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8200800124200
DOI 10.6846/TKU.2008.00205
論文名稱(中文) 我的萬象之城—建構陳俊彥的失敗者紀念地
論文名稱(英文) My Cosmopolitan City – Inscribing Ryan Chen’s Loser Memoria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陳俊彥
研究生(英文) Chun-Yen Chen
學號 69536040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18
論文頁數 11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康旻杰
委員 - 吳光庭
委員 - 張華蓀
關鍵字(中) 自傳體
城市文學
空間敘事
地方記憶
感官地圖
關鍵字(英) Autobiographic City
City literature
Narrative Space
Memory of Places
Sensorial Mapp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每個人對於各自生活的地方總有不同的想像,比起大敘事角度所建構出的城市歷史這個概念,城市地景作為一個不斷延伸和多重面向的文本必須保持著某種程度的詮釋開放性。城市地景同時也是記憶的載體,它疊置了許多不同時期的疊層,包括時代精神和空間經驗等。由此觀點,城市地景可視為一個最錯綜複雜而又多樣的文本,不斷透過敘事過程交織著各種脈絡和細微的肌理。在城市中的某些角落,地景的表象可能象徵了某個特定時期的當代精神,或者反映在某些族群的集體稱呼之上,但它同時也隱約的揭露了城市次文化的社會價值,那些屬於城市底層中未被訴說的聲音和故事。這篇論文試圖透過一個年輕的"失敗者"的回憶來重新建構一個假想的台北東區,並且為空間意義增加一特殊的疊層,嘗試提出未來進行更新重建計畫時的另一種思維。本論文以下列幾項的書寫為主:

1.	自傳式的城市書寫 即使歷史明確的紀錄著城市的發展進程,但是城市文化力量其實主要源於許多的自傳式書寫的累積,這些書寫拼湊了不同時空背景下的城市經驗。這些書寫不僅反映了非常個人的情感和記憶,同時記錄了某段時期中城市的真正面貌,而這往往是城市研究中最重要的資料來源。
2.	城市文學 我們可以透過許多的文字和影片來閱讀一座城市,而虛構小說及影片,較諸任何有條理系統的理論論述,呈現了以一種更生動的方式來描繪城市中"感覺結構"的變遷。城市文學觸及了更深層的社會真實和社會潛意識,而透過想像和聯想,文本中所描繪的場景更能夠讓讀者感同身受。
3.	我的自傳體城市 透過"Insider"的自傳式敘事手法,城市生活經驗中最細膩的觀察和感知將被抽離出來,將這些片段式的回憶更進一步的連結巨觀的城市歷史,進而完整的再現和這個城市不可分離的某些特別個體所可能代表的某些特殊族群的集體記憶。人們在城市的發展的過程過程中會經歷許多細微的細節和小事,隨著時間的流逝總那些屬於舊時代的城市物件和痕跡化為抽象的記憶。作為台北城市中"Loser"世代的一份子,屬於我個人記憶的城市物件只殘存於時光軌跡的縫隙中。唯有透過文字的書寫,屬於我的城市才得以被描繪與辨認。本設計論文透過一系列重新訴說個人青少年時期的事件及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困境,以一種非正統方法來重新描繪這座城市。這是在世紀末的繁華城市表象背後,屬於我這個世代的次文化族群某些不堪的分享‧‧‧
英文摘要
Everyone has a different vision of where he or she lives. A living landscape, as a contrast to the concept of a fixed place constructed by the grand narrative of history, must therefore sustain certain interpretive openness to be an ever-evolv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text. Landscape is also a memory carrier for it accumulated different layers of time, zeitgeist, and spatial experiences. Accordingly, urban landscape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diverse text, constantly interweaving its comprehensive context and microcosmic textur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narrative. In certain areas of a city, the general appearance of the urban landscape may reflect the zeitgeist of a specific generation and call upon a collective identity, but it may also suggest understatedly a kind of subculture that represents the social value of a particular urban sub-group whose voices and words are relatively unheard of. This is the motivation of writing this rather personal thesis – to re-construct the much taken-for-granted Taipei East District through a young “loser’s” memoir and augment a special layer of spatial meaning which may shed a light to future renewal planning logic.

