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8200803455100
DOI 10.6846/TKU.2008.00206
論文名稱(中文) 高鋁活性粉與矽灰應用於多孔隙混凝土路面面層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Porous Concrete Pavement Containing High Alumina Reactive Powder and Silica Fum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劉家政
研究生(英文) Liu, Jiazheng
學號 69431132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7-21
論文頁數 17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明仁
委員 - 沈得縣
委員 - 林世泰
關鍵字(中) 多孔隙混凝土
高鋁水泥
高鋁活性粉混凝土
多孔隙高鋁活性粉混凝土
抗彎強度
磨耗試驗
滲透係數
關鍵字(英) porous concrete
high alumina cement
high alumina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high alumina reactive powder porous concrete
flexural strength
Cantabro test
permeabil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多孔隙混凝土具有良好排水、吸音與抗滑能力,適合鋪設於台灣濕熱環境。由於多孔隙混凝土之孔隙率高,強度低於一般混凝土,應用範圍受到侷限。高鋁活性粉混凝土具有優越之抗壓、抗彎強度,本研究主要目標在結合多孔隙混凝土與高鋁活性粉混凝土之特性,製作多孔隙高鋁活性粉混凝土;另一目標則結合多孔隙混凝土和矽灰混凝土之特性,製作多孔隙矽灰混凝土,以改善其力學性質與驗證其績效。本研究多孔隙高鋁活性粉混凝土之訴求在其強度發展約三天即可到達28天齡期強度之80-90%,多孔隙矽灰混凝土則著重在長期強度,發展之兩種材料可提供鋪面工程選擇排水鋪面面層材料更多選擇。
    根據本研究試驗結果,獲得初步結論歸納如下:
1.本研究實驗組(高鋁水泥與第一型波特蘭水泥固定比例混合)中水泥砂漿膨脹劑添加量為12%時之早期抗壓強度發展比添加量為10%或8%時快,惟實驗組中膨脹劑添加量為12%時之長期抗壓強度發展則比10%、8%差。因此本研究高鋁活性粉水泥砂漿試驗結果發現,實驗組之膨脹劑最適添加量為10%或8%。本研究控制組(完全使用高鋁水泥)之膨脹劑添加量僅嘗試12%,強度發展表現尚佳。
2.本研究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結果顯示,使用高鋁活性粉砂漿與常溫養護之方法,已可使多孔隙活性粉混凝土之28天齡期抗壓強度超越280 kg/cm2。使用矽灰水泥漿體與常溫養護之方法,亦可使多孔隙矽灰混凝土之28天齡期抗壓強度超越280 kg/cm2。
3.本研究多孔隙混凝土(孔隙率約15%)PHARPC組之3天抗壓強度約為270.0 kgf/cm2,PSFC組約為231.0 kgf/cm2,PC組約為158.9 kgf/cm2。其中PHARPC組之強度發展在3天即可接近其七天抗壓強度(305.6 kgf/cm2)之88.4 %。
4.本研究混凝土抗彎強度試驗結果顯示,PHARPC組與PSFC組之28天齡期抗彎強度皆超過40 kgf/cm2。其中PSFC組約為45.92 kgf/cm2,達到台灣區國道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之設計抗彎強度(45 kg/cm2)。
5.本研究透水試驗結果顯示,所有組別皆符合規範要求,滲透係數皆大於0.01 cm/sec。Cantabro磨耗試驗結果顯示,PHARPC組與PSFC組皆能提供良好之抗磨耗能力(磨耗百分比約為11.5%),兩者皆優於PC(控制組)。抗滑能力試驗結果顯示多孔隙高鋁活性粉混凝土與多孔隙矽灰混凝土皆具有良好之路面抗滑能力。
英文摘要
The low strength of porous concrete (PC) due to high air voids results in the limitation of its application. High alumina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 however, has superior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 The first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bin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porous concrete and high alumina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and develop the porous high alumina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PHARPPC). The second objective was to combine the porous concrete and silica fume concrete to develop the porous silica fume concrete (PSFC). PHARPPC and PSFC had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hopefully could be an alternative for the rigid pavement construction.

