蔡宜珍(2004)。大學生社團領導經營能力與全人發展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教師校內專題研究報告,計畫編號:KUAS-93-TEP-002)
吳萬寶、黃惠玲、黃文聰、毛秀瑜(2002)。社團經營不善/倒社之實例探討與因應之道-以大葉大學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269-282)。台北:東吳大學。
呂木琳(2008)。當前大學教育的幾點思考。載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昇:反思與前瞻(頁7-2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李法琳(2002)。大台北地區大學服務性社團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滿意度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美蘭(2004)。大學生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社團學生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郁文(2000)。社團輔導工作的心得與建言。訓育研究,39(1),40-46。
沈清松(2004)。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台北:五南
周甘逢、蔡武志、羅志明(1988)。社團理念。高雄:復文圖書。
林玉体(2002)。美國高等教育之發展。台北:高等教育。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林至善(2001)。從美國校園活動標準及指導原則探討課外活動組經營經營與運作。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233-270)。台北:東吳
188
大學。
林至善(2007)。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方案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六輯(頁560-577)。台北:東吳大學。
金耀基(2001)。大學之理念。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姜淑華(2003)。台東師院學生社團參與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徐明(2005)。大學生社團服務學習經驗與關懷道德發展歷程關係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7,1-22。
涂善勇(2004)。以社團需求為導向規劃課指業務之探討-以銘傳大學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439-449)。台北:東吳大學。
訓委會(2008年,5月4日)。97年全國大專校院績優學生社團評鑑暨觀摩活動得獎名單。教育部新聞稿。2008年8月5日,取自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p=97%E5%B9%B4%E5%85%A8%E5%9C%8B%E5%A4%A7%E5%B0%88%E6%A0%A1%E9%99%A2%E7%B8%BE%E5%84%AA%E5%AD%B8%E7%94%9F%E7%A4%BE%E5%9C%98&fr=yfp&ei=UTF-8&rd=r1
高博詮(2007)。教學論:理念與實施。台北:五南。
張同廟(2004)。大專教師對社團活動態度之分析~以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411-438)。台北:東吳大學。
張同廟(2007)。大學校院社團幹部工作績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六輯(頁258-296)。台北:東吳大學。
張同廟、魏世賢(2007)。大學生參與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工作滿意度探討。載
189
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六輯(頁537-559)。台北:東吳大學。
張同廟、魏婉婷(2007)。個人特質與領導能力之關係探討-以南部地區大專學生社團幹部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六輯(頁297-318)。台北:東吳大學。
張良漢、蘇士博(2000)。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大專體育,51,140-147。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東華。
張雪梅(2006)。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大學評鑑:大學生能力及其與大學評鑑結果關係初探。教育政策論壇,9(4),49-76。
張雪梅(2008)。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及其對學習成果的影響。載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昇:反思與前瞻(頁257-288)。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教育部(2008)。大專校院學校數及學生數。2008年9月27日,取自http://140.111.34.54/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教育部訓委會(2008)。全國大專校院學生自治組織。2008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displ/download_list.aspx?site_content_sn=7976
淡江大學(2008a)。社團經營與管理課程計畫表。2008年9月27日,取自http://www.emis.tku.edu.tw/TMWC010_4.asp
淡江大學(2008b)。淡江大學經營理念。2008年10月6日,取自http://foreign.tku.edu.tw/chinese/mission.asp
淡江大學課外組(2008)。多彩多姿的活動資訊。2008年9月18日,取自 http://spirit.tku.edu.tw:8080/tku/main.jsp?sectionId=3
許書務(2001)。運用學習型組織推動社團活動之效益研究-以輔導社區中小學為
190
例。訓育研究,40(3),62-70。
許雅雯(2009)。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與尌業力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龍君(2002)。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世佳(2006)。大學生工讀經驗與學業成尌之初探。高等教育,2(2),131-164。
陳昭雄(2004)。大專校院優質社團指導老師建構本位能力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323-334)。台北:東吳大學。
陳昭雄、林合懋(2007)。大專校院社團幹部參與校園社團活動自我成長認知態度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六輯(頁191-213)。台北:東吳大學。
陳昭雄、林合懋、鄧蘭(2007)。大專校院社團幹部建構本位能力之續探-以全國七所公私立大專校院社團學生幹部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214-238)。台北:東吳大學。
陳昭雄、費吳琛(2004)。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幹部建構本位能力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335-349)。台北:東吳大學。
陳茂祥(2001)。社團活動通識學分化之初探。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293-318)。台北:東吳大學。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訓育研究,39(1),16-24。
曾建元(2000)。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訓育研究,39(1),47-60。
黃玉(2001)。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35-80)。台北:東吳大學。
191
黃光雄、蔡清田(2003)。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鳳嬌(1996)。大學社團經驗之影響。訓育研究,35(3),33-36。
楊仕裕(2001)。課外活動中輔導學生自治之探討與展望。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359-385)。台北:東吳大學。
楊昌陸(2000)。學校對學生社團輔導之策略。訓育研究,39(1),25-33。
楊極東(1992)。社團活動與民主教育。訓育研究,31(3),1-6。
楊龍立、潘麗珠(2005)。課程組織:理論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
葉紹國(2006)。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2,1-9。
劉源俊(2000)。大學教育與課外活動。載於曾建元(主編),大學、社團、人(頁1-4)。台北:東吳大學。
潘裕豐、呂秋慧(2007)。社團參與對大學生自我與領導能力發展之研究-以台灣師大之社團達人活動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六輯(頁341-366)。台北:東吳大學。
蔣治帄(2001)。學生社團績效評估模式之建立與應用分析。正修學報,14,137-148。
羅中展(2002)。課外活動與全人教育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387-400)。台北: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羅麗雲(2001)。大學生社團參與態度及其評價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中華大學工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關孫知(1997)。大學生如何玩。台北:稻田。
竇希皓(2005)。大學社團領導人心理社會發展之探究-以服務性社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192
蘇家瀅(2002)。大學女生社團領導經驗與心理發展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129-174)。台北:東吳大學。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