This thesis was written on the basis of the following references:
1.	Autobiographic writing about a city – even though history determines the course of a city, but many urban cultures are accumulated through the juxtaposition of variou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about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city. These writings reflect personal emotions and memories yet in the meanwhile document the real situations of the city. They are often the most valuable resources for urban study. 
2.	Urban literature – There are many ways to know a city via complex written texts and films. The fictional novels and films, compared with other well-established theories, exhibit a more lively way to capture social “structure of feelings” of a city. Through imagination and association, the urban literature touches on a deeper level of social reality and urban subconscious that can be shared by many readers who can identify with the scenes.
3.	My Autobiographic City – Through an “insider”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 the most delicate details and feelings from the living experience in a city can be drawn out. The segments of memory are further connected to the macroscopic urban history, and altogether represent the inseparable urban experiences of specific individuals who may speak for a broader generation. People experience the subtlest details and smallest things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city, an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urban objects and traces of the bygone periods become equivalent to the abstract memories. As a part of the “loser” generation of Taipei City, my own memory and identifiable urban objects a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for they only survive in the crevices of the chronotope and have seldom been recorded. Only through writing, the peculiarity of my city can be described and recognized. This design thesis is unorthodox approach to re-imagine the city via a series of personal coming-of-age events and retelling of the awkward situations of a delinquent minority. Some unbearable sharing with the generation of my own in the back of the glamorous city,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Part Ⅰ 臨走之前.1
1.1 回到這裡.2
1.2 萬象大樓.6
1.3 瑠公圳.14
1.4 鐵道紀事.29
1.5 另一個萬象.38
1.6 中心的邊緣.45
1.7 瘋狂祭典.50
Part Ⅱ 在這之後.57
2.1 一個25歲青年的東區記憶.58
2.2 現代化表面下的混雜城市.58
2.3 城市地景的多重文本.61
2.4 閱讀/書寫一座城市.61
2.5 城市文學.62
2.6 觀看的角度.63
2.7 他者的台北東區.64
2.8 自傳體城市.65
2.9 文本虛構性.67
2.10 時代性.68
2.11 文本召喚.71
Part Ⅲ 表象之下.73
3.1 敘事策略.74
3.2 美麗失敗者.76
3.3 世紀末的感官地圖.78
3.4 Museum of Innocence.78
3.5 Words 符號化.80
3.6 Tracks 溢出的軌跡.80
3.7 Things 物件/超連結.82
3.8 Places 場景/異質地方.82
Part Ⅳ 縫隙之中.85
4.1 <2008。台北雙年展>.86
4.2 <東區藏寶>.88
4.3 <Tracks>.90
4.4 <梯>.92
4.5 <管>.94
4.6 <萬象之城>.96
4.7 <背後的背後>.99
4.8 <廢工廠與眷村記憶>.102
Part Ⅴ 除此之外.105
5.1 曲未終.106
5.2 參考文獻.107

