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8200520464400
DOI 10.6846/TKU.2005.00130
論文名稱(中文) 台北閒盪解壓空間
論文名稱(英文) Lounging places for de-pressurization in Taipei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曾郁蘋
研究生(英文) Yui-Pin Tzeng
學號 69130016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10
論文頁數 10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綺文
委員 - 王俊雄
委員 - 林靜娟
委員 - 劉綺文
關鍵字(中) 感官知覺
多元性
個人化
解壓
社交
閒盪空間
關鍵字(英) senses and perception
diversity
personalization
de-pressurization
social behavior
loung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由於都市生活的高速度變遷,人們必須不斷適應新的環境樣態,複雜且多變的環境特質造成人的神經容易緊繃,以及心理壓力也隨之變大。因此在人們解壓的心理需求下,都市空間開始出現一股象徵輕軟與柔和的Lounge風潮。Lounge在字義上代表讓人達到舒適與閒暇的空間狀態,而在空間的具體表現上,則為小族群提供具有歸屬感的言談空間。Lounge以低調的態度來降低刺激,讓人重新調整恢復感官。透過情境的營造,加強與現實生活的差異性,滿足人們對於真實生活的幻想。在都市環境帶來的限制下,Lounge解壓的角色象徵了原本受限制的身體在時間、空間、經驗的突破,也代表了現代都市生活對於公共空間的需求。
本論文以Lounge風潮的社會背景意涵及歷史上各種Lounge空間意義的回顧,重新詮釋個人與都市公共空間的關係。在研究中定義出「公共空間Lounge化」的5個層次:1. 自由的2. 個人的 3. 短暫的解壓4. 慾望的5. 身體感知,作為設計操作依循的主軸。操作對象以時間、環境及資源受限制的台北生活者做為範圍。依循受限制者生活環境觀察及心理狀態作為解壓的策略,提供情緒紓解的選擇及適切環境作壓力抒發。透過不同族群的解壓空間設計,創造跳脫生活的經驗性及突破均質化的日常生活。期望為公共空間提出更多元性的活動與價值以供市民自由的選擇,延伸公共空間發展的可能性及另類的思考。
英文摘要
Due to the rapid change of city life, people in Taipei are bound to adapt into the new changing environment. The complexity and varieties of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often lead to great stress. Depressurization therefore is highly needed; and the trend of soft lounging spaces starts to appear in the city can be seen as an indices. The word “ lounge “ implies a spatial quality with comfort and pleasure, and can provide good sense of belonging for small groups for conversations. The lounge can help recuperate people’s senses with the low-key, stress-reducing ambience. It can also enhance the sense of fantasy through thematic environment design. The lounge playing the role of depressurization in the complex and crowded city, not only can be seen as break beyond bodily limitations in space, time and past experiences. It also indicates a great need for various public spaces in urban life.
The thesis employs the concept of “ lounge”, and involves direct observations as well as a review of history and backgrounds of various lounges in different societies and time period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public space are interpreted, and parallel is made between lounge and small urban public space. Five aspects of public lounging space are emphasized, including (1) sense of freedom, (2) personalized, (3) temporary depressurization, (4) desirous, and (5) bodily sensation. They are the major themes in the design of Taipei lounging spaces focusing groups that are particularly high-stressed and short of resources. Based on observations on the environments used by these groups finding the sources of stress, strategies and design solutions are proposed for individual groups. Through the design of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lounging places, it is intended to diminish the monotonous tone of public spaces in Taipei city. It is hoped that the design can provide alternatives and richness of choices in daily lives, and extend enlightening thinking for the possibilities of future city public place desig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設計動機-都市人的精神觀察  ……………………………1
(一)	都市環境的壓迫
(二)	公共空間的限制
(三)	都市人歸屬感的需求

第二節 城市空間範例  ………………………………………………5
(一)離散都市-京都1990
(二)少女城市-日本2000
(三)都市避難所-紐約2001
(四)依佛登展場-瑞士國家博覽會2002
(四)	Football Lounge-德國2003