    Major finding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our test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results of mortar tes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 group (HAC and Type I portland cement mixes) with expansive agent dose rate set at 12% was better than that with 10% and 8%.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st suitable dose rate of expansive agent was 10% or 8% for the experiment group. 12% was the only one dose rate of set for the control group (HAC alone mixes) and later found adequate.
2.Result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s showed that the PHARPPC using high alumina reactive powder mortar and normal temperature curing exhibited 28-day strengths greater than 280 kg/cm2. Also found was that the PSFC using silica fume paste and normal temperature curing resulted in 28-day strengths greater than 280 kg/cm2.
3.The PHARPC had 3-day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270.0 kg/cm2, PSFC of 231.0 kg/cm2, and PC of 158.9 kg/cm2. The PHARPC’s 3-day compressive strengths had been approaching 88.4% of its 7-day compressive strengths (305.6 kg/cm2).
4.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ARPC and the PSFC had 28-day flexural strengths greater than 40 kg/cm2, while the PSFC had 28-day flexural strengths greater than the design strength of 45 kg/cm2 specified in the TANEEB’s specifications.
5.The permeability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PHARPC, PSFC and PC all had good drainage ability (≧0.01cm/sec). Cantabro abrasion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PHARPC and PSFC had good abrasion resistance. Results of British Pendulum tests showed that PHARPC and PSFC both provided good skid resista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及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步驟與流程	3
1-4  論文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2-1  排水性鋪面及透水性鋪面之區別與功能	7
2-2  排水鋪面及透水鋪面發展沿革與應用	9
2-2-1  多孔隙瀝青混凝土	9
2-2-2  多孔隙水泥混凝土	11
2-3 多孔隙混凝土之孔隙	12
2-3-1 孔隙率的成因與種類	13
2-4  多孔隙混凝土孔隙率量測	14
2-4-1  水中體積法	14
2-4-2  壓汞法	14
2-4-3  氣體吸附法	16
2-5  多孔隙混凝土透水試驗方法	17
2-6  改善多孔隙水泥混凝土強度理論	23
2-7  高鋁水泥	25
2-7-1  高鋁水泥簡介	25
2-7-2  高鋁水泥強度衰減	27
2-7-3  高鋁水泥強度衰減的改善方法	28
2-8  膨脹劑	29
2-8-1  膨脹劑之種類	29
2-8-2  膨脹劑之種類及膨脹機理	30
2-9  卜作嵐材料	30
2-9-1  偏高嶺土	31