圖目錄

圖一   萬象大樓照片.i
圖二   東區照片.1
圖三   東區街頭.2
圖四   拼貼圖一.3
圖五   拼貼圖二.4
圖六   萬象大樓周邊.6
圖七   拼貼圖三.7
圖八   拼貼圖四.8
圖九   拼貼圖五.11
圖十   萬象大樓中庭.13
圖十一  拼貼圖六.13
圖十二  拼貼圖七.14
圖十三  拼貼圖八.17
圖十四  拼貼圖九.18
圖十五  拼貼圖十.21
圖十六  萬象大樓一樓.22
圖十七  拼貼圖十一.23
圖十八  拼貼圖十二.25
圖十九  拼貼圖十三.26
圖二十  拼貼圖十四.29
圖二十一 拼貼圖十五.31
圖二十二 拼貼圖十六.32
圖二十三 拼貼圖十七.35
圖二十四 東區後巷.36
圖二十五 拼貼圖十八.37
圖二十六 拼貼圖十九.39
圖二十七 拼貼圖二十.41
圖二十八 拼貼圖二十一.42
圖二十九 拼貼圖二十二.45
圖三十  拼貼圖二十三.47
圖三十一 拼貼圖二十四.48
圖三十二 台北蒙太奇.54
圖三十三 萬象大樓俯視.57
圖三十四 城市發展過程遺留下來的舊事物.59
圖三十五 <伊斯坦堡>中伊斯坦堡居民所共有的「呼愁」.62
圖三十六 <古都>中一段文字提及的場景.63
圖三十七 生活場景建構出地方的獨特性格.64
圖三十八 記憶痕跡.66
圖三十九 記憶透過文字再現.67
圖四十  時代性.69
圖四十一 童年往事劇照.69
圖四十二 殘留在高樓大廈縫隙間停滯的時光.70
圖四十三 拼貼圖二十五.73
圖四十四 六O年代台北東區.74
圖四十五 現今台北東區街景.75
圖四十六 <美麗失敗者>封面.76
圖四十七 城市之光書局.76
圖四十八 東區感官地圖.79
圖四十九 東區街景招牌.81
圖五十  被廢棄的神明們.83
圖五十一 裂縫裡的光.85
圖五十二 東區記憶地圖拼貼.87
圖五十三 敘事文本隱匿在招牌文字之間.88
圖五十四 軌道平面圖.90
圖五十五 軌道合成效果圖.91
圖五十六 萬象大樓內部.92
圖五十七 萬象大樓樓梯透視圖.92
圖五十八 <梯>透視圖.93
圖五十九 <梯>平立面圖.93
圖六十  <梯>合成透視圖.93
圖六十一 萬象大樓中庭水管.94
圖六十二 <記憶之管>合成透視圖.95
圖六十三 萬象中庭的噴水池.96
圖六十四 萬象中庭噴水池合成圖.96
圖六十五 占據中庭一角的藝術家.96
圖六十六 環繞中庭的停車場坡道.97
圖六十七 記憶之池合成透視圖.98
圖六十八 中庭透視圖.98
圖六十九 中庭剖面圖.98
圖七十  統領後方巷弄.99
圖七十一 基地範圍.99
圖七十二 地下一層平面.99
圖七十三 一層平面.100
圖七十四 二層平面.100
圖七十五 透視圖一.101
圖七十六 透視圖二一.101
圖七十七 透視圖三一.101
圖七十八 透視圖四一.101
圖七十九 眷村記憶透視圖一.102
圖八十  工廠與眷村剖面圖一.102
圖八十一 眷村記憶平面圖一.103
圖八十二 合成模擬圖一.103
圖八十三 萬象大樓中庭一.105
參考文獻
中文作者

01 田銀生/劉韶軍,《城市空間與建築設計─建築在都市中的積極作用》,台
北:建築情報出版,2001。

02 朱天心,《古都》,台北:城邦文化事業公司出版,1997。

03 李清志,《台北LOST & FOUND 都市偵探的世紀末台北觀察》,台北:田園
城市文化出版,2001。

04 康旻杰,《文字之城》。

05 張小虹,《感覺結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2005。

06 張小虹,《城市是件花衣裳》,2005,收錄於:《中外文學》,第34卷,第
10期,台北,2006年3月。

07 董啟章,《地圖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97。

08 詹偉雄,《美學的經濟:對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台北:藍鯨出
版,2005。

09 楊澤,《話說台北》,中時人間,韓良露、李清志、楊澤 對談

10 韓良露,《話說台北》,中時人間,韓良露、李清志、楊澤 對談

11 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環境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1991。

