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907202009020900
DOI 10.6846/TKU.2020.00210
論文名稱(中文) 過動兒童在系統中的哀礙愛-實習心理師的關係介入與系統整合經驗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adness, Difficulties, and Care for a child with ADHD in the System-An Intern Psychologist’s Experience in Relationship Intervention and System Integr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2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梁綺芬
研究生(英文) Chi-Fen LIANG
學號 60569006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0-06-19
論文頁數 20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宋鴻燕(sunghy@mail.tku.edu.tw)
委員 - 陳劍涵(chienhanc@mail.tku.edu.tw)
委員 - 蔡順良(http://web.ntnu.edu.tw/~t05022/index.html/)
關鍵字(中) ADHD
過動兒童
系統合作
生態系統
人際歷程
合作對話
關鍵字(英) ADHD
Children with ADHD
Systematic Cooperation
Ecological System
Interpersonal Process
Collaborative Dialogu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小學三年級經確診為ADHD過動症兒童的個案(代稱為大雄),經過一學期的諮商晤談與系統合作(主要對象為導師與案母),探討個案以系統合作的工作模式下,探討在諮商晤談前、後,包括個案與系統重要成員的影響與變化。研究方法是個案研究,採用關係介入,其內容有兩大部分,包括研究者對整個歷程的再建構與反思,以及事後與系統重要他人(導師與案母)的半結構訪談,試圖探討在這個過程中的有效與有限因子分別為何,包括像諮商師、導師、案母等各自的效能與限制各為何,各自會面對的挑戰與困難,試圖從各自的拼圖,勾勒出如何促進系統合作的藍圖。研究發現有以下幾點:
一:「個案工作」方面:在人際方面,信任關係的建立與正確的理解,是促進改變與適應的關鍵有效因素,在學習方面,要能針對與滿足個別需求的彈性作法。二:「家長與導師工作」方面,唯有多同理、多賦能,才能讓對方感到有能力參與,降低愧疚或不足帶來的種種矛盾與抗拒,以增進合作的有效因素。主要技巧為「人際歷程回饋」,應用多提問與多對話的技巧,以降低各自不同帶來的壓力與抗拒。三:「學校工作」方面,家長團體與親職諮詢是很重要的,前者可帶給家長「希望感」、「普同感」,後者可促進親職功能的提升與調整。四:「心理諮商師」方面,扮演促進彼此理解的媒介與轉譯者是晤談與合作工作的有效因素。這部分有賴於對他人的同理,即將心比心,以及對人我之間的人際歷程與適當界線具有一定的觀察力。五:「系統合作工作」方面,本身是充滿挑戰的,可說大不易。有效關鍵在於能看見每一個人的需要與困難何在,且關係的建立著重在平等、互惠與尊重上。六:「未來展望」方面,在校可以組成「行動聯盟」,將導師、家長與諮商師定期開會與討論,能更即時地調整以貼近兒童需求的可能,以達到防患於未然的目的,並可以此建立志工種子,建立友善的人力循環,成為未來過動兒童的守護者。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a single case of a child with ADHD in the third year of elementary school who was designated as David. The counseling sessions and interviews within the system (mainly focusing on the class teacher and the mother of David) has cooperated lasted for a semester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and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iews in important members of the system and David under a model of systemic cooperation. Case study was adopted as the research method with the relationship intervention was offered by the intern psychologist as well. Two main parts of this study included the researcher’s reconstitution and introspection of the entire process as well as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f post-event with important members (the class teacher and the mother of David).  The research was intended to discover the effective factors and limited factors during the entire process, including the performance and restrictions of consultant, the teacher and the mother of David. Each role has faced its own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with the information, the blueprint of systemic cooperation will be developed.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listed as follows. A. Case Work: Regarding the interpersonal asp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rustful relationship and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were both the key effective factors for the individuals in the system to make a change and adaptation to the situation. About the learning aspect, the flexible approach should be used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each individual. B. Work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Only being more empathetic and skilful could possibly make people feel that they were able to participate, reducing the contradictions and resistance brought by guilt or insufficiency and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factors for cooperation. The main skill found here was called interpersonal process feedback. By asking more questions and having more conversation, the stress and resistance from different reasons can thus be decreased. C. School Work: Parent groups and parenthood consultation were extremely important. The former would bring hope and universality to the parents, and the latter would improve to adjust the parental generativity. D. Intern Psychologists: As an intern psychologist, I had played a role as a medium and translator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that was the effective factor for interviews and cooperative work. It could rely upon the empathy for others, which means putting oneself in someone else’s shoes, as well as ha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observation about the interpersonal process and proper boundaries between people and myself. E. Work of Systematic Cooperation: It was challenging and difficult to work within a system with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the case. The key was to discover each individual’s needs and difficulties and built the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reciprocity, and respect. F. Vision in the Future: As suggested from the abovementioned findings, a mobile alliance can be formed in the school with the teachers, parents and counsellors gather together regularly for meetings and sessions of discussion. In this way, the needs of children will be possible to be adjusted instantl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nipping in the bud, and to form the volunteering group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cycle of human friendly resources for protecting the children with ADHD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之基本概念和相關研究	13
第二節、	人際歷程治療取向的基本概念與相關研究	25
第三節、	生態系統合作之基本概念和相關研究	31
第四節、	ADHD過動症國小學童在系統合作的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6
第一節、	前導研究	46
第二節、	研究設計	51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4
第四節、  研究參與對象	58
第五節、	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61
第六節、	研究工具	67
第七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69
第八節、	研究倫理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4
第一節、	過動兒在系統中的「哀」憤-宛如憤怒鳥的大雄故事	75
第二節、	過動兒在系統中的障礙與挑戰-「礙」在過動蔓延時	91
第三節、	過動兒在系統合作的介入與處遇-如何在挑戰中通行無「礙」	108
第四節、  過動兒在系統轉角遇見「愛」-過動帶來感動,理解帶來禮物	132
第五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156