2-9-2  矽灰	33
第三章  試驗計畫	34
3-1 試驗組別配置	34
3-2 試驗材料	38
3-2-1第一階段水泥砂漿試體	38
3-2-2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多孔隙混凝土試體	38
3-3 第一階段水泥砂漿抗壓強度試驗之配比	44
3-4 第二階段多孔隙混凝土配比	47
3-5  水泥砂漿與多孔隙混凝土拌和方式	51
3-5-1 水泥砂漿拌合流程	51
3-5-2 多孔隙混凝土拌合流程	51
3-6  試體規劃與製作方法	52
3-6-1 水泥砂漿試體部份	52
3-6-2 多孔隙混凝土試體部份	53
3-7  試體養護方式	55
3-7-1 水泥砂漿試體部份	55
3-7-2 多孔隙混凝土試體部份	55
3-8試驗項目與方法	56
3-8-1 粗細粒料基本物理性質試驗	56
3-8-2  水泥及混凝土物理性質試驗	56
3-8-3  水泥砂漿力學性質試驗	59
3-8-5  硬固多孔隙混凝土力學性質試驗	60
3-8-6  多孔隙混凝土績效試驗	60
第四章  試驗結果與分析	66
4-1  粒料基本物理試驗	66
4-1-1 粗粒料基本物理試驗結果	66
4-1-2 細粒料基本物理試驗結果	67
4-2  水泥砂漿力學性質試驗結果	68
4-3  多孔隙混凝土配比設計試拌結果	74
4-4  新拌多孔隙混凝土性質試驗結果	76
4-4-1  混凝土凝結時間試驗	76
4-4-2  混凝土坍度試驗結果	78
4-4-3  混凝土單位重試驗結果	79
4-5  硬固多孔隙混凝土力學試驗結果	80
4-5-1  多孔隙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結果	80
4-5-2  多孔隙混凝土抗彎強度試驗結果	84
4-5-3  多孔隙混凝土力學性質試驗結果綜合分析	87
4-6  硬固多孔隙混凝土績效試驗結果	87
4-6-1  透水係數試驗結果	88
4-6-2  Cantabro磨耗試驗結果	89
4-6-3  抗滑試驗結果	91
4-6-4  多孔隙混凝土績效試驗結果綜合分析	93
4-7  多孔隙混凝土材料配比討論	94
4-8  多孔隙混凝土各配比成本比較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7
5-1 結論	97
5-2 建議	98
5-2-1  現場施工建議	98
5-2-2 後續研究建議	99
附 錄	110
附錄一、粗粒料基本物理性質試驗結果	110
附錄二、水泥及混凝土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試驗	115
附錄三、水泥砂漿力學強度試驗結果	117
附錄四、新拌多孔隙混凝土性質試驗結果	147
附錄五、硬固多孔隙混凝土力學性質試驗結果	148
附錄六、硬固多孔隙混凝土績效試驗結果	157
附錄七:變異數分析與多重比較結果	160
附錄八:粗細粒料基本物理性質試驗方法	164
附錄九:新拌多孔隙混凝土性質試驗方法	170
附錄十:硬固多孔隙混凝土力學性質試驗方法	171

圖目錄
圖1-1 試驗流程	5
圖2-1  排水鋪面及透水鋪面斷面圖〔廖文水,2008〕	8
圖2-2  孔隙率示意圖〔46〕	12
圖2-3  透水試驗儀示意圖〔42〕	18
圖2-4  滲透係數實驗原理圖〔34〕	19
圖2-5  透水試驗裝置示意圖〔CNS 14995〕	20
圖2-6  現場透水試驗器〔46〕	21
圖2-7  透水試驗儀器〔66〕	22
圖2-8  多孔隙混凝土滲流示意圖〔71〕	23
圖2-9  多孔隙水泥混凝土概要結構模型〔66〕	25
圖2-10  高鋁水泥凝固後的微觀結構〔27〕	28
圖2-11  偏高嶺土及矽灰相位圖〔20〕	32
圖3-1  多孔隙混凝土配比設計與試驗流程圖	48
圖3-2  本研究多孔隙混凝土粗粒料級配曲線	49
圖3-3 水泥比重試驗	57
圖3-5 貫入試驗儀	59
圖3-6 透水試驗	62
圖4-1  細粒料(矽砂)級配曲線圖	68
圖4-2  高鋁活性粉水泥砂漿各齡期抗壓強度比較	71
圖4-3  矽灰水泥砂漿各齡期抗壓強度比較	72
圖4-4  高鋁活性粉水泥砂漿偏高嶺土取代量5%各齡期抗壓強度比較	72
圖4-5  高鋁活性粉水泥砂漿偏高嶺土取代量10%各齡期抗壓強度比較	73
圖4-6  高鋁活性粉水泥砂漿偏高嶺土取代量15%各齡期抗壓強度比較	73
圖4-7  各齡期矽灰添加量對抗壓強度關係	74
圖4-8  水量太多造成漿體垂流(失敗試體)	76
圖4-9  混凝土凝結時間試驗曲線圖	77
圖4-10  混凝土凝結時間試驗全對數圖	78
圖4-11  新拌多孔隙混凝土各組坍度試驗結果比較	79
圖4-12  新拌多孔隙混凝土各組單位重試驗結果比較	80
圖4-13  多孔隙混凝土各組孔隙率及抗壓強度	82
圖4-14  多孔隙活性粉高鋁混凝土各組孔隙率及抗壓強度	82
圖4-15  多孔隙矽灰混凝土各組孔隙率及抗壓強度	83
圖4-16  各組別多孔隙混凝土抗壓強度分佈	83
圖4-17  多孔隙混凝土各組抗彎強度試驗試驗結果比較	85
圖4-18 試驗組別與試驗齡期對抗彎強度之因子交互影響圖	86
圖4-19  多孔隙混凝土各組滲透係數試驗試驗結果比較	89
圖4-20  多孔隙混凝土各組Cantabro磨耗試驗試驗結果比較	90