外文作者

01 Baudrillard, Jean.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擬仿物與擬像》,洪凌譯,台北:時報出版,1998。

02 Bloomer, Kent. & Moore, Charles. Body, Memory, and Architecture. 
《人體、記憶與建築》,葉庭芬譯,台北:尚林出版社,1999。

03 Chaslin, Francois. Deux Conversations Avec Rem Koolhaas et caetera,
 2001. 《庫哈斯談庫哈斯──兩場對談及其他》,林宜萱譯,台北:田園城市文
化出版,2003。

04 Collins, Jeff. DERRIDA FOR BEGINNERS, 1998. 《德希達DERRIDA》,安原
良譯,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8。

05 Collin, Mattew & Godfrey, John. Altered State-The Story of Ecstasy 
and Acid House, 1997. 《迷幻異域-快樂丸與青年文化的故事》,羅悅全譯,
台北:商周出版,2001。

06 Cohen, Leonard. Beautiful Losers. 《美麗失敗者》,台北:大塊文化出
版,2003。

07 Crang, Mike. Cultural Geography, 1998. 《文化地理學》,王志宏、余佳
玲、方淑惠譯,台北:巨流出版,2003。

08 Frampton, Kenneth. Towards a Critical Regionalism: Six Points for 
an Architecture of Resistance, 1983.  《朝向批判性地區主義:抵制性建築
六大要點》,收錄於: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Bay Press, 1983. 《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Hal Foster主編(中文版:
呂建中譯,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8)。

09 Geertz, Clifford. 收錄於《文化理論的面貌》P.262,Philip Smith主編。

10 Graafland, Arie. THE SOCIUS OF ARCHITECTURE, 2000. 《建築的社會場域
》,葉朝憲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出版,2005。

11 Highmore, Ben.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5。

12 Jamen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 1982. 《後現
代主義與消費社會》,收錄於: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Bay Press, 1983. 《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Hal Foster主編(
中文版:呂建中譯,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8)。

13 Koolhaas, Rem. S,M,L,XL, Bordeaux, France:Arc en raeve centre 
d'architecture,1999。

14 Lang, Jon. Creating architecture theory,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7。

15 Leach, Neil. The Anaesthetics of Architecture, MIT, 1999. 《建築之
麻醉》,宋偉祥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出版,2005。

16 Lynch, Kevin.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0. 《都市意像》,宋伯欽譯,台北:臺隆書店出版,1975。

17 Norberg-Schulz, Christian. Genius loci :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 1980. 《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施
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出版,2002。

18 Pamuk, Orhan. 《伊斯坦堡》,台北:馬可孛羅文化公司出版,2006。

19 Soja, Edward. Thirdspace :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
and-imagined places, Cambridge, Ma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
第三空間 : 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王志宏、張華蓀、王
玥民譯,台北:桂冠圖書出版,2004。

20 Trancik, Roger. Finding Lost Space-Theories of Urban Design, 1996. 
《找尋失落的空間-都市設計理論》,謝慶達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出版,2002。

21 Venturi, Robert.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New 
York : Museum of Modern Art, 1966. 《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葉庭芬譯,台
北:尚林出版社出版,1999。

22 貝島桃代、黑田潤三、塚本由晴. Made in Tokyo, 2001. 《東京製造》,林
建華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出版,2007。

中文論文

01 李建民,《八O年代台灣小說中的都市意象:以台北為例》,台北:台北市
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1999。

02 林秀姿,《重讀1970以後的台北-文學再現與台北東區》,台北:國立臺灣大
學出版,博士論文,2001。

03 洪嘉信,《域外:社子島的地景踰越》,台北:私立淡江大學出版,碩士論
文,2005。


影片

01 侯孝賢,《童年往事》
02 Allen Woody,《Manhatta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08-08-19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08-08-19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