第三節 設計目的-台北閒盪空間  …………………………………11


第二章Lounge之社會背景與特性
第一節	Lounging around the city  …………………………………12
(一)時間的突破
(二)閒暇與歸屬感

第二節	Lounge bar的起源  …………………………………………15
(一)沙龍-公共性的突破
(二)Lounge 與傳統酒吧的差異
(三)Lounge bar與60年代的生活想像
(四)近代lounge風潮的重回
(五)	對於Lounge的討論

第三節	台北Lounge   ………………………………………………18
(一)Lounge風潮的追隨
(二)台北lounge空間觀察

第四節	Lounge字義解釋   …………………………………………21
(一)Lounge與身體姿態
(二)Lounge心理狀態
(三)Lounge空間形式

第五節	小結   ………………………………………………………22
第三章 公共空間與Lounge 
第一節 都市與個體   ………………………………………………23
(一)私密行為如何發展於公共空間
(二)抒發慾望的公共空間-幻想與角色扮演
(三)私密行為與都市關係-台北空間觀察案例

第二節 身體經驗/感官知覺  ………………………………………30
(一)情境空間
(二)建築七感

第三節 小節   ………………………………………………………34

第四章 設計發展
第一節 設計議題   …………………………………………………35
(一)以Lounge回應都市生活者的解壓心理需求
(二)非單一集體的遊戲規則
(三)設計壓力族群的考量
(四)設計基地之選擇

第二節 設計操作   …………………………………………………43
(一)設計操作1/ 下課10分鐘/補習班樓梯間
(二)設計操作2/城市綠洲/補習班學生閒盪公園
(三)設計操作3/櫃姐情報市集/百貨櫃姐入口空間
(四)設計操作4/台北夢想縫/流動性閒盪空間

第五章 結論    ………………………………………………………………102

參考書目   ……………………………………………………………………104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籍

包亞明,王宏圖,朱生堅 
2002 《上海酒吧 : 空間消費與想像》台北:永續圖書。
李幼蒸
1998 《欲望倫理學:弗洛伊德和拉康》 南華管理學院。
吳汝均
1996 《胡塞爾現象學解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管。
廖炳惠
2003 《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3 《中西女性與公共領域:導讀》台北:清華大學兩性與社會研究室。
鄭金川 
1993 《梅洛-龐蒂的美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原廣司、槙文彥、黑川紀章
2003 《都市地球學/日本三大建築家的都市論集》謝宗哲譯,台北:吳建治建築文教基金會。
Featherstone ,Mike 
2000 《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譯,中國:譯林出版社。
Gehl , Jan 
1996 《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陳秋伶譯,台北:田園城市出版社。
Goodale ,Thomas L.
2000 《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中國:云南人民出版社。
Hebdige,Dick 
1998 《次文化 : 生活方式的意義》張儒林譯,台北: 遠流出版社。
Heyden Rynsch ,Verena von der 
2003 《沙龍:失落的文化搖籃》張志成譯,台北:左岸文化。
Levin,Robert 
1999 《時間地圖》(A GEOGRAPHY OF TIME)馮克芸譯,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Lefebvre, Henri
1979 《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王志弘譯,台北︰明文書局。
Merleau Ponty.M
1962 《知覺現象學》薑志輝譯,中國:商務印書館。
Moore, C.W.& Bloomer ,K. C. 
1981 《人體,記憶與建築》葉庭芬譯,台北:尚林出版社。
Mitchell ,William J.
1998 《位元城市》陳瑞清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Norberg chulz ,Christian 
1995 《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
Pieper, Josef著
2003 《閒暇:文化的基礎》劉森堯譯,台北:立緒出版社。
Ranaulo,Gianni著
2003 《輕建築/新境界城市》宋偉样譯,台北:旭營文化有限公司。
Robert ,Wuthnow/ James ,Hunter/ Bergesen, Davison / Kurzweil ,Albert 
1994 《文化分析》王宜燕、戴育賢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Simmel,Georg
2001 《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劉小楓譯,台北:聯經出版社。