第五章   研究建議限制與反思	170
第一節、	研究建議	170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76
第三節、	研究反思	178

參考文獻	188

附錄-1	研究參與同意書(家長版)	199
附錄-2	研究參與同意書(導師版)	200
附錄-3	研究訪談大綱(導師版)	201
附錄-4	 研究訪談大綱(家長版)	202


表目錄
表 2-1-1 注意力過動缺陷症ADHD的介入、處遇與限制   20
表 2-1-2 國內碩博士研究文獻之ADHD過動症整理   22
表 3-1-1  前導研究之輔導諮商與系統合作歷程表  47
表 3-4-1  研究參與者  60
表 3-5-1  研究編碼範例  62
表 3-5-2  研究檔案資料編碼範例  64
表 3-5-3  編碼主題與範例  65
表 5-1-1  研究結果與研究目的問題之對照表  164

圖目錄
圖 2-2- 1 以學生為本的輔導人力資源生態圖   34 
圖 2-2- 2 本過動症案生的系統合作(微觀與中介)示意圖  35
圖 3-2-1  研究架構圖  52
圖 3-3-1  研究流程圖  54
圖 3-5-1  研究程序圖  63
圖 5-1 -1  大雄的人際歷程發展與系統模式圖  162
圖 5-1 -2  個案晤談與系統合作圖  166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第15版)。台北市:五南。
王亦玲、蔡曉雯、陳昭伶、柳心琪、蘇倫慧、危芷芬(譯)(2008)。兒童諮商(原作者:C. L. Thompson and D. A. Henderson)。臺北:禾楓。
王麗卿(2012)。過動兒父母親職角色之困境、因應策略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王麗斐、杜淑芬(2009)。臺北市國小輔導人員與諮商心理師之有效跨專業合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1,295-320。
王麗斐、杜淑芬、羅明華、楊國如、卓瑛、謝曜任(2013)。生態合作取向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WISER 模式介紹。輔導季刊,49(2),4-11。 
王麗斐、杜淑芬、趙曉美(2008)。國小駐校諮商心理師有效諮商策略之探索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3), 413-434。 
王麗斐、謝佩玲(2007)。心理治療師反移情經驗之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61 ─ 480。  
王麗斐、林美珠、王文秀、田秀蘭、林幸台(2005)。台灣小學輔導工作的發展與專業內涵之實施現況。基礎教育學報,14(1),83-100。
王黛玉(2004)。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櫻芬(2012)。情緒調節在青少年人際依附與心理困擾之中介角色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4(2),273-294。 
王櫻芬、連廷嘉(2012)。青少年社交能力在其人際依附與心理健康間的中介角色探討分 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24,67-94。 
伍秀蓉(2001)。以長期自然觀察法分析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兒童之行為特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江科鋒(2017)。自我管理策略教學對國小ADHD學童社會技巧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昆壽(1999)。資優殘障學生教育現況與問題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7, 1-32。 
吳秀碧(1996)。情緒發展與健康人格。輔導通訊,48,17-19。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原作者:Q. P. Michael)。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1995)
吳麗娟、蔡秀玲、杜淑芬、方格正、鄧文章(譯)(2017)。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年:2011)
吳迺慧(2019)。親子天下雜誌。【網路平台】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645-/
吳怡慧(2019)。親子天下雜誌。【網路平台】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984-/
何善欣(譯)(2002)。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原作者:R. A. Barkley)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5)
宋維村(2009)。台灣的過動症和自閉症研究。應用心理學,41,1-26。 
宋維村、侯育銘(1996)。過動兒的認識與治療。台北:正中書局。 
李宏鎰(2018)。班有過動兒。台北市:心理。
李春芳(2011)。與過動兒共舞-一個普通班老師與ADHD兒童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嘉玲、翁士恆(2017)。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ICF核心分類:ICF Core Set for ADHD。取自https://ndhulovekids.blogspot.com/2017/01/icf-icf-core-set-foradhd-adhd-icf-dsm.html 
沈珮熒(2014)。國中專任輔導教師以學校本位概念經營校內外系統合作之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阮思綺(2015)。親師處遇國小學童自殘行為之經驗—以生態系統進行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周美慧(2007)。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新台灣之子的生活適應-以台中縣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 (原作者:Yin, R. K)。台北市:五南。
林秀慧、林明雄(譯)(2001)。客體關係治療:關係的運用(原作者:Sheldon Cashdan)。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88)
林玉華、樊雪梅(譯)(2004)。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林美珠(2008)。親子遊戲治療中客體關係修復之個案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4,215-251。
林慧雯(譯)(2018)。圖解適齡教養ADHD、亞斯伯格、自閉症(原作者:司馬理英子,  黃雅芬。台北市:新手父母。
林佩鈴(2013)。ADHD兒童之家長於遊戲治療期間接受親職諮詢對其親子關係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出自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怡如(2008)。ADHD兒童父母之心理調適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花郁婷(2013)。過動症兒童的鑑定與處置之社會學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胡佩娟(2011)。家長對自閉症子女性發展之因應策略—生態系統理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三版)(原作者:Gerald Corey)。臺北市:雙葉。 
胡海國等(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新北市:合記。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 (原作者:A.Strauss and J. Corbin)。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0)
徐瑞君(2007)。元氣小子—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學習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唐子俊、唐慧芳、黃詩殷、戴谷霖(譯)(2006)。憂鬱症最新療法-人際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原作者:S. Stuart & M.Robertson)。台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3)
高淑芬(2013)。家有過動兒-幫助ADHD孩子快樂成長。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張季筠(2018)。正向行為支持取向融入社會技巧課程對降低國小ADHD學童問題行為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張莉巧(2013)。從生態系統觀探究國小學童拒學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南投縣。
教育部 (2013)。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取自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8043/ ch05/type3/gov40/num21/Eg.htm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民國102年09月02日修正)。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SearchAllResultList.aspx?KW=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 