圖4-21  多孔隙混凝土各組抗滑值試驗結果比較	92
圖4-22 試驗組別與試體狀態對抗滑值之因子交互影響圖	93

表目錄
表2-1  各國對多孔隙瀝青混凝土孔隙率之要求	10
表2-2  各國排水瀝青混合料粗粒料品質要求	10
表2-3  各國排水瀝青混合料之級配規格	11
表2-4  各國對多孔隙水泥混凝土孔隙率之要求	12
表2-5  壓汞法—水銀壓力與可量測之孔隙大小關係表	15
表2-6  氣體吸附法—相對濕度與孔徑半徑關係(20℃)	17
表3-1  第一階段水泥砂漿組別配置名稱及說明	35
表3-2  第二階段多孔隙混凝土組別配置名稱及說明	35
表3-3 各項試驗之試體尺寸、數量與齡期	36
表3-4  高鋁水泥之物理性質與力學性質	38
表3-5  高鋁水泥之化學成份	39
表3-6  第一型波特蘭水泥成份	39
表3-7  偏高嶺土之化學成份	40
表3-8  偏高嶺土之物理性質	40
表3-9  矽砂之化學成份	40
表3-10  矽砂之粒徑分佈	41
表3-11  三聚氰胺強塑劑之技術資料	42
表3-12  羧酸系強塑劑之性質	43
表3-13  第一階段水泥砂漿組別配置名稱及說明	45
表3-14  第一階段水泥砂漿試驗組別配比總表	46
表3-15  本研究採用粒料級配	49
表3-16  第二階段各組拌合及試驗編號	50
表3-17  各種水泥砂漿試體數量計算	52
表3-18  混凝土圓柱試體數量計算	53
表3-19  混凝土抗彎樑試體數量計算	53
表3-20  馬歇爾試體數量計算	54
表3-21  抗滑試體數量計算	54
表3-22  粗細粒料基本物理性質試驗	56
表3-23  新拌多孔隙混凝土性質試驗	60
表3-24  硬固多孔隙混凝土力學性質試驗	60
表3-25 多孔隙混凝土績效試驗	61
表3-26  溫度T℃時之黏性修正係數	62
表4-1  本研究粗粒料基本物性試驗結果	67
表4-2  細粒料試驗結果	68
表4-3  水泥砂漿各齡期平均抗壓強度	69
表4-4  多孔隙混凝土各組配比總表	75
表4-5  混凝土凝結時間試驗	77
表4-6  新拌多孔隙混凝土坍度試驗結果	78
表4-7  新拌多孔隙混凝土單位重試驗結果	79
表4-8  各組多孔隙混凝土平均抗壓強度	81
表4-9  各組多孔隙混凝土平均抗彎強度	84
表4-10  各齡期抗彎強度多重比較結果	86
表4-11  各組多孔隙混凝土平均滲透係數	88
表4-12  各組多孔隙混凝土平均磨耗百分比	90
表4-13  各組多孔隙混凝土平均抗滑值	91
表4-14  本研究中所使用之材料價格	95
表4-15  各組配比之成本計算	96

附圖目錄
附圖1  洛杉磯磨損試驗儀	166
附圖2  比例卡尺	168
附圖3  坍度試驗	170
附圖4  抗壓試驗	172
附圖5  抗彎試驗	173

附表目錄
附表1  粗粒單位重及空隙率試驗結果	110
附表2  粗粒料比重與吸水率試驗結果	110
附表3(A)  洛杉磯磨損試驗結果	111
附表3(B)  洛杉磯磨損試驗結果	111
附表3(C)  洛杉磯磨損試驗結果	112
附表3(D)  洛杉磯磨損試驗結果	112
附表4  粗粒料健性試驗(耐久性)結果	113
附表5(A)  扁長率	113
附表5(B)  扁長率	113
附表5(C)  扁長率	113
附表6(A)  破碎面	114
附表6(B)  破碎面	114
附表6(C)  破碎面	114
附表7  細粒料比重及吸水率試驗	114
附表8  水泥比重試驗	115
附表9  混凝土凝結時間試驗	116
附表10  水泥砂漿抗壓強度試驗結果(1天齡期)	117
附表11  水泥砂漿抗壓強度試驗結果(3天齡期)	120
附表12  水泥砂漿抗壓強度試驗結果(7天齡期)	123
附表13  水泥砂漿抗壓強度試驗結果(28天齡期)	129
附表14  水泥砂漿抗壓強度試驗結果(56天齡期)	134
附表15  水泥砂漿抗壓強度試驗結果(91天齡期)	139
附表16  水泥砂漿抗壓強度試驗結果(182天齡期)	143
附表17  多孔隙混凝土坍度試驗結果	147
附表18  新拌多孔隙混凝土單位重試驗結果	147
附表19  多孔隙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結果(3天齡期)	148
附表20  多孔隙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結果(7天齡期)	149
附表21  多孔隙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結果(28天齡期)	151
附表22  多孔隙混凝土抗彎強度試驗結果(7天齡期)	155
附表23  多孔隙混凝土抗彎強度試驗結果(28天齡期)	156
附表24  多孔隙混凝土透水試驗結果	157
附表25  多孔隙混凝土Cantabro磨耗試驗結果(28天齡期)	158
附表26  多孔隙混凝土抗滑試驗結果(試體表面乾燥狀態)	159
附表27  多孔隙混凝土抗滑試驗結果(試體表面濕潤狀態)	159
附表28  多孔隙混凝土抗彎強度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160
附表29  多孔隙混凝土各齡期抗彎強度Duncan多重比較結果	161