(二)中文論文

林伯勳
2000 〈街舞、街頭舞者、與 中正紀念堂—人、活動、次文化與公共空間之關係〉碩士論文,政治大學。
林佳佩
2003 〈城市的漫遊者〉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
楊美怡
2002 〈人格特質、價值觀與生活型態對後現代主義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三個世代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義守大學。
陳宏銘
2003 〈一種另類運動的文化地景-以都市滑板族的運動空間為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
陳淑珠
2001 〈工作者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
曾彥寧
2001 〈市民公共空間再開發〉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鄭建科
2002 〈都市公共開放空間之環境品質與社會生產—台北西門町地區之個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
蘇勤惠
2002 〈都市休閒空間的民族誌研究:以台南市PUB為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
 
(三)中文期刊

何道明
2003 〈現在流行"馳放":沙發酒吧風潮席捲台灣〉《康百視雜誌》
吳讓治建築文教基金會
1997 〈建築與樣相〉《建築師雜誌》11月號
郭恩慈
1998 〈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初析〉《城市與設計第五∕六期》
麥浩斯
2002 《Lounge Bar》,麥浩斯
張基義
2002 〈瑞士國家博覽會〉《建築雜誌》3月號
劉文雯
2003 《夜店-Lounge bar》,朱雀出版社


(四)外文書籍

Aalto ,Alvar 
1935 《Rationalism and Man》Cambridge: MIT.
Buck-Morss,Susan
1993 《The Dialectics of Seeing》Cambridge: The MIT Press.
De Certeau ,Michel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ischer ,Joachim 
2004 《Lounge Design》DAAB.
Leach ,Neil 
1997 《Rethinking Architecture》urban camouflage.
Palasmma ,Juhani 
1996 《The Eyes of The Skin- Architecture and the Sense》London: Academy.
Simmel ,Georg 
1971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ridib ,Banerjee
2001 《The Future of Public Spa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五)外文期刊
SANNA
2001,〈第7回国際建築展日本館-少女都市〉,JA no 42.


(六)網站

Richard McKewen
2002,〈Cocktail Renaissance: The Re-emergence andRe-invention of the Cocktail Way of Life〉,http://www.nyu.edu/classes/bkg/mckewan.htm
http://www. 3delux.com
http://www.cdn.com.tw/daily/2004/12/18/text/931218d8.htm
http:// www.culture/art/163.29.37.148/tudy/index.htm 
http://www.china-design.net/News/ subject /architect/ c.htm 
http://www.dgbas.gov.tw
http://www.dictionary.reference.com/
http://www dmb.zju.edu.cn/ViewJiaoyu.aspid=47
http://www.des ignrepublic.org.tw/index_img
http://www.expo.02.ch/e/home 
http:// www.frontstyle.com/top/index.html
http://www.gq.com.tw/ cityspy
http://www.health.zaobao.com/pages1
http://www health.zaobao.com/ image s/tired131200.jpg 
http://www.ihome.cuhk.edu.h k/~z 0 4422 4/02.html
http://www.kunsthausbaselland.ch/en/archiv
http://www.legaldaily.com.cn/ gb/content/200 2-06/01/content_37590.ht
http:// www.photoarts.com/journal/romano/woodman/
http://www.mori.art.museum/
http://www.naru-miya-net.co.jp/
http://www.roydesign.com/ index.html
http://www.sexcity.com/ehj02/k55
http://www.sparc1.cc.nck u.edu.tw/~e1490101/style/ambient.htm
http://www.scph.dk/UK_Product_Lounge.htm 
http://www.stuxgallery.com
http://www.venusfort.co.jp/conbine.html
http://www.xroads.virginia.edu/~CAP/PALACE/customer.html
http://www.yahoo. com/lounge02/k55
http://www.yaho. com.tw/product_chair1.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