梁宜安(2004)。由生態系統探討精神分裂症之嚴重情緒障礙學生學習的需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許峰益(2018)。心理師在過動症家長諮詢的經驗與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郭屏萍(2002)。自閉症兒童家長經驗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
陳登義(譯)(2006)。客體關係入門-基本理論與應用(原作者:Livinia Gomez)。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7)
陳惠文、陳惠明(2009)。注意力缺失過動症青少年的用藥治療。耕莘學報,7,65-72。
陳錦宏、高淑芬(2016)。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家長手冊。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台北市。
曾君瑜(2015)。提升ADHD兒童同儕接納態度之衛教訊息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曾薷瑩(2009)。國小ADHD資優生學校適應改變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湛宜穎(2019)。以WISER模式探究高關懷班系統合作之運作研究:找回學校「逃」太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游孟潔(2012)。正向心理學團體用在憂鬱傾向青少年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鈕文英(2015)。擁抱個別化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第2版)。台北市:心理。 
馮錕惟(2015)。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自閉症兒童父母親職經驗與調適復原因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亞洲大學,台中市。
黃曼青(2012)。常民的被醫療化與抗醫療化: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的父母親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黃靜怡(2017)。具備諮商心理師證照的高中職輔導教師系統合作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文麗、葉靜月(譯)(2003)。兒童注意力訓練手冊(原作者:G. W. Lauth and P. F. Schlottke)。臺北: 張老師文化。
楊子鐳(2013)。逆風飛翔:從生態系統觀探究高風險家庭韌力經驗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楊添圍、周仁宇(譯)(2013)。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N. Gregory Hamilton)。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原著出版年:2004)
詹采芸(2014)。生態系統合作之個案研究:以情緒障礙拒學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廖美琪(2017)。建置國小高關懷轉銜學生輔導工作系統合作流程之行動研究-以東部某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廖紋舲(2005)。國中智障學生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趙婉瑜(2012)。霸凌青少年生活經驗之探究~生態系統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劉璐琍、蔡順良、邱姵寧(2015)。客體關係取向治療對自閉症群孩童主要照顧者的諮商效果個案研究。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學報,18,59~92。
劉昀青(2017)。「生病!我也要去上學!」以生態系統理論談討臺北市自閉症學園方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國安(2013)。同儕接納課程對ADHD兒童同儕關係與同儕接納態度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劉淑美(2011)。一位國小認輔教師從生態系統觀點進行學童個案輔導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維民(2012)。台灣過動兒家庭的飲食療法與運籌行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蔡順良(2001):從內在運作模式看青少年的「自我」與「他人」的人格建構發展。載於瞿立鶴(主編),青少年人格建構(160-187),臺北市:人格建構工程學研究基金會。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明富(2009)。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社會技巧之研究:以普通班教師觀點。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1,183-206。
蔡懷萱(2012)。班級生態系統課程介入方案之建構及其對校園霸凌防治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市。
薄培瑤(2009)。閱讀治療對ADHD兒童的人際關係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謝亞庭(2013)。外展諮商服務開展跨系統合作經驗之行動研究─以勵馨基金會台中市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英文文獻
Akman, B., Gülay, H., & Kargi, E. (2011). Social skills of first-grad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preschool education. Education, 131(3), 663-679.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V (5th ed). Washington, DC: Book Promotion & Service LTD. 
Bowlby, J. (1980).Attachment and loss. Vol. III.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and 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arkley, R. A. (1995). Taking charge of ADHD: The complete authoritative guide for parent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arkley, R. A., & Murphy, K. (1998).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clinical workbook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Barkley, R. A. (1997).ADHD and the nature of self control.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arkley, R. A. (2010)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adults: The latest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Sudbury, MA: Jones and Bartlett.
Barkley, R. A. (2010) Taking charge of adult ADH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arkley, R. A. (2013). Taking charge of ADHD: The Complete, authoritative guide for parents (3rd e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nfenbrenner, U (1989).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In R. Vasts (Ed.) 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 (pp.187-251). Greenwich, CT: Jai Press.
Bronfenbrenner, U. (2010). Making human beings human: bioec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human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rey, G.(2016).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9th ed.). Practice Grove, CA: Books/Cole.