附表30  多孔隙混凝土抗滑值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162
附表31  多孔隙混凝土各齡期抗滑值Duncan多重比較結果	163
附表32  五度循環硫酸鈉試驗所秤取之試樣重	167
參考文獻
1. Aquino, W., D.A. Lange, J. Olek, “The influence of metakaolin and silica fume on the chemistry of alkali-silica reaction products,”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Vol. 23, No. 6, pp.485-493, 2001.
2. Asaeda, T. and V. T. Ca, “Characteristics of Permeable Pavement During Hot Summer Weather and Impact on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Vol. 35, 2000.
3. Badogiannis, E., G. Kakali, G. Dimopoulou, E. Chaniotakis, and S. Tsivilis, “Metakaolin as a main cement constituent. Exploitation of poor Greek kaolins,”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Vol. 27, Issue  2, pp.197-203, February 2005.
4. Badogiannis, E., V. G. Papadakis, E. Chaniotakis and S. Tsivilis,“Exploitation of poor Greek kaolins: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metakaolin concrete and evaluation by means of k-valu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 34, Issue 6, pp.1035-1041, June 2004.
5. Bai, J., S. Wild, “Investig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change and heat evolution of mortar incorporating PFA and metakaolin,”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Vol. 24, Issue 2, pp.201-209, April 2002.
6. California Test 551, “Method of Test for Determining Suitability of materials for Overlayment and Repair of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nd Structure,” pp.4, 2000.
7. 蔡攀鰲,「瀝青混凝土」,三民書局,2004年3月初版11刷。
8. 陳建奎,「混凝土外加劑原理與應用(第二版)」,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二次印刷。
9. 陳立民,「輕質骨材應用於透水性混凝土鋪面可行性之研究(初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10. Detwiler, Rachel J., and P. K. Mehta, “Chemical and Physical Effect of Silica Fume on the Mechanic Behavior of Concrete,” ACI Material Journal, pp. 609-614, November-December 1989.
11. 刁江京、辛志軍、張秋英,硫鋁酸鹽水泥的生產與應用,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12. Francois de Larrard, “Ultrafine particles for the making of very high strength concret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 19, pp.161-172, 1989.
13. Frentress, D., “Pervious Concrete Applications: Parking Lots, Sidewalks, Low speed Road Surfaces,”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Concrete & Asphalt Practices, 2002.