Culter, R. I. (1958). Countertransference effects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2, 349-356.
 Damon, W., & Lerner,R.M.(2006).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 (6th ed.). New York: Wiley.
 Dodge,K.A(1986). A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of social competence in children. In M. Perlmutter (Ed),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children's social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NJ: Erlbaum. 
Freeman,A., & Dattilio,F.M.(Eds.).(1992). Comprehensive casebook of cognitive therapy. New York:Plenum Press.

Kobak, R.R., & Sceery, A.(1988). Attachment in late adolescence: working models, affect regulation, and representations of self and others. Child Development, 59, 135-146. 
Lauth, G. W., & Schlottke, P. F. (2002/2003). Training mit aufmerksamkeitsgestorten Kindern. Weinheim: Psychologie Verlags Union.
Ligiero, D. P., & Gelso, C. J. (2002). Countertransference, attachment, and the working alliance: The therapist's contributions.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39, 3-11.
Michael,Q.P (2008). 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urphy, K. R., Barkley, R. A., & Bush, T. (2001). Executive functioning and olfactory identification in young adul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Neuropsychology, 15, 211-220.
Murphy, K., & Barkley, R. A. (1996). Prevalence of DSM-IV ADHD symptoms in adult licensed drivers. 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 1, 147-161.
McClure, B. A., & Hodge, R. W. (1987). Measuring countertransference and attitude in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s. Psychotherapy, 24, 325-335.
Rosenberger, E. W., & Hayes, J. A. (2002). Origins, consequences, and management of countertransference: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9, 221-232.
Tarver, J., Daley, D., & Sayal, K. (2014). Beyond symptom control for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What can parents do to improve outcomes?.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41(1), 1-14.
Thompson,C.L and Henderson,D.A(2008). Counseling children (7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Teyber E. & McClure F. H.(2016).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Therapy: An Intergrative Model( 6thed.). Practice Grove, CA: Books/Cole.
Whitmore, J. R., & Maker, C. J. (1985). Intellectual giftedness in disabled persons. Rockville, MD: Aspen. 
Yin, R. K. (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4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