14. 郭鶴松,「矽灰混凝土力學及物理性質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八十年六月。
15. 郭延輝、郭京育、袁春玉,「高性能改性三聚氰胺減水劑的研製及應用」,混凝土,2003年第9期(總第167期)。
16. 房性中,「鋪面工程使用大粒徑瀝青混凝土可行性說明」,現代營建,254期,2001年二月。
17. Ghafoori, N. and A. Dutta, “Development of No-Fines Concrete Pavement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p.283-288, Aug. 1995.
18. Gruber, K.A., T. Ramlochan, A. Boddy, R.D. Hooton, M.D.A. Thomas, “Increasing concrete durability with high-reactivity metakaolin,” Concrete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Vol. 23, No. 6, pp.479-484, 2001.
19. 洪傑生,「輕質骨材應用於透水性瀝青鋪面之可行性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二十六日。
20. 洪啟哲,「高鋁活性粉混凝土性質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21. 黃兆龍,「混凝土材料品質控制試驗」,詹氏書局。
22. 黃兆龍,「混凝土性質與行為」,詹氏書局,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23. Huang, Y. H., “Pavement Analysis and Design,” Prentice-Hall, 1993.
24. 簡嘉男,「活性粉混凝土於剛性鋪面修補之應用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年六月。
25. 交泰興公司,「高鋁水泥緩凝劑試驗記錄」,2007年。
26. 賴耿陽,「多孔材料學」,復漢出版社,1997年4月。
27. 李鎮樟,「水泥為什么會凝固」,科學月刊,第96期,1977年12月。
28. 林峰永,「多孔隙瀝青混凝土永久變形特性之試驗室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29. 林利國,「排水性瀝青鋪面之應用性探討」,臺灣公路工程,第二十九卷第六期,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30. 林平全,「混凝土施工」,徐氏基金會出版,民國八十七年九月二十日再版五刷。
31. 林維明,「高鋁水泥耐久性研討」,防蝕工程第八卷第二期第108~118頁,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32. 林維明、Papworth、陳冠宇,「高性能矽灰混凝土在混凝土結構物上之應用」,土木技術第二卷第八期,1999年八月
33. 林永禎、徐貴新,「實用水文學」,高立圖書有限公司,民國90年2月20日二版修訂。
34. 林憲德、李德河,「基地保水性能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35. 林志棟、陳世晃、簡婉芸、王信越,「透水性鋪面於熱島效應上之成效」,第七屆鋪面材料再生學術研討會,民國95年10月。
36. 劉信宏,「添加偏高嶺土製作自充填混凝土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37. 劉葉鋒、朋改非、易金新、姜豔,「高強透水性混凝土材料試驗研究」,混凝土,2005年第3期(總第185期)。
38. Marsh, Bryan K., and Robert L. Day, “Pozzolanic and cementitious reactions of fly ash in blended cement paste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 18, Issue 2, pp.301-310, March 1988.
39. Molhotra, V.M., “No-fines Concrete – It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ACI Journal, Vol. 73, pp.628-644, 1976.
40. 繆紀生、黃文虎,「高鋁水泥」,中國大百科全書(http://www.wordpedia.co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七月擷取。
41. Neithalath, N., R. Garcia, W. Thornton, J. Weiss, O. Jan, and B. Bernhard, “Recent Development in Porous Concrete Paving Materials,” Purdue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2003.
42. 潘昌林、邱惠生,「可滲透式人行鋪面材料(無細骨材混凝土)及施工方法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43. 潘昌林、鄭瑞濱,「透水混凝土與工程應用介紹」,台灣營建研究院研發資訊,2001年。
44. Park, S. B., Seo, D. S., Lee, J., “Studies on the Sound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rous Concrete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Recycled Aggregate and Target Void Ratio,”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pp.1846-1854, 2005.
45. Report on the 1992 U.S Tour of European Concrete, “The Netherlands,” 1992.
46. 日本道路協會,「排水性鋪裝技術指針(案)」,平成15年(2003)6月6日初版11刷。
47. Roy, D.M., P. Arjunan, M.R. Silsbee, “Effect of silica fume, metakaolin, and low-calcium fly ash on chemical resistance of concret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 31, No. 12, pp.1809-1813, 2001.
48. Sarker, S. I., and Aitcin, P. C., “Dissolution Rate of Silica Fume in very High Strength Concrete, ”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 17, pp. 591-601, 1987.
49. Shan Somayaji,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林秉如、陳建成、劉年華譯),民國八十九年七月三十日初版二刷。
50. 杉智光、片岡宏治、柳原弘彥、小林茂広,「せっこう-スラグ-アルミナセメント系の基礎的性狀」,1976。
51. 沈得縣、李承効、石榮傑,「多功能透水性鋪面特性之研究」,綠營建、綠建築、綠建材透水性鋪面研討會,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十八日。
52. 沈得縣、徐茂濱、劉明仁,「國道路面行車噪音減輕對策之研究(第一期)」,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
53. 沈美毅,「廢棄混凝土再利用於開放級配與多孔隙瀝青混凝土之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54. 沈金安,「改性瀝青與SMA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99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5. 宋佩瑄、黃馨,「土木材料」,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一版三刷。
56. Taniguchi, T. and T. Yoshida, “Accelerated Loading Test of Pprous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t PWRI Pavement Test Field,” China-Japan Workshop on Pavement Technologies, Shanghai, China, 2001.
57. 汪健民,「陶瓷技術手冊」,中華民國產業科技發展協進會、中華民國粉末冶金協會,1994。
58. 王一新,「輕質骨材多孔混凝土孔隙率量測法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五年七月。
59. 王哲明,「使用膨漲劑對水泥材料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四年七月。
60. 文寨軍、范磊、隋同波、王晶、張忠倫、李化建,「偏高嶺土的活化及性能研究」,建材技術與應用,2002年5月。
61. 吳佳銘,「多孔隙混凝土應用於道路面層工程性質之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三年七月。
62. 吳建璋,「活性粉多孔隙混凝土應用於道路面層之工程性質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63. 吳仁豪,「應用輪跡試驗儀評估多孔隙瀝青混凝土水分侵害特性之初步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一年七月。
64. 徐茂濱、沈得縣、劉明仁,「國道路面行車噪音減輕對策之研究(第二期)」,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65. Yan, Fu, Jian Ding, and James J. Beaudoin, “Conversion-prenventing Additive for High Alimina Cement Products,” United States Patent 5,624,480, Apr. 29, 1997.
66. Yang, Jing and Jiang Guoli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perties of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material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ume 33, Issue 3, Pages 299-462 (March 2003).
67. 楊建西,「無收縮水泥添加劑之應用」,營建知訊,第182期,第47~50頁,1998年3月。
68. Zhang, M.H., V.M. Malhotra, “Characteristics of a thermally activated alumino-silicate pozzolanic materials and its use in concrete,” 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25, No. 8, pp.1713-1725, 1995.
69. Zhang, R., T. Nakazawa, F. Imai, and N. Shinnishi, “Void Content of No-fines Concrete,” コンクリート工學年次論文報告集, Vol.19, No.1, 1997, pp.1051-1056.
70. 張道光,「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於交通工程之研究:透水混凝土」,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民國九十五年。
71. 張洪清、郭秀美、陳淑香,「大孔隙無砂混凝土透水性試驗研究」,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第二期,第84-89頁,1994年6月。
72. 張維銘,「快凝混凝土應用於剛性鋪面維修之研究」,民國九十三年一月。
73. 張文宗,「鋁渣資源化剩餘物之再利用探討」,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74. 鄭光炎、高榮衫、鄭向高,「讓大地呼吸之透水舖面」,環保月刊,2002年12月號。
75. 鄭光炎、鄭向高、王建智、林群和,「透水性鋪面設計及效益評估」,中華道路第四十四卷第一期,第19-42頁,民國九十四年三月。
76. 周海,「1862命名馬路」,申江服務導報(http://old.jfdaily.com/gb/node2/node17/node160/node22048/node22052/userobject1ai324063.html),1997年2月。
77. 祝錫智、劉明仁、高金盛,「高速公路多孔隙排水面層試鋪及績
效評估研究」,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民國八十八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